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000000002

第2章 学前儿童游戏概论(1)

内容摘要

本章为本门学科的开篇,主要从整体上阐明了学前游戏论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发展概况及其有代表性的理论,分析了儿童游戏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方法。为学习者了解学前游戏论勾画一个初步轮廓,也为以下各章建立一个总体框架。学前游戏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学科性质与作用,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和研究方法。这是本章重点介绍的内容。

学习目标

1.明确学前儿童游戏的对象。

2.掌握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内容。

3.理解研究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意义。

4.能举例说明研究儿童游戏的实践价值。

5.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发展的历史线索。

6.理解儿童游戏研究兴起的背景。

7.掌握在游戏发展的历史中出现的理论观点。

8.正确理解与掌握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的思想。

9.正确认识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10.初步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研究儿童游戏。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是指在儿童全部生活中,占据时间最多,作用最大的活动。在人类历史上,从古到今,任何地区,任何民族的儿童都喜欢游戏。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到处都可以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游戏情景。游戏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生活现象,它的历史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

尽管,儿童游戏是人类早已有之的社会现象,但对儿童游戏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才刚刚开始发展,迄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此,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研究对象与内容,透视国内外儿童游戏研究的历史轨迹,认识儿童游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掌握研究儿童游戏的方法,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学前儿童游戏理论,指导学前教育实践具有很重要意义。

【第一节】研究儿童游戏的对象与任务

一、学前游戏论的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是以自己的研究对象来和其他学科进行区分的,都是在研究对象的范围内寻找该事物发展的规律,并用这个规律为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一门学科的对象”。那么,学前游戏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学前游戏论是研究学前儿童游戏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的科学。

学前游戏论研究的是人的一生中最早阶段,即从初生到入学前阶段(0~6、7岁)游戏发展的规律。所谓游戏发展规律是指游戏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基本表现,包括发展趋势、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二是游戏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制。

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般来说,第一个方面是必要的,而第二个方面是根本的。因为我们不仅应该“知其然”,更应该“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根据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创设条件,以期更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学前儿童游戏论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w”:What?When?why?一问“是什么”,即揭示或描述儿童游戏发展过程的共同模式或特征;二问“什么时间”,即这些模式或特征发展变化的时间表;三问“什么原因”,即对游戏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其形成的各种因素。

具体地说,学前儿童游戏论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描述儿童游戏发展的普遍模式或共同特征

游戏在不断成长的学前儿童个体身上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这种发展是循序渐进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学前游戏论的首要任务就是揭示儿童游戏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儿童游戏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这是学前游戏论首先要探讨的问题,也是学前游戏论得以创立的一个基本前提。如从出生到学前晚期,学前儿童的游戏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某种类型的游戏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什么时候达到高峰;发展是否有快有慢,等等。这些研究属于描述性的,通过真实、确切的描述,揭示游戏发展的客观规律。

游戏发展的模式或特征应具有普遍意义,即能够反映生活中各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共有的游戏发展过程。比如,柏顿关于儿童游戏中社会性发展的阶段,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与智力发展相对应的阶段与顺序等,就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儿童游戏发展的普遍模式或共同特征。

2.揭示儿童游戏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分析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事实材料,阐明制约游戏发展的根本原因以及各因素(生物的和社会的)在儿童游戏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以期更有效地促进儿童游戏有发展。例如,儿童为什么游戏?儿童是如何获得游戏的能力?为什么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在游戏中的交往水平呈现出按阶段向前发展的态势?如果说柏顿揭示了儿童游戏中社会性发展的阶段是儿童游戏发展的普遍模式,游戏阶段不变地向前推移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回答是分析性或解释性的,标志着儿童游戏科学研究的成熟水平。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者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提出自己种种的理论假设,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实验验证等,构建种种儿童游戏发展的理论。

