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100000010

第10章 新疆篇(7)

起飞时天气就不大好,由于飞机上没有电台及导航设备,只能顺着地面上沙漠车的车辙飞,车辙有的地方看不清楚,于是他们便偏离航线了……几小时后油料消耗完毕,飞机落在了一个沙丘上。两人又饿又渴,在沙地上挖了半天也没有挖出一滴水。挨到晚上,气温骤降,高峰掏出打火机点燃了拾到的柴火,盼望有人来寻找他们。

实际上,当天下午指挥部便出动了沙漠车到处寻找,第二天直升飞机也出动了。但在茫茫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寻找两个人,像大海捞针一样,而且“小蜜蜂”正掉在两个沙丘的凹处,很难被直升飞机发现。

为了保存体力,他们用手绢包着湿沙子捂在嘴上,躺在机翼下等待救援。到第三天,饥寒交迫的两人都出现了幻觉。他们意识到再这样被动地等下去不是办法,便拆下飞机上的罗盘,想凭自己在沙漠里的经验,顺着罗盘指引的方向,走到修筑沙漠公路的线上去。就这样,两人不分白天晚上地走,每走半小时休息10分钟。饿极渴极时找点枯黄的野草根塞进嘴里,喝一点自己的尿。累极时,两人把大衣、皮鞋都脱了……

走到深夜两点多钟,两人再也挪不开脚步,点起一堆篝火休息。肖桂培突然呕吐起来,高峰搀扶着他着急地嚷道:“你怎么能吐?这要损失多少水分?你一定要咽回去!”肖桂培用手蒙住自己的嘴巴,使劲把呕出的东西又往肚里咽,后来居然不吐了。

从第四天起,他们就说不出话来,尿也没有了,但仍然坚持一步一步向前走;第五天,他们仍然拄着红柳棍挪动着发抖的双脚……

年逾五旬的肖桂培终于走不动了……这时,高峰听见了汽车的马达声……终于,两部沙漠车从沙山上向他们开来……他们得救了!

这一次,高峰和肖桂培共失踪101小时,强壮的身体素质和顽强的求生意志拯救了他们,在完全没有水和食物的情况下,两人在沙漠里步行了100来公里,不知道这是不是打破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沙漠公路1992年开始修筑,1995年建成,全长562公里,连接314和315国道,在沙漠里的距离是446公里。继这条沙漠公路之后,如今又修建了第二条沙漠公路,稍短一些,但也有400多公里。

我们的越野车以每小时100多公里的速度奔驰在平坦、宽阔的沙漠公路上,虽然仍然是扬沙天气,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到跋涉之苦。公路像一条黑色的巨龙,蜿蜒在黄沙之间。路旁有绿色的林带,15年前我看到的那些草方格如今已经一片碧绿,像两条绿色的缎带镶嵌在公路两旁。每隔4公里有一口井,还有护林站,灌溉和保护着林带,细细的管道通在树根处,采用的是节水灌溉方法。植被种的多是红柳、梭梭、沙拐枣——经过实验,这几种植物最适宜在干旱的沙漠里生长。沙拐枣和梭梭长得像小树一样高大、挺拔,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能看见这么漂亮的“行道树”,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舒舒服服地坐在越野车上,怡然自得地望着车窗外雄浑、广袤、深沉的塔克拉玛干,思绪像轻飘的白云掠过我的心头……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过去的家园”,又被译为“进去出不来”或“埋藏珍宝之地”。古书《佛国记》曾描述为“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惟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探险家们称之为“无边际的、寂静得可怕的地方”。多少年来,路过沙漠边缘浪漫的骆驼客们每当启程之日,都要沐浴全身,虔诚膜拜,祈求“胡大”保佑,并同时料理好自己的后事。

