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0600000031

第31章 男人戒烟(1)

有个词叫盖棺定论,是指在一个人生命结束之后对其一生作出一个总的评价,这种评价往往具有高度的归纳性与概括性。

但有些定论往往长篇大论,君不见许多纪念性的文章,虽然也算盖棺定论,但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所以我喜欢的盖棺定论越短越好,像司汤达墓上的墓志铭,就三个词——

“活过,爱过,写过……”

这是多好的盖棺定论啊!

所以我们要为曾国藩作个盖棺定论的话,我认为可以比司汤达的墓志铭还要简单,只要一个词就够了——

自省。

“自省”这个词,真是非曾国藩莫属。

首先,这是遗传决定的。最有名的有关自省的一句名言出自《论语》——“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一个人每天都应该不断的反省自己,要不断的自省,并非每天三次,“三”在这里是多次的意思。但千万不要因为这句话出自《论语》,就以为这是孔子的话。事实上,这话的版权不属于孔子,而是曾国藩他们曾家的老祖宗——曾子。

曾子也就是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是儒家学说重要的传承者,也是孔子到孟子之间最重要的一个桥梁。四书五经中的《大学》,据说就是他写的。

曾子一生最有名的一句名言就是“吾日三省吾身”,而他提出的最重要的儒家学说,就是自省论。一个人只有反复不断的自省,才能最终超越自我。而在后世两千多年的时光里,能体现这种自省论的人固然很多,但最突出、最典型的无疑是曾子那位两千多年后的曾家后代曾国藩。所以说,这大概也是冥冥中注定的,或者就是两千年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其次,曾国藩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光环,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概括他的人生,最重要的关键词,首推“自省”莫属,这几乎也是后代曾国藩研究者的一个共识。

说到曾国藩的自省,不得不说到他一个有名的生活习惯——写日记。

曾国藩的日记写得非常有意思,而且自他29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以来,他以惊人的毅力把这个好习惯坚持了下来。我们所有人几乎都写过日记,只要上过学,小学老师就会让我们写日记。虽然大家都写过,但很少有人可以坚持一辈子。这个很少能坚持一生写日记的人里,就有一个叫曾国藩。他甚至到他临死前的前一天,还在写;甚至到眼瞎了,手抖了,甚至也笔也握不住了,但还能坚持写下去。就这份毅力,已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在曾国藩自己,他可能并不认为写日记最难坚持,事实上他认为最难坚持的事儿,是他在日记里反复提到的一件事。这件让曾国藩苦恼了小半辈子、甚至让他也觉得是很难坚持的事儿,其实也是很多男人的一个苦恼,就是——

戒烟。

说到戒烟,又要说到遗传。曾国藩年青时染上烟瘾,就是受了他爹的影响。

曾国藩的父亲,叫曾麟书。他虽然是曾家第一个读书人,但也是曾家最不得志的一个读书人。不要说考进士了,就光考一个秀才,也就是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曾麟书就整整考了十七回,也真是“活到老,考到老”了。后来人到中年,好不容易考上一个秀才,然后心灰意冷,发誓再也不考了,所以他到死都只是一个秀才。他因为科举考试不得志,就一直很消沉,再加上身体也比较瘦弱,所以就当了个私塾先生,曾国藩一开始就是在他爹的私塾里接受启蒙教育的。

曾麟书因为不得志,心里时常烦闷,就养成了一个宣泄的习惯——抽土烟。

请注意,是“抽土烟”,不是“抽大烟”。晚清时候说的抽大烟,是指抽鸦片,而曾麟书抽的这种烟不是鸦片,是当地老百姓自制的土烟。

但这种土烟,说起来不是鸦片,倒也胜似鸦片。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湖南人自种的烟草,就其种植来说,还是非常讲究的。一般都要选择地地道道的沙土种植,平常还要不停地加肥料。都什么肥料呢?一般要用陶末灰、土砖灰,而且都要那种放了很久的那种淘末灰和土砖灰,还有就是鸡粪灰。这些肥灰,功效胜得过化肥!“黑化肥发黑会发挥”,这段顺口溜号称顺口溜之王,这些肥灰种出来的烟草,也可以称为烟草之王。那个劲道,据湖南人自已说,是既恼,又辣,劲头十足,吸上一口,刚学吸烟的能呛个半死,抽上瘾的那就快活似神仙了。这种土烟,岂不是列胜鸦片!

