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100000001

第1章 篇首(1)

遥远的海市蜃楼,驼队就像移动的山,神秘的梦幻在天边,阿爸的声音若隐若现。啊,我的阿拉善,苍天般的阿拉善……

浩瀚的金色沙漠,驼铃让我回到童年,耳边又响起摇篮曲,阿妈的声音忽近忽远。啊,我的阿拉善,沧海般的阿拉善……

沙海绿洲清泉,天鹅留恋金色圣殿,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思念直到永远。啊,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啊,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啊……啊……

——阿拉善民歌

大沙漠,我无法忘记的地方

我热爱青山绿水、峻岭大江,也热爱荒凉的沙漠。这里总是闪耀着神奇的金色光芒,是太阳的世界,风的世界,沙的世界,是既炙热而又寒冷的地方。在大沙漠里,人们会加倍地感觉到造物者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金钱、权势、享乐、安逸……都远离而去,剩下的仅仅是和大自然一样赤裸裸的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于是,沙漠与神有缘,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沙漠绿洲。

第一次进沙漠是上世纪50年代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时候,我走进了中国第二大沙漠——新疆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访一支石油部门的女子测量队。我万分惊喜地发现,原来,在大沙漠里也有许多生物在顽强地生存,也留下了春天的足迹。这里有碧绿的骆驼草,嫩绿的梭梭柴,灰绿的芨芨草,枝上挂着小红果的铃铛刺,以及白蒿、三芒草、苔草和许许多多楚楚可怜地开着小花的植物,婆娑的沙柳像一群正跳着草裙舞的少女,花棒总是满身都欢欢喜喜地绽放着红色、粉色、白色的小花,沙漠里有跳鼠、沙鼠、蜥蜴和刺猬,听说还有珍贵的野马和野骆驼。

在广袤的沙漠里,我第一次骑上了新疆的骏马,我看到了天边骆驼队如诗如画的剪影,倾听过悠远的、天籁般的声声驼铃。也第一次领教了沙漠变幻莫测的气候,中午,会热得像火烤,而晚上,又会冷得像冰窖。虽然有时会下一点雨,但更多的时候,雨滴在空中便消失和蒸发。沙漠里永远充满着烈日、大风和干渴。而在刮大风的日子里,这里真正变成了炼狱。山呼海啸,宇宙变成了黄色的波涛,连骆驼都不敢前进,人变得比蝼蚁还要渺小……

但不知怎地,从此沙漠竟对我产生了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广袤、贫瘠、漠风呼啸、黄沙滚滚的大沙漠,带着史前的洪荒,带着严峻的巍然大气向我的梦想中走来,因此,当听说一支地质勘探队准备穿越我国的第一大沙漠、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时,我便坚决要求随队采访,领导以“安全”为由一口拒绝了我,虽经我多次请求,但最后仍然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成了采访生涯中极大的遗憾。

能够进入塔克拉玛干已经是30多年后的90年代初,为了反映举国瞩目的石油大会战,我终于来到了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在这个面积达33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多浙江省)、位居世界第二的流动性大沙漠里,我真正领会了沙漠的坦荡、深沉、雄浑和壮丽。这里有连绵起伏、千姿百态的沙丘,穹形的、鱼鳞形的、金字塔形的,还有巨大的沙垄和沙丘链,高一二百米,甚至300多米,大风刮起来时,大沙漠一改平时的单调和静默,一下子变得激动起来,狂暴起来,瞬息万变,惊心动魄,宛如风暴中波涛冲天的大海。那些巨大的沙丘,常常会像中了魔法般飞驰而去,转眼间便消逝得无影无踪。

塔克拉玛干有著名的“龙卷风”,风圈的直径大约10米左右,卷起的沙尘有几十米高;还有一种“妖风”,平地而起,来去无踪;当然,最可怕的是“黑风”,风起时宛如一堵黑墙陡地挡在人们面前,白天立即变成了黑夜,太阳立即失去了光辉……

关于大风,当地人还告诉了我这样一个神秘的、富于哲理的故事:

远古时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有一个很大的王国,它的都城是一座富丽的城堡,国王的宫殿用金砖铺地、玉石砌墙,城里人烟凑集,城周田园似锦。但是有一天,突然刮起了黑风暴,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一直刮了九九八十一天,风停后,城堡不见了,流水干涸了,田园消失了,留下的只是黄黄的、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从此以后,每到清晨和黄昏,沙漠里常常会传出人喊马嘶、鸡鸣犬吠,甚至城堡也会突然出现。有幸进入城堡的人,总是会被这里的奢华和财富震惊得目瞪口呆。但是,如果谁想拿走一件,城门便会立即自动关闭,等你放下财宝,城门又会自动打开。后来,有个年轻人,骑着比旋风还快的骏马闯进了城,他惊喜地望着那些奇珍异宝,并且被一块巨大的、璀璨光彩的水晶石吸引住了,终于控制不住地抛出套马索,往水晶石上一甩便飞马向城外跃去……但在他人马跃到的那一瞬间,两扇城门便陡地阖上把他连人带马紧紧卡住,他骇异地急忙丢掉了手里的套索,城门才又打开,让他死里逃生……

这个故事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它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

在塔克拉玛干刺目的阳光下,我曾看见过怪异的海市蜃楼——茫茫沙海中竟出现了清波荡漾的大河、郁郁葱葱的森林,甚至还有亭台楼阁……我也曾听到过一些年轻的建设者被沙漠吞噬的悲惨故事,曾看到过骆驼留下的森森白骨,它们由于饥渴和疲惫,再也无法赶路,甚至无法站立,便被沙漠吞噬了生命。

但是,塔克拉玛干又并不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所称的“死亡之海”,它并不是只会吞噬生命、只有“一片茫茫流沙”的地方。

在沙漠腹地,我看到了著名的塔里木河。这条沿途接纳大量泥沙、常常四处漫流的河流,经过沙漠的过滤,竟有意想不到的美丽。河水是温柔的绿色,两岸红柳、胡杨、沙枣婆娑的身影映在河水中,浓荫蔽日,形成了华美的绿色长廊。红柳的枝头上缀着一串串胭脂色的小花;胡杨的叶片有的翠绿,有的金黄;沙枣树上结着累累果实。河水在大漠中悠悠流过,百多米宽的河面红光碧影,水波不兴,只有时而飞起几只野鸭,打破了这恬静,但却让这美丽的画面更加生动。

钻井队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告诉我,塔里木河里有许多鱼,有人拿大头针弯个鱼钩,挂上块馒头,一扔到水里,鱼就忽忽地往上咬,一甩竿就钓起一条。他们还说,塔里木河的鱼特别肥,拿刀剖开,厚厚一层膘。河边的树林里有野鸭、野鸽子、老鹰、狐狸、狼、跳鼠、黄羊、野骆驼等等。

塔克拉玛干还有美丽的天鹅湖。

我去天鹅湖那天,正下着微雨,戈壁、沙漠、湖水都静谧而忧郁,原始的、未经雕琢的风光,像梦一样朦胧,也像梦一样美。

天是浅蓝色的,沙丘是金黄色的,戈壁是灰黑色的,而湖水却是让人心动的绿色,温柔得宛如少女的眼神。微风掠过,湖水抖动着,轻轻地泛起一阵涟漪。当时正是初秋,细看起来,湖水只带着淡淡的浅绿,而湖中的芦苇、湖边的细草和树木都一派碧绿,这碧绿中又镶上了初秋的淡黄和金黄。湖边的胡杨树下站着几匹护林人褐色的骏马,一动不动地在打瞌睡。几株已经枯萎的胡杨是白色的。整个风景宛如一幅油画。

正是在塔克拉玛干,我第一次见识了美丽的胡杨林,而且立即被深深地震动了。

这是一群被誉为“活着,一千年葱绿;死后,一千年挺立;纵然倒下,一千年不朽”的“沙漠勇士”,每一次看到它们时,我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震颤起来。胡杨表现出的那种对恶劣环境的抗争,那种不屈不挠的顽强,总是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并且带来许多启迪。