但是,塔克拉玛干又是一个在严酷和悲凉中充满神秘魅力的地方,它吸引了无数科学家和探险者的脚步。

人们最熟悉的是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我的书桌上还摆着他撰写的《戈壁沙漠之路》。他1894年闯进塔克拉玛干时还不到30岁。当时的塔克拉玛干,似乎还处于史前的“洪荒时代”,人迹罕至,更不会有公路,交通工具只是骆驼。斯文·赫定以南疆麦盖提一个村庄为起点,雇了一个维吾尔人当总管,还雇了三名驮夫、八峰骆驼,计划用25天时间穿过沙漠到达和田河。这段路程在地图上仅仅287公里。他的探险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带着水、粮食、蔬菜、仪器、鸡羊和枪支弹药,似乎准备充足,万无一失。谁知出发不久便遇到了沙尘暴,在风暴肆虐中,探险队断了水,而且迷失了方向,干渴的、疲惫的斯文·赫定挣扎着爬到一个小水塘边,用瓶子装水救活了剩下的两个同伴……这次探险的结果十分凄凉,死去两个人,损失了六峰骆驼。以后,斯文·赫定曾在《亚洲腹地旅行记》一书中写道:“我曾经走进许多沙漠,但最可怕的是塔克拉玛干……每座沙丘都像一座坟墓”,“可怕,这不是生物所能插足的地方,而是死亡的大海,可怕的死亡之海!”

自此,塔克拉玛干便以“死亡之海”闻名于世。

然而,这个执着的探险家并没有被吓退,总结经验后,第二年又第二次闯进塔克拉玛干。这一次,正被失恋折磨的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玛干完成了史无前例的考察,不但发现了丹丹乌里克、喀拉墩等古城,还由南向北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在沿塔里木河而下的旅途中,他结识了神秘而古朴的罗布人,罗布人陪伴他乘坐独木舟,一直漂流到罗布泊附近的罗布人首府阿不旦,在那里与罗布人的首领会面。这不但是阿不旦的大事,也是中国西部探险史上的大事。

1899年,斯文·赫定第三次来到塔里木。经过一段时间艰难的跋涉后,1900年3月,他的探险队无意中路过一个废弃已久的遗址,在遗址稍稍停留一会儿后,探险队继续南行,傍晚在红柳丛中扎下营。这时,斯文·赫定想挖一口井让骆驼饮水,但发现队里惟一的铁锹竟遗失在刚路过的遗址那儿了,于是向导奥尔得克便回去寻找。奥尔得克走后刮起了沙尘暴,在沙尘暴中他迷路了,后来竟闯入了一个陌生的遗址,遗址的废墟里有许多雕饰精美的木板,奥尔得克便捡了一块带回交给斯文·赫定。斯文·赫定看了后,立即意识到,附近一定有辉煌的文明被流沙掩盖着,于是拿着木雕发誓:明年我一定会再到这里来!

1901年3月,他果然再次来到这里,发现了寺庙、官衙、民居和气势恢弘的佛塔……后来证实,这个地方就是《史记》、《汉书》等典籍记载过的西域名城楼兰。

楼兰成立于公元前200多年,公元630年消失,消失的原因至今还是个谜。

楼兰古国的发现让斯文·赫定名声大噪,向导奥尔得克也成为罗布人中的“名人”。从此以后,奥尔得克的生活轨迹完全改变了,他不再迷恋打鱼和打猎,一有空闲就走进荒原,打听古老的故事,寻找祖先们的遗迹。有一天,他和同伴越过一条干河,走上一个沙包,本想找地方休息,谁知却发现脚下的沙包竟是由许许多多棺板和干尸聚集而成的,上百根四五米高的木柱挺立在苍穹下,巨大的船桨式“图腾”像一些厚厚的门扉,保存完好的干尸仿佛跋涉在丝绸之路的旅客们正在避风处休息……从此,罗布沙漠发现了“有一千口棺材的小山”便在罗布人中间流传。1934年斯文·赫定率领一支由中国和瑞典学者组成的考察队再次进入新疆,年逾古稀的奥尔得克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他。斯文·赫定让考古学家贝格曼等人组成小分队,跟随奥尔得克去寻找这个“小河古墓”,经过两个多月的寻觅,终于找到了墓地。正如后来贝格曼在《新疆考古记》等书中所描写的:

“一些木乃伊有黑色的长发和令人难以置信地保存完好的面容。……一具女性木乃伊面部那神圣端庄的表情使我永远无法忘怀!……漂亮的鹰勾鼻、微张的薄嘴唇与微露的牙齿,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微笑。这位‘神秘微笑的公主’已经有多少春秋傲视沙暴,曾多少次聆听在这‘死亡殿堂’中回荡的狂风呼啸!而又是在什么时候,她面对明亮、燃烧的太阳,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两千年过去了……在那里,楼兰人沉浸在他们最后的睡眠中,一切都忠实地汇入死亡……”

如今,在沙漠公路两旁我没有看到这些令人神往的古迹,混沌的天空,“白色”的落日,黄色的荒漠,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突然想起了元曲中“枯藤老树昏鸦”这句话,但塔克拉玛干比元曲描写的景致更荒凉,只有黑色的沙漠公路和路边的绿化带才让人感到生命带来的温暖……然而陡地,路边高大的沙丘上,出现了塔里木石油局用沙障组成的一行醒目的大字,赫然地向过往的人们宣告:“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巨大的标语镶嵌在塔克拉玛干荒凉的黄沙上,透出自信和阳刚之气,令人振奋和肃然起敬,我心里的悲凉也被一扫而光。据石油局宣传部门介绍,这就是塔里木石油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我们路过了轮南输气站。15年前我到这里采访时,轮南曾遍布全国各大钻井公司的“前线指挥部”,蛛网一样的电线横亘天际,晚霞的一抹羞红衬托出井架巍峨的身影;晚上,到处都是美丽的桔红色火把,这是“地火”——从地下引出的熊熊燃烧的天然气。如今,已经看不到这种景象了,代替它们的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化的输气站。这是“西气东输”的起点站,西起轮南,东到上海的白鹤镇,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10个省市区,全长约4000公里,设计年输气约120亿立方米,是我国迄今为止距离最长、管径最大、压力最高、输气量最多的输气管道工程。不让人进去参观,我们只站在门外照了几张相。

路边的沙丘上有许多旱死的胡杨树,但到塔里木河中游后,便看见荒滩上有随意漫流的河水,这是乱挖口子造成的后果。中游有塔里木河大桥,大桥下波光粼粼,河面宽阔了许多,不像下游那样浑浊、纤细,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红柳和胡杨的倒影,我拍了几张照片,但由于来去匆匆,总觉得效果不够好。电视片的创作人员们也摄取了一些镜头,不知道他们的感觉怎么样?

这天上午,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人员们在库尔勒开会,我们是下午动身的,因此当天晚上不能赶到和田,只能到达“塔中”。塔中也是因开发石油被世人瞩目的地方,15年前我到这里时,在高大的沙丘间只有井架和钻井队住的活动房屋,如今却出现了一幢幢漂亮的建筑物,包括办公室、宾馆、气象站……甚至还有一个中科院建立的沙漠植物园。

15年前我是坐着沙漠车到塔中采访的,在路上曾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沙漠车和一般的汽车不同,车轮很宽,一人多高,驾驶室高得像座小楼,专门在沙漠里行驶。一进沙漠,车身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抖动起来,人坐在车上,老是不由自主地像跳迪斯科一样不停地扭动,有时还被弹了起来,头碰着高高的驾驶室顶部,因此许多人都会呕吐得翻肠倒肚。但我素不晕车,虽感到颠簸得十分难受但并不呕吐,心里便暗暗有些得意。我注意到,沙漠里也有让人赏心悦目的东西:无涯的沙丘上布满了被大风小风吹出来的皱褶,像沙海中的涟漪,是摄影家们钟爱的风景;沙丘本来是土白色的,被太阳一晒,就变成了金黄色;有的沙丘上还长着一些纤瘦的、矮小的芦苇,甚至还有红柳和胡杨,胡杨树上飞鸣着一些比麻雀还小的可爱的小鸟。健壮的司机告诉我,沙漠里有黄羊、野猪,最多的是野骆驼。他还得意地拿出根一尺多长、长满紫红色鳞片的块根给我看,说这是沙参,他在沙漠深处整整挖了一天才挖出来的。他说,这种珍贵的野生药材一般都生长在沙漠腹地,根很深,粉红色的花远看像支高粱穗。

