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600000002

第2章 编辑述略(2)

关于创建什么样的编辑学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是“大编辑学”观,它试图创建凌驾于各媒体之上的编辑学,即既适用于书籍编辑,又适用于报纸编辑、期刊编辑、广播编辑、电视编辑、音像制品编辑……谓之通用编辑学。一是“部门编辑学”,即创建适用于某种媒体需要的编辑学。从表面看来,前者不无道理,各媒体编辑确有共性的方面,需要互相吸收借鉴,通用编辑学可以涵盖各媒体,范围广泛,十分可喜。但是细细斟酌对比,各类媒体的编辑,则大相径庭。如果并入一体,泛泛议论,失去各自的特色,似驴非驴,似马非马,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刘光裕教授在《现代编辑学》序言中指出:“报纸编辑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新闻,书籍编辑工作的对象是以科学、艺术、文化等为内容的文稿;报纸编辑工作的重点大致是组织报道、选择新闻、出版艺术三大项,书籍编辑工作的重点大致是选题、组稿、审稿三大环节。”“编辑活动在出版业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在电视业、电影业中并不具有这种‘核心地位’,其重要性远低于导演、演员、节目主持人、摄影等”。有鉴于此,笔者特作声明,本书以讨论文字编辑活动为主(即书籍、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编辑活动略有所提。

二、现代编辑的地位和作用

编辑是文化科学知识的积累者和传播者。中国是文明古国,编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积累、传播、延续和发扬,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灭。

考察中国文化,不能不看到中国有大量的持续不断的历史文化典籍的存在。这些书籍是中国文化不灭的载体,它不因王朝更迭、战乱而全然中断,是维系和促进中国文明连续性与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种持续性是依靠编辑来维系的。编出来的书,一旦广为流传,就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代先民在思想、文化、科学等方面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无不通过图书或主要依靠图书记录下来,流传下来。最古的文献、书籍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就是靠最早的编辑工作。《周易》最早就是侍奉周王的太史、太祝、太卜、太士这些文化和宗教官吏,把朝廷的诰辞训令、历代史官收藏的重要文件,参照周代的礼乐制度,陆续汇集、厘订、增补,或以档案查存,或当法定制度加以执行,在今天看来,这些都是通过编辑工作而保存流传了下来,又经过许多人的增订编纂,其中有些典册就成了《周易》、《尚书》等儒家经典的原始依据,如果没有早期的编辑工作,也就没有《周易》流传下来。

春秋诸子百家的作品,并非都是本人的著作,许多是门人、弟子、亲朋、仰慕者、研究者记录、收集、汇合、编订起来的听讲笔记,或是将诸子论学的言论积累而成的。孔子自己编选《诗经》,他的弟子记录他的主张观点,又成《论语》,就是最好的证明。吕不韦要三千门客各著所闻,编成体例严谨、内容丰富的《吕氏春秋》,更是依靠编辑工作才得以保存、积累和流传下来的。唐代名家韩愈、柳宗元的作品,到北宋初年便已泯不可闻。穆修用二十余年收集整理韩、柳文集,并且出资刻版,亲自发行。后人因而可睹韩、柳之全貌,可知“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其事,才有纷纷接踵而来之人。可见,编辑在传播中延续和积累文化、普及和发展文化中,其作用是作者和其他人无法代替的,由此可知编辑独特的社会价值。

在1994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当然也是编辑工作的任务,就是说编辑工作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编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

2.1 编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建设者

由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整个国家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它是全党全国、各条战线和一切部门不可推诿的共同任务。当然,首先是思想文化部门的。正因为这样,党和政府特别强调要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这些部门的工作,因为他们直接关系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现在我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这些部门的工作要做好,哪一家离得开编辑?搞新闻的没有编辑,消息再多,报纸能出得来吗?报纸讲究版面,要分清轻重缓急,先后主次。否则,哪还像一张报纸?如果版面“五官不正”,眉毛胡子分不清,叫人怎么看?广播能没有编辑吗?哪个播哪个不播,哪个先播哪个后播,时间长短,甚至声音的顿挫抑扬,同样离不开编辑。不仅离不开,而且编辑工作对这些部门来说,都是重头戏,都是关键部位,是不可缺少的。

