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1600000004

第4章 自省之心(1)

小心谨慎处事好

——汉乐府民歌《枯鱼过河泣》读解

原文: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注释:

枯鱼:乾鱼。

鲂:鳊鱼。鱮(音叙):鲢鱼。

导读:

这是一首想象极其浪漫的寓言诗。“枯鱼过江泣”,已是奇想了;枯鱼不但“泣”,而且还“作书”,更是奇想。鱼儿为何“枯”?鱼儿为何“泣”?鱼儿为何“悔”?鱼儿为何“作书”,书中叮嘱什么?都没有言明,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从“相教慎出入”一句中,我们可以猜测,它很可能是一时大意误陷渔网,成了“枯鱼”,回忆当初,不觉流下悔恨的眼泪,于是作书告诫同类,出入千万要小心,慎之,慎之!

这里写的是鱼,其实是以鱼喻人。很可能作者遭遇到高压势力的迫害,所以他只能用这种含蓄隐蔽的方法来警告伙伴不要重蹈覆辙,以这种寓言的方式来控诉恶势力的迫害。

智慧小语:

其实,枯鱼既不能过河,也不能哭泣;既不能悔恨,更不能作书。作者所以这样写,是想以寓言或童话形式,向人们揭示这样一条真理:做事应小心谨慎,深思熟虑,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将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莫及!

有限人生需把握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读解

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郡名,唐属河北道。治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幽州台:即蓟北楼。

古人:指前代贤者。

来者:指后代贤者。

悠悠:广远、长久貌。

怆然:感伤貌。

涕下:流泪。

导读: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 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 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 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 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 “山河依旧,人物不同” 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 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 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 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 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 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 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 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 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 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 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 强了艺术感染力。

智慧小语:

此诗形制虽然短小,却富涵哲理:“念天地之悠悠”,既包含时间的邈远,又表现了空间的无限。宇宙绵绵,天地永存,而人生却是很有限的;古代前贤已成过去,后之来者亦难预期,作为一个积极上进的有志之士,谁不感念天地的无穷。那么,为了不辜负这短暂人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会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呢?

质变由量变引起

——元稹《蚁》读解

原文:

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注释:

蚁:即蚂蚁。

时术:即蚁术。蚁亦作蛾。指蚂蚁的功夫、手段。

细:小,微不足道。

年深:年久,时间长。

功:功夫,手段。

惮:通瘅(dàn):劳累。

榱(cuī)梁:椽子和梁栋。代指房屋建筑。

蠹(dù):蛀蚀,损坏。

深藏柱石:指在柱子里营巢穴居。柱石:偏指柱。

倾:倒。此句谓能将柱子蛀空,使之断折。

导读:

这首诗通过描写小小的蚂蚁却能使江堤冲段,困住蛟鲸,来告诫人们要谨慎,不能因为蚂蚁危害小就掉以轻心。诗的前两句总写蚂蚁危害之大,而中间的四句具体写蚂蚁危害,尽管稍嫌夸张,但却栩栩如生,后两句总结,结构完整说理透彻 。

智慧小语:

此诗的中心就是讲了一个“千里之堤,溃于蝼蚁之穴”的通俗道理。而这一道理,却显示了深刻的哲学原理。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开始的。由于量变的积累,随后引起了质的变化。一个小小的蚁穴,似乎对于长堤、榱梁、柱石没有多大危害,但如轻视它而不及时加以清除,它就会积小成大,以致发生危险。其危害之大,甚至可以“漏江海”,“困蛟鲸”,蠹坏梁栋,使柱石倾折。这就说明,为了避免祸患的发生,我们必须注重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对于祸患的苗头,决不能掉以轻心,一经发现,就要立即予以除掉。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刘禹锡《乌衣巷》读解

原文: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这首诗是《金陵五题》的第二首,写乌衣巷的今昔变化。

王谢:指东晋时代王导和谢安两大贵族之家,乌衣巷是这两大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后二句诗写出沧桑变化的事实,自然成为对豪门贵族的辛辣讽刺。

寻常:平常、普通。

导读:

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诗的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智慧小语:

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此诗后两句常常为后人所征引,并赋予它新的哲理含义:朝代有更替,历史有沧桑,昔日繁荣,今天就可能衰微,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看问题不要绝对化

——李峤《中秋月》读解

原文: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注释:

圆魄:圆月。

四海:天下,处处。

安知:怎么知道。

不有:没有。

导读:

在中国诗歌史上,写月的作品数不胜数,留传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名作也不胜枚举。而中秋之月,以其圆满无缺,皓洁晶莹,更是人们寓怀寄兴,抒写离情别绪的绝好题材,但李峤在这首小诗里却机杼独具,异说别出,提出了一个颇具哲理意味的问题: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

此诗语言明白如话,毋需多作诠释。它的妙处乃在于作者能从别人写过无数次的题材中,不落俗套,寓理于象,在短短二十字中,融进了深刻的哲理内涵,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智慧小语:

