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6800000001

第1章 1975年

1975年3月6日

来京在解放军文艺社帮助工作,因在军里几次参与张绍文处长组织的给《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撰写评论文章的工作,就把我安排在评论组,组长是韩瑞亭。分管评论工作的张文苑副社长给我一个任务,就是协助浩然同志整理几篇理论文章。浩然同志是著名作家,写出了人人皆知的《艳阳天》,以我的水平很难胜任这个工作。张副社长说:这对你也是一个学习机会,去吧!这样,我就找到月坛北街浩然同志那栋楼那个单元那间住宅。

浩然同志和他一家人对我的到来都特别热情,一见如故,可我仍很拘束,不敢多说话,只听浩然同志谈。

今天上午,与浩然同志谈了三小时零五十分钟。

浩然同志说到:第一个问题要承认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他说,一个作者和生活的关系,也是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时代的关系。他说,不能认识生活就不能表现生活。要尽力扩大生活面。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也要努力熟悉自己应当写的生活。文学不是照搬生活,而是要艺术地概括生活。

浩然同志说:什么叫“熟悉”?我七岁没了父亲,十二岁没了母亲,成了孤儿,十六岁包办婚姻。一般的农村生活,人情往来,赶集,上店,娶媳妇,送殡,盖房子……人与人关系,卖地,买地,各种生活,我都经历过,这算不算熟悉呢?光经历了,还不能说“熟悉”,只能是“了解”。对一个事物了解了,并且理解了,抓住了本质,这才叫“熟悉”。现在让我写农村,我还比较熟,但也有不熟的,让我写拖拉机手,我写不了,因为不熟、不懂。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时到中午,我要告辞,浩然同志坚持留我吃饭,我只好从命。全家人一起吃。吃饭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浩然同志夹一个油炸花生米掉到地板上了,他弯腰去找到了,拿上来,用手捏碎了皮,脱了皮后,他把这粒花生米吃了。

1975年3月7日

晚上到浩然同志家。从晚6时半到8时半,与他继续交谈。

浩然说到他开始写诗,写歌谣。他说,年轻的同志写作,接触文学,往往从此开始。因为年轻人有激情。他说他曾在《河北日报》、《河北文学》上发表一些诗和歌谣。他说开始创作时应该尝试多种形式,到一定时候再有所侧重。一个人可能在这方面也可能在那方面发挥其特长。初学写作,只搞一种形式,别的都不写,也不看,这路子就越走越窄了。最好是各种形式都试试,摸一摸,自己在哪个方面更有特长,写起来更自如些。写小说的会写诗不好吗?使小说具有诗的节奏;写小说的会写戏不好吗?使小说具有戏剧的结构。他说他年轻时,关心诗,买了许多诗集,看了许多诗集,也写了不少的诗。

浩然说,一个作家的成熟与否,成熟的程度,其他方面抛开,可以从生活直接提炼出来的和间接提炼出来的比例看。比较成熟的作家,能够摆脱各种间接的束缚,直接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比较多。

说到借鉴和吸收,浩然说,他开始学写小说,喜欢孙犁的优美,以后又喜欢上柳青的深沉,后来把他们二位的风格糅合一下,兼取孙犁的优美和柳青的深沉,效果比较好。

说到读书,浩然说,要广泛浏览,重点钻研。重点读自己喜欢的两三个作家的作品,全面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主要是学他们怎么观察生活和怎么表现生活,学规律性的东西,不是学几个句子,怎么描写,怎么结构。他说,写《艳阳天》以前,他只看过四本外国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百万富翁》、《收获》、《只不过是爱情》,什么莫泊桑、巴尔扎克,全不知道,甚至都不知道是哪国人。他的体会头一条是看中国的,从当代往现代看,从现代往古代看。看当代人之作,容易理解,容易吸收,不管其怎样粗糙,总是经作者提炼一番了,总比你采访来的东西要细吧。解放后的作家,哪个人出了几本什么书,他全知道,第一本、第二本,到最新之作,出来他就买着看。

浩然称赞柳青的《创业史》,他说,他与柳青没有深谈过,但看得出,柳青受到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如果说这部书的不足,就是他的人物是一眼眼井,一个水井群,每个人都有深度,但没有形成波澜壮阔的长流。梁生宝、郭振山、姚世杰,不见面,各干各的。但这本书能流传下去。柳青对农民是同情的、欣赏的、喜欢的。他写农民居高临下:“我要歌颂你们!”“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不是站在农民群众中间,还不是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赵树理也是熟悉农民的,他基本上是批判现实主义,他写的是农村中典型的中间人物,只有《套不住的手》冒了个火星,一闪就没了。在《卖烟叶》里有浪漫主义。

