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1900000032

第32章 对调查访问对象心理特点的分析

一、对报案人和发现人心理特点的分析

调查访问,首先要考虑访问报案人和最早发现案件的人。因为他们都是犯罪现场的目击者,比较了解现场的最初情况,知道现场有无变化。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同案件没有关系,突出的心理特点表现为,没有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在正义感、责任感和法制观念的心理作用下,能积极主动地向公安机关报告他们所见到的犯罪行为及其现场情况,并希望公安机关能迅速破案。他们愿意为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协助工作。因此,在访问他们时,可以直接了当地提出问题,问明情况和原因。如发现案件的时间、地点,详细经过,现场原始状况,有无变化,案犯的体貌特征,逃跑的方向和路线,到过现场的人和与案件有关的人及其心理变化反应等,一般他们都可以如实回答。

但是,侦查实践表明,也有个别犯罪人自己作案自己报案并伪装积极,以逃避罪责或诬陷他人的情况。因此,应注意防止个别犯罪分子自己作案自己报案。防止的主要方法有:

一是认真观察报案人有无反常的情绪变化;二是认真分析所报告的案件事实情节是否符合逻辑和日常生活规律。报假案的人,尽管其报案前用尽了心机,伪装巧妙,但也难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因此,他们总是有些心情不安,使侥幸和恐惧心理交替发生着。他们既有庆幸自己报假案构思精巧,可能达到目的的窃喜,也有怕报假案阴谋败露,被处罚的恐惧。所以,他们报假案后,随时观察和刺探公安机关的动态,了解被诬告人及有关群众的动向,不断地编造理由,准备应付侦查人员的提问,企图蒙混过关,以求得逞。这些心理矛盾,在访问中时有反映,特别是访问出现了案情事实矛盾,情节不符,反常情绪就容易产生。只要侦查人员认真观察分析,就不难从中发现问题。

二、对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心理特点的分析

刑事犯罪案件侵害的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是直接受害者,其中有的在受害过程中接触过犯罪人,对犯罪现场的各种痕迹,犯罪人的体貌特征、行为特点,犯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有着较深的印象。因此,他们提供的情况十分重要。但由于他们突然受到袭击和侵害,容易引起情绪激动,紧张不安,记忆模糊,思维混乱,并强烈要求对犯罪分子实行报复和惩处,要求赔偿损失。也有的被侵害后,产生极度羞愤甚至含恨自杀的念头。访问时应先安定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犯罪分子所造成的危害表示愤恨,使其感到公安机关正在积极追查犯罪事实真相,犯罪分子将要受到严厉的惩处,从而使极度愤恨的心理得到缓和,在其精神状态基本恢复正常后,再进行访问。

如有的被害人及家属遭到犯罪分子的侵害后,不知所措,对事件的前后顺序记忆不清,或什么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错觉和幻觉。这就要使其高度紧张的情绪缓和下来之后,再提出问题,唤起回忆,把被害过程讲清楚。

也有的被害人及家属受到侵害后,由于精神、肉体或财物损失严重,愤恨心理十分强烈,回答访问提出的问题时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甚至扩大被害的事实,添枝加叶。这既不利于侦破工作的进展,也不利于对犯罪人的心理征服和处理。调查访问人员应及时向他们宣传有关的政策法律,消除感情色彩,使其如实反映被害经过。

还有的被害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说出被害的真实情况。调查访问人员要善于从他们的心理变化,来了解他们不讲真实情况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障碍。怕报复的,要为他们撑腰,鼓励他们大胆地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怕影响自己名誉的,要为他们保守秘密。这样,他们才能谈出真实的情况。对个别事主报假案,应先耐心地听其陈述案件发生经过,找出矛盾所在,然后再提出问题,弄清事实,对其进行教育,纠正其不良心理倾向。不要过早地揭开矛盾,暴露意图,影响对其报假案的动机和目的分析,影响对其教育的效果。

