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1800000003

第3章 《耶路撒冷之鸽》——失落的家园信仰(2)

圣城不仅仅是小说主题延展的宗教语境,又作为《耶路撒冷之鸽》的故事发生的空间背景。在犹太人迁徙、征战、亡国、流浪、复国的历史进程中,无数城市在血腥的战争中被毁灭,耶路撒冷更是历经劫难,血流不止。“据考证,耶路撒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被围困50多次,被征服36次,被彻底摧毁18次,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有鲜血浸泡过的痕迹。因此,耶路撒冷5000年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和血泪史。”对此以色列当红作家奥兹作过这样地描述:“耶路撒冷发生的事情许许多多。城市遭到毁灭,重建,再毁灭,再重建。征服者一个个接踵而至,统治一段时期,留下几座城墙和高塔,在石头上留下几道裂缝、些许陶器碎片和文献,而后不见了踪影,如同薄薄晨雾在山坡上消失。”这座城市里残存着的是犹太人命运的碎片,见证的是祖先历史中反复出现的欢乐和悲哀。对于圣城耶路撒冷,沙莱夫语出惊人:“这座城市本身似乎比城中的百姓更为重要,死人比活人更为重要,因为他们决定着我们的政治。我们想的不是现在和将来,而想的是过去;我们想的是穆罕默德、大卫王、十字军,而不是想的自己和子女。在耶路撒冷,任何一个地方都极其神圣并意义重大,你连一块石头都不能移动,这里的任何地方都与历史密不可分。这座城市也很虚伪,因为人们总说耶路撒冷是一座和平的城市,但她从未真正和平过,古往今来,总是充满着战争、格斗与厮杀,某些神圣的历史遗迹能够供游人参观、警示后人则足矣,人们还应生活在普通之中。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而犹太人只有一个上帝,上帝是孤独的,孤独得近乎发疯,也使我们发疯。”由以上例证,我们可以推出故事呈现了“圣城——信鸽——爱”的三位一体结构。作为“耶路撒冷之鸽”的基本题解,也构筑了这个回家故事的语境。这一结构的对应意义是:在一个民族两千年的流亡之路上,回归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集体梦想;像服从地心引力一样,信鸽只认得一条路,那就是回家;爱的巢穴里充满的是情的温馨和泪水,爱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整部作品从头至尾回荡着一个声音,那就是家园的召唤——回家,回家,回家……在这个动人心扉的故事里,作者巧妙地把两代人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围绕男孩最后放飞鸽子耐心地构造紧张的氛围,生动描绘鸽子的驯养,传递出鸽子和养鸽人之间独一无二的关系。这部以非同寻常的方式传递爱情力量的小说珍宝,散发着作者独具匠心的光泽。小说精彩细致地讲述了现在和未来曾经有过的、可能有过的、现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由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我们似乎感悟到:因为爱的力量,支撑以色列人走过独立战争之前的拓荒岁月和随后的几十年中所经历的战争磨难。就犹太人的精神世界看来,人们对爱的向往远远大于物质财富。只不过是有的人未认识到这一点,或认识到了却又有意无意忽略了,所以给自己、给同胞、给亲友、给朋友留下了撕心裂肺的遗憾。“孩子”正是用死亡来诠释了爱的真谛:“人虽然死了,爱却得到了永恒!”

拉亚是爱的故事链接的中心人物,她的出场是那双能凝望天空和充满期待的眼睛,在病床上对耶尔断断续续地叮嘱:“去为自己找一个家。一个能让你双脚停下来休息的地方。

一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地方。”——古老的村子里一座旧宅子,附近有一棵大树,屋外为自己建所小浴室。这是她被阻断了的无处寄寓的原生情感未能实现的表达方式,她为自己过去的改变而忏悔:“我再也受不了了!”受不了的究竟是什么呢?在作家对她的塑造中,拉亚首先是传统意识很强的本土二代犹太女性,在浓郁的复国主义氛围里接受熏陶,虽然不像前辈们生活得那样意识形态化,也不再需要像劳费尔和米里亚姆那样为民族利益而牺牲个人的一切,但骨子里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对犹太文化的固守。其次是她痴迷的训鸽生活经历培育的宽容、奉献和富于爱心的价值观,无论对民族事业,还是亲人朋友、爱情婚姻的态度都体现了一个迷鸽狂所崇尚的信鸽对家的那种坚定与忠诚的品质。另外,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命运给予了她青少年时代充分理想的生活和浪漫的机遇,性格里有着太多自由与梦幻的情愫。这样一个清纯阳光的女孩,带着初恋的伤痛和未婚身孕的尴尬进入了婚姻生活,很快嫁给了十年前有着“鸽缘”的美国化了的丈夫雅科夫·门德尔松医生。尽管他对她一往情深,并且移居到了新的城市,但耶尔身上那“男孩”的影子一直伴随着她的人生。共同的努力也没能抹平过去的心灵间隔,连吃色拉都要按食物顺序吃的刻板的医生挂在嘴边的“这是耶路撒冷,不是特拉维夫”,无意间变成了对拉亚的不断地情感刺痛,她变得越来越抑郁,越来越萎缩,自然的反应便是无尽地感叹:“我再也受不了了!”最终使她选择离家栖居在面粉厂旁边,那片能常常看到觅食鸽群的地方,一个可以由窗口眺望特拉维夫的公寓,在孤独的思忆中走向她人生的尽头。在临终之际,指给了儿子一条找回初恋人生的路。

