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100000011

第11章 家长素质是关键(4)

父母虽然是孩子早期教育的主人,但到成年时期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学校分担了很大一部分。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说这样的话:终于轻松了,我儿子住校了;学校老师会教育好孩子的,咱该歇歇啦;孩子一个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我上哪儿去教育他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达成默契,分歧便产生了。随之而来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一方面家长对孩子逐渐陌生。经常不见面,即使见面也只是不冷不热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7.事业方面,孩子成为家长实现理想的工具

“我们那时候条件差,都没机会考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深造!”大部分家长都是这么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这样:好好学习,以高分考个好大学。这似乎是家长们对孩子们唯一的期待。但当考上大学以后呢?“你看我念了大学,有了学历,结果还是没当个像样的官,所以你念完大学,一定要当大官!”这是一部分高学历家长的说法。于是,从帮孩子选小学开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托关系,再进重点中学,然后孩子考上大学了,回家问父母,我应该填报什么志愿啊?再过几天就要踏进大学校门了,还得回家问问父母要选择什么专业!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长询问,终于成为家长实现他们理想的工具。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恶果。

8.道德方面,家庭和学校教育一起空白

中国的家庭教育,最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小时候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本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特发此奖,以资鼓励。但实际不过只是因为试卷被打了95分,仅此而已。

9.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

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长大成人,独自在外地念书时,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就开始了。

孩子从小所接受的金钱等物质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成绩达标后的“奖金”;二是帮父母买东西找回的零钱;三是家长每天给的饭钱和坐车费用;四是亲戚朋友给的奖励,特别是过年时的压岁钱;五是节假期间打小零工挣来的钱。这些却根本无法与父母提供的物质支持相提并论。物质支持无可厚非,可一旦泛滥,被金钱左右头脑的人,行为往往是可怕的。

10.性教育方面,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中国教育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性教育方案。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从很小的时候,很多孩子就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但很多母亲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是我在大街上捡的!

或者还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变着法地回避性教育问题。学校教育也是如此,以我们这些同龄的过来人为例,在生理卫生课上,当讲到人体生殖器官的内容时,生物老师或神秘消失,或草草说几句便让大家自己看书,当有学生提问“生殖器长在哪里”的问题时,还会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或处罚。在这样的前提下,面对一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发生什么未婚妈妈、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现象时,除了深刻思考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外,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讨论它们带来的危害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每个人永久的学校。可惜的是,作为我们每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中国家长和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以上十大败笔,这是我们多少年来一直容忍着的……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把儿童教育比做一块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塑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因素。单从排列顺序上来说,家庭无可争议的被列在首位。因此我们也可以分辨出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面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十大败笔,更多的中国家长是否应该反思呢?

(十)家庭教育的罪过

当你有了孩子以后,你的生活就完全改变了。你会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放在孩子身上,关心孩子胜过自己,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纵容孩子的一些不正常行为。正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所说:“一旦有了孩子,就意味着有生以来你第一次要为他人活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空前的变化。对孩子们的关心,你会比对你自己的关心还多得多。这种感受的深度与别的完全不同。”

这种与生俱来的父母之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种爱一旦过了头,没有掌握教育的原则,这些原本对孩子有利的关爱、照顾都会成为家庭教育的罪过。

1.过分照顾

许多父母都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爱孩子并不是指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甚至包括无理的要求,这实际上是不理智的爱。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许多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给孩子包办任何事情,从而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目中无人,为所欲为。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他就会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2.过度放纵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喜欢做什么,就让他去做,不要管他。

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事实上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尽管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尽量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做一些不正确的、不恰当的、危害他人的事情。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太放纵,对孩子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

过度放纵主要根源于“让孩子自由发展”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往往觉得现在只有一个孩子,不应该限制孩子的行为,他喜欢做什么就让他去做。有些孩子甚至对长辈大打出手,而这些长辈却认为,只要孩子高兴,让他打几下也没关系。殊不知,这种放纵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目无尊长,而且会使孩子无法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因为这些孩子的行为和思想里只有自己,根本没有他人。

