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8200000008

第8章 曾宪梓之母蓝优妹:做生活的强者才能成功

曾宪梓深有感触地说:“从母亲带着我们的艰苦生活中,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深深感受到穷苦人家不可言传的那种疾苦,我心里面便有一股强烈的志气,那就是我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做人,一定要改变这种贫穷的生活。”他确实做到了,是母亲勇于改变命运的精神激励着他,母亲是改造命运的勇者。

曾宪梓,1934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幼年丧父,与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客家母亲相依为命,靠新中国的奖学金以优异成绩读完大学。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63年,往泰国定居,1968年,移居香港。以后与夫人黄丽群女士一道,靠一把剪刀,艰苦创业,创立了享誉世界的“金利来”名牌,享有“领带大王”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捐助家乡和祖国的公益事业,捐款已逾4.5亿元。

迎难而上才有活路

1934年2月2日,曾宪梓出生在梅州一个客家大家庭里。曾宪梓这个名字还是他的父亲给取的,相传曾家是春秋时代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后裔,传到这一代是“宪”字辈。

曾宪梓的父亲曾荣发,一个极其典型的勤劳朴实的客家人。但是,过度的劳累使父亲于1938年4月永远地倒下了。父亲去世之后,年仅32岁的母亲,带着9岁的宪概、4岁的宪梓,半饥半饱地度过他们含辛茹苦的岁月。

曾宪梓的母亲蓝优妹是贤良淑贞、勤俭刻苦的客家妇女的典型。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她必须精打细算,万事从长计议。为了孩子们,她不能改嫁,儿子是支撑她活下去、奋斗下去的唯一希望。

即使在当时的社会,贫苦人家的孤儿寡妇是会备受他人轻视的。但母亲不会在乎,穷苦人家自有穷苦人家的生存办法。她知道,只要拼命干下去,就会有活路,就一定会熬出头。

青黄不接的日子,一家大小只能靠旱地里的番薯充饥。生活完全没有来源。为了活下去,母亲不得不用柔弱的肩膀,大担大担地替人家挑石灰。那个时候的房子不是用水泥做的,而是用石灰做的。母亲像男人一样一担一担地挑,然后主家也像对待男人一样,按担子计数,给母亲工钱。母亲赚的工钱用来购买一家人的口粮和食盐。

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中国,正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货币贬值非常厉害。母亲一口气不歇地挑整整一个上午,所赚的钱只可以买到一斤盐。母亲没有去买,她顾不得吃饭,继续挑了一个下午,当她拖着疲惫的躯体,拿着一天的工钱,再去买盐的时候,还是只能买到一斤盐。

挑石灰的工作不是每天都有,为了生活下去,母亲安顿好两个小兄弟之后,决定跟着盐商雇佣的挑盐的队伍,从梅县挑盐到江西去卖,并且也像男人一样挑着满满一大担盐,遇山爬山、遇水涉水。

这是一件连男人都不轻易做的苦差事,因为只有等到挑一担盐到达江西后,盐担必须无亏无损,刻薄的盐商才会记工算钱。母亲通常一去就是十来天,在泥巴地里玩累了的小宪梓,常常用他泥乎乎的小手托着他的小脸蛋儿,坐在家的门槛上,眼巴巴地盼着他的妈妈回来。

在母亲离去的日子里,兄弟俩每天只吃一顿盐味捞的杂菜粥,哥哥告诉宪梓是因为妈妈去江西送盐还没回来,怕家里的粮食不够吃,所以必须节省些口粮。到了下午,小宪梓的肚子总是饿得咕咕直叫。

一天下午,正当小宪梓饿得难以忍受的时候,偏偏这时候村里面传来了卖“味酵饭”的吆喝声,并有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酵饭”是客家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风味小食,小宪梓看见村里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买来吃,他盯着慢慢消失的美食,想起妈妈曾经告诉过他的:“孩子,我们虽穷,但穷得要有志气,不能偷人家的东西,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就会去偷金。”

母亲还告诉他:“就是人家给的,也不能随便要,而且人家吃东西的时候,不应该看。有志气的孩于就是不会给人家瞧不起。”小宪梓灵机一动,只要我不给人家看见,人家就不会说我没志气,瞧不起我。于是,小宪梓躲在土墙的外面,一边看着其他小朋友吃,一边直咽口水。

