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2200000042

第42章 名家荟萃忆故人

名家荟萃忆故人

严晓星

晚清时期的巴蜀名僧竹禅(1824~1901)圆寂已逾一百一十年,留存的资料并不丰赡。从“王子出家”、“削发报国”,身陷“花案”,到云游万里、名动公卿,刊布《画家三昧》,再到晚年荣归双桂堂并升座第十代方丈,他的身影迥异寻常。丛林画苑之外,竹禅还是琴人,他最擅弹的《忆故人》《普庵咒》二曲,恰恰给后人指出了另一条理解他的路径:《普庵咒》表现的是他的释子本色,而《忆故人》则流露出他的人间情怀。他一再标举的“以画说法”、“以琴说法”,虽以不失佛家本位为旨归,但他为琴坛所重,却是因为他的人间情怀——他不仅是现今可知最早弹奏《忆故人》的琴人,而且追溯《忆故人》一曲的传承谱系,几乎都能推至他的名下。他在近代琴史上的重要性,由斯可见。

说“几乎”,当然也有例外。譬如四川图书馆所藏《荻灰馆琴谱》抄本中就收有《山中忆故人》一曲,经比勘可知是现今盛行的《忆故人》的早期版本,较今本简略。这部《荻灰馆琴谱》,查阜西先生推测“很可能是欧阳书唐在咸丰间的自抄本”,并将年代上限定为咸丰三年(1853)。从现存的竹禅史料来看,他学琴当在十七岁(1840)出家之后,同治八年(1868)最后一次离乡远游之前,诞生于四川的《忆故人》应即习于其间。既然竹禅与欧阳书唐研习此曲差不多在同一时代,那他们所留谱本的差异又从何而来?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今本《忆故人》的润色加工,很可能出自竹禅之手。难怪《忆故人》经过他的弹奏而名声大噪,他留传的谱本也为后学所珍;而欧阳书唐抄录的早期版本却尘封在故纸堆中,哑然无声,直到去年《琴曲集成》出齐,才为琴坛所见。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朋友是可与亲缘关系并列的极为重要的一伦,典籍中不可计数的教化与歌咏,早已内化在琴人的血脉之中;同时,琴人又多是有情之人,对友情的期待和感悟、忠诚和美好有着非凡的体验。因此,当这首音乐语言简练而感情真挚、旋律动人又格调高远的《忆故人》出现后,自然引起了琴人的广泛共鸣。它虽曾一度“盛行于巴蜀荆襄间”,真正广为人知却是在1937年《今虞琴刊》公布张子谦手抄的庐陵彭氏《理琴轩琴谱》本之后。此后第二十年,即1956年的全国古琴普查中,录有《忆故人》者六人,能弹未录者十四人,实际能弹而留有录音者还不止此数。时至今日,能弹者应该已不下数百之众了。

由彭祉卿、张子谦的跋文可知,此曲传自彭祉卿的父亲彭筱香,但他们未曾上溯师承。据华阳顾氏的《百瓶斋琴谱》,光绪己亥年(1899),彭筱香曾以此曲与顾玉成易得《普庵咒》,彼此互授,并明确记载了彭筱香“受传于蜀僧竹禅”。这不仅明确了彭氏《忆故人》与竹禅的渊源,也明确了顾氏此曲其实亦出自彭氏。《理琴轩琴谱》《百瓶斋琴谱》作为同源而最早载有今本《忆故人》的琴谱,二者的直系传人彭祉卿、顾梅羹也最有代表性。但《百瓶斋琴谱》早年限于家族内部的传习,社会影响不如《今虞琴刊》本;同时,由于彭祉卿早逝,没能留下录音,因此欲探究这一谱系的真相,则须考察得到彭祉卿亲授、最接近彭氏本人的张子谦的演奏版本。

彭祉卿、张子谦都是今虞琴社的核心人物,与他们来往密切的社中琴友弹奏《忆故人》,不可能不受到他们的影响,如沈草农、吴景略。其中,吴景略的演奏参差跌宕,有着浓郁的个人风格,是如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版本之一。此外,今虞琴社的另一位核心人物查阜西又较为特殊,他是“1910年在大庸受龚峄辉、田曦明、俞味莼等熏染,据上江抄本弹出;续于1935年在上海与彭祉卿参合《理琴轩琴谱》抄本订正”。这就提醒我们,竹禅之下,应该还存在着彭氏之外的《忆故人》传承谱系(彭祉卿也曾提到有“他本”)。查阜西对《忆故人》的处理在他那一代的琴人中独具风貌,也许与此有关。