从出版说,更离不开编辑工作。著名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王子野先生讲过一件事,令人难忘。他说:“任何一个高明的作者都不能保证自己的作品一点差错都没有。如郭沫若同志,是第一流学者,他的著作当然是高水平的,但他从不认为自己的著作绝无失误和差错。他早期的名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30年代在上海出版。解放后,从1954年起,改由人民出版社重排出版。看来这样的书只要照排照印就行了。可是郭老自己重新审阅修改一遍还不放心,他特别嘱咐出版社的编辑,要认真阅读,尽量提出问题,不要有顾虑。出版社的编辑果真提了大大小小一百多条,送请郭老复核。退回的书稿,除少数几条外,他基本上都同意照改。郭老在新版的引言中还说:“感谢出版社的同志们,费了很大的功夫从事整理,核对引文,校勘全著,订正了不少文字上的错误。”子野先生说:“由此可见编辑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大有作为。”接着,他又谈到著名编辑周振甫,他在为著名作家钱钟书的著作《谈艺录》作责任编辑时,“对原稿作了认真的校订,书出版后钱先生很满意,写信表扬道:‘校书者非如观世音之千手千眼不可。此书蒙振甫道兄仇勘,得免于大舛错,拜赐多矣。’像郭沫若、钱钟书这样的大学者都如此重视编辑工作,其余的作家谁能不承认编辑的作用。”观世音之千手千眼,这句话的内容十分丰富,编辑不仅要有各方面的知识、能力,而且要非常认真细致。一本书如此,哪一本书不如此?而且在更多的书稿上,编辑所花的心血,要比这两部书稿多得多,因为这两本的作者,毕竟都是著名学者。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高明的学者、杰出的领导者,其作品的出版,都离不开编辑,尤其是重要人物的书稿,出了差错,无法挽回。这充分说明了编辑的地位和它的重要性。

再说,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没有编辑就谈不到出版。在坚持编辑中心环节论问题上,一度曾有人怀疑、动摇、甚至否定。有人说,出了书卖不出去,书编得再好也没有用,所以,发行应该是龙头。其实,图书发行,是图书生产以后的流通活动,流通是生产的继续,当然很重要。但流通依赖于生产,生产决定流通,没有生产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流通。生产和流通是一种分工,强调流通的重要性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得出流通比生产更重要,或者生产不重要的看法。不然就会滑向流通决定论,也不利于生产。从图书出版看,流通的重要性要讲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但不能因此而否定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出版是基础,编辑是中心,发行是关键。各有各的个性。

综上所说,编辑工作十分重要,正是编辑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进行认真严肃、艰苦细致的劳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在出版这样一个重要的方面顺利地开展,所以说,编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建设者。

2.2 编辑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是综合国力的创造者

编辑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建设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和推动者,也就是说编辑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具体可以从三方面来说明:

第一,编辑工作本身是一种社会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精神生产力。马克思在谈到生产时,认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是并存的,对它们同样重视。他说:“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统治着物质生产的阶级也统治精神生产。”这说明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是同样重要的。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精神生产者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产力,他们同样推动着社会生产向前发展。

第二,编辑工作作为上层建筑,它可以促进或者延缓,甚至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编辑工作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与经济发展应该是同步的,相适应的,它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影响社会生产发展。编辑水平高一些,编辑工作做得好一些,能够出版许多好书,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体现,也会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推动包括文化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增长。反之,出版了坏书或不健康的书刊,就会对精神文明建设造成负面效应,削弱综合国力,也会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