我的眼前是无边无际的沙海,沙丘像波浪般起伏着,它让人想起大海,但和大海又是那样不同,它让人感到的更多是恐怖和畏惧。特别沙漠里那暴戾的、反复无常的气候以及干旱,更让人感到它的难以接近,似乎任何生命在这里都是难以维持的。

然而,这里却有胡杨!它们不是匍匐在沙面上的蒿草和灌木,也不是那些长不大的“小老头树”,它们枝繁叶茂、胸径宽阔,是真正的“参天大树”,而且不是一棵两棵,是浓荫蔽日、绵延不绝的森林!

这难道不是沙漠的奇观,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韩国一位盆栽艺术家曾说:“树木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健康的树是会笑的。”这句话说得很对,我真地感觉到,胡杨是会喜悦、会悲伤的。幼年的胡杨自有一种稚气和水灵,在风和日丽的日子,它们嫩绿的叶片闪闪发光,枝条摇曳着,似乎在迎着烈日和漠风欢舞。而长久的干旱或被雷击电劈之后,老树皮开肉绽,枝条耷拉着,全身似乎被痛楚弄得僵硬了,我似乎可以听见它们痛苦的呻吟,而一些直指苍天的枯枝似乎在高声呐喊和抗争……

在沙漠或走向沙漠化的地方,我更多地看到这样一些胡杨:枝干完全干枯了,像戈壁滩上的盐碱地一样泛着白色,仿佛能点着火,下半部的枝叶也枯死了,但当你仰视上半部时,却会惊异地发现,它仍然是葱绿的;甚至有的枝干已经裂开,中部是空空的,只剩下半边树皮,完全是一棵枯树,但顶端仍然长着绿叶,虽然那绿色中也带着悲壮的灰黄或灰黑,仿佛在挣扎着呼唤生命……有的胡杨奇形怪状,树身不高,但极粗,往往两三人合抱都拢不住,早就枯死了,但仍然巍然矗立。

胡杨的脚下绝没有肥沃的土地,有的只是贫瘠的、干渴的沙丘或盐碱地。它们饱经烈日、风沙、干旱的摧残,或皮开肉绽、遍体鳞伤,或被流沙淹没,被电击雷劈。但是,只要有一点点条件,只要地下有一点点湿气,它们便会顽强地生存下来。

没有什么树会像胡杨一样,让人如此强烈地感觉到生命的苦难和顽强,让人这样地尊敬。

如今,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沙漠里已经出现了大片大片干枯了的胡杨林,宛如大火焚烧过,焦灼的躯体挣扎着、喘息着,它们遗留在沙海中,远远望去,竟让人想到有成千上万个逝去的英灵,正在大漠中傲然巡行。

2001年以来,我投入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创作,为创作长篇报告文学《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和《啊,黄河——万里生态灾难大调查》,连续对三江源地区、长江上游七省及黄河流域九省进行了考察,2007年,我再次重点考察了许多沙漠化地区。在考察中,我不但看到了枯死的胡杨组成的“怪树林”,也看到了许多被流沙掩埋的村庄和城池。我不得不沉重地思索着沙漠化扩展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同时,也感觉到了人们为遏制沙漠化进行的顽强而惨烈的抗争。于是,沙漠化问题便成为我作品新的主题。

在沙漠里,仰望夜空,月亮和星星都更加明亮,啊,面对浩瀚无边、美丽而又残酷、静寂而又躁动的大沙漠,我能说些什么呢?