这张专辑收录的琴曲演奏者,出生年代在1895~1949年的一甲子之内,活跃年代在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近百年间,经历了《忆故人》从系于一线到广为人知的过程,传承谱系也较为明确。张子谦一系,有叶名珮、成公亮、龚一;吴景略一系,有谢孝苹、吴钊、李祥霆、吴文光;沈草农一系,有蔡德允、苏思棣;顾梅羹一系,有林友仁、丁承运。此外,黄雪辉受自夫君徐元白,梅曰强学自老师汪建侯,徐、汪为同门,与今虞琴社往还极多;吴兆基、孙毓芹对谱自学。其中虽不乏孙毓芹、林友仁、成公亮受到吴景略录音影响,丁承运兼从张子谦等因素,但源流仍历历可辨。

然而,传承不是简单的拷贝,即使最亲近的血缘也可能发展为差异较大的风格,这关乎学习方法,关乎时代风尚,更关乎琴人自身的性情与修养、理解与观念。比如,晚清出生而有明确师承的那一代琴人中,除了查阜西,演奏时值最快不足六分钟(黄雪辉、张子谦、蔡德允),最慢不足七分钟(顾梅羹、吴景略),速度快于抗战爆发前后出生的那一代琴人,演奏的感情色彩也因此产生变化。这是个普遍的整体性现象,显然值得重视。视野再缩小到张子谦一系之内,40年代中期的民间传人叶名珮与50年代后期的专业弟子成公亮、龚一之间,同代同专业的成公亮与龚一之间,也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即使具体到个人,每个琴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情境之中,弹奏同一首曲目,同样会判然有别。就《忆故人》本身而言,它的技巧难度并不算大,琴人不难掌握、熟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风格。据张子谦说,彭祉卿在公布《忆故人》谱本之前,曾有担心变形、走样的顾虑,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七十多年来的历史证明,杰出的琴人们总能遵循艺术规律,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拓展《忆故人》的内涵,造成了如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局面。

欧阳书唐在《山中忆故人》跋文中说:“余尝鼓《忆故人》一曲,每郁郁不释于怀,发无端之感慨,动无限之悲凉,欲堕泪而莫因,起愁思于万状,一弹再鼓,黯然神伤,能不悲哉?”顾氏对所习竹禅传本的理解,却是“委婉低回”、“一往情深”、“无限相思”、“如慕如诉”,情意深厚而绝少悲戚。我个人的理解还要更进一步。《忆故人》开始流传的19世纪中后期,正值川派古琴崛起,也被视为川派的代表曲目之一。巴蜀文化历来非南非北,自有面目。就琴曲的审美取向而言,长天盆地辄多逸思,峻岭急流辄多跌宕,空谷险峡辄多回响。无论是《高山》《流水》,还是《醉渔唱晚》,旋律与音响之外,我们都能感受到那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一种超越自我的大敬畏与大欢畅。再就竹禅而言,他早岁自是多情人,后来半生漫游,幡然见道,多年情结当已释怀,能用更高远的境界观照人世的离合悲欢。琴人又难免好古,如“《忆故人》亦名《山中思故人》,或云《空山忆故人》,传为蔡中郎作”,虽然并不可靠,却足见前人抚弄时心中的意境取向不离“山中”、“空山”。我的感受也正与“山中”、“空山”的环境吻合,与川派琴曲、竹禅给我的印象相通。《忆故人》中,世俗的离愁别恨并不浓烈,它要表现的,更像是襟怀磊落、意态潇洒的山中高士之间的思念——固然出于一己,境界却很开阔。他们不仅彼此相知,心意相通,精神世界也早与山川岁月浑然一体。因此,他们无论多么深情,也不失旷达,无论多么跌宕,也不失温婉,正如空谷中的足音,云石草木都会为之共鸣。七弦呼吸,高士应和。在弹奏者心里,一定有这样的人,不管他是否真实存在;也一定要有这样的山,哪怕“结庐在人境”,也“心远地自偏”。有此风怀,人间始得可亲可喜。