浩然说,写长的东西,要善于“埋线”。他说,我在《金光大道》里,为英雄人物的胜利埋下了十八条线,不是一条线。他写一个妇女,至今人们不大注意她有什么用,到第三部就要用这条线了。

1975年3月14日

上午到浩然同志家,与他接着畅谈,从9点钟到11点钟,谈了两个小时。

说到文艺作品的典型化问题,浩然说:二十年前,我采访过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当时是为了堵塞高利贷的。我想写一写这个信用合作社的成绩,它带来的变化,它的优越性。一天,我和信用合作社主任谈话,合作社对面就是乡政府。恰好来了一对小两口儿,闹离婚。两个人都二十来岁,不到三十岁。为什么要离婚?因为他们分得的几亩地,让虫子咬了,秋收收不上来,生活困难,日子过不下去,两人一商量,各过各的,离婚吧!各奔前程吧!信用社借他们点钱,他们买了点米,就回去了,不离婚了,把小两口儿成全了。搞创作的人碰到这件事,高兴得不得了。我就写了一篇小说,写信用社主任的热情,歌颂农村信用社的优越性。写完后,我拿给区干部看了,他回了一句,很妙的:“这两口子真怪,要叫我,两个人感情上没什么别扭,没有信用社,宁可借高利贷去,我干吗离婚啊!”我听了,不大服气,觉得他不懂“眼”。回来,我给几个搞创作的同志看了,大家说,这个不典型,也不真实。明明是真事怎么不真实呢?他们说,即使没有信用合作社,仅仅因为生活上遇到一时的困难,就妻离子散,这典型?二十年了,我一想起这事就好笑。典型化的问题不是说说就可以解决的。为什么现在作品雷同的多?主要问题是不能在典型化原则下提炼和概括。

浩然说:“文革”前,我发表短篇小说一百多个,没发的也有一倍。没有这一百个短篇的练笔,我没有把握写《艳阳天》。那时我写得很多,有人说我“粗制滥造”,我当时没有接受。没有那个时期的“粗制滥造”,就闯不出经验和教训来。初学写作者不多写多练,怎么出“真知”?

1975年3月15日

我来解放军文艺社帮助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参与筹备部队青年作者座谈会。这个会今天终于召开了。由胡奇社长和张文苑副社长主持。文艺社的编辑人员有纪鹏、韩瑞亭、吴之楠、范咏戈、黄浪华。来自各部队的有方全林、韩作荣、李本深、贺茂芝、穆静、杜志民、陈淀国、张勤、林玉华、史国世、常贵田、王树和、张发良、高红、陶泰忠、崔洪昌、冯福嘉、胡昕、王彤华、曾凡华。

会议中间,张文苑副社长说已经请浩然同志来给会议讲一讲,让大家提出希望他讲点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穆静希望他谈谈对散文的理解;张勤希望他谈谈理论对创作的指导意义;高红希望他谈谈从生活到创作形成文字时如何传达得更真切些;陈淀国希望他谈自己如何坚持创作,如何刻苦与勤奋。张副社长让我把这些问题整理一下,通报给浩然同志,让他讲得更有的放矢一些。

1975年3月18日

上午,浩然来到总政西直门招待所小会议室,与部队青年作者座谈会的同志们见面并讲了话。他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并不是一切生活现象都能放在作品里。说到散文创作,浩然说他没有发言权,他说小说酝酿时间长,所以有些东西他用散文来写。他说散文也可深刻反映时代。他说柳宗元的散文就是对时代的概括,今天更需要及时反映新生活的散文作品。

1975年4月10日

浩然同志来电话,他说在西直门总政招待所与部队中青年作者的谈话,当时觉得谈得还可以的,怎么一看校样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他说早上范咏戈同志送来了校样,当时他急着去二七厂,回来才看样子,有几处需要改动。他具体说了他要改动的意见。他还说到人民日报的杨扬来约他写一篇文章,谈《金光大道》的创作体会。他让我帮助他考虑一下提纲,明天,后天,或星期天,在一起研究一下。

1975年4月12日

晚上应邀到浩然同志家,从5时谈到8时45分。

浩然谈到做歌手和做战士的问题。谈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问题,他说这句话是个褒词,也不全是,因为还有个无知,不知道老虎能吃人呢。他说到雷锋,既不是堵枪眼的,又不是扑炸药的。星期天给人家补鞋,做好事,看人家有病去帮忙,与人为善。这种典型是经久不衰的。人们发自内心地觉得他好,永远不会过时。

说到一个作者的东西是有规律性的。他说,写一个人,写他的一天、一年,要了解他的一生。他说:我一直讲这个观点。我写马连福,写他被抓兵,那个烙印。他为什么能被拉过去?金钱美女利诱,甚至烈属的抚恤金他都给花了。