这时候,同村一位叔母路过小宪梓身边,正好看见了馋涎欲滴的小宪梓。好心的叔母非常心疼这个苦孩子,就去买了一个“味酵饭”,一边塞给小宪梓一边说:“孩子,你吃吧,我请你吃一个。”

小宪梓想着妈妈的话,尽管他非常想吃,但他迅速地将一双小手藏在身后,并涨红着小脸说:“叔母自己吃吧,我不饿,不要。”叔母知道平日里宪梓的妈妈对小宪梓的管教,就很认真地告诉宪梓道:“叔母是自家人,叔母给的东西可以吃。”最后小宪梓还是吃了这个“味酵饭”。

母亲回来后,得知此事后专门表扬了小宪梓。母亲安慰的话语和酵饭并且这种甜丝丝、香喷喷的感觉从此永远地留在他儿时的记忆里。

今天的曾宪梓认为自己不怕困难,遇事沉着冷静、又好钻研的性格,很像他的母亲。这种艰苦的日子,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宪梓来说,起到非比寻常的锻炼作用。使得他对于接下来的漫漫人生当中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都能勇于面对,也能善于面对。刻苦耐劳的母亲是小宪梓成长的最佳榜样。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要做到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就必须从小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品格健全、意志坚定的精神。

教子点睛:

今天,很所孩子吃苦精神和承受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就退缩,经不起挫折,受不住压力。为此,许多国家都很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挫折和磨难教育,给孩子人为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艰苦环境和恶劣条件,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对于父母来说,也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吃苦的环境,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不让孩子惧怕贫困生活

拥有亿万家产的“领带大王”曾宪梓,生活却十分简朴节约。香港《东方周刊》杂志,曾经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领带大王曾宪梓,生活以简朴见称,平日吃的是青菜、白饭,即使请客,消费也以4000元为限。”

一个拥有40亿资产的企业家,生活如此简朴,也许很难让人相信。然而对于吃番薯粥长大、尝尽饥寒交迫滋味的曾宪梓来说,这种节省的生活,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而这种令人讶异的生活作风来自于他母亲的教育。

曾宪梓年幼的时候,家里十分穷苦,尤其父亲去世后,家里的日子就更加难熬。但是,他有一个十分伟大坚强的母亲,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她必须精打细算,拼命干活,盘算着口粮是否有着落。

曾宪梓永远不会忘记,小时候,母亲为了节省口粮,精心计算着番薯粥里该放多少米;忘不了母亲熬夜挑灯,将哥哥的旧衣缝制成他的衣衫;更忘不了母亲经常对他说的话:“过日子要细心打算,不能顾了今天,忘了明天,不管什么时候,节省都是我们的本分。”

他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她在艰苦日子中的言传身教,对于小宪梓的成长,是一种锻炼和塑造,使得他对于人生中的任何荆棘坑坎,都能勇敢地来面对和担当。刻苦耐劳的母亲是小宪梓成长的最佳榜样。

曾宪梓的座右铭是“勤、俭、诚、信”,他说,勤俭节约是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品质。这些都是他的母亲教诲的结果。

曾宪梓把母亲的教诲牢牢地记在心里,他知道,每一分钱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浪费钱就是践踏劳动。他把“勤俭节约”当作传家宝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他说:“挣钱要学,节俭要学。俭就是理财,就是持家,该花的钱就花,不该花的钱就坚决不要花。”

美国一些百万富翁的儿子,常在校园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纸、冷饮罐收集起来,学校便给他们一些报酬。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钱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要让八九岁的孩子去打工送报挣零花钱,目的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作为礼物,并嘱咐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闯一闯。”

中国的古语讲道,“有钱难买幼时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后来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维在回首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父亲送他的最好礼物,它使戴维懂得了生活的艰辛,衣食的来之不易。

现在生活条件普遍好起来了,在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候,父母是否忘记告诉他还有吃苦、节俭这些美德呢?而勤俭节约并不等同于小气,现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勤俭节约一定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啊!

