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2300000075

第75章 西和“乞巧节”(2)

“乞巧”期间,女人们载歌载舞,跳着类似秧歌式的舞蹈,唱着或传统、或自己现编的歌儿。当然,所有的歌曲,均以传统的唱词、唱腔为基础的,有时候,人们为了能够更好、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便在传统唱腔的曲调里,添上了新词儿。歌词内容涉及面较广,有赞美干变万化的自然现象的,如《十二月》:

正月里冻冰二月里消,

三月里鱼儿水上飘。

四月里桃花满山红,

五月里牡丹惹蜜蜂。

六月里麦子山川黄,

绣女也要请下床。

七月里葡萄搭成架,

八月里西瓜弯月牙。

九月里秋风天气冷;

十月里雪花飘进门。

十一月(啊)天气寒,

粗大布儿涨了钱。

十二月(啊)年满了,

春暖花开不远了!

自民国以来,西和禁止种植、吸食鸦片,但有些人吸食成瘾,难以戒除,弄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面黄肌瘦,失去劳力。因此,规劝世人不要吸食鸦片也成了乞巧唱词的内容之一。如:“鸦片烟,稀罕罕,一个银元一点点;呼噜呼噜钻眼眼,吃的人脸势黄瘪瘪,淌眼泪来打呵欠;卖儿卖女卖家产,打架骂仗不安然,劝掌柜莫再吃鸦片。”

唱词历数吸食鸦片的无穷危害,切中时弊,振聋发聩。

有的唱词属即兴创作,如:

巧娘娘教我绣一针,

一绣南山一朵云,

寅时下雨卯时晴。

巧娘娘教我绣三针,

三绣桃园三弟兄,

三顾茅庵请孔明。

巧娘娘教我绣六针,

六绣太阳火一盆,

山川麦子烤成金。

巧娘娘教我绣八针,

八绣八仙显神通,

八件宝贝斗龙君。

最能表达妇女情感的是跳跃式“乞巧”,乞巧词采用道白式。大家手拉手,不顾封建礼教强加给妇女们的所谓行为规范,双脚轮换跳跃,先慢后快,先轻后重,依着节拍道白,俗称“泼又泼”。

有的道白,矛头直指封建买卖婚姻,控诉腐朽的封建宗法制造成的罪恶,如:“槐树槐,伞撑开,槐树凉荫搭戏台,叫我姐姐看戏来。姐姐不得来呵为啥来?为她的男人不成行(行,读hang。不成行,即不成器。)先卖土地后卖房,怀揣骰子上赌场,一晚夕输得光荡荡,全家跟着都遭殃,气得姐姐眼泪淌。也不吃来也不喝,睡在炕上怨亲娘。贪人家金,贪人家银,把女儿推到深火坑!”这首唱白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买卖婚姻比作火坑,痛斥贪金爱银的糊涂老娘酿成了婚姻悲剧。这在封建社会,可谓“大逆不道”,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旧时流行妇女缠足,严重摧残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乞巧道白词中也表现了对这种愚蠢做法的强烈愤慨,如:“泼又泼,姐妹跳巧乐又乐。用心梳妆打扮哩,五彩扣线扎花鞋。东一摇来西一摆,咯噔咯噔扭着来。扭颠了呵,扭端了,新穿的花鞋拐偏了。可惜大姐的手段了,都怪缠成小脚了!”这首风趣的唱白,把小脚女人走路时东摇西摆,颠来倒去的艰难姿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这是揶揄的控诉,是幽默中夹杂着辛酸的反抗。(见苏有元《西和妇女乞巧活动》,载《西和文史资料》第一辑,1996年10月,西和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三、玄机之水:迎水

“迎水”也叫“取水”。有的地方是在七月六日早上进行,有的地方则在七月初七的早上进行,但大多数地方是在七月初六的凌晨进行的。

这天,天麻麻亮之前,妇女们便起床,提上罐子或水桶,到泉井里去抢汲第一桶水,准备晚上“照花瓣”时使用。通常的说法是,谁起身越早,能取得第一桶泉水,谁就越幸运。

赵五乡段集寨距西和县城十几里路,我们住在城里,早上六点多,天还没亮,便赶到村上。

今年的段集寨有两户人家在张罗“乞巧”活动。张根牛家一摊子,杨变卦家一摊子。张根牛家主要是一帮小姑娘在活动,而杨变卦家则主要是一群中老年妇女在活动。小姑娘们虽说也学会了像大人们一样唱“乞巧歌”,但她们更喜欢流行音乐,像《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以及现代舞、街舞更是她们的首选。老年人则依然故我地喜欢传统的“乞巧歌”。

