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100000027

第27章 成功家教是样板(7)

在我和丈夫的精心教育和科学合理的培养下,在各校教师的谆谆教诲下,我们的儿子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的获奖证书有35个,在小学阶段多次被评为“文明学生”、“三好学生”、“红岩好少年”。在初中阶段,代表我区初中少先队员出席过重庆直辖市的首届“少代会”,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团员”、“全面发展好学生”,获得过全国初中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高中组一等奖。长期担任学习课代表、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目前就读北大×××系,同时攻读第二学位——经济学。担任班长、系学生会×××部部长。但是,对子女的教育是长期持续的过程,我们并没有因为儿子上大学而放松对儿子的教育。我们时刻不忘对他进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希望他学业有成,报效祖国。

我作为家长的体会:作为父母,从孩子出生起,我们就成了自然家长,很多家长都有“生子容易,教子难”的体会,许多家长对子女的爱,只停留在养的阶段,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而往往忽略了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本领、高尚的人格这些人生最必要的东西的教育。家长要从自然家长成为合格家长,要学的东西很多,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家长就必须做合格家长,实施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希望家长们把握时机,从婴幼儿抓起,搞好早期家庭教育,做个轻轻松松、开开心心、洒洒脱脱的家长。

(十九)褒贬孩子要用黄金分割比例

温州有个8岁的男孩,堪称神童。这孩子未上幼儿园就开始写日记,4岁读完《十万个为什么》,5岁能轻松读报。读小学一年级的他,其知识已经超过了一般五六年级的学生。就是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最近竟点火烧毁了自己幸福而美好的家。他趁人不备时,悄悄地点着了大衣柜的衣服,然后一声不吭地溜出门,终于酿成大祸,所有的家具及许多有价证券都化为灰烬。事后,父母追问他为何纵火,他竟说母亲为了洗澡而批评了他,他非常气愤,于是就以此来报复母亲。据老师说,他母亲是从来不批评他的,而且经常表扬他,有时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也毫不掩饰地热情表扬。这次,不知怎么,就说了他几句,谁知他受不了啦,就纵火毁家。这件事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或者说有点偶然,其实带有必然性,一个表扬惯了的孩子必然受不了批评,哪怕是细微的刺激。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孩子表扬和批评要注意比例,都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一旦严重超过比例,就可能出现意外。

那么,对孩子的褒贬,什么比例最恰当呢?我认为,黄金分割比例最恰当,即对孩子的表扬要占2/3左右,对孩子的批评要占1/3左右,过多地突破这个比例就不当了。

教育孩子既要有赞扬和肯定,也要有批评和分析,而且要尽可能掌握好比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明白自己的缺点,既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有一定的耐挫能力。

当然,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适当调节比例,但都不要过分。

(二十)故事育人法——一位父亲的教子妙法

儿子两三岁后,自我意识就更加强烈起来,他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对大人逗乐式的指挥与安排也有了明显的选择性,有时会乖乖配合你的要求,有时会置之不理,甚至有时会故意做出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的事。对儿子变幻莫测的脾性,我一度很无措,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引导他的成长。后来无意中看到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泛灵心理,忽然就茅塞顿开了。“泛灵”心理是指孩子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如果能将事物拟人化后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比起生硬地对孩子讲大道理要有效得多。这种故事教育法,我一直屡试不爽。

1.故事诱导法。儿子从不跟我们说幼儿园的经历,有时候问他,他不是左顾右盼就是跑一边去,根本不接你的话茬,虽然每天接孩子时老师会大概说说他一天的表现,但我更想从孩子嘴里听到他在幼儿园的点滴,这样才能更正确地了解他过得快乐与否。但孩子不说啊,问他幼儿园好不好,小朋友乖不乖,他眼珠子转得骨碌碌就是不回答,把我这心给悬着,让人急也不是不急也不是。幼儿园的第一个寒假,小家伙过得可充实快乐了,今天跟姥爷去遛鸟,明天又跟姥姥上公园,甭提有多精彩了。有一天,小家伙跟爸爸钓鱼回来后,便兴致勃勃地跟我讲钓鱼的所见所闻,看着他口若悬河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灵机一动,一个念头在脑海里生成,我何不用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他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讲述出来,这样即可以培养他的语言组织能力与思维能力,又可以了解他的表现,岂不是一举两得?主意打定后,我便付诸实践了。讲故事的时间安排在睡觉前,我一步一步循循善诱,先是讲故事书里的故事,等他兴趣盎然时就说:“我们来讲冬冬今天的故事好不好啊?”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一开始,基本都是我讲他听,我讲得很笼统,大概说一说一天的主要事件,当然中间会故意问:“咦,好像不是这样的吧?”他开始不发言,只是认真地听,后来我说错了,他就很积极地纠正过来。再后来,他不满意故事的大概框架了,就主动加入一些细节。慢慢的,每天的故事都是他自己在讲,一边回忆一边说,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中午吃了什么,干了什么,他都会详详细细地复述出来,虽然他的故事没有任何修饰的词语,就是直白的表述,但这对他思维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这个习惯养成后,再去幼儿园时,我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去套问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了,因为每天的睡前故事,已经让我详细了解了他一天的表现。

