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100000018

第18章 青海篇(5)

说到这里,朱春云十分感慨,她说:“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们就在研究共和盆地,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决盆地的沙漠化问题,生态环境还在持续恶化。对‘三江源’,也是一样,只有‘关注’,而没有真正的、扎扎实实的研究,一些专家、一些部门拿出的数据常常互相‘打架’,政府和科研单位都拿不出扎实的、系统的资料,发表一点东西就反复下载。不认真研究问题,总是急于求成,追求‘政绩’,遇事‘忽悠’。不认真研究问题一是没有钱,二是有了钱也干不好,水分太大了!”

对科研项目的分配,朱春云也感到很不公平,她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毕业后曾让她留校,但她记住了招生老师的一句话:“青海的山是光秃秃的,你们的任务就是让青海变成青山绿水!”她的父母亲是支边来到青海的,她出生在青海,青海就是她的家乡,她想为家乡做一点事,因此就回来了。在共和盆地搞治沙样板,她当成一种理想、一种事业,在全部投资仅50多万元的情况下,完成了实验任务。但如今,“真正搞荒漠化研究的拿不到项目,一些靠关系、靠走上层路线的人倒把项目拿走了……”

对三江源地区如何进行生态修复,专家们争论不休,朱春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封育”——不要急于求成,应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大自然的干扰,让大自然休养生息,自我修复,她认为“也许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朱春云在贵南县的治沙模式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决定到贵南实地考察一下。

贵南县距西宁市约260公里,公路一直蜿蜒在群山之间,和青海省别的地方一样,路边所有的山看上去都不高,即使云雾缭绕、海拔3800多米的拉鸡山也是如此。低一些的丘陵上有大面积青稞和油菜,偶尔有牛群和羊群,还有一些杨树。和别的地方不同的是,不少山峰的形状是标准的三角形,甚至是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为什么这一带的山峰会是这样一种形态呢?我不懂。

到了贵德附近,山的形状又变了,出现了许多光秃秃的“砒砂岩”,和内蒙鄂尔多斯台地的砒砂岩一样,有白、红、黄各种颜色。

路过黄河大桥时,我惊喜地看到,河水是温柔而明亮的浅绿色,非常美丽,岸边和山谷里有碧绿的杨树、榆树、柳树……真想停下来听一听母亲河的絮语,呼吸一下河边湿润而清新的空气,再给母亲河照几张相,但汽车一闪而过,只能感到遗憾了。

贵德以下便让我清楚地体会到了什么是荒漠化。山是光秃秃的,几乎没有任何植被,有时可以看见几株稀疏的蒿草在漠风中颤抖。汽车在山谷中穿行,谷里偶尔有一两户人家,他们在贫瘠的山坡上种植了青稞和油菜,有的坡耕地看上去已经退耕,但也有很多坡耕地似乎仍然在继续耕种。不言而喻,这些坡耕地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会加剧这些土地的沙化。

进入贵南境内后,大量沙化的草原让人触目惊心。这里有大面积农垦地,情有独钟地也是种植油菜。公路边出现了迤逦的沙丘,退化的草原和沙漠化的荒原交替出现,而长龙一样的沙丘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进入贵南县城……

这长龙一样的沙丘就是木格滩沙漠,木格滩在藏语中意为“灾难滩”,有饥馑、灾荒的意思,单是这个名字便不难让人想到它可怕的荒凉,这里是专家们称为“严重沙漠化土地”和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地方。朱春云进行治沙实验的黄沙头是木格滩的尾部——东部边缘的沙丘地带,又名“沙咀头”。

除了“木格滩”外,贵南还有“哇什塘”,藏语意为“冷得能冻死人的草滩”;“石乃亥”——意为“黑猴”;“唐乃亥”——意为“黑草滩”等等,这些名字都形象地凸现了贵南的生态环境。

贵南全县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142万亩沙漠便集中分布在环木格滩地区。木格滩横亘在贵南县中部,海拔3300米至3400米,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9公里,是典型的内陆沙漠滩地。滩地西北部是固定沙丘形成的半荒漠草原,东南部是随风转移的波浪式沙漠地带,流沙每年以1至2公里的速度向东南扩展。春天的贵南没有春暖花开、莺飞草长的美景,而是一个刮大风的季节,还常常出现黄风沙暴——不知道《西游记》描写的黄风怪是不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黄沙御风飞行,自西向东铺天盖地而来,风大的时候,沙丘常常可以向前移动10余米,沙漠便每年不断向东南方向延伸。除了造成土地沙漠化外,每年直接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泥沙达348万立方米。

