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2300000072

第72章 陇南民间戏剧团社回顾(1)

一、曾经的唱和:陇南民间戏剧团社

NO.1陇南地区五一秦剧团

该团的前身是建于1949年9月的武都分区文工团,先设在礼县,后迁入武都。首任团长段耀。1950年春接收四川南坪的辅仁社,同年8月与岷县分区文工队合并,刘涛、李立、潘斌、薛德元等继任剧团团长。1953年6月定名为武都专区五一秦剧团。1954年招收学员二十余名,培养出陈素贞、任玉华、樊蕴麟等青年演员。1955年与岷县五四剧团合并。剧团主要演员有祝慕民、张兴裕、王福民、张正乐、靳伟、李雪梅、姜成民、权建民、杨夫锐、杨士奋等。技术指导兼教练张玉茹。1955年参加甘肃省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剧目《苏武》获剧本三等奖。祝慕民等五人获演员奖。1958年秋,武都、天水两地区合并,两地秦剧团亦合并,团址设在天水市。1962年元月两地区分治,原五一秦剧团仍返回武都。1962年2月与武都县人民剧团合并,黄一然任团长。1966年后,剧团几经改组,后被撤销。1978年恢复五一秦腔剧团建制,先后创作并上演了《海瑞驯“虎”》、《认亲记》、《一把麦穗》等剧目,分别获得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和甘肃省文化厅的剧本创作奖。剧团自成立以来,先后用秦腔、眉户、陇剧、高山剧、花灯戏、话剧上演过150多本历史戏和现代戏。收集和整理过高山剧和花灯戏音乐曲谱340多首。并多次参加西北地区和甘肃省的调演会演。1975年,高山剧《开锁记》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现代戏调演。

NO.2成县文工队

该队系秦腔表演团体。1952年秋,以成县城北、城南两个业余剧团为基础,成立成县业余文娱组,后改为成县业余剧团。1955年3月,改建为耀光剧团,乔在堂为团长。1958年秋,成、徽、两当三县合并,耀光剧团与徽县新中剧团合并为徽成县秦剧团。1962年元月,三县分置,剧团亦随之分开。同年5月,成县恢复建立县秦剧团。1963年春,县剧团撤销,演员王新民、何俊义、赵俊祥、贾玉梅、毛金环等16人,调地区五一秦剧团。1965年秋,成立乌兰牧骑宣传队。1966年元月参加了武都地区首届民兵、农村戏曲调演,以陇南民间小曲演出《圈房门前》获奖,并由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播放。1976年3月成立成县文工队,以演小型现代戏曲和歌舞为主。队长赵国正、刘希光。1977年12月恢复上演戏曲传统剧目。1979年9月底,以秦腔《姊妹易嫁》参加武都地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优秀演出奖。文工团坚持常年上山下乡,为群众送戏上门。1981年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文工队主要演员有赵思敏、王新民、王小春、李玉珍、何俊义等。主要演出剧目有《十五贯》、《法门寺》、《抱火柱》、《徐州革命》、《薛刚反唐》、《姊妹易嫁》等。

NO.3徽县秦腔剧团

1950年春,徽县县长葛维西应群众要求,支持陕西秦腔演员尤彦海和韩育华在徽县组织戏班,起名为徽县文艺宣传社,韩育华为社长。1951年9月县人民政府收回赵希昂戏箱一副,汪家川忠义班戏箱一副,伏家镇工商联戏箱一副,均交该社为物资交流大会演出。会后,又招收了一批演员,调县工商联主任王茂义兼任剧团团长,剧团改名为徽县新中剧团。1953年秋,民主选举黄英杰为团长。1958年8月徽县、成县、两当三县合并。剧团与成县旭光剧团合并为徽成县秦剧团,改为国营,刘希光任剧团指导员,黄英杰任团长。1959年10月,徽成县秦剧团以自创剧目《小河铁厂红旗飘》和《激战龙王洞》参加了天水地区庆祝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6月,参加了甘肃省第一届戏剧青年演员会演,演出传统折子戏《红桃山》、《三对面》、《斩秦英》,被评为优秀演出单位,九位演员获奖。1962年元月,三县机构分设,剧团亦随之分开,仍改为徽县秦剧团。“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1975年12月成立县文工队,1978年更名为徽县秦剧团,韩义民任团长。

NO.4康县文工团

秦腔表演团体。1958年7月,康县成立秦腔剧团,团长徐淑贞。1959年10月,康县与武都县合并,康县秦腔剧团并入武都县人民剧团。1964年4月,成立康县农村文化工作队,队长孙启明。1975年8月改为文艺工作队。1979年5月,康县人民政府决定文工队以演秦腔为主,王文斌任队长。从陕西省招收秦腔演员37人,恢复上演传统剧目,党兴国任导演。主要演员有张俊杰、蒋步祥、李生玉、郭秀琴、张予、李桂萍、常晓萍等。主要演出剧目有《法门寺》、《打金枝》、《铡美案》、《取长沙》、《忠保国》、《八件衣》等40余部。除在本县活动外,还先后到甘肃、陕西二十余县巡回演出。1979年10月1日以创作剧目《启闸》,参加武都地区庆祝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受到嘉奖。

