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5000000373

第373章 追逃

“大人,果真那李家全家都不在。”

一个小武官过来就直接去巷尾,盘查一番之后,匆忙跑回来复命。

“杜忠,我上次和你怎么说的?”林绍忠闻言大怒,又抽了杜忠几鞭,心中怒火难遏,上前又踢了一脚。

“大人,下官实在不能日夜看守……千日防贼,也终究有失手的一天啊。”

杜忠这解释还算说的过,林绍忠脸上回过色来,想了一想,对那个小武官令道:“这事不能算完,去到都司衙门寻我大哥,借一队马队来,我现在就去肃清门等,我们去追。”

“大人何以往安定门?”

“废话。”林绍忠抬手便是一耳光,扇的十分清脆响亮:“他一家不往关内逃,却往哪儿去?当然是往复州一带跑,那边港口很多,随便寻艘海船就能过海到登莱,要么天津,赶紧的,要是截不住他们,老子要你们的命!”

既然决定追逃,林绍忠也不在此多耽搁了,他之所以对这个百户这么注意留心,实在是逃亡的那户李姓人家的长女生的实在漂亮,他早就娶妻,上次到这里巡查时,一见之后就惊为天人,立刻派人前来提亲,要将那家女儿纳为妾侍。

在他看来,自己这样的身份,纳一个军户的女儿为妾,实在是十万分的抬举对方,压根就没想到,隔着不久之后,这一家居然是举家而逃,这样的举动,真的好比是一个清脆响亮的大耳光,重重的打在了林绍忠的脸上!

“杜忠,给老子等着,你这个百户,铁定是做不成了。”

“下官该死。”

杜忠倒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说实在的,在城外当一个百户,好歹还混一个温饱,处于富农和小地主之间的地位,在城中,当一个百户,也就是一个里长的感觉,好处没有,事情还多,比一般军户多吃几顿细粮,干这个,实在是值不过。

“等着。”

林绍忠大步离开,他带的着这小队兵是都司衙门的“选锋”,当下趁乱抢了几只鸡,跟着他们的千户大人乱哄哄的走了。

待这些人走净了,这个百户的所有人家都开了门,杜忠被人扶起来,剥下破烂的官服,洗净伤口,敷上伤药,再包扎起来。

看着一脸担忧的众人,杜忠叹口气,对着人群正中的杜老爷子道:“二叔,侄儿是尽了力了,李家的到底能不能逃出去,这得看他们自己了。”

“唉!”逃走的李家是李达这个炮筒子的远亲,李达叹口气,揉着脸道:“但愿俺那三哥没蠢到往山海关跑,也不要往复州,就他娘的走连山关,到沈阳,再往三万卫,跑到女真地界算完事。”

“别说浑话。”

“什么叫浑话?”李达睁大双眼,怒道:“俺家从洪武年间来此,当年说是八分屯垦,两分守备,咱们种地不说,除了留下口粮,别的都得交给朝廷,还得准备和夷人厮杀卖命,这是什么道理?当年分给俺们的地,一户三十亩,二百年下来了,俺家已经只剩下不到五亩,除了种自己的地,还得给指挥大人种,这过的什么日子?牛马亦是不如啊。内地百姓,纳的税粮只是俺们十成中的一成,人家倒不必打仗,纵是当兵,还有安家银子可领,还有一两的月饷,每月口粮总有三斗五斗,按时按节发布做衣服,俺们的鸳鸯战袄,说是三年一换,俺身上这一身,十三年怕都有了,也没见谁给俺们换过。倒是经常多收俺们粮食,说是卖了去山东买棉花,这一买也有十年八年了,布在哪儿,棉花在哪儿?一到冬天,俺们全家不能下坑,一边烫的要死,一边冷的入骨,都该叫朝廷和皇上来受受这个罪才好。”

这厮倒是真的胆大包天,嘴里这话要是在京城叫锦衣卫或是东厂的番子们听到了,怕是免不了一场牢狱之苦。

但在这里,却是几乎人人赞同他的话,只是没有更多的人敢讲出口罢了。

这么多军户,挤在几排密集的破营房里,男人卖力气,种地,打零工,给人当仆役,女人靠着给人浆洗衣服,做杂活,勉勉强强只是不饿死罢了。就是这样,上头有时候还叫他们出操,真要有战事,还要撵他们上城头,这样的军人,要是真有战斗力才是活见鬼……人贱没有贱成大明军户这样的!

