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100000016

第16章 朱克敬:香荪自有狂士气(2)

《重修皋兰县志》是通体志书,记述上下两千年、纵横数百里内的天文、地理、人物、事件、物产、民俗等事物,是反映兰州市区、皋兰县、景泰县、白银市区清光绪以前历史的珍贵志书,比旧志更多地记载了经济类的事物。如“物产”,分谷、蔬、瓜等类,分别详注其品种栽培等情况,对现在发展农林业有参考价值。如记述洋务运动在兰州的情况:左宗棠创制造局,用泰西机器制造洋枪洋炮,派督标兵幼丁当学徒;创织呢局,用泰西机器雇洋匠教民学纺呢羽、哈喇等纺织品;创设电报局、牛痘局等事件。从中可以看到新兴工业城市兰州的渊源。此志是张国常呕心沥血,深入调查,精心考证的结果,可算作是兰州的一部百科全书。此书记载的详尽完备,书成后受到总督杨昌浚的大力赞赏。

《土司番族考》记西宁、碾伯(今乐都)、大通、平番(今永登县)祁贡哥星吉等地19家土司的民族、世系、辖地、功绩、封爵、部落、户口、兵员、宗教诸事。展现了从元末到清光绪年间,青海、甘肃两省以蒙古族、藏族为主体的部分土司制度。涉及民族学、宗教学、谱牒学、地方史等领域,是研究西北少数民族的珍贵史料。

马世焘:枳香山房儒雅气

少壮成名志渐磨

马世焘(1809—1875年),字鲁平,回族,兰州人。其先祖为山东历城人,明代初期随征火落赤,落籍兰州。祖父马国德善于经商,家里颇为富足。父亲马裕谦,咸丰辛亥(1851年)恩贡。他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为马世焘广延名师,以期他能出人头地。鲁平的启蒙老师为金灼庵。年少之时,又跟随平番(今甘肃省永登县)寿山先生学诗,明白了“读书当先正本原,愿将学业溯源头”的道理,博览群书,学业大进。道光丙戌(1826年),陕甘学政冯赞勋巡视兰州,17岁的马世焘以“古取一名入泮”。

随后壮游西北各地,徜徉于名城胜景,开阔胸襟,开拓眼界,使他的见识和学问大增。但满腹诗书的马世焘,在八股取士的科举之道上,却并不怎么顺利,“乡闱六次不登科,少壮成名志渐磨”,作者所写的这两句诗,其中包含的辛酸与痛楚,溢于言表。但学界并未因此而小看他,陕甘学政戴兰芬就对他颇为赏识,对这位富有才学的回族士子,还多次予以鼓励:“尔之文艺诗学吾再无虑,惟期功夫不懈耳。而立品修行之地,当时加省察。”咸丰五年(1855年),赴西安乡试,考中乙卯科举人,年已47岁,年届不惑,才取得如此功名,可见其恒心和韧劲。“一时汉族惊奇,而回教人尤为自珍”。

风流儒雅是吾师

马世焘素与兰州贤达曹炯、吴可读、卢政、马文炳、马中律相友善,经常论文赋诗,砥砺气节,陶冶情操。同治年间,曾受聘于陕甘总督穆图善,教受其子明保。后来左宗棠非常器重明保,当得知他的老师是马世焘后,大为感叹:“大匠之门,宜无曲材也。”后来读了马世焘的著述后,更是赞不绝口,拟函保荐其外出任职,却被名利之心淡泊的马世焘婉然拒绝。左宗棠并没有因为马的婉拒而恼怒,反而越加钦佩他的为人。撰联书赠:“钟鼎山林各天性,风流儒雅是吾师”以表达倾慕之情。

同治间,河湟事变,兰州官吏议办房捐,筹集政务费用,动乱之中的百姓本来就苦不堪言,再加上这些临时性的苛捐杂税,更是苦中加苦了。得知此事后,马世焘不畏权贵,正色谏阻:“疮痍未起,若复剥削,民何以堪?”遂使房捐之事不得不停办,使百姓困苦的生活中有了喘息的机会。

