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1400000032

第32章 试论藏族戏剧与民间舞蹈(1)

王洲塔

一、藏族戏剧

甘南藏区草原辽阔、江河纵横、雪山连绵,是一个有着绮丽风光、神奇魅力的地方。生活在这一方土地的人们,常以古代原始部族的酒歌、嘎舞、祭祀、口头文学形式诵唱跳舞,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样逐渐形成“南木特”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和各种舞姿优美的民间舞蹈。

1.藏剧的起源。

藏剧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剧种。早在公元8世纪时,藏王赤松德赞派人从印度乌仗那国迎请莲花生大师和寂护大师来吐蕃宏扬佛法,在山南扎囊境北选址修建了第一座佛教大寺——桑鸢寺。桑鸢寺从破土动工到正式建成,历经12年,于公元775年正式落成。寺院建成后,在藏王赤松德赞、莲花生大师和寂护大师的主持下,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和开光仪式。就在这次开光大典上,莲花生大师将西藏本土带有本教色彩的拟兽面具舞和佛教密宗瑜伽学说中的“金刚舞”结合起来,创编出一种只舞不言的“哑剧”舞蹈来镇魔酬神,为寺开光。这种哑剧流传到现在,仍在各大寺院中以跳神形式保留下来,对后期传统戏剧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见《五部遗教》)。

公元9世纪,统一的吐蕃王朝崩溃,整个西藏陷于混乱之中。直到13世纪元朝统一了西藏,封萨迦派高僧八思巴统领天下释教,佛教随之得以复兴。到公元14世纪,出生于后藏活迦拉孜地方的香巴噶举派高僧不杰布在哑剧的基础上,开创了以唱为主,诵、舞、演浑然一体的藏剧。

唐东杰布,又名华智白旺秀尊哲。生于藏历第六饶迥的金牛年(公元1361年)。唐东杰布小时因家境贫寒而出家为僧,先后在多朵嘉拉寺和萨迦大寺拜仁达哇、循努洛哲、夏普哇等名师,闻习三藏经论、新旧密法。后来,唐东杰布在云游印度、康藏各地时翻山越岭,看到人们过河难的情景,产生了演戏筹资修桥的想法。他动员藏贝纳家能歌善舞的七姐妹组成演出团,两人扮演王子,两人扮演猎人,两人扮演天女,一人击鼓吹乐,他本人创作指挥,创建了藏族历史上的第一个七人剧团,名叫雅龙扎西雪巴剧团。后来人们将他尊为藏戏的创始人。

据传,唐东杰布一生建了110座桥,其中铁索桥50座,木桥60座。他创建剧团、治水建桥、弘扬佛法、积善修德,得到后人广泛的崇敬和赞誉。公元1485年圆寂于类乌齐地方,享年125岁(见《正法白琉璃大事年表》和《唐东杰布传》)。

从现存的一些壁画材料和史书记载看,唐东杰布时期的藏戏,就其内容和表现形式而言,主要还是以流传在民间的传奇故事和记载在佛经中的神话故事为主,表现形式上以简单的跳神仪式和民间歌舞为主,并有唱、白、表(面具)并举的虚拟程式表演,中间穿插一些情节,使其戏剧化。从这一点看,已突破了那种早期只舞不言的哑剧形式,而且有别于神舞,向具有戏剧程式化和形象化的表演艺术迈进了一步,受到群众的欢迎,从而在后藏、山南各地广泛流行。

到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洛桑嘉措把藏戏作为一种独立的戏剧艺术形式,从宗教跳神仪式中分离出来。并从剧团的编制人手,对藏戏的基本程式、舞美音乐、唱腔演技等加以改进,但总体上保留了原来的表演形式。18世纪时,西藏噶厦政府提倡“把古昔菩萨、大师的故事表演出来,以劝恶归善”,从此以后,藏戏更加得到了繁荣发展。

藏戏从公元7世纪开始到公元18世纪止,在藏族文化的发源中心卫藏地区经历了近千年孕育、萌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又从发源地西藏传到康藏、青海、甘肃各地,其艺术影响远播到甘、青、川、滇以及布丹、锡金、尼泊尔等邻邦。通过几个世纪的实践,藏戏已繁衍、分蘖、滋生出了多种戏剧种类,如产生于19世纪的安多藏戏——“南木特”,就是在西藏藏剧的影响下,分蘖出的具有地方风格的剧种。

