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900000024

第24章 郭嵩焘:西方官司中国打法

郭嵩焘的名声,近年越来越响,被誉为“中国面向西方第一人”。好多一般中国人遇不到的事,他首先遇到。

读《伦敦与巴黎日记》,发现郭嵩焘告上海《申报》的名誉侵害一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桩名誉权案件,却也是典型的“西方官司中国打法”。

英国人美渣(Major)1872年在上海创办中文报纸《申报》,郭嵩焘看来很喜欢这张报纸,1876年底他从上海出发赴英,就订了此报,与国内送来的其他文书信件一道送达。从日记中的记录来看,路上要走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但是很多国内情况,依然要从这份报纸了解。

郭日记光绪四年(1878年)8月24日记载,此日收到6月20日《申报》,上面有一篇据说译自英国报纸的文字,“载古得曼一段议论,意取讪侮而已”。郭马上召洋员马格里(Mac Cartney),“一切并由马格里说”。

这个古得曼是伦敦的一个画家,屡次给郭嵩焘画像,并且陪他参观各种画廊。郭嵩焘在英国头一年半,多次记载对西洋美术的看法,看来两人关系不错。《申报》上刊出的“古得曼讪侮”,使这位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甚为不快。感叹“有小德于人亦得小孽报”:大使交游画匠古得曼是一种恩惠,而古得曼恩将仇报。

此后郭嵩焘日记中提到此事甚多,每次都极不高兴,报纸拿在手里,经常翻看。半个月后,9月10日记载,再次“详阅”《申报》该文,“古得曼狂悖刺讥,以为笑乐。而《申报》既详载其言,又谓英国各种新报,于中国使臣多所诽刺;则亦不知其命意之所在,与所据何种新报以立言。”

当时清廷已经下令召回郭嵩焘,代之以曾劼刚。郭手下洋人,看来尽力平息郭的怒气。据《日记》,该月16日发回中国的邮包,就有马格里和古得曼两个洋人给《申报》的辟谣信。

该年11月13日,又生是非。“古得曼函示《喀尔立斯拉扎尔那斯》新报5月17日实载有讽刺写相一段议论。马格里甫回苏格兰,古得曼即以见示,不独证其行踪之诡异,马格里与此相与朋比隐秘,亦可想见其大概。喀尔立斯拉斯即古得曼之弟,在此充司事者,其情尤不可恕也。”古得曼追到了谤文的源头,是英国一张报纸,告诉郭嵩焘。但是郭嵩焘马上怀疑,是洋人串通来蒙骗他。

两天后,马格里回使馆,郭与几个洋员一一谈过,又开始怀疑另一洋员金登干(Campbell)是主谋。第二天记道:“函致《喀尔立斯拉扎尔那斯》新报馆,拷问其办理伦敦探报事宜系何名姓。缘《喀尔立斯》新报在伦敦北境,古得曼此段议论亦因其办理探报者传送也。其谋亦出之金登干。诸翻译但云《喀尔立斯》新报馆不知所在而已。”

《喀尔立斯拉扎尔那斯》新报,诸翻译 “不知所在”。我猜测这个长长的译名,是Carlisle Journal,《卡莱尔日报》。卡莱尔是湖区之北一个中等城市,或许使馆的翻译发音不准,“伦敦北境”也不知是否郭嵩焘自己记错。Carlisle Journal是英国19世纪出现的地方报纸中较出色的一种,不过也真是够偏的。总之,郭把整个使馆全折腾一个遍,依然不甚了了。

该年8月,清政府已经下令郭嵩焘调任回国,12月郭嵩焘在办理公文移交,依然发公文给直隶总督与江苏总督,“请查《申报》馆华人诬造谣言”。

次年3月,郭嵩焘回到上海,英国驻上海领事达文波(Davonport)马上来打招呼,“告知《申报》馆美渣于两次《申报》皆自承认,以为此游戏文字而已,无足深论。达文波告以君自游戏,一经按察司讯断,恐获罪非轻。美渣一意支吾。达文波之意,亦以为非经律师料理,未足以折其气。”

