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3800000002

第2章 宝宝尿液的健康问题(1)

【如何观察宝宝的尿是否正常?】

在正常的情况下,宝宝的尿为无色、无味、透明或浅黄色,在空气中存放一会儿后,会有沉淀物出现,同时,尿中的尿素就会分解出氨,发出氨气。

在门诊中,很多家长反映宝宝的尿多了或者少了,颜色深了或者浅了。有时候我们去体检也会注意到,大家提供的尿液样本呈现出很多种深浅不同的颜色。难道人的尿液颜色真的差异这么大吗?

尿液的颜色深浅与饮水的多少及出汗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饮水较多而出汗较少的宝宝的尿量多而色浅;饮水较少而出汗较多的宝宝则尿量少而色深。并且,尿的颜色还会有早晨和夜晚的差异,通常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的颜色要比白天和夜晚排出的尿的颜色深一些。但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尿液的颜色确实是某些疾病的晴雨表。

如果新生儿患有黄疸,尿液的颜色会呈浓茶色。而一些药物也会改变尿液的颜色。如果宝宝服用维生素B2后,尿液会呈橘黄色;如果宝宝服用氨基比林,尿液会呈黄红色。我们在前面也说了,宝宝的尿液在正常情况下是很清亮的,如果刚尿出时很清,最后变浑,也多为正常现象。但是,当宝宝尿道有炎症时,因为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脓细胞和白细胞,尿液就会显得很浑浊。如果尿中带血,又伴有发热、尿频、排尿疼痛等症状,多为泌尿系统感染。

从排尿次数来说,宝宝的年龄不同,每天排尿的次数也是不同的。众所周知,新生儿每天排尿的次数比较多,大概能达到20—30次。等宝宝到了1岁以后,每天排尿的次数会减少到十几次。更大点儿的宝宝,每天排尿的次数为6—10次。很多家长担心排尿次数过多或者过少是有疾病的表现。虽然我们不能武断地下定论,但是有些疾病确实会反映在排尿的次数上。比如,排尿次数过多,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排尿次数过少,常见于肾炎、心力衰竭、水肿;每天排尿量少于50毫升,为尿闭,是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除了观察宝宝的尿液判断宝宝的健康外,还有一个跟尿有关的方面需要家长提起注意,那就是宝宝的自主排尿能力。正常情况下,3岁以后的宝宝才能很好地控制排尿。如果宝宝在3岁以后晚间睡觉时还会发生尿床现象,就可判断为遗尿症。

【宝宝在不同年龄,尿量并不相同】

我们经常在门诊中遇到很多焦急的家长,讲述宝宝尿尿的一些问题:“大夫,我家宝宝最近尿尿总是很少,而且还黄黄的,每次把尿就哭闹,是不是身体缺水闹的?”或者是:“大夫,我家宝宝现在四个多月,从出生到现在,白天玩耍时平均半小时就尿一次,听人说宝宝尿尿多不好,这可怎么办啊?”但是,当医生们问这些孩子家长,到底宝宝一天的尿量有多少时,他们又都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

其实,宝宝的正常尿量随年龄而异。

正常宝宝各年龄段24小时内平均尿次与尿量如下:

年龄 每天排尿次数 每天排尿量 特点

出生0—2天 4—5次 0—80毫升 进食量少,尿量相对较少。

3—10天 20—25次 30—300毫升 进食量增加,新陈代谢旺盛,膀胱还较小。

10天—2月 20—25次 120—450毫升 进食量增加,新陈代谢旺盛,膀胱还较小。

2—6月 20—25次 120—450毫升 进食量增加,新陈代谢旺盛,膀胱还较小。

6月—1岁 15—16次 400—500毫升 半流质辅食的添加,增加了水分,肾功能增强。

1—3岁 10次 500—600毫升 膀胱增大,肾功能逐渐增强。

3—5岁 6—7次 600—700毫升 膀胱增大,肾功能逐渐增强。

5—8岁 6—7次 650—1000毫升 基本与成人相似。

8—14岁 6—7次 800—1400毫升 基本与成人相似。

现在宝宝大多使用纸尿裤,所以家长一般不太容易观察出宝宝的排尿量。其实查看宝宝的排尿量有一个小技巧,就是用棉质的尿布来测量宝宝的排尿量。你不妨自己做个测试:将宝宝尿了尿的尿布放在电子称上称一下重量,然后拿一块同样材质的尿布,将量好的大致剂量的水倒在这块尿布上,然后跟宝宝的尿布比较一下重量,基本上就可以知道宝宝的尿量了。