当年到辽东时,每个军户可以分三十亩地,百户六十亩,百户以上有百亩或是更多,这田算是唐时府军的永业田,如果分了田地,少收赋税,这不失是一种良法,给军人优厚的报酬,军人负责保卫国家,大唐的府兵制度,算是合格,而大明的卫所制度,国初时合格,然后就是彻底的,完全的失败。二百多年下来,每个军户除了正军能月支斗粮外,其余繁衍出来的余丁就仍然还只是这三十亩地,而每一亩地,都要缴纳比民田多上十倍的子粒粮,沉重的压力,使得军户几乎没有任何能力扩大生产,增加产值,哪怕是辽东这样曾经富裕繁荣的地广人物,物产丰饶的地方,军户的日子仍然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除了国家正赋和生齿日繁的压力,各级武官,特别是真正的世家将门,从都司到各指挥,层层盘剥,如同一只又一只的吸血水蛭一样,将原本就贫苦不堪的辽东军户,吸吮的如同一具具枯骨一般。

在这个时候,因为李成梁这个强人在,为了博取军功,这些利益集团和将门还将巧取豪夺来的财富取一部分来强军,所以辽镇还有强大的假像,最少,统驭女真,抗御北虏,还不在话下。

等几十年后,李成梁老迈,将门老迈,而辽东贫苦不堪,努儿哈赤一起兵,初期就几乎是望风披靡,无往不胜,辽东的边军守将,坐拥沈阳和沈阳那样的边城,到处是坚固的堡垒,结果不要说野战,连守城亦是办不到的事情。一直到辽事扩大,集全国财富于辽东之后,才算守住了辽西的一隅之地。

纵观整个明末战争史,关外的五百五十万汉人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甚至是这个缩影之中,最为困苦悲惨的一群,他们的噩运,还是从洪武年间就定了型,到万历年间,无非就是过去种种弊端的萌发而已!

“生于辽,不如走于胡!”

李达浑身青筋暴起,虽然声音低沉,但他最后的一声低吼,似乎就是来自灵魂的力量!

“真的是生于辽,不如走于胡么?”

连向来精明睿达,不肯说过人之语的杜家老爷子,也是老泪纵横,有不堪重负之感。想想也是荒唐的紧,大家到辽东地方,十有七八都是从军而征,前来辽东打击残元势力,一战鼎定眼下这二十五卫地方,极盛之时,奴儿干都司地方之大,几乎要赶上半个中国。当时的征伐之功,就是这一群人的先祖,以自己的血汗勤劳,替国家打下这么大片的地方!

时至今日,这边墙之外固然已经不是大明天下,奴儿干都司早就废除,当年封授的那些夷人卫所,现在顶个名字,根本不服王化的是主流,就算是还包茅贡土的,其实也是自治为主,朝廷几乎连遥制亦不加遥制。

比如建州左右卫,情形便是如此,就在开原边墙到宽甸地方以西,以前还算恭顺,这些年也颇有异动之象,而原本应该镇守辽东,替大明对这些蛮夷痛加挞伐的辽东卫所,却很有一些汉民,连年逃亡到这些蛮夷所在的地界,剃发隐藏起来,从此甘为夷人中的一员,背弃父母之邦,连民族亦不要了。

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到走投无路的关头,这些汉民卫所军户,又怎么会发出“生于辽不如走于胡”的呐喊?

“算了,都是气话。”

杜老爷子到底还是冷静,当下惟有双手合什,诚心祈祷道:“但愿李佑这一家子,能平平安安的跑出去,也不要去什么胡人地方,那都是青壮汉子才活的下去的地界,就走盖州,出海,往天津或是登莱地方去吧!”

