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1400000040

第40章 甘肃特有民族(2)

甘肃三个特有民族的小说创作的历史是从新中国建立以后才开始起步的。有个粗略的统计,五六十年代乃至70年代,甘肃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作者们在省内外报刊发表的中短篇小说总共不超过10篇,而到了90年代以后,三个民族的作者们在《民族文学》、《飞天》、《甘肃日报》、《甘肃民族文学》、《回族文学》、《新疆回族文学》、《河州》等杂志发表的短篇小说累计已达70多篇,其中中篇小说7篇,长篇小说一部。以上所述清楚地表明,甘肃三个特有民族的小说创作在80年代以后,有了长足的发展。

1954年《甘肃文艺》第2期发表了东乡族作家汪玉良的第一篇小说《一棵枫树》,这为东乡族的小说史打破了零的记录。这篇小说以活泼明朗的色彩,描绘了一个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役中,为使一棵枫树免遭战火摧毁,毅然挺身护挡而不幸身受重伤的故事。作品构思精巧,充满象征意味,枫树象征着美丽可爱的三千里锦绣江山,进而歌颂了英雄的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

1958年,东乡族作者汪玉祥在甘肃《工农文艺》发表了小小说《送药》,歌颂了助人为乐的新人新事新风尚。1964年4月在又《甘肃文艺》上发表了短篇小说《马老大》,通过一个诙谐幽默的车马店家,时时处处为过往客人提供殷勤周到的服务,为有病的客人煎药送汤、问寒问暖等行为,塑造了一个热心帮助别人的朴实的马老大形象。

粉碎“四人帮”之后,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甘肃三个特有民族的作者们面对这个时代里人们内心世界和精神素质的重大变化,“感于事,动于情”,欲罢而不能,纷纷利用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创作出大量作品,形成了一个较猛的势头。在中国作家协会的刊物《民族文学》和甘肃的文学刊物《飞天》、《驼铃》等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甘肃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民族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已出版了这三个民族作家的中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这些作品已开始从描绘牧区生活扩展到表现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表现改革开放壮阔的生活画面,展示出令人乐观的创作势头。这也显示出甘肃三个特有民族的文学创作已从雏形开始走向成熟。

长篇小说《爱神,死神?》这部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回族人民生活画卷的长篇小说,是汉族作家张锐和东乡族作家汪玉良合写的。这部反映回族筏子客与生活抗争的长篇,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作品紧紧围绕艾黎、克里穆等筏子客们在黄河的急流险滩上,为帮助一对从封建小军阀魔爪下逃亡的青年男女色素和索非娅而出生入死的故事情节这个主线,充分展示了回族、东乡族独特的生活和斗争方式,充分表现了民族特有的性格、心理素质和表情达意的方式,以及他们的信仰和遵守的道德准则,深刻揭示了特定民族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作品告诉我们,在贫瘠的黄土高原的狭谷河滩上,被命运驱赶的出门人,在这块厚土上生存下来,世代繁衍,以黄河为生,以黄河为归宿。书中所描写的“马家镇”,就以这个奇异的生存地带为特征。黄河养育了他们,掩护了他们,黄河也吞没过他们。一贫如洗浪迹天涯的筏子客,全部的寄托就是黄河,他们的命运和黄河联结在一起,他们有自己的欢乐和悲苦,有自己的期冀和忧怨,也有自己的爱情和仇恨。岁月在血和泪的搅拌中流逝,希望一次次地破灭,幸福一次次地崩溃,然而这些散落在黄河滩上似砂石般的人群,依然那样顽强地生存下来。苦难没有淹没他们,惊心动魄的冒险生活,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无数次循环往复,是那样的平凡而又高贵。筏子客身上张扬着黄河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气度,他们不愧是黄河大浪中无畏的精灵。一个小小的“马家镇”延伸出一方海阔浪高的天地,特殊的生存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民族性格。作品所深刻揭示的这种壮美,正是这部长篇的题旨所在。这部作品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令人称道的。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沉寂的大地顿时活跃起来,各个角落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改革之风也同样吹拂在甘肃三个特有民族生活的土地上,于是反映这一题材的作品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山情》和《鸽子飞了》是东乡族作家舍·尤素夫的两本中短篇小说集,编选了作者在新时期以来创作发表的近30篇中短篇小说,内容多是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反映东乡族人民生活的。讲述了一个个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动人故事,描绘了一个个带有原生色彩的人物形象。《噢,阿利玛》、《夜空,也有两只眼睛》、《撒尔拉雾,我的月光宝镜》、《唉这个诗尼别勒》、《鸽子飞了》等短篇则重在对人物命运的揭示,反映了新旧交替之际,东乡人思想意识的变革和年青人对新生活的热烈追求,再现了新时期多彩的生活。《陶泥坛儿》、《瓜子达伍》、《吃平伙》、《嘎麦迪》、《伍拉沙》等篇闪耀着批判性锐光,对于本民族存在的落后、愚昧现象给予了善意的批评。《冬花》、《大山后面,有一颗星星》、《风,吹落的熟果》、《酸把梨》、《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山陌》等篇什,以浓郁的本土特色和诗化语言,体味和把握民族心灵深处那细微而深刻的本质特征,挖掘东乡人深藏在内心的独特的心理素质。他的小说不追求情节的惊险离奇,而是以朴实自然的笔调去描绘生活,摄取其中动人心魄的情感瞬间加以开掘、提炼,谱写了一曲曲东乡族人艰辛、苦涩而又不失欢乐甜美的生活之歌。舍·尤素夫的小说作品始终植根于本民族的心理文化之中,蕴含着本民族心理文化的人情美和心灵美,他的小说集《山情》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小说集奖,内中有的篇什被选人《中国小说年鉴》(1985)和台湾新地出版社出版编选的《中国大陆短篇小说集》中。

