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0500000007

第7章 大跟头

有一天,曾国藩正在衙门里办公,突然有人来报,说绿营兵聚众闹事,已经跟团练动上手了。

曾国藩不由得大为恼火,心中的怒火腾地就蹿了上来。他自出山以来,虽然没打过仗,但带着他的团练也镇压了不少当地的帮会,也杀过不少人,还声势浩大地搞了场整军改革,所以他很有成就感,平常也一副带兵大将的范儿,现在一听有绿营兵闹事儿,曾国藩“啪”的一拍桌案,气宇轩昂地来了个标准的拍案而起。可曾国藩刚刚拍案而起,话还没说出来呢,只听外面一阵大乱,然后“呯”的一声枪响,一发火铳的散弹正从他脑门上边飞过。曾国藩吓得一缩脖子,感觉脑门上一阵凉飕飕得直冒冷汗。

原来他还没来得及发脾气,一大帮闹事的绿营兵已经打到他的衙门里来了。门口的团练想也想不到,所以拦也拦不住,这些人一下就打进了衙门,已经有好些团练受了伤了。

曾国藩一看大事不妙,危急关头,求生的本能立刻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掉头就往后门跑。

跑出后门,跑到哪儿呢?曾国藩的团练衙门旁边就是巡抚衙门,当年张亮基为了表示对曾国藩的尊重,特意在巡抚衙门旁边为曾国藩设了办公地点,看来他还是很有远见的。曾国藩后门一出来,掉头就跑进了巡抚衙门。干什么呢?找人救命。

找谁救命呢?当然是找湖南巡抚,也就是当时的省长救命。

可问题是这时候的省长已经不是对曾国藩无条件支持的张亮基了。新省长骆秉章就在曾国藩的院子旁边,他要是帮着曾国藩,他早就出来制止兵乱了,他毕竟是一省之长,再加上跟绿营也没什么矛盾,所以他出来肯定管用。可问题是曾国藩那边闹翻了天,他这边根本就无动于衷,说明他根本就是看热闹的。

现在曾国藩像丧家犬一样逃到巡抚衙门里来了,骆秉章看看,也不好意思不出面了。问题是他的出面,却让曾国藩更加无地自容。

骆秉章带着衙门里的人出来后,面对这帮闹事的士兵,根本不追究这些家伙开枪伤人的责任,反而代曾国藩向大家道歉,说是某些领导不负责任,才导致大家生这么大的气!好言安抚了半天,才把大家劝回了营。而他转回头,面对失魂落魄的曾国藩,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就掉头回自己的巡抚衙门了。那意思是我眼不见你心不烦,拜托你曾国藩以后自觉点,少惹这烂摊子的事儿!

这一下,满长沙上上下下的官吏,一日之间,把这事儿传得是沸沸扬扬,大家说曾国藩干涉绿营,纯属自取其辱,大家都把曾国藩当成了笑柄。曾国藩自己呢,也觉得窝囊透了,可没辙啊,骆省长不支持他,绿营又拿他不吃劲,于是他的地位和影响都一下子一落千丈。

令曾国藩苦闷的是,他办团练,整绿营,本来都是名正言顺的事,而他在其位谋其政,为什么偏偏会落得个如此下场呢?

这时候的曾国藩还没认识到自己的做事风格有问题。他在长沙栽了个大跟头,眼看着成为长沙官场的笑柄,这个省会长沙城看来是待不下去了。曾国藩强忍一口气,把他的团练队伍拉到了衡阳,在衡阳蹩足了一口气,招兵买马,苦练内功,终于把千把人的团练队伍练成了一万七千人的湘军,并以此登上晚清的政治舞台,使湘军成为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支地方武装。

