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5000000642

第642章 送别

可能王家屏王锡爵等人对惟功没有好恶,但东林党肯定不大喜欢惟功,尽管这个党还在萌芽状态。

浙党也是,对惟功好感不多,浙党的领袖沈一贯和赵志皋都有海贸生意,浙党对矿业特别在意,这几年辽铁大肆冲击南直隶和浙江的市场,无形中使浙党对辽阳抱有恶意。

楚党态度不明,彼此还没有什么真正的冲突,或者说,隐隐有好感,这几年淮盐不足,辽盐冲入湖广市场,湖广本地不产盐,辽盐质优价低,桑梓之中,颇有好感,这应该会影响到朝中楚党对惟功的印象。

惟功的“张党”现在真的只是一株幼苗,和朝中这些盘根错节的党派比起来,实在是差距太远,亦太大了。

“皇上,朝议免去蹇达总督一职,新的总督一职,由吏部提出人选,然后廷议会推。再免去李成梁辽镇总兵一职,由杨绍先或董一元替代,两者之中,由皇上任选一人便可。”

张惟贤没有说对惟功的处置,那不是廷议的议题之一。

也就是说,对惟功的处置,兵部直接决定后上奏给内阁,内阁贴黄,再由司礼批红就行了。

这也是一种赤裸裸的藐视,是对惟功的彻底轻视。

你连廷议的资格亦是不够,对你的处置,兵部直接就能做主。

万历虽不出内廷,连申时行这个首辅也是几个月才见一次面,普通的臣子根本看不到他的人影,曾经有一个大学士,上任三年,才见两次,有一次还是国本之争时万历临时召见大臣见着的,另外一次才是召内阁大学士见面,此时的万历已经与二十年后没有区别了,他很懒得动弹,也懒得见人,更懒得去祭祀天地,他活动的地方,连西苑都少去,只在禁城和万岁山两处地方打转转。

后人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几十年生活在紫禁城中数十年不曾出过门,除了内侍太监和后妃外,也几乎不见任何外人。

有人说万历是吸食鸦片,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万历本人是说自己不良于行,身上有病,后来打开他的陵墓,确实也发觉他腿上有伤。

但万历是君主,他其实不需要自己走路,如果有心,明朝的皇帝尽管出巡困难,但到昌平祭陵也算是一种消闲,到南苑祭祀和举行校阅,也是一种放松,还有西苑,南宫,都可以使宫禁生活的无聊增添几分色彩。

可万历都没有,他的四十多年的皇帝生涯几乎都是在紫禁城中度过的,这里只有高大的红色宫墙和明黄色的大殿,明清的宫殿设计其实十分不合理,宫殿虽然宏大,可利用的空间却小,除开外廷的大殿和内廷的主殿之外,生活区的宫殿,比如东西六宫的宫殿群,主殿过于高大不利保暖,配殿又是过于低矮,显的黑暗潮湿,参观过故宫的人,很容易就会这样想:这便是宫廷的生活和享受?

万历的懒惰和不欲外出,应该是心理和生理多方面的,生理上不良于行,心理上,则是厌烦了和文官的争吵争斗。

他没有伯祖父正德那样我行我素的潇洒,也没有祖父嘉靖皇帝的阴冷狠辣,看似聪明,能够垂拱而治,实则受治文官,君臣内耗算是明季党争最高端的一种,最终斗的国力江河日下。

到目前为止,郑贵妃虽然有受宠的迹象,也生了皇三子,由贵妃进为皇贵妃,万历对她十分宠爱,但目前来说,还不曾有什么叫外廷议论的地方,朝野相争的焦点就是万历对太监的信任和重用。

不仅是为人非议的内操军,还有万历任用的几个重要监军太监,同时内廷费用无节制的攀增,太监人数的大为增加,万历本人在享乐上的开销太大。

诸如种种,当然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万历十年前后,皇帝谒陵次数多了,就有几个言官跳出来,直言万历是出游享乐,不是祭祖,把万历气的无可奈何,几欲吐血。

还有对内廷多有不实的猜测和无理攻击。

两边都有错,万历有把柄,文官也有不少上纲上线的地方。

总之就是皇帝越来越不想见大臣,对那些繁文缛节,已经有了极强烈的抵触心理。

惟一的例外,就是御前的亲从官。

比如驸马侯拱辰,还有继位的武清侯这样的亲臣,当然,张惟贤也是几乎每日都能见着皇帝,这个待遇几乎是和太监差不多了。

“就杨绍先吧,先叫他做着。”

万历不是吩咐张惟贤,是对身边的司礼太监说话,那太监赶紧答应着,将这事牢牢记了下来。

辽东总兵在万历心里另有人选,不过,要叫别人先做着也不妨。

这职守,上到天子,下到朝臣,心里有数的很,没有强大的实力,纵是坐上去,亦是坐不稳当。

李家的势力从山海关到广宁再到沈阳等处,几乎涵盖所有卫城和军堡,没有李家的支持,谁也做不稳当。

事实上这几年后,辽东六易总兵,几乎叫人记不得姓名。

万历又道:“张惟功是怎么说?”

