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600000010

第10章 陇上书画名家范振绪(3)

20世纪80年代后,他重点研习中国水墨画,使创作艺术进入了更高境界。他能在艺术上达到这样的境地,这和他经常深入生活、敢于创新的苦磨苦练是分不开的。他曾去陇南,在连绵阴雨中披着外甥女送他的皮大衣写生,结果把这件紫羔皮大衣淋得发霉变质;他也曾去岷山铁尺梁上用酒调颜料描绘过千里雪;他也曾和文县猎人一起去摩天岭大森林,并和活捉的金丝猴同室而卧;他也曾去河西和牧人交谈,仔细观察骆驼的神态、动作……归来之后,在寂寞的画室里苦苦思索、多次试验,终于摸索出了一种前人所没有的“冲墨法”。用这种技法画的骆驼毛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再加上他画龙点睛地画出了骆驼金黄色的两只眼睛,这下子,庞大而善良的动物就活脱脱的了。让人称道的是,杨志印先生运用中国画的泼墨和中、侧峰等传统技法,表现出骆驼躯体的浑圆厚重和四肢筋骨的坚韧有力外,他独创的“冲墨法”,配合笔意墨情,使画中骆驼倍增真实之感,特别是驼毛显得细密柔韧,毛绒鬈曲得像无数花骨朵,与传统的烘染法相比,就更生动地表现了茸茸驼毛的质感,也更易为观众所接受。这种基于传统技法,考究画面布局,刻意于笔和墨色趣味,又适应观众欣赏需求的创新,是他在绘画造型能力上的一个突破,也丰富了水墨画传统技法的表现力。他大胆探索创新,用独创的“冲墨法”和“皱纸法”创作的作品,表现效果往往出奇不意。他的这种画法有定法而不惟定法,有套路而不僵套路,既有生动感,又有新颖感和时代感。特别是创作的《戈壁驼铃》、《牧歌》、《瀚海行舟》、《琴声悠悠》等,都是以表现骆驼为题材的佳作。

纽约《世界日报》评价说:“骆驼在他的笔触下,显得更栩栩如生,充满活力,不愧为神州画驼第一家。”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在评论杨志印时撰文写道:“杨志印是有心人,是勤奋的人。因为他有追求,因为他勤勉,所以在绘画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体验其美其力,用苍劲、浑厚的笔触和有诗意的绘画浯言,传达从中所感受到的内心激情,他的作品以质取胜,不哗众取宠。”

《玉龙舞祁连》是他的大型水墨画之一。浩瀚亘古的荒原上,一座悠远的古城,背景是满天飞雪、雄伟峥嵘的峻岭,涌动鼓荡着动人心弦的雄浑之风。其匠心独具的背景处理和独特技法——“皴纸画法”的运用,使观赏者融入那广袤苍茫、风雪飞舞、巍峨入云的祁连山之中,令人振奋感动。在此情景中叮咚的驼铃声,连嘉峪关城楼也显得格外雄奇壮美了。作品真实地展现了西部山川特有的雄浑、辽阔的气势,极富情趣和韵味。

物我两忘的画驼高手

20世纪50年代初,拜师黄胄学画的王维辛先生如今也是一位擅长画骆驼的著名画家。

王维辛,1934年生于甘肃榆中县一个农民的家庭。当年他从家乡的学校毕业后来到兰州的八一印刷厂当工人,后跟中国美术大师黄胄先生学画,是先生入室弟子。王维辛岳父为著名花鸟画家曹陇丁,对其在美术方面有很大影响与教诲。

曹陇丁(1914—1961)甘肃兰州人。名真希。近现代甘肃著名画家,擅花鸟、金鱼。宗法李苦禅。抗战前夕毕业于上海美专。1944年从事革命活动,并在兰州高校教授美术、组织艺术学会。1949年后,历任甘肃省美术工作室中国画研究会和省文化局美术创作负责人。为甘肃省文联委员、美术协会会员。

50年前,王维辛结识了在兰州战士读物编辑室工作的黄胄,并被黄胄收为弟子。王维辛在黄胄身边,耳濡目染,受其影响,画技日益长进。后来王维辛被调到新疆乌鲁木齐工作。在新疆生活达14年的王维辛,他时常看到一队队骆驼负重荷,在风雪中昂首阔步,十分雄健,无论怎样恶劣的环境,对其都没有丝毫影响的情景。于是,他不断追踪戈壁驼群,了解其习性,慢慢地,骆驼便成了画家作品中“物我两忘”的“主人翁”。人生的修炼,艺术的磨砺,使王维辛对美的事物具有真实、质朴的情感和特殊的敏悟。近20年来,他以简洁洒脱的笔墨倾心于骆驼、高原戈壁的描绘和表现,以此寄寓他对骆驼精神发乎心底的呼唤和遐想,寄寓他对人生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关照和追求,寄寓他对祖国传统文化内涵的领悟和把握。