3.探究不同因素对游戏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游戏与人的其他行为一样,有赖于周围的环境与人的状态。儿童生活中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不同的环境对儿童游戏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学前游戏论又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性质上看,影响儿童游戏的环境因素可以分成物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儿童游戏的客观背景,共同影响着儿童游戏的发展。比如游戏的空间、时间是如何影响儿童的游戏行为?玩具和游戏材料隐含着什么样的教育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学前儿童的游戏以及心理的发展?教师对游戏的态度是否影响到学前儿童对游戏的认同与参与?早期的母子游戏对儿童后期的游戏发展有什么影响?游戏的个体差异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其年龄、性别、个性倾向性能力等又是如何影响其游戏的?了解不同因素对儿童游戏发展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揭示儿童游戏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也为如何正确地指导游戏,进而促进儿童的全面身心发展创造条件。

4.提出和帮助指导儿童游戏的策略或具体方法

描述儿童游戏发展的共同模式,揭示儿童游戏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讨不同因素对儿童游戏发展的影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帮助儿童提高其游戏水平,进而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认为,游戏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孩子不是生来就会游戏的。没有教育的作用,没有成人的指导,游戏就不会产生,或者就会停滞不前。掌握游戏的方法,成年人的干预是必要的。游戏的教育价值和游戏本身的发展,取决于成人对游戏的指导。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游戏,研究这一丰富的源泉,组织游戏并使游戏成为最好的和强有力的教育手段——这就是未来教育学的任务。”

前三项任务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后一部分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应用性研究。这两个部分的研究共同促进和繁荣着儿童游戏科学。

三、研究意义

研究学前儿童的游戏,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

(一)改善教育实践

1.为学前教育机构开展游戏活动提供科学指导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也是学前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但是幼儿游戏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游戏能否在实际上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不取决于幼儿自身,而取决于成人,特别是幼儿教师对待游戏的态度,以及是否为幼儿游戏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提供正确的指导。因为,幼儿园游戏不同于自然状态下儿童自发的游戏,它是在教育目标的关照下,由教师组织实施的,它已成为幼儿园教育方案中的基本活动和重要的组织形式。但是,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虽然从认识上已肯定了游戏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操作与实施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在组织幼儿游戏时,缺乏科学的指导策略,老师“大包大揽”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游戏主题的确定,游戏角色的分配,游戏的情节等,都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有序”进行,忽略了幼儿的游戏兴趣与体验,幼儿游戏演化成了“老师导演,幼儿表演”的一台戏。由此可见,游戏要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发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的作用,需要成人的支持与保障。如果不了解儿童游戏的客观规律,全凭成人的主观愿望来组织儿童游戏,那么,不仅会使游戏丧失魅力,而且可能扼杀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妨碍儿童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必须研究儿童游戏的客观规律,并根据这种客观规律,来引导和组织孩子开展游戏,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例如,游戏的年龄特点问题。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3岁左右的孩子,以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为主,很少协同游戏。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班幼儿游戏时,就必须注意到他们游戏的这一特点,不能强求孩子进行角色的分工与合作,如把“娃娃家”、“医院”、“食堂”、“商店”等相互串联起来。这种角色多、场面的大游戏,要求孩子具有较强的协调、合作的能力,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勉强把他们拉拢在一起的结果,只能使游戏变成在教师导演下的“一台戏”,孩子成了跟着教师指挥棒的小木偶。因此,要科学指导幼儿的游戏,必须研究游戏的客观规律。

2.为玩具的设计与生产,为家长购置玩具、指导幼儿游戏提供帮助

儿童玩具的设计与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生产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儿童玩具设计与制作者,只有了解各年龄儿童游戏的特点,了解游戏发生、发展的规律,才可能设计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价廉物美的玩具。

许多家长在为孩子购买玩具时,往往不是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来选择玩具,以为价钱贵的、制作精美的就是好玩具,殊不知许多在我们成人眼中的“废品”,孩子们却乐此不疲。儿童游戏研究可以为家长购买玩具、在家庭中指导婴幼儿游戏提供指导。如婴儿的玩具在于发展感官,年长儿童则喜欢可拆卸、变化无穷的玩具。

3.为其他有关儿童游戏的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游戏治疗,是根据游戏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设计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在国外临床实践中应用较广。一个儿童医务工作者,如果能够掌握一些儿童游戏的心理,在儿童心理障碍和精神病的治疗上,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儿童广播电视教育,尤其是婴幼儿广播电视教育,应当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制作节目。