于是郭嵩焘开始打诽谤官司,“非与美渣校论得失,但欲穷知造谣之源而已”。他让手下“久与洋人交涉”的唐景星找洋律师,先找鼾林,后换坦文。

10天之后,美渣表示“愿解明前误,登列新报”,已知“与西洋应得科律”,现在请“英领事达文波为之解说”。于是郭嵩焘表示,“得其误听谣言一语,亦可不加苛论”。

这个达文波看来是所有人当中最为狡猾的。只有他全力支持郭嵩焘,定要“律师料理”,非打官司不可。摆足架势后,却“为之解说”,让大家都有往下爬的面子。

《伦敦与巴黎日记》到此结束,我们不知道郭嵩焘晚年是否还在为这件事生气。但是,究竟《申报》译载了一篇什么文字,如何“诬侮”,《日记》却未提片言只语。最近偶然读到柯兆银、庄振祥主编的《上海滩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其中有一则,把这故事从《申报》角度说了一遍。野史不足为信,但与郭嵩焘日记大致可以印证,似乎不太离谱。

据该书说,这篇文字题为《星使驻英近事》,转引不具名西文报纸,说大使在英请人画像。“要求外国画师须将自己的两耳都画出来,因清朝有割耳刑法;一会儿又坚持要画师把官帽后的花翎画入,以示此帽之不同凡响,画师表示为难。郭竟俯首至膝,问画师曰,今见之否?画师曰,大人之翎顶自见,大人之面目何存?结果郭无法,只好把官帽另置一旁,连同其免冠之身一同画上。”

此文说:“《申报》这篇报道的始作俑者,是画师古得曼的弟弟古丹,这位英国某小报主笔,听说其兄为郭作画后,竟自说自话,写了这篇调侃报道。”是否出自古得曼兄弟之手,郭嵩焘只是存疑,没有能查清。

不过从文章看,编故事的看来是古得曼:画师屡次为郭嵩焘作画,郭嵩焘当然会提出一些要求。从日记中看,郭对西洋美术,确实很感兴趣。古得曼回家饭饱酒醉时,跟兄弟无妨吹吹牛,拿这位满大人消遣一番。英国的小报编辑,岂能放过这种趣闻?当然拿来说事儿。

这篇文字,是“诬侮”还是仅仅“调侃”?仁智各见,无法强求。郭嵩焘为此生了大半年的气,当事人有他的道理。现在我们说的是侵犯名誉诉讼。既然原作者,原刊登者,都在英国,郭嵩焘当然想到过在英国讨这个公道。既然“于西洋应得科律”,当然应当在西洋打官司。可惜他的手下,似乎没有人支持他,使他驻节英国的最后半年很不痛快。

在英国能不能打这官司?能够立案,却无法胜诉。所以手下人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并非都是有意对即将卸任的大使不恭。

并不是因为在英国难打赢名誉权官司(英国法律其实比大部分国家都偏袒“受侵权者”):英国法庭要求被告证其有,古丹(古得曼的兄弟)应当证明郭嵩焘确实做了“俯首至膝”的动作;其他国家的法律要求原告证其无,即郭嵩焘必须证明他不可能做出这种动作。无论证其有或证其无,要确证都是难事,所以英国法庭偏向原告。

但是英国却是讽刺文字、挖苦漫画、抖露隐私的报纸杂志最繁荣的地方。专事讥刺的《笨拙》(Punch)杂志,办了150年,现在全部资料放到网上,蔚为大观;90年代出现《私家侦探》(Private Eye)杂志,专门找名人的碴;英国的多种小报甚至严肃报刊,少不了政治幽默栏,每天糟蹋名人、政客、王室,给读者取乐。至于在电台电视酒吧,单口相声演员(standingup comedian),不拿名人开涮,就全得失业。