但是,宝宝的尿量又与个体差异、每日饮水量、气温高低、湿度、食物种类、活动量及精神因素有关。

所以,当宝宝尿多时,家长要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引起宝宝多尿的外界因素,及时缓解多尿的症状。

如果宝宝少尿,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发烧、腹泻及多汗现象,如果有,要给宝宝补充适量液体,多饮水。但如果同时伴有水肿,应严格限制水和盐的摄入。

当宝宝的尿量有异常变化,同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家长应提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尿量会多一些,不过尿量太少也不排除存在喂养不足的情况。实际上,这个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要宝宝健康、生长发育正常就不用太担心。

【宝宝尿量突然增多和减少的原因】

宝宝的尿量除了受年龄的限制外,也与其他影响因素有关,诸如液体的摄入量、不显性失水(体温、活动量、呼吸状态、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精神因素及药物影响,所以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如果宝宝的尿量明显增多,且超过前面所列的年龄内正常标准,则视为多尿。如果宝宝喝的水多,当然排尿的次数也会增多。所以家长们最好能参照标准的饮水量给宝宝补充水分。在正常情况下,每千克体重需水量:0—1岁为120—160毫升,1—2岁为120—150毫升,2—3岁为110—140毫升。但要注意,上面的标准中包括饭菜中的水分。如果天气热或宝宝活动量大,饮水量还可适量增加。

所以,宝宝多尿或少尿,并不是由妈妈的主观意念所决定的,而是通过收集宝宝24小时的尿量推断出来的。通常医学上认为,如果24小时内宝宝的尿量超过3000毫升,且持续多日,便为多尿(如果少于250毫升为少尿),很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表现。因疾病带来的尿量增多是因为肾脏储水的能力受到损伤,而肾脏储水的能力和其他脏器的功能又有密切的联系,常见的以多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垂体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等,起病较急,宝宝会出现烦渴、多饮、多尿、身体消瘦、乏力、萎靡不振,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昏迷。另外,宝宝在患发热性疾病的恢复期,也会出现短暂性的多尿。但是,如果宝宝的尿量特别多,同时能吃、能喝,可体重却日渐减轻,可能是患了糖尿病,如果做血糖和尿糖检查,可见都有升高。还有就是宝宝服用了某些利尿药以后也可出现尿量增多,停药后多尿现象自然会消失。某些电解质发生紊乱,如血钾过低、血钙过高时,也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有尿量增多的情况,当然也会有尿量减少的情况。有的家长会发现宝宝突然尿少了,晚上用的纸尿裤早上发现还是干的,一夜都没尿。宝宝白天喝水也挺正常,汗出得也不多,精神没有异常,能吃、能玩、能乐的。可是,尿怎么就比平时少了一半呢?

首先,这个宝宝并没有病。如果喝水不少,就检查一下室温是否过高,湿度不够,或宝宝穿衣盖被较多,这些因素可使宝宝出汗,丢失水分。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排尿次数会逐渐减少,而每次的排尿量会增加。如果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宝宝虽然尿的次数减少了,但每次尿量也不多,嘴唇还可能发干,这是缺水的信号,要注意补充水分。对于全母乳喂养的较小的宝宝来说,短时间内的尿量突然减少一半就可判定为是吃奶量减少的原因。有正常辅食的宝宝,有可能是因为喝水少再加上出汗的原因。有时一些热量的散发是隐形的,大人并不容易看到。

病理性尿量减少可见于因严重腹泻和剧烈呕吐而导致宝宝发生脱水时;如果宝宝患有肾脏疾病,如常见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也表现为少尿或者无尿。如果出现无尿,则说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

对于一些突然尿少的男孩来说,还有一种可能是包皮粘连,使得尿道口变小。因此,当发现宝宝尿量减少而又找不到原因时,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看病。