作为安多藏戏剧种之一的“南木特”,最早是在拉卜楞寺二世嘉木样贡去乎·久麦旺布的亲自授意倡导下,由贡塘·丹贝准美仿效西藏藏剧的表演形式,将藏族传记文学名著《米拉日巴道歌》中猎人受教化的一段故事改编成剧。当时称《鹿舞剧》,藏语称“哈疠羌姆”,在每年藏历七月八日的“柔扎”节上定期演出。20世纪初,五世嘉木样·丹贝坚木参赴藏学习深造,常利用闲暇观赏藏戏。后来,他对西藏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籍以后,就把排演藏戏作为一件大事交给了本寺“学富五车、见多识广”的琅仓活佛。琅仓活佛按嘉木样的安排,创编了藏族历史剧目——《松赞干布》。该剧的唱腔音乐以当地民歌、说唱调为主,表演多采用民间歌舞和寺院跳神舞蹈。剧中还借鉴了一些其他民族戏剧中程式化了的动作。在表演艺术上,不仅采用人的动作神态,而且摸拟飞禽走兽的形态动作。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个性的需要,把生活形态提炼美化,形成特殊的戏剧表演形态,并加以夸张,起到渲染气氛、突出人物个性、增强艺术感染的作用。

“南木特”剧由于受拉卜楞寺宗教文化这一养料的滋补和一大批潜心于这项事业的博学硕士的积极努力,从其产生到现在,历时虽不到一个世纪,但已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成为独具一格的戏剧流派,在整个甘南藏区,乃至安多地区迅速流传开来。不但在寺院僧侣中排演,而且群众自己也进行排演,成为草原游牧部落群众乐意接受和深为欢迎的一种剧种。

2.藏剧的表演。

藏剧是藏族文化艺术形态中占重要位置的一门融歌、舞、说唱、音乐、文字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从藏剧的剧本、舞美、唱腔、面具、音乐、服装等方面的艺术构成来看,她是在当地民间舞蹈、民歌、说唱、佛殿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酬神醮鬼的宗教跳神仪式,并依创编加工的历史故事和佛经故事而逐步形成的。其唱腔与藏族民歌“谐钦”腔调相似,其花腔顿音“振古”与“酒歌”曲调接近。在其形成过程中,又经过无数艺人、戏剧作者等的加工、改编、完善,成为符合戏剧理论要求、又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藏剧。

按藏族戏剧学理论的常规要求,每出藏剧,一般分为“顿”、“雄”、“扎西”三个部分。“顿”是剧前道白,向诸神祈祷,向观众敬礼。“雄”是正戏。“扎西”是最后剧终时的祝福,据传,其中的“顿”和“扎西”最早是一种跳神仪规,后来被吸纳到藏剧之中了。

藏族戏剧舞蹈也有定型的动作和规定的节拍,舞蹈一般定型为下列9种姿态,简称9姿:娇媚姿、英豪姿、丑陋姿、勇武姿、滑稽姿、怖畏姿、怜悯姿、希冀姿、和蔼姿。舞蹈节拍,又分下列6种:①“顿达”,一般为出场时用,节拍由慢渐快,舞步跳跃变化。②“切冷”,前行动作的节拍,先右后左,转半圈曲线行进。③“恰白”,敬礼时的节拍。④“德车”,静场时,轻轻击鼓的节拍,异常缓慢。⑤“格切”,表现长途跋涉样式,作四周环行。⑥“波钦”,是一种上身平伏,下身平跃转圈,表现高难动作的角旋舞。上述这些戏剧舞蹈动作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定型化了的动作,但一般男子大多以张弓骑射样式的动作为主,女子多以捻毛纺线样式的动作为主。这种程式是古代藏族人民根据生活劳动动作提炼美化到舞台的艺术造型而固定下来的程序样式。舞蹈的基本形式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因此,给人以自然、纯朴、文雅的感受。

民间舞蹈艺术对藏戏中舞、眼、身、法、步五类表演技能的形成,拟定了每个动作的虚拟性,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各地舞蹈的不同特点,各地藏戏的舞蹈各具当地民间舞蹈的风味。如西藏地方的藏戏舞蹈以热烈欢快的“踢踏舞”为主;康区各地的藏戏舞蹈以婀娜多姿、优美抒情的“弦子舞”为主;安多甘肃藏区的藏戏舞蹈多以舒展奔放、翩翩起舞的“则柔”为主。藏戏中的舞蹈大多是完整的段落和定型的动作,舞蹈语汇多一半不是为剧情发展、人物塑造服务的,而是为了烘托气氛,因此上下场不分角色,能歌则歌,能舞则舞。

