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1800000006

第6章 四圣谛——企业精神之所在(1)

模块一:最初的佛法

2586年前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得佛果的成道日。然而在经过短暂的喜悦之后,佛陀却陷入了另一种困惑。他很清楚地明白,自己历经六年苦难所得的收获,如此深邃的空性智慧,这么深奥的菩提教法,是众生不可能了解的。正如佛偈所说:“所证无人解,为谁而宣说。”

在成佛之后的七个星期里,佛陀一直沉默不言,并没有马上将心中的佛法教诲众生,却在深深地思索,如何用最简单的道理,向世俗凡人阐述生命的真谛。已经放下自在的佛陀不得不再去寻找语言文字,与众生分享他的智慧。他已经有了水,但是他需要一个盛水的罐子,而且是那种很普通的瓦罐。结束四十九天的冥想之后,最终如愿产生了一个利益众生的法门,这就是最初的佛法,四圣谛。

佛陀成道以后,从鹿野苑初转法轮到娑罗树林涅槃,佛陀四十五年所讲的教法,事实上都是基于四圣谛的基本原理发展出来的。

四圣谛,他是所有佛法的核心,就像任何企业都需要一种精神一样,这就是佛教的精髓所在。

按照中国的文字结构解析,谛这个字,是由“言”和“帝”两部分构成,世俗点理解,既然是皇帝说的话,自然无人能够抗辩。所以这四个圣谛,不是用来争论的,这种智慧是需要用你的生命去慢慢体会的。

第一个圣谛——苦谛:

你我没有必要逃避这个词。尽管对苦的感受不尽相同,但是从某种程度上理解,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受苦。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的身心经常很容易产生各种不适。我们必须能够看出并且承认这种痛苦的存在,然后去体会它。

我们要知道苦犹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面对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第二个圣谛——集谛:

它是苦的起因、根源、本性,或产生。我们在体味了各种痛苦之后,还要深入地观照它,才能清楚地看见,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第三个圣谛——灭谛:

佛陀教给我们如何去辨识出各种苦痛的存在,同样,他也教给我们灭除苦痛的方法:如何通过避免做使我们痛苦的事情来停止制造痛苦。如果没有灭苦的可能性,那么,佛法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因此第三谛告诉我们,转化与救疗,是绝对可能,更是势在必行的。

第四个圣谛——道谛:

道,即是道路。这条离苦的道路能够引导我们避免我们从事各种痛苦的事情。这是我们最需要的道路。

就像现在很流行的自助游,你必须真正的去过那个地方,才会有收获,否则只能一次次的,用带有点羡慕带有点嫉妒的神情去消化别人咀嚼过的馒头。

也许你在疑惑四圣谛与企业精神的关系,其实任何企业都和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既然这些智慧揭示了生命的真谛,既然每一家企业都是由人构成的,我们没有理由,不试着去感悟一些,感动一点,哪怕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片刻。

台湾的企管界,一直很流传一种观点,如果把你个人比喻成一家企业,你该如何经营你的公司?

生意难免会有亏有赚,生命却是谁也赔不起的买卖。

模块二:苦谛——在工作中享受人生

请不要排斥这个概念,或许你从未发现苦和享受能扯上什么关系。

这么多年的成长经验告诉我们,痛苦或者苦难是用来承受的,我们需要的享受,是欢乐。虽然承受和享受只差一个字,但是五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造成这两个词的概念却是天壤之别。欢乐是我们主动追求的,就像常常能令你怀旧的初恋,那种略带些青涩的甜蜜滋味,那片此情可待的情怀。不过滋生享受的愉悦似乎总是短暂的,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某个慵懒的午后,利用一杯卡布吉诺的香味,去追忆那似水的年华。

是生命都要慢慢的成长,同时,这也是种缓缓的枯萎。

所以我们要学会告别初恋,告别曾经的种种,告别或令你喜欢,或令你生厌的人,无论他们在你的生命中曾经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这就是苦谛的核心——爱离别之苦。