第三,编辑是科技发展的积极推动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的社会里,科技知识对社会进步、生产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编辑工作不周就会起不好的作用。早在几十年以前,就发生过这方面的憾事。创立遗传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的奥地利神甫孟德尔,他的主要论文,开始没有获得审稿人——瑞士某著名物理学家的青睐,直到35年以后,才被一位荷兰生物学家发现,致使现代遗传学的研究因此而被推迟了三十多年。几年前,正当河南烤烟生产出现问题,广大烟农十分焦虑的时候,出版社的编辑马上走访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及时出版了有关烤烟生产的图书,及肘解决了当时生产上碰到的问题,被当地誉为“雪中送炭”。所有烟农,争相阅读,一印再印,基本上普及了生产技术知识,改变了烤烟生产面貌。总之,编辑不仅是社会生产中的一种精神生产力,而且是科技进步的积极推动者。

2.3 编辑是社会政治活动的积极因素,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砝码

出版,无论是报纸、期刊、图书……都是一种舆论,各种政治力量,无论是占主导地位,还是不占主导地位,只要是政治力量,有政治倾向的,都想利用它,都要利用它。毛泽东同志说:“凡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制造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一个新的制度的诞生,总要伴随着一场大叫大喊的,这就是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从我国现代出版的发展,也可以看得很清楚。戊戌维新酝酿之际,维新派兴办了一批报纸,如《清议报》、《新民丛报》、《中国妇女报》、《民报》、《醒狮》等,这些都是适应维新运动的需要而办起来的。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报刊,则是在“五四”运动前后诞生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开明书店也是在“五四”以后成立的,它一开始就出版了《新女性》、《中学生》等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刊物。

所有这些报刊和出版社都宣传自己的主张、观点,在当时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而这些报刊的编辑,后来大多数不是成为革命家,就是成为社会活动家,或者著名的文化人。这也反映了我国一代编辑的面貌,充分说明了编辑是社会政治活动中的积极因素。

从另一方面看,由于舆论的力量,使形势很快稳定下来的事,也是屡见不鲜的。十月革命后,俄国人心浮动,列宁为了迅速向群众宣传新思想、新制度,不顾当时经济状况的极端困难,抓紧编辑印刷图书,免费发给群众,很快稳定了形势,使新政权得到巩固。

我国的出版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工作又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没者,是人类共同进步的文化建设者,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推动者。所以,编辑不是编书匠,不是仅仅编几本书,一年完成多少经济指标的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民族强盛,是每一个编辑的天职。

同类推荐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根据作者四十多年会务文书起草、审核、制发经验而写成,全书按照文稿在会议中的地位、作用设计全书框架结构,分为五章:主题性会议文书、辅助性会议文书、记录性会议文书、礼仪性会议文书、服务性会议文书。《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系统介绍了会议文书的规范写法、常用结构和可借鉴的最新例文,例文多为2008年以后市、县区、乡镇和社区、企业、院所会议使用的文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 ??
  • 享受思维的盛宴

    享受思维的盛宴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自20世纪80年代,梁晓声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整体思考,这也是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外另一个重要写作路径——具有作家个性化特征的梁晓声式的政论文和杂文的写作。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平民的立场,以作家、思想者、学者等多维视角谈论和分析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状况和社会生态。
  •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
热门推荐
  • 帝三国时代

    帝三国时代

    黄巾之乱,一方小势力在临海一隅悄然崛起。一座城镇中心代表无限潜力,然而征程却充满曲折。看陷阵营对冠军剑士争锋,看虎豹骑与圣殿骑士对撞。从东海到北疆,从西域到南蛮,重复祖先曾经的足迹。延续我们的帝国时代。
  • 虎啸玄灵

