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000000005

第5章

以上事例基本可以佐证曹女就是曹参的家族之人,刘曹联姻属于明媒正娶,刘肥乃是刘邦光明正大的嫡长子。最后还要补充一下:在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间,唯有齐王刘肥与后来的皇帝刘盈两人的谥号用了一个“惠”字,这更是从礼制的角度标明了刘肥的正统嫡出身份。

吕雉是妾

诚如读者所惑,如果刘邦的结发妻子是曹女,那么,吕雉早年在刘家又是什么名分呢?笔者回答,吕雉是以妾的身份嫁给刘邦的!这个结论无疑会令许多人大跌眼镜,然而,事实终归就是事实。

刘吕联姻的典故,颇带有几分传奇和诙谐的色彩,又因为刘吕联姻是刘邦人生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故这里为读者重点讲解一下。

吕雉字娥姁,大汉立国之后先后被封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史称吕后。吕雉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吕雉的哥哥吕泽和吕释之都曾追随刘邦平定天下,立有战功。到了吕后当权时期,她的这两位兄长已死,后来吕后大封吕姓诸王,多是他俩的后代。吕雉的姐姐、姐夫早亡,其名字均已失考,只留下一个儿子,后被姨娘吕雉改随母姓叫吕平。吕雉的妹妹名叫吕媭,嫁给了樊哙,她也曾弄出过一些事情交付史册。

刘吕两家的联姻是由吕雉之父吕公亲手促成的,这在历史上是一段脍炙人口的公案。吕公名文,字叔平,魏国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他精通占卜、看相等方术,并以此为生。据笔者所考,吕公在相术、占卜方面的名声很大,古籍《相经》中还有关于吕文相术的明确记载,故尔,若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他当之无愧属于知名专家级人物。

大概是在公元前212年左右,吕公在他的单父老家与人结下仇怨。因担心遭到报复,便举家迁往沛县,寻求其在沛令做县令的朋友庇护。沛令于是就按照当时的习俗,大摆宴席为老友吕公接风。

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战国时期的官场有个潜规则:某人在某地当官,若有落难亲友前来投靠,一般总要周济人家一些财物,以博取“仁爱”的好名声。这种情况,往往都是该官员以给亲友接风洗尘的名义邀请下属作陪,而下属对长官的意思也能心领神会,便在赴宴之际奉上钱财给客人做见面礼。如此一来,落难的客人有了一笔不菲的礼金收入,长官有了情面和名声,下属与长官的感情距离也因此得以拉近,可谓皆大欢喜。

沛令要为“重客”吕公接风洗尘的消息一经传出,沛县地界那些上得了场面的人物——县衙当差的官吏、黑道上的老大、坊里的士绅等等,这些本地名流都忙碌起来,备礼前去祝贺。

主持宴会的是县衙主簿萧何——所谓“主簿”,职位约摸相当于今天的县府办公室主任或市府秘书长,迎来送往搞接待是这类人的拿手好戏。这次为吕公接风,由主簿萧何具体操办,收受钱物礼品之事自然也由他负责。萧何于是定下规矩:宾客送礼金不足千钱者坐在堂下,超过千钱者坐于堂上和贵客同席。

这个“千钱”是什么概念呢?《史记·货殖列传》所记录的一些当年的物价可以拿来为我们做个参考:“谷物,每钟二百钱;酒,每瓮二百钱;桑竹,每亩二百钱;鱼,每石二百钱;猪,每头八百钱;牛,每头约一千二百钱;马,每匹四千钱。”我们今天,一头牛的价值约四五千元人民币,参照这个标准,那么在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的秦汉时代,千钱的概念起码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五千元人民币。

刘邦当时只是沛县泗水亭亭长,官职很小,钱也不多,照理来说,他称不上名流。可是,刘邦这人能混,三教九流他都吃得开,在沛丰地界勉强也能算个人物。沛令请客,消息早已传进他的耳朵。此时的刘邦虽然已是四十大几的人了,但他素来爱凑热闹,喜欢往人多的地方钻。眼下既有如此好的机会可以抛头露面,他岂能轻易错过?