关于木格滩,当地还有许多神秘的传说。民间传说滩内住了一位女神,她住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人听见过她吹奏乐器的声音。也有人说,夜晚住宿在滩内,夜深的时候会听见马的嘶鸣和人的号令声,认为这里可能是古战场,这是亡灵们的声音。还有人说,某某藏民曾在沙漠里找到了黄金和黄金饰品……

秦汉时贵南是羌人放牧的地方,3世纪末归吐谷浑。木格滩的沙漠化由来已久,东汉时就有人用“擎沙如水逐风流”来形容,以后沙漠化日益严重,东晋十六国时已有“沙洲”之称。《魏书·吐谷浑传》有这样的记载:“部内有黄沙,周回数百里,不生草木,因号沙洲。”《宋书·鲜卑吐谷浑传》也称:“其国西有黄沙,南北一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不生草木,沙洲因此为号。”

当然,远古时代的贵南也并不是一个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这里正当黄河上游,黄河自西北向东北蜿蜒,在县境内长140公里。贵南县有大小河流7条,都属于黄河水系。当地藏族同胞曾这样歌颂黄河的美丽:

我家乡的黄河水,

美哟美哟,服装美,

水獭镶在绸缎藏袍边上美。

快哟快哟,羚羊快,

羚羊领着羔儿在山上飞。

慢哟慢哟,黄河水,

我家乡的黄河水是漫流的水……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考古人员们在贵南境内已经发现了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拉乙亥古代文化遗址就是以细石器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遗迹,距今已经7000多年。考古人员还在这里发现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包括乳齿象、披毛犀、古麦齿象等等,证明远古时期贵南绝不是一个干旱的、植物稀少的地方。公元405年吐谷浑王朝在这里建立了都城,当时并没有“木格滩”这个名字,而是被称为“莫河川”。南朝元嘉十六年(439年)刘宋皇帝封吐谷浑王为河南王,以后贵南地区便成为“河南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朝时吐蕃军队侵占了河南地区,并开辟了“河南古道”,由黄河羊曲渡口横贯贵南南部,直抵四川的松潘地区,是川商贩卖茶叶等商品到青海湖环湖地区的必由之路。

据一些年老的牧民回忆,几十年前他们年轻时,贵南的沙化面积并没有这样大,许多草场是富饶的,牧草足有一人多高。

为什么短短几十年,贵南的生态环境会有了“灾难性”的变化?

也许下面这些数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中的一些原因:

1949年贵南县不到1.5万人,15年后的1964年已经突破了3万人,短短15年

人口增加了一倍多,而目前已近7万人;

1949年牲畜存栏36.6万多头(只),1957年不到10年便增加到78万余头(只),翻了一番多;

1949年全县耕地2.9万余亩,1960年竟已经陡增到近62万亩,短短11年扩大

了20多倍;

1953年贵南县征购粮为14.65万公斤,1959年短短6年间增加到331.18万公斤,增长了22倍多,1966年进一步增加到393.5万公斤……

这一切,对青藏高原生态脆弱的贵南县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1992年贵南被列为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贵南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的发展战略,1995年贵南县公布了《草原管理办法》,规定“严禁开垦草原、破坏植被”,在治沙方面采取了“先易后难”的办法,先治理环木格滩周围的地区,然后再向纵深发展。具体做法是“封育”与人工造林相结合,发动群众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在黄河支流茫拉河流域,建立了农田防护林体系;在沙沟河流域开展了防风固沙林建设;在风沙肆虐的木格滩边缘地区,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控制了流沙的移动,部分地区减缓了沙化的扩展速度;在国家的支持下,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草),几年来,已经退耕还林(草)28万多亩。总之,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已经对25万亩沙化地进行了治理。

以黄沙头为例,科研项目虽然停止了,但贵南县治沙的行动并没有停止,相反地贵南县还把黄沙头治沙造林列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每年利用春季义务植树,积极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和牧民群众“会战”黄沙头,到2007年夏天,黄沙头累计已经完成治理面积8.5万亩,在长达26公里的地方设置了砾石、粘土沙障,大大超过了当年朱春云的实验面积了。