【宝宝总是尿频怎么回事?】

在说过宝宝的尿量问题后,有些家长肯定会疑惑:自己孩子排尿的次数确实不在标准范围之内。比如,有的家长就反映自己的孩子“五到十分钟就要尿一次,而且每次只尿一点点”。在临床上,小儿尿频是很常见的。引起尿频的原因也有很多,基本上可分为病理性(由疾病引起的)尿频和生理性尿频两种。我们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判断宝宝到底是哪种尿频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此时,家长一定要做的是要观察宝宝是否伴有尿量的增加。如果尿量也同时增加,往往是生理性因素所致;如果未伴有尿量增加,则可能是病理性因素所致,应及早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但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尿频并不会引起尿量的增加,只要去除了引起尿频的精神因素,尿频的症状会马上消失。

有些尿频是饮食的原因造成的。如果宝宝尿频且每次尿量多,而且也没有其他不良的表现,首先就要注意是不是宝宝喝的水太多了。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能多喝水,往往在水中兑入果汁、葡萄糖等,导致宝宝喝水较多,造成尿频。

而生理性尿频引起的原因除了饮水过多、天气寒冷着凉、衣物穿着不合适外,最常见的当属精神因素,这也是大多数宝宝尿频的主要原因。精神性尿频的表现就是宝宝小便次数明显增加(10分钟内一次),但尿量却很少。精神性尿频的宝宝不会发热,尿尿时也没有疼痛和瘙痒感,食欲很好,精神正常,在夜晚睡眠和精神集中时尿频现象会消失。而更容易让家长们头疼的是,精神性尿频即使去医院去化验尿液也不容易发现异常。

而那些容易兴奋和敏感的宝宝,在受到惊吓、看过较恐怖的电视画面、睡前神经太兴奋而不易入睡时,也会出现尿频的现象。但这种排尿次数的增加,是由于精神因素引起,每次的排尿量并不多。

病理性尿频的原因就稍微有些复杂了。病理性尿频可能是尿路感染以及炎症、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等因素造成的。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并对排尿产生抗拒心理等情况,应首先考虑是泌尿系统感染了,比如患了膀胱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等。如果此时做尿常规检查,可检测到大量白细胞,需用抗菌素进行治疗。

当宝宝外阴部、包皮、尿道、膀胱等部位发生感染时,会不断刺激膀胱的感觉神经,而使大脑的排尿中枢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不断产生尿意,从而引起尿频。同样,这种尿频跟精神性尿频一样,仅仅只是排尿次数的增加,总的尿量却并没有增加,并伴有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蛲虫的刺激也可引起宝宝尿频。宝宝感染蛲虫后,成虫会在宝宝熟睡后爬到肛门处产卵(检查时可见白色线头样小虫)。这些蛲虫也会刺激宝宝的尿道口,引起尿频。

还有一种特殊疾病会引起尿频,那就是儿童糖尿病。如果宝宝在一段时间内尿频,伴有尿量多,同时有口渴多饮、体重持续降低的情况,应注意检查尿液。如尿内含糖则应考虑儿童糖尿病,如尿内无糖或比重低则应考虑尿崩症。关于儿童糖尿病,我们会在后面作详细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宝宝的尿液很少、很黄是上火了吗?】

很多家长听老人说,宝宝的尿发黄就是上火,多喝些水就好了。但是很多时候,即使给宝宝喝很多水,宝宝的尿色还是不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门诊中经常有很多家长咨询每天给宝宝喝多少水的问题。由于婴幼儿以液体食物为主,其进食量与水不可分割。是否需要额外喝水,与宝宝本身是否口渴、尿液是否偏少且黄等有关。家长们不要认为喝水越多越去火。

实际上,宝宝的辅食中所含的水分比较多,所以,我们很难回答宝宝一天该额外补多少水这个问题。不论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粉喂养,这些都是液体喂养,从理论上说不需额外给宝宝补水。但不论何种喂养方式,是否应给宝宝喝水要依具体情况而定,这与进食量、天气、温度、疾病等等因素有关。母乳喂养的宝宝会根据自己的状况调整进食量,所以不需常规补水。其实,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奶粉与水调配比例合理且进食正常,也不需额外补水。但宝宝们的日常活动量差异很大,有的可能会造成水分丢失过多,比如大汗后。家长应观察宝宝的尿量和颜色。在没有进食维生素等的前提下,尿无色、透明,就说明水分的摄入量足够。如果尿为黄色,若不是晨尿,也排除服用B族维生素的情况,可考虑给宝宝补一定量的水。

