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1600000015

第15章 学习之论(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门学科知识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频率翻倍地增长,每个人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全部获取它们,简直不可想象,只能是尽可能的获得。人生短暂,知识却浩如烟海,确实应该把知识作为一生的追求,随时随地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方能做一个博学之人。孔子曰:“朝闻到,夕死可矣。”

但是,仅仅满足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而是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的建设人才。赵括自幼饱读兵书战策,不可谓不博学,结果又如何呢?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学生,一定要引以为戒!

文学艺术源于生活

——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读解

原文: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注释:

伊:他或她。

奇:指奇特瑰丽的景象。

觅:寻找。

诗法:作诗的方法。

征行:走远路。

导读: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船老大整天风里来雨里去,乘风破浪,天天和河水打交道,因此对山川江河产生了无限的情思,即使“雨姿晴态”,也变得奇异无比。你要写好诗吗?那你就深入生活吧。要知道,脱离生活,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诗歌的。

智慧小语:

写诗要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道别人之所未道,方为上乘。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呢?从生活中来,从这实践中来。“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生活本身是美的,丰富多彩的,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到处都有激发诗情和灵感的燧石。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强调实践和生活对于创作的重要性。陆游在《示子》中对其儿讲:“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诗外”也是强调作家要从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反之,“闭门觅句”,脱离生活,只能为文造情,无病呻吟,不是作诗之法。所以,全诗归结为“只是征行自有诗”。即是说,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惟一源泉,只要作家投身于生活洪流中,努力实践,诗思自然源源而来。

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与积累

——朱熹《观书有感》读解

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一鉴开:指一塘的水看起来像打开的一面镜子。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的光和云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摇动,犹如人在徘徊。

渠:他,指方塘。

那得:怎么会。

如许:像这般地。

导读:

作者借助方塘,形象的抒写自己钻研书卷的体会。半亩方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这首诗讲的是学习要注意方法,防止思想僵化,只有不断地汲取营养,获取新的知识,就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中,才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这首诗形象新颖,情趣盎然,因为富于启发而历久弥新。

智慧小语:

一塘死水,日久即污。只有处于运动中,不断地注入活水,泄出污水,才能永远保持清澈新鲜,即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作者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怀着创新精神去学习

——元好《问论诗》读解

原文: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意可怜。

注释:

《论诗》:元好问写了《论诗》绝句总共三十首,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窘步:促迫的行步。

仍:因,依照,此处是“追随”意。

唱酬:作诗互相唱和。

前贤:指前代的优秀作者。

纵横:指诗作的风格豪放不羁。

凌云:直上云霄,形容气势大。

导读:

该诗的意思大致是:在诗歌创作上亦步亦趋地追随别人那是永远也不会进步的,作诗互相唱和也不可能再同前代的优秀作者相见了。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遒健的笔触纵横挥洒。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的模仿是太可怜了。这也是一首论述诗歌创作的诗。作者说对于前代优秀的作家及作品亦步亦趋地进行模仿,那是很可怜的,应当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在创作中反对因袭守旧和主张创新的可贵见解。“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应当作为作家的座右铭。

智慧小语:

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写作文就有一种不好的趋向。他们盲目地模仿别人优秀作文的篇章结构、语言风格技巧甚至是思想感情,形成一种公式化的作文程式。这种文章,在高考中也许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但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合为文之道的。艺术的东西讲究的就是一个“真”字,失去了“真”便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敢说真话,敢抒真情,勇于表现个性,才是值得提倡的。

不仅写文章,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因循守旧,把陋习当作典范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存在。先贤圣哲怎么说过、怎么做过,我们便可以说、可以做,否则便是“大逆不道”,予以诛伐。这种弊端陋习而今可以休矣!古代的文化遗产,先贤圣哲的谆谆教诲不是不能学,关键是态度问题。我们要“扬弃”,我们要“拿来”,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自己需要的营养而加以利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对于别人的观点、言论也不要鹦鹉学舌,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动辄“这是老师说的”,“XX就是这样讲的”,只能说明思想的贫乏。