三、对知情群众心理特点的分析

刑事案件中的知情群众,是指知道案件发生发展的有关情况或犯罪分子有关情况的群众。如有的群众亲自听到犯罪人某些话语,看到犯罪人某些犯罪行为,知道被害人、事主、被侵害物的情况。他们生活在发案地点附近或和犯罪人有所接触,既了解当时当地的人情事物,也熟悉地理环境,能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但这些知情群众涉及社会面广,情况比较复杂,对他们的思想状态、社会关系、心理品质和特点等一时也不容易搞清楚。这就需要在当地组织的协助下,对他们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访问。访问中还要不断地观察分析情况,不断地调节访问行为,根据他们对调查访问工作的不同态度,采取不同对策来达到访问目的。

(一)对态度积极、主动配合的知情群众的心理分析

对刑事案件调查访问态度积极、主动配合的知情群众,多数法制观念强.有社会责任感,能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刑事案件的调查访问工作。他们不但对犯罪分子及其犯罪行为深恶痛绝,而且把积极提供情况、出面作证看成是自己维护社会治安、维护法律尊严应尽的义务。这类访问对象没有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问到他们知道的情况,都能实事求是的回答。访问中只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访向就能顺利地进行。但须注意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条件与实际情况的误差,注意言语表达的准确性,防止以错觉代替犯罪客观事实。

刑事案件调查访问中有少数访问对象,虽积极提供情况,主动配合,但他们的动机不纯。如有的知情群众与被害人有深厚友谊,对被害人的不幸遭遇感到痛心、难过。为对被害人及家属表示忠心而积极提供情况,主动作证;也有的知情群众与犯罪分子或其家属有私仇,为了借机报复而积极提供情况,主动作证;还有的知情群众为了各种私利,企图借机立功显示自己而积极提供情况,主动作证。由于这些知情群众动机不纯,从私利出发,感情用事,这就容易扩大或歪曲事实真相,甚至无中生有,编造某些情节,以自圆其说。因此,访问时,要特别注意分析判断,多方查证,去伪存真。对这些知情群众,既要肯定他们的积极性,又要及时端正他们的动机,因势利导,纠正其不良心理倾向,增强他们对所提供情况的法律责任感。从而,实事求是地反映自己所见所闻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真相。

(二)对态度消极,不愿配合的知情群众的心理分析

对刑事案件调查访问态度消极,不愿配合的知情群众,他们的情况比较复杂,原因很多,既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道德品质不良的因素。其具体原因有:

1.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

这部分知情群众,虽对刑事案件的调查访问态度消极,但他们与案件、与犯罪分子并没有牵连。只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缺少热情,法制观念淡薄。他们把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看成是与自己无关的事。对犯罪分子及其危害,缺少痛恨心,对被害人缺少同情感,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他们认为介绍情况,出面作证,既容易得罪人,结下积怨,也会招惹麻烦,遭到报复,不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对访问持消极态度,能推则推,敷衍搪塞,答非所问,不置可否。

2.恐惧害怕,顾虑重重

部分知情群众,有的胆小怕事,顾虑重重。既怕犯罪分子及家属报复,也对公安机关存有疑惧心理。访问时,表面可能热情诚恳,但内心冷淡,能躲就躲,借故回避,不愿提供情况和出面作证。也有的知情群众过去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或罪行,怕揭发别人,引起旧账,牵连自己,故作不知,拒不提供情况。但访问时思想斗争激烈,一旦开口所提供的情况十分重要,往往是破获案件的关键问题。所以,访问时要注意观察他们的心理反应,适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访问的目的。

3.有侧隐之心,同情犯罪人

这部分知情群众,看到犯罪分子的可怜相,想到其家属的困境,而产生了怜悯之心。怕提供情况,证实犯罪后,犯罪人被捕入狱,受到惩罚,给其本人和家属带来不幸。在这种同情和恻隐之心影响下,对访问持消极态度,沉默寡言,拒不提供情况。

4.有意隐瞒,庇护犯罪

这部分知情群众,主要是犯罪分子的家属、亲戚、好友中法制观念不强,与犯罪分子划不清界限或案件与其有牵连的人。他们明知犯罪事实,为了减轻或免于对犯罪人的惩罚,而有意隐瞒和遮盖犯罪事实真相,进行庇护。有的是通过庇护犯罪分子来保护自己。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对访问持消极态度,甚至设置障碍,使访问难以进行。

