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8300000003

第3章 权欲映射下的国运——乾隆禅位和华盛顿卸任的区别(2)

1797年3月15日,华盛顿回到了久别的家园,在他所梦寐以求的那片土地,开始他告别政坛之后的新生活。这位六十四岁的老人动情地对妻子说:“我们终于回到了自己平静的港湾。”从此在弗农山庄,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在田野上骑马漫步的闲散农场主。他每天天不亮起床,匆匆吃过简单的早餐后,便骑马巡视整个庄园,并听取管家的汇报,经常挽起袖子,与仆人、佃户或奴隶共同劳动。

当华盛顿用自己的行动,为美国开创了总统最多只能竞选连任两届的定例时,而在大清国最高权力宝座上的嘉庆皇帝,却很快就发现事情越来越不对劲儿。

嘉庆:“嗣皇帝”,“侍皇帝”?

按理讲,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连庶民百姓都知道这个老理儿。可一年前,面对朝野上下的“盛情挽留”,乾隆一方面表示若自己这个皇帝再当下去,“则朕初心焚香告天之语转为不诚”,老天爷也不会答应了,另一方面却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活扣。按他的说法,嗣皇帝嘉庆好像还只是个没长大的孩子,难以让人放心。所以自己虽然决心归政,却并就是真的放手不管归隐林泉。于是话锋一转,趁势宣布:

“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

总之,乾隆对群臣表示,你们放心吧,我当了太上皇一样管事,太子能否单独操持政事,还得先看能否从我这儿的岗前培训班顺利结业。这下完了,经过这一番折腾,颙琰转眼又降格为“实习皇帝”了。

为了让新皇帝理政之始“不致错失”,一年后乾隆再次在禅位诏书里明确宣布:“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部院衙门及各省题奏事件,悉遵前旨行。”那意思就是很严肃地说,我虽然正式退休了,但还不敢只贪图个人的轻松安逸,对军国大事还是要抓一抓、管一管滴,你们大伙儿从前怎么着,现在还得怎么着!

照理来说,大清朝已经进入嘉庆纪元。但事实恰恰相反,与其说是“嘉庆时代”,还不如说是“后乾隆时代”更加确切一些。对于乾隆皇帝来说,“禅位”不过是他又一次沽名钓誉的政治作秀——只不过这次作秀的规模大了些,包括嘉庆皇帝在内的天下臣民都成为配合他的演员罢了。

尽管已经是退休的“太上皇”了,可父皇仍然以“朕”自称,颁旨仍称“敕旨”。当初乾隆在宣布要“禅位”的时候,曾经大张旗鼓花费银子修葺宁寿宫,声称要在退休后入住,可是当禅位仪式结束后,搬迁之事却再也不提。老乾隆仍然占着“养心殿”这个法定皇帝的寝居之处,他找借口说:“居养心殿六十余载,最为安吉”,宣布自己住惯了不想搬,还要在这里“训政如常”。无可奈何的嘉庆皇帝只得继续在太子所居的毓庆宫里乖乖呆着。

这年初五举行的千叟宴上,乾隆吟诗道:“敬天勤政仍勖子,敢谓从兹即歇肩?”——在外人眼里他也许有些贪恋权力之嫌,但在他自己看来却是放着好好的清闲日子不过,还来继续帮你们里外忙活,朕也不容易呀!

明白了老乾隆“禅位”后的真实用意,臣工们心领神会,小心翼翼地维系着朝政公务。但总有不小心的马大哈要捅漏子,这不,仅仅在“禅让”礼举行12天后,湖广总督毕沅就触了第一个霉头。

嘉庆元年正月十二日,太上皇发脾气了。而且脾气发得颇为微妙有趣。事情起因是湖广总督毕沅上的奏折里边的一句话。毕沅在奏折里说:“仰副圣主宵肝勤求,上慰太上皇帝注盼捷音”。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我们努力工作以对得起皇帝的废寝忘食,并满足太上皇盼望打胜仗的愿望。这原本是句客气话,没什么实质性意义。而就这么句话,把乾隆太上皇给惹火了。在他看来,毕沅的这句话把嘉庆帝放到了主要的地位,而把自己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因为从语序上看,毕沅确实先提皇帝之后才提到了太上皇。而排名顺序在中国政治里的微妙之处,历来不可小视。是,太上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位搞文字狱已是炉火纯青的才皇帝火冒三丈,下令将毕沅交部议处,并特地下旨严辞驱痛批道:

“本年传位大典,上年秋间即明降谕旨颁示中外:一切军国大事,仍行亲理,嗣皇帝敬聆训诲,随同学习。其外省题奏事件,并经军机大臣奏定款式,通行颁布。毕沅并不遵照办理,是何意见?”