20世纪后期,人类在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对生存环境恶化的忧虑也日益强烈。工业革命后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增加带来了气候危机;人口迅速增加,大规模开垦土地,使土壤退化的进程加快,土地荒漠化愈演愈烈;过度砍伐、过度捕猎及其他原因带来了物种绝灭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于是,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全球变暖、荒漠化和生物多样研究三大前沿课题。

什么叫“荒漠化”?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这个词是法国科学家奥布里维尔1949年提出来的。1977年,联合国正式使用了这个词,给予了它新的定义,并且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荒漠化会议,94个国家共同签署了《阻止荒漠化行动计划》,投入上百亿美元,目标是到2000年使全球的荒漠化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当时联合国对荒漠化的解释是:“土地的生物潜能衰减或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以后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穆斯塔法·托尔巴博士又对荒漠化进一步解释为:“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地区生态退化的一个过程,土地生产能力完全丧失或大幅度降低……”

与荒漠化相联系的便是沙漠化(desertization)。

荒漠是干旱、贫瘠、植被稀疏的地方,不仅包括了沙漠,也包括了戈壁、盐碱地、荒山秃岭、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极严重的地区等等。而沙漠是气候干旱、缺少植被、流沙堆积的地方。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指的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本不是沙漠的地方,由于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的退化。

水,孕育和抚育了人类的四大文明,而沙漠化正在或已经在摧毁着古老的文明。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长期的干旱使非洲撒哈拉沙漠迅速扩展,1972年到1974年一场大饥荒席卷了这里的广大地区,上百万人被夺去了生命,几百万头牲畜死亡,上千万人背井离乡四处漂泊,沦为生态难民,饥饿的非洲妇女和儿童使全世界为之震惊,成为除两次世界大战之外,近百年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事件。摄影者凯文·卡特曾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只秃鹫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挣扎在去救济站路上的小女孩儿……

正是这次大饥荒促成了1977年内罗毕国际荒漠化会议的召开。

会议提出《行动计划》后的20多年,上百万人参加了考察和研究,提出了上千份报告、论文和方案,但到2000年,阻止荒漠化的行动仍然以失败而告终,荒漠化包括沙漠化正持续地缩减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如今全球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12亿人口处于荒漠化的威胁之下。目前已经或正在经历着沙漠化过程的地区已遍布全球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而且还在继续扩展,成为全球最突出的生态问题。

据专家们估计,20世纪末,每分钟有11公顷(165亩)土地沙漠化,每年沙漠化的土地为600万公顷(9000万亩)。

沙漠化是大自然和人类对话的一种方式。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决定了自然的未来,也决定了人类的未来。

我们曾经自诩地宣称“已经征服了沙漠”,“把草原变成了粮仓,把沙漠变成了绿洲”,但是并没有过多少年,回头一望才发现我们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得多,由于破坏了生态环境,失去了大自然的庇护和恩泽,我们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我国是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古代,我国西部丝绸之路上楼兰、车尔、尼雅等国的消逝,便是沙漠化的“杰作”,而据史料记载,汉朝新疆约有300个王国,至今还有一些王国没有找到遗址。前些年,当一群记者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塔克拉玛干南缘的古城遗址时,遍地的砖瓦、陶片和制作精美的陶瓷碎片使他们喜出望外。而随便用脚踹踹,天蓝色的宝珠、生锈的铜镜、完整的铁环便随处可见。在一个沙丘的向风坡前,甚至有琥珀、玛瑙、孔雀石嵌成的珠宝首饰在阳光下璀璨闪烁,宛如《天方夜谭》中的神话。

内蒙额济纳旗著名的黑城、陕北定边的统万城等等,也都是在沙漠化的进程中消逝的。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下)

    宋词三百首(下)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所收录的散文作品,其关键词无外乎城市、乡村、游历、亲情、感怀、读书、情趣等等,将它们连缀起来,不难发现,这是一本叙述作者多年生活亲历的心情与心灵简史。作者注重内心体验的倾诉,善于发现包涵于平凡生活中美的趣味,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化为个人真实的感悟,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转化成自己的心灵世界。
  • 河畔小屋

    河畔小屋

    本书描写了哈德逊河的美丽风景,铁杉树林、“黑溪”以及他青年时代漫游过的卡茨基尔山的森林。书中收录的散文作品包括《南卡茨基尔山腹地》、《鸟类求偶》、《花栗鼠》、《热爱大自然的人》、《一棵老苹果树上鸟儿的生活》等。
  •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