月照中天,清辉满地;如果因此便认为四海共婵娟,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世界是复杂的,东西南北中,环境地理不同,风云雨月的气象也当不同,切不可一概而论。“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作者借此告诉人们:看问题不要绝对化,忌带片面性,而要具有全面的观点,才能正确地了解和认识事物。

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张敬忠《边词》读解

原文: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注释:

五原:郡名,在今内蒙古五原县一带。

旧来:从来。

导读:

张敬忠曾在朔方军幕任职,这首诗也是那时所作。

边词,写边塞风光之诗也。作边诗的,常在诗中提到边塞的“春”来得迟。此诗便是写已二月了,边塞的柳枝尚未吐新丝,因此感慨等到边塞河冰开始解冻的日子,恐怕已正是长安的春花开始在谢落的时候了。杨-杨柳。古人杨柳常混用。

后人常有将这两句的中间四字换写当时的情况,来刻写两地或两人情况正当成迥异对比的情景——“即今○○○○日,正是○○○○时。”

智慧小语:

这首边塞诗所寓的哲理为:事物无不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当春姑娘的脚步一到,到处冰消雪化,万物复苏,这是“春”的普遍性;但是,同一事物因一定条件的制约,又会出现差异性。譬如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五原一带的春色就姗姗来迟,等到这里“河畔冰开日”,而长安城里的春花已经开始凋落了。

失误源于盲目的行动

——卢纶《塞下曲》读解

原文: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塞下曲》:唐代乐府诗题。

草惊风:本”风从虎”的传说。风吹草动,即以为有虎。

夜引弓:指夜间打猎。

平明:清早。

白羽:箭杆上的白色羽毛,此用作箭的代名。

没:陷入。

石棱:石缝。凸出的角叫棱。

导读:

这首诗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诗的取材,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据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智慧小语:

这首写夜猎的小诗,含有耐人寻味的哲理。将军只见风吹草动,便疑有虎,一箭射去,结果被假象所迷惑,箭中于石上。这说明,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就看不出事情的真相。在行动之前,一定要观察仔细,如果盲目行动,就必然造成某种失误。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岑参《山房春事》读解

原文: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释:

春事:春天的景象。此题原作二首,这是第二首。

梁园:亦名梁苑,即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

乱飞鸦:作者当时看到萧条景象,言已今非昔比了。

庭树:指梁园中残存的树木。

导读:

这首诗看似吊古,实为感时。所写的梁园故地在安史乱中破坏严重,十室九空,百物萧条,前二句就是写的这种凄凉景象。后二句写物是人非的感慨,但不直接表露,而从对面翻出,说庭树不知人事的变化,仍然开花如旧。感情极为沉痛,出语却极含蓄。这种独特的构思极富表现力,后世袭用者颇多。

智慧小语:

历来运用反衬手法写吊古抒情主题的诗作不少,而鲜见有如此篇之独到圆熟者。“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形象地告诉人们:规律是永存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管自然的变迁,人世的更替,都照样地运行着,“我行我素”地支配着人生社会的荣枯代谢。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王驾《雨晴》读解

原文: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注释:

《雨晴》:写春日雨后所见景象,寄寓所感。

初见:刚才还看到。

花间蕊:泛指花朵。蕊:花蕊。泛指花。

全无叶底花:犹言连叶子底下也找不到一朵花了。意谓雨把花全打落了。

导读:

这首诗写春天雨后的景象。诗的前两句,“雨前”和“雨后”的景色形成对比,第三句写蜂蝶不肯停留,表现了雨后小园春花凋落和诗人惜春的感情。第四句,诗人忽然笔锋一转,表达了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蜂蝶追寻春色的情景,而且将留恋春色的情态写得更有情致,更有趣了。

智慧小语:

此诗不仅写得情景交融,而且蕴含着以下道理:雨打落了花,只是事物(春天)的个别现象,而且对于春来说,不过是个假象。如果不加以分别,透过假象把事物的本质,以为花落春残,就会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却疑春色在邻家”,误认为春就此完结了。所以,看问题切忌只看表面现象。

外部条件能影响事物变化

——张谓《早梅》读解

原文: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谿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注释:

白玉条:形容缀满花朵的梅枝。因所写为白梅花,故以玉状。

迥(jiǒng):远。

傍:靠近。

谿(xī):同 “溪”。

经冬:过了冬天。

导读: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作者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作者的精神心有灵犀。

智慧小语: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说明了条件(外因)的重要性。在事物具有变化的根据(内因)的前提下,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在其发展中就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它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运动发展的进程。寒梅临春,都要开放;为何近水者先发呢?就是因为它得天独厚,比其他寒梅多了一分外部条件。所以,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敏锐认识,阐明了一定的外部条件能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道理。

天下没有后悔之药

——李商隐《嫦娥》读解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深:暗。

长河:银河。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导读: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诗歌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确实写得合情合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智慧小语:

诗中“嫦娥应悔偷灵药”所提到的后悔药,是每个人或早或晚、或前或后都可能会碰到的事。在人生的征途上,不碰到或不做后悔事的人,想来大概是不会有的。

《易经·系辞上》说:“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又云:“吉凶悔吝,吉一而已,动可不慎乎!”《左传·隐公元年》:“即而悔之。”可见悔之忧虞,不管国家还是个人,不管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无一例外地一律不放你过门。那么,天下既然没有治疗后悔之药,请问又有没有预防药呢?看来只有防患于未然了。

