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2300000063

第63章 陇南文化中的神秘现象

陇南地处先秦文化、氐羌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交汇地,是秦先祖的故乡,又是氐民族的发祥地。这里山大沟深,物产丰富,有“千年药乡”之称;交通不便,战略地位却极为重要,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历史上,秦人、犬戎、氐、羌、汉、藏、回等多民族在这里繁洐生息,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陇南地域文化,而蕴藏于民间的陇南神秘文化现象,更是穿越历史的重峦叠嶂,至今,仍然落在陇南的穷乡僻壤,折射出它神秘的熠熠光辉。现举例一二。

一、对彩虹的敬畏

在陇南,人们通常把雷阵雨称之为白雨、俗有“白雨没娘,连发三场”的说法。而对白雨过后天空出现的彩虹,陇南人谓之为“虹(读音jiang,不读hong)”。对于虹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陇南人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感。尤其在农村,大人对孩子们的管束极严,不允许用手去指虹。他们经常会用“虹(jiang)出来了不牟指(用手指去指划),指了要得六指儿,害疝(shan)指儿呢”,这种令人恐惧的文化传媒震摄孩子们。

“六指儿”是指一只手上长出六根手指头,“疝(shan)指儿”指的是手指上无缘无故地长出一些疙疙瘩瘩的癞疤儿的事。过去,患“六指儿”和“疝指儿”这种疾病的人,在陇南农村是常见的。这或许与当时的卫生医疗条件差有关系,或许与当地水质差有关。一如碘缺乏时,陇南农村患“瘿瓜瓜”病的人就比较多,而现改食“土盐”为加碘精盐后,这种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与根除一样。总之,“虹(jiang)”出来后,不能用手乱指,在陇南文化现象中,却是长期存在的。

如果,我们对陇南人敬畏彩虹现象,做深入的分析,就不难得出这样一种结论,这是先秦文化在陇南文化中的珍贵遗存。

正如前面我们说过的一样,1988年,在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秦公墓和发掘出土的大批秦先祖文化遗物,经专家论证,陇南确属秦先祖的故乡。

《史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秦人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后裔。颛顼的孙子名叫女脩。女脩在纺织的时候,一只燕子掉下颗蛋,女脩把它吃了,因而生下了儿子大业。(“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天之,生子大业。”《史记·秦本记》)

秦人女脩吃燕子蛋而生大业,这和殷始祖契母简狄“见玄鸟堕其卵”,吞之而孕“生契”(《史记·殷本纪》)一样,让今天的人们听起来,有如笑话,更有甚者,《史记·周本纪》里姜原履巨人迹而生弃的记载,更类似于陇南人指虹而生“六指儿”害“疝指儿”的情形:

《史记·周本纪》说:周的始祖后稷,名字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叫姜原。姜原是喾帝的元妃。一天,姜原外出,见一巨人的脚印,心里特别喜悦与舒服,便想踩踏一下,不料她一踏上巨人的足迹,腹内就感到震动,像怀孕了一样。一年后,就生下了儿子。姜原认为这孩子不吉利,把他抛弃在狭小的苞子里,但路过的马牛都避开,不践踏他;姜原又想把他放到树林里,但林里人多,她只好再把他丢弃在水渠的冰上,上群飞鸟却用它们的羽翼来为他铺垫和覆盖。姜原认为这很神异,便把他收养成人。因为最初想抛弃他,便为他取名叫弃。(“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去皆避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人多,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这种神秘的文化现象在陇南遗存,还有一种表现形式,那就是“开花结果的瓜不能指”。

二、不能用手乱指开花结果的瓜。

在陇南,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刚刚开花结果的南瓜,是不能用手指去指的,如果指了,那瓜就“落匐了”(指长不成熟就蔫死了,指落在地上)。