总之,我们反对盲目模仿,反对沿袭陈规陋习,我们提倡表现个性和创新精神。“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意可怜。”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实践出真知

——揭傒斯《女儿浦歌》读解

原文:

大孤山前女儿湾,大孤山下浪如山。

山前日日多风雨,山下舟船自往还。

注释:

女儿浦:在今江西省九江市东南庐山东北流入鄱阳湖,此浦也称女儿港。

大孤山:也叫大姑山,又名鞋山,在今江西鄱阳湖中。

自往还:来来往往,自由轻快。

导读:

这首诗又称《竹枝词》,属于民歌体,写得清新明快,活泼自然,读起来琅琅上口,寓哲理于景物描写之中。

首句开门见山,直扣题面,明确点出女儿浦所处的地理位置。诗的后两句点出浪如山的原因,由景及人,富于理趣:“山前日日多风雨,山下舟船自往还。”上句写山前,狂风暴雨,日日不断,这就给平时比较平静的女儿港带来了凶险,令游人顿生畏惧。下句写山下,舟来船往,络绎不绝,自由自在,风雨无阻,不受任何惊涛骇浪的影响,这是一种多么勇于搏斗的精神!这里的“自往还”三字,看似信手拈来,其实颇见功力,它把船家在风浪中自由自在的精神全部都表现了出来。

智慧小语:

此诗的后两句值得称道之处,还在于它以通过暴风骤雨、滔天大浪阻挡不住“舟船自往还”的事实,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长期和艰险打交道,就会摸索出一套战胜它们的办法;一旦人们掌握了这方面的规律,就会勇往直前,变不利为有利,自由“往还”。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赵翼《论诗》读解

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李杜诗篇:指李白、杜甫的诗。

江山:指世间、天地间。

才人:有才华的人。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合称,《诗经》有《国风》,《楚辞》有《离骚》。二者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这里指诗坛。

导读: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作者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智慧小语:

本诗作者赵翼既是文学家,也是史学家,他诗风清新畅达,见解独到。论诗主张“独创”,反对摹拟,他认为“大凡才人必创前所未有而后可以传也”。各个时代都有新人新事创造,都有科学创造的日新月异,人的认识不断发展。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可能发现赵翼文学观点的局限性,但是他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推陈出新,不破不立。是先破,先推陈;还是先立,先出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要求,不能盲目创新,不能肆意抹杀前人,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要符合客观发展的规律,不能凡事一概而论,机械地处理问题。

百炼功纯始自然

——张问陶《论诗》读解

原文:

跃跃诗情在眼前,聚如风雨散如烟。

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功纯始自然。

注释:

纯:即“炉火纯青”之纯的意思。

自然:李白诗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句,元好问也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此即用其意。

导读:

诗写出了灵感降临“忽来”的突发性、“骤得”的短暂性,以及思维的活跃性,“诗情跃跃”指感情激动,而且想象丰富,所谓“提笔便存天外想,神龙鳞爪破空来”(《题屠琴隖论诗图》)。此外灵感乃自然而生,不可强求,所谓“诗为无心如拾得”(《成都夏日与田桥饮酒杂诗》)。可见张问陶对灵感的认识还是比较全面深入的。

智慧小语:

要写出好诗,首先需要作家有饱满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即诗中说的“诗情”),但仅仅有激情和灵感还不够,还须在创作实践中反复锤炼、修改,赋予内容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使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才能“百炼功纯始自然”,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做任何事,我们都应如此。在做之前要有所准备,做得时候要考虑全面,这样才能将事情办好。