2.故事纠错法。儿子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欺负”人,如果玩得太过兴奋,他会不知轻重地或拍或推小朋友一下。但因为不懂得控制力道,被小朋友告状。有一段时间,我每次去接他,老师都会对我说,冬冬今天又打了谁谁谁。每回听到老师这么说,我都会很生气,这怎么了得,三岁小孩就有如此强暴力倾向,长大后还不无法无天啊。于是我问他为什么打小朋友,他不吱声,一副逃避问题的表情。我软硬兼施地跟他讲道理,他就很委屈地说:“以后我不打人了,我错了。”可是第二天,老师还照样告状,还加重了语气:“道理也讲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也用了,他认错倒很快,但过不了两分钟又故伎重演。”那段日子,我愁都愁死了,不知道如何纠正孩子的这个坏毛病。后来,每次儿子跟小朋友在一起时我就仔细观察,发现他并不是在抢玩具或争东西吃时动手打人,而是在玩得兴奋的时候才会“动手”,不带有任何征服的性质。于是我想,这个孩子大概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快乐,所以采用了这种方式来渲泄罢了。知道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有一次儿子把表哥弄哭了,我就指着他的小手说:“你看你看,小手也哭了,它在说‘冬冬,你怎么这么用力啊,你把我都给弄痛了,我还怎么帮你拿玉米吃呀?’”儿子立刻研究似的看着自己的小手,一脸不安。我问他:“小手是用来干什么的呀?”他说:“用来玩电脑,还用来搭积木。”我说:“对啊,它是用来玩电脑的,你用来打哥哥,它会不高兴,以后就不帮你玩电脑了,对不对?”他重重地点头,我继续晓之以理:“以后呀,要轻轻地,喜欢小朋友就轻轻摸一下,你一用力,小手也会痛的。记住了吗?”他点头,自己喃喃自语起来:“我的小手是用来玩电脑的,不能用来打人。”慢慢的,儿子打人的情况就少了,偶尔犯了,我指着它的小手告诫他,今天不能怎么样怎么样了,因为小手不高兴了。他立刻会对着小手呵气,不停地认错。现在,儿子打人的毛病基本不再犯了,他就是在这种拟人化的故事中,正确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3.故事说服法。儿子有一段时间特别挑食,不吃青菜不吃肉,每天就只吃白糖拌粥。看着他一天天的瘦下来,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不管怎么费尽心思为他更换食谱,他就是正眼也不瞧,闭着小嘴倔强地说不吃。我说青菜和肉才有营养啊,不吃怎么能长高长壮呢。他辩解说:“吃米饭就可以了,吃了米饭我就有能量了。”我失笑,不知他的“能量”一词从何而来。但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个引诱他吃菜的办法。我把耳朵凑近他的小肚子:“哎呀,米饭在你的小肚里跳舞呢。咦,它好像在说话呢。”小家伙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肚子上,我故意细声细语地说:“青菜青菜,肉肉肉肉,快进来跟我玩呀,我自己一人在小肚子里好寂寞啊,你们快进来。”儿子一听,咦,不得了,米饭寂寞了,赶紧给它找朋友啊。我乘胜追击:“快,把青菜送进肚子里,还有肉,让它们一起进肚子里做游戏。”小家伙听我这么一说,就麻利地扒了几口菜,然后得意洋洋地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说:“它们在我肚子里跳舞呢。”就这样,儿子渐渐在这种故事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吃完了自己的饭菜,我的难题也就解决了。还有一次,儿子玩电脑上了瘾,怎么也不肯上床睡觉。

我怎么说怎么哄都不行,后来我只好故伎重施:“冬冬,你听,电脑在说:‘哎呀哎呀,好累啊,我想睡觉了。冬冬你让我睡觉嘛,我现在全身发热,你再不让我睡觉,我会生病的。’”小家伙听我这么一说,沉思了片刻,然后自己乖乖地关掉电脑,上床了。三四岁的孩子大道理不懂,小道理却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单纯的说教很难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而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能欣然接受,父母也能身心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二一)情商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一位小学校长的家教经