同治五年(1866年),兰州被围,城内百姓惶惶不可终日。马世焘深夜由绳索吊下城墙,大义凛然面见围兵。动之以情,晓之以礼,说服围兵,罢围而去。此举“不惟获免生灵涂炭,而回汉积年之忿隙亦融洽矣”。事后,同治皇帝御书赐“意气可嘉”匾额,予以褒扬;议叙五品衔,拟任四川绵竹知县。但马世焘生性恬淡,辞不就职。

马世焘操行高洁,绩学能文,先后被聘为县立皋兰书院、府立五泉书院山长。他因材施教,勤于训迪。授徒数十年,桃李满金城,著名学者张国常、内阁中书陈彬、宁州学正王式金等均出其门下。为表彰他对兰州文化教育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1935年3月7日,兰州回汉教育界人士将他入祀五泉山太昊宫皋兰乡贤神祠。

枳香诗书传大雅

马世焘学问渊博,贯通中西,以“穆教清真之理,融合儒家忠恕之道;用易学南华之精奥,阐扬天方性理之真讳”。著作有《四书集注解释切要》、《日新堂诗文集》各4卷,惜佚。现仅存《枳香山房诗草》2卷。

他所写的《兰州竹枝词》10首组诗,通过对兰州四时八节、名胜古迹、民俗特产生动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兰州风貌景致和生活状况,抒发了热爱故土的情怀。

长堤铁索压虹桥,天下黄河第一桥。

二十四船联最稳,任他春水浪迢迢。

夭桃秾李满城栽,梨苑花光入眼来。

别有动人春色好,碧桃开罢海棠开。

名山最爱五泉游,炎夏登临似早秋。

烟水茫茫看不尽,一层楼外一层楼。

淳化原来内府藏,笔痕墨深重琳琅。

自从石刻装成铁,谁不临池仰肃王。

他写黄河,也写宛如彩虹的镇远浮桥;写五泉山,也写金城关外的十里店和安宁堡;写秋日登高的重阳习俗,也写少妇回娘家的时代风尚。在他笔下,举凡是兰州的一物一景,总是关连作者的欢喜之情。而《黄河滩上有披沙拣金者歌》生动刻画了淘金者的形象:“黄河岸上积沙深,披拣人人费苦心。不有良工精决择,焉能沙里认来金。”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兰州贡麸金。兰州麸金在黄河畔泥沙中淘取。可见兰州黄河两岸自古以来可淘金,此诗也成为金城得名于筑城得金的最好注脚。

马世焘诗宗陶渊明,王烜称其诗“悃畐无华”,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五七古为胜,昌黎所云:‘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皆宜也’。近体工雅。五七绝,言近旨远,俱有逸致。”并精选其诗数十篇,辑入《兰山清诸家诗钞》。

马世焘长期设帐授徒,积劳成疾,道光乙亥(1875年)末病卒,终年66岁。好友吴可读撰挽联一幅:

老辈无多,叹大雅泯焉,绛帐于今谁继武;

解人有几,恨知音渺矣,青樽何处复论文?

吴可读:铁石一儒冠

一官辛苦读书来吴可读(1812—1879年),字柳堂,甘肃兰州人。其先世为浙江处州人,明初随肃庄王就藩,而迁徙到兰州,世为耕读之家。吴可读生性颖悟,尤善诗文。道光十五年(1835年)考中乙末恩科举人。其后,为了节省往返费用,便寓居北京达8年之久,执意博取功名,但屡试屡败,未能得偿心愿。最后以举人身份被派到伏羌(今甘肃甘谷)担任县学训导,主讲朱圉书院,并被聘为山长。道光三十年(1850年)由伏羌的弟子凑集路费,再赴京城参加会试,终于考中庚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10年职务未动。1861年,母亲去世,扶柩归兰,主讲兰山书院。1865年春再入都,补原官,后迁吏部郎中。1872年补河南道监察御史,冬因劾成禄降三级调用。

1874年返故里重讲兰山书院,期间当过几年山长。1876年起用为吏部主事。1879年以死谏慈禧为太皇太后而废垂帘听政殉国。

吴可读从政之余,历任各地教职,滋兰树蕙,桃李丰盈。他主讲朱圉书院时就对症下药,借给孔子的弟子伏羌石作蜀墓拟一楹联:“共仰孔门高,问颜曾七十之徒,何处最多佳士;休言秦俗悍,自邹鲁三千而外,此间大有传人。”鼓励当地学生,破除自卑心态,奋发向上。他还要求诸生做学问就应时时观察、处处留心,“诸生何处觅文宗,绝妙文章到处逢”。同时他也非常注重言传身教,学习知识和修养品德并重。他主讲兰山书院时的得意弟子安维峻刚直不阿的品行,就与他的教诲有很大关系。另外,吴可读还在帮办甘肃团练、设立甘肃举院、宣传牛痘免疫等事,颇多建树。

