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0900000006

第6章 历史人物(2)

三年后马应龙应召复任,任福建司郎中。正德年间,山东霸州遭兵祸,豪门富户囤积粮米,贪官污吏敲诈勒索,百姓家无完器,夜无被衾,粮价暴涨。经尚书彭泽举荐,嘉靖元年(1522)马应龙升任山东按察副使,到任后整兵备,修城池,建营垒,整贪官,治污吏。严处不法盗贼,明冤狱,除奸恶,使权贵不敢谋私,盗贼匿迹,百姓安居,民心渐安,积粟一万二千石,以备缓急。巡抚都御史孟春以马应龙治理霸州政绩卓著上奏朝廷,嘉靖帝闻奏,奖银二十两、纻丝一表里。

马应龙旧有痰疾(气管炎),在霸州五年,事必躬亲,积劳过度,痰疾发作,不能支持,遂向朝廷多次上疏,乞归故里养病。朝廷均未准,嘉靖五年底授四川按察使,抱病赴任,到任二月病情恶化,嘉靖六年(1526)病故于任上,年53岁。遗体由长子马汝良护送回故乡河州安葬。

马应龙一生著述甚多,正德间高丽国上诗于朝,称“应龙文字实堪集录”,金城(兰州)大司马彭泽为马应龙墓撰写碑文,称其“忠清雅操”。

王全臣

王全臣(生卒年不详),字仲山,湖北钟祥人。清进士。康熙四十一年(1702)任河州(今临夏)知州。到任后减赋税,兴水利,澄清吏治,百姓安居。

康熙四十六年(1707)王全臣清丈地亩,改定会社,在河州四乡设109会,重定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兴修北乡碱土川甜水渠、大苦水渠、小苦水渠等,浇灌良田。甜水渠长15华里,源取银川河,设五坝,灌田1620多亩;大苦水渠长10华里,源取陈徐家头顶半山白家泉,小苦水渠源取墩沟水。不数年,川中田沃粮丰。王全臣亲定水规,不论贫富,按次序灌溉。他上书《土司条议》,痛陈土司锢弊,禁止土司僧人霸田占地,清除恶吏,使河州成为“今河州之民,亦既安耕凿,服贡赋,保室子,宁室家矣,各羡美河州之治”。

王全臣在任,不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爱民勤政,且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河州地处边陲,文化教育落后,王全臣建书院,兴教育,每逢朔望,亲临书院主讲,奖优罚劣,激励后进。康熙四十六年(1707)王全臣亲自调查访问,搜集整理,撰写《河州志》六卷(现存清康熙四十六年本《河州志》即是),河州守备张祖淳为此志撰写的《序》中评道:“夫后之见此志者,以庶事之中,其最著为清地均粮,革除里役而已。九章既成,有目者美其色,五音既谐,有耳者美其声。”王全臣在河州政声不绝,时河州(今临夏)名人评其“前无河州而今始辟也”。为记功绩,在城隍庙左与游道亨、张永淑合祠受祭,称“三贤祠”。

肖福禄

肖福禄(1754—1829),字寿山,回族,河州(今临夏市)肖家庄人。自幼好习武,有胆略,膂力过人。20岁投身清“绿营兵”,乾隆三十九年(1774)参加桦林山战役,战功显著,赏戴蓝翎,赐号“巴图鲁”,授凉州镇松山营守备。乾隆四十九年(1784)宁底店战役中,又赏戴花翎,授肃州金塔营都司。乾隆六十年(1795)冬,肖福禄率兵不畏严寒,进兵神速,一举平定汉江北岸大小米溪等地,清廷赐号“振勇巴图鲁”,授延绥镇标中营游击。嘉庆五年(1800)进征陕西江阴手扳崖、千阳及湖北宜昌长坪等地,功绩显著,授凉州镇总兵。之后,肖福禄南征北战,先后历任宁夏、巴里坤、直隶、宣化、宜昌等镇总兵。道光元年(1821)诰授“建威将军”,升任江南提督,道光四年又授任浙江提督,署理浙江水陆军务,海疆绥靖,钦锡“提督军门”。肖福禄戎马一生,严于律己,治军有方,体民苦得民心。