3.过度保护

每个父母都希望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使得家长在保护孩子的时候容易过度。比如,为了防止孩子走路绊倒,父母拿走了房间里所有的障碍物;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意外,父母总是形影不离地陪在孩子的身边;为了防止孩子伤害自己,父母把所有的事情都包办了……这种生活在没有任何伤害的环境里的孩子,实际上失去了感受生活的权利。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独立生活的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危害不是一时,而是一生。

使孩子一生处于穷于应付的状态中。有的还可能感情脆弱,稍受挫折就寻死觅活,有的还可能产生精神障碍,患上忧郁症或精神分裂症。

为人父母,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但是,孩子毕竟是要走向社会的。父母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明白生活中充满着危险,必须让孩子在生活当中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危险。只有经历过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孩子才会学会在行动中多加小心。不能总是对孩子说:“不能做”,“不要做”,应该告诉孩子做了以后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如果孩子坚持要做,只要不是特别重大的伤害,就应该让孩子尝试一下,这样他就能从实践中得到经验,并学会听从劝告。

4.过分苛求

许多父母对自己有太多的遗憾,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但是,人无完人,过分苛求完美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往往会不尽如人意,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苛求完美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否定自我、自暴自弃的表现,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事实上,当你在抱怨孩子的过错时,不妨想想自身的缺点,不妨想想孩子的优点,把孩子当成一个普通人,用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用宽容、善意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5.过度表扬

孩子的成长需要赏识,就像树木需要阳光一样。但是,表扬并不都是好事,对孩子的表扬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原则,把握好度,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许多孩子经常受到父母老师的表扬,如果一段时间听不到表扬,他就会无法判断自己的决定,因为他已经习惯从他人的表扬当中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社会后,很可能会非常失望。因为,他人不可能像父母那样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注与认可。

因此,父母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应该讲究技巧和原则,表扬应该具体,要针对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任何事情都表扬。表扬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自己的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而且,有表扬,就必然要有批评。让孩子明白自己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可盲目自大。

6.完全把孩子当成成人

在尊重孩子的时候,我们提倡把孩子当成成人,平等地对待孩子的人格。但这并不代表在任何时候、任何事上都可以把孩子当做成人来对待。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妈妈发现孩子正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观察蚂蚁,便问他:“宝贝,你在做什么?”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

妈妈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呢?”

孩子不高兴地回答:“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可见,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与成人有不一样的角度。孩子的世界里往往有成人想象不到的精彩。有时候,孩子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都是有他的理由的,父母不能拿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的行为。父母如果试图以自己的眼光来代替孩子的眼光,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因为,这是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

7.过度补偿

许多父母因为工作比较忙,把孩子寄托在学校或者寄养在孩子的爷爷奶奶家里,当父母回到家中,往往会产生对不起孩子的心理,从而不断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以补偿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职。

殊不知,正是这种补偿心理,使许多家庭教育的成果在刹那间化为乌有,使父母们陷入矛盾的心理:是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还是对孩子说不,让孩子认为父母是个不称职的人?

许多父母正是因为自己缺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误认为自己是失职的父母。事实上,失职与否并不取决于是不是经常跟孩子在一起,而是取决于父母怎样去教育孩子,尽管父母很少在孩子身边,还是有许多途径可以来教育孩子的。比如写信、打电话、为孩子购买优秀的图书、回家后的谈心、一起游戏,等等。真正应该“补偿”给孩子的其实是孩子的情感需要,而不是物质需要及生活上的包办。

(十一)偏离支点的家庭教育:一个故事一堂课

1.爱他们正是害他们

我们都想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更需要了解,钢铁是怎样没炼成的。所以一些家庭教育失败的个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败于父母之爱。