我来到了黄沙头,这是木格滩的尾部,像巨大的沙洲一条短而小的尾巴,是朱春云和贵南人10年前开始治沙的地方。

眼前没有了光秃秃的沙丘,取而代之的是葱茏茂盛的林海。我注意到,这里的人工林和许多地方不同,不是常见的品种单一的“纯种林”,而是乌柳、杨树、柠条、黑刺、沙柳……甚至包括美丽的云杉,各不相同的树种高高低低、错错落落地聚集在一起,已经郁闭成林,人都很难进去。乌柳是贵南独有的一种柳树,树皮带着黑色;黑刺是在青藏高原“表现很好”的植物,它们都生长得很茂盛;速生的杨树已有碗口粗……虽然这些树的躯干还不够高大,还不能称之为我印象中的“森林”,但确实是沙漠中带来生命、带来希望的绿洲。我想了望得更远一些,便爬上了树林边的小沙丘,上面有五颜六色的经幡,这是藏族同胞对树林的赞颂和祝福,极目望去,眼前没有黄色的沙漠,只有绿色的林海,耳边响起了小鸟悦耳的啁啾声。

据当地林业部门介绍,在黄沙头种树特别采用“杨树深栽”等技术后并不需要定期浇水,沙漠里有地下水,植被是吸收地下水存活的。他们还说,日本人来考察时最初并不相信能在沙化地里培育出树林,直到看了现场后才相信了,现在贵南县已经争取到一笔日元贷款,继续对沙漠进行治理。

这里的杨树全部采用了“深栽”技术,每株的插枝都很长,据介绍,这是省林业科研单位的创造,用这种方法种植杨树,便于树根吸取沙漠里的水分,不用浇水便可以成活。这里的“方格沙障”和别处也有些不同,不是像我在新疆、宁夏等地看到的那种用干草或植物做成,而是用小石头和粘土垒成的。要从远处运来这么多砾石和粘土,再一个一个地垒成固沙的小方格,真是谈何容易啊!

管护站的藏族护林员周本加,手里神气地拿着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手机,面庞被高原上的太阳晒得像黑炭一样,他用藏族话兴奋地对我说:“过去木格滩一刮风,衣服口袋里便两口袋沙,西宁到果洛的公路常常被掩埋,现在没有这种现象了。我在这里已经管护了十几年,日夜值班,老百姓觉悟提高了,没有人再偷偷地到林地里放牧了。”

县林业局的领导们告诉我,今年县上召开了造林防沙的动员大会,县、乡、村各级头头都参加,县上给森多乡下达了造林1.5万亩的任务,乡上又把任务分到各村,全乡一共动员了3200多人,自备苗木、自己雇车,带上酥油米昝巴浩浩荡荡地全部集中住帐篷,吃住在现场,乡派出所、卫生院、小卖部都去服务,县长还到他们的帐篷里住了一夜,结果全乡仅仅11天就完成了任务。本来规定每一户只来一个人,但好些家都来了两三个人。这个乡的上洛哇村(多民族村)是全国绿化百佳村,村民们家家种树,2007年春天的植树季节,全村半个月就种了3万多亩树,而且成活率高,村民自己派人管护林地,县林业局只每年给了一两千元补助。

像这样全乡(镇)动员、露天住宿造林的还有很多,老百姓已经懂得,为了生存必须治沙。

自2003年以来,贵南县还开展了“军民共建万亩林”活动。2003年省军区独立团500官兵在贵南与老百姓合作造林万亩,开创了军民携手治理沙漠的先河,三年来,已经造林3.5万亩了。

过去,风沙肆虐的黄沙头曾经是“无人区”,但现在已经出现房屋和集市,开始热闹起来了。

但是,贵南县也并没有“形势大好”,目前全县还有120万亩沙化地亟须治理,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取得的一点成绩只能算是刚刚起步。贵南县的年财政收入仅仅几百万元,如果国家不给项目,生态建设便很难持续下去。以造林为例,2000年以前,全县每年只能造一两千亩,最多5000亩,2000年以后,国家给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草)等项目后,每年便造林10万亩了。如今国家每年对贵南县各种生态建设的投入总计约5000万元,但是,具体到一些项目上仍然存在问题。沙区造林没有道路,全靠人背牛驮,非常艰难,荒坡造林国家每亩补助100元,但杨树的苗木费就超过了100元,地方财政又没有配套资金,工作上的困难就很大了。

除了资金方面的问题外,还有体制上的问题,6万多人口的贵南县,现有的耕地仍然近百万亩,一部分是老百姓的,一部分属于农场,体制不同,很难统一管理,退耕还林(草)没有彻底推行,而垦荒和“撂荒”都是造成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

贵南县林业部门的领导主张,对一些生态脆弱的地方要具体分析,不一定非要种植人工林,最好的办法是“封育”——杜绝人为破坏和干扰,让大自然自我修复。他们说,一般5年后就可以出现星星点点的灌丛,10年后就可以大见成效。这种办法最省钱,效果又好,何乐而不为呢?