我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孩,前年由北京师范大学资环系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老二是男孩,清华大学数学物理基础科学实验班学生,高三时曾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回顾两个孩子的成长,我很欣慰,并不完全是孩子们都考上了清华大学,而是他们发愤学习的艰苦过程。这个过程使他们的情商得到充分培养。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恒心,自信、勇敢、能吃苦,且勤奋踏实、谦虚好学、诚实守信。他们优秀的品质是成才的关键。科学研究表明:智商是成才的重要因素,而情商则是成才的关键。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并不完全是高智商的人,而一定是高情商的人。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我认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1)榜样示范

我是恢复高考后首届师范生,由于历史原因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1984年,我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哺育女儿成长和孕育儿子的三年中,我自学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十门功课,获得大学专科文凭。之后,在两个孩子读小学时,我又自学大学本科课程,并获得本科学历。我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们,学习是艰苦的又是快乐的,只有艰辛地付出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才能体验到收获的快乐,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踏实勤奋的家庭学习氛围。在学习的同时我创造机会与孩子们共同分享创办学校的艰难与幸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孩子们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与方法。在做母亲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造的过程,要做孩子的榜样,就必须不断地加强道德文化修养。母亲要与社会同步发展,与孩子共同成长。

(2)正确引导

儿子读高中时特别爱读韩寒的作品。我在与孩子交流时发现他少了以往的积极向上、活泼快乐,言语间流露出一些玩世不恭。于是,我仔细研读韩寒的作品,其作品笔调灰暗、冷淡,不利于激发人的斗志,会使人颓废、消沉,当然,其文笔很有特色。我及时引导教育孩子要用审视批判的眼光阅读韩寒的作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生活、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要做有心人,留心孩子的言行与表现,随时做正确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

(3)讲究策略。

①多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有了理想就有克服困难的动力。美国著名画家威斯特的成功就源于母亲的引导。威斯特小时候常常在家带妹妹。一次,妈妈叫他带着妹妹在家里玩,他拿着妈妈的画笔蘸上颜料在地上、墙上到处涂画。妈妈回到家看到满地的色彩十分惊讶,但她没有责备威斯特,而是与威斯特一起欣赏其“杰作”,并夸赞不已。在母亲的称赞中,威斯特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当画家的理想。由于不懈地努力,他终于成功了。

②多鼓励,使孩子自信。记得儿子在小学二年级时参加学校数学竞赛,50分的题目只得了8分,一向好强的他给吓哭了,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我没有丝毫抱怨而是积极帮助他分析试卷,发现答对的题目是试卷中最难的,于是我对他说:“别人不会做的题你能做,你很聪明。只要再细心些就能取得好成绩。”

从此,孩子多了一份自信,并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小学、中学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大学读的也是他喜爱的数理专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现在孩子成长缺少的不是老师,而是欣赏他们的观众。

③适当的批评与惩罚使孩子懂得承担责任和义务。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在学校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一块玻璃,一块玻璃需要25美元赔偿,里根回到家把事情告诉了爸爸,父亲答应借给他25美元赔偿学校,并要求他短时间偿还。为此,里根利用休息时间卖报纸、擦皮鞋,积攒了25美元还给了爸爸。在辛勤劳动的过程中,里根懂得做错了事就得承担责任。批评与惩罚使里根从小就形成了责任意识,当他成为美国总统后,他深深懂得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

④放下架子,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中国的父母亲家长意识很强,总希望孩子听“我”的,哪怕是错误的也不希望孩子申辩,孩子的“顶嘴”常常被认为是忤逆不孝。长此以往孩子是非不辨、逆来顺受、心灵封闭、性情怪异。同时家长失去了了解孩子、引导教育孩子的机会。我们需要民主和谐的家庭,家长只有把孩子当成朋友,并尽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营造一个人人平等的家庭环境,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性格健全、积极乐观、敢于创造的后代。

⑤多经历、多实践,使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成熟。儿子上了初中后,我发现他对集体的事变得漠不关心,不愿担任班干部。在与他沟通时我了解到原因:一是认为当干部花时间会影响学习;二是觉得当干部时常抛头露面,有出风头之嫌。对此,我一方面做积极思想引导,一方面与其班主任协商,创造机会让他为同学们服务。在实践中,孩子懂得为班级服务,使同学们得到帮助是人生的一种快乐。

(4)重视传统美德教育

同类推荐
  • 男孩为何要“穷”着养,女孩为何要“富”着养

    男孩为何要“穷”着养,女孩为何要“富”着养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穷”养男孩,志在担当。高贵优雅气不凡,女性之美由心生。“富”养女孩,绽放魅力。男孩像山将来要顶天立地,女孩像水将来要滋润整个世界。
  • 第一就要身体棒