……

……

“猪儿,走,出门逛逛去。”郭宇将身上的军服风纪扣扣好,用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然后往脸盆架子上一丢,想了一想,又把毛巾给捡了起来。

张猪儿倚在自己的被窝上,正在用硬笔往本子上写字,虽然听到郭宇的话也并没有抬头,只是用眼皮瞭了对方一眼。

这厮还是个队官,原本有机会升副百总,不过他现在认得的字还停留在五百字以下,想到副百总,最少要能自己写报告,而不是写写训练记录和帮着士兵写家信的地步,最少识字要在一千以上,郭黑子每晚加班,弄的自己苦不堪言,但这种事要时间和天赋,看来他的晋升还得再等等。

相比悲催的识字能力,郭宇的打架能力得到了全军的公认……这是沿途行军时军训局和参谋局联手搞的花样,全军大比武,郭宇一路过关斩将,由于顺字行得到惟功亲自指点的高手大多已经是中高级武官,并没有参加,郭宇以自己丰富的街头对战经验配合营中学到的格斗技巧,一路无往不胜,成为辽阳镇首级大比武个人格斗项徒手项目的冠军……这是难得的殊荣,可惜冠军此刻毫无冠军样,仍然是那副吊儿郎当大大咧咧的青皮模样。

同类推荐
  • 大明火枪兵

    大明火枪兵

    穿越大明改写历史,抗日援朝,睦邻友邦;金戈铁马,收服女真;怒海扬帆,征伐东倭;万炮齐鸣,驱逐荷兰;云帆济海,开疆拓土。向世界发出最强音:“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神宗朱翊钧:四夷臣服,宇内清澄,全赖兴汉一己之功,有此良臣,朕无忧矣!光宗朱常洛:大明中兴,全赖兴汉一己之功,真乃肱股重臣,首辅之位非其莫属!熹宗朱由校:宇内臣服,全赖兴汉一己之功,朕册封爱卿为异性亲王,主政全球!思宗朱由检:兴汉四世老臣,活了恁大岁数咋还不归位,也好让朕施展治世才华!他再不殡天,朕去煤山上吊!潘兴汉:大明非一人之大明,乃百姓之天下!崇祯小儿,你就在紫禁城规矩呆着吧,政事自有帝国内阁议会裁决!努儿哈赤、郑成功、李自成,你们三位陪孤环游地球,视察大明帝国。扬帆起锚,前进!
  • 大唐小官

    大唐小官

    原本仅仅是负责基建部门的一个小科员陈福穿越了,一下子成为了长安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西市的负责人之一,而且还多了一个千娇百媚的夫人,一个国色天香的红颜知己,还有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岳丈,以及一大堆大大小小被捅得乱七八糟的篓子……所谓:大唐盛,长安中,琼台玉楼重,霓裳羽舞韵晚风,夜夜笙歌梦。此书已经停更,现在更新的为《明朝奸臣》
  • 流落三国的星际母舰

    流落三国的星际母舰

    公元183年,黄巾起义前夜,一个往来于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伊拉克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的敦煌集团董事长,原陆军步战团退役团长刘域,在最后一次前往西亚的路上,被一颗袭击巴塔的导弹不幸误伤,一缕幽魂就此飘向苍穹。恰在这时,一艘来自公元3995年的星际母舰,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将他挽救下来,并一路带到了天下大乱、饿殍满地的三国时代。于是,一段奇妙的三国岁月就此拉开。温馨提示:本书试图展示一个全景化三国,如果仅仅只想看单纯的骑马砍杀和武将对攻,请慎入。参照上条,所以本书设定后半段还有大惊喜。本书尊重历史主线,但因剧情需要个别人物和事件将有错位。小说不是历史教材,还请较真的书友理解。
  • 三国之猎头系统

    三国之猎头系统

    宅男胡理带着一款猎头系统回到三国,本来胸无大志的他在系统的抹杀威胁下,无奈走上争霸之路,收名臣、集名将、揽美人,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田丰、陈宫、贾诩是我的,赵云、黄忠、张辽、高顺是我的,甄宓、大乔、小乔也是我的,蔡文姬、貂婵、邹氏、吴苋这些人妻也不能放过,西域风情、东瀛文化咱也得领略一番,有机会得去,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得去。
  • 大明棋士异闻录