除此之外,佛陀按照苦的表象阐述了另外七种无常难忍之痛,即出生的苦、衰老的苦、疾病的苦、死亡的苦、怨憎之苦、求不得苦和五蕴炽盛之苦(身心变化不自在的苦)。再加上爱别离,便是人类从出生到死亡,无论贫富贵贱,永远无法逃脱的“世间八难”。

如果不是故作潇洒地回避,而稍微用心琢磨一下,你就不难发现从年幼到现在,我们一直都在经历一种有起有伏,遍布各种挫折与困扰的人生中。我们的生活被各种问题、痛苦、悲惨、诱惑所围绕。不管今后的科学发展到何等的昌明,生命终究都会随着死亡而结束,之后永远都不会确定死亡会将我们带往何处。

其实人生就像是乘车在旅行,一旦踏上这趟车,自然就会被窗外的风景迷恋。不过风景虽然美丽诱人,可惜你却不能一览无余。倘若你钟情于右边窗外高山的雄伟,那么你就不得不放弃左边窗外河流的逶迤;假如你神往左边窗外森林的神秘,那么你就得舍弃右边窗外田野的浪漫。如果你想要左右兼顾,求得圆满,只能在迷茫中苍老,结束一段一无所获的旅行。

人生如乘车,我们知道它的起点,也明白它有终点,却始终无法预知沿途的经历。于是,一路走来,上上下下的人很多,可是真正能一起陪我们从起点走到终点的人,或许根本就没有。但是旅行,一直在继续。

所以,我们爱离别。

可能是因为太直白地揭露了生命历程的真相,或许是我们习惯了真实的谎言,世人眼里,佛陀的教义总是被蒙上一层悲观厌世的色彩。

然而佛陀早就开示,我们以为有一个独立的我存在,是世间所有痛苦的根源之因。

能够为自己和别人解脱痛苦,是佛教蕴含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佛法真正的核心思想,才是真实不虚的如来本意。

佛教的自力拯救不能简单理解为只追求自我个人的解脱,只有心系天下的圣者,才会“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

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承认人自身的伟大,从人本身去寻求真知,既没有中国传统道教的出世观,也没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原罪说。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才使佛教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菩提之花开遍全世界。

一般而言,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人和超能力的控制力量,只有佛陀认为其本身只是人类的一员,他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的努力与才智。人,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并且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因此佛教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用以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强有力的规则体系”,这种体系类似于哲学的定义,因此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为佛教到底是宗教派别还是哲学教育争论不休。

佛经阐明佛与众生同出一源,本为一体,不会因为自己的开悟而无视众生的迷惑。所以佛教根本是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要求把自我拯救,建立在每个人的努力并导引众生的共同努力基础之上。自度才能度他、自济才能济人,更可以理解为通过超度他人以求得到自己的超度、通过救济别人,自求得到自己的救济,这是佛教中经世济众的基本精神。

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企业,应该吸纳经世济众的精神,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虽然企业的现实目的就是赢利,但并不表明赢利是企业惟一目的和准则。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创造用以获利的产品给用户带来思想、身体上的快乐,对于企业的经营方式、所经营的产品,最高的档次是能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香港李嘉诚先生就曾经力排众议,否决开设赌场的董事会提案。企业经营的产品能做到“利乐有情”,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才会给企业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带来更稳健的经营风格,不会生如夏花般短暂,才能使企业获得更长期的利润。

其次,企业自身的使命就是通过赢利来帮助企业员工以及社会解脱痛苦、寻求快乐。而企业员工和社会得到企业的帮助后,会自然而然地信奉企业本身所倡导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企业树立了经世济众的精神后,通过一定的途径,让企业员工和社会知晓、认同这些精神,会为企业本身的经营带来极大帮助。无论是理光“我们领先,他人仿效”的王者风范,还是飞利浦“让我们做的更好”的温情攻势,都会激发企业员工的使命感,不但使员工工作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同时也会使社会对企业本身给予更多的信赖。无可否认,经世济众的精神非常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而身为商业浪潮中的一员,我们不得不将生命中最精华的部分奉献给工作。工作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可是我们又难以摆脱工作所带来的种种烦恼。

其实,工作之所以令人渴望、挣扎、苦恼,是因为它牵涉现实、价值、欲望,包括人性。

如果你正面临困境,不如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沉淀一下自己的心灵。把承受改变为享受,也许并不是很难。最起码,看上去很美。