浩然回忆起当年他在中苏友好协会办的《友好报》当记者,在《红旗》杂志当编辑时,北京日报文艺部的编辑田藏申给他在报上开“北京街头”专栏。他工作的报社头头见他在别的报上发了很多东西就不满,说:“你有两个脑袋?一个脑袋当记者,一个脑袋写小说?”浩然说:“按你这么说,不是就等于没有业余创作了吗?”那个时候,他天天晚上在灯底下写作。上班时,别人迟到没事,他晚几分钟都不行。他总是提前到办公室。别的记者写一篇稿,他写两三篇稿,有一点毛病就往他搞创作上推。他说那可真是“泰山压顶”啊!1961年,有人评他的小说《中秋佳节》;1962年《人民日报》发一篇一整版的评论文章评浩然短篇小说集《珍珠》和《蜜月》。在写《艳阳天》前,这是一种鼓舞力量。《艳阳天》最早发在上海《收获》上,是在上海大陆饭店改写的。“文革”前,读鲁迅的作品,感到遇到知音了。《艳阳天》第一部出来时,韦君宜握着浩然的手说:“祝贺你!我代表读者感谢你写出了好作品!”

浩然说,作品标题很重要,写《金光大道》时,从酝酿到写完,一直想的是这个标题,很顺畅。写《艳阳天》开始叫“云水录”,根据扉页上两句谚语:“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起的,后来改为“艳阳天”了。

1975年6月15日

又到月坛北街浩然家与他交谈。与他一起吃了他家自己包的绿豆红枣沙糖粽子。我们谈了一个上午。

见浩然桌子上放着日本作家上个月赠送给他的七八本书,

浩然谈到前一段经杨啸建议到河南辉县去了,去“燃烧燃烧”,结果在那里大病一场,患了重感冒。省委宣传部有三个人陪着,《河南文艺》约写散文,接见作者,讲话。本来带着写电影剧本的任务去的,可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访问者络绎不绝,脱不开身。又不好不接待,说让他参加一个座谈会,说只有几个作者,到会上一看,一百多!回北京不给买火车票,不让走!后来还是电影制片厂的同志给买了票,这才脱了身。回到北京,河南还有两个同志追到北京呢!电影架子搞出来。在辉县,两三个电影制片厂在那里搞剧本,题材内容大体上差不多。半年过去了,也没整出来。电影剧本作废了,可改成小说,已写十四万字,名叫《闯将》。这个小说和《西沙儿女》风格上有所不同,尽力通俗,故事性强,改改就能说评书。《西沙儿女》是散文诗风格,有的地方有点意思,但时间太紧,没有很好打磨。

浩然说自己搞东西主张拼,要快,一鼓作气把它搞出来。《西沙儿女》从采访到完成八个月,写的时间只有三个星期。《艳阳天》也是,从1963年到1965年12月26日全写完了,刚刚出版就遇上了“文革”。到现在出版已十年了,出版社出了精装插图本,里面有二十多幅彩色插图,作者是画《毛竹丰收》、《颗颗皆辛苦》和《故事员》的方增先,画得非常好。出版社说从没有过这样好的插图,但印出来就不及原画了。可是看了还是很好的。昨天他们送来给他看,很不错。浩然指着墙上挂的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毛竹》,告诉我说这就是方增先的作品。他说计划6月底电影剧本脱稿,然后把儿童文学中篇《草原》和这个《闯将》改出来,今年算有个交代了。

接着,浩然谈到上海工人作家胡万春,刚刚收到胡万春的一篇小说,发在《朝霞》丛刊上,征求他的意见,还没看呢。

浩然回顾了从1955年发第一个短篇《喜鹊登枝》到1965年出版《艳阳天》,十年间写了一百万字。大部分作品是业余创作,只有写《艳阳天》请了创作假。从1965年到1975年,又是十年。浩然说:“文革”初期,那些大字报给我贴的,但心里有底,一是我的作品打不成“毒草”,二是我没有生活作风问题,三是历史上找不出我什么。只是说我“骄傲”,有“自来红”思想,说我是周扬的“亲信”、“宠儿”,真是怪了!从1971年到现在的四年里,我写了一百五十万字,两部长篇,两个中篇,一个儿童中篇,一个短篇集,一个散文集。比起前一个十年,写得不算少,但那时我是业余啊,而现在是干专业了。他说:我的体会是,往往是搞得越快越顺利时,质量也越好,相反,那些很费时费劲搞出来的东西,质量往往也不大好,这就是个激情问题。写《艳阳天》和《西沙儿女》都很快,《西沙儿女》一天写七到八千字。他说:写《金光大道》给我两个月就够了。我问:“够吗?”他肯定地回答:“足够了。没有别的干扰的话,一天一章,有时一天可以写两章。时间长主要在酝酿时,酝酿好了,写就快了。电影剧本的挫折让我的情绪受到影响,血压都上来了,170到120。”