到了请客那天,刘邦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帖,上面写着“刘季,奉礼金万钱”。这是刘邦玩的一个花招,他实际上是连一文钱也没有奉上。对于这个细节,《史记》是这样记载的:“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这里解释一下:谒,是一种木简,长约20余厘米,宽约3.5厘米,厚约1厘米,正面写上持谒人的姓名、官爵、地址等等,又叫“剌”,其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名片。绐,是欺骗的意思,刘邦不持一钱,却大言不惭地把写着“贺钱万”的名帖送给县令的贵客吕公,这是一种明显的诳骗行为,所以司马迁在记述此事时用了一个“绐”字。

刚才给大家算过账,千钱约相当于今天的五千元人民币,这笔钱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大数目,估计多数宾客是不会拿出“千钱”贺礼的。少数宾客为了能坐上贵宾之席彰显身份,恐怕也就只是勉强凑够“千钱”的基本数罢了。可是,刘邦递上去的名帖却明明白白写着“贺钱万”,“重客”吕公听说后,着实吃了一惊,不知来的这位是何方人物,连忙起身亲自来到门外迎接。

及至见到刘邦,吕公更是大吃一惊!刚才说过,吕公是位道行颇深的相师,此时,他以自己专业的眼光去打量,觉得刘邦的长相实在不同凡响,心中愈加敬重。连忙走上前去亲热地拉着刘邦的手,将他礼让到贵宾席的主陪座位上坐下来。

主持宴会的萧何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不禁暗暗叫苦。萧何平日与刘邦关系也熟,他十分清楚这位刘亭长的底细:平素吊儿郎当,爱吹牛皮,他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万钱”来作贺礼的!眼见得刘邦在递给吕公的名帖上写着“贺钱万”,而吕公对他又是这么重视,还将他拉坐到主陪的座位……此次宴会,萧何负责收受宾客的贺礼,等到客人散尽,沛令和吕公持礼单来和他对账,他如何能够做到钱账相符?届时,人家要么觉得是他萧何从中捣鬼,要么感到被刘邦欺骗愚弄,总而言之,责任都在他萧何身上!

想到这里,萧何走上前去,以开玩笑的口吻对吕公说:“刘季这人向来惯于空口说大话,很少能够办成几件实际事情!”萧何之所以这样说,其意显然是为了提前在吕公那里打埋伏,以便在刘邦“贺钱万”的事情穿帮之后,好为自己开脱。

刘邦闻言,当然清楚萧何的用意。他们平日相互玩笑和捉弄惯了,这会儿也理解萧何的苦衷,便毫不在意,依旧旁若无人地谈笑风生。吕公此时的注意力则完全已被刘邦的体貌神态所吸引,他心中正盘算着自己的宏大计划,哪里还有心思去理会萧何所言传的这些芝麻绿黄豆之类的小事!在场宾客也都清楚刘邦的为人,听萧何这么一说,私下里只等着去看刘邦出丑的好戏,可是,他们见主角吕公丝毫不在意萧何的提醒,仍旧与刘邦谈笑风生,大家也只好跟着谈笑,气氛又热烈起来。

依照情理而论,县令为朋友接风洗尘,席上作陪的无疑是沛令、县丞、县尉这些本县高官,区区刘亭长在这些顶头上司面前,应当毕恭毕敬、谨小慎微才对。然而,刘邦素来就是不拘小节之人,自己今日带着空麻袋来闯席,不但没被轰赶出去,反而受到贵宾吕公的特别厚待,不由得平添了几分得意和豪气,于是,更加放纵不羁,吃肉喝酒,猜拳行令,一副唯我独尊的派头。

面对如此桀骜不驯的下属,要说上司们心中畅快,那是假话。他们之所以没有当场对刘邦发作,一方面大概是碍于吕公的情面——人家贵宾高兴,主人还能再说什么呢?另一方面,大概也多少有些忌惮刘邦在三教九流中的影响力。

相师相人,除了相五官体貌的形状特征之外,还讲究举止神采和风韵气度。刘邦在宴席上的洒脱表现,再次在吕公心中印证了先前的判断——眼前这位真乃不同寻常的人物!

