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2200000038

第38章 百年南薰——顾周两家的百年琴缘

百年南薰——顾周两家的百年琴缘

周毅

1912年,“南薰琴社”成立,除华阳顾氏外,我的爷爷周吉荪,姑爷爷何静涵是最早入社的琴人,百年南薰,也成就了顾周两家的百年琴缘。

《今虞琴刊》中记载“南薰琴社”为华阳顾哲卿卓群昆季所组织,成立于民国初年。时当国家鼎革之初,故有文化群相摧毁。况此久同绝响之琴学,其不视为陈古腐朽,弃之唯恐勿及者乎。哲卿兄弟,有慨于此,本抱残守缺之志,为起衰拾坠之倡。爰集同人,结为斯社。衍家传之遗绪,溯川派之真源。先后入社者,有安县陈六奇,湘乡曾曼云、曾兆焘,长沙何静涵、周吉荪及顾氏子弟梅羹国屏镜如共得十人。是为湘中琴学有社之嚆矢。

“南薰琴社”成立前,我的爷爷周吉荪拜华阳顾氏顾卓群先生为师,与顾梅羹爷爷同门受业,在老师的精心指教下,勤学苦练,能习《醉渔唱晚》《 平沙落雁》《梅花三弄》《 良宵引》《 流水》《忆故人》《 关山月》《渔樵问答》《阳关三叠》《 潇湘水云》等二十余曲。姑爷爷何静涵早年随华阳顾氏顾卓群先生习琴,参加了“南薰琴社”以及“愔愔琴社”。二十三岁时参加湖南省首届文官考试,即被录取,分配到零陵县担任县长,同被录取的同年当中,如顾梅羹、李铁铮、王原一等先生,均为一时俊彦。1934年参加南社湘集;解放后任上海文史馆馆员。

据《今虞琴刊》载,1917年,华阳顾氏与庐陵彭家共同结社,成立“愔愔琴社”,入社者有彭祉卿、顾哲卿、顾卓群、蒋子坚、沈伯重、顾国屏、顾镜如、顾梅羹、周吉荪、饶省三、李亚庵、招学庵等人。

1925年,琴家李伯仁先生自京返湘,彭祉卿先生召集社友以及南薰琴社同人于重九前三日集会麓山,与会者有:李伯仁、彭祉卿、彭国瑞、顾哲卿、顾劲秋、顾梅羹、顾镜如、查阜西、余雪操、查意摩、周吉荪、何静涵、陈晴喦、沈伯重等十四人。集会中,各位琴家纷纷上场演奏,共有独奏十一曲,合奏两曲,琴歌数首,昆曲三首。其中顾哲卿演奏《醉渔唱晚》,顾劲秋演奏《平沙落雁》,顾梅羹演奏《潇湘水云》,顾镜如演奏《风雷引》,周吉荪演奏《孔子读易》,何静涵演奏《梧叶舞秋风》,还有彭祉卿、顾梅羹、顾镜如、沈伯重四人合奏《普庵咒》,顾梅羹、沈伯重合奏《梅花三弄》,彭祉卿吹箫和之,彭祉卿、顾梅羹等合唱渔樵等琴歌,等等。顾梅羹爷爷写了一首长诗《乙丑重九前三日与琴社同人会琴麓山》描述了当时的盛况,其中写道:“彭(祉卿)周(吉荪)何(静涵)沈(伯重)皆旧侣,二瞻伉俪(查阜西夫妇)无嫌猜。”

1925年,时任国民党师长的著名爱国将领陶广将军,托人向爷爷求教琴艺,常常请爷爷去他家为其教习。1935年陶广任二十八军中将军长后,赠予我爷爷少校参事军衔。但爷爷并未前去任职受薪,仍以经商为生,习琴不辍。

《百瓶斋琴谱》的《序》中提到《百瓶斋琴谱》是华阳顾氏顾玉成先生于清朝咸丰六年手订辑录的,1938年,此谱毁于长沙大火,所幸顾梅羹爷爷童年趋庭受学,督责綦严,原谱各曲,咸已卒业,且未敢有一音一拍之讹,因此,谨守不忘,于挥弹之后,逐操绎写,更得旧社友招学庵、周吉荪、沈伯重、查阜西诸君将曾从原本抄存者,先后寄示,俾与绎写本详为校勘,方能成完璧,顿还旧观。