NO.5礼县剧团

秦腔表演团体。1955年11月在礼县原文化馆业余剧团基础上,成立了民乐剧团。宋勤学、郭效威、辛万顺先后任团长。1958年冬,西和县与礼县合并,民乐剧团与西和县的红光剧团合并为西礼剧团。宋勤学、赵新民先后任团长。剧团成立后,重视创作,先后有创作人员王树立、马士伟、宋勤学、李小白、刘秉元等多人。演员一百多人,演出现代戏三十多本(折),传统戏二百多本。1958年将流传在西礼民间的灯调(陇南影子腔)搬上舞台,并以《一场斗争》参加了县、地、省三级业余文艺会演。后又创作演出了陇南影子腔《碧血西城》、《长乐驿》、《山林血案》、《樊秀才》等,为创建影子腔这一新剧种,做出了重要贡献。1959年10月、1960年6月两次参加全省调演,均获奖。1962年元月,西、礼分县后,西礼剧团分为两个演出队,礼县演出队又改为礼县剧团。同年9月,改名为新新剧社。1963年4月,改为礼县秦剧团。“文革”中,改编为“乌兰牧骑”式的文工队。1976年12月,改为礼县文艺宣传队,演歌剧为主。1979年底改演秦腔,更名礼县剧团,团长马士伟。同年。以陇南影子腔《枫洛池》参加天水地区庆祝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好评。剧团主要演员有左新民、王牡丹、贺志敏、宋淑琴、李易中、马志隆、田志林等;主要演出剧目有《回荆州》、《桃花峪》、《独木关》、《黄逼宫》、《清明案》、《春江月》等。

NO.6两当县文工团

秦腔表演团体。1977年10月1日正式建团,苏希孔任团长。演员全部由陕西各县、市招来,演职员吃粮由各公社承担。经济来源靠县文化馆、杨店疗养院等单位资助,购置了一部分戏箱。同年年底,演出《血泪仇》和《十五贯》。1978年下半年开始在省内和青海一些县巡回演出,历时七个月。1979年4月,童海川继任团长。主要演员有张新民、杜新发、任复兴、罗永祥、焦菊霞、雷淑玲、岳荣华、赵景中等。演出剧目有《虎头桥》、《铡美案》、《大报仇》、《三休樊梨花》、《安安送米》、《软玉屏》、《玉堂春》、《反西凉》、《打砂锅》、《梁秋燕》、《真与假》等八十多本(折)。1980年2月到1982年底,县文工团到陕、甘、宁三省(区)的近二十个县、市巡回演出。《陕西农民报》报道过两当县文工团在陕西凤翔为农民演出的情况。

NO.7文县文工团

秦腔表演团体。1956年下半年,文县成立半专业、半业余的秦腔剧团。1958年上半年改为文县秦剧团,韩国正任团长。1959年10月,在天水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后,曾到甘肃武都,四川南坪,松潘等县演出。1962年5月奉命撤销。1977年3月组成文县城关业余秦剧团,在县内巡回演出。1978年10月,成立文县文工团,韩国正任团长。1979年10月,文县文工团参加武都地区庆祝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演出了韩玲珍改编的秦腔历史剧《王昭君》,受到大会嘉奖。剧团主要演员有李雪梅、李义林、王玉凤、萧振邦、邓志福、韩玲珍、陈福特等。主要演出剧目有《双罗衫》、《重耳走国》、《双出五关》、《软玉屏》、《白龙剑》、《王昭君》、《花大姑说媒》、《老耿管闲》等60多本。

NO.8西和县秦剧团

1950年初,西和县人民政府派人收编西和福德社,组成西和县文工团,团长邓剑秋。同年7月改建为戏剧宣传队,队长何生贵。1953年王树立任指导员,对宣传队进行民主改革,更名西和民间职业剧团,选南生玉为团长。1955年6月,奉命撤销。1956年元月成立地方国营西和红光秦剧团,陈鹏任团长。除从陕西聘来左新民等十名演员外,还招收了一批学员。1958年10月,西和、礼县合并,改名西礼剧团,增设创作组,王树立任组长,三年共创作大小剧目十个,其中《樊秀才》获1960年甘肃省第二届现代题材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二等奖,音乐创作一等奖。1965年,剧团撤销,改建为县文化工作队。1968年10月解体,人员进干校劳动。1970年4月,成立县业余文艺宣传队,学唱京剧“样板戏”。1976年成立西和县-文艺宣传队,1979年改为西和县秦剧团,团长杜宝泉。同年该团以影子腔《胭脂》参加省调演,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1982年获甘肃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该团演职人员主要有王玉翠、鱼安泰、梁兴才、朱水秀、李建超、梁拴录、车长海、郅福田等。主要演出剧目有《软玉屏》、《周仁回府》、《杜甫游仇池》、《苦菜花》、《东平府》、《屈原》、《徐公案》、《胭脂》等300多本(折)。