在整个宴席过程中,阅人无数且精于世故的吕相师不可能感觉不到刘邦“贺钱万”其中的猫腻,可是,吕公审视着眼前这个大言不惭的中年人,却暗自在心中合计起来:胆大妄为有什么不好?换个角度去看,这正是领袖人物所应当具备的特质啊!游历天下的吕公从这件事情上敏锐地洞察到了刘季身上的政治潜能——成大事者,何拘小节!联想到自己待字闺中的女儿,心中已然打定了主意。

酒宴进入末声,已有宾客陆续告辞,吕公并不挽留,却以眼神示意刘邦留下。刘邦会意,便坐在那里继续陪着吕公海吹神侃。待宾客走完之后,吕公开始投石问路,他对刘邦说:“我从年轻时起就给人看相,阅人无数,但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你的相貌,你要善自珍重,好好把握自己的前程啊!”

秦汉时代的楚人都很迷信占卜、相面之类的方术,而吕公正好又是这方面的权威。听到相面专家如此评价自己,刘邦心中自然高兴,连连点头称谢。吕公索性直奔主题:“我有个亲生女儿,还未出阁。刘季你若不嫌弃,就嫁给你做个扫地煮饭打杂的小妾吧!”

吕公的原话是这样说的——“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揣摸吕公的这番话,似乎老头儿已经知道刘邦已曾婚配,也许吕公在宴席间已向刘邦打听了一些他的家庭状况,甚至连刘邦的年龄他也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此间已年届四十四岁。前面说过,刘邦约在公元前220年,即三十六岁时,娶曹女为妻,至此间已整整八年,儿子刘肥应该也有七岁了。吕公应当是弄清楚了刘邦的这些情况,所以才说出让女儿给刘邦做“箕帚妾”这番话。

刘邦见有这种美事,不消说是又惊又喜,稍稍自谦一番,便立即将这门亲事应承下来。读者不妨设想一下刘邦当时的心境:自己空麻袋闯席,原本只指望混一顿白吃白喝,好为以后落下个吹牛资本。敦料不仅达到预期目的,还凭空拣回了一房媳妇!更让刘邦感到得意的是,此事给他带来了绝对自信——瞧,相面大师乍见面就将亲生女儿许配给我刘某人,这意味着什么?说明我刘季与众不同,将前程无量啊!这件事情传扬出去之后,可想而知,对于刘季的声望而言,该有多么巨大的宣传效果!

宴会结束之后,吕公兴冲冲地回到家中,将宴会间发生的事情转述于老伴,没想到却挨了一顿迎头怒骂。据《史记》记载,吕媪如此怒骂吕公:“你这个混帐老东西!平日你不总是说咱家娥姁与众不同,将来必配贵人吗?沛令与你交情那么好,人家多次向你提亲迎娶女儿,你总是不肯,今天为何轻巧地把咱家女儿许配给了那个不三不四的刘季?!”面对老伴的责骂,吕公却不愠不怒,他慢条斯理地说:“这种事啊,不是你们女人所能够明白的,我自有道理!”

老俩口的争吵透露出一个信息,即吕公的女儿吕雉多少还有些才貌,这从沛令多次求娶可以判定。不过,也并非像某些传记所妄称的那样,说吕雉此间正值二八妙龄,美艳如花。笔者根据史料考定,吕雉生于公元前241年,前面已经推算过,吕公全家避仇来沛的时间约是公元前212年,则此间吕雉已是一位足足二十九岁的老姑娘。常言道,一家养女百家求。吕雉从青春妙龄熬到二十九岁,这显然是吕公惜嫁的结果。据此,我们可以从侧面推断,或许吕公的相术还真有那么一些令人信服的地方,至少,吕公本人对自己的相术是深信不疑的。否则,作为父亲,他绝不会无端让女儿苦熬成一把年纪的老姑娘!

接下来,吕公不顾老伴的反对,自作主张地将女儿嫁与刘邦为妾。从职业性质和交往层面来看,吕公虽是避仇来沛,但应当还是颇有家底的,加上这次洗尘宴上的贺礼收入,再结合他对刘邦的厚爱,可以想见,吕公所奉的嫁妆一定不会菲薄。诚如此,刘季竖子此次空手套白狼,人财两得,真可谓赚大了!

