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2200000049

第49章 “老八张”听什么?

“老八张”听什么?

王政

由于在音乐学院中古琴传统教学内容的不足,人们不满足于“学院派”古琴的弹法,当今的古琴界越来越推崇“老八张”(由王迪女史编辑的“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一套八张CD唱片,上面有古琴九大流派、二十二名琴家所弹的五十三首琴曲,这些琴家在当时是琴界各流派中第一流的高手)。听着他们韵味醇厚的演奏,不禁要哀叹:几十年过去了,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我们都没有培养出像当年那样的大师。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应当弄清楚这种情况的来由。

在一次琴会上,偶然和一些青年琴友闲聊时,有一位琴友说关于“老八张”他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去欣赏它。我说:现在琴界和网上都非常推崇“老八张”,你怎么还好意思说不知道“老八张”好在什么地方呢?这位年青人说:说起来是不太好意思,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不能理解的只能讲不理解,不能不懂装懂。我很佩服他的坦承,正想好好和他说说这件事,却正好碰上其他事情插进来,以此没有说成,深觉遗憾。我以为,我们在古琴这个具有古代智慧的乐器中没有培养出像以前那样的大师,其关键在于我们仍没教会青年人懂得如何去欣赏传统。有鉴于此,我就想写这一篇东西出来,让年青人看后有个启发,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我们学琴就有可能有了一个正确目标或方向,出大师就有希望了。

最重要的也是首先必须告诉大家的:如果仅从古琴演奏技术而言,当代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毕业的学生娴熟的技巧已经大大超过前辈古琴大师很多了,这我们可以从两个时代的古琴录音相比较一下就很明显地听出来。包括“老八张”在内的过去古琴大师录音里,我们很容易听出他们犯下的许多演奏中的“低级错误”——比如音没按准、音没按住、弹琴过程中手触碰到了其他不该碰到的弦、音弹出来不干净,甚至有些音该弹的没弹出来,还有一些音或者乐句干脆就弹错了……比比皆是,这样的错误在当代“学院派”青年琴人中是不太可能出现的。不仅如此,当代“学院派”青年琴人弹出来的琴音也比过去古琴大师们的琴音单纯悦耳,乐曲表现力也更强……但最终大家还是承认过去古琴大师们弹出的琴音就是比他们更耐听、韵味更醇厚,这就是当前琴坛推祟“老八张”的原因。这就说明,传统音乐称“德成于上,艺成于下”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就古琴曲的演奏档次而言,能掌握高难度的古琴演奏技巧并不能起多大的作用。

每当我讲到这些时,总有一些崇尚“学院派”的年青琴友出来反对,说:这说得不对,古琴技巧是弹奏古琴最基本的手段,没有演奏技巧连琴都弹不了,更不用说琴曲弹的档次高低了。我说:但凡是会弹点琴的人,就不能说是一点技巧都没有。只不过没有像“学院派”琴友那样把精力基本上都花在技巧上罢了。打个比方,如果说“学院派”琴友技巧考核有十级,那么传统琴人可能只有五级,甚至于更低。但学过古琴后大家都会有一种体会,比起其他乐器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古琴演奏技巧其实并不难;但大家同样也更清楚比起其他乐器文化来,古琴音乐文化更高雅、档次更高,这也是事实。用相对比较低的演奏难度,能弹奏高雅、悠远的古琴音乐,这就是古琴文化真正的精华所在。高雅的音乐更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素质的提高;而技巧难度低则让更多的人能掌握这种高雅音乐的弹奏。这两点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智慧。

为什么古琴会产生这样的文化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其实我们只要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思维特征,就不难对这个问题得出清晰明白的结论。