因为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生命之中,本身就有许多不能承受之轻。还是阿甘聪明,他明白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它带给你享受的,就是那种苦苦的味道。而且你不打开来咬一口,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模块三:集谛——在困境中放松心灵(1)

大概是由于信仰的缘故,我特别钟情于西藏工艺品的收藏。不管是寓意独特的法器,还是风格粗犷的饰品,只要它来自雪域高原,都会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热爱。

尤其是藏人称之为“思怡”的天珠,这种被他们奉为天降神石的宝物,至今为止尚未探寻出它的成长足迹,也无法分析出它的矿物结构,甚至根本找不到证据证明是人类所造。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再先进的科学,在最原始的自然面前,常常显示出它无知的一面。也正是这样的神秘,使我对天珠的感情,几乎达到了痴迷。

物以稀为贵。因此才会产生大量的拥趸,自然也会吸引仿冒者的蜂拥而至。与大多数古玩爱好者的收藏经历相似,在交了诸多的学费换回一堆赝品之后,逐渐积累出一些“把玩”的经验,再加上放大镜、显微镜、荧光灯等专业的珠宝鉴定工具的帮助,我终于渐渐领悟出什么叫“淘宝”。

第一要绝对的冷静,虽然这一点很难做到。在发现令你欣喜若狂的宝贝的刹那,一定要抑制住心头的狂喜,若是没有最平和的心态,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真实;

然后就是学会寻找,当肉眼无法分辨端倪时,必须借助100倍的显微镜去体察它的结构。其实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成因,想要发掘真相,必须放大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这个世间存在着许多你看不见的真实,因为真实不是用来看的,它会在你用心去接近的那一刻,悄然地出现。

佛陀在苦谛中真实地分析出人生的八难之后,将会在集谛中带领我们冷静地搜寻形成苦难的原因。

找到它,然后消灭它,这样我们才能轻松地上路。

根据佛陀教言,无明与渴望是苦的根源,因为不明白道理而执著,因此会产生种种欲望,可是无情的现实又不能一一满足这些欲望。所以我们开始烦恼,直至痛苦,所谓“有漏皆苦”。

人生一世,能够让我们产生烦恼的原因多种多样,任何会摧毁心灵平静,带来心理痛苦的心理状态,让心灵扰乱、煎熬,折磨,如此的感受,即是烦恼。

接下来,释迦牟尼用他得道之后的大智慧替我们总结出生活中时时存在的五种根本烦恼。

第一种烦恼就是贪欲:它是对顺境依恋不舍的心。我们对美丽的人事、愉快的经验总有强烈的渴望。它似乎是天生的,不然自以为“圣哲”的孔老夫子也不会感叹一句“食色性也”。打个比方,贪欲有如把你的心绑在外界的物体上,非常的难以去除。

不过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无论你期望从父母、孩子、朋友、财富或资产中收获什么样的快乐,只是暂时的,它们永远都无法持久;如果生前你能有幸不失去,最后的死亡也会夺走一切。不管你身家多么的显赫,对财富而言,你只有临时的保管权。就像你背上沉重的贷款,去购买你所满意的房屋,然后耗尽精力、体力、财力把它装潢成“属于”自己的宫殿。其实不论你是否千金散尽,买回来的只是居住权和使用权,而最后决定这幢房屋命运的人,根本不是你。

聪明一点的人不难发现,对贪欲的执著毫无意义。

第二种烦恼是嗔恨:它是对逆境厌恶难忍的心。当我们对某人生起嗔心时,你的嗔恨或怨气并非与生俱来地存在于他的身上,而只存在自己的心中。当你一看到他,你的念头便全落在他过去曾经伤害过你,未来可能会伤害你或此刻正在伤害你的种种思维上,连一听到他的名字都会让你抓狂。如果你紧紧抱着这些念头不放,怒气很快就会爆发出来。结果你会有一股无法抵御的冲动,无所谓他和你的关系是否亲密,在那个时刻,你只想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他,如果怨气的浓度再高一些,你甚至会随手操起一样家伙去招呼他,心里想着:“我真想杀了他!”

