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000000007

第7章

魏无忌死时,刘邦已经十三岁。因为当年的秦国是其余六国联合抗击的敌国,对于魏公子无忌这样一位来自盟国并且众望所归的民族英雄式人物,包括刘邦在内的六国青少年们无疑会给予无限崇敬,以至于在他当上皇帝后,每次经过大梁(原魏国国都),都要祭祀公子,并令当地官员选派五户人家为魏无忌守墓,世世代代进行祭祀。由此可见,刘邦对这位心中偶像的感情是多么深厚!

少年刘邦崇拜公子魏无忌这样的大英雄,他在潜意识里便自然而然会以偶像为标杆,参照他的做派来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模仿无忌的做派去待人接物。刘邦的“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等等性格作风,无不深深地刻烙着魏无忌的印记。在以后打天下的过程中,刘邦从善如流、折节求贤,甚至当年时常躲藏在芒、砀山中,他的这些行为也都可以视作对魏无忌的模仿,因为公子无忌曾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史记·魏公子信陵君列传》)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也正是出于对心中偶像的模仿,少年刘邦才不愿意给父兄当帮手参加农业生产,并隔三差五地带回一帮又一帮的哥们儿到家中吃喝;遇到别人家有困难,不管相识不相识,二话不说就解囊相助……为了也能做到“天下归心”,刘邦敢情把自己幻想成魏公子无忌第二了,全然不去顾念父兄母嫂在田间劳作时一滴汗珠摔八瓣的艰辛!

民间有句俗语:装龙要像龙,装凤要像凤。农民的思维方式是最单纯直接和切近现实的,刘邦作为一名庄户人家子弟,不事农业生产,却妄图像王公贵胄信陵君魏无忌那样结交天下朋友,岂非荒唐可笑!这么一个败家的浪荡子,自然会招致乡邻的讥笑和议论。

一晃几年过去了,刘邦依然积习难改。老父刘太公终于忍无可忍,他对这个季儿发话:你做庄稼人就要有庄稼人的样子,别整天一副二流子样儿,要学会量入为出,不要以为家里的那点钱粮是天上掉下来的,那些都是你父兄老子用汗水挣来的!

面对老父的规劝,刘邦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刘太公对刘邦渐渐失去耐心,遇到气极时就破口大骂他是无赖,并让他滚出家门去。

从这个时候开始,父子之间已经有了感情隔阂。随着老父辱骂的日渐频繁,刘邦也就越来越不愿意再回家里去看老父那张黑脸。而且,家中也实在没有什么意思——大哥二哥都已娶妻分家另过;唯一的姐姐也已亡故;弟弟刘交还是个小孩子,和他根本谈不到一块儿去;母亲虽然慈爱,但她也害怕丈夫那张黑脸……刘邦心想,唉,不回家也罢!

不愿回家的刘邦当然有很多去处:近处有同里的卢绾家,稍远的丰邑街上也有很多朋友——估计当年的情形是这样的:刘邦白天若是在中阳里附近厮混,晚上就宿在卢绾家;若是在丰邑玩耍,晚上就住到那里的朋友家中。如此一来,在中阳里那些乡亲们的印象中,这个人见人烦的刘家混混,似乎已经离开了中阳里,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可是,无论如何,人们都不会想到,刘季越走越远,最后竟然走上了人类社会最辉煌的舞台!

沛县黑道有头有面的人物

走出家门之后的刘邦,由于身边没有了亲人的束缚,变得更加放浪形骸。他背着父亲那把赤雪宝剑,动辄与一些少年,如樊哙、纪信、奚涓、周勃等人,扎堆儿在街市乡间游来荡去,一副为气任侠的派头。自然,无论刘邦走到哪里,卢绾都是他形影不离的跟班。

在第二章里已为读者介绍过,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基层的青年男性成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子弟和少年。凡安心农业生产、安分守己者都是“子弟”;而那些拉帮结派、滋事生非的混混则被人们称作“少年”。揣摸当年“少年”的含义,与今天的黑道分子意思很接近。当日的“少年”也有他们的头儿,不过,他们当年不叫“大哥”,而称作“豪杰”。