乾隆之所以声色俱厉,是他觉得这可不是个小事。这说明臣子们的政治敏锐性不强,原则立场不坚定。他立即敕谕全国,告诉天下,他不仅大权在握,而且“内而部院给衙门,外而督抚大吏等,奏章事件亦皆朕躬亲综揽,随时训示”(《清高宗皇帝实录》)。明确地告诉大小臣工:我还批着奏折呢,无论是地方、中央上报的奏折事情,都是我一手批示办理。你们真以为我退休了,不管事了吗?今后,你们得搞清蒸笼有几格,庙门朝哪儿开,给我学着点儿!

太上皇觉得自己大权在握这关键一点,不仅要让全国人民知道,还应该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嘉庆元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在接见前来朝贺的朝鲜使者时,乾隆有意通过正式的外交渠道向属国“打招呼”:虽然归政,大事还是我办。使臣回国,向国王报告:皇帝“侍坐上皇之侧,只视上皇之动静,而一不转嘱,观于此亦可见其人品矣。”朝鲜君臣于是得出结论:庆贺中国皇帝万寿节,只贺太上皇圣节就可以了。(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12册,第4912、4916页)

有了毕沅的前车之鉴,臣工们更加小心谨慎了。为了让天下人明白如今依然是老皇帝“掌舵”,不便明说其中奥妙的朝廷绞尽脑汁,煞费苦心。他们规定,臣子们上书上表,遇“天”、“祖”二字需抬高四格书写,遇“太上皇帝”字样需抬高三格书写。而遇“皇帝”字样,却只需要抬高二格书写。“嗣皇帝”过生日称“万寿”,“太上皇帝”过生日则是“万万寿”。

更有甚者,虽然已经改元“嘉庆”,但宫中却仍沿用“乾隆”纪年,连户部造出的铜币,也必须特制出一些“乾隆通宝”——哄老皇帝开心呗!

嘉庆这才闹明白,他除了接过一颗“皇帝之宝”的国玺,什么也没捞着,仍然只能靠边站。乾隆禅而不让,退而未休。一应军国政事,他都只能在太上皇不辞劳苦的“躬亲指教”下战战兢兢地小心办理。所有的旧官新进进宫陛见,都必须先恭请太上皇训话。嘉庆帝形如傀儡,“状貌和平洒落,终日宴戏,初不游目。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则亦喜,笑则亦笑,于此亦有可知者矣。”。(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12册,第4918页)

嘉庆刚登上皇帝宝座没几天就苦不堪言。他发现自己与其说自己是“嗣皇帝”,还不如说是“侍皇帝”。每天半夜他两点多钟就要起床,因为太上皇一大把年纪了没多少觉可睡,三点多钟就醒了。他一醒,嘉庆帝就得赶紧去请安,然后伺候太上皇处理军国政事,听太上皇唠唠叨叨,这叫“训谕”——自己正处在实习期,不管听懂听不懂,一律要点头称是,要是太上皇召见大臣、出席典礼,嘉庆帝就紧跟在太上皇的后边。嘉庆帝在养心殿一忙活就是多半天,两顿饭也只好在太上皇那儿吃了。当着太上皇的面怎么敢放开量吃?太上皇快九十岁的人了,新陈代谢处于一种勉强维持的状态,没有什么饭量,几筷子吃完了,嘉庆帝得跟着赶紧撂筷。结果嘉庆帝每天睡眠不足、半饥半饱,回到寝宫倒头就睡。如果说乾隆禅让是亘古未见的壮举,那么,嘉庆这个“儿皇帝”也是前无古人的创例,可这个儿皇帝真不是人干的活哪!

人们不禁要问,乾隆既然如此嗜权如命,为何还要作茧自缚地来一场假惺惺的“禅位秀”呢?

这实在是情不得已,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秋,乾隆到盛京谒祖陵回銮时,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胆大包天的锦县生员金从善,他从道旁递上呈词,请求当今皇帝早点公开册立太子,以固国本。中国专制王朝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冒死敢谏的人,会猛不冷丁地从人群中跳起来,不管不顾地朝皇帝发飙,完全是一幅大公无私置身家性命于不顾的亡命劲儿。这个金从善就充分体现了大无畏的蚁民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居然质问皇帝:“大清不宜立太子,岂以不正之运自待耶?”

什么叫“以不正之运自待”,就是自己不拿自己当人,准确点儿说,自己不把自己看成一个合法政府。这话说得太重了。潜台词就等于责问当今皇上:你拖着不立太子,是想自己千秋万代,永享万民敬仰?