王维辛笔下的骆驼恰似他自己,表现出一种外柔内刚,坚韧不拔,默默奉献的品质。在画驼中,他注重追求线条的动势和明快的节奏,作品风格感情纯真,洒脱凝重,意趣盎然。他的《饮水图》、《浪迹天涯》、《雄风千里》、《悠悠苍天》等作品,无不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来。现为省群艺馆副研究员、省美协理事、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的他,许多作品在日本、美国、新加坡、法国等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展出或被收藏。国画“静静的戈壁”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不少作品被中日美术馆、民族文化宫及多家省、市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骆驼,象征着吉祥。它勤劳善良,坚韧不拔,一步一个脚印地长期跋涉在戈壁滩与大漠之中,它很像王维辛那种严肃的创作态度和踏踏实实的求索精神,又多么与王维辛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办学精神相似。王维辛往往用极简约的笔墨点染背景,不拘泥于一水一山、一树一兽的具象描摹,而着力于营造北国荒原广袤辽阔的原始生态美,着力于“借古开今,引西润中”的绘画语境和技法的开掘,着力于突破造型图式概念化、符号化的程式。在他的作品中,能出色地塑造出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处于不同季节的骆驼,特别表现出骆驼的骨骼结构、肌肉肌理和不同情态,使大漠充满着浓郁的生机与生活气息。

民间早有人将以上三位画驼名家的画风特色归结为墨骆驼、盐骆驼和骨骆驼。这种说法固然有些偏颇,但这种划分起码说明兰州众多的画家都喜欢以骆驼为绘画对象,其佼佼者在画骆驼上也是自有特色,各有千秋。

诗画交融的大漠情缘

卓有成就的陇上女画家王宏,作品多取材于她所热爱和熟悉的西北高原,画风隽永抒情,兼具现代审美意趣和独特的绘画语言。特别是她以成功的大漠系列作品,集中体现了一种新颖的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被著名画家刘文西先生称为“黄土画派”的实践者之一。她的画笔多次描绘了骆驼的形象,如入选全国画展的《漠之魂》、《漠之源》和《雪驼银月》等大漠系列的作品就是取材于她所热爱和熟悉的西北高原。用隽永抒情画风,兼具现代审美意趣和独特的绘画语言营造了骆驼与其生存环境中的景物和谐相处的诗一般的意境。她以工笔画的匀整细描、国画的晕染泼墨、木刻的板线勾勒乃至西方油画的色彩渗融等技法都被进行了改造兼容之后的“为我所用”。从而形成了其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中西画手法相得益彰的艺术风格。

王宏的《瀚海月》描绘出一幅辽阔旷远、静谧爽洁的月下瀚海图。正面姿态各异的三峰银驼由近及远,和无边沙海化融在一起;银月如钩,高悬在一抹幽蓝的天幕上。整个画面清雅温馨充溢着浓浓的诗意。仿佛将欣赏者也融进了其中。《漠之家》采用多层结构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画面最上层的天幕与地平线交接在一起;稍近处是农舍房屋与地平线交接为一体;再近些的是一牧童亲昵地抚摸着骆驼,为人与物之融;近处是一对男女牧民在俯身劳作,为人与人之融。如此多层相融的表现形式,使得作品构图新颖,内涵丰富,揭示出天、地、人、物共奏一曲大自然与生命力之歌的主题。《漠之风》以立体派的板块组合手法,表现了大漠雄风的张力与立体感,使原本无踪影的“风”在她的画面上仿佛成了可观、可感、可触的实体,阳刚与阴柔在交融中显现出感人至深的独特艺术魅力。而她的《漠之梦》、《漠之恋》和《蓝月》则以色块的强烈对比代替了传统工笔画线条的疏密有序,那缤纷流动的色彩和若隐若现的驼影,造成视觉审美上如梦如幻的效果。上述作品均以大漠、骆驼作为特殊的绘画语言努力营造出一种庄严旷远、诗画交融的艺术境界。