面对全国少数民族文坛所呈现的色彩斑斓的小说景观,裕固族小说家杜曼也勤奋创作,现已发表了中短篇小说20多篇。他的《相见在山中》、《进门就是客》、《牧人》、《深山·岁月·猎人》、《山地民谣》、《狼患》、《啊,泥河中的砂石》等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相会在山中》从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物中挖掘出新意,让读者领会到裕固族人特有的风土人情和个性魅力,具有独特的美。这篇小说曾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牧人》、《深山·岁月·猎人》中,作者描绘的主人公粗犷、剽悍的性格及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出的浓郁草原风情,展示了生活在祁连山麓牧场上人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肃南裕固族典型的社会情感和这个民族生活发展的某些轨迹。

在中篇小说《山地民谣》中,杜曼心平气和地面对囿于守旧恬淡的牧区现实,用科技知识和文化为社会现出光明。小说主要描写了从牧区来的职高生巴尔斯在临近毕业前夕。为找工作以及和城镇上的女同学产生的感情所引起的诸多浮躁心境和鲁莽行为,进而远走高飞出外打工体验的种种酸甜苦辣;深刻表现了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商品意识为肃南草原带来的新的生机和机遇,但这新的生机和机遇并不是一下就能被牧人所理解所接受的。作者把艺术视角投向现实生活的纵深处,感悟到游牧文化与主流文化碰撞而发出的震憾人心的声音。

同类推荐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古代家具收藏艺术

    古代家具收藏艺术

    我国的家具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取决于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从商周到秦汉,是以席地跪坐的方式为中心的家具;从魏晋到隋唐,是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交替的家具;北宋以后,是以垂足坐为中心的家具。总的趋势是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发展。
  • 中国秦腔

    中国秦腔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客家山歌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社交手段,尤其是在爱情生活中,其功能具有隐秘和公开化的两重性。因为是唱歌,可以解释为艺术的虚构,因而有隐蔽性;但是,又因为是面对面的唱和,对方也可以理解为真情直露。作为娱情的手段和作为传情的渠道,是合二而一的。
  •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石刻与文化艺术。包括大足石刻、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娲皇宫石刻、桂林石刻、佛沟摩崖石刻、鹭峰寨摩崖石刻、子房山摩崖石刻、泰山摩崖石刻、武夷山中摩崖石刻、九日山摩崖石刻、七星岩摩崖石刻、南明山摩崖石刻、云峰山摩崖石刻、天柱山摩崖石刻、黄山摩崖石刻、晋城摩崖石刻等。
热门推荐
  •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策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马克思(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克思(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克思,K. (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家庭和学生时代 1818年5月5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律师,犹太人。母亲罕丽达·普雷斯堡是家庭妇女,荷兰人。1830~1835年,马克思在特利尔中学学习,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立志为人类服务。1835年10月进波恩大学法律系,1836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起初研究法学,后来主要研究历史和哲学。1837年起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成为该派“博士俱乐部”一个颇有影响的成员。
  •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材变天才:师兄请吃药