    大明棋士异闻录

    大明万历,繁华似锦。罕事异闻,多有笔墨。东林党,梃击案。京参行,玉骨扇。弈苑内,棋士们宽服广袖,深衣鹤氅,执一柄折扇,合一盏香茗,谈笑间一局已罢。他们之中有仕臣、有逸仙,有豁达君子,有戚戚小人。他们或淡泊名利以悟道,或机心重重步青云。三尺棋盘间的谈笑风生,亦有说不出的凶险。弈苑与朝堂,更是丝丝缕缕,牵牵连连。世事如棋,一着不慎,便是满盘皆输。江山做局,棋势如宏,岂有虽败犹荣。一局终了,唯有诗曰:生死空劫为一先,江山算计作方圆,笑罢了却旧年月,棋落无声惊帝宣。且看翰林之后魏长卿,如何在弈林之中,走出不一样的仕途。所有的对弈背后,都不过是心弈。
热门推荐
  • 仙音择

    仙音择

    勾魂箫,一曲天下红尘乱。悯天琴,一曲天下道义倾。唐贤作为九天玄女的后裔,天赋异禀能和鸟兽对话,又因一头天生白发,受尽世人的嘲讽和歧视。千年之劫,妖域魔兽再临世间,唐贤不知该如何选择;是和虚伪的正义宗门抵抗妖兽?还是抛弃良知,加入残忍的魔域反戈天下?
  • 七界混恋:逃不开的命

    七界混恋:逃不开的命

    这世上有一种东西,叫宿命。就像撒一个谎,要用更多的谎言去遮盖;宿命也一样,或者无法改变,一旦改变,代价惨重。有一个神叫迢晨影,是唯一一个拥有镜子眸的神,本应看透世间万物,路途漫漫间迷离了双眼……他桀骜不驯,逆命而行,且行且看。命曰镜神之主命不过十六。他心高气傲,很早就踏上了寻命之路,不畏越走越远。那年,他用最后的时光卷轴挽留了青柠的命,彻底地改变了她的一生,也彻底地改变了许多事情,菩提树毁了,小丫头没了,小师弟反目了……太多的烂摊子,难以收拾。他最终挫归天庭,本是尘埃落定,殊不知寻命征途才刚刚开始,后面的路要更加漫长……
  • 正一法文传都功威仪

    正一法文传都功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

    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

    南宋初的孔氏南渡无论在孔氏家族史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在近900年的历史中,孔氏南宗不仅在孔氏家族中具有特殊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社会文化之中,孔氏南宗文化逐渐衍化为浙西南地方文化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本书在考察浙西南地区生活世界及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着重就孔氏南宗的符号特征与文化意义、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教育思想与文化教育活动以及宗族文化与宗族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深入探讨了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文化演变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了孔氏南宗的精神内涵及文化价值。
  • EXO放纵

    EXO放纵

    Kris:你难道真的忍心放下我?白贤:他不是你的幸福。灿烈:我能忍心走掉,把承诺画地为牢。世勋:你为他哭红眼睛,你猜我什么心情?
  • 汹涌而来

    汹涌而来

    未名山之巅,一少年斜靠老树,把酒壶往身后一甩,仰天长叹:“这世界少了我们,该多么寂寞!”其时,有若老天回应,风舞长发,旭日东升!前方半丈,另一少年面向东方,迎风而立!
  • 神天无域

    神天无域

    “人可以无傲气,但不可以无傲骨。”拥有强大气运和逆天天赋的他,注定一生不平凡,成为一世强者。
  • 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俗话说,家有一老,赛似一宝。对于教育孩子,老人有别人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老年人把自己的孩子养育成人,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能为年轻父母带孩子提供不少经验参考。
  • 生活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生活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养”这个词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养出好皮肤,养出健康,养出好气质。本书向读者分享了在日常的美肤过程中应该注意怎样的问题,有哪些简单的方法来改善我们的肤质?减肥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盲目的减肥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那么怎样做到健康减肥呢?减肥又有哪些小妙招?养生最好的是食疗,可食疗也必须根据人群的不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怎样才能吃出健康?书中还为您贴心的讲解了餐桌上的一些礼仪以及在进餐时出现意外情况的应对方法。让您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优雅。
  • 大唐花天子

    大唐花天子

    王赫来到大唐,种田、养鱼、栽花,还要出将入相?他要保护自己的岭南家园,还得晒盐、采珠,养着长安那群豪门权贵?好嘛,王赫撇撇嘴:跑到古代搞发明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把大自然和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收拾利索,那不就是个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