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400000022

第22章 伟大的决战——兰州战役(1)

1949年8月29日,一面被硝烟焚烤过的红色旗帜插上了古金城的门楼。兰州解放了!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日子:1949年8月20日至

1949年8月26日,兰州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惨烈的血战,英烈们为解放兰州血洒热土,血染红旗。

历史铭记着这场伟大的决战。

部署篇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布了铿锵有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言义正词严地喊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8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进行整编,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做好一切准备。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向全军发布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命令人民解放军向西南和西北进军。

百战百胜的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尚未解放的江南和西北广大地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进军。国民党的西北之重镇,有固若金汤之说的,国民党黑暗统治达25年的兰州,也将迎来她改天换地的伟大时刻。

1949年5月9日,在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解放大西北的征程。在解放了西安,经过了扶眉大战,在平凉大胜马步芳、马鸿逵后,人民解放军一路凯歌,朝兰州逼近。

是年,为阻挡解放军解放大西北,由南京逃亡到广州的国民党政府紧急召集马步芳、马鸿逵、胡宗南,举行“西北联防会议”,拟制了所谓“兰州会战计划”,即以马步芳集团依托兰州固守、吸引和消耗解放军主力,会同马鸿逵、胡宗南两集团,妄图夹击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外围。

兰州,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是西北政治、军事中心,地理上也是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的枢纽。城北是黄河和北塔山,东、南、西三面环山,东西长20公里的南山,是全城的天然屏障。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就在兰州构筑了国防工事,后来马步芳又进行加修加固,形成坚固的防御体系。主要阵地构筑了钢筋水泥碉堡群,外斜面有环形人工削壁1—2道,高6—10米,削壁腰部修有暗藏的侧射火力点,削壁外有两层3—6米的外壕,壕内遍布地雷、铁丝网。阵地之间有公路、交通壕连接。马步芳视兰州会战成败为其生死存亡的关键。为死守兰州,他将主力几乎全部集中兰州,屯集了大量粮食、弹药,并作了精心周密的部署。以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军和两个骑兵旅,共5万余人,重点守备南山各要点与城区;以两个军3万余人,控制在兰州东北的靖远、景泰黄河两岸地区,保障兰州左翼安全;以新编成的骑兵军2万余人,控制在临洮,临夏地区,保障兰州右翼安全。

青海马步芳集团是以家族世袭统治和宗教控制为特点的封建军事集团,是一支慓悍异常、凶残野蛮的部队。1936年红军西路军向甘肃西部进军中,遭到马步芳骑兵部队的围攻,损失惨重;1948年5月,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陇东地区险遭胡宗南、马步芳的联合夹击。由于没有受到人民解放军的歼灭性打击,马步芳等人气焰十分嚣张,宣称“兰州是攻不破的铁城”,“解放军胆敢进攻兰州,本署以诱敌于有利地形与之决战,凭天然屏障与既设阵地,举全力一鼓而歼灭之”。

夺取兰州,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进军宁夏、新疆所必须进行的一个战役。马步芳决心守兰州,这是人民解放军求之不得的。彭德怀说:“我们不怕他守,而是怕他跑掉。如果他真的不跑,就到了我们把他消灭的时候了。”8月4日,第一野战军发布进攻兰州的作战命令。以第18兵团(缺第62军)留置宝鸡,天水地区,继续钳制胡宗南集团,保障野战军左翼及后方安全;以第19兵团主力为右路军,由静宁沿西(安)兰(州)公路经定西向兰州城东进攻,以第2兵团为中路军,由通渭经定西以南直取洮沙后,再由南而北向兰州进攻,以第1兵团附第62军为左路军,由秦安、甘谷经陇西、渭源占领临洮。渡洮河攻占临夏、循化,尔后北渡黄河直取西宁,截断马步芳撤向青海的退路。

这是一张给青马布下的天罗地网。

1949年8月20日,第一野战军主力会师兰州城郊,一场攻坚战即将打响。

此时的马步芳,正在摩拳擦掌地叫嚣:“挽狂澜于既倒,定乾坤于西北。”