5.有私心杂念,顾全名誉

这部分知情群众,一般有一定的身分地位,但他们的政治觉悟不高,法制观念差。他们认为提供情况,证实犯罪,特别是出庭作证会有损于自己的身份、名誉,降低威信。在这种清高思想和错误的名誉观念心理作用下,对访问持捎极态度,拒绝提供情况。也有的知情群众,因犯罪活动侵害的对象是自己的亲人,他们对犯罪活动及其危害深恶痛绝,但怕把犯罪事实讲出去影响自己和亲人的名誉,影响家庭幸福。他们宁可吃哑巴亏,也不讲真实情况,甚至否认已暴露的事实真相。

调查访问人员转变知情群众的消极态度,主要是通过心理接触,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融洽关系,建立互相信任的情感,进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和法制观念,引起情感共鸣。使他们认识犯罪行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激发他们对犯罪分子产生憎恨感,对被害者产生同情心。使其在正义感的作用下,积极与调查访问人员配合,认真回忆和联想自己所感知的有关案件或事件情况,并如实反映,主动作证,尽到自己的责任。

(三)对持反感、抵触及对抗情绪的知情群众的心理分析

刑事案件中的知情群众对调查访问持反感、抵触及对抗情绪,是调查访问中往往会遇到的情况之一。引起反感、抵触及对抗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知情群众自身的原因,也有访问方法不当的问题,情况比较复杂。

1.知情群众自身的原因

一是有的知情群众,由于某种原因,本人或家属、亲友受过法律制裁,但没有从内心真正认识问题,知法守法观念还没建立起来。他们对社会主义法制,对公安机关有抵触情绪,有成见看法,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对访问持反感、抵触及对抗情绪。二是犯罪嫌疑人的一些亲属、好友及其同伙,他们对公安机关依法抓获犯罪嫌疑人,追查犯罪事实真相,涉及他们的利益有反感和抵触甚至对抗情绪。他们从互相之间的利害关系出发,极力袒护犯罪分子。在利己主义、“哥们义气”和侥幸心理的作用下,对访问持反感和抵触甚至对抗情绪。这两种知情者,访问时不但拒不提供情况,有的还无事生非,刁难调查访问人员。前者以反感对抗行为发泄内心的不满,制造访问障碍,从中得到满足;后者以反感对抗行为掩盖犯罪事实真相,达到以攻为守破坏访问的目的。有时他们也用提供假情况,以假乱真的手法,来达到破坏和干扰调查访问的目的。但是,不管他们用那种方法手段,其内心在严肃的法律面前都有空虚的一面,因此,常有相应的情绪反映。只要调查访问人员严肃认真,情绪稳定,不受干扰,细心观察分析,抓住漏洞,一针见血地指出,施以心理压力,并进行政策法律教育,明确知情不举包庇犯罪的法律责任,突破他们心理上的障碍,从而转变他们的错误心理倾向,反感、抵触和对抗情绪就会减弱或消除。

2.调查访问方法不当

主要是指调查访问人员思想方法简单急躁,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去要求访问对象,急于求成,不善于引导和等待,甚至死抠硬逼,以特权施加压力伤害了访问对象的自尊心,引起反感对立情绪,拒不提供情况。甚至拒绝访问,使访问造成僵局。但这部分知情群众一般与案件或犯罪分子无牵连,只要调查访问人员及时调整访问行为,注意心理接触,改进访问方法,切实尊重访问对象,以良好的行为来激发他们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反感、抵触情绪就能及时消除。

同类推荐
  • 青年心理学

    青年心理学

    本书主要包括青年的青春、求学、恋爱、婚姻、处世、就业、发展等心理方面的重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解析,对存在的心理问题阐明了调适方法。
  • 快乐的密码

    快乐的密码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 瞬间看透对方全集

    瞬间看透对方全集

    本书讲述了第一印象是识别人的首要先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总是以第一印象作为认识一个人的先决条件。若第一印象”定格”,形成心理定势,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际交往的态度与取向。
  •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心理学隐秘白金法则,FBI每日贴身研读。选最有味的视角,读最好玩的心理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标签,在每一张标签下,都有一个你所未知的自己。每天一节心理学,让你我在充满问号的生活中求得一枚句号。心理学,你可以懂。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热门推荐
  • 源来天会晴