以上所述,只是不同时期兰州的几位擅长画驼的画家和他们所描绘的骆驼画。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兰州画家一种坦荡雄博的大空间意象,能够听到一首疾风漫卷的雄浑赞歌,能够感受到一种轰然崛起的生命力量。王阳明云:“天地万物与人心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其实更多的画家都用不同的手法与画风表现过骆驼;众多的绘画作品中都留存着不同时期、不同画家心目中不息跋涉的骆驼身影。它们是西部的传统根脉与时代风韵的艺术再现,它们以骆驼为载体将西部旷野、北国荒原变成一种遥远的牵挂和艺术光彩,如此清晰、璀璨得让人触目惊心。

独领风骚一世纪的父子书画家

将军画家裴建准

在陇原父子画家中,独领风骚一世纪者惟裴建准与裴广铎父子莫属。

裴建准(1884—1969),字孟威,号南谷山人,祖籍山西。河州广河人,清同治年间,寄籍甘肃渭源南谷乡,是我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书画家。他出生在贫寒的家境中,自幼就练字习画,依靠自身苦学广涉,很早便从事书画研习与创作。为了找到一个光明的前程,年轻时他毅然从兰州徒步48天终于到了北京。其间他历经千辛万苦,有钱时住小店,无钱时风餐露宿,初到北京时,他经常为当时的《小实报》撰写文章,有时也借他出色的书法,靠给别人写名片为生。后来考入保定军官学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战术教官。他不仅精研中外古今战略史,还熟读并掌握了《周易》、《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及“四书”、“五经”等多方面的学识,深受段祺瑞的赏识。作为同盟会会员的裴建准,曾任甘肃省陆军第三标教练官、陆军部保定军官学校教官、陆军训练总监监员、参战军教育长、边防军参谋长。1919年调署甘肃后,历任河州镇总兵、河州镇守使(授陆军少将、陆军中将、揄威将军之衔)、肃州镇守使、甘凉卫戍司令。赋闲在家的时候,裴建准文以书画养心,武以大刀健身。并吃斋念佛,精研佛学经典。裴建准先生身材魁梧高大,是有风度和气势的人,耄耋之年依然脸色红润朱唇方阔,白发银须闪动着光泽。他时常穿着深灰或藏蓝色的长袍,虽是武将出身却有雅士气质。他爱花,尤爱莲花。有人曾问裴先生为什么酷爱莲花,他说:“惟有这种出自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方配佛座!”“子午莲正是中国佛教的特征,代表看释、儒、道的精神”(注:指道家修子午,而蓬花盆栽为儒家风格)。他文武双全,军政兼任、博学多才。他的书画早就在20世纪40年代就誉满陇原及国内外,成为甘肃一代书画名家。后来他又任甘肃省政府委员兼军事处处长、省防司令、兰州市参议会议长。新中国成立后当选甘肃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第一、二届驻会委员、省政协常委、兰州佛教协会副理事长、甘肃省民革常务委员。

裴建准先生喜画画,无论山水、人物,还是竹石、花木、禽兽、草虫,几乎无所不能,尤其擅长画鞍马、蛱蝶。将军爱马画马,自然对马的习性及马与人的情感关系理解得很透彻。先生画马以唐代画马精细工笔淡彩之风为主,毛色鲜活,骨肉匀称,骏逸安闲,悠然自适,绝无嘶风践雪,骁腾奋发之状。他把马的骨骼解剖与肌肉结体画得非常准确,并对马的神态、良马驽马的识别标准均融入画之中。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他的一幅马可换一匹真马。故此,裴先生的马在国内外,特别在陇原有其独特的地位。

他喜画蝶,画面多为池塘水景,池水清澈可鉴,萍藻参差,画中每置一艳丽花朵,浮露水面,便有彩蝶翩翩飞舞其上,千姿百态,天趣盎然。他的花鸟画比较罕见,《桃花鸲鹆图》轴,意境清新,妙趣天成,实属难得之上品。画面桃干挺拔,柔枝鲜嫩,春风摇曳中新花初放,娇艳欲滴。一只八哥栖于干上,羽毛丰润,体态轻盈。八哥之墨色光洁与桃花之绯红点染相映成趣。先生花鸟画的设色,独擅古艳,足见其功力之深厚。其他如山水、竹石等,也各具手段。