配合篇

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兰州的过程中,中共皋榆工委十分出色地完成了内应工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甘肃前,中共甘肃工委及时向各地地下党组织发出指示,要求做好一切准备,协助和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入甘。为配合兰州战役,中共皋榆工委发动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地下党组织在国民党城防部队内部开展秘密工作,进行策反,与他们交朋友,宣传解放战争不断前进的大好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光明前途,并在国民党的地方武装如自卫队、保安团中进行分化瓦解。发展自卫队总队副陈伯鸿、五大队队副汪治华为地下党员,在自卫队中建立了党的秘密组织,并在多个自卫大队中建立秘密内应关系,使自卫队为地下党组织所掌握,成为可靠的内应力量。兰州战役打响后,8月25日午夜,马步芳部队全线溃败,解放军尖刀部队逼近兰州城垣之际,隐蔽在自卫队中的地下党员汪治华部率先打开城门,与马家军展开激烈巷战,保证了解放军抢占黄河铁桥,截断了马家军的退路。

8月20日,人民解放军汇集兰州外围,此时,马步芳集团严密封锁了兰州南山和通往阿干镇的交通要道。皋榆工委书记罗扬实装扮成牧羊人,在地下党员王受天及其三个儿子的掩护下,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穿行,机智勇敢地穿过重重封锁,及时赶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部,向彭德怀司令员汇报了兰州的基本情况,并将一份弥足珍贵的重要情报《兰州城防示意图》面呈彭德怀,向彭德怀司令员汇报了皋榆工委的工作情况和自己所掌握的有关兰州城防的重要情报,并在前沿阵地,向彭德怀司令员介绍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在此之前,皋榆工委通过隐蔽在国民党各个机构中的地下党员,利用各种关系,采取多种方式秘密搜集各种情报,系统地进行社会调查,为兰州解放和解放后的顺利接管做准备。这些珍贵的情报涉及国民党在兰州的兵力、布防、工事、装备、调配及官佐名单等,还有兰州的地理、人口、教育、工业、金融、邮电及存粮、水源等社会情报,甚至还包括国民党的派系斗争、政治倾向等。这些情报被分门别类汇总为《兰州敌兵力调查》、《兰州敌党政军宪特机构》等材料,为后来顺利接管兰州做出了很大贡献。

激战篇

解放军汇合在兰州城外,马步芳一再鼓吹自己的防御体系天衣无缝、固若金汤。为加强整个防御体系,在起伏绵延的南山山岭上,马步芳又增设了马架山、营盘岭、沈家岭三大主防阵地,并与豆家山、古城岭、狗娃山各控制高点的据点相连接。马步芳以八十二军3个精锐师一○○、二四八、一九○师,分守3个阵地,以马步銮的一二九军的2个师为预备队,部署在拱星墩和兰州西关阵地,从新疆调来的榴弹炮营置于东教场,甘肃保安部队的3个团驻守东岗及城内,使兰州守军兵力达5万多人。同时,又以新骑兵军驻临洮、临夏,防守青海老巢的门户;2个骑兵旅(师)(骑八师,骑十四旅),5个骑兵团(即5个步兵师的骑兵团)位于河口至民和一线,策应兰州和临洮方面的作战。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在兰州黄河北岸,隔河坐镇指挥,并坚守唯一一条兰州向北的出口: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黄河第一铁桥。

8月21日拂晓,炮火齐鸣,我解放军向兰州守敌发起进攻,但战斗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敌步兵隐蔽在工事内,在我军受陡壁外壕阻碍时,敌人突然猛烈开火,趁机从我冲击部队侧翼出击,队形密集、动作凶猛;或者采取步骑配合实施反冲击。经一天战斗,各战场只消灭了一些外围据点的敌人,我军遭到很大伤亡,未攻下一个敌军阵地。马家军见我初战受挫,气焰更加嚣张。

彭德怀司令当即决定暂停进攻,以3天时间总结教训,再次侦察地形,摸清道路。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心系兰州,23日,毛泽东就攻占兰州问题致电彭德怀、张宗逊、贺龙、习仲勋:

马步芳既决心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敌。为歼灭该敌起见,似须集中三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王震兵团从上游渡河后,似宜迂回于兰州后方,即切断兰州通青海及新疆的路并参加攻击,而主要是切断通新疆的路,务不使马步芳退至新疆,为害无穷。攻击前似须有一星期或更多时间使部队恢复疲劳,详细侦察敌情、地形和鼓动士气,并作充分的战斗准备,并须准备一次打不开而用二次、三次攻击去歼灭马敌和攻占兰州。

经过三天精心再准备,我军确定的战略决策是:攻取南山为战略之重点,迂回右翼夺取黄河铁桥,为全歼守敌之关键。

8月24日,野战军完成攻击准备。各部队情绪高涨,老战士争当突击队员,解放入伍的新战士纷纷表示要争取杀敌立功。各机关后勤人员都动员起来,挖工事、运弹药、抬担架,人人争先参战,个个争取立功,战前气氛十分热烈。

8月25日清晨6时许,雨过天晴,残星点点。绵延的南山平静得出奇。6点30分,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开始了!霎时间,炮声惊天动地,一条条火舌,飞向敌人阵地,敌阵地硝烟滚滚、火光冲天。西北战场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开始了。

营盘岭红旗七落七升

兰州的南山是必守的阵地。南山自东向西依次为十里山、古城岭、窦家山、马架山、营盘岭(皋兰山南梁)、沈家岭、狗娃山。其中沈家岭离铁桥最近,又与狗娃山一起扼守着两条南去的公路,被认为是“兰州锁钥”。十里山、古城岭、马架山、营盘岭还有抗战时期修的永久性工事。

营盘岭位于皋兰山东南约5公里处,海拔2171米。山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兰州东南天然屏障。明代以来屡为设防驻兵之地,故名营盘岭。

营盘岭,是皋兰山的主峰,兰州的南面屏障,从兰州内城有公路直通峰顶。各种火炮、弹药及其他作战物资均可由汽车直接送到阵地。时任国民党兰州防守总指挥的马步芳之子马继援在给营盘岭守敌电话指示中说:“营盘岭不失,兰州有望,营盘岭不保,兰州危矣。”

山上的工事,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以1个工兵团,外加3000民工,整整修筑了半年多。尔后,马步芳又派了1个工兵营,还有数千民工,又加修了3个多月。这些永固性工事总耗资数百万元之多。主阵地以钢筋水泥明堡与暗堡,构成核心的集群工事。围绕主阵地三营子这个山梁,自上而下有环形峭壁3道,每道高约2至3丈,峭壁外挖有2丈多宽的外壕,外壕内外两面均设有铁丝网,并布满了小型航空炸弹,每枚炸弹重30磅。炸弹与不同型号的地雷连接成梅花或连环雷,踏响一个,连响一串,号称为“王八雷”。整个阵地上,明堡暗堡,火力组成交叉火网,并与可容纳2个营兵力的地道相互串通,既能打,又能藏。

营盘岭左有狗娃山、沈家岭,右有马架山守敌的火力支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火力体系。如果我军攻占营盘岭,就可以居高临下,轻重火器可直接控制兰州整个市区和敌人惟一的退路——黄河铁桥。

扼守营盘岭的是马步芳的精锐主力第248师。负责攻打营盘岭的是我军第六军。

25日拂晓时分,信号弹腾空而起,抢夺营盘岭的战斗打响了。

第六军的轻重火器,吐着无数火舌,向敌人阵地扑去。英勇的战士们,端着上了刺刀的钢枪,与敌人反复争夺着三营子第一道阵地。在崖坎前和崖坎上面的开阔地,敌我双方来回拼搏,激烈争夺着每一寸土地,扭成一团,咬在一起,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真是难解难分。