不管是金生员真的忧国忧民也好,还是取宠邀功也罢,此言显然违背大清秘密建储之制,皇家大事岂容草民多嘴?乾隆气得火冒三丈,一刀就砍去姓金的那颗多嘴的头。但杀了金从善,还不解气,又诏告天下,说谁说我不立太子,早在三十八年就立太子了;谁说我贪恋皇位,我早在元年就发誓,能活到乾隆六十年就自动退位,传位太子。这一下,普天之下都知道皇帝大公无私。为了安定人心,从乾隆五十八年(1793)起,乾隆皇帝就专门在年节、庆寿宴会、恩科、恩赉、巡幸、祭祀、普免、加授等活动中,都加入“归政”的宣示。那意思很明白:再等等吧,让我再干几年就交权啦!

乾隆确实洪福齐天,果真就顺顺当当地活到了85岁。君无戏言,这个时候再不交权,自己也不好意思了。一旦自食其言,上天不容,百姓又会怎样议论这个言而无信的皇帝呢?

但中国式政治的特色就在于圆融通达。乾隆深谙其中精髓,这才搞了个幕后遥控。嘉庆如梦方醒,自己虽然荣登大宝,却如同一个提线木偶。而操作木偶的不是别人,正是已然归政的太上皇。

二、一个留下烂摊子,一个创立好制度

老人当国的恶果

老人当国,如老牛拉破车,只图消极无事。尽管老迈的乾隆自我感觉良好,然而老门神难以捉新鬼,权欲熏心者已看守不好权力。因循守旧、画地为牢使整个大清国陷入了停滞状态,“盖太上皇,诸凡事务不欲异于前日,故自下举行甚难云矣。”任何国家大事,老皇帝不松口表态,谁胆敢轻举妄动?

有清一代,乾隆和其祖父康熙都算是中国历代帝王中身体较为强健的。乾隆八年东巡之时,他途中打猎,用弓达九力之多(弓的型号分十二力,八力以上皆为硬弓)。年逾六旬以后,“虽弓力渐减而不下三四力”。他虽然操劳一生,但满族人尚武强悍的本质仍然没有蜕化。

但时间这个最无情的裁判对待任何人都是公正的,无论你是草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虽然一再自称“精神纯固”,事实上,中年之后,乾隆的身体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老化的征兆。在乾隆六十年的一首诗里,老皇帝自注道,四十五岁以后,他的左耳听力就有所下降,六十五岁以后,左眼视力也明显下降。“左耳重听者四十年,左目欠明者亦二十年,有合今之俗人所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者,作《戏语》。”乾隆四十五年年及古稀之后,他身体衰退之象就更加明显。

当了太上皇后,乾隆的健忘症一天比一天厉害,这个病无药可治。先是不知饥饱——用完早餐太监把太上皇搀扶到御案前坐好,然后献上一杯香茶,退到角落里边等着太上皇吩咐。太上皇捧着茶陷入沉思,半天也不吩咐。太监急了,不得不上去问:老佛爷,老佛爷,军机大臣在外边候着呢,是不是叫几位大臣的起儿啊?太上皇神思恍惚缓缓地说,不忙,让他们先候着,咱们先传膳。嘉庆帝跟太监们面面相觑,不是刚吃完吗,怎么又要传膳?但谁又敢驳太上皇的吩咐呢!当时御膳房都是提前一天做好皇帝的饭,上百样菜做好,放到炉子上保温,一声“传膳”很快又摆上了太上皇的餐桌——“宦侍不敢言已进,而皇帝亦不觉悟。其衰老健忘,推此可知。”

接着是太上皇不知冷暖。清制礼帽分凉帽暖帽两种,上自皇帝下至臣民,同日更换。一次皇帝从热河回京,天气稍冷,皇帝就换上了暖帽,群臣纷纷效仿。要不然太上皇质问大冷的天你戴顶凉帽,你如何回答?可“秋老虎”正当头,你戴顶棉帽子进进出出,这不是有病吗?过几天,天气又暖,皇帝又戴凉帽,大臣们也忙着换帽子。皇帝奇怪大臣们为什么这么换来换去,仔细一想才恍然大悟,苦笑着说:“不怨大臣,是朕年老所致也。”

后来,太上皇发展到表达不清,写字像画符——军机大臣聚集到一块儿研究太上皇的批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称太上皇写的应该是汉语,当然个别人还坚持是满语。至于内容是什么,谁也不敢说。太上皇说的话别人也很难全听懂,又不敢追问。

