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900000004

第4章 求博还是求精:傅斯年的例子

那是个巨人辈出的时代,那是个创业奠基的时代,那是个给中国文化立下新标尺的时代——我说的当然是五四时代。

但是,一旦我们搁开历史的放大镜,就文论文,就人论人,我们也会发现那是个过分自信的时代,“天将降大任”幻觉太多的时代。那时的人物,包揽天下的气派很大,自大幻觉太多——当然我们现在的明智,是占了近一个世纪后瞻的便宜。

此文想说的,不是“反思五四”那种让人头晕的大题目。我要说的是个比较具体的问题,留学生都碰到的苦恼:如果是块“材料”,如何才能“成才”?

北大“五四辈”学生中,呼声最高者,前途看来最辉煌者,莫过傅斯年。1917年胡适到北大哲学系,第一次开中国哲学史,号召国学批判,学生差一点要罢课轰走这位教授。当时北大文科学生中,学问功底最好的,是山东来的傅斯年,绰号“孔子后第一人”,被传统派教授黄侃、刘师培等视为国学后继者。傅赶来听了一课,说:“虽然读书不多,说的不无道理,不要闹了。”不然,胡适在中国学术界起步就跌个大跟斗,以后半个世纪的学术领袖地位就无从谈起。

而且,傅斯年在胡适感召下,发起《新潮》与《新青年》呼应,为新文化作鼓吹,激烈地号召“启蒙”。李大钊在北大图书馆专门为他们设编辑部。五四火烧赵家楼,他也是带头者之一。

北大毕业后,傅斯年考山东省“官费留学”,差一点因为“思想激进”,被考官除名,幸亏成绩超群,才得免。1919年冬,从上海启碇到英国留学,慨然有尽览西学的壮志。同行的俞平伯,到英国没有一个月,就思乡难忍,洋食难吃,苦不堪言,偷偷溜走。傅斯年为了追回好友,一直赶到马赛,也没能说服他。与俞平伯相反,傅斯年刚到英国,就在北京《晨报》每日连载《英伦游记》《留学英国最先要知道的事》,兴冲冲地成为英国留学专家。

1920年夏天,傅斯年进入伦敦大学(就是现在的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 心理学系,想师从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斯皮尔曼教授(Charles Spearman)读心理学博士,斯皮尔曼却要他从本科一年级读起,傅斯年倒也没有泄气,因为他已抱定“留学不为学位”的宗旨——当时留学生中,不想在学位上浪费时间,只想得真才实学的人很多。胡适号称北大第一个有博士学位的教授,他回国时有没有拿到学位,却是疑案。陈寅恪留学十多年,从未想拿学位。梁宗岱到法国,诗人瓦雷里叫他不要看重学位,果然他弃学位于不顾。至少当时中国的大学,做教授凭学问,不凭学位。如果不想留在国外,的确可以不必浪费时间,按洋题按洋例,照虎画猫,写一部死读书的论文。可惜,如今的学子,到哪里,都再也没有免过这道门槛的福气。

为什么学文学的傅斯年要选心理学?其实当时中国的“新文化”参与者,大都认为“西学”是个整体,文史学生,到西方尤其应当学科学,同时拥抱“德”“赛”两位先生。既然实验心理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类心理,看起来正符合五四一代“改造中国人的心理”的“启蒙”志向。

这个想法,其实落在中国“国学” 思想框子里:文史哲合一, 整体式思维,与“西学”之细密分科恰好相反。当时傅斯年却没有意识到这一层。1920在给“学弟”顾颉刚问如何入门西学的信中,主张尽弃中国古籍,用作“糊窗纸”。