道光八年(1828)肖福禄告老还乡,归乡不事产业,和睦邻里,乡里称道。翌年病逝家中,享年75岁。清廷按例遣官谕祭,赐谥“襄恪公”。

朱贵

朱贵(1778—1884),字黼堂,又字君山,河州(今临夏市)人,祖籍南京市。曾祖朱志成驻防河州时迁居河州(今临夏市)抬头巷。

朱贵出生行伍之家,自幼习武,17岁中循化营武秀才。清嘉庆五年(1800)从军出征四川,后随部转战川、甘、宁、青诸省,攻战常胜,屡立战功,累官至守备、游击、参将。

鸦片战争爆发后,1841年2月英国侵略军由舟山群岛进犯,接连攻陷浙江定海、镇海、宁波三镇,朝廷震动,派皇侄奕经前往浙江督师,命朱贵为金华协副将,率甘军900余人前往参战,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二十七日,参赞文蔚的大营驻长溪岭,朱贵奉命率部防守慈溪要冲大宝山,与驻慈溪城的张庆云部、大宝山左侧的刘天宝部成犄角之势,迎击进犯英军。

二月初四日晨,英军数千人乘军舰登陆,直逼大宝山,朱贵手执大刀,身先士卒,多次打退英军进攻。激战中,敌又增兵,分数路进攻,朱贵腹背受敌,三艘英舰至太平桥,直逼山下,用重炮向山上轰击,战场一片火海,人员伤亡惨重,朱贵三次派人到文蔚大营求援,文蔚不发援兵,邻部不相呼应,孤军作战,情势危急,朱贵冲入敌阵,左突右冲,喋血相搏,连杀数十名英军,身中两弹,朱贵忍痛跃起,又冲向英军,不幸又中致命一弹,以身殉国。次子朱昭南以身障父、奋勇搏斗,杀敌数人,同其父一起阵亡。四子朱玮南见父、兄阵亡,挥泪冲人敌群,亦在冲杀中阵亡。幼子朱共南身负三伤,死而复苏,忍痛脱衣遮掩父兄尸体。率残部突出重围,战后将父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游击黄泰、守备徐宦、陈芝兰、浙江候补知县颜履敬等及士兵400余人阵亡。

此役重创英军,使英军头目不得不承认“自人中国以来,此创最重”,“中国官兵尽似此君,吾辈难以生还”。道光二十三年(1843)慈溪民众为纪念抵御外侮、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朱贵将军及壮烈牺牲的将士,募捐集资在大宝山西麓修建“高节祠”、一名“慈郭庙”、俗称“朱贵祠”,云贵总督林则徐为祠堂题写“忠规孝矩”匾额,道光二十七年礼部待郎吴钟骏写慈郭庙碑记及武显将军庙碑,志其忠勇。《慈溪县志》以“翼翼新庙兮,在路之东,桓桓将军兮,有毅其雄,捐躯捍患兮,子孝臣忠;民命克保兮,翊此城墉,貔貅拥列兮,风附云从;参旗并戍兮,驱雷乘虹;将军来享兮,其气熊熊;眷找慈人兮,福祚无穷”的诗句,讴歌了朱贵将军及其部属抗英卫国的英雄气概。

朱贵父子的忠骨由朱共南护运回河州(今临夏)家乡。葬于折桥慈王村,遂将故居改为“朱贵祠”(今临夏市抬头巷内)。巷口立牌坊,书上谕“忠孝双全”匾额。

张和

张和(生卒年不详),字理堂,河州(今临夏)北塬人,后迁居河州城内,清道光十五年(1835)考中进士,至今人称其所住街巷为“张进士巷”。授官直隶(今河北)涿州知州,在任赋役有法,不劳民。不数年,盗贼敛迹,民丰裕。为官清廉,有政声。从政之余,多有著述,著有《殉难记略》、《鸿雪集》、《绍香堂诗集》等。编辑《乡贤逸诗》,捐俸刊刻。《乡贤逸诗》收明正统进士、通议大夫、兵部尚书王竑《休庵集》、《戆庵集》诗58首,明正德进士、四川按察使马应龙《马岭关有感书两当公馆》,明崇祯进士朱家仕《破尘草》诗76首。并写《乡贤逸诗叙》,在各人诗前均作诗人小传,详叙“三公”传记和诗集辑录本末,为后人留下文化遗产。

张协曾

张协曾,清道光至光绪间人,字省三,临夏市人。清同治庚午(1870)中举,甲戌(1874)登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四川,到四川后公务之余手不离卷,同僚评其“学识纯粹,品格清高”。清光绪乙亥(1875)又考取恩科乡试外廉官,光绪丙子(1876)任四川新兴繁县知县,不久因政绩卓著,升任彰明知州,戊寅(1878)秋到任,深入民户,了解民风,兴利除害,办事公正,政绩多不扰民,严厉打击帮会、土匪,不几年,“闾阎安堵,夜不闭户”,百姓称之“青天”。光绪辛巳(1881)调任绵竹,离开彰明时百姓哭泣送行者络驿不绝,充塞于道,走后竖遗爱碑于彰明南郊。到绵竹不久,病卒于任。其著述诗文很多,大部分毁于战火,现存不多。