天意冷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晚晴》读解

原文: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冷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释:

深居:幽居。

夹城:瓮城,即大城门外的小城。

微注:指夕阳照射进来的一线光明。注:照射。

越鸟:南国之鸟。

导读:

这首诗以“晚晴”为题,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诗歌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晚晴景象,字句间流露出愉悦明朗的心绪,读后能给人以乐观向上的感染。

同类推荐
  •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本书内容言真意切,感触点颇多,是山西经济出版社历经20年的珍贵回忆录与成长录,其主要内容为:矻矻征程、浓浓真情、孜孜求索等。
  • 走进耶鲁

    走进耶鲁

    苏炜的散文,无论是记人或叙事,均坦诚投入。本书是他对耶鲁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随笔集。书中既有他在耶鲁讲学的一些趣事,又有校园文化留给他的思考,还有对一些名家著作的读后感。耶鲁对他来说就如同枕书而眠的梦乡,另他深深依恋。这就是缔造了300多年传奇历史,以“光明与真知”为校训的学术圣殿——耶鲁大学,让我们跟随一个很“美国”的中国人一起走进耶鲁,探寻一个旅美作家的生活点滴……
  • 把一切都看作简单

    把一切都看作简单

    《把一切看做简单》叙述的是既简单又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优美的文笔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把各种欲望放下,才知人生其实还有另一种活法,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轻松、活得更快乐,尽情地享受那份恬淡与潇洒。在平凡中发掘美的乐趣,在艰难中看到希望的曙光,过好每一天。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在岁月的年轮上,没有什么比青春的花朵更艳,在时空的隧道里,没有什么比青春的价格更高,青春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从冬说到夏,又从绿说到黄。……"本书的语言就是如此,清新而舒畅,令人读来,爱不释手,更能深刻的体会到青春的意义、青春的别致!
热门推荐
  • 异乡人

    异乡人

    常晓飞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当他踌躇满志的来到这座大城市,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融入这座城市,在这座城市扎根的时候,常晓飞才发现一切跟他想的都不一样。高房价、现实的女孩、文凭至上的招牌公司……一切的一切,使得常晓飞知道,他不过是个异乡人,也许他只能在这座城市艰难的讨生活,而却永远不可能把这里变成自己的家。
  • 妖瞳传承

    妖瞳传承

    我对起点这所谓的“小说门户”非常失望!在这里,才能得不到发挥,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作品人气渺茫,经营惨淡!签约后无人问津,起点编辑不理人,读者乱写书评制造垃圾让我每天清理。作品内容无人关心,乱贴广告,炒做,狂开马甲才是发展之道。我心灰意冷,我退出。
  • 诸儒论小学

    诸儒论小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强海军特种兵

    最强海军特种兵

    复员海军特种兵高峰,报到第三天就陷入一桩失窃案。越狱逃跑,挟持总裁女儿……铮铮铁汉军心雄魂依旧,揭开一个个黑幕,演绎一曲曲壮歌。这是一个热血的时代,这是一个男人的时代。就此,他踏上碾压一切的升迁之途。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终结之幻剑

    终结之幻剑

    兄长!一决胜负吧!少年凌枫惨遭灭门之祸,真正的凶手居然是他的亲兄弟。为了复仇,凌枫另辟蹊径,踏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强者之路。诛群魔,镇万族,闯神域,威四海。凭借一把幻神剑,走向了万界的顶端。
  • 魂斗末世

    魂斗末世

    一场车祸,刘哲和他的同学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丛林,到处都是恐怖的怪物,艰难走出丛林是,他们才发现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红楼之小妹不要太悲催

    红楼之小妹不要太悲催

    瑶小妹一直认为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这句话就是她人生的写照。出生豪门?但是她未满百日父母就双双出了车祸怎么算?好不容易大学快要熬到大学毕业,结果室友的订婚喜糖,竟然被她卡到了气管里——嗝屁了!或许……她不用再悲催了吧?这个想法在她醒来后顿时轰然倒塌。
  • 道门诡事之盗脸

    道门诡事之盗脸

    身边接二连三地发生一桩桩离奇诡异的事件,到处都是死人,是变态杀人狂?还是只是巧合?正当留白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恐惧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颠覆了他现在的生活?寻找,探险!一次次,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谜团还是让人无法接受的相……
  • 回天冗途

    回天冗途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想要决定他人命运的人,他们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操纵者,凭借着强于别人的力量,随随便便就夺去别人的性命,或是左右他人的意愿。”每一个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成为神的人们,当他以为自己终于立足于世界之巅、达到人类之极致时,都将触摸到一层天然的壁障,原来这个世界的君王,竟然早已由天注定,这些君王们自称为冗。天生为冗的红涂,更是已经千年未出之回天子,然而,身为冗的代价竟然是一出生就会被毁去家庭,那些强大的敌人渴望得到他身体里隐藏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