藏戏的乐器既简单,又富有表现力。一鼓一钹、一弦一琴,加上一架长号,一把锁呐,就能使一台戏既连贯又完美地演下去。舞蹈动作的表演、唱腔节奏的变化、每个场次的转换、间歇时空的过渡均由乐器指挥。根据戏剧乐队配器,一张鼓有多种击法,鼓钹要配合打击,锁呐长号间奏插吹,以增强戏剧的气势和增强演出效果。上述乐器多为佛教寺院举行跳神法会时所用的佛殿音乐乐器。这些乐器在戏剧中的使用,可以说明藏戏最初的产生,是为了弘扬佛法、教化人民的需要。所以,藏戏从内容到形式的形成,从乐器到道具的制作都与佛教的形成发展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藏戏的音乐伴奏、舞蹈动作及面部表情都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它的唱腔和曲调就显得特别重要。藏戏的唱腔曲调,大都源于民间曲调,据统计,唱腔共有20余种,男女老幼、悲欢哀乐各不相同,但一般常用的可归纳为“达仁”、“教鲁”、“达通”、“当罗”等4种曲牌。

“达仁”是表现心情舒畅欢乐的一种长调。

“教鲁”是表现一种忧愁悲伤心情的深沉的调子。

“达通”是用于一般叙事的叙情短调。

“当罗”则是感情起伏变化,或因喜怒而需变腔时的调子,也可称反调唱腔。当一个演员唱完一段歌词,余音未落,其他演员接着帮腔。这样,既能缓冲主唱人较为单调的的嗓音声腔,又能给观众以和谐优美的感受,整个唱腔听起来由近而远,此起彼落,给人以高昂、豪迈、悠扬的感觉。

藏戏唱腔的曲谱,可归纳于藏文化10大类中的“工艺学”中。工艺学是古印度文化的分类法,它囊括建筑工艺、科技工艺、军械工艺、体育技艺、手艺技艺、戏剧音乐声明艺等64艺。其中的戏剧音乐声明艺中就载有七音品曲谱乐理学说。据考,七音品曲谱理论最早起源于公元2世纪,由印度著名学者婆罗多在其《戏剧论》中首次提到。公元7世纪以后,随着佛教的传播,译为藏文,传人西藏。到公元1216年,萨班·贡噶坚参在他撰写的《乐论》中也直接引用了七音品曲谱法。嗣后的公元17世纪,第悉·桑杰嘉措在其文集中也涉及到七音品曲谱的艺术理论。由此可见,七音品的传人,对后期藏传七音品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藏传七音品曲谱及其汉文直译和音质特点为:

①七音品的藏汉对译:具六、神仙、持地、中令、持五、明意、近闻。

②七音品的音质特点:藏传七音品是根据每个音的音质特点,分别代表音高不相同的七个音品声音的名称,如像区分汉文曲谱中的七个音阶一样。古人还把七个不同音品形象地比喻成七种不同动物的声音来区分表达音阶的高低。七音品所比喻的七种动物的声音分别为:

第一,具六——声如孔雀。

第二,神仙——声如黄牛。

第三,持地——声如山羊。

第四,中令——声如鸿雁。

第五,持五——声如杜鹃。

第六,明意——声如骏马。

第七,近闻——声如巨象。

以上所述的是藏戏的表演艺术、唱腔的基本曲调以及藏传七音品的对译方法和音质特点等藏戏基本理论。而如何运用这些传统音乐的调式和音阶,兹因篇幅所限,多不赘述。

总之,随着藏戏的普及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给藏戏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员演出时,必须按照剧情的发展变化随时更换唱腔,很细致地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有些程式化的动作要按人物的身份分类,力求定型。而其舞蹈动作又要和唱词、唱腔相配合,与剧情发展相联系。通过观赏,起到使人净化灵魂和给人以艺术享受的作用。