蒋钦

蒋钦(1841—1928),字子敬,回族,临夏市八坊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因带领撒拉族守循化城有功,保荐升任花翎衔守备。蒋钦性情慷慨,言语敏达,有排难解纷之能,每遇纠纷,主动前往排解,莫不化干戈为玉帛。识大体,不附权贵,民国十七年(1928)夏病故,寿87岁。

马 磷

马磷(1853—1931),字玉清,东乡族,东乡县北庄人。早年随马占鳌征战,因功积职。清宣统三年(1911)任马安良精锐西军分统,随马安良赴陕西进剿革命军,攻乾州未克,清帝溥仪退位,随部退驻兰州。1912年7月升任凉州镇总兵,翌年代马安良署理甘州提督,马安良病故后代理甘州提督,后改任甘州镇守使。导河县(今临夏)“回教教育促进会”成立,共推马瞵任会长,民国十四年(1925)被刘郁芬撤销军职。1926年兰州“回教教育促进会”改组为“甘肃回民教育促进会”,马磷任会长。1928年马仲英起事,应刘郁芬委派到河州招抚,遭马仲英拒绝。返兰后脱离军政事务,赴麦加朝觐,1931年返回途中病逝于香港。

马仲麒

马仲麒(1855—1929),字子玉,回族,康乐县苏集丰台村人,清光绪初年人私塾。生活在文化落后、交通闭塞的康乐山区,他深感发展文化的重要,借房开办私塾,聘请张家沟刘文典先生授课,挨门串户,动员丰台堡回族子弟人私塾读书。民国初年,积极参与创办“树风学校”。后与马仲科、马永福等创办第16国民小学,1922年与杨世昌、陈建臣、高目樵等兴办苏家集高级小学。

1928年“河湟事变”中,马仲麒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一部分回汉人民生命财产。1929年其家产被张彦明部放火烧焚,逼迫他举家迁居宁定(今广河)阿訇庄避难,同年以“通匪罪”杀害在宁定,时人常感念其德。马国仁

马国仁(1875—1914),字相臣,东乡族,广河县人。青年投军,出身行伍,清光绪年间在甘军董福祥部任简练军后旗马队管带。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其叔马福寿等随甘军人京,在廊坊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奋勇当先,以战功升任游击。辛亥革命爆发后,任马安良西军左营管带,奉命随固原提督张行志人陕西镇压起义,陕西长武县冉桥镇战役后,以功升西军指挥,甘肃独立后撤回甘肃,后转向拥护民主革命。民国三年(1914)以中将衔任陇南镇守使,驻守天水。同年夏,河南农民起义军白朗率众由陕人甘,兵锋直指天水。马国仁命其弟马国礼率部与县长张绍文等守城,自带警卫数十人出城巡视,在天水城外王家磨与白朗军相遇,马国仁杀白朗军数人,自己也中弹身亡。

马国礼

马国礼(1876—1945),字复初,东乡族,马国仁堂弟。幼而好学,攻读伊斯兰教经典和“四书”、“五经”,长于文辞。年17岁,从其堂兄马国仁人董福祥甘军,在其伯父马福寿部下任职,曾参加庚子之役,在廊坊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后积功升为游击。民国初年在马安良西军任后路分统,后随从马国仁在陇南镇守使署任职,民国三年(1914)马国仁与白朗军战殁,马国礼率余部退回兰州,后退出军界,在兰州寓居。民国十二年(1923)陆洪涛任甘肃省主席时,被任命为省政府实业厅厅长,后又任武威善后局局长。民国十七年(1928)马仲英围攻河州,为尽量减少祸患,马国礼与弟马国栋等,在马仲英和国民军之间调解,争取缓和矛盾。在他们的影响下,胡门门宦教众没有参加反国民军行动。刘郁芬任命马国栋为前敌副司令,马国礼、马国民为战地委员,但对他们弟兄存有戒备。.国民军李松昆部攻打三甲集太子寺时误将马国礼的两个侄子打死,马国礼兄弟既遭马仲英的攻击,又得不到国民军信任,乃退出政界。后马国礼出任胡门门宦太子寺拱北的主持人。由于他饱经阅历,处世持正,善能与回汉各界交往,重视发展教育,创立宁定县(今广河)“回民教育促进会”,任会长。