愤怒是心情极度不调和的状态,非常的粗暴而不平静。和贪欲正好相反,贪欲是遇到快乐的境界,你拼命追求;嗔恨是遇到厌恶的境界,你想要抛弃,但又丢不了,于是嗔恨。

第三种烦恼是骄慢:这是一种骄傲而自满的心理状态。基于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对自己的阶级、地位与学识志得意满,瞧不起别人。无论是否真正有所获得,只是陶醉在对自我的得意洋洋之中。

一旦我们得到某种令人称赞的特质,譬如某些特殊的知识或技能,立刻生起的骄慢心会损坏任何可能出现的积极意义。我们很容易被功高傲慢所压制,被自己的美丽、知识、博学及权力完全地迷惑。

在职场中,骄慢经常会以下述三种情形呈现: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华洋溢,高人一等,于是常常看轻别人。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为跟他平起平坐,结果你觉得自己了不起。

3.自己比别人差,但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

骄慢的人非常自大,而且时常会自我膨胀。所以不管你具有任何有限的、不稳定的才华,都绝无理由为之骄傲。藏地流传着一句很美丽的谚语:“就像山峰上永远无法聚水,在骄傲的峭壁上也永远无法凝聚真正的价值”。

第四种烦恼是愚痴:是一种对于智者、真理以及自己获证真理的可能性犹豫不决的心。比如听到四圣谛的道理,有人就怀疑是不是这样呢,不能肯定;或者,他也接受这个道理,但又怀疑自己能不能通过实践去证得。怀疑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未经亲身证明的事情多少会有怀疑,但是一个人如果光是怀疑而不去了解,那么这个怀疑便永远不能消除。

从这个方面理解,我们就像手中握有一颗珍贵宝石的乞丐,却不知其价值而将它丢弃一样无知。

同类推荐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量子佛学

    量子佛学

    量子佛学将对以下内容作出论述:一、命运真的存在吗?如何改变命运?二、人生真如梦境一样是虚幻的吗?一个人活着的生命意义究竟是什么?三、到底是心在脑中,还是脑也无非是心中一物?终极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四、灵魂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是“无我”的?这与灵魂是否存在有什么关系?五、如何悟道?涅槃境界究竟在哪里?又如何证入涅槃?六、真正修入禅定到底入的是什么?真实入定境界到底是什么感觉?如何入定?入定的基本步骤和细节是什么?七、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六祖慧能因“见性“而悟道,那么如何见性?见性是见什么?如何通过量子佛学方式快速见性?本书将以前所未有的科学方式,让你直趋明心见性和顿悟佛学实相。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法就像一颗很硬的糖果,对没有牙齿的人来说,这颗糖放在口中含着,能够尝到糖的甜味;对有牙齿的人来说,在口中咀嚼更能尝到那份甜味的质感。但是若不会运用,就像没有牙齿的人却硬要一口咬下糖果,牙龈可能会受伤、流血。所以,要深深去思惟、体会。魔是一种障碍,它有两种。一种是外魔,他会运用外境来扰乱修行者的心。另一种魔是内心自起的无明烦恼,它会扰乱、障碍自己的道心。人人本具佛性,只因被烦恼遮蔽而无法外露。就如铁器的本质原本就很坚硬,只要去除杂质就能制成精纯的器物。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仙心樱梦

    仙心樱梦

    修修仙,打打怪,复复仇,恋恋爱!因为一件仙器,她众叛亲离,家破人亡,最后血祭仙器侥幸成功,在器灵“空”和龙魂“银夜”的帮助下破空逃到距离地球千万亿光年的仙灵星。距离误差,能量消耗一空,也导致她修为全失返龄成6岁孩童,从此开始了艰难地异星重修寻爱,哦不,寻仙之旅……(作品虽然不是最好的,却是柒柒用心码的。各位看官,伸出小手,留下个爪痕吧!更新时间:每日早晚7点半——8点左右)
  • 台北春宴之何香芸