教子点睛:

越是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孩子的勤劳节俭表现地更为突出。这就提醒父母,越是有钱,越要做到自身勤俭,教育孩子勤俭。可是,要想做到勤劳节俭,需要有很强的自律精神。父母对自己是不是能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读书改变命运

客家人原是中原仕宦之家、书香门第的后裔,崇文尚武便是客家人传统精神之一。在客家有句俗谚:“书爱读,打爱练,老婆不讨随方便”。其中的“书爱读,打爱练”就是指的崇文尚武。

千百年来的谋生经验,使客家人深深懂得了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许多人认识到,要真正能出头,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所以在客家有“卖田卖屋也要供子弟读书”的说法。

就像所有望子成龙的客家人一样,蓝优妹看见日渐长大的儿子,既高兴又忧心忡忡。她深知没有知识、没有出息的儿子是会遭人指责、被人看轻的。她想起丈夫临终嘱咐,再穷再苦也要让儿子读书,因为儿子是曾家的希望,是自己生存奋斗的唯一目的,决不能让儿子一辈子像自己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给人家当佃农、打长工。

善良的母亲咬紧牙关,开始加重自己的劳动量,她没日没夜地挑活儿,一点一滴地节省口粮。

一天,她挑着一担装有米和菜的担子,拉着两个儿子,硬着头皮走进全村唯一的小学,为她的儿子求得一个上学读书的机会。

蓝优妹拉着儿子给学校的先生磕了几个响头,她说道:“先生,收下我的儿子吧。我没有文化,我的孩子不能没有文化呀。他们什么都会做,可以给您烧火做饭,我每隔几天就给您送米送菜,求您收下他们吧。”

村小学是由三几间破旧的土屋改造而成,仅仅只有三个教室,分为一、二年级一间;三、四年级一间;五、六年级一间,也算小学,也算私塾。

教书先生梁先生是一位心地善良、热心教育的人。他深知这孤儿寡母的日子非常艰难,对这个没有丈夫和父亲的家非常同情,对这位勇敢坚强的母亲也非常敬佩,于是就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收下了这两个孩子。

这一天,曾家之人开心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晚上,母亲在父亲的坟前第一次没有流泪,第一次怀着无限的幸福,深情地告诉“遥远”的丈夫:“曾家有望了。曾家的孩子可以上学读书了。”

终于能够上学读书了。小宪梓神气地当上“学生哥”了。他有意无意地收敛了山野小子的野味儿,头虽然还是剃得光光的,但脚却是不敢再光了,他规规矩矩地穿上了自己用干稻草编织的草鞋,背上妈妈用旧衣服改成的书包。

每天天一亮小宪梓就快快起床,一大早便跑去学校给梁老师烧火煮饭、洗衣洗菜。上课后梁老师就教他们识字计数,一篇一篇地背诵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教他们打算盘的时候,梁老师很严格地规定所有的学生必须右手拿笔,左手打算盘。因为像这样有效地利用左右手,对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非常有利。

小宪梓和同学们一样也非常爱戴他们的梁老师,虽然他们也有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时候,而且这样的时候,梁老师会拿一把尺子毫不留情地打他们手心,这种体罚即使打不伤人但也很痛,对于小宪梓他们也很管用。

那段难忘的经历,给曾宪梓先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感激母亲当初不顾家庭贫寒送他们上学的决定,要是没有母亲的这个抉择,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领带大王”曾宪梓。

教子点睛:

读书可以使人明理,读书可以使人睿智,读书可以引导人步入崇高的境界,读书可以改变人的言行举止。在现代社会,接受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却还有很多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而失去了读书的机会。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可能会厌倦上学,却从来没想到还有那么多小朋友连教室都没有进去过。如果有机会,父母要带着孩子去认识一下这些生活在贫困中的孩子,并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这会让孩子懂得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也可以唤醒孩子帮助他人、爱护他人的美好心灵。

同类推荐
  • 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别人家的孩子不见得比自家的孩子多花多少时间、多付出多少努力去学习,然而却学得既轻松,又快乐,成绩又好;可是自家的孩子,从早学到晚,每天在不停地看书,可是成绩总是不见提高,这到底是为什么?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会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无一例外的都会科学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内容是大量的,对于孩子来说,只有让他们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的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他们取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发挥他们的最大的能力。
  •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

    本书收录了多位父母的育子心得:基于“冯德全早教方案”。探索出婴幼儿早期识字阅读方法;面对生命负数,超越健康人,言传身教,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孩子;残疾父亲,系着“弱在哪里补哪里”的朴实信条,一步一个脚印,培养了一个优秀的状元女儿。
  • 金牌月嫂教你坐月子

    金牌月嫂教你坐月子

    本选题从职业金牌月嫂角度,指导产妇坐月子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及解决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帮助产妇恢复健康、保持好心情,并且拥有科学的饮食及健康的瘦身方法。
  • 男孩为何要“穷”着养,女孩为何要“富”着养