我见到的最不像话的“讽刺”,是一张旅游商店都在出售的明信片,上面是英国全体王室四代老少——那时王太后尚未升天,黛妃尚未离婚——在白金汉宫阳台上向臣民招手致意。熟悉的脸下,整个王室身体全裸一丝不挂。这张明信片过分堕入恶趣,远远超过郭嵩焘受到的侮辱。

的确,出版者经常被人告到法庭上去。如果不是法律给他们留出了几条辩护路线,恐怕英国的讽刺传统早就偃旗息鼓,而英国人特有的忧郁症更无药可治了。

被告第一条辩护路线是可以宣称“没有恶意”(No malice),诽谤需要动机。古丹只要在法庭宣布,写该文时并没有恶意,就轮到郭嵩焘证明,古丹对他个人素有怨恨。

第二条是被告可以提出:“为了大众利益”。对于“公众人物”,大众有权利知道各种情况,情况实不实是第二位的。古丹只要说,英国公众对中华帝国第一位驻外使节如何画像,有权感兴趣,诽谤罪就不成立。

还有其他辩护路线,但是这两条障碍,郭嵩焘就跨不过去。这官司的确不打为妙。

郭嵩焘的使馆班子,在这一点上还是称职的,没有鼓动他去打官司。郭嵩焘本人也明白,他能说话的地方,不在英国,而在中国。果然一回到上海,他说打就打起来了。虽然是告租界里的报纸,用的英国法律,雇用的是英国律师,提出的是英国罪名。

据《上海滩野史》,此案差一点把《申报》弄得名誉扫地。而且不巧的是,处理此文的编辑,是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杨乃武。杨因小白菜案,差点送命。出狱后,《申报》雇佣为“名人”编辑,一年后,因为编发此文,给报社惹了祸。虽然杨乃武在文后还小心地加了附言,说是英报这样揭人短处,不合友善往来之道等等。

郭嵩焘一开始在上海控告,美渣就明白,其他好办,《申报》法人是他,不是杨乃武。但是经杨乃武手一事,却最容易被清朝地方政府抓到把柄,杨有可能再遭牢狱之灾。他的预感是对的,郭嵩焘从伦敦发给江苏总督的函文,就要求惩办“《申报》华人”。

在调解之前,美渣就把杨乃武遣出报馆。诉讼不了了之后,他也不愿意再雇佣。“倒霉的是杨乃武,只能回到余杭,以养蚕为业,了其残生。”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还是得回到中国才能讨还公道,恐怕非他始料所能及。

同类推荐
  •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本书立足于网络创作现实,对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少数民族网络写作、网络类型小说的文本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和差异等也有细致、独到的论述。
  • 岁月染绿的村庄

    岁月染绿的村庄

    诗集文笔流畅,语言精美,寓哲理抒情于一体,以纯情、细微、源于生命的诗句,显现了作者质朴的本色与聪慧的才气。
  • 快乐老家

    快乐老家

    这本书充满了快乐自信坚强热情,在探寻世界与人生真相的一系列故事中,让人反思当下的价值体系和思索生活的真正意义。
  • 窗外有你

    窗外有你

    你说你有过许多的痛苦。我要告诉你的是:人一生的痛苦远远要多于一生的幸福。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有许多的痛苦,这将是一个人的不幸;如果痛苦和不幸发生在一个诗人的身上,时于一个诗人来讲,这却不是一件坏事。往深里说,这或许是神谕中的一种暗示。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我们所读到的抑郁或者是惆怅的诗歌总是要多于欢乐的诗歌,就拿沸腾的爱情诗歌比较,也是痛苦的诗篇要多于欢乐的诗篇的。我以为欢乐的诗歌在写作时是一种无障碍的写作,相对来说,诗人没有太多持久的内心复杂的变化,也就缺少了一些边缘性的思考,明显的使诗歌的语言缺少了积极性、进攻性。没有了语言的积极性、进攻性,诗歌只会成为写作者们合唱中的一首诗歌。
  • 苏轼诗词选

    苏轼诗词选

    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词精品,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
热门推荐
  • 毕业不失业