对于“虹(jiang)”不能指,指了就长“六指儿”,害“疝指儿”的事,大人们这么说了,我们小时候谁也不敢冒昧地去指,反正,人人都信了。但对于开花结果的南瓜,指一指却并不可怕。记得小时候,在武都县琵琶乡,娃娃们和谁打架闹事了,或对谁家有怨气,经常会乘大人们不在场或不注意的时候,用手指悄悄地去指对方自留地或园子里正开花结果的南瓜花,并期冀它当场或尽快地“落匐了”。当然,这种事情总不灵验,你指了它十次八次,那瓜的花儿仍如一只金黄的小喇叭,开得灿烂,那花蒂处翠绿的小南瓜,亦一天比一天大地长得欢。有人就以为是不是手指指的时候距离太远,便靠近试一试,还是不灵验,不多久,那南瓜竟长得碗口大了,谁家的坏小子便索性把那瓜打开一个小口子,把屎拉进去再盖住,终于有一天,那只外貌仍翠绿的南瓜,腐朽了,“落匐了”。

当然,蕴藏在陇南民间的这种神秘的文化现象还有很多。古老神奇的传统文化现象,虽然随着陇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许多逐渐被先进的新型文化所湮埋,而那些神秘文化现象的记忆,却仍深深烙印在陇南人们对往昔岁月久久缅怀的心里。

同类推荐
  •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
  •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外地人说四川人“不成器”,因为老子说“君子不器”。这是四川到道家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迥异之处。他们也爱自由,诚如裴多菲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四川人并不是默默无闻的,试看当今文化界、娱乐界乃至企业界,哪里没有四川人的身影。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涉及碑刻中表现的民间文化、信仰、美学意味、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将这些内容在书中形成内在联系,作者颇费心思。由于全书涉及到几大块各自独立的内容,其“散点式”的结构,显得内在逻辑不是十分紧密。而六章的关系,在文化视野的统摄下,总体能见出其内在理路,即归结到白族古代碑刻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味。苦心经营,殊为不易。
热门推荐
  • 狂蟒之灾

    狂蟒之灾

    当一次意外重生,我变成了一条蛇,为了报前世之仇,却引来了一次次的灭顶之灾,我才知道,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 后水浒传

    后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染九天

    凤染九天

    在这世界上,凤柒最爱的就是墨夜了,她以为墨夜也爱她,可最后也只是她以为而已。当凤柒看到墨夜娶别人的时候,当凤柒被一剑穿心的时候,她才知道她最不该的就是爱上墨夜。
  • 不灭之旅2

    不灭之旅2

    天地玄黄,世上万物都逃离不了其掌控,转眼间,便已过了无数岁月。江宏证得太虚之祖也有几百万年。经过上次大战,始者或是佛祖还有虚者都安稳了下来,除潜修寻找材料,偶尔出游一番,倒也自在。
  • 明神宗宝训

    明神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道至尊

    王道至尊

    一代仙帝,意外重生,却谜团重重。且看他如此叱咤风云,逍遥再世人生,一路嚣张,畅快淋漓。你们骂我,是因为不了解我,那些了解我的人,都想打死我。我就是我,不一样的贱仙,不对,是剑仙!是剑仙!重要的身份,要说两遍。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 “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 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 初见夏雨之幽儿倾天下

    初见夏雨之幽儿倾天下

    她,是一个杀手,因为一颗子弹断送了性命,穿越到了异世。他,是忻家少主,因为在外面历练,遇上了她。从此,两人的缘分不断,一次次相遇,一次次的蜕变,一个个谜团的揭开,最终……
  • 鬼王的特工狂妃

    鬼王的特工狂妃

    她,贵为丞相家的大小姐,却是爹不疼娘不爱的主,被迫替妹出嫁不止,新婚夜,还被一妖孽掐她脖子,某男玩味一笑:“敢鱼目混珠,你想怎么死?”她闻言,素手同样掐住了男子的脖子道:“和你一起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天行

    血天行

    红尘夜雨落,染血万里行。问伊魂归处,坠泪斩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