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6300000017

第17章 天水古树与民俗(1)

从上表统计情况分析,这些古树地名有如下特点:

1.首先在181处地名中,97%的属于村落、乡镇名称;3%是河谷,山名。一般情况下,村落命名原则是“先树后名”,只有人为的文化创造,古树木的聚集区才能确定为地名,因而,人文气息浓厚。而且,古树文化地名包含的树种丰富,以杨、柏、松、槐为多,桃、梨、杏、桑次之。

2.这些古树文化地名多分布在农村,占农村总地名的98%,属于俗地名,历史较长,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

3.古树聚集地区,一般情况下,自然环境较优越,表现为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气候温湿,海拔较低,植被丰富,适于人类长期生存,多为山间盆地、河流阶地或浅山区,有利于树木生长,充分体现了天水典型的地理生态环境,为树木聚落地名高度密集的网络集中区。

4.天水古树文化地名,更能从民俗地理学的角度透析天水古树文化的丰富内涵。从推理学的角度来讲,古树林木聚落地名应该多分布在植被茂密的地区,但是地名本身是一种文化景观,它又不能不受人类活动范围的限制,所以,只有在那些历史时代给予开发的古树林木茂盛区,古树林木聚落地名才能大量产生和存在。如木树关、神树村、木瓜村、木门、九棵树村等村具有古树林木的多元化、多方位的关系;而八槐村、大柳树村、郭槐村、银杏乡、龙槐村等则典型地反映了天水古树文化与民俗地理的密切关系,是天水先民地名命名原则中独特信仰和习惯的生活体现,即古树林木地名中的民俗文化。

1.古银杏地名

银杏(Cinrgo biuba Lin)俗称“公孙树”,又名“白果”,是长寿的落叶乔木,是世界上的孑遗植物。银杏远祖出现于古生代的石炭纪(距今3.5亿—2.8亿年),中生代侏罗纪(距今约1.95亿—1.4亿年)时最旺盛。据科学考察得知,当时世界上有银杏20属150种,分布于除赤道和南极洲外的大多数地方,仅中国就有14属100余种。但到新生代第三纪末期,地球气温迅速下降,第四纪(距今0.02亿—0.015亿年)出现了大陆冰川运动,地球上的生物遭受了一次严重灾难,世界大多地区的银杏适应不了寒冷的环境,开始衰亡、灭绝,而当时,由于地形复杂,高山险阻,某些地方没有受到大规模冰川的严重侵害威胁,银杏得以存活下来,自此,银杏成了中国特有的树种,被学术界称为“金色的活化石”,深受世界的关注。我国是银杏的故乡,当今世界各国的银杏无不源自中国。银杏为我国植物中的国宝。

银杏全身是宝,集籽用、叶用、材用、防护、美化观赏于一体,既是富含营养的果树树种,又是具有特殊疗效的药用树种,不仅可防风固土、涵养水源,而且有防火耐烟、抗毒的特性,更是珍贵的生态环保树种。今天水毗邻的徽县(1985年前属天水地区)是甘肃省境内银杏古树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方。徽县南嘉陵江支流田河镇上坎村今有集中连片的古银杏(树龄在500—2000年左右)43株。徽县城北五华里银杏乡一株银杏,距今有1700—2100年左右,树体高大,但中部已枯朽,由根周发出12个大枝,总树围13.5米,树高30米,冠幅23平方米,覆盖面积近一亩。该地今为银杏乡政府驻地,以前称银杏村,其命名显然源于此株千年银杏。始命名年代已久,无从考究,但必须注意到银杏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虽是现代称谓,而地名按命名原则看,村、乡只是今天的通名,而各个时代又有不同的行政名称,如清代(《徽县志》)称该地为银杏里,由此上溯,可推知银杏作为该地名的专名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称银杏公社,现为银杏乡,因此,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稳定性、延续性、历史性、文化性是不可怀疑的。也正是这种特性,保证了地名能以地理符号的鲜活方式、乡间俚语的通俗名称,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徽县银杏乡这样一个历史地名遗留,能反映出该地有独一无二的银杏古树这一事实,还应看到古银杏树的独特的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环保价值。