北京一个创作会议让他去讲,他说:我实在不愿意去讲,老讲老讲,没有新东西。特别是现在我自己正处在“难产”阶段,好比一个牙疼病人去卖消炎片,说能治牙疼,这不是笑话吗?往往出东西时,再累兴致也高,也好讲。一个作者最重要的还是老老实实拿作品。天津编了我一个创作谈话集,北京出了一个散文集。在南京师院学报上发了一个“通信”。《杨柳风》以后,编第二个短篇集就难了。

浩然和我谈话时,他的三个儿子红野、蓝天、秋川都在屋。

1975年6月19日

我就要外出去黑龙江省,到浩然家告诉一声。恰好李学鳌征求浩然对他长诗的意见,浩然说: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没的可说。浩然说他要去写《金光大道》,到密云一个公社,找个山区“猫”起来写。

他告诉我到了龙江给他写封信来。

同类推荐
  •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本书具体分析《红楼梦》中的细小的智慧,其中不少智慧具有反而的意义,也即是狡猾之徒和有些人物的阴谋诡计,这亲做的目的不是宣扬、或者教唆心肠坏的人善搞阴谋诡计。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和研究别人的阴谋,我们才能具有预防防暗的智慧,并帮助善良的读者培养和提高识破、预防和反对、击败此类阴谋诡计的智慧。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 世有桃花

    世有桃花

    从《诗经》初嫁,到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桃花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绵延不绝,遮蔓、轮回,人们很容易弄清松竹梅兰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但不是很容易弄明白桃花这样东西的文化内涵。桃花在中国,太复杂,但凡想起,先有一言难尽的暧昧。
  • 河山寂寥

    河山寂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河北南部的城市地理;山脉与河流;原始的村庄,疏散与聚拢;北河沿;垴顶山等。
  • 国防部长浮沉记

    国防部长浮沉记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敢于为民请命、犯颜直谏的彭德怀从此罹难。这一历史的大悲剧仅仅是本书的序幕,而层出不穷的磨难和骇人听闻的迫害才是彭德怀坎坷命运的真实记载。老奸巨猾的康生之流如何在毛泽东面前诡进谗言;毛泽东将彭德怀遣往大西南目的何在;奉“中央文革”之命的两大派红卫兵头头如何十万火急抢押彭德怀进京。为民族昌盛两呕心沥血的彭大将军如何被惨不忍睹的法西斯手段摧残至死。
热门推荐
  • 不做皇后做宠妃

    不做皇后做宠妃

    往好了说,是一穿越女装乖巧装柔顺,却被男主一眼揭穿被逼从宠妃踏上风光无限的皇后之路。往坏了说,是一混吃等死的女主面对穿越现实不得不打起精神大战三百回合的辛酸往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梦幻中修仙

    在梦幻中修仙

    人生如梦,岁月长歌!一个后世小子意外来到广袤无边的修仙世界,是默默无闻泯然众生?还是横行三界,俯瞰众生?张伯言:我只是想安静的做个路人!
  • 培根论人生事业

    培根论人生事业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 权臣的自我养成

    权臣的自我养成

    一个女扮男装、志向高远的朝廷权臣,在一群腹黑中的自我养成史。
  • 重生小子:都市大明星

    重生小子:都市大明星

    本是潜伏敌营的老牌间谍,一朝失算亡命他乡,再度醒来,竟重生成了一个在娱乐圈举足轻重的中学少年!从此出专辑、拍电影,金钱美女更是滚滚而来,白天上电视谈理想,夜里上酒店抱妹子!小甜甜布兰妮更是囊中之物,且看他如何拿下!
  • 朵朵的格子间爱情(全本+出版)

    朵朵的格子间爱情(全本+出版)

    服装设计科班毕业的花朵竟然接到了思博公关的录取电话,不知公关为何物的她由此开始了不靠谱的白领生涯,她会在这个充满竞争、创意与忙碌的白领职场怒放么……本作是以现实为题材的职场励志小说,通过公关新人花朵的职场生涯展现真实的白领生活,其中充满了成长与欢笑,失败与挫折,当然还有花开不败的恋情……奔跑的诗(MOQI)QQ:524120569,出版:《朵朵的格子间爱情》《NowHigh!毕悦悦打拼创业记》《我们的小世界》当当网、卓越网及新华书店有售
  • 外诊法

    外诊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为189,其中9卷名为《素问》,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 该书非一人一时之作,是集众人智慧编写而成的,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注重整体和谐的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书中强调了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阴阳平衡,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和疾病的影响,反对迷信鬼神。
  • 湮灭的神秘王国:西夏

    湮灭的神秘王国:西夏

    本书运用图文并茂和穿插知识花絮的形式向读者客观展示了西夏历史。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