    毕业不失业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需要优秀的综合素质。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大学时间里最快最有效地提高自身素质,如何对专业知识、能力与就业质量进行储备,如何在毕业的最短时间内适应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慎重考虑的问题。而这些,本书都会做出详细的阐述与建议,希望看完本书的大学生们能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为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创造美好未来。
  • 智能你的生活

    智能你的生活

    交通灯对交通流量的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却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在管理不善的路口经常出现交通瘫痪,驾驶员们相互指责谩骂,互不相让。走走停停的驾驶过程依旧令驾驶员感到沮丧,而且与畅通无阻的行驶相比,还会耗费更多的燃油。
  • 哈佛凌晨四点半

    哈佛凌晨四点半

    本书从哈佛所具备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从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切入,从理想、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青少年从平凡走向卓越。
  • 天才儿子奇葩娘亲

    天才儿子奇葩娘亲

    莫云裳,绝世高手,穿越到未婚先孕的柔弱小姐身上。莫小星,天才宝宝,娘亲的话就是圣旨,直到逆天的亲爹出现……莫小星,“娘亲,他是小星的爹爹吗?他怎么跟小星长得一模一样?”男主,“明明是你跟我长得一模一样,我就是你亲爹!”莫云裳,“他哪有小星长得好看,没事不要乱认亲爹,万一认了一个窝囊废、穷屌丝,你还得保护他?”
  • 碧落苍穹天

    碧落苍穹天

    上至碧落下黄泉,今生仗剑行,黄泉把你寻!一个男子为爱而战的故事,可歌可泣!
  • 家庭音像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家庭音像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家庭音像的基本知识,其内容丰富,容量大,实用性强,此书在手,万事不求人。
  • 重生之小人物

    重生之小人物

    一个职场小青年,默默无名的奋斗在城市中,在现实的生活中遭到了恶徒的迫害后,重生在了10年前,得到了上古魔神蚩尤的传承,10年可以改变一切,且看主角如何玩转生活,改变命运,纵横天地间,万恶的地狱,神秘的天庭与佛家国度,大战西方众神,最终抱得美人归。
  • 崛起在南宋

    崛起在南宋

    一个喜欢小富即安的机械工,穿越到了国势强盛、军力羸弱的南宋,成为一位富商千金的护院。正当他准备安享他的安逸生活时,却被大小姐威胁去给朝廷制造火枪。又因兄弟的被劫,不得不全力协助志大才疏的韩丞相伐金。为此,他寒冬赤膊练孬兵、只身单骑赴敌国、太行山中斗悍匪、襄阳城下战金兵……连金抗蒙中,他大败成吉思汗的天下第一铁骑。最终使懦弱的大宋成功崛起,成为真正的第一强国。
  • 琉岛风云

    琉岛风云

    宜野湾暴走族不良少年阿二回家途中,从森山会讨债组干部九日朝手中救下金允儿,后携其往正在举行抗议美军迁基大会名护球场,遇初小同学春梦情人硫大学生坂井真纪子,其男友斋藤次郎暗中通联导致会场中途烟花爆炸和日警抓捕压镇。阿二载培宜逃离。阿二为获取培宜重拾课本参加考试,却考入无人问津机电专业,遇黒木等人。后发现黒木等人赤军身份。赤军领导人川草芳子来到冲绳后联系真纪老师,真纪被迫卷入,阿二为护其亦卷入其中,斋藤发现瘪三阿二竟然挑战自己配偶身份,唆使九日朝等人控制金允儿监控阿二。川草芳子策划袭击那霸空港劫持炸机,斋藤次郎意欲借此乘机除掉阿二等人,
  • tfboys之假身份艺人

    tfboys之假身份艺人

    富二代少女带病离家出走当艺人,一路坎坷,却幸运的遇见了真诚朋友,不仅要工作、学习,还要寻找‘失踪’多年的哥哥,15岁的少女,在生活中会遇到怎样的事情呢?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