敌人十分顽固,凭借坚固工事拼死顽抗,还不时地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反扑。我军指战员们冒着敌人的炮火,英勇冲击,子弹打光了用手榴弹,手榴弹打光了拼刺刀,刺刀折了赤手空拳和敌人格斗。有的连队仅剩下十多人,依然奋勇前进。英雄陈全奎为加强火力,把两个手榴弹捆绑在一起,向敌军一连投出30对,杀伤大批敌军,自己也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部队寸寸逼近,终于接近了敌人营盘岭主阵地,但是峭壁又高又陡、土质坚硬,难以炸开突破口。前沿部队一时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英雄指导员曹德荣舍身炸峭壁,把敌人防线炸开了一道血口子。战士们高呼烈士名字,怀着满腔怒火向敌军冲击。下午1时,夺取营盘岭最后一个顽固堡垒的战斗打响了。在强大火炮的掩护下,我解放军全线进攻,三面红旗先后在敌阵地上树起,但刚一树起就被敌人打断旗杆,红旗落下来了,再树起,再落下;再树起,再落下。战士的血浸透了红旗。就这样,红旗反复起落七次,第八次,同时有十几面鲜艳的红旗在营盘岭主阵地上飘扬起来。经过激烈反复的搏斗,当晚,营盘岭被我军胜利攻克。

红旗高高飘扬在皋兰山上。

战前,马继援信誓旦旦狂言:“营盘岭是牢不可破的铁城,是固守兰州的南大门,如共产党能攻破了它,我便自动撤出兰州。”然而,在我军强大攻击下马继援的防线终于土崩瓦解。

营盘岭攻坚战,我军共毙伤俘敌1725人,但也付出了伤亡1235人的巨大代价。

马架山激战地动山摇

25日拂晓,信号弹腾空而起,马架山升起一排黑色的烟柱,像火山爆发。在激越的冲锋号中,我十九兵团六十五军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向马架山发起攻击。

马架山地势十分险要,是兰州东南的天然屏障。在我军进军西北时,马步芳在原抗战时期的永久性国防工事的基础上,又精心进行了加修,阵地上铁丝网和鹿砦密如蛛丝,地雷区密如蜂窝(每枚航空炸弹连接数枚地雷,引爆时,半径二三十米以内的人即遭到杀伤);钢筋水泥地堡及野战工事星罗棋布;坚固的暗道贯通各核心工事,从前沿至纵深挖有深宽各约6米的外壕3道;高地东西两侧多是悬崖绝壁,山后有汽车道,直通市内。守军是马步芳主力八十二军。其主要兵力和工程设施在主峰古城岭上。

攻击部队踏着英雄们用鲜血开辟的道路,勇猛冲杀。在第二道外壕前我正面攻击的团队遭到敌人交叉火力的封锁和压制,很多战士倒了下去。排长赵长山带领全排冲上去,连续爆破,打开了突破口。很快第三道外壕也被我占领。

同类推荐
  • 混在笑傲当皇帝

    混在笑傲当皇帝

    穿越到大明成为皇太子,而且是现任皇帝独子。正准备打造一个盛世大明却发现原来身处笑傲江湖世界。是混朝堂?还是混江湖?是做武林至尊?或是做千古一帝?还是…………...............................老猪建了个书友群,群号:19000209有兴趣的可以加,验证秘密是书名,多谢支持!!
  •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混世二烟王

    混世二烟王

    本故事描述隔河相望的部族因利益而引发的事情。这里的百姓相互通婚和通商,本来可以算是邻里亲戚。前几代人都和睦相处,相互来往。可是由于四处抓壮丁,逼交苛捐杂税,地方官员横行霸道,欺诈诱骗,鱼肉百姓。豪强地主为了保全自身利益,于是与官员商人勾结,横征暴敛,搞得穷困的人家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由于高山大河形成的天然屏障和阻隔,双方各自在对河两岸设置了兵丁壮汉把守渡口,于是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在加上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交织穿插,百姓、官员、土匪、地主、民兵、小偷等轮番登场,演绎花样百出的人生心酸苦辣的事件,展示在艰苦无奈的岁月,下层百姓尤其是小人物求生存求生活的人生苦情故事。
  • 秦刺