老年乾隆精力确实不济了。原来军务紧急之时,从早上五点钟起床,一直到晚上十二点看刚刚送到的情报,大脑高速运转,从不疲倦。而此际,只有早上一两个小时头脑可称清楚,能够处理复杂的政事。过了这段时间,就调动不起精神来了。年轻时大脑如同镜子一样清晰,读书过目不忘,理事丝丝入扣,如今只能记得三五天之内的奏折和一些特别重大的事件,因而处理政事的准确度大大降低。嘉庆三年十一月中旬,乾隆为镇压川、楚、陕白莲教起义而“以勤致疾”,有时“昏眩”,不能如前临朝。

太上皇急剧恶化的健康状况,甚至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来中国进贡的朝鲜使臣回国报告说,“太上皇容貌力气不甚衰耄,而但善忘比剧,昨日之事今日则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这样一来,“故侍御左右,眩于举行”,就是说太上皇身边的人,早已让他折腾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即使这样,对于权力的牢牢掌控老皇帝却一点儿也不糊涂。尽管精力、健康和智慧只剩了年轻时的几分之一,然而他依然如同一头衰病残疾却顽固异常的老牛,要拉着沉重的大车,步履艰难地迈向前方。

乾隆虽然从中年起就一目不好,晚年更兼老花,但披阅章奏,阅览书籍,仍然不愿戴老花镜。他不喜欢在臣下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老态。大臣们进献了许多花镜,他都“屏而弗用”。并且因此写了一首《戏语》:“半见还当半不见,半听亦可半不听,此虽俗语合至理,执两用中法舜经。”意思是说,凡事不可求全,也不必明察太甚。一目视力不佳,他正乐得因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正符合“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这首自我解嘲的诗固然是一时玩笑之作,但却形象地反映了老年乾隆为政心态的巨大变化。

乾隆晚年处理政务力图简明,但求清静。避免“烦扰”,减少麻烦。皇帝既然喜欢清静,地方大员们当然更乐于高枕无忧。懒惰之风在政界迅速蔓延,官员们对于案牍之劳避之不及。遇到公事,层层推诿,一层一层向下转批:“不问事理之轻重,动辄批委属员,督抚既委之司道,司道复委之州县,层层辗转推延,初若不与事者。”(《乾隆朝东华录》)坐堂审案,处理民间纠纷是地方官的重要职责,然而乾隆晚年的官员们“终年以坐堂审事为苦”,千方百计推拖不理:“民间呈状俱由宅门投递批准,不审,终年延搁。小民拖累不堪,赴控,上司批查,亦屡催不复。”也就是说,老百姓告状,他不开庭审理,一拖就是一年。老百姓等不及,越级上访,上司询问,他也懒得答复。还有的官员恨百姓越级上访,给自己添麻烦,就想方设法打击上访者:“恨民上控,必加刑责,而案件仍不为审。”(《乾隆吏科题本》)

同类推荐
  • 明师

    明师

    幕晚的大明,腐朽与繁华并蒂,一边是贪官肆意,祸乱丛生,一边是烟波花船,红颜轻吟。大厦将倾,楼船覆没,偌大的山河即将拱手他人。而冯云,一个骗过鬼差,偷偷溜进大明王朝的小人物,看他如何在醉生梦死的糜烂中开出一朵盛世之花,重现大明的风华!我,是帝王之师!是大明之师!
  • 大明老司机

    大明老司机

    有人说岳璋是宠臣,岳璋笑了笑;皇上没事儿还得找我寻点儿信念呢。有人说岳璋是巨商,岳璋呸了声;你见过左右朝堂的商人?那叫银行家!有人说岳璋是权逆,岳璋呵了呵;你们将来的皇上都是我在偷偷养着呢!我是皇上的精神支柱,我手握大明的经济命脉,我是太子的义父。以及,我是将大明带上无敌战车的老!司!机!qq群:485820794欢迎登上老司机的火车污污污
  • 戏宋

    戏宋

    艺校毕业的贺飞一直没有获得什么机会,在影视城混日子。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在一出戏里穿越到了北宋靖康元年的东平府。身为一个汉人,这是一个让自己感到耻辱的年代。堂堂大宋,亿万人口,竟然败给了只有百万人口的女真人。然而作为一个后世人,自己又有很大的优势,能够让自己成为这个时代和世界的主角。他没有忠君的负担,也没有卫道的理想。他有的是后世从书本影视等资料里面学习的关于历史模糊的记忆,有的是出身莫测的演技,还有一颗永远无法满足的野心。我来了,这个世界便是我的!
  • 卧龙出山