但曾国藩退避衡阳,只是一种忍的功夫,他并没认识到自己在长沙到底错在哪里,他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只是一味地埋怨长沙官场对他嫉贤妒能,直到五年后,当另一个大挫折、大跟头到来的时候,曾国藩才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五年后,也就是咸丰八年,曾国藩面临着一个更大的困扰,这个困扰在他自己看来,比当初的长沙受辱退走衡阳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一年,也就是咸丰七年的时候,曾国藩正在江西跟太平军鏖战。这个“鏖”,本来是吵闹、激烈的意思,但有时可以通假为苦熬的“熬”。对于曾国藩来说,在江西的日子,用“熬战”来描述可能更适合些,因为他当时相当煎熬,不仅因为对手是太平军里最能打仗的石达开,而且他的湘军还面临着断饷、断炊、断后勤的危险。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这回事儿,后勤倒是第一位的。曾国藩后勤危机,倒不是因为石达开断了他的粮道,而是因为一句话,曾国藩被断了后勤。哪句话呢?就是他本来特别喜欢的那句“名不正,则言不顺”。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统帅,这时候他的官职是以兵部右侍郎的名义署理湖南团练大臣,这个“湖南团练大臣”在湖南还马马虎虎,虽然别人也拿他不吃劲,但湖南当地官场多少还是给他面子的。现在他这个湖南团练大臣到了江西,别人就根本拿他不当回事儿。虽然他曾国藩的湘军才是跟太平军作战的主力,可江西当地官场只受他保护,却不肯提供军饷。湘军的军饷基本上还是靠湖南、湖北勉强维持。

曾国藩对此非常恼火,跟江西巡抚陈启迈斗了好几回,可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啊,你曾国藩再牛,你没有地方政府的行政权,你还是没辙儿。曾国藩虽然不停地向朝廷抱怨,可咸丰也不支持他,所以他在江西的日子简直就是煎熬。

这时候,刚好发生了一件大事,曾国藩他爹死了。曾国藩一看,正好抽身而退,以回家奔父丧为由,也不请示,也不打报告,擅自离岗,撂下江西的烂摊子,跑回湖南老家去了。

曾国藩一边往家跑,一边才跟皇帝打报告,说自己要回家奔丧。还没到家,咸丰的回复到了,说准你三个月的假,三个月后赶快回你的岗位去。曾国藩说三个月哪行?孝子守孝要三年。咸丰一看火了,下旨着令曾国藩立刻结束休假回江西前线。曾国藩等的就是咸丰的催促。咸丰一催促,他倒不急了,他慢条斯理地回复,诉说了江西战局的各种艰苦,也诉说了他曾国藩的各种为难,到最后,曾国藩给咸丰亮出了底牌——

把江西巡抚的位子给我,我就回去上班!

咸丰一看曾国藩胆敢伸手要权,鼻子都气歪了。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局势突然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内部发生著名的天京内乱,韦昌辉杀了杨秀清,洪秀全急召石达开回天京平乱,石达开一走,江西战局一下压力骤减。咸丰一看,这下倒好,你曾国藩不是不愿回去嘛,我还不要你回去了。于是下一道圣旨,说你不是要休假吗?不是要整整休三年吗?行!你也别只休三年了,你就彻底在家休着吧!

曾国藩想借父丧跟咸丰伸手要实权,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咸丰要彻底“休”了他,这下曾国藩的日子可比在江西还要难过。为什么呢?因为他一手拉起来的队伍,一手组建的湘军,跟他没关系了,成了别人手上的财富了。再加上石达开一走,湘军连连获胜,每当胜利的战报传来,曾国藩就更加“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所以他窝在湖南老家的这一年,据他自己说,是出山以来,心情最差的一年。差到经常跟孩子、弟弟发脾气,他家训里讲的那些治家智慧、经验和方法,他险些都没法坚持下来。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曾国藩带兵如带子、治军如治家的效果这时候体现了出来。曾国藩虽然擅自离岗,算是自动交出了湘军的领导权,但他已经是湘军这个团队的实际领导核心了,所以他虽然走了,但他的权威还在。除了他曾国藩,也没人能真的指挥动这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地方武装。湘军的很多将领甚至不听朝廷的调遣,非要身在湖南的曾国藩发话,朝廷才调得动。所以我们讲曾国藩家训中识鉴人才、培养人才的功夫不可谓不深厚,这时候就见出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功力来了。