我们正谈笑风生地走着,谁知车座下竟“哧哧”地响了起来,探出头看看车轮,车轮下吹出了一股沙子——轮胎坏了!车上没有备用胎,为了省钱又没安装报话机,离目的地还有20多公里,又坚持几公里后,终于走不动了。我提议“干脆步行”,司机摇头断然拒绝:“不行,累死你了!”他又安慰我道:“不怕,等车吧,车多得很!”他连说了几个“不怕”,仿佛把我当成了小孩子,还从驾驶台边拿出来几块月饼——昨天中秋节发下的,他还没舍得吃呢。

我们吃了两块月饼,喝了几口矿泉水,终于,身后响起了喇叭声,又一辆沙漠车过来了……

如今我从沙漠公路上坐着越野车进塔中,更舒服、更安全,也更快捷,但却没有这些曲折的、值得回味的经历,也算是“有得有失”吧,人生本来就是如此。

在塔中吃完丰盛的晚餐后,我们一行人去访问附近的气象站,想了解近年来沙漠里的气象情况。气象站的站长向我们介绍,1997年到2006年10年中,塔中的气温变化不大,平均气温是摄氏12.4度,年均降水量26.1毫米,年均蒸发量3801毫米,也就是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0多倍!降水最少的2001年,仅有9.8毫米,极端的干燥自不言而喻。近几年沙尘暴的强度减少了一些,但扬沙和尘雾的天气却在增加。

沙漠的夜晚十分静谧,钻井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周围是无边的黑暗,只有“地火”和油田办公区的灯光带来了一些光亮。天上有半个月亮,星星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在塔中豪华的“宾馆”痛痛快快地睡了一觉后,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出发,目的是要参观中科院在塔中的沙漠植物园。

15年前的沙漠植物园只是巴掌大的一小块土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姹紫嫣红的小公园,科技人员们在这里先后试种过两百多种植物,100来种可以成活,而试种成功的是78种。在实验小区里,太阳花、牵牛花、波斯菊红红白白争奇斗艳,沙打旺开着紫色的花朵,黄花矶松是一片灿烂的黄色,“表现最好”的沙拐枣没有开花,我觉得它的植株很像红柳。

离开塔中后,天色仍然不好,仍然在扬沙,看不见蓝天白云,太阳仍然是毫无威力的白色圆球,正对着它看也不觉得刺眼。我们进入了沙漠的腹心,只见到处是连绵起伏而又千姿百态的沙丘,有金字塔形、穹形、鱼鳞形、复合型沙丘链、复合型沙垄等不同的形态,一般高50米以上,最高的可以达到两三百米。这些连绵逶迤的沙丘和沙垄组成了金色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但只有大海的雄伟和广阔,却没有大海的喧闹,甚至连轻声的絮语都没有,真的是“万籁俱寂”,静得连自己的心跳都能听见。广袤的塔克拉玛干和一些小沙漠完全不同,它让人不能不感觉到远古的洪荒、大自然的神奇。它粗犷豪放,充满了咄咄逼人的阳刚之气,但又深沉得让人不得不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幼稚……

想想看吧,当沙尘暴刮来,这些巨大的沙丘随风奔驰而去时,该是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翻天覆地的景象?

同类推荐
  •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青春是一首诗,雅丽奇秀;青春是一个谜,让人永远猜不透,青春是蕴藏于心中的一种信念,她充满着无限的创造力,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她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片绿叶。青春,就意味着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意味着有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和勇气。《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讲述青春的自信、美好、青涩、纯真、执著……让行走于青春路上的我们手拥此卷且歌且行吧!
  • 季羡林美文60篇

    季羡林美文60篇

    《季羡林美文60篇》是专为广大喜爱季老散文的读者们编选的选本。季老的散文具有鲜明的学者散文特质,兼具学者特有的理性思考和对当下现实问题的观照与反思,同时又不乏散文的灵动与语言文字的优美。与以往季老的散文选本有所不同,《季羡林美文60篇》根据季老散文题材的特点,对不同题材进行分类,以便读者朋友们更好地鉴赏与学习。
  • 天使路过