这一次张惟贤知道是问自己,躬身答道:“具体是兵部奏议,不过看他们的意思,怕是要夺其上柱国,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将军印和总兵给他留着。”

万历微微点头,没有说什么,眼睛已经瞟向别处。

张惟贤知道召对已经结束了,也不说话,原地嗑了个头,然后便倒退着身子,毕恭毕敬的退了下去。

没有多余的话语,礼节也不繁琐,叫皇帝感觉舒服之余,也牢牢控制了朝政。

对张惟贤,万历这几年越来越倚重和信任了,此人已经年近而立,在皇帝心中,已经是可资信用的大臣了。

出宫门的时候,一个校尉在午门外候着,张惟贤见他,吩咐道:“给各家报信,就说事已定局。”

“是,都督大人。”

校尉答应下来,赶紧牵了自己的马,翻身上马,跑到预定的各家去传信,他不敢有丝毫的耽搁迟疑,锦衣卫上下,对张惟贤的命令已经都是到了令行禁止的地步,这个大都督,手段狠辣,实权太大,处置起来几乎动辄要人性命,这般的高压之下,当然是人人战战兢兢,对他的命令,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尽管朝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且影响到两个军镇,一个是辽东,一个是辽阳,但在京师人的眼里却根本瞧不到什么东西,市面仍然安然如常,没有丝毫的变化,朝廷百官下值之后,也只有很少一部份人拿着今日的事当成谈资。

京师的七月十分炎热,灰黑色的城墙和密集的民居上方都似乎有一层热气在浮动着,城中绿树很少,因为为了防盗,也是懒惰和财力不足,只有很少地方栽种了树木,更多的绿荫是在贵族和大臣和少量富商的府邸之中才看的到,这些贵人们在绿意成荫的地方歇息纳凉,家里冰窖里藏着冬天从海子里挖出来的藏冰,用来制成酸梅汤等各色冰饮,要么干脆就住在水榭之中,凭窗临水,感受着一般人完全无法享用的一丝丝清凉。

在东便门附近,正午时刻,有一小队穿着便服,骑着毛驴和矮马的人群,慢慢走到城门附近。

离近些看,便能看出这些人都磊磊不凡,不论是相貌还是气质都非凡品。

“少泾,思仁,我们就只能送到这里了。”

吕绅擦擦头上的汗水,脸色仍然平静的向两个好友拱手致意,依依惜别。

万历十六年和十七年,卢洪春和雒于仁分别上疏,一个是《遣官代祭奏疏》,直言不讳,指出万历懒惰怠政的事实,因而触怒万历,雒于仁是上《酒色财气疏》直指万历在内廷耽于酒色,因此才荒疏怠政。

两人都是毫不客气,一个是浙江人,一个是陕西人,因此先后上疏,却并没有结党的嫌疑。

万历对此十分震怒,对卢洪春更为愤怒,当即手诏道:卢江春这厮,肆言沽名,诬上惑众,好生悖逆狂妄,着锦衣卫挚在午门前,打六十仗,革了职,为民当差,永不叙用!”

诏旨一下,张惟贤当然奉命,立刻拿卢洪春在午门前打了六十仗。

廷仗已经多年未用,这一打当然震惊朝野,也说明万历的怠政,已经算是病入膏肓,根本没有可能医治更改。

这六十仗打完,卢洪春身上的腐皮刮下来好多层,整个人等于半废,虽有革职为民的诏旨,好在没有将他发遣,否则又得去半条命。

接着就是雒于仁上酒色财气疏,万历气极,还好申时行怕再打一个,自己这个首辅脸上不好看,好歹劝了下来,将雒于仁亦革职为民,两人算是难兄难弟,今日约齐,一起上路。

当然不是返回家乡,两人的家小,已经坐着马车先赴辽阳,他们也是打算到辽阳去,身为张党一份子,卢洪春已经脱离浙党,雒于仁也从来不是晋党之人,两人在历史上都是回家闲住,郁郁而终,这一次惟功没有对他们施以任何影响,结果以两人的脾气,果然还是先后上疏,只是结果却大有不同,辽阳的大学堂中,定了他们两人教授的位子,薪给优厚,加上有事可做,未来变数很多,郁郁而终是不大可能了。

同类推荐
  •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第四部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刘贺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霍光扳倒上官桀等人后,集大权于一身,物色刘贺为汉朝皇帝。然而,刘贺登基以后,因为政治思想欠成熟,胡作非为,霍光迫不得已,将之废掉。没想到,苦命孩子刘病已却因此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被迎入宫登基,君临天下。可是,刘病已在霍光病逝以后,非但没有感激霍氏的提携之恩,反而高悬利剑,一下子将霍氏家族的生死存亡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 大明商业帝国