查历史文献可以得知,由豪杰领导的任侠势力,在整个战国时期都是各国之中一股不可轻视的社会力量,它们在当时社会的影响,恐怕不会逊于当代意大利黑手党势力对该国时局的影响。那么,“任侠”是什么意思?“任”有“担当”之意,“侠”是尚武的意思。“任侠”也就是指重视友道情义,能为朋友两肋插刀。《史记》中经常引用这个词,如“招致天下任侠”、“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等等。

此间的刘邦,身边虽然聚集了几个少年,但他在沛丰却算不上“豪杰”。揣摸原因,一是资历不够,大多数少年们不会买他的账;二是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讲,他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笼络这些少年。

前文讲过,刘太公将刘邦赶出家门的同时,也切断了对他经济上的供给,逼得刘邦到处骗吃混喝,甚至弄得他在几位少年面前蒙受寡嫂的“羹颉”之辱。从这些层面分析,刘邦显然不配拥有“豪杰”这么牛的称呼,他只能算是少年中的一分子,顶多不过是中阳里或丰邑乡地界上那些少年们的小头目。

这帮少年整日在街市乡里游荡,难道真的是无所事事、漫无目的?其实,除了年轻人固有的扮酷玩耍心理之外,他们也时常去干一些劫财盗窃的勾当。

上文说过,沛丰乃穷乡僻壤,有打家劫舍的传统民风,而劫财盗窃这类勾当,除了“少年”,还能有谁去干?只不过由于中阳里的少年有刘邦领头,他们打劫盗窃的对象应当不会针对穷人,而是以富人或过路客商居多。甚至于有时在打劫之后,他们还会把财物分配一些给当地穷人。完全有这种可能,因为刘邦以公子魏无忌为偶像,“仁而爱人”嘛。

然而,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抢劫和盗窃总是触犯王法的勾当,于是,刘邦便不可避免地频频惹上官司麻烦。《史记·卢绾列传》明确记载:“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一个“常”字表明,刘邦惹上这类官司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三番五次许多次。多年以后,刘邦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一本正经地教化自己的臣民们要遵纪守法,可是当年,他本人却屡屡以身试法,而犯法之后,又只是一个字——逃!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独裁统治者们的虚伪由此可见一斑。

顺便说一下,笔者曾在第一章里为读者做过刘邦乃是“卢绾亲”血缘亲子的推理,眼下,刘邦犯事之后,“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史记》中的这段记述,再次传递出一个信息:对于刘邦这个人见人烦的不良“少年”,卢太公不仅没有反对卢绾与其厮混,甚至连儿子陪着刘邦逃亡这种以身试法的事情,他都能够默许和容忍。倘若二者没有特殊关系,卢太公的这种行为,实在有悖常理。

春秋战国时代,官府在对待社会治安方面,法制严格,规定全里担保,共同防范,这也是设置“里”的基本目的。“卢绾亲”身为里中父老,也是政府的最基层官员,他不仅冒着让全里乡亲蒙受牵连的风险,而且甚至还承担着自家亲子陷入法网的株连后果,若不是心中存有对刘邦的特殊眷顾,何至于此啊!

不过,话说回来,由于“卢绾亲”的父老身份,他显然与官府的一些执法人员关系密切。刘邦多次惹出“吏事”,而其档案上却没有吃牢饭的记录,以至于后来还能够当上亭长,其中应当也有卢太公从中周旋和疏通的功劳。

上述事例,再次为刘邦就是‘卢绾亲’血缘亲子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言归正题。刘邦“常辟吏事”这件事,可以验证我们前面的分析:即刘邦并不是沛县黑道中的大哥,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混混”而已,因为真正有“豪杰”身份的人,是不会轻易沾惹这种区区“吏事”的。刘邦不过只是一个“小萝卜头”,所以才会被一些芝麻小事逼得东躲西藏。

那么,究竟谁才真正是沛丰黑道上的大哥呢?当时,沛县黑道上的大哥有两位——王陵与雍齿。这二位,也都是汉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王陵与雍齿都是丰邑人,他们各自都有一批追随的少年,是沛丰地界上颇有影响的两股任侠势力。刘邦在出道之初,不过是带着中阳里的几个兄弟小打小闹地瞎混而已,那时,他只闻王陵、雍齿二位豪杰其名,却不识其人。后来,刘邦有机会结识王陵,拜为大哥,成了王陵麾下的一个马仔头目,在大哥的指令下做些“行活”。王陵对这位聪明机变的小兄弟亦很满意,时常留其在家中吃饭。由于机灵油滑口才好,相貌也长得不错,连王陵的母亲都对刘季这位后生有着极好的印象。个中相关故事,留待后面再为读者讲述。