    源来天会晴

    王源,你可知道,我在世界的另一边,一直在等你啊。我不怕下地狱,只怕地狱里没有你;我愿颠沛流离,只想看你一个微笑;我不会离开你,只因为我真的爱你!
  • 伊甸园里的动物们

    伊甸园里的动物们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止观门论颂

    止观门论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孤尊异世

    孤尊异世

    王天佑穿越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本性里居然也带着自己最爱的游戏人物“吕布”的一些小性格。重生之后的王天佑,却背负着“废柴”的命运,被家族遗弃,但是当机遇降临,王天佑又以他惊人的意志力克服了种种考验。龙魂大陆,万般皆下品,唯有武者尊!当他踏入修炼一途,却是又迎来了种种的磨难与险阻,是天灾还是人祸?当回首往事,苍天霸戟所指—孤尊异世之路!红颜殁手足残江河碎男儿英雄赤胆异世之巅何人与尽欢!
  • 剑歌山河

    剑歌山河

    伧国、祈国;烟霞谷、落虞山、乾巽组织;宿敌、旧恨、新仇、绝爱。是使命让他们相遇,爱恨让他们别离,夙愿让他们再聚。命运之轮轰然而转,能否停歇?又或者,在以为结束的时候,重新开启……这是一部关于国家大义与江湖情仇、追寻与别离、爱与恨的故事。
  • 联盟欢乐颂:萌物二货太腹黑

    联盟欢乐颂:萌物二货太腹黑

    季念冷是一个不知不扣的二货,没有之一;安筱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货,没有之一;左夜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拽货,没有之一;作为一个资深二货的季念冷,腹黑是必不可少的属性之一,然而,左夜宸这个拽货的属性是不是突变了,安筱若身上的傻又啥时候变成傻白甜属性了她怎么不知道?二货归来,和其他两人又将会演绎一场怎样的校园青春剧?
  • 绝代风华:冷漠女皇

    绝代风华:冷漠女皇

    弑神剑划破他的胸膛,她眼眸之中的冷漠,那是看待一个已死之人的眼神。她二十岁嫁给他,二十一岁登基成女皇,在她登基的前一天。她把他叫到了宫殿里。他本以为会与她白头到老,做一对平凡的夫妻。结果等来的却是冷冰冰的弑神剑。”为什么?“他是真的爱上了她。可为什么她的剑还会刺向他呢?”因为你是神,而我是人!人神殊途!同时你也是我的劫,渡过此劫必须杀了你。“她会岂会不知,他是上千万年前的神,而她只是一个人类。红鸾星碎,他的爱破碎,帝神星升,人类之福。只是她与他最苦,剑无情的斩断了他的情丝,破碎了一个爱,只为成全天下的私心。
  • 灵魂医生

    灵魂医生

    我是一个医生,我不会悬丝诊脉,金针刺穴,我是一个医生,我不会急救医人,开刀活命,我是一个医生,我看不懂药方,开不出奇方,这些我都不会,我一样要悬壶济世,医人,医鬼,医道,医仙,医地,医天,只要你有灵魂我就能医,因为我是灵魂医生!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婚姻症候群

    婚姻症候群

    作为妇联任命的“公益律师”,姚遥的任务似乎永远是为在婚姻中历尽不幸的女人争取最大的权利。凡是找她的男人女人,她只有一句话:离吧,不要找任何理由凑合。而无论身处怎样的婚姻危机,女人们对姚遥说的第一句话仍然是:我不想离。这是为什么?一个多年不见的心理咨询师同学和一个特殊案件的出现,让姚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姚遥忽然发现,自己的老公——另一个律师庄重正在做着令自己无法忍受的事情。是给自己起草一份离婚协议?还是按照心理咨询师说的去做?姚遥突然明白,离婚并不简单,她想起无数女人说过的“我不想离”。这四个字的含义,她终于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