(二)推进理论建设

黑格尔曾经提出,在宇宙发展过程中,人首先意识到外界,产生了意识;然后才逐步意识到自己,产生了自我意识。人首先认识外部世界,然后才认识自己。但是当人开始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时,人类过去的历史已被岁月淹没了。为了沟通人类的过去与现在,人们开始注意到儿童,试图通过研究儿童来了解人类过去的历史。由于正在成长中的个体的反映活动,使我们能比较清楚地看到从感性到理性的“慢镜头”,我们可以步步追踪考查,以期从中发现量变到质变的翔实过程。所以,研究儿童的游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意识、艺术的起源和本质,揭开人类自身的奥秘。

游戏与艺术,在发生的条件、目的、动机等方面都有许多相通之处:它们都是以自身为目的,不追求外部的、功利的目的;游戏和艺术表演都包含着角色扮演、移情等因素;游戏和审美活动都仿佛是在给外在世界灌注生命……。正如格鲁斯(K.Gmss)所指出,游戏应当被视为儿童的艺术,正好像艺术本是成人的消遣一样。所以,注意儿童的游戏,了解游戏发生、发展的规律,对于美学家来说是必要的。

意识,从来被看作是与语言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在游戏研究中,这种传统的观念受到了挑战。例如,玩闹的打斗与真的打斗,在动作的外形上是相似的,但是,不一定需要言语的解释,游戏者自能意识到什么时候它是游戏,什么时候它不是游戏。这一点在动物的游戏中尤其明显。通过研究游戏与非游戏的心理界限、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人们也许能够揭开意识发生、发展的奥秘。

【第二节】儿童游戏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国外儿童游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游戏作为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历史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因此,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很早就注意到了儿童的游戏。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首先把儿童游戏作为一项单独行为类别,提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实际意义。亚里士多德(Aristole)认为游戏是幼儿应有的活动,游戏可以做作业的准备。罗马教育理论家昆体良(M.F.Quintianus)认为游戏的目的在培养儿童有为的资质——这种资质足以作他将来活动的基础——所以应该加以奖励。他甚至提出这样的希望,对儿童来说,应通过游戏学习。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jus)在其《母育学校》中提出,儿童们爱好活动是极有利的,因为儿童“还不能从事真的工作,而我们就应和他们共同游戏。”“应为他们找些玩具以代替真的工具……。这些东西可帮助他们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肢体的敏捷。”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认为儿童应进行体操与游戏,不仅对身体健康重要,而且也让儿童试验了自己的能力,知道他们能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同类推荐
  • 《马兰花》的舞台艺术

    《马兰花》的舞台艺术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这首经典的童谣,是一代人童年的回忆。由中国最有影响的儿童画画家杨永青创作,有中国国画的秀美传神之风。
  • 三国演义(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三国演义(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青少年植物百科

    青少年植物百科

    对于人类来说,植物无疑是最为亲密的物种,而同样对于人类来说,植物恰恰又是最为神秘的存在。可以说,自从人类诞生之时,就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从停止过对植物的探索——植物的起源、植物的进化、植物的繁衍、植物的消亡,每一项都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每一点都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古老的神话与现代的科学相结合,轻松的故事与严谨的分析相交织,让我们借着那细密如根茎般的思绪,回首人类探索植物的历史,一道来探究我们身边最不可思议的生物——植物,那个拥有着流动的绿色血液和众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的地球的主宰者。
  • 不可思议的奇人(奇妙的大千世界)

    不可思议的奇人(奇妙的大千世界)

    世界如此广博与深邃,无论今天的科学多么的发达,终会有许多未解的谜团让我们无能为力,就是在我们身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去探究,也隐藏着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奇妙的大千世界:不可思议的奇人》试图从多角度、 多方面,结合现代科学的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成果进一步揭开背后层层的面纱。
  • 有趣的科学故事(读好书系列)

    有趣的科学故事(读好书系列)

    《有趣的科学故事(彩色插图版)》真正迎合了儿童的心理,以孩子的求知欲为契机,将知识点与故事生动完美地融为一体,故事多用拟人手法,赋予万物生命,将自然科学、生活知识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们听,破解孩子心中的小问号,真正让孩子在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中初扣智慧之门。《有趣的科学故事(彩色插图版)》愿与所有渴求知识的孩子成为好朋友!
热门推荐
  • 不朽圣帝之转世重修.