我们赶到村上时,虽说天已大亮了,村上的人大多刚刚起床,看起来现如今人们对“乞巧”活动显然少了以往的那些神秘感。

杨变卦家人见我们到来了,忙张罗起来。其妻冯青叶(53岁)是这台“乞巧节”的主持人,她笑吟吟地对我们说:她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杭州做事,二儿子在西安给首长开车着哩,三儿子在家里。二儿子在家里的话,(他们)不让我们办(“乞巧”)。

说话间,冯青叶家已来了18位妇女,她们有的握两把彩扇,有的手拿花束,先在院子里绕着圈儿,跳了一阵子,随后,端上进贡给巧娘娘的各种水果面点,提着水罐儿,边走边唱地到村子近旁的泉点去“迎水”。

“迎水”之前,先要点上香蜡,放上火炮子(鞭炮)敬奉水神爷,之后才能取水。

张根牛今年39岁,媳妇王双燕,他们曾在西和的邓家山铅锌矿上工作,开过饭馆,挣了些钱,后来矿上把他的工龄买断了,回到家里干农活,这两年新修了房子,日子过得还不错。他家“办巧”(“乞巧”活动)主要想让大家热闹一下,他们的女儿也是这群小姑娘中的核心人物。

“迎水”虽说在同一个泉点进行的,但杨变卦(老年组)和张根牛(少年组)两家“乞巧”“迎水”却是分头进行的。

取水取水取神水,

取下神水照花蕊。

照了头遍还不算,

直非照个牡丹瓣。

巧娘娘,驾云端,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取水取水取神水,

取下的神水照花瓣。

照了头遍还不算,

直非照个莲花瓣。

巧娘娘,驾云端,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按新版《西和县志》的说法是:取水段落,有的地方是在接来了巧娘娘的第六天,姑娘们抬着巧娘娘,唱着取水歌,有的到井边,有的在泉边,将水盛在盆子里,将生好的豆芽菜掐上芽,扎上红头绳摞人盆中,然后在盆中看各种形象。据说手巧的摞啥像啥,手笨者摞啥不像啥。有的姑娘摞下的像笔砚台,传说就象征着将来她的婚姻对象必是个识字人。有的姑娘摞下像个梨头,就意味着她将来找的对象必是个庄稼人。所以,每个摞过样儿看了,将盆水倒掉,再取新水。另一个姑娘再摞再看,直到每一个(11至17岁)参加的姑娘摞完,看完。

此说法将“迎水”和“照花瓣”混为一谈了。其实,“照花瓣”是“送巧”之前的一项重要活动。

“迎水”的当天晚上,姑娘们再用棉花粘一只鸭娃,放在盛有水的碟子里,从坐巧娘娘的房子到院中各房子端出端进,唱《转饭歌》:

大姐娃转饭一支龙,

二姐娃转饭虎翻身。

三姐娃转饭把香插,

四姐娃转饭四季青。

五姐娃转饭五角星,

六姐娃转饭六兴腾。

七姐娃转饭七仙女。

巧娘娘,驾云端。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四、妙不可言:照花瓣

七月七日,西和赵五的“乞巧节”活动进入了高潮,这也意味着,一年一度的“乞巧”活动即将结束了。

白天,女人们仍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大家走亲访友,唱歌跳舞,好不热闹。

七月初六(8月10日)下午,我们曾到西和县卢河乡草川村采访,那里有座金山爷庙,据说正好七月七日是金山爷的生日,当地的人们便把庙会活动与“乞巧节”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在当地较有影响的经济文化交流盛会了。在去卢河的路上,我们看见走亲串户的女孩儿们,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格外引人注目。而七月初七(8月11日)的赵五村,更是热闹非凡。早上,大家忙着“迎水”哩,之后,姑娘们在一个名叫张文娟的女孩的带领下,爬上赵五村前面的山头,沿山梁去县城郊外的岷郡山敬神。到了晚上,大家更是载歌载舞的,尽情玩乐。而“照花瓣”,是整个“乞巧”活动中最出彩的一项内容。