雍齿是一位孔武有力的硬汉级人物,他在沛县的黑道势力与王陵大致相当。由于都是沛丰地界上的乡党,刘邦与雍齿也是老交情,只不过他们之间最初的结交却有一些龃龌:一次刘邦与雍齿手下的弟兄发生冲突,雍齿很恼火,放出话来,说要收拾刘季。这个时候,王陵站出来替刘邦说话,从中斡旋,双方才化解过节,变敌为友,刘邦因此而结识了沛丰黑道上的这位大哥。

王陵和雍齿,他俩最初都曾经是刘邦在沛县黑道上的庇护人。后来,因为赶上一个风云际会的历史潮流,当年的小弟刘季揭竿而起,自己拉起一支队伍,几经折腾,竟然打下了天下,成了给两位前辈派发官帽的皇帝。这幕历史活剧,与两千多年之后,发生在蒋介石与上海黑道教父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之间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纯粹的巧合还是历史的重演?不得而知。

结识张耳

王陵、雍齿这二位豪杰,他俩以后还将与刘邦发生许多故事,留待下文详说。接下来给读者介绍的是刘邦早年在黑道上的另外一位朋友兼靠山——张耳。

刚才说过,刘邦在担任泗水亭亭长以前,时常会惹出一些“吏事”,而一旦惹出“吏事”,他总要带着卢绾去外面避避风头。那么,谁能在这种关口收留他们呢?王陵、雍齿这二位显然不能,因为他们都住在沛丰的地界上,避不开官府的眼睛。

这位能够接纳逃犯刘季的人叫张耳。据《史记·张耳列传》记载,张耳是魏国大梁人,他早年做过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门下的食客。魏无忌的情况刚才已给读者做过介绍,读者由此可知,张耳应当不是等闲之辈。

魏无忌受王兄猜忌之后,沉溺于酒色,不久中毒死去,他的三千门客树倒猢狲散,各自谋寻生路,张耳流落到陈留附近的外黄,暂且安顿于此。外黄有个美貌的富家女,最初嫁给一个庸碌的男子,富家女心存不满,就休夫回到娘家,托父亲的宾客另觅贤夫。这位宾客打听到张耳曾经在万人景仰的信陵君门下服务过,料想其人一定不是等闲人物,就郑重其事地向这位美妇推荐了张耳。张耳娶了这位美貌的少妇,并且得到女方一笔丰厚的嫁资,于是,便在外黄定居下来。

张耳有钱之后,立马效仿起当年的主人信陵君魏无忌,招纳八方宾客,广交四海豪杰。随着声名鹊起,不久之后,魏国政府还委任他做了外黄令。

查看战国时期的地图可知,陈留附近的外黄与沛县虽分属魏、楚两个国家,但两地之间相隔的距离却并不很远。张耳在外黄迎娶富家之女,广纳天下英雄。惺惺相惜,刘邦自然能够耳闻他的大名,甚至于连张耳早年曾是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等情况,刘邦都打听得一清二楚。刘邦崇拜信陵君,爱屋及乌,自然会在心中对张耳倍感亲切。有了这些前提,刘邦在犯下“吏事”之后,无处可逃之际,投奔邻国的英雄张耳,这是一种最自然不过的选择。

再说张耳,由于他曾经寄身信陵君的门下,与三千食客长期厮混,三教九流,耳闻目染,应当也学会了一些识人知人的本事。张耳在这方面的道行尽管远不如刘邦后来的岳丈吕公——仅凭面相就能断定此人未来的前程,但他起码能够通过刘邦的言谈举止,洞察出此人的一些英雄禀赋,于是,对其殷情招待。刘邦来此原本就是为了逃避“吏事”,主人的厚待更加使他乐不思蜀。《史记·张耳传》曾对此专门记载:“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这表明刘邦曾多次去张耳处避“吏事”,而且每次逗留都以月计,时间不短。