但思念的主题有自身的延伸空间。最近四十多年来,多数琴人似乎更注重渲染《忆故人》的思念情绪。据“文革”后期起常参与琴人聚会的友人回忆,当时的查阜西、吴景略等老辈琴人在一起弹琴,常用《忆故人》一曲开头,无论哪位琴人弹哪种风格,总是很让人感动,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这种特殊的味道,应该来自他们的沧桑人生,来自他们所处的疮痍时代。“满座皆是豪英”、山水啸傲的光辉岁月已经远去,收拾残局,却看到故友寥落,不是“又弱一个”,便是存亡未卜。在他们的心中装着太多的故人,太多的往事,怎能不发出深沉的感喟!《忆故人》给了琴人们极合适的表达机会,也将这种浓厚的情意传递给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据说,不止一位当代名家每当弹起《忆故人》,都会想起故去的恩师或是亲友,有人甚至会情不自禁地伏在琴上失声痛哭——这与百年前欧阳书唐的体验已经如出一辙了。如此诚挚的感情,一定会在他们的弹奏中体现出来,充满细腻而动人的张力。如今,在某些纪念前辈琴家的主题活动中,弹《忆故人》表示追怀也极为常见。这时,他们所忆的是不是“故人”已经不重要,关键在“忆”,在挥之不去的对某个人的思念。这是人们共有的情感,自然也最能引起共鸣。

流传过程与师承关系都较为明确的《忆故人》,是体现古琴曲的传承、发展、演变的一个值得探讨的例子,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专辑收录了20世纪十九位知名琴人演奏的最具代表性的《忆故人》共二十个版本,其中还包括新挖掘和征集到的、从未正式面世的五个版本,进而便于爱好者的欣赏,学习者的比较,研究者的探讨。而为一支琴曲荟萃诸家演绎之举,由竹禅的受戒、住持之地,有“西南禅宗祖庭”之誉的双桂堂完成,亦具备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如今双桂堂除弘扬佛法之外,又创立竹禅琴社,以恢复琴道为己任。本专辑展示的《忆故人》百余年来始终不衰的艺术魅力,足堪告慰前贤,但这还仅是一个开头。双桂堂、竹禅琴社的未来,值得期待。

(严晓星,江苏南通人,《江海日报》记者,琴学家)

同类推荐
  •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本书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史教程为纲要,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自先秦至2000年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 本书前有“绪论”,对中国音乐史的学科性质、内容、分期特征、特色以及中国音乐史学史的沿革进行了全面介绍;每一章都列出了复习提示、重点等内容,方便考生从总体上把握具体内容;针对性地编列了一些自测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便于考生自己测验;对考生的复习、答题等方面做了大方向指导,并选登了一些代表性学校的研究生入学试题。本书以中国音乐史实为基础,侧重对相关内容做“贯通性”总结与归纳。
  •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本书主要研究名辩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名辩学之名与逻辑学概念理论,名辩学之辞与逻辑学命题理论、名辩之说与逻辑学的推理理论,以及名辩学之辩与逻辑学的论证理论等。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热门推荐
  • 以快吃慢26招

    以快吃慢26招

    本书介绍了跟踪机遇与市场环境,吃透对手,准确定位,刷新理论,全盘考虑与准备,网络营销等26招,分别从不同方面诠释在竞争中击败对手的方案。
  • 演绎此生:虚拟毒宠

    演绎此生:虚拟毒宠

    [本书以腾讯游戏-穿越火线为主题,而区域由本人虚构。]游戏里,他是她不可一世的师傅;现实里,他是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虚拟的网络里,他是将她宠溺到无极限的师傅;虚拟的毕竟是虚拟的,无法当真!可为什么她却陷入两难?选择师傅还是选择哥哥?这个选择题很是矛盾。师傅和哥哥不都是同一个人吗?不过也罢。虚拟的幸福也还是幸福!看着她如何翻身重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 回邮2001

    回邮2001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幸福可否复制,岁月的长流中我们的绵长的记忆挥之不去,莫名的悲伤飘荡心中,大提琴的声音就像是一条河,左手是我无法忘却的回忆,右手是我需要紧握的璀璨年华。心中流淌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作者孟久成对十几名留美学生做了详尽采访,描述了他们在国内一路打拼成长的过程,以及在美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他们的婚恋生活更有专章详述。本书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一个“立体形象”。同时涉及国内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留美过程,子女教育,如何择业,成功标志,人才评判,美国大学的学制。《最爱听小蔡的笑声》的另一个题材是有关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故事,从宏观上讲述了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由来,领养过程,抚养经历,讲述了发生在这种跨国家庭里动人、细微且国人闻所未闻的故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 娇蛮娘子痴相公