傅斯年在伦敦,住在南伦敦的Sisters Lane, 看来就是现在Clapham Junction 的Sisters Avenue。墙上挂的是他心目中(其实是五四一代中国人心目中)三位英国文化英雄——萧伯纳,达尔文,密勒。在伦敦时,曾帮助名作家威尔斯写他的《世界史纲》的中国部分,喜看歌剧(因为有志改造“中国旧剧”),喜读小说。现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有个“傅斯年藏书室”,里面西文书门类之多,令人惊奇。三年下来,读书看戏所得甚多,主课越学越无趣——实验心理学是一板一眼的数学化的测试统计,傅斯年为此还加修了数学与化学课程,结果发现是在把人当作实验动物,与“改造中国人心理”,手段目标相去甚远。20年后,傅斯年写了一本《性命古训辨证》,讨论中国人心理与概念的关系,但是方法却是国学的文字训诂,与实验心理学无关。

1923年秋季,傅斯年决定离开伦敦大学,转到柏林大学。在英国三年,专攻一科无所得。到德国后,干脆又从人文学院本科一年级读起,不定专业,而且依然旁听物理、概率论数学,还到爱因斯坦的研究生讲习班听相对论,参加东方学家傅兰克的藏学课。

当时聚集在柏林大学的有一大批中国学友:陈寅恪,俞大维,毛子水等,加上徐志摩,赵元任,金岳霖先后来访,均为一时之秀。这批中国学生,都以欧洲启蒙大师莱布尼兹的通才为治学榜样,同时学多门,形成了一个“中国百科全书派”。傅斯年之求博,在这批人中,也成为奇谈。有一次吃饭,傅斯年书包奇重,原来是三大卷的《地质学》,连主攻地理,兼学希腊罗马古典的毛子水,都说他如此读书,将“劳而无功”。

1926年,胡适到欧洲,傅斯年赶到巴黎见面。傅虽然不是胡适的入门学生,却一直被认为是胡门第一弟子。二人长谈,胡适非常失望,觉得傅在欧洲六年,漫无纪律,远不如留在国内的顾颉刚用功,严厉批评了傅斯年。此事见《胡适日记》1926年9月5日。日记原文下面还有好几行,被胡适涂去。看来当时胡适相当激动。这位当年能使胡适提心吊胆的国学学生,“整体治西学”六年后,竟然会因为不“用功”而遭训斥,也是奇事。胡适写日记时依然激动,可见当场还不知道说了一些什么严厉的话。

傅斯年1927年任中山大学文学院主任时,鲁迅任教务主任,二人来往甚多。据鲁迅在私人通信中记载,傅斯年“近来颇骂胡适……胡对他先有不敬之言,谓傅所学名目甚多,而一无所成”(鲁迅1927年6月23日信)。鲁迅一生,对“胡派”几乎个个痛骂,在中山大学,与傅斯年实际上是对立的两派,但是他的如刀之笔,偏偏赦免了傅斯年,傅斯年对胡适的不满,看来是原因之一。

此篇小文,不是针对像我本人这样的一般留学生,本来一生无大成就可企望。求学位,求学问,都得及早找准目标,锲而不舍,自然散漫不得。如果确实是学习能力极强,理应成为通才大儒,也有个从博到精的门径规划。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第一学者,也是学的门类极多,把藏、突厥、波斯、阿拉伯、梵文、巴利文、希腊文、拉丁文,全部学了,因此成为能解决中西交通,及隋唐五代史种种难题的唯一专家,漫而不散,恰好汇成一家之言。

我不是说傅斯年一生无成就,他在中国上古史的汇解上,平衡了顾颉刚疑古派的偏颇之处,对中国现代史学卓有贡献。我只是说他在西方学的各种功课,合不成一个专门方向。这六年功夫,只说“得到了西方学术的精神”,是推诿不了的。

傅斯年回国后,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博物馆、中央研究院,任主任所长校长院长。他于1928年在广州筹建并主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支持了对安阳殷墟的重要发掘,功不可没,至今为人称道。1950年,中风去世于台湾“中研院”所长任上。当学术界领导,他那样的博学背景,正得以用所长。但是“学而广则仕”,并非傅斯年当初求学之初衷,凑巧而已。