到了咸丰八年,石达开在天京内乱之后带了二十万大军负气出走,从江苏直奔江西而来,这一下江西的压力又陡然加重。时势比人强,咸丰一看大势不好,也不跟曾国藩斗气了,谕旨曾国藩出山,重新带湘军,与太平军作战。

很奇怪的是曾国藩这时的表现,和他以往的表现大相径庭。

咸丰只让他出山,前面休不休的话题只字不谈,更不要说江西巡抚的实权,也是只字未谈。而曾国藩本来跑回家就是要权的,现在咸丰让他出山,对于这个关键问题只字不提,按曾国藩以前的刚强习惯,咸丰不提,他是要提的。可很奇怪,曾国藩也跟咸丰一样,旧话只字不提,没有任何意见,接到圣旨,二话不说,立刻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了实际工作中。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本书深入探究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提炼出10大事典。即:一生成就都在“砺志”再取得;终生在自省与自律中度过;勤奋自立者才能闯出一片天;善把用人之道与取人之术合为一体;像猎手一样紧追每一个人生机会;越是逆境越应抗得住等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循循善诱

    循循善诱

    苏萌第一次跟言清然有交集时,她就不小心扒了他的裤子。“不要污要优雅”的萌妹子VS“专注挖坑一百年”的心机boy。没办法,他挖的坑,她只能眼含热泪往里跳。
  • 佛说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经

    佛说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代宠妃:穿越成女神

    一代宠妃:穿越成女神

    亿万小富富,因出车祸,竟然穿越!而且穿越成了一个忍辱负重的妃子!可恶,老娘那么多钱还没花就死了,上帝你特丫的还让我忍辱负重!又没有德行啊!某女对着天空大骂一千字!!后来他感觉也挺好的,于是与一个古代帅哥结婚生子,过上了性··幸福的生活!
  •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在立国之后,能够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解放了奴隶,改变了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前进,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值得肯定的。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做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 肺病食疗菜谱

    肺病食疗菜谱

    《肺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肺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肺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肺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材料简单,烹调方法易学,配料多样,为你呈上适合于肺病患者的美味。是药三分毒,尽量少用食疗有奇效,不妨多试。
  • 成功是熬出来的

    成功是熬出来的

    人生想要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熬”得住。所谓“熬”,就是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努努力力用自己的双手去搏击。这个过程犹如龟兔赛跑般漫长,但只要能“熬”得住,就能收获成功。
  • 豪门情殇:把爱给你

    豪门情殇:把爱给你

    “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砝码太低;女人无所谓忠贞,忠贞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早已不记得是在何时、何地听到的这句话的鲁冰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句话的真伪!是对背叛者的痛恨,还是对亲情的难以割舍?在宁静的时间的流淌中,她的命运齿轮渐渐脱序了,从此踏上了任何人都无法逾越的世界,像是一只蝴蝶在闪着寒光的铁刺中享受着危险的愉悦和刺激。渡过一个个这样的夜晚,而让如此的她无法安眠的是曾经和她共舞的、最初的、那份最最诚挚的情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傲天元

    武傲天元

    一代武学宗师,秘藏天下武技的圣地典玄阁传人方玄,与欺师灭祖的仇人同归于尽,一缕神魂不灭,重生于天元大陆上被人陷害,几成废人的少年天才张离身上。摧敌锋于正锐,慷慨击剑而高歌,修炼前世秘法,冲破隐藏星窍,凝聚出天元大陆上的独特战技魂印,且看他再度启程,灭杀仇人,脚踩无数天才,傲剑纵横天下,踏上武道巅峰。本人已经写了三个完本,全部繁体出版,绝对的品质保证,绝对不可能太监,请大家放心收藏,观看,觉得字数少了的童鞋,可以先收起来,养肥再杀!
  • 无上圣冕

    无上圣冕

    十年辛苦,百年孤独,不斩红尘誓不顾;人间仙路,通天神途,醉枕浊世啸江湖;英雄无双,睥睨世间寂寞苦;无上圣冕,千秋万古;光明之城,谁主沉浮?------这是一个有关梦想与荣耀、恩仇与忠贞的故事,这是一部少年经受青春之火洗礼的奋斗史!长夜漫漫,我将从今守望!--2013.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