中国传统音乐演奏并非如西方音乐演奏那样——乐谱是演奏的依据,演奏只需根据乐谱标示的旋律在乐器上把它演奏出来就行了。这是一种单纯的思维模式,是一个单向单一的思维方向——即从乐谱到乐器音响,而中国传统音乐也同样有这样的思维;但与西方音乐不一样的是,除了这种思维——中国传统乐理称之为“按谱寻声”——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思维——自行发挥。说到这里,学西乐的音乐家也许会站出来争辩:西方音乐也强调自我发挥的,每个演奏员演奏同一首乐曲其轻重缓急都是不一样的,每个演奏者对一首乐曲的诠释都可能不同,因而其演奏都会有鲜明的个性。问题就在这里:中国人强调的“发挥”,与西乐强调的“发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档次或性质的事,西乐的这种发挥在中国传统音乐看来根本算不上发挥,因为它不管如何轻重缓急的不同,它还是在乐谱规定的范围之内;而中国传统音乐却是鼓励你超出乐谱规定范围的自我发挥,乐谱并不决定乐曲最终旋律。所以在中国传统音乐里,乐谱称之为“备忘”,而不是演奏的依据(实在太笨的人除外)。中国传统音乐思维除了“按谱寻声”之外多了一个“自我发挥”,并且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传统音乐在演奏上就不是乐谱上怎么写,我就怎么演奏,犹如“二度创作服从一度创作”的机械性工作,而是一个集“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于一体的创造性工作,这恰恰符合艺术工作的本性,也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劳动——创造性劳动。

既然弹奏古琴是“双重思维”结晶,那么,是不是掌握高难度技巧对弹奏古琴而言就不是关键了?一个掌握了高难度弹奏技巧的演奏家当然可以坦然面对任何风格任何难度的各种乐曲,但是他付出的代价却是从小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高难度技巧,以后同样还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巩固已经练成的高难度技巧,而这种训练相比较而言基本上是属于机械性练习,它提高的只是人们的乐器演奏技艺,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身心健康和智慧无关,也就是说对提高人们综合性素质无关。只要掌握古琴弹奏的“双重思维”方法,只要我们确定弹奏古琴的目的是为了遵循古人“修身养性”的智慧,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摆脱这种机械枯燥的训练,一个仅掌握低难度弹奏技巧的人完全能够应付绝大部分自己喜欢的乐曲,即使碰到自己不胜技巧难度之处,也可以通过自己对琴谱的发挥改造让弹奏难度降下来,把乐曲发挥成适合自己弹奏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在琴谱里相同的流派乐曲而乐谱常常会出现一些不一致地方的原因)。越是能够用较低难度的技巧弹出优美高雅的乐曲,意味着这个人越有智慧、越是聪明,而古琴音乐文化恰恰是这种长期努力的结果,怪不得古琴弹奏难度不高,弹奏的却是非常高雅的乐曲。

古琴另一个特别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君子之乐”。君子是儒家追求的人生目标,是在各方面都能做社会榜样的人,尤其是在道德方面,所谓“德成于上,艺成于下”是也。符合道德音乐旋律的美在古琴上体现得特别充分,正因为这一点,古琴音乐被称之为“君子之乐”、“琴为君,诸乐为臣妾”等,在社会上的地位显著高于一般音乐。如果琴乐能让演奏者较随意修改的话,那会引起另一个极严重的问题:因为“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可想而知,琴乐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一落千丈,也不可能让社会如此尊重。所以几乎在传统的所有有关古琴琴谱和论著中,对道德的谆谆教导贯穿于始终,比如:“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为载道之器。”“琴乐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灵气,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修身之物。”“昔伏羲氏制琴,所以御邪辟,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自古帝明王,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咸赖琴之正音是资焉。然则琴之妙道岂小技也哉,而以艺视琴道者,则非矣……”等等。这也是古琴音乐强调高雅的原因,高雅的很大部分内容其实与道德修养的内容方法一致。为了体现琴乐的高雅,所以其在演奏上强调缓慢、运用五声正音等方式来体现,这些从客观上也降低了古琴弹奏的技巧难度。