同类推荐
  • 绿原笔谈

    绿原笔谈

    本书收录了《回族文学民族特点初探》、《新时期回族文学的发展》、《回族文学与回族文化传统》、《当代回族小说创作论》、《回族文学的自觉与发展》等文章。
  •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周作人、胡适、刘半农等人的交往为线索,着力展现民国文人和而不同,既坚守自我又包容异见的特有风度。第二章,立足女性视角,描绘民国女人在传统和现代夹缝间,爱情的追求,婚姻的悲剧。她们对真爱矢志不渝的追求感人肺腑;她们婚姻上的种种遭遇又令人唏嘘不已。第三章,以生动的细节、严谨的叙述再现民国期间,青年学子们为求学而付出的艰辛和无畏。为走入校门,他们不惜以死抗争;为学业有成,他们青灯黄卷,孜孜不休。他们苦读的生涯体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是作者近二十年来所撰写的有关中国古典文艺学与美学方面的研究文章的汇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生要是关于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全书以现代阐释与历史还原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一些重要范畴、命题或理论形态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作了深入剖析,并对20世纪以来有关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些重要研究作了学术史清理。批判性地把握中国古典文艺美学问题的起源语境和演变历史的谱系学,注重其理论精髓、文化基质和精神原型的敞现及其现代意义的发掘,是作者的重要学术追求,也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所汇集的研究义章的一大特色。
  • 爱如空气

    爱如空气

    这是一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新生儿。我热切地期盼我的朋友、我的读者捧出自己那颗真诚、慈爱、友善的心去爱怜她、呵护她、扶持她,让她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生命如烟花般绚烂,生命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财富,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人生古来稀。人生是美好的,但也是公平的。
热门推荐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智慧背囊: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智慧背囊”。阅读“智慧背囊”,是一种快乐。打开快乐与智慧的大门,亲吻那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吧!拥抱那闪着壑智火花、充满青春气息的人生大树吧!
  • 星空君王

    星空君王

    乾元大陆,修士皆修炼星辰之力,当星辰之力觉醒时,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特质,或为巨斧,可开金断玉,或为苍鹰,可幻化星兽翱翔天际……而许云觉醒的特质却是一本书,一本可以盗取他人能力为己用的魔书!夺灵、吸魄、掌控他人能力……令苍生畏惧的星空君王就此崛起……
  • 驭剑乘风

    驭剑乘风

    没有灵根的少年偶然救了一个老者后命运发生巨大的改变。亦正亦邪,亦痴亦狂,在这弱肉强食的凡界中,他将何去何从?在他身上又隐藏了什么秘密?爱恨情缠,国仇家恨,他又将如何面对?
  • 天下之惟我独尊

    天下之惟我独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三界不义,以凡胎为弱肉,不仁不义,看我只手诛天灭地!
  • 荒古剑画

    荒古剑画

    一卷荒古剑图,带来一个轮回...-------------------------------新书《天下狂徒》已发布,求观阅、求收藏。
  • 医神之神

    医神之神

    晨家弃女,偶得医术传承;中医西医纷争不断,神医毒仙谁主沉浮?一双眼看透世间阴阳,看不透世间善恶人心。
  • 仙妻降临:总裁吓呆

    仙妻降临:总裁吓呆

    夜晚,他吸着烟看着眼前的尤物,让他多年冰封的心,感觉到了饥渴,让他有了感觉。扑倒她后,发现离不开那让人喜欢的感觉。”可恶,你这流氓要扑我几次才甘心,我的老腰啊……”“多少次都不够,因为……你太诱人了。”“啊——流氓……“他继续把她扑到……
  • 妖瞳公主

    妖瞳公主

    撒花国的霓裳公主,一个华丽而又寂寞的名字,宛如她的人生。十六年间,在梨山之巅的夕阳影里,一只青铜鸟、一盏梨花酒陪着她独坐梨花枝下,望着晓星残月,黯然神伤;十六年后,国将破,民流离,这个性格寡淡的女子从此踏上了多舛噩运的征程。她涉世不深,好在初下山时,命运让她遇见了灵魂的主人——一个有着传奇家族背景的男子。
  • 医庶成狂:盛宠世子妃

    医庶成狂:盛宠世子妃

    21世纪的天才医生苏小小,因为一场催眠事故,不小心重生在苍蓝大陆西凉国成为药学家族意外身死的天才庶女身上。没事儿,医经在手天下我有!姐过目不忘,毁了看谁敢抢!医也好,毒也好,药这东西就和女人一样是把双刃剑,用对就好。医术么?简单!催眠术么?更简单!各国皇子,她桃花不断,唯一有挑战性的,大概只有眼前这冰块儿将军了吧?“娘子,咳咳,为夫有隐疾,这……”“放松,我帮你检查检查,治愈治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