    大明商业帝国

    我穷得只剩下钱了!——林涛语录————————损人不利己者,商之下也;损人利己者,商之中也;利人利己者,商之上也;利国利民利者,商之大者也!————————林涛意外来到明朝正德年间,成为商家子弟,利用自己的商业知识发家致富,富甲天下,利国利民,创造商贾传奇。明朝正是西方大航海时代,达伽马来到了印度,麦哲伦到了菲律宾,西方列强的触角伸到了东方。林涛的到来,历史会发生哪些改变?举世闻名的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是否会发展成真正的资本主义?郑和开创的航海伟业是否会进行下去?美洲大陆的新主人是谁?是否还会有“米”国猴子?
  • 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弈论是数学与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实际上,博弈论也是人生与社会中的重要命题。如果离开了人生与社会,博弈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博弈,博弈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博弈论的精髓,就是“策略思维”,策略的选择决定着人生的成败,社会的沉浮,历史的变迁。
  • 世界上下五千年5

    世界上下五千年5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本书对中国历代近两百位各类名人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君王们的纵情色、英杰们的豪情干云、文土们的旖旎多情、另一类的畸零私情——本书写尽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男女人,写尽了男女人之间的各种情感。本书故事精彩、人物鲜明、情感充沛、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表述通俗、富有哲理,从而具有有趣、博识、励志等功能。
热门推荐
  • 一舞倾心

    一舞倾心

    她,被男友背叛,出门散心。看到一件绝美的舞衣,刚伸手,便晕了过去,回过神发现自己穿越了,穿越到一个架空的年代,身份高贵,却因小人陷害,流落到了青楼,老鸨逼着她卖掉自己,她不愿,用一支舞让所有人都想为她赎身,包括他,他,还有他。他,年纪最小最受皇帝喜爱的皇子,却对什么事情都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起持续到见到她为止。那晚,一支舞而已,却不同于以前看到的舞蹈,让他心一直随着她在动。所有有关她的事情,绝不放过。他,最年轻有为的丞相,对国家忠诚,极品孝子,非常听母亲的话,只不过路过青楼的惊鸿一瞥,那舞,那人,那眼神,住进了他的心,为她,一再违背母亲。他,飞天神偷,号称偷尽天下所有珍奇异宝的雅贼,把偷来的东西换成钱发给穷苦百姓。却不成想,那晚,去青楼想偷宝贝的时候,在大厅看到舞动的她。一颗心就那样被偷走了。。。。他,他,还有他。到底谁是她的良人,前世的一切还在历历在目,她不是不爱,是不敢爱。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无极巅峰之神魔大陆

    无极巅峰之神魔大陆

    慕凌战,自幼与师父在山中修炼。一朝有成,下山,找寻至尊之法。至此,压恶霸,恋校花。当时空撕裂,神魔临世,三千世界交错,天下大乱!大丈夫何为?战!战!战!一段曲折离奇的修炼之路由此展开!!!
  • 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喜欢看现代散文的读者可以选择《寄居在贝壳里的海》一阅。它收录了现代杂志《青年文摘》中的超人气作家们的精华散文作品。这些作家不仅是《青年文摘》的常客,也是其他当红杂志,如《读者》、《意林》、《格言》、《青年博览》、《视野》、《知音》等的经常投稿作家。
  • 末世地狱游戏场

    末世地狱游戏场

    末世降临,异世界生物入侵,全球被数据化,变成了一个充满怪物的地狱游戏场,人类危在旦夕!当十米高的岩石巨人轰开人类仅存的城堡时,当虫族与兽族与前线的战士交锋时,当天空骨龙与八方无尽鬼魂的交融时,当炼狱与天堂的决战,永生与死亡抉择的那一刻……夜天站在城池上方,面露不屑,指着异世界各族的入侵者淡淡说道……“干掉你们,我只需七秒钟!”
  • 涉江而过

    涉江而过

    那一年,她仅二十岁,却意外被人刺杀。醒来时回到了十三岁,她沧瑾,用身份,和实力证明了自己,却因为失去的记忆,意外缠上了一个厚脸皮的男人。“你滚!”“我才不走。”当真相浮出水面,她将如何抉择?是逃避?还是面对?一些真相,是会暴露在众人面前?还是沉入心底?“我可以给你一切。”“那有一天,全天下都反对呢?”“为了你,得罪全天下又何妨?我只有你在我身边。”他们将如何抉择,是做仇人?还是情侣?一切,即将揭晓。
  • 绝剑问天

    绝剑问天

    一个没落的皇族,一本逆乱洪荒的旷世功法,一个坚毅的少年,且看他如何斗破天道,唯我独尊,发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慨叹。
  • 发明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是房龙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一经出版就风靡全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房龙的文笔风趣幽默,若行云流水,让人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他用文字为我们构架的科学世界中。正如著名作家郁达夫形容的那样:“枯燥乏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 庶女国色

    庶女国色

    胡非非表示很无辜,随便逛个街都能碰上“电梯逆天故障”这种事。她做自由落体运动被穿越后,发现……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普通公司小职员,穿越成绝色小庶女,各种幸福卖萌秀恩爱,扁扁渣男,揍揍碧池,最终抱得美男归,还顺便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励志甜宠”故事!
  • 以错为鉴可以成大事

    以错为鉴可以成大事

    本书讲述了为人处世中最为普遍也最为典型的100种错误,采用理论与事例紧密结合的方法,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举例多为现代人际中最为常见的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