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800000020

第20章 杨黎光(2)

面对这个难题,黎光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他借鉴电影和纪录片手法,将各方当事人不同的采访内容,与他们的对话原始记录,旁观者的述说,包括当事人的行为举止,作者的议论和当时环境再现等等,与真实事件以及有关调查结论等加以链接。这样一来,呈现在读者面前一幅幅精心剪接的画面,如同影视的镜头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传达了人物内心深层次的情绪和难以言说的微妙。这不仅使他笔下的人物更生动,更具张力,同时避免报告文学中对真实人物内心的臆想。

《没有家园的灵魂》中的主人公王建业的犯罪事实放在那儿,但面对这一事实,每个人有不同的视角和解读方式。王建业的口供,以及他关押受审期间的行为表现;情人史燕青深含负疚的述说,包括她在监狱服刑期间对王建业动情的追忆;同事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办案人员和监管人员眼中的王建业等等,不同人物有不同说法。这一组组文字,客观地拼接成一个最接近事物真相的版本,传达了王建业内心的真实状态,为读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犯罪前的王建业本应该成为一名优秀国家干部,是我们见过的无数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甚至工作能力很强。从这个意义上,他彻底坠落的悲剧顿时有了更深的含意。人们情不自禁地想到有关权力的制约,以及如何避免这一悲剧重演。

在后来的《伤心百合》中,作者“我”索性作为一个人物进入事件(不是勉强,而是非常有机地切入)。这部报告文学以人性的真诚打动了无数读者。几家影视公司先后买下影视版权,准备拍一部现代爱情绝唱,结果都未能如愿。许多人包括黎光本人,对此都感到某种遗憾。我对此并不奇怪。这是一部近似小说体的报告文学,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小说元素。大量的人物内心活动组接而成的现实中的爱情悲剧,其人性之美很难以影视的外化行为所取代。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可复制性。

黎光笔下许多人物在现实的无奈和残酷中,似乎难以逃脱悲剧的宿命,最终成为命运无解方程式的牺牲品。他们所以如此,因为灵魂没有找到精神家园。正因为如此,寻找人类失去的精神家园,成为他竭力追求的文学使命。那远古的、诗意的、单纯的、牧歌式的田原始终萦绕在他心头。文明似乎遗失了这样的乐园。人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复杂,欲望和期望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在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心灵被眼花缭乱的物质遮挡,迷失了方向。

相比之下,他的纯粹也许显得天真。有什么办法?他天生就是这种人。他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成为文学领域中麦田的守望者。每到秋天收获季节,他满头大汗地看着他的爱情怎样遭遇魔鬼;阴暗怎样被阳光蒸发;公平正义怎样被欲望收买;细菌怎样在变异中与人类赛跑……

来深圳短短十多年,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先后发表了三百多万字,多次获全国性文学大奖,朋友们开玩笑地称他为获奖专业户。此间,他曾应国外学术机构邀请到日本、瑞士等国讲学,参加有关文学专题研讨。这是对他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他在人类精神领域中的不断探索的肯定。

他的报告文学挖掘了人性,人性的深邃使他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二十多年前,他曾写过一个长篇小说《大混沌》。他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千辛万苦地寻找杀害自己亲人的凶手,结果发现凶手正是自己。这个主题,在今天,已被现实演绎得更加深刻。真希望他能以知天命的阅历,重写这个题材,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在,我们可以期待他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他以安庆地区一座深宅老院为背景,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生活在其中各式各样人物的坎坷命运和不同经历,展示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市井生活画面以及人们的躁动不安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是一部思考贫穷、信仰、改革的小说。我们信仰什么?为什么我们有如此丑陋的贫困?人性因为什么如此扭曲?贫困本身,并不至于令人如此无地自容。他在这部小说中尝试着在追寻故乡湿润温馨的伤感中,探索被我们遗失的某种东西。他试图展示出文明的多样化,生存的无奈,还有冥冥之中被狐仙抽象出来的中国文化的表达。人类因为迷信包藏起罪恶,还是罪恶包藏起迷信,这也许是一个神仙也说不清楚的悖论。

总之,杨黎光是值得期待的作家。他始终是用生命在写作。这部即将问世的长篇小说再次证明了他创作上的潜力。他以他的真诚和善意向读者吐露心声。正因为如此,他与他的读者之间从来没有隔阂。人类的存在,需要以智慧汲取大自然的善意,也需要文学表达出人与人之间、人对大自然的善意。