因为老爹有这爱好,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不正,儿子也容易歪,曾国藩在十七岁的时候受他爹影响,染上烟瘾,从此,成为了一个标准的烟民。

大概只要是烟民,就都有过戒烟的历史,曾国藩也不例外,而且他的戒烟史还特别有典型意义。什么典型意义呢?曾国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那句话——

“男人戒烟,就和女人减肥一样,永远都有明天!”

曾国藩开始学抽烟的时候,因为他老子也抽,所以也没多管他,所以他也并没觉得抽烟有什么不好。后来他21岁的时候,不跟他爹读书了,等于是转学了,到了一个叫涟滨书院的地方读书。当时涟滨书院的山长,也就是校长,叫刘元堂。刘老师很擅长赏识教育,对并不出众的曾国藩青眼有加,曾国藩就是在这时候立下了一生的远大志向,所以说赏识教育在青少年阶段那是非常重要的。

刘元堂虽然欣赏曾国藩,曾国藩也确实进步非凡,但刘老师、刘校长最不喜欢曾国藩的地方,就是他的烟瘾。有一次,向来对曾国藩和颜悦色的刘老师借题发挥,居然就因为曾国藩抽烟,把他狠狠训斥了一通,说他并无大志,因为一个年青人居然喜欢上抽烟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儿,他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呢?

刘老师这时在曾国藩心目中的地位可不一般,要是另外一个一般的老师就抽烟训他一顿,可能也不会让年青的曾国藩产生那么大的震动。但刘老师不一样,他最欣赏曾国藩,曾国藩当时也最佩服他,越是这样的老师,他的批评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就越大,这也可以看出这位刘老师的教育艺术来。

曾国藩受了他敬爱的刘老师的一顿骂,有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仿佛听了佛门狮子吼,一下子幡然醒悟,认识到抽烟确实是个恶习。于是他平生第一次发誓戒烟,而且为了表决心,21岁的曾国藩甚至做了一件对他来说可以算是惊天动地的事。

什么事呢?

改名励志。

曾国藩原来不叫曾国藩,他祖父给他起的名字原来叫曾子城,字伯涵,号居武,曾国藩考中科举之前,一直都叫曾子城。曾国藩曾经跟人回忆过,说他这个曾子城的名字,原意是说孔子的学生曾参,也就是曾子,他们曾家的那位老祖宗,曾经居住在武城,所以“曾子居武城”,拆一下,就成了曾子城,号居武。而“国藩”这个名字则是他考中科举之后,他的另一位老师帮他取的。

那么,这个科举前就立志戒烟的曾国藩又改的什么名字呢?

其实,他当时改的是那个“居武”的号,后来一般人都不知道曾国藩曾经有个“居武”的号,但一般都知道他号“涤生”。这个“涤生”的号后来大大有名,一般都称曾国藩为曾涤生。这个“涤生”,就是曾国藩为了戒烟而专门起的一个号。

那“涤生”两字是什么意思呢?

望文可生义,很简单,曾国藩自己解释说:“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全集·日记》)

“涤”就是洗涤污垢的意思,“生”就是获得新生的意思。曾国藩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就是说以前那个喜欢抽烟、没有志向的曾国藩,打今儿起,就算死了;说“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就是说我曾国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戒了烟,那就宛如新生!

你看这志向,这决心,这勇气,还有这架势,摆得那叫一个足。为此甚至改了名号,可见其决心不可谓不坚决。所以按理说,按他这个改名励志的表现来看,曾国藩的戒烟运动应该会有比较显著的成果。

同类推荐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该书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最凄美的爱情:荒宅新娘

    最凄美的爱情:荒宅新娘

    一封神秘的来信,使他们走进了江南乌镇。一曲如隔世的琴弦。一段纯美惊悚的传说,一桩桩水乡诡异的鬼婚……所有神秘诡异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在荒凉的古宅里,真的有狐狸和鬼出现吗?或者这所有死亡的背后是某人在暗中操作昵?踏入古宅后。神秘的气息,白狐、红旗袍、白旗袍的绝色女孩如同百年传说惊现……
  • 摄政王的倾城酒妃