1936年后,湖南两位将军琴家陈维斌、余述虞先后回到湖南,由于对古琴的极其热爱,陈维斌先生自己的寓所命名为“百琴园”,余述虞先生也是一套两进的大房子,房子内放置着自己各种机缘获得的爱琴。当时,顾梅羹、周吉荪、陈维斌、余述虞、徐元波等人经常来往于各家,切磋琴技陈刃余:《陈维斌与长沙“百琴园”》,《乐器》2001年第6期。。爷爷生性淡泊,为人随和,一生定居长沙,经商为生,习琴不断。解放后,爷爷是长沙音协早期会员,组建并主持了“长沙古琴组”,经常参与工人文化宫组织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演出中,影响了一批有志于古琴事业的年轻人投身于古琴事业的传承中来。爷爷重视古琴打谱工作,曾经在湖大我的大伯周泰康所居的“静一宅”闭关打谱,完成了《广陵散》《风雷引》《水龙吟》等琴曲的打谱工作,并完成了《春江花月夜》的移植工作。1952年,爷爷接受湖南大学聘请教授古琴。半年后因病难于过河辞教。“北京古琴研究会”成立后,爷爷就成为湖南琴人的联系人,与查阜西、吴景略、许健以及古琴研究会有着频繁的书信往来。这些书信记录着爷爷对古琴艺术的传承所作的努力。

1956年,全国古琴普查,王迪老师在《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纪念川派古琴大师顾梅羹》文中这样记录了她的长沙之行:“5月初,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傍晚,我抵达长沙,住在离周吉荪先生家不远的一个招待所。翌日清晨,我先拜访了周先生,并录音了几曲,后向周先生说明:查阜西先生要我邀请顾梅羹先生去北京,我虽久闻顾老大名,但没见过面,也不晓得顾先生住处,因此,不知您是否有时间,可否请您带我去拜访顾先生。周先生非常爽快答应了我的请求。周先生是位健谈的人,一路上对我讲述了顾家几代人学琴的情况,顾老师的祖父顾玉成是川派著名大师张孔山嫡传弟子,父亲、祖父和叔父等人均是四川琴坛高手,可称是琴学世家……”此次普查中,爷爷录了《良宵引》《平沙落雁》《潇湘水云》,录音资料现仍保存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

1957年,长沙市音协为挽救发掘古琴艺术,安排谭世杰先生根据爷爷现场演奏的古琴曲记谱,并由爷爷审定,共计完成《陋室铭》《阳关三叠》《良宵引》《平沙落雁》《醉渔唱晚》《梅花三弄》《忆故人》《潇湘水云》《流水》《普庵咒》等十曲,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1969年,爷爷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被从“二府坪旧宅”赶出,寄居在一简陋棚屋内,琴谱失散,弦断音绝,悲愤交加中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去世前,弟子陈正仁前来探望,爷爷在昏暗的灯光下一再叮嘱弟子要把古琴艺术传承发扬下去,并当面告诉奶奶,身后将自己的琴赠给弟子陈正仁。

1990年顾梅羹爷爷在沈阳过世,顾泽长叔叔发来电报,爸爸因为当时不幸脚骨骨折,未能前去吊唁,只能发唁电悼念顾爷爷。

我的父辈中,只有大伯伯周泰康跟随爷爷习过琴,能弹十余曲。后因为抗战时期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并应征参军做来华盟军译员,以及留学哈佛,新中国成立后即回国参加建设(是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建院元老之一),也就没有再弹琴了。爸爸及各位姑姑因为幼时时局维艰,且逢战争不断,均没有机缘学琴,这一直都是我们家族的一件憾事。

我读小学的时候,爸爸就带我到过顾泽达姑姑(顾梅羹爷爷长女)家,我记得,当时达姑姑住财政厅,离奶奶家不远,她家与别人家不同的是,家中挂着两张琴。耳濡目染中,长辈都劝我学习古琴,以继承爷爷的遗志。我就听从父母之命,放下从八岁开始学习的小提琴开始学习古琴。我的启蒙老师是爷爷的学生熊开华老师,后跟叶汉声老师学习古琴,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诸多的疑问没法解决。冥冥中我总觉得爷爷是川派的琴人,我应该回到顾家学习古琴,于是我又联系上了顾泽长叔叔,请求跟他学琴。顾叔叔见到我很高兴,说咱们两家是世交,希望我认真学习,努力传承好川派古琴艺术。

1992年夏,我爸爸周泰文去北京,在许健老师的指点下,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拿回了当时用钢丝带转录成录音带的爷爷1956年的三首录音,我们听了又听,总听不厌,感觉就像看到了爷爷的音容笑貌一样。可惜钢丝带效果不佳,2010年,我们又托北京的表姐袁晓莲与音乐研究所联系,其时,他们正在重新整理录音,将它们都电子化。我们总算拿到了爷爷的电子版的录音。我将此事告诉了在沈阳的顾叔叔,他也委托我表姐拿回了顾爷爷在音乐研究所的十首录音资料。在此,非常感谢音乐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得到原始的历史资料做出的努力。

2011年夏,顾叔叔希望我在长沙成立琴社,通过教学的方式把川派古琴艺术在湖南发扬光大,经过湖南省音乐家协会批准,湖南省音乐家协会“阳春琴社”成立。由顾叔叔担任荣誉社长,我本人担任社长,顾永祥担任副社长。请四川的唐中六老师和湖南的刘镇钰叔叔做顾问。郑珉中先生欣闻“阳春琴社”成立,一口答应为“阳春琴社”题写社名,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伯伯也挥毫泼墨写下了“南薰传音,阳春新韵”来祝贺“阳春琴社”成立以及纪念“南薰琴社”成立一百周年。