    秦刺

    金牌杀手“猎弧”穿越在战国末期。此时正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征战的第一年,作为一个杀手,他该何去何从,是辅秦,匡扶天下,还是...一个刺客王朝的新起,敬请拭目以待!!
  •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对史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历史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是在历史长卷里的每一卷中都会给后人留下很多谜团。人类在地球上有着数百万年的生存史,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人类的历史长河犹如一面镜子,记载了历史每个种族发展史的瞬息万变,也记载了人类的耻辱与光辉。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人杰与鬼雄层出不穷,真善与丑恶泾渭分明。
热门推荐
  • 阡陌云端

    阡陌云端

    蔚蓝之下,云海之巅修武一途,没有坦途少年怀着简单的愿望修武,可天却不从人愿。他的出生就注定了他的不平凡。每日20时左右更新,欢迎大家督促。
  • 倾听流年

    倾听流年

    萌系千金vs虎牙明星,吃货小姐vs吃货明星,冷漠
  • 易学的家宴菜

    易学的家宴菜

    逢年过节要准备一大桌菜时可让主妇们犯难了,那一桌子五花八门的菜式看似难学,但只要有方法,有指导,是能轻松拿下的。《易学的家宴菜》把握了家宴的特点,将繁琐的做法简化,但注重保留菜本身的特点,还注重将菜做得漂亮大气,让您能快速地学会做家宴菜。
  • 战武苍穹

    战武苍穹

    战武大陆,以战为天,以武为大,战动乾坤,武撼苍穹。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少年踩着天骄的头顶,碾压着豪杰的肩膀走向辉煌的故事。
  • 厚人

    厚人

    赵文辉是一位植根于生活深处,执著于本真的“自然”状态的小说家。他的生活空间与艺术空间,都存身于太行山脚下,豫北平原的那一方沃土。那里是他创作的“原乡”。在今天,一方面是打工者们纷纷涌向城市,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也不再像原先那样千丝万缕般联系,中国的城市有了自足的系统,城市化的水平大为提高,于是,城里人即使不与乡村发生联系似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最年轻的一代作家,几乎没有乡村经验。正是在此大背景之下,我认为伴随城市化的加剧,真正熟悉中国乡土伦理和基层社会,真正能够传达出乡土特有的神韵和气味,写出中国农民不息的生存意志和道德理想的作家会日益稀缺的。
  • 活在书里的女人

    活在书里的女人

    一个老人委托我寻找书中的一个女人。还有你们听说过日行千里的人吗?故事尽在这本书.....小说中的冒险家虽然出身平凡,各方面的能力并不出众,但他又有超强的构思能力、妙想天开的想法。一个个传奇味很浓的故事构成这个系列,一系列的科幻冒险故事,还有男女主角间的爱恨纠葛。每个故事又是独立而成的,书中人物众多,多名配角也是智勇兼具,屡有奇遇,情节内容均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离奇古怪、科幻十足。
  • 驴友诡事

    驴友诡事

    我是一名资深驴友,讲诉一下这些年我遇到的一些真实的诡异事件……以前我一直是一个无神论者,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妖魔鬼怪之类的东西,以为这些个东西无非都是人们编造出来骗人的。但是自从我迷上了徒步和骑车锻炼,去了几次山区以后,我身边儿诡异的事儿就接连不断……
  • 启迪成功的哲理(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启迪成功的哲理(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本书内容包括:立志远大、修身养性、坚韧不拔、善于决策、求真务实、智慧超群、口齿伶俐、敢于创新、不断充电等。
  • 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求人办事。办事存在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规则,办好难办的事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凡禹、梁筱编著的《办事的艺术(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作为一本为人处世的通俗读本,从易懂、实用的原则出发,最全面、最系统地向读者讲述了求人办事的经验和智慧,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说话的技巧、办事的能力。《办事的艺术(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中的方法你一看就会,拿来就用,可以帮助你轻松应对职场、应酬、家庭、恋爱和婚姻中难办的事,成为一个办事高手。
  • 无见先睹禅师语录

    无见先睹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