登陆注册
2808800000013

第13章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1)

——乱世红颜蔡文姬的悲歌

[人物小传]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昭姬,为避司马昭讳,改为文姬。蔡文姬的父亲是汉末大儒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大书法家,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乃当时文坛领袖。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备、终成一代枭雄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书法,兼长辩才及音律。《三字经》有云“蔡文姬,能辨琴”,说明她是当时有名的大才女。

蔡文姬命运多舛,一生三嫁,让人叹息。她初嫁于河东卫家卫仲道,不一年因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后兵乱被掳入南匈奴12年而生有二子;35岁才被曹操以白璧一双黄金千两赎回,并嫁与同郡人董祀。今传有《悲愤诗》二篇,《胡笳十八拍》一篇。她的作品以叙事为经,抒情为纬,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感染力。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称“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篷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乱世出英雄”,很多胸怀大志而成功无门者总是叹惜生不逢时,不能于乱世中干一番事业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寻常人来说,太平犬的日子远比乱世人舒服自在。乱世,强力为胜,或体力占优,三军可取上将之头,或运筹帷幄,能制胜于千里之外。郭靖黄蓉等凭着高强武艺当然能再造乾坤,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身处乱世,何以自存?蔡文姬一曲《胡笳十八拍》唱尽离乱之苦。名门之后,尚且没有办法掌舵自己的命运之舟,无权无势的小民又能如何?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读三国,热血青年耳畔似乎常有金戈铁马喧嚣,胸中更有浩荡英雄气涌动,恨没能生于其时,羽扇纶巾,舞戟沙场。这一幕幕“乱世出英雄”戏剧中,多少家破人亡,骨肉离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在这样的离乱年景中,危机随时可能降临到普通人身上。

那一日,蔡文姬同往常一样正弹着父亲遗留下的焦尾琴聊以自慰。突然,前院的争闹之声隐隐传来。

“定是下人们又为派活不公吵闹了,没有了母亲的管束,这些下人已经日渐懒散了。”她不想理会,只是继续着自己寂寂的琴声,寞寞的叹息。琴声中,她还有回忆可以取暖。

记得10岁那年,她在房内练字,父亲在厅里弹琴。“啪”的一声,琴弦忽断。“第二弦断了。”她喊道。父亲以为她只是偶然猜中,便故意再断一弦。“第四弦。”她脆脆的声音令父亲惊喜不已。从此,父亲开始教她琴技,并将心爱的焦尾琴送与她做嫁妆。

“父亲,母亲……”她呢喃着,眼泪漫过眼眶,一滴滴落在琴弦上……

“小姐,快跑……”管家微弱的声音突然在窗外响起。只见管家浑身是血,艰难地扶着柱子,眼里盛着满满的恐惧。

“管家,怎么回事?”蔡文姬虽然才高八斗,可毕竟是娇滴滴的小姐,哪里见过这样血淋淋的场景,连声音都在打颤。

“快跑……”管家的声音更弱了,身体慢慢滑倒,血在他的身下越聚越多。

她立刻起身,开门……然而,几个衣皮革披旃裘的匈奴兵士已堵于门外……她瑟瑟地缩着脖子上了匈奴人的马车,心里冷得好像身穿夏衣站在隆冬的寒雪中……

兴平年间(194~195年),董卓被诛斤,其部将李催与郭汜相攻,天下大乱。匈奴羌胡番兵灵乱杀入中原,抢掠掳夺。遭此劫难的人何止蔡文姬一人?

战乱中,寻常百姓的生命贱若蚁蝼;两军交会处,杀戮遍及妇孺老弱;弱肉强食是公认的标准。力拔山兮的猛士自然如鱼得水,活得兴高采烈,最苦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赢弱女子们,父兄丈夫都被抓了壮丁,兵火所到之处,来不及躲闪的女子只能眼睁睁地被人捉,任人辱。蔡文姬在其《悲愤诗》中描述说:

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当初刘细君与刘解忧嫁给乌孙国王,因为远适异域故生出不尽的哀伤,可人家毕竟是大汉公主,是风风光光地嫁去作夫人的。蔡文姬不同,只是一个被掳的女奴!从关内到南匈奴这一路,蔡文姬受到过怎么样的屈辱,我们不得而知。她后来的《悲愤诗》这样叙述那段路程的种种情形: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天啊,我到底犯了什么罪,要让这样的灾降临在我身上!”从她哭天抢地的呼号中,我们能想象,一个女俘,基本的生存权都难以保障,遑论其他?这其问的隐情必是蔡文姬所羞于启齿的,这其间的伤痛也是蔡文姬所不愿再提及的,她只是哭道:“志意乖兮节义亏。”(《胡笳十八拍》)