    世界文学名著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它以深邃的思想,精湛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观察,思考,审视,表现着不同时代的社会与人生;它有着非同凡响的力量,不仅能改变人生,在某种意义上,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它是人生中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阅读世界名著,体验其中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思想,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高人文修养,并以此了解社会,解读人生,为走向成功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末世女神

    重生之末世女神

    “从今天起,你要开始拯救苍生。”他千辛万苦,横穿未来世界,便赋予她使命。“凭什么凭什么,一万个凭什么?!”没想到她愤世嫉俗,一万个不愿意。……2117年间,各种高科技各种逆袭功能,你造吗?然而,这个安定的世界却被妖魔鬼怪侵扰,丧尸,怪兽,甚是大智若愚的魔界三尊……谁来降服?现看百变女娲,如何在未来世界称王霸下,降妖除魔,拯救不周山,拯救凡间……
  • 故事从她瞧不起我说起

    故事从她瞧不起我说起

    我曾经被指着鼻子骂,全班哄堂大笑。我曾经被高跟鞋踩在脸上。我曾经被嘲笑,讥讽。可是,那只是曾经。
  • 圣侦探的日常

    圣侦探的日常

    嘻嘻哈哈的~他们呆萌,友爱,机智,给力。团聚在学院的终极豪华大殿堂——“星雨殿”!这可是院长专门设计的呢!话说,队长大人也够可以,竟把这等人在院长面前夸到了天上。而他们几个就在这殿里造了反……唉~还说什么?不进入这宫殿吗?
  • 快穿女配游戏

    快穿女配游戏

    任务:穿成小说中的各个角色(除女主外);任务要求:随机;任务难度:未知。苏黎o(╯□╰)o:“拆原配这种缺德事我才不干!”萧扬:“那你别回去了。”
  • 变革年代

    变革年代

    她是高贵善良的公主,他是与世无争的教书匠,两个世界的人,却被命运的枷锁捆绑在一起。战争与和平的冲突,在这变革的年代,他和她将在历史的洪流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 天才鬼手留地球

    天才鬼手留地球

    天才智脑无敌鬼手这么牛叉的东东智力超群的外星科学泰斗为什么把它留在地球而且还是留在一个苦逼的高六生身上难道高智商的人这次也是吃错了药犯了傻
  • 超级能源系统

    超级能源系统

    塑料袋?工业污染?各种垃圾?在秦奋手里那是宝贝,那是资本,能换钱,能换妞。假如世界上有十分之一的人使用他的商品,他会思考如何让剩下的人都使用的他的商品。一个商业王子的崛起之路!
  • 裸生

    裸生

    《裸生:生娃这件小事》当当、亚马逊、京东四处有售~~生不生孩子,佟铮和唐千贝是两可的,既然爹妈拜托,生就生了,反正生完了一交接,无碍俩人接着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马琳达说:你俩这叫裸生。佟铮和唐千贝双双反驳:我们有房,狡兔三窟,我们有车,四个轱辘,我们有的是钱,一掷千金……马琳达又说了:有房有车有什么用?这回你俩裸的不是物质,是思想,思想上的天真和狂妄,比裸了物质更像走在钢丝上……
  • 穿过千年之姻缘错

    穿过千年之姻缘错

    什么情况?飞机怎么了?她活得好好的,还不想死啊,这是哪里?怎么还有风声?妈呀,难道她穿越了?不不,没有电脑没有网,没有手机没有钱,她怎么在这个社会混下去?呃,不行,赶紧找个人赖上,不然的话,好不容易活下来的身体就又冻死了!咦?这个人看着好眼熟啊?就他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之穷途末路

    末世之穷途末路

    人的贪欲从古至今就没有终点,贪婪终究会毁灭自己。无辜的小伙吴迪,突然便置身于僵尸、变异生物横行的世界。专属的杀怪升级系统、暴力的天赋分配系统,让吴迪在末日般的世界里真的会成为无敌一般的存在吗?病毒源头的那座大厦里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气质美女凌落、温柔可爱的倚楼、刁蛮任性的宜米还有来去无踪的神秘“女导师”究竟能够被拯救吗?《末世之穷途末路》——一个绝对想象不到的结局,极度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