2.丢掉了比成绩更重要的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关于孩子的出息,只剩下了一个标准:分数。不知道是谁带的坏头儿,每次讲到孩子,永远是一种开头:成绩。

3.不知锻炼能力得趁早

尝试给孩子一笔钱,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然后,让他们自由地花。有的会拿去买零食,有的会用来添置新文具,有的可能存起来年底再用,有的……花钱,也是一种本事。

4.不会引导孩子纠错

科学家会告诉我们:这是一种试错心理在诱惑着他们。不信?如果一上手就能轻易过关的游戏,肯定没有什么孩子爱玩。

正是一次次地当机,一次次地出局,才让他们废寝忘食、爱不释手:因为,在当机和出局之后,他们能够技艺大长。

5.把握不准教育时机

教育孩子有时候像种块地,好父母首先得是好农夫。而对于农夫来说,最重要的是掌握时令、节气。该播种的时候就得播种,该施肥的时候就得施肥。提前了,养出青瓜涩枣;推后了,一样没有好收成。

6.不懂什么是有出息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对也好,不对也好。孩子在中国父母、中国家庭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无可替代。孩子大过天。

孩子有出息,再卑微的夫妇也时时能朗声人前;孩子没出息,再显赫的门楣也拭不去黯然一缕。

7.不会教孩子如何花钱

有钱没钱,用在孩子身上都那么舍得。省吃俭用,苦了老的总好过苦了小的!

8.用钱可以换来孩子前程

你最难受的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你甚至无法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听起来你很崇高,想一想其实很愚蠢。你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你以为,孩子的前程以及能够换来这前程的教育,是用钱买来的。

同类推荐
  • 拯救记忆

    拯救记忆

    怎样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著名教育专家林格继《自主学习——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出版获得强烈反响后,推出这本姊妹书。本书由程鸿勋等20位专家联袂推荐,解析记忆的历史与本质,抓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旨在让孩子告别死记硬背。
  • 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在不经意间形成一些坏习惯,从而影响学习。父母应如同好的园丁懂得如何修剪树木的杂枝一样,懂得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学习过程的坏习惯。本书为父母指点了87条迷津,帮助父母"修枝剪叶"。细细品味这本书吧,它将成为父母的良师益友,使父母读后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 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妊娠分娩育儿全书》主要内容简介:采用放置宫内节育器方法避孕,因宫内节育器选择不当或放置时间选择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宫内节育器自行脱落和在宫腔内的位置改变以致怀孕。放置宫内节育器受孕后的自然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胎儿发育异常的概率都比正常妊娠发生的机会大。
  • 101个要让孩子懂得的道理

    101个要让孩子懂得的道理

    亲爱的孩子:在我心目中,你是世界上最聪明、最优秀的孩子,我永远以你为骄傲。有时候,我真希望你永远不要长在,永远快乐、无忧无虑。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你将要长大,将要独立面对人生——你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我的庇荫下。我开始担心你那副孱弱的双肩将来如何能撑起自己的一片蓝天,我担心你那颗懵懵懂懂的心如何能理解父母的苦口婆心与老师的严厉训导。于是,我想传授给你一些成长智慧与人生哲理。空洞的大道理与说教是豪无意义的——就如当年我逆尔我父母的敦敦教诲一样。今天,我要像儿时讲故事一样,用一则则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一条条成长智慧与人生哲理。
  • 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的方法。贪吃贪玩、注意力不集中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特征,要想改变这些坏习惯,养成爱动手、有条理、主动学习等好习惯,仅靠简单说教甚至打骂是行不通的,必须辅以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
热门推荐
  • 沧桑仙途

    沧桑仙途

    魔法、斗气为主的大陆,却有一位另类少年张成道,因为地球灵气稀薄,他穿越而来,修炼灵气,手掐剑诀,御使飞剑杀敌!霸气闯荡异界大陆!惹我?纨绔子弟,杀!皇子,杀!神使,杀!敢剑指世界无上霸主教皇,痛骂光明神无耻下流!灵气vs魔法、剑诀vs斗气!热血修道少年,能否在异世界踏足巅峰?
  • 我的朋友是湖怪