NO.9文县玉垒花灯戏剧团

同类推荐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讲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这本书就像一部入门级的国学大辞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每一个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读者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对整个国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更从中撷取精华,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完美呈现。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热门推荐
  • 狙魔特工

    狙魔特工

    【起点灵异频道签约作品】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事情并不为普通人所知道。都市村庄的连环杀人案,偏远山村几十年来诡异的儿童死亡事件,公交车事故后面所隐藏的强大恶灵……让狙魔特工吕明阳带领着你,来了解这个普通人所未知的真实世界。*****<<——请点击“加入书架”和“投推荐票”,感谢您对我的支持。
  • 侠路相逢之不为妃

    侠路相逢之不为妃

    萧晓是武林萧大盟主的独生女,本来她爹是要将她当闺女养的,结果她把自个儿培养成了一条汉子,汉子嘛注定是有美人陪伴的,于是她结识了这么一个美人姐妹,没事喝喝酒偷看下别人洗澡,多惬意,只是这看人洗澡是要付出代价的,这酒喝多了也会出事的,而且好姐妹不在跟人饮酒更会出事……
  • 玄天邪皇

    玄天邪皇

    浩瀚世间,无尽传奇。修炼一途,逆天而行,与天夺命,超脱生死,呼风唤雨,执掌天时。人魔少年,偶获奇缘,逆境突破,强势崛起,独战天下……
  • 破灵极修

    破灵极修

    这是一个修灵的世界,极阴、极阳,阴阳调和方才是灵修,但这不是绝对的……在这个世界,实力为尊,八方割据。魔族借机而起,欲占领整个大陆,大陆陷入一片混乱……原本平淡的他,在现实的逼迫之下,一步步的变强,最终走向了巅峰!
  • 快穿系统:女配归来手札

    快穿系统:女配归来手札

    成亲两年,却被一个不知从哪个山旮旯冒出来的绿茶抢了公主之位又抢了她的丈夫。魂魄被系统绑定要她做任务赚足积分,即可帮她重塑肉身以了她复仇的心愿。于是身为公主的顾楚月就开始了掉节操的任务之路,任务目标——抢男人!任务一:《冷面王爷俏王妃》任务二:《抗战花木兰》任务三:《冰山校草恋上灰姑娘》……(亲们请相信安杦,本杦会越写越好的,请大家耐心看下去好吗)
  • 滴血炼金师

    滴血炼金师

    当时间流逝,西方奇幻的光彩,似乎渐渐衰落,奇幻小说的死党们,请拯救衰落的西方奇幻吧!
  • 四季征途

    四季征途

    总会有一个循环,这不是末日,只是个开始,一个不一样的诞生史。没有那些多么宏大的场面,或者绚烂的魔法斗气什么,就普普通通,些许温情,些许诙谐,但绝对不失热血,我能想到的,你们很容易想到。有许多片段构成这本书的画面,又不脱离整体之间不晓得什么文体,平平凡凡的一个故事四块石刻,四块玉佩,四个孩子,一片天地。不一样的征途,不一样的玄幻?
  • 八年后的我们——三叶草的幸福

    八年后的我们——三叶草的幸福

    一个由几位明星所领导的故事,有着那淡淡的爱情,用多字数少章节的方法编写(大约700一章),令读者读起来更加方便,优惠。
  • 隔仙

    隔仙

    大秦,始皇派练气士出海访仙,无意触动了仙人遗留的法器。于是,天人通道不再相隔。数百年后的后秦,一个以武为尊的王朝,书生齐天该如何存在?这个江湖,有负箧而歌的老乞丐,有一剑万里的长胡子老道,更有眉生三眼的英气少年。少年齐天一头闯入江湖,挨了许多刀,吃了许多亏,可他还是喃喃自语:“这样的江湖,岂不快哉?天上的人干什么来?”这是一群英雄隔仙的事迹,也是一个美好的回忆。请期待。
  • 熏酱卤味自己做

    熏酱卤味自己做

    《美食天下(第1辑):熏酱卤味自己做》教你熏酱卤菜的制作技巧,卤味熟食香而不腻、香飘四溢,在烹调方法上讲究品种丰富、料多味美,更讲究烹饪精湛、制作工艺精细、操作要求严格,浓郁喷香让人垂涎欲滴,省钱省力收获美味健康,让你选择美味,收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