徽县地处甘肃东南部,属长江流域,地形为典型的山间盆地,海拔最高2000米,气候为暖温带与亚热带交替大陆季风区,适宜银杏生长,这是千年银杏在该地区分布广泛的客观原因。徽县银杏乡银杏树位居西北之首,其属种在陇右范围内罕见而且珍贵,以树为地名犹显特色,表明资源优势。

银杏生长周期缓慢,但寿命极长,结实产量高,也为其它果树树种所不及,其种子俗称白果,是食用、药用兼备的佳品。今银杏乡的一株古银杏树年产白果250公斤左右,可以想象在古代,当地居民更是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也作为贡品而获赏赐。《秦州直隶州新志·食货》载,徽县特产即白果,别地所无。古银杏树与当地人世代相伴、朝夕相处。

此外,民间相传,这株古银杏为古代秦州(今天水)至阶州(今武都)的行道路标树。虽无据可察,但是可以想像古代交通不便,百里之间也往往晓行夜宿,古银杏树所在也是交通要道,居民点所在,商人以典型、珍贵的古树来描述记忆该地,也极有可能。今银杏树南建有近年复修的公孙寺,仅从寺名看,就能略知古银杏在当地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民谚常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无儿不建白果园”,生动诙谐地说明古时银杏在不能进行小苗嫁接、矮化密植、整形修剪的条件下,挂果时间迟缓(需50年左右)的事实,公孙树,即是说祖爷栽树,孙子辈才能得实,公孙寺取此意,是当地居民自发纪念古银杏的另一种文化方式。银杏里、银杏公社、银杏乡、银杏村通俗简单,给人一种明快、清晰、富贵的感觉。银杏乡名完整地记录着民间资源、物产,更蕴含着乡民对古树的情感。

2.古柳树地名

柳,学名旱柳(Sclix matsudana kolds),落叶乔木,抗旱性强,易活速生,根系发达,防风固土作用极大,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先秦典籍中最早有记载。《齐民要术》记载得更为清楚:“少枝疾长,三年成椽,比如余○微肮,亦足堪事。”王桢《农书》载:“陶米公日:种柳千树则足柴,又堪屋材。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其材用柴薪,不可胜用。”天水地区地形多河谷、梁峁,大多地方为半干旱半湿润区,栽种柳树是一大特色,而古柳地名在现存古树地名中占有绝对数量,称大柳树的古村落、居民点多达10余处,尤以天水麦积区马跑泉乡大柳树村最为典型。在该村小学院内至今存活有三株古旱柳,素称秦地旱柳之冠,大柳树村名即源于此。

三株古柳,平面方位呈等边三角形状,其中南边一株已枯死,树体高大,均叶枝茂盛,交相错落,绿阴遍地,三柳树高分别为19、21、22米;树围分别为5.02、5.23、4.6米;冠幅分别为379、330、330平方米;树龄均在400年以上。当地还流传着一首有趣的古歌谣:“大柳树,确实大,树桩上,能碾场,转三天,不到边。”农家夏收,打碾小麦的场地小者也得半亩,巨柳树桩“三天转不到边”显系夸溢之辞,但民谣至少能说明该地确曾有过巨柳。大柳树村名不虚传。

大柳树村地处渭水支流永川河西岸、麦积马跑泉镇10公里处,东南距甘泉双玉兰堂25公里,位于从天水市区进入麦积山风景区的大道边上,背山临水,景色宜人,是一处古树村落遗址,现有居民上万人。大柳树村为今之名称,历史上多被称为大柳树。它是一个通俗的“植物地名”,其得名年代已不可察,我们只能从当地零星的信仰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同时推测大柳树村古树地名的某些文化特征。