回顾南薰,前辈琴人为了中国古琴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付出了毕生心血,令人高山仰止,顾周两家四代人因琴结缘也是两家人百年来难得的缘分。我们珍视历史,珍惜世缘,更热爱古琴艺术。辗转半世纪后,“阳春琴社”这一平台让川派华阳顾氏古琴艺术回归湖南,我们一定继续努力传承好古琴艺术这一历史文化瑰宝。

百年南薰,顾周两家的百年琴缘,特作此文以记之。

(周毅,琴师于顾泽长教授,湖南大学教师,湖南“阳春琴社”社长)

同类推荐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本书从名画的宏伟殿堂中,精选出50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力求将复杂的绘画术语,转化成可以和读者沟通的语言,将经过提炼的思想融于叙事之中,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 播音主持艺术11

    播音主持艺术11

    延安市副市长冯继红在发言中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此次纪念研讨活动,对于继承弘扬人民广播优良传统,交流探讨播音主持理论,培养优秀的新时期播音主持人才,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继续发扬延安广播播音的光荣传统,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再创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的新辉煌。
  •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本读本在浙江大学通识课程立项建设基础上编撰而成。通过对二十五位电影名家与其代表作的阐释,帮助大学生丰富电影艺术方面的必要修养。
  • 著名协奏曲欣赏

    著名协奏曲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协奏曲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大协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十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典、b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e调第一钢琴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等。
热门推荐
  • 师父,吃货是一种病

    师父,吃货是一种病

    【出版名:《吃心不悔》】一朝穿越,她成了江湖上让人闻风丧胆、没人敢要的女魔头,却偏偏收个比她还大一点、且身份神秘的男人当徒弟。名义上她是师父,却处处受他牵制。口口声声叫她美人师父,时不时来个动手动脚!她哪有一点为师的尊严?!要娶她为妻?还拿好吃的诱惑她?滚开!她是那么没节操的么!
  • The Coxon Fund

    The Coxon Fu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

    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

    《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给读者介绍了各种养颜方法,有内有外,有吃有养,希望姐妹们通过内外兼修,达到美颜养生的目的。衷心的祝愿姐妹们通过阅读《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能了解到、学到自己想要的美颜养生方法,并且用一种养生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我们身边的一切。
  • 禅门宝藏录

    禅门宝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死亡杀戮

    死亡杀戮

    难道只有在地球将要毁灭之时,各国的真正实力才会浮出水面?道法、巫术、特异之人,地球将要让他们来拯救?姜龙,一个人潮之中漂浮的水花,却翻起了惊天巨浪,且看他如何在这末日星球中生存!
  • 步摇惜之半世倾城半世妖娆

    步摇惜之半世倾城半世妖娆

    暂无简介。属于仙侠穿越文。亲们见谅。我是新人的说。
  • 特搜学院

    特搜学院

    故事发生在20年后的中国。随着国际恐怖主义和大型犯罪组织的越发猖獗,为了补充警察力量的不足,特搜员这一职业因此而诞生。雇佣兵出身的江海逸升入了这所转为培养特搜元而建立的学院,作为军人的他,很轻松的通过了特搜学院的入学考核。也正因为这段雇佣兵时期的经历,让他在新学期开始时决定向学院递交转学申请书。但如果不是遇到那个女孩子的话......“海逸,做我的搭档吧。”“什么?”本来讨厌女人的他,此时的回答,却充满了微妙的感情。
  • 废材二小姐:逆转鬼王妃

    废材二小姐:逆转鬼王妃

    现代女特工穿越古代,废材二小姐?鬼王妃?没能力?丑八怪?!天地逆转怎么会这样。我要强大起来,我要证明我不是废材。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一本良知、追求真理、充满非凡个人勇气之书《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因为严重污染,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而这场对自然环境的杀戮背后的“元凶”,作者指出,是人类的自大和傲慢——滥用化学物质,对某些于人类“无益”的生物的灭绝行动。作者呼吁,希望人类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端正对环境的态度。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详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一上市就轰动美国,震惊了全世界。这本书带来了联动的环保效应,引发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自此,“保护环境”终于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 末世之男神偏偏靠厨艺

    末世之男神偏偏靠厨艺

    高玉伦是业大公认的校草又高又帅性情温和富有爱心奈何19岁了还没有半个女朋友原因都出在他做得一手美(hei)味(an)料理料理一出,方圆百里再无音迹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美食家’末世来了也能够在美食家的大腿下继续自己的料理之旅此生无憾卿本佳人,明明能靠脸,偏偏靠厨艺CP:霸气侧漏女吃货X奇葩男神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