    天使路过

    本书是备受国内读者喜爱、以散文随笔著称的新锐女作家乔叶的心灵励志书。乔叶为国内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其作品在诸多的报刊杂志中有很高的转载率。本书由70篇左右短小精悍的美文和随笔组成,文字犀利而凄美,直面所有女性读者敏感而纤弱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在书中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爱情的独到见解,让人们在感动之余生出无限的慨叹。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热门推荐
  • 寄膳部李郎中昌符

    寄膳部李郎中昌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色阑珊千百寻度

    夜色阑珊千百寻度

    繁花已开,残梦已醒,一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兰儿,千蘺此生定不负汝!灼灼桃花十里,取一朵放在心上,足矣。山花烂漫处,当潇碧紫竹青翠之时,在那片最接近天边的万里寒山上,可否让吾许汝一生一世一双人?兰儿,为了汝,吾愿为汝取得苍之星,穹之月,天之石,海之水。无论汝何去,吾定然千百寻度!
  • 魅王邪妃:绝霸天下

    魅王邪妃:绝霸天下

    “你给本王站住!”北晨轩大吼“凭什么?我就要出去!”苏陌凌飞快的朝前面掠去。“前面是皇宫。”北晨轩不追了,他知道他的王妃是路痴。“我知道!”苏陌凌恼羞成怒的说了句,然后换个方向继续跑。“那边是木灵山.....你不怕被魔兽吃了哦,你被吃了我怎么办那,我的王妃。”北晨轩带着些玩味的心情抱着胸站在那里。“日我不走了!爱咋地咋地”苏陌凌赖皮的往地上一坐。“我的王妃,回府吧。”北晨轩抱着她,往三王府奔去。
  • 中国金融安全运行机制与预警管理研究

    中国金融安全运行机制与预警管理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金融安全内涵及理论与实践研究评述、中国金融安全运行原理与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安全运行的总体分析与评价、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成、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实证研究等。
  • 娱乐万岁

    娱乐万岁

    他是歌迷心中的天王,艺人口中的“梦想缔造者”!他是谁?一段娱乐帝国创建之路,几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一切尽在娱乐万岁!让我们翻开书页,见证一段传奇。本书第一群:41851200(感谢℡Fair-Boa|提供)
  • UFO:外星人的星际列车

    UFO:外星人的星际列车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和希望一起飞

    和希望一起飞

    中考时,因没考上重点高中,我不禁感到心灰意冷。父亲的斥责在我眼里成了唾弃,母亲的鼓励也被我视为唠叨。一种难于道明的青春年春年少时期的叛逆使我开始憎恨这个世界,开始与父母、老师甚至自己作对。班主任曾私下不止一次对我的同学断言,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也会有出息的话,那一定是上天瞎了眼。对此,我从来深信不疑。那时候的我是学校最鲜活热辣的反而教材,老师可随时毫无顾忌地当着同学的面将我贬得一文不值。
  • 无情师父桃花徒弟

    无情师父桃花徒弟

    这是一个清冷强大爱吃醋的冰山师父,倒追呆萌女徒弟的温馨故事。
  • 夏墨笙歌

    夏墨笙歌

    女子一身素色锦袍,绝美容颜堪比倾国倾城,清澄双眸流绊着睥睨天下的气息,那种尤如皇者的威严,让任何人都无法逾越。只见她薄削的唇轻微扬起,清悦的声线沁入人心“天下人皆负于孤,孤又岂会为这尔等鼠辈所尽负自我?”“呵……”男子轻声邪笑,富有磁性的音再次响起“被人类所当于神的夜姬,尽是如此心胸狭隘之人”“是又如何!不是又能怎样?!她倾尽所有,不幸背负世人辱骂之罪名,被心爱之人所背叛,她又该怎样去面对这世界……
  • 六十种曲彩毫记

    六十种曲彩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