马有录

马有录(1860-一1936),回族,和政县买家集乡会滩人。1880年投马安良西军,任营长、团长等职,1928年卸职回乡,人称“会滩”大人。1935年农历十月随马麟赴麦加朝觐,1936年5月返回途中病逝在西安。生前注重民族团结,仗义敢言,为乡人称道。1928年“河湟事变”后,县长马凯祥委托其负责当地难民上庄及救济安置等事,他张贴安民告示,派人四处寻访,动员难民上庄,在牙塘腰窝拉起栅子,供难民暂住。给初上庄的8户汉民解决籽种,用自己的耕牛帮助播种,并动员亲友村邻捐粮,接济难民。他深感没有文化就不明理,乃决意创办地方教育。1923年聘请教员在自己家中办起私塾,令孙子女带头读书,并动员邻里送子女入学,后因入学儿童增多,1930年他倡导捐助,在本村寨子沟创修学校1处,入学儿童30余人。1933年又捐地3亩修建学校,次年竣工,共建教室和宿舍18间,延请教师3名,学生达百余名。省政府民政厅厅长林竞到和政视察时,题赠“热心公益”匾额,以示褒扬。

边永福

边永福(?—1917),字昆山,康乐县马莲滩人。民国元年(1912)赴新疆任步军统领,曾参加辛亥革命。归故里后于民国六年(1917)参加筹划蔡大愚领导的甘肃护法运动,计划配合孙中山北伐,推翻张广建对甘肃的统治。孙中山委任边永福为甘肃护法军第一师师长,与赵学普、焦桐琴、郑瑞青、秦钟岳、胡登荣、杨灿等人共同策动驻狄道(今临洮)新建右军吴桐仁部下武装起义,临近起义不幸泄密,吴桐仁派亲信四路把守,邮电交通中断。11月17日夜,边永福和赵学普从临洮二十里铺带护卫入城联系,行至洮河浮桥,与守兵接火。边永福不幸当场遇难。孙中山先生闻讯极为惋惜,亲书“为国捐躯”白绫挽幛,并发抚恤金5000元,令当地树碑建坊,以慰忠魂。

徐绍烈

徐绍烈(1862—1940),字钦若,又字钦岳,世居河州北塬大徐家下庄,清同治年间迁居河州城内(今临夏市城北卫门街,现甘光公司总厂址)。

徐绍烈生于诗书之家,其父徐自清,字冰如,积学善文,咸丰末年应童子试,与考者百余人,独摘桂冠。同治三年(1864)战乱,城破被俘,为北庄教长马悟真司账,后迫于家计,弃儒业。为州署刑掾,以宅心仁厚,恤贫怜弱,平冤狱,时有“徐善人”之称。徐绍烈生逢乱世,幼凭父口授文词,得以识字。战乱平定后,年已长,方入私塾苦读,性敏捷,苦钻研,20岁人邑庠为诸生,其父看其有前途,寄以厚望,即送人兰州兰山书院,考试每列前茅,学识大增。后以父亲年老,不忍其独负家累,离兰山书院回家设馆(私塾),日课生徒,教育以孔子之道,收徒不问贫富,束惰不论多寡,安贫乐道,孜孜不倦,学馆盈塞,方圆周围学子多出其门,名重一时。

同类推荐
  • 纪晓岚

    纪晓岚

    他是乾隆时期的学界领袖、文坛宗师。他学识渊博,被乾隆赏识;他工于对句,令世人惊叹;他作《阅微草堂笔记》,堪与《聊斋志异》媲美;他有无数的奇闻轶事,至今为我们津津乐道……本书将带你走进纪晓岚多彩的人生世界。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
  • 开国大帝

    开国大帝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有作为的开国帝王,其成就无不与吸取历史的经验、学习治国之道有关。中华开帝国王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他们的建国、治国策略是否得当,关系着政权能否建立和巩固,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和盛衰。大凡开国帝王都较有作为,对历史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他们能够顺应历史的发展,顺乎人民的要求,推翻腐败的前王朝,建立新王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一系列的改革,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经济能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然而个人只能推动或延缓历史的进程,却不能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即使是“至尊”的帝王,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热门推荐
  • 冷月风荷