吕雉遵从父命,顺从地以“妾”的名分嫁到了刘家。由于吕公自信自己的眼力,为了吕氏的满门富贵,老相师并不介意女儿去给当下的小亭长刘季做妾。不过,读者也别误会,认为吕雉是其老父所包办婚姻的牺牲品。纵观吕雉后来的作为,可知这个贪恋权力和富贵的女子,当日应是举双手赞成父亲的这一决定的。吕雉生在方士之家,自小耳闻目染,对父亲相人的眼力深信不疑,因此,当父亲主张吕刘联姻时,她毫无怨言地走进了刘家。

司马迁写《史记》,在处理关于吕雉早年婚姻名分这个问题上,其手法也很巧妙。《史记·高后本纪》这样记载:“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有意把吕雉早年的名分说得模糊不清。分析起来,“妃”的字意更倾向于“小老婆”。其实,司马迁已经很直白地告诉读者:吕雉原本就是高祖刘邦的小妾。不然的话,他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点明——“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妇(妻)也”,这样会更加令刘氏统治者心中痛快。

刘邦在纳娶吕雉时,他与曹女已经结婚八年,儿子刘肥也已年满七岁。现在又纳了吕雉这房小妾,那么,他是如何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呢?现今有人把刘邦奉为管理学大师,这就对了,刘邦既然能够在外统御将臣,自然就更加能够玩转自己家里的女人!

刚才讲过,曹女与刘邦结婚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20年,估计她的年龄还没有吕雉大,样貌也不会比吕雉差。然而,一边是老夫老妻,一边是新婚燕尔,刘邦本来就是喜新厌旧的酒色之徒,他的感情天平将向哪边倾斜,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吕家有沛令这层官家关系;人家曹家也不是什么寒门细族,而且曹女还是早已为刘邦生过儿子的元配。中年之后的刘邦在沛丰已经有了“仁而爱人”的称誉,又精于世故,想来在对待元配曹女这件事上应该不会做得太出格。

按照秦时风俗,早在刘邦与曹女结婚之初,刘邦夫妇应当就已经与刘太公分家另过。此间纳妾,刘邦可能不会让妻妾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而是为吕雉另筑爱巢,保持着一种“家外有家”的格局。关于这一点,《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在记述曹女身份时,也曾有所透露:“曹氏,外妇也”,译成今天的白话,即另外一个家的主妇,也就是刘邦家外有家之意。

我们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的刘亭长,一大把年纪的中老年人了,出则呼朋唤友,入则偎红依翠,官虽不大,钱也不多,过的却是神仙般的逍遥日子,这乃是他的命啊!

同类推荐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肖邦

    肖邦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 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 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王莲凤编著的《肖 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人)》主要以其成长历程 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肖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 人)》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 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 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福布斯》中国内地100富豪排行榜

    《福布斯》中国内地100富豪排行榜

    《福布斯中国内地100富豪排行榜》内容包括:上篇财富王国——解读《福布斯》中国内地百位富豪排行榜;中篇财富英雄——百位富豪“痛并快乐着”的创富历程;下篇财富哲学——百位富豪超凡的经营智慧。
  • 包玉刚:我的爸爸

    包玉刚:我的爸爸

    这是一本女儿写爸爸的书,字字感人动情:不仅让在“天堂的爸爸”安心,也使读者看到这位世界船王的内心世界。包玉刚是首位登上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其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的精神,是以家国为重、无视个人享乐的勤奁天性。身为包玉刚的长女,包陪庆时刻面对船王爸爸的严格要求和训勉但亦得到了非常可贵的栽培教育。女儿笔下.这位外严内慈的好爸爸.—生低调、实干、高效率,不仅是叱诧风云、举世瞩目的企业家,也是以诚待人、轻重分明的和平使者,对平衡上世纪的国际风云、使香港顺利回归,暗里著力良多不愧是包拯包大人之后。
  •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道、释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21世纪初,这一历史终于得以突破,而改写中国这一历史的带头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
热门推荐
  • 傻三爷文集

    傻三爷文集

    傻三爷的作品精选,以不同的文字方式记录自己的人生。
  • 王妃别逃,请上轿

    王妃别逃,请上轿

    因为是罪臣之后,因为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她只能忍辱负重,苟且偷生,还要承受他的报复,他的折磨和羞辱。第一次,被他送给他人...第二次,被打的伤痕累累,遍体鳞伤...第三次,被关进地牢,奄奄一息....萧墨轩,这一辈子,只要我活着,我宁采儿就和你势不两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符动乾坤