吴可读有《携雪堂诗文集》,其中“携雪堂对联”部分收联87副,有《题兰州甘肃贡院》一联共有192字,是天下闻名的长联之一,其斐然文采,由此可略见一斑。

青灯犹是书生味

吴可读刚直耿介,遇事敢言,很有士人风骨。1872年,当陕甘总督左宗棠奉旨镇压起义时,有个满洲武将叫成禄的,官居乌鲁木齐提督。成禄诬良为逆,肆意虐杀无辜肃州百姓,居然虚报战功,说自己打了一场大胜仗。吴可读接到同乡字字是血泪的来信,义愤填膺,遂奏劾成禄的罪名“有可斩者十,不可斩者五”。于是成禄被革职拿问,定为斩立决。但谁想这成禄神通广大,竟买通了个军机大臣替自己在同治帝面前说情,竟改斩立决为斩监候,虽说都带了个斩字,可区别是相差千里,命保住了不说,还有可能脱离牢狱之苦。吴可读得知此事,愤不可言,上疏力争,奏请“先斩成禄之头悬之藁街以谢甘肃百姓,然后再斩臣之头悬之成氏之门以谢成禄”。中国历来就有“杀言官是亡国之象”的说法,但同治帝大怒,认为吴可读是欺他年幼,才敢如此顶撞,非要他脑袋不可。三法司会审,刑部迎合皇帝,办了吴可读死罪;但定死罪要全堂同意,缺一不可。刑部尚书、左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副都御史;大理寺正卿、少卿;共计13位堂官,一个个在奏稿上画准,画到大理寺少卿王家璧,无论如何不肯下笔。就因为王家璧的持正不阿,吴可读才保住了性命,改为充军。

吴可读劾成禄被充军后,当时人有《赠柳堂二十韵》,形容吴可读的风骨气概:“乾坤双泪眼,铁石一儒冠。”一时传诵天下。

同治皇帝死后,慈禧太后为了收买人心,宽免了因进言而获罪的官员,吴可读因此得以重返京师,授官为吏部稽勋司主事。然而他的忠君之心,并未因差点被同治帝杀头而改变,反而对慈禧太后的专横有所不满,更为众多大臣竟无一人站出来替同治帝说一句公道话而气愤。因此决定为绝嗣的同治帝抗争一番。恰在这时,内阁学士广安也因不满慈禧太后的霸道而上了份奏折,认为“对于立嗣这样的重大问题,臣下不应当缄默不语”。他在奏折中借古喻今,以宋代赵普不遵守宋太祖遗诏,擅立太宗的教训为例,说“立嗣大计,虽然决定于片刻之间,但尤应重视其百代之后”。为了防止赵普那样的人擅自废立,请求两宫皇太后立下“丹书铁券”,以保证嗣皇帝生了皇子后继承同治帝。慈禧太后看了,不禁大发雷霆,立即传旨对广安加以申饬。正卧病在床的吴可读不由得悲愤万分,立即下床取出笔墨,奋笔疾书,想再次上奏慈禧太后,为皇道正统讨个公道。后经人劝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一个小小的六品主事,人微言轻。更何况慈禧太后现在正在气头上,即便进言她也肯定听不进去,与其这样白白送死,倒真不如等等,总要死有所值。时间一年一年的流逝,但吴可读那颗书生意气,却始终未改。

臣命轻于挥汗日

机会终于来了,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日,是同治皇帝、孝哲皇后的大葬日,吴可读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拼着67岁的老命向慈禧太后作最后的抗议。