    冷月风荷

    她出身武林世家,酷爱武学却年少离家。数载归来,琴技冠绝天下,名震寰宇,刹那芳华!终究逃不开宿命的枷锁:家族的使命,武林的安宁以她一女子之力能如何守护?然而亲人故、家园破、离别殇、生死劫她该如何面对?与两个绝世男子纠缠的爱恨嗔痴又该如何抉择?他身份尊显却处江湖之远,天资绝顶却随性淡然。一张千年不变的笑脸只为她而改变。年少不经意玩笑使她离家而走,从此对她多了份牵挂。多年重遇,发现今生多了份守护,即使坑蒙拐骗誓要留她在身边,没想到伤她最深的却是自己。然而冷月风荷的宿命注定他们诸多纠缠。
  • 仇尽天下

    仇尽天下

    消逝近千年的杨家传承未断?一场庞大的商战及连锁反应即将浮出水面?是选择驰骋商场的天之骄女还是始终跟在身旁不离不弃的青梅竹马?呵,首先,我,杨逸然,身背父仇,只为复仇——一切的蛰伏,一切的拼搏,只为复仇!
  • 网游之贼不留行

    网游之贼不留行

    游戏里的贼分两种,一种叫“盗贼”,另一种叫“盗宝贼”。盗贼跟其他职业一样,打怪升级刷装备。但那是贼吗?你们见过有“贼”打怪的吗?盗宝贼也是贼,但跟盗贼的区别不仅仅只多一个‘宝’字。他们要去戒备森严的博物馆盗走一个叫秘宝的东西,有时还要客串一下盗墓者的角色。会偷东西的贼,才是贼!只会打怪刷装备的贼才配叫贼?我觉得应该叫披着盗贼名的刺客。
  • 带着狐仙去修仙

    带着狐仙去修仙

    若无一场红莲业火,哪得一方净琉璃界。我本无意跨入此界,奈何此界污浊,弄脏了我的衣衫,我只得以尔等鲜血涤去这无尽腐朽肮脏。哪怕我吾身万劫不复,纵然有万世魔障,此滔天业火焚天噬地过后便是真正的琉璃世界了,只是那时,你我皆不复存在,或许轮回就是永生的奥义,那长生水不过是骗人的把戏,信不得。
  • 镜缘

    镜缘

    “啊!这是哪?”林雪柔睁开眼的瞬间,一个美的如希腊神般话的男人,只裹着条浴巾站在眼前,活色生香,又冰若修罗。谁能告诉我,这究竟是哪里?我林雪柔不是前一刻还好端端的在林氏府宅做着大小姐吗?“穿越?还宋朝来的?你以为你在拍狗血剧吗?”达尼氏财团总裁特莱斯眯着如鹰般桀骜的双眸,注视着眼前这个,莫名出现在自己床上的娇弱小女人。“玉面修罗”从不信命数邪说,做修罗的女人,自有别样的精彩……
  • 天波府的新姑爷

    天波府的新姑爷

    我自横刀笑问天,莫负红颜玉人脸,风云际会天波府,还看无行鹿靡打的口号就是:名将个个抓,敌将不如他!
  • 红楼之碧水盈玉

    红楼之碧水盈玉

    无穿越,无玄幻,单纯的一篇红楼同人,白水般淡淡的感觉。水玉一直是主角,这次也不例外。一张地图,牵出了野心,三分天下,鹿死谁手?慈爱的祖母为何渐行渐远,亲情的温暖如何竟昙花一现,骨肉血亲抵不过万丈权柄谋算,最初的呵护已淡淡消散。只,那一双眼眸为何还会在梦中出现?沉静的心波澜不宁,却是心头萦绕已久不曾?原以为自此陌路,不料却再次相见……兜兜转转,真真假假,水玉缘自有天定。
  • 劝学篇

    劝学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灭绝

    灭绝

    为什么会有丧尸?为什么丧尸病毒只在人类之中传播?到底是谁对人类下达了灭绝指令!进化?还是返古,人类的基因中的重重的封印,究竟是谁所留!灭绝指令一次次摧毁人类的文明,人类又一次次从废墟中站起,忘记伤痛,忘记过去,但是,始终忘不掉的,是和灭绝指令的抗争。在这次灭绝指令爆发之前,人类终于积累了足够的人口数量,那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更代表着一个同样庞大的基因库。只有改写了灭绝指令的人,才能够活下来,人类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敬请关注《灭绝》。
  • 圣道独尊

    圣道独尊

    问天何极,问地何寿,常人言那天意不可逆,大道不可转,若然天未开,地未成,道将何来。一个被兄弟背叛的人意外回到了混沌未开之时,得大道,证混沌,冥冥之数因他的到来而改变。人间有帝王,天界有帝君,自在天中有天尊,鸿蒙之巅,守护万方,圣道自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