此前的十数天、或半月,供奉了巧娘娘神像的人家,早已萌芽好了“照花瓣”的豆芽或麦芽:把小豆或麦子浸泡在水中,置于密不通风的柜里,定时换水,让种子发芽,长成又细又嫩的茎杆,顶端垂着没有绽开的叶穗。用红丝线束紧豆茎,齐集一起。初七的晚上,姑娘们把早晨汲来的井水倒进盆中或碗里,掐下叶穗,投进水中,叶穗飘浮在水面上,就着灯光看叶穗影射在盆底的图案:鸡心啦、如意啦、剪子啦、镰刀啦……女人们按照不同图案,联想分析它所隐寓的祥瑞或祸患。这时,有一条心照不宣的规则,即对带有吉祥喜气象征的,大家都乐于一语道破。但对带有晦气不祥的象征的,大家便缄口不言,引出其它话题,千方百计设法岔开。

“照花瓣”时的道白很有意思,如:

巧娘娘吔巧娘娘,

快给我姊妹赐花瓣,

莫赐宝贝莫赐钱。

赐个狮子滚绣球,

赐个刘海戏金蟾;

赐个鲤鱼跳龙门,

赐个老虎吼上山;

赐个锦鸡串牡丹,

赐个仙女提花篮;

赐双巧手会绣花,

花儿红来叶叶儿繁。

赐给我一副巧心眼,

做的饭菜馋神仙。

赐个阿家公婆懂瞎好(好坏),

赐个女婿懂人言(懂道理的意思)。

我给巧娘娘烧长香,

巧娘娘为我保平安。

对心灵手巧、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所有女性“乞巧”活动的目的,也是她们世俗理想的最高境界。

五、天上人间:送巧(送神)

“照花瓣”之后便是“送巧”了。

“送巧”也叫“送神”,是“乞巧节”活动中的最后一项,也是整个“乞巧”活动的最高潮。

子夜之前的赵五村,天下起了小雨,姑娘们也该送巧娘娘回天庭去了。大家点上蜡烛,抬着巧娘娘的神像来到河边,剪点头发,连同自己戴着的手盘子一同丢进河中,给巧娘娘搭个天桥。女人们的心情突然降了下来,都郁郁不乐,无比惋惜,难舍难离却无可奈何。有的流泪不止,有的甚至痛哭失声,大家簇拥着巧娘娘,在河边将其火化,哀声齐唱送巧歌:

白手巾绣着牡丹花,

巧娘娘要走我咋家(怎么办)?

多咋(什么时候)才见巧娘娘面?

除非明年再下凡!

大家跳起“泼又泼”:

巧娘娘!

今年去了明年来,

头顶香盘接你来,

嫦娥把你送着来,

牛郎哥哥陪你来,

骑着牛背云里来,

带个乖爽(文雅有礼貌)妹妹来,

就和我姐妹住下来……

乞求巧娘娘明年再来时,带上个妹妹,与人间姐妹一起生活,表明了旧肘妇女不甘寂寞,向往欢乐美好生活,希望借助神灵帮助,解脱封建统治枷锁的愿望,令人同情。

送巧娘娘时,一般唱的有《初一接》和《野雀哥》等。

初一接

初一接,初七送,

金白马,银花镫。

骑白马,打黄伞,

把我巧娘娘送上天。

野雀哥

野雀哥,野雀哥,

把我巧娘娘送过河。

拔鸡毛,打花桥,

把我巧娘娘送上天朝。

有的唱:

正月里冻冰二月里消,

河里的鱼儿水上漂。

三月里桃花满街红,

四月里杨柳摆出城。

五月里雄黄闹端阳,

六月里麦子遍山黄。

七月里葡萄搭成架,

八月里西瓜玩月牙。

九月里荞儿一笼笼,

十月里学生关学门。

十一月,冬至节,

麻连被,暖不热。

十二月,月满了,

巧娘娘上天不管了。

不管你穿,不管你戴,

只管一双金环戴。

巧娘娘,驾云端,

我把巧娘娘送上天。

有的唱:

白手巾上画莲花,

巧娘走咖不了然。

巧娘娘,驾云端,

我把巧娘送上天。

有心把巧娘留一天,

害怕上天生故端。

有心把巧娘留两天,

害怕天上不了然。

有心把巧娘留三天,

害怕天上心不甘。

巧娘娘,驾云端,

我把巧娘送上天。

野雀哥,野雀哥,

把我巧娘送上庙。

巧娘娘,驾云端,

把我巧娘送上天。

关于巧娘娘的形象问题,除了人们“迎请”来供奉在案的“真人造像”外,李雪芹、王占英、赵琴儿三位妇女还专门为我们唱了一段《巧娘娘的脸好看》:

巧娘娘的脸好看

巧娘娘的脸好看,

两根眉毛弯又弯。

杏核眼睛圆又圆,

线杆(电线杆子)鼻子端又端。

窝窝的嘴儿糯米牙,

白蜡蜡的手儿红指甲。

上身穿的八台衣,

下身穿的水罗裙。

水罗裙,风摆开,

绿绸裤裤亮出来。

巧娘娘脚蹬的莲花台。

毫无疑问,巧娘娘的“神话艺术”形象,正是当地妇女对自己美好生活理想的场景在现。

如今,古老神奇的乞巧文化已成为西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开拓性项目。2006年7月31日(农历七月七日),西和县曾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乞巧文化艺术节”,2007年年初,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将“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牌匾及光荣称号授予了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人民政府。“乞巧节”已成为陇南文化的又一张金子名片,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吸引着八方游客。

同类推荐
  •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通过传说、历史典故、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各地遗留婚俗等方面对婚俗文化加以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却又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中华婚俗文化风情画卷。
  • 2007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07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本书以“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为中心内容,分为总报告篇,改革与发展篇,统计研究篇,专家论坛篇,行业报告篇,区域报告篇,个案研究篇,大事记篇等。
  •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本书作者将禅宗思想引入历代富于禅意的诗文书画,从艺术文化视角来解说禅宗,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禅宗的艺术境界和理论,是一本禅宗艺术论。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热门推荐
  • 狂武斗天

    狂武斗天

    “现在正式废除凡家第四十八代家族继承人,凡天!”大长老的声音犹如雷声一般,充斥着整个大堂。大长老的话音一落,大堂中家族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唰唰的落在人群中一个身穿黑丝衣衫,眉清目秀,薄唇挺鼻的少年身上。目光里面包含了无奈、同情、讥讽、遗憾之意!
  • 无双霸体

    无双霸体

    无双霸体,天下无双。武功、法术、炼丹、炼器、布阵、神通、法相……世间没有我学不会的东西。【新书求收藏和推荐票,已完本《天才科学家》和《全能宗师》。】
  • 倾国倾城:墨帝的嚣张宠妃

    倾国倾城:墨帝的嚣张宠妃

    前世,她是令人闻之丧胆的冷血顶级杀手;今生,意外穿越变废柴?!木关系,不是有句话叫什么“既来之,则安之”嘛,看她如何逆转命运,从一介废柴蜕变女王,亮瞎那群渣渣的狗眼!诶,菇凉我说你这么逆天真的好吗?不带这样打击人的!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谁若敢觊觎我家离儿,休怪本尊对他不客气!”“可觊觎我的不就是冥帝您吗?”“离儿......”拆穿人是很不好滴!“诶,怎么你不服~?”“我服,我服,,,”说好的贤妻良母呢?!他要退货!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 亲爱的,我非你不娶

    亲爱的,我非你不娶

    因为她的一次失误,他与她,注定了此生将会纠缠不清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完美之门

    完美之门

    不存于天地,不属于古今未来。不在五行中,跳出阴阳外。不惹红尘纷扰,不沾因果轮回。不念无常,不道长生。—《完美之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天嫁后:气夫十九招

    天嫁后:气夫十九招

    【他和她的开始,是她被选做他的一枚棋子。】龙宇宸摆了半辈子的局,却不料,把自己也摆了进去。她狂傲,自负,穿越而来,却连自己的生父都不知;他冷漠,无情,皇权之争,身边充满的是人心算计。他与她初见,一人台上,一人台下,却已经打好了对方算盘,她想他做自己的挡箭牌,他想她做自己的杀人利剑。利益互达,他帮她赎身,却转眼又把她送与他人。他用她迷惑他的皇兄,他说:“从小我喜欢的东西,他都会喜欢。”他自知对她有情,但是却一次又一次的用无情来伤害她。可是,她真的与别人一样,仅仅是一枚棋子么?夜夜辗转反侧,心念的是谁?日日笔墨丹青,画下的是谁的背影,,,,简介无能,请入内!
  • 非天记

    非天记

    这是一个少年离家追逐梦想的故事。一个希望自己活的好,希望身边人活的好的草根崛起史。一个任可前进一步站着死,决不后退跪地生的故事。没错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我,这个故事就是非天小说的作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