裴建准先生之书法,初自唐碑人手,着力甚勤。他以颜、米为宗,兼袭明代诸大家之长,上溯魏晋,下迄明清,心慕手追,吸收诸家之长,终成自己风貌。裴先生的书法笔势丰健俊美,榜书更见神韵,其擘窠大字更是久负盛名。他以刚柔精气神入笔,以“气”贯通,一扫常人行书俗风。书画最能暴露一个人的气质、气度、气势;无气而无生气,无气而不成宏体、宏愿、宏图。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在“写修养、写人格、写精神”。另须一提的是,他所有题物署名之“准”字的末笔,一竖都特别长,其奔放之势如流泉飞注,一泻千尺,颇能体现将军的豪迈气魄。裴建准先生的书法遒劲潇洒,气韵俊逸,广临碑帖,清稳厚重。国画造型严谨,寓意隽永。画作疏散萧寥,荒率高古,为黄宾虹、溥新畲、张大千、俞剑华等名家激赏。他的书迹遍及陇右,兰州商家之市招号匾,大多出自先生手笔,但因岁月湮没,而今已踪迹难寻了。可喜的是在兰州后五泉至今仍存有他题写的一块匾额。遒劲的字迹依然显示着先生不凡的书法功力。

新闻美术杂家裴广铎

裴广铎是裴建准先生的次子,1922年出生于甘肃渭源。他早年毕业于英美教会办的学校“成都华西协合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师从钱穆、蒙文通、顾颉刚、潘光旦、林语堂等著名教授学者。1949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兰州市文联、甘肃省文联总干事、副秘书长等职。1953年调《甘肃日报》任美编。在以后近半个世纪从事新闻美术事业的人生旅程中,他是位多产画家,诚如他本人所言,他是一个杂家,各类艺术都有涉猎。他创作了大量版画、漫画、国画、速写、插图及连环画,创作出了不少佳作,分别发表于国内各报刊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版画成就令人赞叹不已。《山村春早》、《兰州近郊》、《巴里坤草原》、《黄河之滨》等作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裴广铎的美术生涯和个性历程,从其作品中便能嗅出他对这片热土的挚爱,散发着西北泥土的芳香,折射出时代的风貌。

记得近半个世纪前的大跃进年代里,人们几乎天天能从《甘肃日报》上看到裴广铎先生的各种插图,有速写、版画、风俗画、素描等等。画家的作品几乎成了美术爱好者们每日谈论的话题和模仿的范本,画家成了大家崇拜的偶像。

裴广铎无论画人物、风光、动物,均以禅学观念深入其中,物我合一,因此,笔势生动,物象感人。他为人谦和,精神洒脱,他的速写跟精神一样潇洒,运笔自如,画风流畅,其写生,有旖旎迷人的巴山蜀水,又有水牵“龙王”跃旱塬的水利建设工地;有激流奔腾的长江三峡,又有机器欢歌钢焰飞溅的工厂;气吞云天的黄鹤楼,雄壮恢弘的葛洲坝,情歌唱醉莲花山的花儿会,丰收喜悦的乡村父老,幅幅速写情漫于怀,流溢着作者娴熟的技巧和灵便自如的艺术表现手法,反映大自然气息和时代印辙的执著。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有的作品获奖,有的作品被选送出国交流,或被收入画集。如《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漫画卷》、《别了,愚昧迷信》、《黑白版画集》等。出版大型连环漫画套书《漫画丝绸之路》中的《漫画敦煌》分册;与郭文涛合著连环画册《红河激浪》。尽管“文革”中裴老同许多正直的艺术家一样备受摧残,但厄运使裴老对社会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86年离休后,裴广锋仍然长年深入到草原,牧场、厂矿及农村,用漫画、速写等反映祖国新貌和地方风土人情。

裴广铎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顾问、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漫画学会副会长及名誉会长、甘肃省文史馆馆员、甘肃省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等。1997年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三等奖获得者,1997年甘肃敦煌文艺奖二等奖获得者。

裴氏父子书画双馨,成为陇上艺坛一道独特而瑰丽的风景,成为陇原书画界的一段佳话。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父子俩都并非美术科班出身,随缘所得,难能可贵。

同类推荐
  • 潇洒东坡

    潇洒东坡

    乐天文豪苏东坡,才高八斗,雄文盖世。一路阔步高歌,率性而为,潇洒地尽得其乐。又屡为才学所累,命运多桀,尽管饱经忧患,却能居祸来临,一笑了之,‘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地面对困境。他不但留给我们绚丽多彩的文学遗产,更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足以为后世楷模的良好心态。
  • 金眼睛(上):看中国