所以,宝宝的尿量和颜色是评判是否需要补水的可靠指标。

但是也有家长反映宝宝生病时尿黄、尿少,出汗也多,即使喝了不少水还是尿黄、尿少,那么这时还是建议给宝宝多喝水,补充水分,也可以给宝宝查一下尿常规,排除一下肾脏疾病。

如果家长担心宝宝喝水量“偏多”是否与脏器功能不良有关,那么做一次晨尿尿常规检测即可获知。若尿比重低,与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不良有关;若尿糖高,与胰腺功能不良有关。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喝水太多会增加宝宝肾脏负担。只要感到渴,宝宝会主动找水喝,家长千万不要强迫。

【乳白色尿大多是正常的】

在寒冷季节,有些宝宝的尿会发白,而且有一层白色沉淀物。宝宝的尿液呈白色一般来说是正常的,因为大部分宝宝都是在冬天尿尿时候才会有白色米汤样尿液。

在正常尿液中,95%是水,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磷酸盐和尿酸盐,通常情况下它们溶解于尿液里,使尿液清亮、透明。如果天气寒冷,宝宝的饮水量再跟不上,那么尿液就会浓缩,其中的磷酸盐、尿酸盐就会以絮状结晶形式沉淀下来,尿液的外观便呈浑浊的乳白色。

如果宝宝还进食了菠菜、苋菜、香蕉、苹果、橘子和柿子等含磷酸盐、草酸盐和碳酸盐较多的食物,那么就更容易出现白色尿液的情况了。

家长们可以做个试验,就是在尿液中加入醋后加热,如果加热能使尿液变得清澈,就是天气寒冷的原因,并不是异常现象。因此,家长在冬天见到宝宝尿液变浑、发白,不必惊慌,只要注意给宝宝保暖,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并适当多饮水。

【惊!宝宝有血尿】

宝宝血尿,是指尿液中有超过正常量的红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正常的尿液中含有极少量的红细胞。如果1000毫升尿中有1毫升血,肉眼看起来小便呈血样或洗肉水样,这就称为肉眼血尿。在尿液常规检查时,如果在显微镜下一个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超过5个,或12小时尿爱迪计数红细胞超过50万个,而肉眼不能觉察者称为显微镜下血尿。

小儿血尿比较常见。我国对2—14岁健康儿童进行尿筛查发现,学龄期儿童1次以上尿隐血阳性者占4.1%,诊断为单纯性血尿者占0.42%,良性家族性血尿占0.08%。

同类推荐
  •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我们依据大量的国内外科学育儿资料,结合成功妈妈育儿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各种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精心编写了这本《科学育儿0~6岁》,全书包括“如何培养一个聪明的宝宝”“科学育儿0~6岁最关键”“科学育儿技巧‘0’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1~2’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2~3’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4~6’岁宝宝篇”等章节。
  •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本书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等角度,总结出100个要点,来阐述如何教孩子。
  •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是未来新贵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是未来新贵

    本书通过对孩子心理知识的介绍、成功家庭教育模式的展示、典型案例的分析,为母亲们打开了解、掌握孩子心理学的无限视野。
  • 10月孕期全程手册

    10月孕期全程手册

    本书是一个准爸爸的爱心日记,书中解答了怀孕期间的种种问题,根据特定阶段和情况给出了“医学检查”和“专家答疑”,使准父母们能够迅速掌握各要点,并打消其思想顾虑。同时还针对准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一一详细解答。本书即是一本孕期手册,也包含着一个父亲的经验智慧。
  •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但是宝宝的健康、聪明与否,首先在于先天遗传是否优良;其次是后天培育是否得当。只有科学的孕育、优生才能保证宝宝出生后无生理缺陷,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知识女性,主动掌握科学的孕育知识,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热门推荐
  • 整容怪谈纪