相比较而言,传统古琴演奏技巧难度确实低了,但其“修身养性”、“德成于上,艺成于下”的弹奏要求却非常强调弹奏者个体的道德及文化修养,亦即个人的素质,相比较而言这就是当代音乐学院教育缺乏之处。按当代这种强调乐器弹奏技巧性教育在传统音乐理论看来是属于“优人之乐”、“ 江湖游客以音动人,则其琴纤于靡而合于俗,以至粥奇谬古,转以为喜,此江湖派也”(摘自《春草堂琴谱》)。而传统古琴文化是培养君子的课程之一,弹古琴也成了君子的象征。因此必然会强调“琴道”而不推崇在“琴艺”上的无限止追求,而追求“琴道”,必然会同追求道德、文化、学术、气质、个人人格魅力相一致,显而易见,这种学琴模式,更有利于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更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种音乐文化迥然不同于我们当代社会上的一般的音乐文化。那么如何去鉴别它、欣赏它、评价它呢?自然也与一般音乐文化标准不一样:它并不十分强调音准、节奏和表现内容是否与乐谱一致(乐谱只是“备忘”),在演奏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等等,这些都不是传统古琴音乐文化评判的标准。古琴音乐好坏的标准是一个古琴家在长期弹琴过程中是否将乐曲作了自我的发挥和改变(流派也在其中了),发挥的程度有多大,是否发挥得美,是否耐人寻味,是否保持高雅的格局以利于人们道德的提升,是否让人们感叹并为之再三玩味。要做到这样,弹琴者重在自身道德观念的增强、对经典的领悟和对音乐的感觉,而不是仅仅对演奏技巧的苦苦追求。一句话,古琴文化培养的是文人而不是艺人,如果我们拿艺人的培养方法和标准去做,根本就是南辕北辙。

要学会古琴这种“修身养性”的品格,首要的是钻研于琴学,并要对儒释道经典产生兴趣,经常阅读。在欣赏传统音乐时就不会把注意力光集中在音准啦、节奏啦、轻重缓急,表现内容等音乐旋律表面上了,而是直接深入古人音乐里深刻的内涵、情趣、志向等。这种音乐表达的内容是如此深刻和高雅,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中国传统音乐这种欣赏能力的形成并不能靠“学院式”传授的音乐知识或者欣赏法所能解决,而是靠自己努力地主动地经常将自我的情感融入音乐中去长期“熏”出来。这一点与戏曲音乐的欣赏相似,在音乐学院里是培养不出“戏迷”和“票友”来的。戏曲爱好者绝大多数都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去戏院看戏,长辈们看戏,小孩子又不懂,三三两两地在戏院子里窜来窜去自己玩耍,大概到了武戏时候才会吸引一下他们。但久而久之,戏院里演员优美的演唱旋律、大人们的喝采声时时会影响他们,让他们逐渐熟悉戏曲旋律,知道什么地方是优美的、好听的,也就慢慢学会如何去欣赏戏曲了,甚至于自己慢慢地也成为了“小戏迷”、“小票友”了。

学会欣赏传统古琴大师们的方法其实与以上学会欣赏戏曲的方法类似:如果是一个刚接触古琴文化的小青年,那肯定是觉得当代“学院派”琴人比传统琴家、“老八张”里弹得要好听,但只要他将当代“学院派”琴人和传统琴家相同的乐曲放在一起听上三个月,马上自己会有体会了,再继续听下去慢慢就会领悟到这两派区别在什么地方,也会知道传统古琴音乐高明在什么地方了,也知道传统琴家优秀在什么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欣赏古琴,再加之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长此以往,一定会将自己培养成具有深厚文化功底和修养的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事业成就大有好处,传统古琴的优秀之处慢慢就会被领会,传统古琴文化的精髓在哪里,该怎样欣赏、怎样学习古琴就能确定了。

(王政,浙江舟山人,琴学家兼演奏家,曾为报社记者,后全力操古琴,琴学著述颇丰,设多所琴馆收徒传播琴艺)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王军武剧作选

    王军武剧作选

    秦天行 经过大家的努力,集结戏剧创作和戏剧评论优秀之作的《长安戏剧文集》终于出版闼……
  •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练琴:重回音乐