后代浪漫主义的文人多有一颗真挚的童心,他们不愿看到世间的悲与苦,喜欢用自己的笔给悲剧安排一个喜剧式的归宿。所以,《会真记》中对崔莺莺始乱终弃的张生,到了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却变得执着而专情。诗人郭沫若也是不忍蔡大才女如此悲凄的遭遇,在话剧《蔡文姬》中,他为蔡文姬安排了一个“多情重义”的左贤王。正是在蔡文姬父死母亡之后,这位左贤王以自己的深情打动了无助的蔡文姬,带着无依无靠的蔡文姬北上南匈奴,给了蔡文姬一个结实宽阔的肩膀。

“我想,到匈奴我就能够保护你了,我们匈奴也是好地方,牛羊遍地,骆驼成群,夏天的草原是一片碧琉璃,冬天的草原是一片白银世界,你到了那边,喜欢什么,我就给你什么。”话剧中,“左贤王”见到走投无路的蔡文姬时,这样深情款款地说。这,或许正是在匈奴屈辱地生活了12年的蔡文姬梦中的情景吧。

存亡永乖隔.岂复有还时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突然想起了昔日的好友蔡邕,汉末那个倒霉的大儒。关于蔡邕之死,《三国演义》第九回“除凶暴吕布助司徒”写得很生动:

正饮宴间,忽人报曰:“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入伏其尸而大哭。”允怒曰:“董卓伏诛,士民莫不称贺,此何人独敢哭耶!”遂唤武士:“与吾擒来!”须臾擒至。众官见之,无不惊骇,乃侍中蔡邕也。允叱日:“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亦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邕伏罪日:“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众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当下王允不听……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一时士大夫闻者,尽为流涕……

接着自然地想起了其独女蔡文姬的下落。印象中,这位蔡家小姐运气实在不好。16岁刚做新嫁娘,17岁就因新寡而居于母家;接着可以依靠的父亲惨死狱中,母亲忧闷辞世——一个名动京城的才女转眼成了无夫无父的孤女。不仅如此,23岁时,她又被匈奴人抢走。曹操听说,不禁为故人之女扼腕叹息。12年前,曹操纵然有心相救,也无力回天。如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统一北方,又刚和匈奴达成和平协议,顾念到蔡邕仅此一女,而且此文又才情了得,便派人去赎。

根据其子曹丕的叙述:“家公与蔡伯喈(蔡邕字伯喈)有管鲍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玉璧于匈奴,赎其女还……”当然,也有人认为曹操去赎蔡文姬,完全只是为了打造其文化大国的需要,是为了给天下文化人一个爱才的好形象。我们且不论事件的深层原因,总之,208年,曹操派了使者周近来南匈奴商讨赎回蔡文姬事宜。

汉派来使者以白璧一双黄金干两来赎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一下子把蔡文姬砸懵了,“还有人惦记着我——一个在胡地生活12载的孤女!”初来胡地,蔡文姬日日夜夜都渴望有人来救她,能带她重回故里。她敏感的神经不习惯胡地的气候,“胡风浩浩”、“冰霜凛凛”、“原野萧条”、“流水呜咽”。她精致的肠胃对胡地的饮食习惯也是不能适应:“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以肉奶为食物,腥膻难闻,叫人无法下咽。胡地的衣皮穿毛也让她自小穿惯绫罗绸缎的身躯战战兢兢。

物质上的不适应带来的仅仅是肉体的反应,而精神上的孤独与屈辱,对蔡文姬这样高贵灵魂的打击则更为致命:作为汉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虏;作为女人,她被迫受着胡人的驱使。双重的精神伤害压得她步履踉跄。

深闺大院里的千金小姐转眼成了草筏棚帐中的女奴。她的诗才在不识汉字的胡人那里百无一用,粗糙的胡人也根本欣赏不了她细致高深的琴艺。他们的娱乐只是擂鼓吹号角,当然还有胡笳——这是蔡文姬唯一能主动接受的胡地习俗。胡笳音色悲凉声音凄厉,就好像是上天专为她这苦难的一生而设的乐器。吹着胡笳寄语茫茫天涯,何处威猛义士,救我回归故里:

我非食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胡笳十八拍》

生活是一种惯性。当你日复一日地处于某种状态的时候,你就会习惯这种生活,无论你曾经多么抵触过它。辽阔的草原黄了又绿,蔡文姬的希望只是越来越远。渐渐地,她习惯了胡地的风与沙,习惯了食肉喝奶,习惯了衣毛穿皮,习惯了低头,习惯了被人呵斥,习惯了突如其来的鞭子或者别的什么……她学会了胡语,还生了两个儿子——阿迪拐和阿眉拐……她把灵魂催眠了,凭了动物的本能驱使肉体。