    第一就要身体棒

    这是一部引发中国家长深刻思索育儿理念的警示作品。针对当今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的教养方式以及学校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孩子运动的权利,极具革命性地提出:第一就要身体棒——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动”物!
  • 中国起名实用大全

    中国起名实用大全

    本书共三编,内容包括古人改名趣事、依据什么理论来取名改名、取名改名的策略、26种取名改名艺术方法、取名改名禁忌、企业名称设计策略等。
  • 家家都有优等生:38位状元家长的教子经

    家家都有优等生:38位状元家长的教子经

    本书讲述了38位高考状元的家长是怎样一步步将孩子培养成为优等生的。书中所选取的状元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吉林、辽宁、黑龙江等18个省市,尽管他们各有来历,却都反映着一个共同的道理——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学校的教育更重要。本书与其说是在讲道理,不如说是在讲故事;与其说是在讲教育,不如说是在讲生活——38位状元的家长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实朴素地讲述了各家的状元教育经,值得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借鉴与学习。
  • 绅士法则 淑女定律

    绅士法则 淑女定律

    《绅士法则淑女定律》在综合众多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绅士法则,淑女定律”这一思维模式,并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阐释以丰富实用的案例为线索,帮助家长们科学地培养自己的孩子,为孩子未来拥有好前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我是疯王妃

    穿越之我是疯王妃

    他,临月王朝的第一王爷,因为他皇弟的一道圣旨,就要娶这么个疯女人为妃。而他,一直不娶,是因为答应了心里的她,等她回来娶她当妃,可是誓言却因此而破.赫连铭翱,临月王朝的皇帝,最高权力统治者,至从第一次相遇,便誓言要保护她一生,让她幸福快乐的活着!赫连铭尘,临月王朝三皇子,临月第一美男子,他始终将爱放在心底,默默的付出,直至终于可以言明的时候,一道圣旨,将他和她永远分隔,她成了他的嫂子。
  • 流行音乐天王

    流行音乐天王

    梦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可以将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罗浩就穿入了自己梦中的世界,开启华丽的人生。这一年,王蒩贤才二十岁,是某学校的校花,追她的人如过江之鲫。这一年,刘艺菲已歌手身份出道,华丽闯进娱乐圈。这一年,罗浩创作《一次就好》唱给某女神,成功抱得美人归。这一年,他又创作《大约在冬季》旷世情歌,诉说思念之苦,感动千万网友。这一年,罗浩写了一本小说,他的对手是西红柿唐家三少等。这一年~有你很多想不到的不可思议。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收藏行不行
  • 干部成长规律研究

    干部成长规律研究

    本书包括干部基本理论研究、干部成长轨迹研究、干部成长机制研究、干部成长条件研究、干部培养规律研究等共七章内容。
  • 不可思议的学校

    不可思议的学校

    陈况是一个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之后却发现不是理想当中轻松自由的大学模样!这是一座创造了鬼的学校,住着的却是在死神镰刀下挣扎的学生们!无边的恐惧和黑暗铸就了绝望,想活着就必须抱着必死的信念……
  • 冷月凄然似君心

    冷月凄然似君心

    他是她暗恋多年的姐夫,堂堂当朝三皇子;她一片痴心,终于与他修成正果;新婚之夜,百般缠绵,她将真心尽赋予他;却没想到,从头至尾,她只是他报夺妻之仇的一枚棋子;她的美梦原来是他精心布置的陷阱;为救族人,她进宫沦为皇上的玩物……多年后,他和她再度相遇,是她的福气还是灾难?
  • 神应经

    神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奇幻

    最奇幻

    世界是危险的,女主是强悍的,伪娘是最高的,奇遇是坑爹的。严谨的魔法,神棍的科学,真实的奇迹,飘渺的存在。《最……(省略N字)奇幻》全新改版,尽请期待……以下为补充说明,如有雷同,不胜荣幸。会用扔字典的不一定是字典帝,还有可能是的四处乱轰的DictionaryGUN……会占卜的不一定是诅咒,还有可能是人形雷达……有伪娘血统的不一定是伪娘,还有可能是灵魂分裂……能再生的不一定都是魔人布偶,还有可能是G病毒,液态金属机器人……仍有疑问,参见以上四条。
  • 女上司的隐私

    女上司的隐私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从最底层强势崛起,挑战各路黑暗势力,冷艳绝色女总裁看之不起反被征服。
  • 独醉亭集

    独醉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本大神

    我本大神

    三十余年前,引领天下众生的神霄宫举派消亡,神霄宫宫主叶神陨落举世震惊!从此大陆势力陷入一派混乱之中,龙鱼混杂!三十载后君归来,断因果,成就无上神位;逆轮回,斩尽世间奸枭!吾本大神,无惧仙邪!吾本大神,护佑天下!吾本大神,无限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