同类推荐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 我的美丽与哀愁

    我的美丽与哀愁

    本书收散文40余篇,分“酒吧”、“云朵与风景”、“最美的女人”等6辑。这些作品真实感人,充满灵性和智慧。
  • 看绿

    看绿

    这是一篇用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散文,作者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感受,对现实的忠实描述,表达了作者纯朴的心意和愿望。
  •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本书从“人性的枷锁”、“存在的荒谬”、“愿望的喜剧”、“心理的黑洞”、“好人的报酬”等十二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如何洞达人性,以及在其古老外衣下那无与伦比的现代性。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热门推荐
  • 北大学子美文

    北大学子美文

    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情意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多维多味的心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之感,给人以情的启迪和美的陶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当代高等学府学子的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深层次的人生感悟。作者缘其所好,自由挥笔,或叙事,或阐理,或抒情,坦率地表达了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叙说所见所闻所感,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交相辉映,叙事、抒情和说理相得益彰。
  • 猫有九命唯一心

    猫有九命唯一心

    入夜,月光静静地透过窗帘,照在卧室窗台的一盆盆妖艳的红玫瑰上,使它们看起来更加的妖冶,娇艳的红玫瑰真红啊!…简直比血还要红,比忘川河边的曼珠沙华还要红!【我恨我还爱着你…你不爱我,我也会用我的办法留下你!】她哭着将那些照片扔到了海里,看那一张张照片越飘越远忍不住哭出了声来,黑猫轻声地叫着,好似在哼唱一首童谣,猫的一双碧绿的眼睛在黑暗中发出了淡淡的幽光。【最后的疯狂*crazy】她的鼻子和嘴里呛进了很多的海水,她十分的难受,像那只黑猫一样在死亡前挣扎着,这是所有人和动物在死亡前都有的最自然的反应和本能,但是没有用了…【一切都结束了嘛?当然不可能。】
  • 我的24岁校花老婆

    我的24岁校花老婆

    一个普通的三无男人与美丽校花之间发生的种种......
  • 倚天屠龙之冰火岛

    倚天屠龙之冰火岛

    从冰火岛开始东方白逐步踏上了一统江山的伟大旅程。为了能够回家东方白一路披荆斩棘,历经艰难险阻,但当他终于站在了金字塔上之后却发现一切都只是一个骗局,回家依旧遥遥无期......
  • 百家姓(国学启蒙书系列)

    百家姓(国学启蒙书系列)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历代仁人志士的智慧源泉和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璀璨的瑰宝。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灵魂。国学门类繁多,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度和精神。通过阅读国学,能使孩子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和良好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式经济增加值考核与价值管理

    中国式经济增加值考核与价值管理

    本书对EVA的概念框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EVA的功能和优缺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国资委经济增加值细则进行了全面解读,对我国企业开展EVA价值管理进行了重点阐述,对建立基于EVA的薪酬激励设计也进行了初步探索。
  • 动漫成神路

    动漫成神路

    这个世界有没有神叶卿并不知道,现在的叶卿只想活下去,若是顺便能成为神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一个在现实与动漫中生存,最后成为神的故事。
  • 如果回到那时

    如果回到那时

    那天下午,一堂英语课上徐立延问:“魏初妍,我追你成功的几率是百分之几”?旁边的同学都笑着看着他俩,她说:“百分之零,"几年后。。。他们镇上的街上遇到了,他成了她小学同学的死党,那天她再次看到他时觉得好紧张,初妍一直后悔当时给他那个答案,如果回到那时,徐立延,我想告诉你:“你追我成功的几率是百分之一百”!
  • 古剑奇谭之天降奇女

    古剑奇谭之天降奇女

    我把女主人公换掉了,部分剧情也改了,请多支持!
  • 无尽魔焰

    无尽魔焰

    少年石头,机缘偶得神秘狼珠,修绝世神通,集魔、佛、道三家功法于一身,自此逆天改命,成就永恒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