文学,就是人学。人的复杂性,正是文学永无止境的魅力所在。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我们书写,我们阅读,因为我们作为同一个物种的心灵在根本上是相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一样,是人类存在的哲学期待。文学的本质,是人类的精神探索,是灵魂跨越时空的互动。唯有美的运动,才能创生,才能构筑起人类伟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愿为文学殚精竭虑的杨黎光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继续以他特有的真诚,对人性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希望他的小说像报告文学那样注重述说方式,以及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保持他贯有的真诚和激情。真诚是灵魂,激情和技巧是翅膀。灵魂插上翅膀,必将飞得更高更远。这是我的期待,相信也是许多读者的期待。

3.一位了不起的“业余作家”——关于杨黎光的片断回忆

何镇邦

查阅作家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的《杨黎光文集》第三卷,即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大混沌》,我为这部书写的“序”写毕于1993年7月6日清晨。由此可以确定,我第一次见到杨黎光乃是当年的春天,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两位编辑李昕、彭沁阳陪同到我处求序。序写成之后不久,我又利用暑期南下惠州、深圳和广州,在深圳与黎光有过一段不短的相处时光。打那以来,我与黎光从认识到定交,已有整整十四个春秋。

杨黎光的文学创作,大概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写小说、散文,也写报告文学,搞影视创作。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他于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两部长篇小说《走出迷津》和《大混沌》。1992年春他南下深圳之后,才转向报告文学创作,接连写出了《没有家园的灵魂》《伤心百合》《惊天铁案》《生死一线》《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等一系列长篇报告文学,在文坛内外引起轰动,并连续三届获“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而他的散文《走不出外婆的目光》又获冰心散文奖。不到二十年的时光,十三卷文集,近四百万言的作品,三届“鲁迅文学奖”,五项国家级文学大奖(包括三届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的“正泰杯”报告文学奖和徐迟报告文学奖以及冰心散文奖),这就是杨黎光在文学创作上的业绩,也是他向广大读者交出的“答卷”。

然而,从杨黎光踏上文学创作道路至今,他在文坛的身份始终是“业余作家”,而且看来他不准备改变这一身份。因为他也信奉宗璞大姐提出的“面向文学,背靠文坛”的原则,不想卷入文坛的是是非非,甘心当个“业余作家”,而且他作为深圳报业集团的副总编辑兼《深圳晚报》的总编辑,够他忙活的了,他要挤到文坛来干什么?不过,人们要探问的是,作为一个“业余作家”,他怎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创作成果?而作为《深圳晚报》的总编辑,从早忙到晚,他又是用什么时间来写作的?我是看到过他在上班时那种忙碌状况的。2006年5月,我到香港办点事,回来时在深圳逗留了一天,因住在五洲宾馆,离黎光的报社近,给他打了个电话,他即派车来接我到报社,可在他的办公室待了一个多小时,他不是接电话,就是接待人,其中还开了个小型碰头会,连同我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据说,他每天都要这样工作。于是,写作的时间只好留到晚上开完编前会后或双休日、节假日期间。于是,他获得了“拼命三郎”的美称。

杨黎光不仅对自己要求严,分秒必争地工作,连出差都带部手提电脑进行写作,不仅用人们喝咖啡的时间进行写作,而且主要是用减少睡眠所获得的时间进行写作。他还把这种近似残酷的自我要求用来要求他的朋友。1995年春,我被戴上糖尿病的帽子,随之发现心脏供血不足,多种疾病袭来,迫使我暂停写作。1997年春应友人之邀到珠海疗养,路过深圳时见到杨黎光,他照常热情接待我,也关心我的身体,但又当着不少朋友的面批评我那些年写得少了,对我的消沉表示不满。对于这种直爽的批评,我一时不快,但过后一想,这正是黎光对我关心爱护的另一种表现。

这就是杨黎光,不仅自己要做个“拼命三郎”,也要求他的朋友都做“拼命三郎”!

黎光主张“慎交友”,但是一旦同谁交上了朋友,他总是赤诚相待,百般关怀。同黎光交往十四余年之间,我时时感受到他友谊的温暖。

1993年暑期,我趁假期到惠州、深圳、珠海以及广州转了一圈,曾几度出入深圳。其时黎光也刚到深圳一年多,立足未稳,但却费尽心思安排我的食宿等事宜,照顾得极为周到,使我十分感动。

1995年以后,我身患多种慢性病,尤其是心脏供血不足,时时感到胸闷或心悸,他不仅经常来电话来信慰问,还多次托人从深圳带药来京。其中有一种比较贵重的中成药,服用后使胸闷、心悸症状消失,心脏供血状况大为改善,作为一位朋友,他的这一举措使我十分感动,铭记终生。