    卧龙出山

    刘桂原来只是浙江一个到处找零时工打的屌丝,居然成了游族网络公司导演的死党,凭借着自己的关系,一路高升,短短几个月便接替了副导演的职位。就在刘桂兴冲冲的去领自己第一个月的天价工资——5万元时,以前的鸿运却好像用完了似的,连花花草草都和他过不去,直接被大自然给甩进了湖里,虽然抢救成功了,但是当他醒来的时候,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诸葛亮。一个下午的功夫便被抓紧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而另一端,诸葛亮看着自己家的草屋,满是疑惑,自己可是城里人,怎么来到乡下了?一端是奇门遁甲的全才接替了屌丝刘桂的位置。另一端是废材接受了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宿体。而三顾茅庐就要开始了,诸葛亮该怎么逃脱?
  •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苏联时期拍摄的一部经典电影,而张锡模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当然不是一部文艺爱情小说,但是,它的确是一本细腻记录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从历史、政治、体制、文学、鬼魅、民间传说到乡野逸事、价值观……包罗万象、无所不谈。本书表面看是作者俄罗斯留学时期的生活随笔与心情记录,然而读者在细读每则“小故事”的过程中,却又不自觉地坠入到一个更深层、更严肃的社会议题中而陷入沉思。
热门推荐
  •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暗黑天使的复仇游戏

    暗黑天使的复仇游戏

    "当初你说过这辈子不会变,可现在你在做什么?和另一个女人哦不,准确的来说是一个贱人在这里举行订婚仪式?!我算看透了!”女子心如刀绞,望着眼前的人“…………”那男子没有说话;注视着来人“妈咪……”从门口突然跑进来一个小男孩,和眼前的那位男子很像就像是缩水后的缩小版“妈咪不哭,不是有念熙儿嘛!”全场静呆呆的,这个男孩是谁?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在爱里,我们每个人都不那么聪明,却因为不聪明而幸福着。刘墉用朴素而干净的文字让我们明白,在爱里,不只是爱的形式没那么重要,就连对错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颗颗真挚的心。
  • 我在路上

    我在路上

    此书描写的是清末至民国北京一家著名瓷器窑坊万家三代的传奇故事。它以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深刻揭示了世道无常、人生苦短、悲欢离合。官场恩怨、情场爱恨、商场输赢。“宅门”史,展一幅波澜壮阔动荡社会生活画卷,父母子孙、妻妾丫妓、至爱亲朋,正处于大篇幅修改中,望读者们敬请体谅
  • 至尊狼少

    至尊狼少

    “有美眉不泡!纯属有病”……他是一只狼,从不放过身边的任何一个美女,他是一个谜,由孤儿瞬间变为华夏神秘组织的太子,他是一个神,驰骋华夏,震撼世界,坐拥天下至尊,怀揽无尽美女,浮华背后,黑暗世界,他越变越强大,看他如何操纵人生旅途,颠覆世界,书写华丽传奇。
  • 世界科学博览(全集)

    世界科学博览(全集)

    本书诠释了科学领域的各种现象,包括地球形成之谜近代化学的诞生热和电的奥秘木星的生命之谜等。
  • 冷心杀手妃:倾城妖孽邪帝

    冷心杀手妃:倾城妖孽邪帝

    她是21世纪的第一杀手邪心,也是神秘沐氏家族的继承人沐冷凝,被心爱男子背叛。爱到不能爱,恨到不能恨,毅然开启空间黑洞,一朝穿越遇见妖孽。"女人,不要试图逃离,代价你付不起"某妖孽那副痞痞的样子真帅。"你可以收起你过早的建议,也许我根本不用付出代价"某女挑衅得看着某妖孽。老子堂堂邪心会被你威胁,你白痴啊。
  • 最强霸主

    最强霸主

    【免费新书】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是生?是死?皆由我所掌!我来了,我就是最强霸主!————————————继《花都兵王》之后,小六最新力作!!
  • 宇幻天界

    宇幻天界

    在太阳系的底部原来还有一块浩瀚的大陆......然,战火缭绕,世事纷扰......
  • 宫妖

    宫妖

    竹妖附身亡国公主立志复仇,管你是混沌净土还是太子拦路,只要敢跟我为敌,就要做好牺牲的准备,哪怕我要颠覆这南唐万里江山!“西图太阿山下有一口泉,名曰忘川,你马上动身,明日一早可以抵达。天亮之后......忘了我。”身后有人喊她的名字直到声嘶力竭。“我年轻力盛,精力充沛,何来肾亏一说,还是给姑娘补补吧。”他又将那块肥肉夹过来。疏锦笑得更加温婉:“少壮不补肾,老大徒伤悲,公子不要和我客气了。”夭矫绝艳的他们展开一段爱恨与背叛,皇权与黄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