柳为速生性的落叶乔木,易活耐旱,用材广泛,树阴浓郁,适于纳凉,所以在农村乡间,深受民众喜爱。清明插柳是全国性的风俗习惯。柳在民间还有着更广泛的民俗意义。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柳是青春的象征。又《齐民要书》载:“正月且取柳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柳有驱鬼去邪的功用,山神庙、土地庙的柳树即承此意。天水地区民间巫傩术中往往用“桃木弓,柳木箭,以除魔”,更有用“柳木人”念咒陷害、报复的交感巫术。《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文学中柳所含蕴的这种惜别之情,当然也会波及民间。农历五月五日,传说为屈原的祭日,此日,天水地区民间的一大风俗便是踏青折柳,挂于门首。“柳”,“留”谐音,其实是含有“唤雷,招魂”之意的。所以,天水麦积区的大柳树村并非一个简单的地名符号。柳的民俗内容用巫术、迷信表现毕竟过于偏颇,地名在反映民俗内容上是相对隐讳的,它更重视形式符号上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一点不能忽视。大柳树村的命名也不是随意性的,它带有民众的主观愿望:人们喜爱古树刚柔兼济的形体,其苍劲的树干,婀娜的枝条,动静结合,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茅屋古树,民居错落,三株古柳围成圆形,犹如树身的钟馗,驻足树旁,镇守着祥和安宁的田园人家。依据古柳树龄和民间歌谣,我们估计大柳树村的地名历史至少在300年以上。麦积区大柳树村有大柳树,地、树相得益彰,交相生辉,保留了历史的某些真相,谱奏着一曲永恒的古树民俗乐章。

3.古槐树地名

八槐(村)地处渭水南支流东柯河上游,北距麦积区址20公里,东距街子镇3.5公里,今属街子乡所辖行政村,古称八槐(村),至今沿用。该村背依寿山,西临东柯水,山环水绕,风韵独存。村东山崖上生长着古槐,原有八大主枝,故名八槐,俗称“八股槐”。八股槐现仅有三股,呈南北方并排生长,间距1米余,南端一株树高20米,树围5米,基围5.25米,冠幅南北10米,东西8米,树干上分二侧枝,长势较弱,有干枯现象;中间一株树高22米,树围4.8米,基围6米,冠幅南北8米,东西10米,树干高12米处分三侧枝,生长较旺;北株树高23米,树围5.4米,基围6米,冠幅南北15米,东西12米,树干分两侧枝,上部又分4枝,长势稍弱,有梢枝干枯,三株古槐树龄均在800年左右。今存三槐而当地仍称八槐,足见以八股槐命名该地,历史久远。公元759年杜甫流寓秦州时所居的“东柯草堂”就在今八槐村,《元一统志》:“东柯草堂,在东柯镇,少陵弃官至秦,寓于侄佐之居,其南有白水涧,即子美泉也。”今八股槐村子美泉犹存。唐安史之乱,京都破废,759年,杜甫在疏救房官获罪后,辞弃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投奔至居于秦州东柯谷的其侄杜佐居处避乱度日。《秦州杂诗》第一首前两句“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即指此事。杜甫在东柯谷依亲友资助,卖药为生。山居生活,清贫幽雅,诗人两首诗,描绘了这里幽雅的“桃源”风情。其一日:“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其二日:“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落日邀双鸟,晴天卷片云。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穿越时空隧道,我们可以想像当时东柯谷优美的自然风光,“船人”说明当时的东柯谷水量充沛,足以行船。青山秀水,飞鸟绿竹,连片瓦舍,东柯谷确是一处难得的洞天福地。

同类推荐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老北京民间传说

    老北京民间传说

    “西四附近真有游荡的忠魂吗?夜半故宫真的是鬼乐园吗?正阳门究竟怎么个“正阳”法?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为啥故宫有些宫门没门槛?为何老宅院现多为“凶宅”?本书将为您揭秘这些疑团,为您带来精彩而有趣的民间传说。
热门推荐
  • 千年天机劫