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改变了新一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其间与传统连接的人物是承传着本土血统耶尔,他普通而平凡,简单而自然;而外来混血文化介入者的代表则是美丽而强悍的莱欧拉,她习惯于带着强势的美国风格掌控一切,包括性爱。今天的以色列社会文化构成形态,从19世纪中叶开始,回归与移民的阿利亚运动,曾经带来了俄国的、德国的、法国的和英国的文化影响,后来美国文化的大量渗透和政治经济参与,直接造成了今天以色列的社会和文化现状。耶尔的妻子莱欧拉和蒂拉尔的丈夫尤素的现代美国的生存方式与本土犹太观念内在的不和谐因素,导致了家庭生活的压抑和痛苦并最终解体,尤其是关于“家”理解,比如物质需求、夫妻性关系、是否要小孩、邻里相处等方面,有着难以化解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根本差异,当然还因为两性关系本身的变迁等原因。已经觉醒的女性不甘心在男权社会“死亡”,她们试图撕破强加于自己身上的“贤妻良母”和“家中天使”的假面具表达自己真实的生命欲望,还原了女性作为人和女人的本来面目,并在观念和行为上对男权社会和文化进行了反抗。反抗的方式在“孩子”母亲和拉亚那个时代,她们选择了逃离;而莱欧拉和蒂拉尔一代选择了家庭权力关系反转的主宰。但结果都是婚姻的失败。这一结局预示了走向高度城市化后的以色列,创造了越来越丰富且释放着诱惑的生活,同时也使作为传统精神圣殿的家庭危机重重,家园文化的固有观念淡漠。文化的多元化与观念的现代化进程中的耶路撒冷的都市生活,有心潮澎湃的激情、水深火热的体验、纠缠不清的恩怨。其间历史与现代、宗教与世俗、民族与个体、本土与世界、神圣与罪恶各种因素混合成一体,作为一个生活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又不得不去承受和亲历两千年来的苦难史。无论抗争、适应、逃避都无法超越传统与现实编织的牢笼:渴望——回归——失落的命定循环中,全然不见上帝拯救的灵光。以教外视角来看,因为“流着奶与蜜”的美化,也因为“应许之地”的虚妄:三千年的人造神圣;两千年的渴望回归;一百年的复国重建。留下的除了战争的毁灭就是心灵的创痛。耶尔为抚慰心灵找到的郊外村舍并精心修葺的那个水光山色的伊甸园,也不过是寄托着三代人梦幻家园的象征性寓所。但人们依旧恒久思慕、不断地回归,心甘情愿地被这份信仰所囚禁,古老的耶路撒冷,成了犹太人精神的集中营——里面是一群在家乡感到无家可归的陌生人,永远在回家的路上而没有抵达的终点。

耶路撒冷(Yěrūshālaim)这个希伯来名称,根据语源分析,意思取自城市和和平两个词的意义合并,因此,耶路撒冷体现着人类最崇高的和平渴望。然而这里最缺少的就是和平与安宁,最不缺的却是仇恨与战争,三大宗教之间的冲突在过去、现在、将来都难以避免。各种“神圣”理由,更会释放出难以想象的力量,使不同民族结成血海深仇,积重难返,神圣的光辉早已消色退隐在淡去的传说中。即使是这样一片残垣断壁的焦土地,犹太人仍旧不减那份恒久的眷恋和向往,巴勒斯坦依然是圣地,耶路撒冷永远是圣城。像驯鸽人的座右铭:“只有让鸽子爱她的家,她才会回家”;像奥德修斯的回归(作品称信鸽为鸟中的奥德修斯);像埃涅阿斯的使命(拉亚最喜欢的流浪故事)。流浪中迷恋了两千年的犹太民族自然割舍不下对土地的这份情感。但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家,又怎样才能把它建设成真正的“家园”,而不是毁灭家园的战场?回归的激情之后得到的不应该是失落,更不能是伤痛。这般简单的思维逻辑结果,却被宗教、政治和历史文化重负搅成了一团乱麻,且看不见厘清的希望。我们不知道犹太人持守理性善于思考的传统在现实中怎么变得如此苍白?