    不朽圣帝之转世重修.

    万年前魔族大举进攻神界,因魔族突然来袭神界诸神仓促应战导致神界大能死伤殆尽,神族大败.魔族攻势越发猛烈这时神界出现一位无敌大能不朽圣帝.不朽圣帝一面世就力斩了魔界魔君十二天罡,魔族因十二天罡的损落暂缓了攻势.因此神魔大战拉开了神魔对抗的局面。这种局面持续了九千九百八十年。二十年前魔族调集了魔君四大护法十二天罡【注;后来补充的】一百零八将伏击不朽圣帝,不朽圣帝虽然厉害但奈何双拳难敌四手在斩杀了三大护法九大天罡九十八将后身受重伤,最后被逼无奈自爆本体把魔界和神界分割开来,冰封三千万里魔族一千年不能进入神界不然压缩阶级。故此神界可保千年无忧,不朽圣帝转世重修.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介
  • 百年清华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百年清华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书中讲述了清华大师们近百年流传下来的逸事,虽然一件一件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整本书读过,你会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清华的校园之内,无形之中身心已经得到了不可思议的陶冶。这也正像一句名言所说:“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大师们早已驾鹤西去,而他们的智慧却永留人间。现在,让我们追随智者的足迹,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让我们搭乘智慧的飞船,去邀游梦想的蓝天,创造人生的辉煌!
  • 别让小毛病毁了你

    别让小毛病毁了你

    本书从十六个方面介绍了一些为人处事方面的小毛病的来源和危害,并用生动事例加以阐释,也提出了解决方法。
  • 鬼神职业

    鬼神职业

    方士、武侠、巫女、兽族、暗杀者、魔法师、怪叔叔、圣骑士、炼金术师、超级机器人……各色职业的大乱斗。控风、控火、控水、控萝莉、控磁力、空间、时间、念动力、精神力……各种异能的碰撞。一名没有心,无法察觉他人感情的少年,偶然获得了足以改变命运的力量。这是一条寻找自我的道路,在路的尽头终会找到失去的心。书友永恒的夜黎提供群:61905540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偷渡者之灵魂颠倒

    偷渡者之灵魂颠倒

    每个人都有潜意识,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是自己生活的投影,你真正了解潜意识中的自己吗?你是否满意自己现在的样子,你是否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你是否拥有想要抹掉的经历,你是否幻想过一个更完美的你,一个没有痛苦经历的你?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了潜意识中“你”,如果有一天,你发现那个完美的“你”拥有你梦想的一切,如果有一天,你能取而代之,代价只是成为一个偷渡者···
  • 大唐传载

    大唐传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震缘

    震缘

    一九三三年梓州那次大地震时,青年女郎郭玉凤,和公子哥翁赛克,因为猎奇来到一座高山上举行婚礼,邂逅了当地土着青年姜大山。在婚礼上郭玉风因地震被砸伤,没能和别人一起逃离震区。姜大山为了搭救郭玉凤返回到山上,因此两个人有了八日七夜的难忘情缘。此后两个人天各一方。郭玉凤在历尽各种磨难以后,再次遇到姜大山。可是这时两个人的命运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么四十年后的他们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 5分钟让宝宝远离疾病

    5分钟让宝宝远离疾病

    让宝宝健康快乐地生活,是所有母亲共同的心愿。本书从孕育的第一时间开始,向新妈妈们讲述如何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并逐一介绍了如何让宝宝远离先天疾病、意外伤害、心理疾病、习惯性疾病、突发疾病等。以及从春、夏、秋、冬四季入手,让每一位妈妈都能掌握宝宝在各个季节易患哪些疾病,并且从容应对。本书集可读性、实用性为一体,是一部育儿防病的理想参考书。
  •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主要讲述了:在漫步青春的同时,我们总是容易忽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但年龄的春天只有一次,在20几岁这个人生的关键期,女孩子需要好好把握,在各个层面完善自己的心智与情感,人生路上难免有风波与坎坷,最重要的是要做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