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穆宗同治帝19岁病殁,身后没有子嗣。慈禧太后不为同治立嗣,却把她妹妹的孩子、醇亲王之子载湉接进宫来,承接为文宗次子。这一来兄终弟继,自己仍然可以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这一举止有悖于皇室定规。同治的嘉顺皇后不堪凌辱,服毒自杀,满朝文武无不起戒慎恐惧之心。吏部主事吴可读,当时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却在同治和嘉顺皇后的大葬典礼上,以死劝谏,要求将来载湉生了儿子后,仍旧承继为同治之子,使“大统有归”。吴可读死前,怕祸及家人,给儿子的遗书中,要他“速速出京”,然后把身上仅存的40多两银子存放枕下,怀揣遗折,在蓟州(今河北省蓟县)马伸桥的一座叫三义庙的废寺中上吊。“欲识孤臣恋恩所,惠陵风雨蓟门东”。他是一心赴死的,自尽前恐庙宇经久失修,梁木衰朽,求死不成,又饮一碗毒药,双保险了,才用白缯悬梁自尽。

吴可读“死谏”,确实让在京的读书人兴起无限悲壮激越之思。“两宫皇太后一误再误……我朝二百余年,祖宗家法,以子传子,骨肉之间,万世应无间然……惟仰祈我两宫皇太后,再行明白降一谕旨,将来大统仍归大行皇帝嗣子。正名定分,预绝纷纭。”奏折言辞激烈,军机大臣宝鋆看得心惊胆战,先还打算把遗折压着不报,一看京师轰轰烈烈又是设祭招魂,又是建祠立庙,一时白马素车,不晓得出了多少情文并茂的挽联,才知道硬压是压不住的,才匆忙转呈。慈禧太后看了遗折,感动而且困惑,她想,为了一件几十年后的事,不惜拼上性命,可真有胆识。于是特颁懿旨宣示文武百官:“吴可读所请颁定大统之归,实与本朝家法不合。皇帝受穆宗毅皇帝付托之重,将来诞生皇子,自能慎选元良,缵成统绪,其继大统者为穆宗毅皇帝嗣子,守祖宗之成宪,示天下以无私,皇帝亦必能善体此意也。有吴可读原奏及王、大臣等会议折,并闰三月十七日及本日谕旨,均著另录一方,存毓庆宫。至吴可读以死谏言,孤忠可悯,著交部照五品官例议恤。”懿旨一传,北京城内欢声雷动,“其继大统者为穆宗毅皇帝嗣子”这句话,正如慈禧太后所期待的那样,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太后一句“以死谏言,孤忠可悯”,吴可读的葬礼也就办得十分的隆重。宣武门外的文昌馆内素车白马,盛极一时,除却亲王、郡王等亲贵向来不参与品官的祭典以外,从大学士起,到各部司官,下及各衙门正途出身的小官,无不亲临祭奠。有个翰林院编修,曾作挽联一幅:“天意悯孤,三月长安忽飞雪;心完夙愿,五更萧寺尚吟诗。”更有“翰林四谏”之一的张之洞主持,将吴可读的遗像供在马伸桥,设置吴柳堂先生祠,又在北京的南横街设立吴公祠。以后故乡皋兰也曾立祠堂纪念其行,兰州金塔巷存有“吴柳堂先生故宅”。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同类推荐
  • 大明逍遥

    大明逍遥

    混,是一种态度,混,也是一种生活。穿越后的野哥混迹明朝,一不小心便和朱高炽混成了兄弟。再不小心就混了个武林盟主玩玩,最最不小心的是居然混了个美妻如云。淫士?浪子?英雄?风雨江湖,烟云历史。野哥,一个混痞穿越明朝的传说……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
  • 重生之现代青皮在初唐

    重生之现代青皮在初唐

    吴言,一个新时代四有混混,在破处的前几个小时,因女朋友学雷锋做好事,帮老太太修电而悲剧身亡!吴言,大唐尉迟恭的私生子,从小山林中长大,吃狮奶长大,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救李小二等人,身中三十七箭身亡!两个风马牛不相极的人重合在一起了,只是身为现代的吴言比较倒霉而已,重在大唐!混混,流氓也!做为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素质,有那啥的四有混混,既然来到了万国来朝的大唐贞观年间。那么就要做一个兜里有钱,身上有权,手里有人,床上有妞的四有纨绔!唉~为啥像我这样的人到哪都低调不起来呢。吴言如是的想着!纠结很是纠结!本书只为一乐,不为正版历史!有恶搞成份,不喜者木有办法!
  • 反转乾坤