    娇蛮娘子痴相公

    一朝穿越,为了救人,嫁给他,白河镇最有实力,最是痴情,最是让人琢磨不透的男人。殊不知,最为代价她要救的人却在关键时刻杀他,并嫁祸给她。她道:“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杀你,你相信我。”他说:“我相信你,正如你从来没想过要杀我一样。”所有的证据都对她不利,她苦笑,发誓一定要找出证据来,让他看到真相,却在找真相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沦陷。【真相一】他的武功深不可测,却伤在一个不会武功的她手里,为什么?【真相二】成亲后,他夜夜站在她的房门外,却从不进屋,平常对她忽阴忽阳,即使碰她,也从不深入,为什么?她的美色不够?【真相三】天朝的长公主喜欢他,知他不喜朝堂,欲与其私奔,他却用她来当挡箭牌,断然决绝,荣华富贵美色都不要,为什么?【真相四】她爱上了他,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感情一丝一丝的沦陷,中了他的毒,找了他的魔,可他究竟爱不爱她?【真相五】她的身后果然有一只黑手,不但想要他的命,亦还有她的●●●●●●●●●●●●●●●●●●●●●●●●●等这所有的真相揭开时,等她发现原来他用她当挡箭牌不过是想让她吃醋时,为了救她,他坠崖,丧失武功,记忆,成为别国的皇子。她这才发现以前所谓的真相不过是一颗大树上的几片小小树叶。什么人能让他武功尽失,记忆尽失?什么人能让他成为别国的皇子?他爱的究竟是不是她——一缕来自数千年后的,相信真爱的魂魄?可她还来不及找出真相,就意外丧生。、真相究竟是什么?她再次归来,却穿到一个容颜尽毁不受宠的妃子身上,成为他名分上的娘,而他就要娶别的女人了。而那送她来的人说的明白,如果她与他不能终成眷属,她便会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风家系列完结文:风澈篇:迷糊娘子“傻”相公,http://novel.hongxiu.com/a/206901/风痕篇:丑陋王爷穿越妃,http://novel.hongxiu.com/a/239261/风廉篇:调教娇宠公主,http://novel.hongxiu.com/a/215818/风溪篇:淡定皇子妃,http://novel.hongxiu.com/a/265162/正在连载的一片文:万价:王爷要贵妃,http://novel.hongxiu.com/a/303504/
  • 股惑

    股惑

    本书为一部聚焦中国散户的长篇力作,书中讲述了散户们围绕着股票的涨涨跌跌在股市中的喜怒哀乐、命运沉浮,生动地阐述了“股性”与“人性”这一深刻洞见。借助股市、股票、股民之间千丝万缕的情感纠葛和一幕幕悲喜交加、跌宕起伏的故事,作者展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站在更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股市,审视人生。
  • TFBOYS之绽放时的满天星

    TFBOYS之绽放时的满天星

    就这样结束了么,是的,很抱歉,我和他的故事没有那么轰轰烈烈,这或许就是一次普通的初恋,像青春里的一道暗光,没有那么耀眼,却足以让人心生彷徨,那个男孩踏着满天繁星来到我面前,转瞬犹如流星一般稍纵即逝,他曾温柔的对我笑,羞涩的对我闹,所以我忘不了他的好,他说过的,他喜欢我,很喜欢很喜欢,他做过的,在我鼻尖上留下了他的气息,永远永远,他从来没说过爱我,或许一开始便注定了过错。
  • 齐俗训

    齐俗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修传说

    火修传说

    一个失去所有的少年,无意中吞食了一颗怪蛇守护的果子,命丧蛇口之后便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了一个修真的世界里。由于新世界中父亲得罪过一位瑕疵必报的筑基期同门,害的自己也深陷囫囵。命不该绝的他竟然在绝境中得到了一本另类的火系功法。修炼之后却和别人大为不同,联想到自己灵台中的怪异,他开始了随波逐流的生活,且在这之中一路解开了这一切的谜底……
  • 赞禅门诗

    赞禅门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