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2200000029

第29章 张孔山泛川琴派刍论(1)

张孔山泛川琴派刍论

朱益红

泛川琴派,是一个近代流派名称,最早由查阜西先生在《1956年古琴采访工作报告》(下简称《采访报告》)中提出。此后,“泛川派”一名为学界广泛接受,但当年査先生未能给泛川派做出解释与界定,从而导致称呼上的混乱。一百多年过去了,当代琴界仍然 “蜀派”、“川派”、“泛川派”不分,在称呼上均是依据自己琴艺的渊源来分类。如曾成伟先生的《蜀派古琴源流及特色》一文中,称为“蜀派”,认为“蜀派古琴就是川派古琴”; 朱默涵《川派古琴艺术研究》中称为“川派”,也认为“川派早称为蜀派”; 章华英《古琴》一书中也称为“蜀派”,并说“蜀派就是川派”;而唐中六先生《巴蜀琴艺考略》一书和同门师姐张庆华硕士论文《百瓶斋琴谱研究》中称为“泛川派”或“泛川琴派”。 《巴蜀琴艺考略》将“蜀派”和“泛川”分开称谓和解释,认为“泛川派”琴风源于蜀派或宗于蜀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流、融汇、取其长、弃其短,是在“蜀派”基础上自立门号的一派。

究竟蜀派、川派、泛川派有何区别呢?

早在初唐,名师赵耶利有言:“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躁急”的蜀声自唐代以来就有别于“清婉”的吴声,有着典型的躁急、若急浪奔雷的蜀风,虽不断见著于蜀中历代文人诗词中,但在清末咸丰、道光间以前的几百年中,并未出现著名的琴家,甚至没有一部广为流传的琴谱,也很少见于著录,非主流琴风可知。在1956年全国古琴调查采访之时,查阜西先生提到:在道光以前的琴谱中写为“蜀派”。而当时四川琴人都自称是“川派”,据当时琴家说,是从曹稚云以后,开始改成“川派”的。曹稚云是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时,和冯彤云、钱绶詹、张孔山一样由浙入蜀的。可见,“蜀声”或“蜀派”是晚清以前对四川本地琴人的称呼;川派大约是曹稚云、张孔山等一批江浙琴人入蜀后,引领原蜀派琴风有所变化后才称为川派的;川派在琴人的地域范围上是超越蜀地的,蜀派是指蜀地琴人,而川派则应包括入蜀的江浙琴人,其范围更为广泛。

那么,今天查阜西先生所称的“泛川派”呢?在査先生《采访报告》一文所录“泛川派”代表人物有张孔山、杨紫东、龙琴舫、吴浸阳、顾梅羹、夏一峰、沈草农、招学庵、查阜西,代表性曲目是《流水》《潇湘水云》《普庵咒》《醉渔》《读易》《忆故人》《南平沙》。这九位代表人物源自五个不同的师承,第一是有师承渊源关系的张孔山一脉,顾梅羹、查阜西、招学庵是张孔山之再传弟子。第二是杨紫东,龙琴舫为其弟子。杨紫东是青城山的道长,与张孔山以琴交友,情谊甚深,弟子龙琴舫后来将这一支琴艺发展成四川的“霸派”。第三是浙江人沈草农,琴学源于湖北宜昌中州派古琴世家沈可悟一家和川籍琴家裴铁侠。裴铁侠:1884年出生,1912年从日本留学回川,1914年在四川任官职,1915年赴京入内务部,秋季回川,操琴不息。1935年又任四川第七区督察专员,1936年辞官隐居,情寄丝桐,专于琴理。裴氏琴艺宗于虞山琴师张瑞山弟子浙江人程桂馨。在京做官时,曾与杨时百、王心葵交流琴艺。编有《沙堰琴编》,在川中琴坛具有重要影响。裴铁侠虽是四川人,却宗虞山派张瑞山的弟子程桂馨。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第四是吴浸阳吴浸阳:四川人,道士,字观月,号纯白。1919年与李子昭、符华轩代表四川参加苏州盐公堂叶希明组织的怡园琴会,会后,三人留下来做了上海报商史量才的清客,不到两年,流落他乡。在上海期间,三人与郑觐文一起帮周庆云编撰《琴操存目》。20世纪四五十年代去香港,80年代还曾参加香港举办的琴会。弟子有严丽莲和吴门琴家吴兆基。,早年宗川派,青年时下苏州,后受熟派影响很深,传吴门琴人吴兆基。可考资料甚少,据现今吴门传人汪铎先生讲,吴浸阳1919年去苏州参加怡园琴会前是青城山道士出身,如果确切可信,他的琴学渊源必定和张孔山所传的青城山琴艺有着一定的联系。第五是夏一峰,江苏淮安人,1935年参与成立南京“清溪琴社”,后属于金陵派琴家。查先生将其纳入泛川派,却没有作出任何说明。可能因他1895年入观当道士,或许在道观所学之琴艺也与青城山有一定关系。从这些琴人的籍贯看,他们已经远远超出了四川的范围,超出了“蜀派”,也超出了“川派”。因“川派”是当时江浙琴家入蜀后的称呼,而到1956年时,原“川派”已沿着长江流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了。查阜西及其采访者在文中说:

从三十年前起,各地弹琴的人有了一些接触,就渐渐地互相习用了一些流派的名称,它们是“川派”、“诸城派”、“广陵派”、“九嶷派”等,这是从琴人们的师承、渊源结合着他们各个的演奏风格去验证、分析出来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承认一个新的流派,我们在采访中,只能从琴人们的师承和渊源结合他们的实际演奏去验证、分析他们的流派。说得具体些,我们确认一个流派,它必须有一批代表性的琴曲;而且这一批代表性的琴曲由它们的被传授者演奏出来,风格必须大致统一。我们确认某一人是属于某一流派,他的最先直接师承是这一流派中的传授人,而且他演奏这一流派的代表性琴曲时风格和这一流派大致相符,至于他自己发掘的和创作的琴曲就不用来否定他应属的流派。

他们的师承渊源并不相同,如裴铁侠所传龙琴舫这一脉,与张孔山这一传承(其他八人均与张孔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显然有异,虽然裴铁侠是虞山与蜀派的结合,和张孔山将广陵琴谱与蜀地风格相融合是异曲同工。从这个意义上讲,“泛川”的意思就是琴人由外地入蜀和由蜀地传出来,师承关系与川籍琴人或原川派琴人有关,凡浙派、虞山、广陵与蜀派的融合都可归为泛川琴艺。

因此,“泛川”的含义已远远超出了“蜀派”、“川派”, 所谓泛川者,更为广泛的高山大川之谓也。近代的传承已经表明,它已经远远不是“四川”二字所能概括,它所涵盖的,应是自巴蜀以下的整个长江流域,推而广之,它更是华夏大地所有之长江大河。正像《流水》一曲所表现的那样,自三峡湍急奔流而下,至广阔之江面,一派汪洋浩瀚,以至广流繇邈,徜徉汩没,朝宗归海,渺然徐逝之气象。又岂是四川一省的地貌所能概括?而琴派的风格亦是浙派、广陵、蜀派之融合,包含了长江上下游的典型风格,称之为长江大川,不正是客观地反映了泛川的真实面貌吗?见丁承运先生未曾发表的讲稿。

当然,查先生对这一流派分类的正确与否,自己也承认可能是有问题的,仅仅只是以听琴人的演奏和录音为参照作了初步的划分。

査先生《采访报告》一文在作派别分类前有一个说明:“现在我们已经录下了两百多个琴曲资料,在放听之时必然会感到某些演奏的效果不习惯或不顺耳,若能从流派和风格的差异去体认它们,就可能更好地欣赏它们,理解它们。至于流派分析得正确与否,尤其是在琴家从属于某流派的问题上,是可能有问题的,这里只是作一初步的划分派别;师承或渊源;有代表性的曲目;上一代的代表人;现时代表人 。”