在钟志清作专访时,与作者也曾谈及阿以关系这个极其敏感的历史问题。这一民族之争源于同一个家庭中的两兄弟之争(圣经传说的亚伯拉罕后代),两兄弟中的一个被抛弃,一个成为上帝的选民。其冲突主因有二:一是土地冲突,一是宗教冲突。沙莱夫认为:“在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中间,他所寻找的不是爱,而是邻里间的一种和睦相处。也许有朝一日,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会成为朋友,但沙莱夫觉得在他这一代人身上是无法实现的,阿以双方都有着愚蠢之徒。三十年前,沙莱夫参加了“六日战争”,仗打完后他便说,应该将土地归还换取一种和平,但这种思想却为许多人所鄙夷不屑,例如他那位诗人父亲听完此话后,便对他动了雷霆之怒。”我们不禁产生质疑,千年流散后的犹太民族是否依然拥有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发展的权利?以色列建国后爆发的五次中东战争表明,以色列对土地的不当追求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同时,以色列对土地的不当追求也严重影响了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恶化了犹太民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生存环境。既然已经习惯了处处无家处处家的生活方式,而且在不断适应中很好地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民族传统,流浪在某种程度上讲已凝聚为犹太民族之魂,一次显然没有可能带来和平的回归究竟还有多大意义?不管是从历史上分析还是从现实中观察,犹太民族与土地的特殊关系所确立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拥有土地是否意味着这个流浪民族历史的终结?

也许这些疑问的解密涉及对“爱”的内涵的重新阐释,不管宗教的还是文学的。事实上,这也正是历经数次中东战争后的本土作家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不仅有沙莱夫家族茨鲁亚·沙莱夫、阿玛丽亚·卡哈娜—卡蒙等女性作家的性爱、家庭视角;约瑟夫·阿格农本土与欧洲、传统与现代混合的多元文化阐释;更有小说家大卫·格罗斯曼、亚伯拉罕·耶和书亚、阿摩司·奥兹的小说进行“爱”的主题探索。从犹太人与欧洲人的关系,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关系,再到犹太民族内部来源地族群关系等,一致认同“爱”的精神辐射就是和平的唯一希望。《耶路撒冷之鸽》对爱恨情仇的态度,从劳费尔医生、门德尔松医生和建筑商门苏拉姆身上得到了榜样性的体现。从中的启示是漂泊者想家——回家固然属情理所致,但回家的方式同样很重要,圣经传统所宣教的占领方式,最终得到的必然不是想要的家园——“一个能让你安身,能给你提供保护,能使你复活的家。一个在你建造它的同时也会建造你自己的家,一个会让你们相互感恩,会让你们彼此治愈的家。”关键是在重建家园的同时首先要完成精神重塑,从而全面调适土地情结、房子情结和自闭的格托(Ghetto)意识等家园信仰的激进态度,只有找到解决争端的正确途径,才能找到寻找自我的精神家园,进而重建自我的文化身份。

作者简介:陈召荣,男,甘肃张掖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我从战场归来

    我从战场归来

    本书是著名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之时,浴血深入战地,写就的中东战地见闻。带着“记录战争带给人类的苦难”的使命,他在经费紧缺、物质条件极差、生命安全无以保障的情况下,只身辗转伊拉克、约旦、以色列、塞浦路斯……亲眼见证美丽大地沦为焦土,交战国难民垂死挣扎,记者们在纷飞战火中肝胆相照,热血相助……本书多次再版印刷,累计销量百万册,英雄主义的正义和激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
  • 灵山札记

    灵山札记

    我在岷山东麓的涪江河谷居住到四十年的时候,有朋友建议我应该走出去了。不是走到成都平原或华北平原,而是走到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流域,或者是巴黎和布拉格。我也想走出去。未必是定居。走走埃及,走走布拉格,走走巴登,走走彼得堡……换一种地理,感受一下另一种经度和纬度上的日照、湿度和风。也包括人文。
  • 秦岭论语

    秦岭论语

    本书为“紫香槐散文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四辑,收录了作者原创散文三十余篇,值得广大读者收藏。
  • 古城秋实

    古城秋实

    我的家乡福山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的初秋是美丽的,站在青龙山顶极目远眺,红瓦绿树和流光溢彩的屋顶交相辉映下的城区,银光闪烁、蜿蜒而下的内夹河和五彩缤纷、果实累累的田园,起伏逶迤的山丘和碧波荡漾的门楼水库……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妃要逆天:鬼手天下