    千年天机劫

    一个身世成谜的高校生,一次饱含深意的考古勘探,一副真假难辨的天机图,一场横亘千年的劫难……上古神器和魔器再度出世,神魔大战即刻爆发,到底谁才是这场天地浩劫的幕后推手,他的目的又是什么:“人生易老天难老,神魔应天道,仙与天共灭,顺成人,逆成仙,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细嗅微风过处的蔷薇

    细嗅微风过处的蔷薇

    我们的年华是微凉的。走过的一路,寸草不生。生活灰暗的她,和青春洋溢的他再次相遇了,那些往日沉淀下的误解和怨恨,引发了一次次的矛盾。有朋友在身旁,有朦胧喜欢的人,就算是成长里背负着残缺,也足以承担着那些独立前行,度过这段微凉的青春年华。
  • 有狐出没,道长等等我

    有狐出没,道长等等我

    万年大妖如花刚刚灵智苏醒,就被迫去找国师离尘拿‘玉骨’了。设计了好多和他相见的桥段,威风凛凛的,千娇百媚的……没想到,最后却是初次见面就抢了他的‘鸡’。好吧,既然事已至此,如花认了,使出十八般手段留在他身边,撒娇耍赖加色诱。可惜,臭老道不解风情,整天教化她。终于有一日,如花怒了:“来呀,你到我床上来说,我就听你的。”离尘当即闭嘴。从那以后,如花就有了新目标,她要把道士拐上床。
  • 星兽至尊

    星兽至尊

    万商有着一个听上去很有钱的名字,可惜却是一个穷的不能再穷的宅男小子,一天穿越后,新生活自此开启,星兽们等着啊。
  • 步生莲之卿本佳人

    步生莲之卿本佳人

    栖桐山上的惊鸿一瞥,让她对南瑾倾了心,失了魂……她宋迤莲此生可曾求过谁?却为了他甘愿跪倒在死敌的脚下,双手奉上她整个天下!但那人,却在她为他付出了一切以后,携着另一个女人款款走过她的身边,轻描淡写的说道:“与我何干?”“宋迤莲,你没想到吧?让你一败涂地,一直心心念念,为之倾覆天下的,正是那兮月公子,南瑾!”可叹自己一向有着看穿人心的本领,却终究败在了他的手上!最终也是在那栖桐山上,“南瑾,你我最初是在这里开始的,如今便也在这里结束吧!如有来生,我只愿从没有遇见过你!”说完便纵身坠入山崖,徒留那男子呆呆的站在山顶,万念俱灰!
  • 回头我就在你身后

    回头我就在你身后

    一个进过监狱的女孩,没有人会喜欢的吧。那么,她,又该何去何从呢?
  •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本书从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入手,深入探索中国文学的总体特征及文献思潮演进。创作方式更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文章作角度新颖,论述有据,别开生面,对于真实揭示现代文学的本来面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家有仙妻:王爷哪里跑

    家有仙妻:王爷哪里跑

    他是天煞孤星,带着神族的诅咒转世。身染恶疾,成为人人耻笑的废物。本应英年早逝,巧合之下却练就一身奇功。她追随着他而来。九命妖狐,为了他,宁肯亲手了结自己的最后一条性命助他出谷,也不愿看他皱一皱眉头。“跟着我,不怕天打雷劈么?”男子眯着眼,凑到她耳边。“怕,但我更怕失去你。”话说完,便轻吻到男子的唇边。
  • 相士至尊

    相士至尊

    天才相士穿越到风水盛行的世界,看风水如何成为此方世界的显学,看相士如何走上至尊之路。
  • 创世旅

    创世旅

    一个普通的宅男偶遇从天而降的神器,是幸运?霉运?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道路是自己用脚踩出来的;前途是自己拿命拼出来的。穿越网络世界,介于虚幻与真实,用神话和科技相结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专属部队,征战于真实与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