张耳的这份恩情对于患难中的刘邦而言,自然弥足珍贵。后来刘邦打下天下,封立张耳为赵王,并将鲁元公主下嫁与张耳之子张敖,这份隆恩恐怕与两人当年的莫逆之交也有关系。

站在刘邦的角度来看,他避难张耳之处的意义,不惟逃脱了沛县官府的官司,更因为与张耳的长期相处而开阔了眼界,结交了新朋友,修炼了性格情商,为将来建功立业奠定了良好的个人素质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刘邦与张耳相交,远不同于与王陵、雍齿这类寻常豪杰的相交,二者不在同一层次上。

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说魏公子无忌是启蒙刘邦雄心的精神导师,那么,魏无忌的门客张耳则是在现实中巩固刘邦雄心的教练。并且,张耳在历史上,也并非像王陵、雍齿、卢绾、萧何这些人,依赖刘邦成名。当后来天下大乱之际,张耳与刘邦一样,依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一方诸侯,可见此人能力确实不低。

攀交上萧何、曹参、夏侯婴等官吏

读过秦汉历史的人都知道,刘邦早年在沛县有几个在官府当公差的朋友,如萧何、曹参、夏侯婴等人。可是,刘邦究竟是如何攀交上这些人物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一般刘邦传记作者多是语焉不详,含糊其辞,给读者的印象仿佛这些人生来就是刘邦的好哥们似的。其实,刘邦之所以能结交上这些在官府当差的朋友,主要是因为他曾经轻松地逃脱了几件官司,并且还与张耳、王陵、雍齿这些江湖大佬保持着良好关系的缘故。

道理不难理解:自古吏匪惺惺相惜!刘邦犯过几次“吏事”之后,他的名气便在沛丰不胫而走,再辗转传到萧何、曹参、夏侯婴等沛县官差的耳朵里。这些官差欲在黑白两道巩固自己的势力,自然而然就会对刘邦萌生结交之意,俟有机会与他同席把盏,几碗酒下肚之后,就契阔相交,成为朋友。

史书记载,萧何是沛县的“主吏掾”,又称“功曹”;当然,也有文献如《赠钱名籍》明确记载萧何的官职为“主簿”。总之,他是一个刀笔吏——领导的笔杆子,其职务相当于现今政府的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之类。曹参的职务乃沛县“狱掾”,这是一个缉捕和看押犯人的官,约摸相当于现今的警察长和监狱长。任敖是“狱吏”,相当于现在的监狱警察。夏侯婴则是沛县县衙的马车夫,身份属于夫役之流。如果按照现今的人事制度来套,萧、曹、任三位乃政府官吏,是干部身份;而夏侯婴则属于工人阶层。但是,读者不要小瞧了这位马车夫——夏侯婴因为是在县衙驾车,其社会地位应等同于现今县委主要领导的小车司机,在当地的活动能量也不容小瞧。

刘邦结交了沛县官府的这几位公差,最直接的一个好处就是以后再犯“吏事”时,有官府的兄弟在上面罩着。这一点司马迁说的很明白:“(萧)何数以吏事护高祖”。

萧、曹、任三人,除了在“吏事”上庇护刘邦之外,再就是当大秦一统天下之后,曾疏通渠道,帮刘邦谋到泗水亭亭长之职。读者朋友可别轻视了这个针鼻大小的官儿——区区泗水亭亭长,恰是刘邦开辟刘氏王朝,走向历史舞台的第一个政治基点!

千秋伟业始于泗水亭

同类推荐
  • 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

    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

    《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收录的人物事迹由人物评语、人物档案、人物写真、记者面对面四部分组成。年度宁夏经济人物评选作为宁夏广电总台的一项品牌活动,自200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7届。推出了一大批负有社会责任、具有创新能力、对宁夏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企业家,对服务宁夏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一书共分颁奖盛典篇、经济人物篇、创新人物篇和公益人物篇,共26万字。图文并茂的展示了2008年在宁夏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的12位优秀企业家的奋斗历程。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五太后轶事

    五太后轶事

    西汉吕太后,北魏胡太后,唐朝武太后,辽朝肖太后,清朝西太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位太后。她们临朝称制,实际是五位女皇。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们是叛逆的女性。她们在权欲的驱使下,成了向封建礼教、“三纲五常”挑战的急先锋。为此,她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表现了铁女人的手腕和性格。本书选择了这五个典型的士性,叙述她们干预朝政因缘始末,意图从一个侧面来探索封建专制政体的某些规律,是一本学术性的通俗读物。行文流畅,文笔生动,既可给人以艺术和知识的满足,又可以给人以深沉的启示。这里是述说往事,为了阅读轻松一些,故以轶事名之,曰“五太后轶事”。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善于治军,足智多谋,政治上不囿陈规。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在任内实行一系列改革,一手缔造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热门推荐
  • 旋风少女5恋之欲