3.藏剧的剧目。

从整个藏区,包括甘、青、川、滇流行的各种剧目来看,驰名各地的约十几出。其中,普遍受欢迎有8个传统剧目,通称“八大藏戏”。

这8出传统戏剧,从内容、选材上看,大部分来源于民间故事、历史传说、佛经故事以及世事人情等几个方面。现按次概述如下:

①《松赞干布》:是描写藏王松赞干布迎取唐文成公主的历史剧。剧中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噶尔东赞都是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剧中的噶尔东赞为了迎娶文成公主,在唐都长安与各国使节一起应试。结果在一次次比试中均取胜。他在行线穿珠、马驹认母、饮酒不醉、百羊一餐、教场选主等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智慧,令人感到亲切、朴实,难以忘怀。剧中也集中歌颂了汉藏两个民族亲密友好的关系,热情赞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本剧在基本忠实于史实的基础上,吸取了一些民间故事,因而主题突出鲜明,人物刻画生动细腻,富有传奇色彩。

②《诺桑王子》;神话故事剧《诺桑王子》最早汇集于大藏经《丹珠尔》中,后在故事集《如意宝树》中也编入了诺桑爱恋引超仙女,俩人朝夕相处,恩爱缠绵,结果遭到其他嫔妃的嫉恨,乘诺桑出征不在,逼走了引超仙女。诺桑班师回宫,不见了引超仙女,悲愤填膺,历经艰辛,追往天宫与引超相会,把引超仙女重新迎回人间,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本剧讲的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而是天宫、仙女、神人等超凡脱俗的事和人,但是,主题还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一是通过诺桑王子和引超仙女悲欢离合的曲折故事,提示了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斗争,反映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二是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豪迈气魄。

③《郎萨姑娘》:该剧是根据世事人情写的。剧中主要叙述了江孜娘多地方一农家少女的悲惨遭遇。通过她的遭遇,揭示了当时封建农奴社会的黑暗,控诉了山官头领的专横残暴。

简单剧情是:很早以前,在后藏江孜娘多地方有一位美丽、善良、贤慧、能干的姑娘,名字叫郎萨雯波。当地山官扎钦巴看中了她,结果倚仗权势,逼迫娶为妻子。她在山官家终日劳作,仍受苦挨打,以至抱恨而死。死后又还魂复生。最后毅然出家为尼,修成正果,山官父子也受到教化。

④《顿月顿珠》:该剧着重描写了道巴桑林国两个小王子情同手足、患难与共的故事。

简单剧情是:顿月和顿珠是同父异母的弟兄俩,哥哥顿珠是已故皇后生的,弟弟顿月为后妃白玛坚生的。白玛坚为使自己的儿子能继王位,不择手段,虐待前妻之子顿珠,曾几次派人谋害顿珠。但顿月和顿珠情同手足,非常友爱,知道这件事后,一同逃往异国他乡,历经磨难,最后顿珠以他的贤明与德才博得邻邦的推崇,作了邻国的君王。事后感化了继母,让贤弟顿月继承了父位。从此,四邻友好,国泰民安。

这出剧也是根据人间世事题材编写的。

⑤《苏吉尼玛》:该剧描写了一个隐居道士的女儿苏吉尼玛一生的遭遇。苏吉尼玛善良、温婉、美丽,被国王看中后,强娶为妾,引起了宫内其他妃子的嫉恨,便伺机暗害了王子,嫁祸于她。国王听信谗言,将她流放到远方野兽出没的一个深山老林当中。后被修行道士救去,随他修道,云游四方,宣扬佛法,劝化世人。此事传开后,感化了国王和陷害她的妃子,遂皈依佛门,忏悔已过。

同类推荐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往今来,优秀执著的人类在追逐艺术的过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创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每一种艺术风格从最初的背离传统到最终的凝聚思想,每一种艺术流派从它的源起、兴盛到没落、衰败全都经历了无数岁月的积淀,最终才一步步地走出了自己的锦绣天地,从而推动了一代代卓越的艺术的大师的诞生。浪沙淘尽,当我们伫立在这些旷世作品的身旁、我们除了赞叹外,有的就是暗自窃喜和虔诚的感恩,为了拥有这些作品而感谢上苍。
  •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影视表演教程

    影视表演教程

    本书分“表演概说”、“表演技术训练”、“课外延伸阅读”三章。内容有:关于表演、演员的素质、表演的基础训练、表演艺术术语等。
  • 手风琴教学法

    手风琴教学法

    本书内容有手风琴音乐发展简史;中国手风琴专业教学现状;高等学校手风琴专业教学组织、管理;手风琴专业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手风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来手风琴专业发展趋势,等等。对本专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璀璨反扑