黎光对朋友的关心十分周到。我每次到深圳,或路过,或参加别的活动,他都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看望我,或鲜花,或果篮,总要送点礼物。2001年秋,我们一行访台后经香港到深圳参加深圳作家彭名燕的作品研讨会,他执意要请赴会的朋友吃一顿饭。我原建议于我们下榻处的宾馆喝个早茶就行,可他坚持无论如何要请大家到特区报新落成的大厦里吃一顿比较地道纯正的西餐,以表达他的诚意。结果弄得他忙,大家也忙。这些年来,逢年过节,还可以收到他远从深圳寄来的礼物,真是既感到友谊的温暖,又感到心中不安。因为杨黎光自己除了是个工作狂外,生活上是不讲究的,不讲吃,不讲喝,不搓麻,不泡吧,可对朋友,却尽力让人家生活得好,提高生活的质量。这种先人后己的人,也快变成“稀有动物”了。

在创作上,黎光称得上是多面手。

在他的文学创作起步期,他是多种文学体裁都尝试过,这从他收在十三卷文集的第一卷《月光曲》中大体可以看得出来。其中既有中、短篇小说,又有报告文学和特写。在此之后,是两部长篇小说《走出迷津》和《大混沌》的写作。其中当然有他的一些艺术探求,诸如把通俗小说与严肃文学结合起来,也就是借用通俗小说的躯壳进行纯文学的严肃的艺术追求,把影视叙述方式引入小说文体等等,从这些探求中可以看出黎光之志不在小也。可是当他结束第二部长篇小说,正在构思另一部长篇小说《孤宅》的时候,他南下深圳,并做了报人,从一家法制报到特区报,从普通编辑记者到报社的老总,特区瞬息万变的生活以及他的报人岗位使他从小说创作转向报告文学创作。在深圳的十五年间,他写出了一系列轰动文坛内外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并屡屡获奖。正在这个时候,他再次回归小说创作。新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的长篇小说新作《园青坊老宅》就是在十五年前构思的《孤宅》的基础上于近一两年间利用业余时间写就的。我还没有读到这部作品,读过书稿的老编辑崔道怡兄在电话中告诉我,此作相当精彩。当然,黎光的有限的业余时间,除了大块时间用于报告文学与长篇小说创作外,一些零碎的时间还用来写散文、写时评短论。文集第十一卷《走不出外婆的目光》就是散文卷,其中收入的五十多篇文章,有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叙事抒情散文,有的则是时评短论了。

无论从事何种文体的写作,黎光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他在十三卷文集第十一卷卷首的《我的文学家园》中所说的:“我的创作成熟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中,几乎人人都在经受着考验,包括我自己。人们在遍尝诱惑之苦后,又在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我把这个精神家园物化成为一个‘枕头’,一个让你想睡就能睡着的‘枕头’,我希望人人都有。”简言之,杨黎光的文学创作就是要为人们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就是那个让人想睡就睡得着的“枕头”。作为一位“业余作家”,杨黎光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有如此明确的思想追求与艺术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明确,而且自觉,贯穿于他业余创作的始终,这应该说是不简单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了。

黎光正当盛年,无论作为报人还是作为作家,他都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愿他走好每一步,取得更令人瞩目的成绩。

同类推荐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 相约六盘

    相约六盘

    本书是一部记录泾源县开展闽宁对口帮扶协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全书内容包括闽宁对口帮扶中福建对宁夏泾源县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及经济产业等的帮扶事迹,讲述的不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一个贯穿于“闽宁对口帮扶”主线上的群体故事。
  • 我的爱只为你盛开

    我的爱只为你盛开

    唐宋家的小花店在深蓝路的尽头,每天早起帮妈妈把含苞的花儿运到店里后,唐宋都不舍得去洗手。他喜欢那种深深浅浅的味道,像是夏日傍晚若有若无的灯光,洒到哪儿,哪儿便有了慵懒又淡雅的朦胧美。
  • 逝水流痕

    逝水流痕

    这些文字散碎芜杂,是我这些年屐痕和精神的一种扫描。我把它们整理出版不企望它能行传于世,岁月的流逝和过往的经历让我不敢对明天的事情寄予太大的希求,我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与文字相拥,但过去的我愿意交给朋友们评说,毕竟它是我这些年来的遭际和感怀,被动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的原始记录,也是我动荡尘世的一场难得的闲情。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为你可以赴汤蹈火