    虎啸玄灵

    本书已断更,重新上传新书了------:岳上九天,希望大家支持!
  • 第一医仙

    第一医仙

    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废柴千金,到天罗大陆龙塔的最高守护者,她付出的,一点点收回,她失去的,一点点讨回!谁说医生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给点状态加个血,皮薄肉脆容易死;卖卖小萌装装痴,骗个土豪当金主?她不要变成他人的玩物。华丽转身,从删号那一刻开始。她会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暴!力!医!生!
  • 五毒之女

    五毒之女

    五月初五被称为五毒日,民间传说这天出生的小孩,身带五毒为祸六亲。卫青霜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守南王妃嫡出的小女儿,却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一个被人遗弃的五毒之女,正因为她的无知为养父母一家带来了灭顶的灾难,她自己也于芳华之时凋谢。再次睁开眼她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二岁,回到了入京前夕,看着眼前慈爱的养母卫青霜想着自己这五毒之女是不是该离亲人们远一些?能有一次再来一次的机会卫青霜十分珍惜,她只愿养父母一家安好,至于其他人她只想有多远躲多远。奈何,无论她怎么躲,那些人总会往她跟前凑,对于送上来的脸是打呢?还是打呢?还是狠狠的打呢?
  • 浮生逍遥录

    浮生逍遥录

    凡人间多有修士的传闻:有石猴破山裂地而出,有生而悟道之人游历世间,有人背生双翼,御风而行,有人出于穷山恶水之地,摸爬滚打无所不用其极。天赐历一百年,战火纷飞;乱世群星闪耀,隐世山门纷纷入世。从金陵一个破败小院的废墟中,走出一个少年。从此世间少了一个管账的少年,多了一个李平。他记着老师的那句话:如果不能平庸,那便去平天下。
  • 幽墓亡魂

    幽墓亡魂

    笔烈智者记,书中阅人心。幽然诡墓,探自我心。
  • 执统异域

    执统异域

    天下归岐,已是定数。上承上古遗愿,下遵循事态炎凉。东临乌蛮,西面妖术。内兽不息,外兽侵犯。樊式后才,以上古之荣。逐踏王者之风。问世何有,都曾拥有。
  • 将军:陪我种药去

    将军:陪我种药去

    一个是名扬四海嗜血冷情的修罗将军,一个是游荡万里江山乐善好施的药农。缘起,一颗圣果使毫无关联的俩人相识,一场阴谋使他们相知亦相惜,情根种,一场江湖游,治病亦治心。奈何江河动荡,民心难安,二人是迎难而上?还是急流勇退?身体的痛,我替你受,心里的伤我来医治,江山安稳我陪你扛,而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将军,陪我种药去!”
  • 压力决定动力

    压力决定动力

    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人们常把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忧惧、负担统称为压力。在庸人的眼里,压力无疑是一种负重或拖累。而在强者那里,压力却变成了动力,他们把在压力下取得的成功及其所运行的轨迹归结为:压力——动力——胜利。其深刻的内涵可以注释为:压力产生动力,压力决定动力,压力与动力的合力又派生出了意志力、毅力、耐力、执行力、战斗力,而最后又生成了能力、权力、盈利、胜利。
  • 萌盗逆天:将军走好

    萌盗逆天:将军走好

    偷吃颗破糖豆穿越也就算了,还撞上个高冷帅外加腹黑的鸭将军一枚?偷个东西还被他扔出了宫墙?废物?谁说她是废物?站出来,保证不打死他!扇了恶毒姐,揍了无情爹,剩下的阿猫阿狗,待她运功将他们统统送到妖兽林被剥皮抽筋!话说本小姐的脑子里有东西?还是燃烧着熊熊火焰的鼎?看来脑子没烧坏也是一种本事,天生灵力强大怪我咯?还有那个什么将军,你长那么美一直勾引我是几个意思?司徒楚寒:“风清冉,你这样直勾勾地看着本将军又想干什么?”某女两眼放光道,“就想亲你一口!”司徒楚寒:“......”推荐羽毛完本作品:《逼嫁公主:傲女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