查先生“泛川”的内涵和外延,或许还有值得斟酌的地方,但它已约定俗成。

同类推荐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
  •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主要收录了用戏曲进行跨文化沟通:成功的先例、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访美比较、亚洲戏剧让西方人接受并学习的可能、西戏中演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莎士比亚与昆曲:内心外化的麦克白等内容。
  • 山西民间工艺

    山西民间工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纸间映像

    纸间映像

    本书为我国资深影视评论人藤井树,积数年之功,倾心打造的经典影评作品集结本。书中首次曝光了作者十二年来在影视道路上的所见所感所思。全书共七辑,分别冠以“青春”、“禁忌”、“浮生”、“幻爱”、“感官”、“天真”、“城市”主题,内容涵盖中外影片近百部,不限作品国籍与出品日期,选取震撼心灵的银幕佳作,用文字细细解读。藤井树的影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角度独特,观点敏锐,笔触纤细,字里行间充斥着知性之美与文艺气息。作为一部赏析类作品,其本身也是一部值得赏析的佳作。
热门推荐
  • 蜀王本纪

    蜀王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王石秘密:和氏璧峥嵘

    帝王石秘密:和氏璧峥嵘

    围绕秦赵两国从争夺和氏璧开始,到吕不韦护送异人及幼年秦始皇回到秦国这一段曲曲折折的历史,以还历史原貌为宗旨,生动、全面地展现了那段“如火烈烈”的生活。在这段时期里,吕不韦、蔺相如、廉颇、平原君、秦昭襄王、穰侯、范雎、白起、异人、如姬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场,共同演义出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剧……
  • 逃妻

    逃妻

    一场激情表演,让她蠢蠢欲动,从此,监护人变情人,他引诱她,让她在爱欲中无法自拔;然而,是真情流露还是精心策划的温柔陷阱?在她愿意用整个生命爱一个人的时候,却发现一切只是她的异想天开!两年后,情人的枷锁再一次锁住她,只是这一次,又是谁爱谁?
  • 彩虹与雪

    彩虹与雪

    讲述的是江湖女子与少将军杜卓崇之间的虐恋,分分合合,经历了如杨过小龙女般的分离之后后又重逢的故事。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重生公主为王

    重生公主为王

    她被自己的未婚夫及闺蜜出卖致死,不想却借着擎苍国公主夏候沁璃公主的身体复活。她虽贵为公主,却是先帝之女,与母后过着连奴婢都不如的生活。既然上天给了她这次机会,那么她就要拿回本该属于她和母后的尊荣。
  • 爱情絮语之等待那人

    爱情絮语之等待那人

    在那个青春的悄悄到来的时代,在那个爱情的种子偷偷萌芽的花季,在那个阳光的倾斜午后,在那个安静的街口或巷尾,你是不是在等待一个人的出现,此时你的心里忐忑不安,不见他,你的心像被一根弦悬了起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见了他,你的心又像有个小兔子,砰砰砰的跳个不停,茫然不知所措。这就是我们曾经的寂寞流年的那段爱情往事……
  • 重返十六岁

    重返十六岁

    前世的张芊芊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虽然有过一场不太愉快的早恋。然后她重生了。当然,一开始,她是痛恨着重生大神的,并且天真的以为,只要一切按照原来的生活轨迹,就能找回未来的幸福。然而到最后她才发现重生大神用心良苦。
  •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康熙一生兢兢业业,修身、齐家、平天下都十分认真,可谓耗尽心血和精力。康熙治国六十年建树甚多,其守成、创业之功绩举世公认。他十分珍异自己的事业,渴望能传之千秋万代,自信生命中的每一体会对后人都有益处。这一切迫使他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写出来、留下去的欲望,如蚕吐丝,欲罢不能。这本书,正是在上述情景中书记留了下来。
  • 民国范儿

    民国范儿

    本书特为撷取了五位民国著名人物,分别为一怪杰、一先驱、一情僧、一干才、一丈夫,他们生于天地间,杂然赋流形,或作黄钟雷鸣,为后世所感佩;或气韵流动,摇曳在历史的风景里。五种人生,展现了形神迥异的五种民国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