同类推荐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美国音乐文论集

    美国音乐文论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这不仅表现在表演艺术、音乐教育、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学的其他学术领城中,而且在现代音乐创作方面也举世瞩目。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美国的流行音乐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 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本书所选都是宋词中思想深刻、词句优美、境界高旷、流传广远的经典之作。每首词除了有详尽的注释之外,还有评析,提示了鉴赏的角度和层次,引导读者发挥自己活跃的神思,畅游于浩瀚的词的海洋。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继出版《那些有伤的年轻人》《爱你就像爱生病》《辣笔,小心!》等备受青睐的作品后,时隔两年,庄雅婷携新作《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再度为广大青年男女带来情感妙方,解读人生、爱与美。这是一本字字珠玑、鞭辟入里的随笔集,读后让人反思自己的人生的发展脉络以及未来的人生方向。诚然,作者的话题依旧围绕着爱情、美、生活,只不过是通过另一种眼光,另一种态度,令人耳目一新。关于爱情、美学、生活,作者有很多话要说。
热门推荐
  • 习惯死亡

    习惯死亡

    讲述一个心灵备受重创的知识分子章永磷孤独、苦闷、绝望的精神世界。强烈地抨击了极左思潮,悲愤地控诉了“十年动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灾难。
  • 煌庭

    煌庭

    东皇,睥睨天下。可惜,最终却败于她的手中。万年后,终于。东皇的最后一丝意念,随风而散。然而,一切只是开始。
  • 异世流浪修真

    异世流浪修真

    本来和谐的小院,因为这突然出现的女人而变得有些紧张起来,这个女子的出现太突然了,临空站在小院上空,一身血红长袍,就像生长在艳阳下的娇艳玫瑰,说话声就像带有一种魔力,清脆悦耳,让不禁为之着迷,就连修为高深的陶逸都有种沉迷其中的错觉。
  • 小小恶魔老公

    小小恶魔老公

    前世,他是来自地狱的恶魔,没有心,没有情,只闻血腥。前世,她是拥有灵媒力量的太守千金,双目失明,心境如淡水。他与她邂逅,牵出丝丝情感,超越人间俗爱。今生,他是睥尼亚国的王子,带着前世的记忆转生,只为找到她而活,命运开了小小的玩笑,他竟比她转生时整整晚了七年!他还能追上她吗?
  • 重生之将门嫡妻

    重生之将门嫡妻

    上一世,她被白莲花妹妹和渣男联手迫害,临盆之夜,含恨而死!这一世,她不做善女,化身为魔,斗庶母,压恶妹,虐渣男,壮家族!守护至亲人,打造忠犬男,痛痛快快过一生!
  • 忠犬老公快过来

    忠犬老公快过来

    断掌女克死八任未婚夫,被嫁一送一,九嫁暖男董事长~自家大哥撬墙脚;表妹争锋不伦恋,小三一波盖一波,婆婆死不认媳妇儿。且看月明珠如何处理三角、四角、五角感情,打跑小三、小四、小五、小六…
  • tfboys之少年我等你

    tfboys之少年我等你

    她是冷血无情的第一杀手,可是遇见他之后,认定了他是一生的缘分。故事会怎么开始,我们拭目以待
  • 期货帝国

    期货帝国

    讲述主人公、两个流浪儿、一个富二代女孩在异地生存故事。四个人误闯期货市场,经过研究、苦练、曲折的过程,战胜了卑鄙的各种竞争者。最后在期货帝国里成为神话的故事。故事采用幽默、讽刺、夸张的手法展现现实社会中的丑陋,宣扬正能量……故事中心思想:成功的秘诀是毅力,智慧和拼搏。成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外人。
  • 兼职恋人

    兼职恋人

    闲得掉毛的男神生活中突然闯入了一只小兔子,她长相可爱、性格蠢萌,一逗就会炸毛,可好玩了,于是男神就有了长期饲养这只小兔子的想法。
  • 重生之依魅天下

    重生之依魅天下

    重生于乱世,她深刻懂得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她不要再做前世胆小懦弱被男人玩耍的小女人,这一世,她要凤凰涅槃,成为强者,将那些敢玩弄她感情的男人一一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