    符动乾坤

    秦武符武双修,身怀绝世天赋,又得神符相助,一路逆天崛起,吊打各路天才,情挑各色美女,搅动人界风云,最终问鼎神界。
  • 雄霸灵界

    雄霸灵界

    一个属于灵的世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却有神奇的真灵。真灵可以是植物,动物,器物,无法呼唤出真灵的少年神天,一场不同的际遇之后,人生的际遇开始变得不一样起来。踩着天才们的脸蛋,让他们哭去吧!抽老怪物们的骨头,让他们死去吧!抢二世祖们的宝贝,让他们穷去吧!至于美女,嘿嘿,这个……日后再说!一个穿越者的牛逼人生!新群,欢迎大家加入(63482040)
  • 婚情薄,前夫太野蛮

    婚情薄,前夫太野蛮

    【全文已完结,新坑准备中】【婚姻是座城,困住的,又岂止是你我两人】盛大的婚礼上,当着上千宾客的面,司仪问新郎。“顾承耀先生,你愿意娶姚友芊小姐为妻,一辈子照顾她,爱她,跟她相守到老吗?”顾承耀沉默良久:“我——不——愿——意。”台下一片哗然。洞房花烛夜,他去某女星家里过夜。她听闻之后冷笑,换上一身性感皮衣,去夜店跟男人跳贴身热舞。第二天新闻头条,顾三少“能力不行。”妻子另寻他欢。他眯着眼睛看着新闻头条,眼里一抹阴狠闪过。好,很好。该死的女人,你惹到我了。他是顾家三少,天之骄子。视女人如无物。她是暴发户之女,心机深沉而略带一丝狡诈。他不想娶。她也不想嫁。却因为一场意外的局,两个不相爱的人被迫进入婚姻。她想桥归桥,路归路各过各的。可是他却不给她那样的机会。宴会上。一个珠光宝气的女人端着酒杯向她走来,手上的镶钻白金表闪闪发亮。“顾太太,昨天顾少在我那过夜忘记拿走了。我帮他收了一下,你不介意吧?”她浅笑,摇头:“当然不介意。我还要感谢你呢。你知道,我实在讨厌跟别人共用一个东西,尤其是男人。我嫌脏。”腥红的眼瞪着她一脸的嫌恶抗拒:“嫌我脏?我就来看看是谁脏——”……
  • 嫁错恶灵进错门

    嫁错恶灵进错门

    新婚当天遇见结阴亲的,新婚晚上,平常老实巴交的老公忽然像是变了个人,醒来后不仅发现进错门,连老公都嫁错了……
  • 大宋一品咸妻

    大宋一品咸妻

    人在深宫,我知道“狸猫换太子”背后诸多秘密。但我不能说,因为无论太子还是那只狸猫,我一个也得罪不起。人在江湖,我知道令人闻风丧胆的“一品堂”不过是间药铺。且坐堂大夫素有洁癖,性喜白色,极是宠爱他身畔那名唤作小昭的女子。女主高呼:路见不平,绕道而行;男主微笑:吾有咸妻,独宠第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鸟之诗

    鸟之诗

    一文《鸟之诗》,看过《Air》的人都知道,这不是喜剧。
  • 后策:重生嫡女倾天下

    后策:重生嫡女倾天下

    帝后的鹣鲽情深,不过是政治游戏的游走;姐妹间的情深,实际上暗潮涌动;父女之情,始终敌不过一个权字;相府嫡女,当朝皇后,光芒有多盛,泼在身上的脏水就有多臭。第一次穿越,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傻傻的棋子,这一次的重生,是那个喝下了毒酒带着满身的仇恨回来报仇的女人。我能推你上王座,必能拉你下江山。相府嫡女安素雪,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能的傻瓜,她是复仇女神,摧毁那些毁了她的人。
  • 搞定冷血未婚夫

    搞定冷血未婚夫

    你终于出现了,在我还没有癫狂的时候。那一年,她与他擦肩而过……那一年,她成为他的未婚妻……那一年,她与他天各一方……那一年,她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在,我在,请来我怀里,或者,我住进你的心里……柳絮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么长情的人,除了对安乐……等了七年,再等五年,他的前半段人生,都在等安乐,有人为他值得吗?他不说话……在见到安乐的时候,柳絮觉得值得,什么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