    为你可以赴汤蹈火

    她,国际知名集团的千金;他,独占一地的家族掌门。一次机缘之下,她进入了他的企业成为他的助理;一个未知的事件让他与她紧密相连;一场事业合作,让他获知她的身份,却遭遇她的家族反对…由于各自家族的使命,他们之间在无形中产生了缝隙,这缝隙看似是外人的阻碍,其实只是他们各自内心作祟罢了,因此来之不易的结合,让她的爱无形中承担了许多,也明白了一些;而他看似在付出,其实又在另一个方向中伤害了那个默默守候的她…伤害仿佛越过越大,就连孩子们的成长都让他们之间走向不同的领域,甚至是无休止的争吵,可静下心来彼此又难忘那些岁月中美好的幸福,所以他们又重新鼓起勇气继续走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
  • 江湖救急

    江湖救急

    苏清颜信守与朋友的约定去寻找江湖宝物玉叶花,她乔装打扮混进藏玉叶花的地方,却遇见了整天只知道吃鸡腿的“傻子”白子初。白子初的“哥哥”放话,只要苏清颜愿意嫁给白子初并护他安好就将玉叶花送给她,为了顺利拿到玉叶花,苏清颜被迫承担起了照顾白子初的任务并与他成婚。婚后,两人平静的生活因白子初误食了“玉叶花”而被打破...
  • 最伟大的世界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最伟大的世界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特洛伊城真实存在吗?玛雅文明是如何消失的?复活节岛石像是如何建成的?金字塔里的超自然现象怎样解释?亚特兰蒂斯文明来源于何处?《最伟大的世界古代文明未解之谜》一书将带领您畅游世界古代文明的圣殿,进行一次全球范围的文化之旅。
  • 萧统与《文选》

    萧统与《文选》

    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太子,卒谥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萧统一生无甚重大政治成绩可言,但他却在做太子时主持编纂了许多诗文集,对保存和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尤以《萧统与文选》最为著名。《萧统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是学习和研究秦汉魏晋六朝文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 星河圣典

    星河圣典

    高考上大学?成为一个职业玩家成为大众膜拜的明星选手?曾经萧峰的选择非常局限,但是在得到一颗神秘的小青珠之后,萧峰的人生彻底改变,从此追求武道巅峰的路途中多了一道挺拔的身影!(新书上传,望广大新老书友大力支持!)
  • 邪之眼

    邪之眼

    他醒来时世界已经毁灭,他在想怎么会这样?难道是我得邪眼毁灭了世界?不可能!!!!!我要拯救这个奇幻世界!!生命女神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从死神手里醒来,他的人生之路改变了,一路高歌,手持方天畵戟;掀起一阵血雨,不知不觉中,世界被他拯救也被他踩在脚下……即大怒:挡我者----死!!
  • 将臣乱战记

    将臣乱战记

    据说是圣人干架,把空间和时间都给打碎了。“号外!号外!八月初三,长平之战,东汉关羽对战南宋岳飞!有意速来报名!”“隋唐李元霸摆擂啦!能接三锤送宝马一匹!”“秦王下令赐死杀神白起事件引发,收白起的最后时机,谁人敢来?”“李师师和陈圆圆于万花搂较技,百两入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亲,有机会一亲芳泽的哟!”“宋玉又出巡啦!姐妹们,拿上瓜果去看呀!”……“唐伯虎!你够了啊!我就是个打铁的,你追着我干嘛?”陈默边跑便往身后怒骂道。“采花贼!给我把秋香留下!”身后以年轻男子双持毛笔怒气汹汹喝道。总之,世界都乱套了。
  • 灭世霸尊

    灭世霸尊

    比体质?本少乃是灭世妖体,每一寸穴位都是一颗星辰!比技能?本少拥有太虚之眼,见过的武技当场就会使用!比女人?本少身边美女如云,一个个都惊才绝艳,倾国倾城!曾经的废物少年楚林,意外得到一枚碎铜,从此一路杀伐,踏上那至尊之位,主宰苍生。
  • 废柴小姐要逆天

    废柴小姐要逆天

    她本是无所不能的绝世神偷,却穿越到一个傻子加废柴的身上,有没有搞错?这也就罢了,还被许配给太监加断袖的王爷,有没有搞错?谁说她是废材了,老娘就让变成太监。他是太监,那夜夜宠她入骨的男人又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若爱不能相守时

    若爱不能相守时

    原以为是个游戏,没想到却在心里生根发芽,你是片浩瀚的天空,我是只在天空下飞行的小鸟!你有你的生活,我过我的日子,原以为是个美梦的开始,没想到却是噩梦的开始!难道你,我,注定不能长相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