    妃要逆天:鬼手天下

    传言,她有一双手,翻可为云,覆可为雨,颠倒日夜,逆转乾坤,顷刻间可歼千军万马,挥手间便可救治人命。她常袭一身血红的衣,以一顶尖嘴獠牙的鬼面覆脸。她冷傲,孤绝,睥睨天下。她倾城,倾国,惊才绝艳。传言,他以吞噬人心来保持不老的容颜,本已六十岁的高龄,却是一副将将二十岁的容颜。他杀伐决断,从不手软。即使是他最宠爱的妃,一旦触到他的逆鳞,狠绝杀之,眼都不眨。他常披一袭墨色披风站在城楼上遥望远方,却是满目苍凉。他邪肆,冷血,傲世九天。他俊逸,风流,绝色清华。这样的她,与这样的他,相遇邂逅,又会发生怎样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呢?
  • 杀破伐

    杀破伐

    杀生境、破军境、伐天境,灵修者穷其一生所追寻的便是那无与伦比的伐天境。但自千年洛皇以后便没人可以真正达到此等境界!顾麟,一个死去的特种兵,穿越到灵修者的世界,只为寻找创界石换回自己的曾经。却没料到两个世界的命运巧妙的系于他一身之上。征战四方雄霸异界大陆,千古名将皆是吾身前世!阴暗中杀机四起,危机时绝处逢生!“天要我死,我偏逆天而行!”
  • 熏琳历记

    熏琳历记

    为了前世的那份本属于我的东西,今朝我要把它一点一点的夺过来。这,是我熏琳的承诺。
  • 好口才你学得会:任何时候都用得着的说话技巧

    好口才你学得会:任何时候都用得着的说话技巧

    曾经感叹网络时代的人际疏离?曾经因为不恰当的对话与人发生误会?曾经因为未经思考轻易发言而闯祸?只要懂得新时代的沟通方式,同样可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亘古不变的人际沟通关键法则+贴近生活的人际沟通实际案例,《好口才你学得会:任何时候都用得着的说话技巧》这本经典,将为你我克服各种说话难题!
  • 穿越了傲笑天下

    穿越了傲笑天下

    她,是一位现代美少女杀手。赶上潮流穿越了,因前身是傻子任人欺负,这下该报仇了!
  • 守护甜心之初心

    守护甜心之初心

    亚梦在经历很多事后开始变得成熟,试着去了解别人,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会笑着去面对,在得知自己第一个身份千叶飘雪是被父母‘丢弃’,她坚信:父母一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随着自己的身份被一步步揭开,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没有让所有种族和所有信任她的人失望,也明白了自己的初心。前面点点是让亚梦成长的,亲们表误会,这不是黑化文,是关于种族&星座的文文。。求支持新文《青春旋律:便利贴女孩de春天》
  • 无限网游之术士狩猎者

    无限网游之术士狩猎者

    标题名词解析:无限:没有极限,指不受常规约束。网游:网络游戏,本书将涉及到多款经典网游,但均会有所改动,所以切记勿上纲上线,娱乐就好。之:语气助词,没有特殊含义。术士:掌握暗黑法则的一种职业,本书会套用WOW中的术士设定,但会有所改动。狩猎者:专门对某一特定目标进行捕杀的人。※※※已签约,请放心收藏,投票,拜谢。原名为《无限网游之术士传奇——狩猎者篇》※※※PS1:每日有更。各位朋友,来顶顶排骨吧。PS2:此书有详尽大纲,排骨会全力写作,当然也欢迎书友提出宝贵意见,一切以和、谐为贵。
  • 泼墨楼旧事

    泼墨楼旧事

    历史的烟尘飞扬了千百年,往事经沉淀早已化为云烟。兵荒马乱,谁改写了谁的未来;歌舞升平,谁又抹杀了谁的存在??泼墨楼进出人无数,上至皇帝王侯,下至走卒贩夫。他们各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各自抹去了不为人知的的历史。小女子不才,随泼墨楼矗立千百年,总该是真的一些往事的。没错,我就是来颠覆历史的。?
  • 坏男诱捕小猎物:甜心乖乖不要逃

    坏男诱捕小猎物:甜心乖乖不要逃

    “女人,你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对她极度迷恋,却不知道她是谁。她抚着他结实的胸肌……“我们只要快乐就好了,你何必知道我是谁呢,就象我也不想知道你是谁。”为了绑住她,他恶作剧在套套上动了手脚,让她怀上他的种,“有了我的孩子,从今你就逃不了了。你会永远记着,我们之间的牵连,是一条小生命……”他要成为她生命中的最爱。
  • 原大陆之殇

    原大陆之殇

    因为爱,他献祭了整片大陆。因为爱,他甘愿放下弑神的剑。因为爱,她耗尽神力只为苍生博一条生路。因为爱,他来不及加冕就战死沙场。因为爱,他坦然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