    反转乾坤

    在海外做过五年雇佣兵的青年萧艺意外穿越,误入一个错位的历史时空,重生在取代了隋王朝的大周。兴烹茶之道,习技击之术,醒掌天下财,醉卧美人膝。在这个美女如云,悍女如潮的时代,他开始背负起天下男人雄起的希望,坚定不移地走在打造史上第一11的伟大道路上!萧艺自题——平生最喜酒诗茶,更爱佳人晓破瓜。百卉丛中招韵事,风流一段好年华。【求收藏推荐】
  • 谋王

    谋王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书名:《谋王》题材:架空历史地理环境:异世空预计字数:80万到120万之间简介:叶开穿越到异世空,在那里他碰到了与自己死去女友十分想像的一个女人,当叶开要向这个女人展开爱情攻势之时,却不小心陷入了危机四伏的政治漩涡……三十六计,是否会在异世绽放它的光彩?看着令人热血沸腾的沙场,他决不会甘心局外看着自己好友被强权欺凌,他更不会狠心不理当天下大定,百姓丰衣足食,异世天朝万国来拜,一代谋王叶开却与他的红颜知己浪迹天涯,从此神仙眷侣……............................................谋王一群,感谢血雨清风大大支持架设,26389372即将满员位置不多了,大大们加紧进去啊谋王二群,感谢血雨清风大大支持架设,53622199新建的,欢迎大大们加入聊天
热门推荐
  • 英雄白天的时代

    英雄白天的时代

    被病毒泯灭了人性变成凶残了的丧尸满世界的游走,吞噬着一个个恐慌无错的人类。天外降临的异形魔族破坏者地球中每一寸的土地,人类,在其地下颤抖。丧尸纵横,异形密布,地球文明陷入了永恒的黑暗,即将面临着灭世危机!碌碌无为以坑蒙拐骗渡日的白天却意外得到了神秘老头的传承,让他拯救世界。恶魔与丧尸之间游走,地狱和天堂之中徘徊,永无止境的黑暗当中,我只求能和她生存下去。
  • 青魄

    青魄

    阴阳逆转,乾坤碎;炼狱深渊,幽海滔;灰侵红尘,前路断;寂灭灾劫,万古空。末世难,劫灭化虚无。------------原书名《青魂》,被注册了就没办法了
  • REWARDS AND FAIRIES

    REWARDS AND FAI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学术辨

    学术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师之初

    师之初

    本书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反省与思索,内容包括:教育是一种理想、在学校不只是长身体、发现课堂教学的规律、学校教育很重要。
  • 不需要意义的世界

    不需要意义的世界

    故事发生在某平行世界中。在这里,有一小部分人,拥有让他人产生幻觉的能力。这个世界曾经是他们的。他们用幻觉掌握了人心。然而,膨胀的欲望却几乎把这个世界毁灭。如今,世界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些人被称为“幻者”,由国家统一管理。一者以自由之名约束,一者以自由之名抗争。究竟何者才是正当?
  • 宇宙之我本为仙

    宇宙之我本为仙

    一个废柴穿越后波折的成长着发现自己拥有这个世界的人不曾意识到的力量迅速的觉醒探索大陆原来自己原本就是世界顶层的统治者之一
  • 这个女配有点邪

    这个女配有点邪

    一朝穿越书中迷局,白糖糖成为恶贯满盈的恶毒女配梦糖糖,还是逃不出老死冰冷荒郊野外的下场。梦醒归来,带着前世记忆重回幼儿时期,命运轨迹再一次轮回,这次立誓逆改天名,绝不历经前世之苦,白糖糖能否走出梦糖糖书中迷局吗?蚍蜉撼树可否成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道通乾坤

    道通乾坤

    我的再次归来,将挟风云雷电之势,翻江倒海之威,颤抖吧!我的敌人,我力量恢复之日,便是你们一个个沉到黑暗之底,永不翻身之时...一个转世魔灵,找回自己的奇幻历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德古拉日志

    德古拉日志

    这个世界有另外一面,这通向另一面的守门者,是吸血鬼猎人公会!世上的人类平均五万人出一个可苏醒的力魄,而这其中到了最后只有五分之一的幸运儿能成为猎人!这世上的血族,已经,很少很少了。猎人和猎手的本质区别是,谁会献出自己的命!三结界现,圣女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