    重生之璀璨反扑

    按理来讲,身为端王正妃的崔粲然跟着自己老公造了大伯子皇帝的反,她就应该顺理成章成为皇后了。可是不!她老公,以前的端王,如今的皇帝,一纸圣旨封了她当了贵妃,另一道圣旨封了自己的初恋成了皇后。心高气傲的崔粲然一怒之下烧了圣旨,烧了椒房殿,也烧了自己。然后,所有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 乱中深情

    乱中深情

    我依旧不语,又蹭了蹭他的胸膛,想紧紧地依偎在他的怀里。“诺,知道么,世上最让人羡慕的发丝是何颜色?”他不假思索地低头伸进我的发丝中,细闻发中馨香,深呼吸,等他睁开眼,撩拨起我一缕青丝,悠悠道出:“白发!”我会心一笑,笑得有点淡然如水一样清新自然,笑得有点自得如花一样的炫耀鲜艳,他!还是懂我!倩兮一笑中,我的脸与之正好正视,下颌微微被他手指勾起,慢慢地与他达到平视的角度。我怔怔地注视他,他柔情地凝视我,他的脸庞渐渐靠近,温热的气息慢慢传递,萦绕我脸前,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挠得自己轻痒点点……
  • 盛宠世子妃

    盛宠世子妃

    一朝穿越,腹黑狡诈的她成为沐国公府嫡出千金。沐国公府平妻掌权,嫡妹横行,嫡弟嚣张,姨娘欺诈,下人刁钻,她是21世纪金牌特工,从来只有她算计别人,何时轮到他们横行霸道了。可没想到,她去制不住那位腹黑的主,“娘子啊,你准备往哪里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春草开花

    春草开花

    春草,一个普通的农村女人,从小生在一个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女人毫无地位的农村家庭,不能上学,更不能撒娇任性,除了辛苦劳作,没有任何快乐可言。但她却拥有一种影响了她终身的性格:倔强,不服输。揣着一定要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她不甘心命运的摆布,奋力挣扎,自己找婆家,自己闯天下,出门打工,创业,发家,失败,东山再起,再失败,再开始,一次又一次,历尽艰辛,吃尽苦头。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商小贩到清洁要保姆,她挣扎,奋斗,忍耐,苦熬,坚决不气馁,不放弃,甚至不诉苦。直到小说结束,春草仍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仍在苦苦的奋斗之中。
  • 穿越之财女满堂

    穿越之财女满堂

    高世曼,21世纪的一个机灵又小任性的白领;时刻期望有一个男神砸在她头上谁知,一觉醒来,已然隔世,她能在这男尊女卑的社会找到她的男神嘛。高富帅沈立行,人见人爱;冷冽王子李陵,不爱江山爱美人;柔情苏潜,酷似前世男友。机缘巧合之下,她大放异彩,吸引了男神间的明争暗斗,谁将掳获她的芳心呢?且看小女子如何玩转异世人生,走上人生颠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骄阳无悔

    骄阳无悔

    一个小混混的一段长情史。一个无恶不作的混混,为了一个女孩改头换面。却悲剧收场、或执于你梦,或坦然放手,感情总不尽然。一段真实的社会底层成长史
  • 步步为赢

    步步为赢

    暗潮涌动的职场,利益驱使下的各方厮杀,格子间里谨慎小心的暧昧关系,刻骨铭心的初恋情人……一个美丽时尚的女人在职场中努力奋斗的故事,爱情绝不是生活的唯一,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她想追求的很多。
  • 我们那下落不明的青春

    我们那下落不明的青春

    爱情,是我们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养料,更是文学的一种极致体现,更是我们曾下落不明的青春。更多美文请关注作者微信:liuliguyun也可以添加作者QQ:734030986看优美原创语录哦。
  • 混元至尊

    混元至尊

    一个名叫郭健的大龄青年,在公司组织的郊游中,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灵魂穿越到了南宋时期。并复身在郭靖之子郭破虏的身上。来到南宋以后,又在无意之中得到了独孤求败留下的剑魔令,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修真之路。看他如何在地星的成长,修真界的成熟,仙界、神界的脱变。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