    摄政王的倾城酒妃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靠征服男人征服世界莫倾城:我有金手指,我选择靠自己端木绍:王妃可以选择靠本王的!莫倾城:呵呵!--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原狱

    原狱

    一群农民起义者为逃避官府追捕,匿入煤窑挖煤为生,残酷而充斥着血泪的原始积累由此开始。不蓄私银的美好时代结束了,共同的精神崩溃了。以金钱为基础的新秩序在一场场火拼与厮杀中建立起来。有了雇佣与被雇佣,有了剥削与被剥削,有了暴富和赤贫,有了这块土地的繁荣“娼盛”。花窑原始积累的残酷不亚于煤窑,金钱的气息充斥在糜烂的空气中。花船上滋生着年轻女人的梦想,煤窑下沸腾着青壮男儿的热血。然而,仍有人顽强地以人的名义生存着,挣扎着,呼唤着公理与正义,期待着革命。
  • 腹黑校草:刁蛮小妞哪里逃

    腹黑校草:刁蛮小妞哪里逃

    啊啊啊啊啊啊啊!夜哲雨你个混蛋!谁让你乱进我的家门的!谁让你拿走我的初吻的!谁让我爱上你的!苏笑笑又不淡定了,我让我乱进你的家门的,我让我拿走你的初吻的,我让你爱上我的。。。不对,是我先爱上你的好么?夜哲雨那张妖孽的脸上浮现了帅气的笑容,唉,可爱的小哲哲,这么好的一美男纸,就栽在苏笑笑这个笨蛋头上了~!(死萌萌你说谁呢!苏笑笑张牙舞爪的向我跑来。。。米娜桑~!腹黑校草VS刁蛮小妞~!敬请期待~!)
  • 顶级护院

    顶级护院

    一个老套的附生故事。一个护院的扯蛋故事。注:卫道士免入。本书纯属扯蛋,如有雷同,纯属抄袭。抄袭1:唐胤:小弟习过两年武,尘世中一个捣蛋小护院,唐胤!
  • 沸腾之夏

    沸腾之夏

    冷面王子霸道强占她的身子。恶魔哥哥向她深情告白。她该如何抉择?滕奕扬接过衣服,诡异的笑了笑,“你少拿了内裤,去帮我拿过来好吗?”慕之翰如深海般幽蓝的双眼直直盯着她,语气霸道无比:“我说过,你是我的,永远也逃不掉。”原名《流年浮殇》
  •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一路东去

    一路东去

    2011年6月,一位好友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在连续抢救10天之后不幸离开人世。朋友的去世,给当时的路东很大打击,并让他真切地意识到,人生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工作,于是,他开始拾起曾经的梦想:游走中国。2011年6月27日,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路东终于在自己的微博中写下这段文字:“本人决定用微博环游中国,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用时2~3个月,诚寻各地博友赞助……”终于,他辞去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环游中国之旅。从2011年7月12日至10月27日,用时108天,行至祖国31个省、市、自治区,抵达82个城市,196个旅游景点,行程3.5万多公里,7万多人予以关注和帮助。
  • 一路诛仙

    一路诛仙

    一只青尾小妖,长于人世,半点法术不会,却立下诛尽人仙之志出师而去一路上,红颜知己一一长离,归途中,又蒙仙子垂青此后身世逐渐明朗,可那东莱女帝庞然的蛇身如落拓千山般重压于肩。暴风眼、苍穹眼、天劫眼,五行轮、九莲仙甲,三百神之子三千金甲将……如何诛得阴阳天劫剑、幻尘珠、轮回池……又谜团重重师尊玄隐真人、师母慕红真人、神鸟厉昌、千岛之国龙帝、无面天君、云山居士……究竟谁人可信顾盼四方,天地虽大,朦朦雾霾,处处悬崖。且看小妖破尽仙法、一路诛仙
  • 鬼道浮生录

    鬼道浮生录

    身入鬼道,终生与鬼相伴,克己克人。何为生,何为死,浮生如梦,一切皆是寻常。一位跳脚青年,不经意间卷入了一张弥天大网,等待他的将是传奇而又艰辛的道士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