    台北春宴之何香芸

    在写何香芸的时候,我身边刚好发生了几件令人不快乐的事,所以情绪被我摆在十分低潮的位置。那时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后来将已经完成的前三章又全部撕毁,决定暂时不写了。如果连自己都看不下去,怎能请读者老爷过目呢?
  • 死党之间的故事

    死党之间的故事

    作者第一次写小说,有不好的地方请多多关照!!本节故事是写四姐妹的爱情故事从校园开始
  • 蔷薇色蝴蝶

    蔷薇色蝴蝶

    这周在兰言月身边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妈妈结婚,一件是莫名其妙爸爸就成了嫌疑人。兰言月原以为这已经够倒霉了,谁知道,不经意的闯进私宅,竟然被骄傲自大的他逮到。
  • 肖元

    肖元

    每个人都有倔强的一面,有的人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消磨了自己的那一面,有的人却因为执念而无法释怀,他的故事往往在倔强中透着一股热血,这就是我要讲的故事。
  • 封仙道骨

    封仙道骨

    这是一个修真大世界!上有六大仙宗,十二大上宗占据着天地间大量灵气下有无数宗门苟延残喘上古时期,一场大战爆发,林宇陷入沉睡近代,林宇苏醒,却发现肉身已被道貌岸然的八人夺取,其中六人被世人敬为老祖为了修仙界,这确实是道理,欠了东西要还,这更是大道理于是林宇踏上征途
  • 狂妃当道:摄政王的新宠

    狂妃当道:摄政王的新宠

    “一年后和离,约法三章如下!”被相爱多年的太子哥哥设计送上摄政王的床榻,为复仇,白倾鸾不得已和慕容辰渊达成契约。“三不能?”高堂之上的男人眸中精光迸射。“你毁约了,本王的王妃。”谁知某日她醉倒床榻,他居高临下,眸光幽深似海。
  • 惑卿为妃,将军的爱妻

    惑卿为妃,将军的爱妻

    《暴君引妃入宫》出版名为《凤栖梧桐》;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16068.html《王爷训妃成瘾》出版名为《墨染江山》;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55800.html在淘宝、京东、当当、卓越、一号店和各大书店均有售。——————她是将军府的养女表面温柔娴淑,暗地能武能医聪颖睿智,为了护他周全成就大业,她女扮男装化身慕长君一次次救他于危难。他是紫靖国的大将军文韬武略野心勃勃,却唯独对一人忽冷忽热捉摸不透。儿时,他霸道地说:“云卿是我的。”成年,他看着在牢狱中受苦的她无情地说:“莫要不自量力。”儿时的如影随形,长大后的针锋相对,真相究竟为何?*君尘剑成亲前夕,他突然身中剧毒,群医束手无策,大将军府贴出告示,谁若能医,其本人或其家眷只要未出阁便可成为将军之妻。桑云卿见其再不可拖延,只得冒着被揭穿身份的危险为其医治,却不料君尘剑醒来之日,他竟是拿着告示到她面前道:“白纸黑字,嫁我为妻。”她说:“我心有所属。”他眸色骤寒:“你嫁或他死。”*他稳坐江山,她依照当初的约定功成身退,谁料他却一道圣旨,斩断了她与那人的情丝,让他们永生不得相见。原来,他早已知道她就是“他”。他说:“唯有你配与我携手看天下。”言犹在耳,可为何在她身怀六甲之际,他竟是突然变了脸,将她亲手送给了他人,十里红妆,绝艳倾城。城墙之上,她迎风而立衣袂飘然,眸光清冷,他站在她身后,鲜血顺着心口缓缓流淌而下,一双黑眸却始终紧紧凝着前方那不愿转身的背影。她问:“君尘剑,这个孩子你不稀罕是吗?”言毕,她的唇角扬起了一抹艳丽的弧度。————此文女强男强,不一样的文风,希望大家喜欢。
  • 量子光辉

    量子光辉

    被肆意改造的GM,被当做舞台的扎古,为何吉翁军营半夜频频传出惨叫,蜜汁金发为何果躺在联邦军营,无数教官被果吊在两大学院门口究竟是何人所为,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丧失?敬请收看:量子光辉第二卷,激突!MS士官学校大作战!老司机群:383668043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