    旋风少女5恋之欲

    新一季旋风少女来袭!话说白兔夫妇生下女儿芽芽后,又过了十三年。咱们新故事的主人公——芽芽,带你去看爆笑校园和她爸比妈咪的生活!(本书纯属虚构)
  • 网游之夜天

    网游之夜天

    二十三世纪初,这是一个全真虚拟网游发展到极致的时代,这时,神秘《天域》横空出世。世界杀手之皇宸天因为一时兴起进入《天域》世界,因为意外无疑发现一丝《天域》的秘密,致使他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天域》,随着对《天域》了解的加深,最后,更是牵扯出一个恒古至今的巨大秘密以及自己神秘的身世。嗯,写的第一部网游,随便写写,纯属兴趣爱好,所以更新就不敢保证了,喜欢的朋友有章看章吧!建议看书前先看一下作品相关,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书中一些关于游戏世界属性、技能、伤害方面的计算。
  • 边宠边吼育英才

    边宠边吼育英才

    谦卑地向广大读者和家长朋友讲述作者的教养理念:边宠边吼育英才,在作者看来,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而边宠边吼育英才更是种智慧,这里的“宠”其实就是换一种方式爱孩子,而这里的“吼”就是换一种方式管教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需要爱,更需要管教,爱和管教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一本带领千万父母走出爱与管教困惑的读本!
  • tfboys和他们的爱情

    tfboys和他们的爱情

    三小只的爱情故事哦,不会跟其他的小说重复太多
  • 壮士,你家房顶有流氓

    壮士,你家房顶有流氓

    冷瑟瑟喜欢蹲在房顶看远处。手下总是问她:“老大老大,你在看什么?”冷瑟瑟总会回一句:“看美男。”“哪家美男?”“知县老爷。”方小安都会会默默地从房顶下面走过去。他只是个大厨,他不知道冷瑟瑟明媚的忧伤来自哪里,他只知道,冷瑟瑟开始看知县老爷了,他该做糖醋排骨了。
  • 扮猪吃老虎:弑神天尊

    扮猪吃老虎:弑神天尊

    漫漫修真路!终登临神界,但是真的就是永生的起点了吗?凄凄人族抗争异族侵略史,弱肉强食胜者为王。主角扮猪吃老虎,在残酷的修行路上与女神同居,和魔王痛饮!大人物:尔等蝼蚁,敢与天争……李龙:尔等垃圾,自许为天,经过我同意吗……【望读者多多收藏推荐!绝对完本,请放心阅读。】
  • 苍灵剑尊

    苍灵剑尊

    身为新世纪宅男之一的林渊在码字时不小心触电身亡,发现自己居然重生在自己刚刚上传的小说世界之中。他为何会出现在这么一个虚构的世界之中?“不管是命运的偏差,还是神灵的游戏,我必将超脱!”刚刚发书,就被亲戚加老板踢到了鸟无人烟的地方去呆了两个月,悲剧的新书期,悲剧的我估计已经没有推荐……虽然已经注定的悲剧,但是我好歹也有百万字的完本经历,这本书若是还能够入眼的话,完本还是可以期待的……
  • 歙砚说辨歙石说

    歙砚说辨歙石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到可可西里吃大餐

    到可可西里吃大餐

    肖黑发来短信的时候,我正和二宝在歌吧K歌。这个歌吧,坐落在桥旗路的中段,距离我家也就两公里的样子吧,我每天上下班,都要从它门前路过,但从没进去消费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它应该是上个月的月初刚刚开始营业的。歌吧名叫第八感觉,我估计你也猜不出是哪个没长脑袋的人想出了这个店名,更猜不出是哪个没长手的人题写的牌匾,总之这店名看上去就像一群蟑螂,有些扭捏地在那儿撒欢呢。
  • 神武英雄传

    神武英雄传

    南宋末年,金兵来犯,百姓受虐,这时的南城,正发生着一件意想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