    练琴:重回音乐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古典吉他演奏者的亲身经历:他从小心怀音乐梦想,在十数年如一日刻苦练琴并体尝演出的成功与失败后,认识到自身的种种局限,忍痛放弃音乐事业,经历多年远离音乐的生活后又重新回归音乐。作者以回忆和现实交替的蒙太奇写作手法,再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学艺生涯,并以“练琴”二字为核心,贯穿起今日重拾吉他后对练习、表演、乐器、音乐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库尔茨作为人文学者的渊博睿智与他的音乐专业知识及体验在书中交相辉映。本书是献给吉他这门既普及又寂寞的音乐艺术的倾心之作,是关于练琴者及其挚爱乐器的动人故事,引发了无数职业音乐人和爱乐者的共鸣。
热门推荐
  • 杀神归来

    杀神归来

    曾经的国服神秘王者。曾经王者局1v5杀懵职业战队!峰回路转!再度归来!王者,依旧在闪耀。
  • 怪盗梦蝶

    怪盗梦蝶

    第一次的见面,是在儿时,做了个约定。因为这个约定,他成了侦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淡忘了这个约定。十年后,再次见面,她为了唯一的弟弟,成为了怪盗,却不想,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三年前离开的他,再度出现,却要对她痛下杀手。最终,是她找到自己想要的离开,或是他的手上沾染了她的鲜血,还是他抓住她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 咒魂珠

    咒魂珠

    他是一个孤儿却身怀异能,勇闯鬼门关;她身世平常,为何无数怪事总是朝她靠近,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诡异的咒魂珠到底藏着多少秘密,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剥开层层迷雾……
  • 追男狂想曲

    追男狂想曲

    “意外”从天而降,它就此打破了金曦夕原本平静的生活。每天费劲脑汁的刷着各类男神的好感度、完成各种主线隐藏任务,变成她的“家常便饭”。不仅如此,还要被迫与【攻略目标】进行“亲密”接触!当被他一次又一次“吃抹干净”之后,她才猛然醒悟:这TMD到底是她在攻略他,还是被他攻略?!一场关于恋爱攻略的游戏,亦真亦假,究竟是谁撩拨了谁的心?
  • 轻轻一瞥你的似水流年

    轻轻一瞥你的似水流年

    谁曾是从谁的青春里走过,留下了笑靥;谁曾在谁的花季里停留,温暖了的想念?
  • 混元道尊

    混元道尊

    盘古真的开天死了吗?鸿钧真的是洪荒第一高手吗?人族真的是女娲造出来的吗?镇元子为何被称为地仙之祖?一个不一样的洪荒世界,尽在混元道尊!!!
  • 有话对情妇们说

    有话对情妇们说

    我从来没有要求他给我一个名分,也没有要求他离婚,因为他的妻子在他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他,并且帮助他成就了现在的事业,我只是一个坐收渔翁之利的人。如果有一天蓝海把我甩了,我也不会闹,因为我知道,既然做了情人,就要有点游戏精神,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什么是不该属于自己的。
  • 穿越之公主难当

    穿越之公主难当

    传言,公主一嫁被休,二嫁被拒,继而对一个叫宋弘的念念不忘。宋弘:听说公主残暴又貌丑无比。我:(磨牙~)宋弘:但传言不可全信,不知公主哪般模样,对本公子念念不忘。我:(阴笑~)你见过恐龙吗?公主恐龙貌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红莲焚天

    红莲焚天

    红莲化业火,天罪自消衍。我自地狱中来,以手中业火焚尽世间不平!蛮荒部落一氏族少年宁渊,一朝被逼闯入凶险古洞,却得遇神秘红莲附体破而后立,走上一条前所未有的返古之路。他修战体踏平六合八荒,手掌红莲业火焚尽天地一切禁锢,弹指间漫天神佛陨落,笑傲世间巅峰!
  • 龙魔之王

    龙魔之王

    龙是妖族之王,魔帝是魔族至尊!天生拥有龙之血脉,体内封印着魔帝之魂的龙血之子龙飞,在人、魔、妖、鬼四族争战的中古大陆,将如何救人,征魔,降妖,灭鬼,一步步让自己成为龙魔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