    废材变天才:师兄请吃药

    夜千寻经历一场车祸穿越成废材小姐,一朝崛起拥有上古召唤书。顺带了两只可爱的小召唤兽,居然还是凤凰后代。上了一趟圣灵阁,硬是被阁主收为徒弟,身后跟着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师兄。“小师兄,你一定要跟我打一场吗?”夜千寻严肃地看着面前这个笑得灿烂的玉雕小宝宝。“对滴,师妹。”话毕,夜千寻就已经倒在地上然后被蹂躏。“真不要脸,欺负小师妹。”二师兄狡猾地笑着说道。小师兄眉毛一扬,嚣张道:“就欺负,怎么样,有本事来和我打啊!”二师兄灰溜溜地逃走。靠!她一定要回现代,不带这样的。一朝变化,比自己小四岁小师兄变回真实身份,不仅比自己大了六岁而且还是自己师傅的师弟,之前隐姓埋名成为自己师兄,被哄骗着上了师兄的床……
  • 我在人间:写封信给天堂的你

    我在人间:写封信给天堂的你

    Leslie,一生太短,短的这些年,只够爱你一个人。我们都深深地深深地爱着你,你的离去,让世间从此再无愚人节。我是荣迷万千大军中的一员,我还怀揣着希望在人间彷徨,心中甚是思念你,你在天堂,可否能收到我的来信?
  • 五灵之主

    五灵之主

    五行混乱,地府之门大开,阴灵过境,留下满目疮痍,人类被围困在神羽山下,谁能携五行之灵拨乱反正?
  •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明王朝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明王朝

    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任务故事、历史事件,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明历史的长卷。那些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古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通过这本书活生生地重现在我们眼前。
  • 妖王的娇宠妃

    妖王的娇宠妃

    他是妖,可他风华绝代,仪容万千,媚尽天下痴心女。她是捉妖师,誓必铲除天下妖!可这对人儿刚见面,并不是喊打喊杀,更不是柔情蜜意,而是双双石化!买噶,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磁场感应?也太玄乎了吧!
  • 寓言女巫的LOVE,LOVE,LOVE

    寓言女巫的LOVE,LOVE,LOVE

    谁说女巫没烦恼?莫名其妙被甩后,难道就不能变身成为美女再来接近他?But,她做不到!身为寓言女巫的她,却不是常常能够准确地预料到未来。魔力有限又如何?面对着同时爱上自己的两大帅哥,她又将何去何从?一个是优雅风趣的湛俊,一个是深沉多情的湛基,她的选择,最终会是什么?然而,莫名的选择,却不一定是唯美的童话。原来,按照女巫的规定,知道自己身份的人都会莫名其妙地死去,她究竟该如何保护自己所爱的人?于是,就在自己彷徨之间,他居然已然发现了她的身份。那么,他会受到诅咒而死去!她究竟该怎么办?死了的他还会回来么?如果有可能,时间可以倒流么?失去魔力又如何?无法变身又如何?既然选择了留在他身边,即使他忘记了自己的所有又如何?只是没想到,这一个简简单单的选择,竟然牵出了自己与他前世的爱恋、今生,竟是转世。异样的爱恋,流连在一个杂草般顽强的寓言女巫身上,的确,最终的唯美,幸福得让人不住疼惜。
  • 腹黑撒旦情绵绵

    腹黑撒旦情绵绵

    因一场车祸意外她穿越到一个拥有魔力的异界里,而且该死的既然好死不死的穿越到他们的战争里,并被一个男人所击中张怡倩,她当场吐血晕了过去。在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成为阶下囚……他们的巫师得知张怡倩并无魔力时,以为是敌军派我做间蝶,试图开启我的魔力,结果徒劳无功。这个国王好俊秀啊,还有害她受伤的贱男人长得也好好……帅神呐……我就这样被一个叫阿西莫的公爵带走了,而且还从为他的仆人,处处受他叼难,还要忍受他动不动那偷袭我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