    整容怪谈纪

    与魔鬼签下契约的恶灵整形师张梓谦与右眼能看到魔鬼的小记者安娜,联合另外三个小伙伴们,与蛇精脸、换头鬼、入殓师、换脸网红、网络女主播等各种整形怪物做殊死斗争,可没想到这些怪物的背后另有主使!他们又各自怀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目的?整形的都市怪谈正在悄悄蔓延,你的心,准备好了吗?!YUKI猪宝粉丝群462430908
  • 古代帅哥

    古代帅哥

    她,端木灵。与几个好姐妹一起去东方明珠游玩,没想到竟穿了?在古代她举目无亲,没想到其她的三个姐妹竟然跟着她一起穿到了古代,悲哀的是,她们几个人并不像书中所说的那样穿越时空都会有一段美好的爱恋,那些个古代帅哥们咋比二十一世纪的帅哥还要拽呢?看她们怎么反击,嘿嘿嘿~      
  • 鬼领魔域

    鬼领魔域

    这里将为大家带来一个关于鬼领和魔域的主要战争,以及人鬼恋等一些非常特殊的信息。主角韩亦辰一开始不过是个逗比的青年,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成为了鬼领的国王。血鬼以吸食人类鲜血为生,每到凌晨12点~12点半才能使用幽冥移术进入幽冥门,而幽冥移术只有过1000岁的吸血鬼才能领悟到学习到。12点半吸食或捕捉到人血之后,务必回到幽冥门回到鬼界,而没有准时到达幽冥门的吸血鬼到了天亮就只能面对死亡。幽冥门由幽冥长老发起!聪明的吸血鬼会贿赂长老开启幽冥门,来多多吸食人血,长老最喜欢的就是$_$钱。魔晶是鬼界的“钱”,以采集或用自身法术汇集而成的!在鬼领里最大的城就是“午夜鬼城”
  • 凶间迷城

    凶间迷城

    远方表哥第一次来松花市,我得好好招待他……两个月后,我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
  • 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本书提倡“没有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的公司管理理念,认为来自于领导之“管,,只是暂时的行为,而来自于员工自身的“管”才是长久行为。阅读本书,可有助于公司领导在管理这方面真正领悟执行这一概念,真正让自己的公司产生活力和高效运转。
  • 窃清

    窃清

    想婆娑红尘美人如玉望妖娆江山英雄立马我握不住杀人的刀,却可以拥有美人真心的笑……
  • 妃池中物:溺爱修罗帝王

    妃池中物:溺爱修罗帝王

    七星轮转,净世预言。她是上古易术家族的正统后裔,精通易经八卦奇门遁甲。一朝穿越,她成为凌府最不受宠的落魄小姐,却在一众欺凌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影大陆上第一个女将军。水镜涟漪,魔君现世。他是天外天上最冷酷残暴的修罗魔君,横扫九域名扬沙场。一夕背叛,他成为下界最落魄的折翼囚徒,却披荆斩棘卷土重来,再返故地成为天外至尊。初次见面,他身陷囹圄,她斩断枷锁放他自由,他却反咬一口杀人灭口。经年之后,她兵临城下,他打开城门以命相迎,她却策马转身潇洒远走。她以奇门遁甲拨开云雾,于乱世之中破开阴霾。他以丝丝情网步步为营,于天穹之外画地为牢。面对冷酷魔君的霸道锁缚,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书丑女翻身记

    穿书丑女翻身记

    一觉醒来,袁佳佳变成了小说中的炮灰丑女配,相貌丑陋还胆小怕事,懦弱无能最后投井身亡。这……这是怎么回事!袁佳佳欲哭无泪,老天爷你造吗!
  • 有一种资源是“人脉”

    有一种资源是“人脉”

    本书主要从经营人脉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来解决年轻人面临人际关系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 长生武帝

    长生武帝

    那一年,千年门派人心惶惶……那一年,诸神坠落,血染苍穹……那一年,自古长存的‘不死族’出世,祸乱天下……也是在那一年,一代武帝长生天,站在诸神尸骸上,背对苍生……PS:给诸位读者朋友呈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玄幻世界,满地打滚求收藏推荐呐,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