    男孩为何要“穷”着养,女孩为何要“富”着养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穷”养男孩,志在担当。高贵优雅气不凡,女性之美由心生。“富”养女孩,绽放魅力。男孩像山将来要顶天立地,女孩像水将来要滋润整个世界。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热门推荐
  • 当你回首

    当你回首

    四年前,她以为一切都是这样了,没有沈知旭,没有家人,没有希望,全世界只剩下她一个人。四年后,在人群中,那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从她身边漠然的经过,她才晓得,原来宿命,从未结束。
  • 丫头你被戏耍了

    丫头你被戏耍了

    五岁那年,她被赶出了封家,因母亲的离开,成为韩家的养女,却没想到自己是进入狼口,虽然和恶魔少爷吵的不可开交,但是他们还是恩恩爱爱。本以为他们将会永远辛福的在一起,可没想到这一切都因为一场误会而结束了。十年后,她回来了,可她的心是冰的,而且她的身边还跟了一位“骑士”。
  • 太上洞玄济众经

    太上洞玄济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皮之骨相

    皮之骨相

    世人只知皮相,未识骨相。他说,他爱我,却从未入骨。我的玉珩哥哥,早在十年前就死了,现在站在我面前的,只是楚君沛。若生迷局之中,怎堪自身之祸。
  • 梦在遥远的地方

    梦在遥远的地方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北京夜场工作的年轻人的关于爱情,金钱,友情的故事
  • 相公,请休了我吧!

    相公,请休了我吧!

    王妃,我并不稀罕,不当也罢。如果坐上这个位置,要牺牲自我,尊严,个性,对不起,办不到。不就是一个男人嘛!要我低三下四去求他,讨好他,迎合他,抱歉,我也很高傲。一曲艳舞,我只想吸引我的相公而已,却不想惹来后宫砖头无数,下一秒,什么《女德》,〈女诫>,反正是一大堆古代女子丛书都搬到我房里来了。拜托,那个皇帝比我父亲还老,我会和他有什么什么?就算有,我也会和那些即帅气又年轻的皇子来一段好不好。勾引的计划是完成了,可请问相公,你也用不着这么性急嘛!我现在心里想的,嘴里念的,眼睛看的,甚至是手中摸的,只有相公你呢!
  • 起源之城

    起源之城

    远离了名为“现实”的枷锁,在这亦真亦假的世界,在这无穷无尽的位面——那在耳畔轰鸣的哀嚎与呼救,那在灵魂深处回荡的肆虐与狂笑,那刀与剑交击轰鸣的鲜血战歌,那如小鸟般脆弱飞散的娇柔躯身躯,当那一切灰飞烟灭,那懦弱的少年,在无休止的厮杀与征伐中涅槃新生,在谎言与背叛中踏刃前行!
  • lol之英雄降临

    lol之英雄降临

    当英雄联盟英雄能力降临这个世界平凡学生简单面对突加身上的使命携美女校花,女老师等队友一起守护瓦罗兰大陆德玛西亚!!!
  • 龙鬼地

    龙鬼地

    【非常抱歉,本书继续更新,求支持,求推荐】这是一个诡异的让人难以置信的故事。80年前,一群人挖蘑菇(盗墓),参与之人离奇死亡,死后脸上是似哭似笑的鬼脸,李五爷去了之后消失,李老太爷留下晦涩的预言死去。80年后李家后人李斌回乡探亲,却遭遇恐怖的河漂子(水鬼)缠身,无意间发现祖父身上出现的诡异变化,为了探明祖父死因,他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揭开七十年发生在倒挂金葫芦墓中的恐怖秘密……李五爷去了哪里?人身上为何长出鳞片?鬼脸的千年诅咒是真的吗?重瞳和神秘的太眼一族有着怎样的联系?一切谜团的答案尽在龙鬼地。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动一下您尊贵的手点收藏,谢谢你们,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妖妻别跑:皇上的呆萌萝莉

    妖妻别跑:皇上的呆萌萝莉

    “皇上,我要镯子”“好,拿去”“皇上,我要新衣裳”“好,自己挑”“皇上,我要皇后的那只猫”“朕下午派人去取”“皇上,我要淑妃宫里养的鲤鱼”“行,你去淑妃宫里拿,说是朕的旨意”“皇上,……”......“皇上,我要你”说完,她便扑向了皇上,将他压在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