    我的朋友是湖怪

    睿利在一次湖边写生时,意外发现了湖怪。在生物学家爸爸的仪器中,也记录下了这个神秘的怪物。一家人封锁消息,欲查明它的真相。正当他们展开调查时,一连串可怕的遭遇接踵而来:幽深的湖面忽然裂开,引诱湖怪的诱饵莫名消失;湖里探出可怕触手,悄悄伸向毫无察觉的爸爸……这是什么怪物?在一个恐怖的实验室里,湖怪却向睿利乞求救援……
  • 坏丫头搞定高冷校草

    坏丫头搞定高冷校草

    “高中的日子真心不好过啊,作业一大堆,天天都要晚自习,最主要的——必须要寄宿。这让人怎么活啊!!!”苑子兮一边吐槽一边劝表妹苑琳不要来自己学校上学。苑琳像是中了邪一样吵着要去苑子兮学校上学,苑子兮也没有办法,只好将计就计给她诉说自己在学校的痛苦咯。“老姐啊,可是你在那里过的不好不代表我过得不好啊。”苑琳翻了个白眼,吃着薯片。“苑琳,你听我说,你好好的在贵族学院上学干嘛又突然转来这个狗不拉屎的学校呢?!”
  • 樵山记

    樵山记

    每个人小时都经常做着一个梦,一个修仙得道、纵横寰宇的梦,普通的乡村少年就为了这个梦而一直苦苦寻找着……,看他的人生轨迹发生怎样的转折,在残酷狡诈的环境中怎样生存,性格发生怎样的转变,直到明白修仙修的是什么……
  • 两世之约:王爷的鬼妃

    两世之约:王爷的鬼妃

    苏灵,一个现代鬼魂,最爱的人是秦阳,最好的朋友是黑白无常。黑白无常,将苏灵当宝,肯为她上刀山下火海,所以阻止了正赶去投胎的苏灵,然后送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给她,她就可以不用投胎也可以重新做人了。他,秦阳,浣国的王爷,陪伴在边的却是一个鬼妃,但他不介意,反而一如既往的爱她。人不与妖配,更何况是鬼呢?苏灵与秦阳的爱情能否有个幸福的结局?请大家支持本文,本文绝对精彩,绝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魔尊之殇

    魔尊之殇

    上古时期,幻空大陆因一场打战导致空间混乱能量分流。大陆被分为十个界面,以神迹通天塔相连接。而千万年的发展,各族都在自己的界面上建立了自己的文明繁衍了自己的种族。炼药;炼器;修神;修魔……绚丽多彩也残酷无情。
  • 无上神邸

    无上神邸

    “主人,别!彩儿是好鸟,是正经的鸟,是有用的鸟,呜呜......”某鸟无节操还能吃能睡,还是话唠。此时正扒在九初上神的脚边哭诉道,真是不忍直视的画风,⊙﹏⊙b汗......
  • 誓不为臣

    誓不为臣

    这是主角的奋斗史,看看一个亡国皇子如何靠阴谋手段和军事手段来复国。PS;本文不是虐主文。
  • 鬼神重生记

    鬼神重生记

    万千空间,千篇百态。无尽轮回,终既是始。
  • 辰冕

    辰冕

    一介凡人的他,成就亘古源鸿,星辰之冕,缔造宇宙众星辰王者之冠。诸天轮回、碎六道之境,冥水之幽尘,郎芸芸众生之幽魂,演绎那生死的绝唱。行如逆天,一路追寻生父那足以破碎虚空般的秘密……书友群:高级一群:97164276,高级二群:41305197,普通一群:27839686,普通二群:104635649,普通三群:68995080,普通四群:110958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