    金眼睛(上):看中国

    秋天的华山是美丽的。我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名山秀水,但是能像华山这样的山还不多见。他最具阳刚之气,那高耸入云犹如一排排天墙横在你面前的巨石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又异常的壮丽,说其壮是因为那略带纹路的岩石,就像男人结实的背膀;说其丽是因为白色的巨石总会有葱葱绿色植被相伴,白绿相间,在蓝色天空的衬托下,构成一幅天然的画卷,令人折服。
  • 三国之祸害遗千年

    三国之祸害遗千年

    祸害文臣:不能为我所用者,格杀勿论!祸害武将:将军这一身武艺,若是就这样白白牺牲岂不可惜?祸害美女:不要逼我霸王硬上弓。生逢乱世,能够活着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有理想有抱负的……叛贼,张岳决心要好好活下去。既然“好人不长命”,那何妨“祸害遗千年”?为了能够活下去,甚至活得更好,张岳决心要做好一根合格的搅屎棍,把原本就纷乱的三国,搅动得天翻地覆。
  •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世界顶级佣兵完美完成任务后被人出卖,无意中穿越到另外一个平行时空中的晚清时期。看现代佣兵唐健如何利用现代技术,逆转北洋舰队覆没的历史,强悍高科技武装北洋舰队,玩转晚清,重创日本联合舰队,轰炸日本本土,横扫八国联军的海上壁垒……
  • 唐朝制造

    唐朝制造

    蓝弃在唐朝很牛,发展工业,连锁酒店无所不能蓝弃在唐朝很牛,享受生活唐朝制造无所不能
热门推荐
  • 无量山旧事

    无量山旧事

    慨叹盛世浩劫,英雄挥剑斩苍茫。无量,浩瀚苍穹,谁与争峰?举杯邀明月,生死两仓皇。人道是,混战枭雄几多长?
  • 铁血星际

    铁血星际

    安逸的人类世界,神族来侵,血流成河,韩梦飞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为替遇害的哥哥报仇,亦然加入到灭神特种队。超强集训,同伴相争,浴血奋战,命悬一线,神秘女王来相助。杀神兽,灭神门,夺神位,以为可以只手遮天,却被告知一切不过才刚刚开始……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走在阴阳路

    走在阴阳路

    主角莫棋因为在爷爷的房间中发现一本神秘的古书,从此便走在上了阴阳先生的道路。当莫棋遇见奇葩的西门建仁又会惹出何等的笑料呢?鬼怪事件奇出不穷,人鬼恋?僵尸情?天地人三书,轩辕剑。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 云家有女已长成

    云家有女已长成

    云氏集团,拥有最高权力和可敌国的财产。然,天有不测风云。某日,云氏夫妇消失,他们的女儿也被抱养。六宝是否能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找到了之后,自己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
  • 千年余泪

    千年余泪

    孤舟一片,激起千年泪。一场灭世的阴谋,一场跨越千年的斗智斗勇,一个个惨烈牺牲的人与神,终究如尘埃般散去~~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当铺诡事

    当铺诡事

    当铺也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收的,有的时候收下的便是一个大危险。一块极品老坑种,将我卷入一段未知的领域,随后麻烦便源源不断的找来。想逃却完全逃脱不开,这是偶然还是阴谋?请让我翻开已经泛黄的记事本,缓缓向您道来……
  • 我跟三国抢天下

    我跟三国抢天下

    朦胧的誓言: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彼此陪伴,穿越了三国,征战是唯一的火焰,我们一起点燃,我们长发披肩,冷冷的旷野荒芜人烟,有兄弟,还有烈酒,就能取暖,还记得二十年前,那两个懵懂的少年穿上了铠甲,挺起了双肩,盼望三国梦想能实现,多少当年的三国英雄。二十年后早已不见,而我们但还为此一战,因为三国还在继续,就算已雄踞西凉,彼此却坚信总有一天会像神话一样活到2016,就在这二十年前,这世界悄悄的改变,穿越了三国,苍老的容颜,命运就此断念。
  • 超级召唤领主

    超级召唤领主

    在遥远的亿万光年,有一个星系叫做亚特兰瓦罗兰星系,简称亚兰星系,其中最中心最发达的星球便叫做亚兰星球。星球的开发,在星系里诞生了无数占据大星球与小星球的领主。罗玉在地球上辛劳工作十余载,本本分分的他在结婚当天,洞房花烛之时,马上风而死。却因祸得福的穿越到亚兰星系的一个小领主身上,而且还拥有了领主召唤系统的金手指。“没想到俺黄鱼村山旮旯出来打工的屌丝也有今天……”——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