同类推荐
  • 鲁彦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彦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彦作品集》讲述了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审美的激变

    审美的激变

    《审美的激变》汇集了陈晓明近二十年的部分文章。作者编选这个文集,有三个原则:其一是主题要集中,也就是可以在作者名曰“激变”的主题下展开的理论与创作的言说;其二是不能重复,因作者从业二十多年来已经出版了不少著作,作者不愿《审美的激变》与他的其他书有过多的重复率;其三是兼顾理论与创作的论述,这样既可以从某个角度展示几十年来中国当代的理论与创作的走向,也可反映作者的研究基本面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
  • 萧红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安启元文集(上卷)

    安启元文集(上卷)

    本书收入了安启元同志1990年9月至2007年3月,在任陕西省委副书记、书记,省政协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三个时期的讲话、调研报告、视察工作中的随谈及撰写的理论文章共161篇。
热门推荐
  • 绝品修真者

    绝品修真者

    我有修真法,我有无双诀,我有阴阳眼,我有无敌富。坐拥千娇百媚,纵横花丛中间。且看我修真装逼把妹子。高冷御姐还是小巧萝莉,冰山警花还是冷酷杀手,只要我想要,统统碗里来。
  • 不声色,不青春

    不声色,不青春

    麦麦:曾经我们都以为青春无悔,其实青春悔不悔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它顶多在你成长路上最疼的地方扎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我们,就这么开始定义了自己的青春。本书写给每一个有理想但不快乐的年轻人,作者麦麦用细腻真切、活泼灵动的文字讲述了自己的声色青春和励志的成长往事,为青年朋友们回答了“毕业后该怎么生活”、“如何选择好自己的路”“如何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等问题。他是广播界公认的全能自HIGH小天王,以边说边唱的形式主持电台音乐节目的第一人;他的节目《边走边唱》常年保持收听率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王者成绩。
  • 术能师

    术能师

    地球经过无数世纪的能源消耗浪费,环境恶劣,人情冰冷的摧毁。地核中心自行发射辐射毁灭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而且还自行改造了所有生物。然而发现这并不是地核心发出来的辐射.........
  • 属于桃花的夏天

    属于桃花的夏天

    我很想以前的你。叶辰,喜你为疾,药石无医,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你是我镂冰雕琢的一意孤行,唇色齿香的新瓶陈酒,老故事里的泛黄桥段。可惜,你根本就不爱我。当初的我从哭着嫉妒到笑着羡慕,中间的过程很长很长。时间久了,我都快分不清是喜欢还是执念。我坐等着凌晨的月光,黎明到来,蒙着双眼的我看清了一切,以旁观者的身份演完一唱主角的戏,从头到尾,不知所措。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我,除了你没有别人了啊...时过境迁,恍若隔世,叶子落了,桃花谢了,我走了。我不爱他了...
  • 最后天赋

    最后天赋

    上古世纪的世界,迎来了地球上的一位三流科学家。他们的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最后的天赋,最后的战争。
  • 云成缘

    云成缘

    现代的一个爱幻想的少女,因为爱看云,看天。在一天,少女像平常一样在看天空时发现天上的云逐渐幻化成奇怪而有规则的形状又以彩虹的顺序变成紫色……
  • 我的极品专属盟主

    我的极品专属盟主

    在HC学院里,有着各帮各派的武林人物,而她则是叱咤江湖、远近闻名的魔女大人!只是没想到,向来“恶名”在外的她也会有被人调戏的一天,而且接二连三的“凶徒”还是同一个人……哼!老虎不发威你以为我是KT猫呢?管你是谁,得罪了本小姐就没你好果子吃。正当魔女大人发威时,竟然发现帅气“凶徒”的身份竟然是未来武林盟主的候选人!
  • 半步花开

    半步花开

    永安王嫡女,却背负着身份之谜。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一步步成长成为杀戮无边的魔女。“小姐此生,怕是身染万千杀戮。贫道斗胆一句,小姐还是尽早了断,方能保云家一世平安。”“万千杀戮又如何。我想要的,从来没有得不到的。”十大公子,两大佳人,谁是谁的劫,谁是谁的命?恩怨情仇,一世荣华,终不过是付与说书人......
  • 桃源仙海

    桃源仙海

    子不语的远方,思念未亡。穷尽一生只为找到心中的桃源仙海。
  •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本书内容包括:入海口、镇海堤、三江口、宁海桥、涵坝闸、熙宁桥、木兰陂、南北洋、石马街、坝下城、虎啸潭、东西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