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8100000038

第38章 美丽人生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人中,对于美好人生的见解多种多样。有些人认为监禁是阻止犯罪的良策,有人则坚持说是教育的更佳效果。这类不同可以通过足够的证据加以判定,但有些不同却不能以此种方式判定。托尔斯泰谴责一切战争,另一些人则认为士兵为正义而战的生活是很高尚的。那些赞美士兵的人通常认为惩罚罪人是件好事,托尔斯泰则不然。因此,我不能证明我对美好人生的看法是正确的,我的观点是: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

爱和知识都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无论哪一种人生如何美好,总还能想像出更美好的人生。有爱而没有知识,或有知识而没有爱,都不能产生美好的人生。在中世纪,当村里出现瘟疫时、教士便劝人们聚集在教堂里祈祷解救:结果在一群拥挤的祈祷者中,传染更为迅速。这是有爱而没有知识的例子。而世界大战便是有知识没有爱的例子,结果造成大规模的死亡。

爱和知识都是需要的,但爱在某种意义上更为必要,因为它能引导明智之士去寻求知识,以明了如何为他们所爱的人谋取幸福。然而,如果人们没有知识,他们将满足于道听途说,而且可能存心为善却适得其反。对于病人,一个能干的医生要比最忠实的朋友更为有用,对于民众的健康,医学知识的进步要经慈善事些更有贡献。然而,如果只有富人才能得益于科学发现,仁慈的成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爱是一个包含多种情感的字,作为一种情感的爱总是移动于两端之间:一端是观察中纯粹的欢喜,另一端是纯粹的仁慈。对于无生物,只会产生欢喜,我们不可能对一幅风景画或一支奏鸣曲怀有仁慈之心。这种欢喜或许是艺术的来源。通常,这种欢喜在儿童中比在成人中更为强烈,因为成人惯于以功利主义的眼光看待事物。它在我们对人类的情感中亦起重要作用,当仅仅从审美的角度观察事物时,一些人颇有魅力,另一些人则相反。

爱的另一端是纯粹的仁慈。有些人曾为帮助麻疯病患者牺牲他们的生命,在这种情形中,他们所感到的爱不可能具有任何审美欢喜的成分。父母的爱心通常伴随着对孩子容貌的欢喜,但是当这种成分完全不存在时,父母的爱心依然强烈。将母亲对生病孩子的关心称之为“仁慈”,这会令人奇怪,因为我们习惯于用这个词描写一种带有九分虚伪的淡漠情感。但是,我们很难找到另外一个词来描述这种希望他人幸福的情感。事实上,这类愿望在父母对子女的情感中,可以强烈到任何程度。的确,一切利他主义的情感似乎都是一种父母之情的流露,有时也许是它的升华。由于缺少更好的词,姑且称这种情感为“仁慈”。“同情”这个词能表达出我的一部分意思,但却漏掉了我希望纳入的活动成分。

最完全的爱是欢喜和美好愿望不可分解的结合。父母对漂亮且成功的孩子所表现出的快乐便兼有这两种成分,完美的性爱也是如此。但是在性爱里,仁慈只有当可靠占有时才会存在,否则妒忌将会破坏它,同时也许会增加观察中的欢喜。没有美好愿望的欢喜是残酷的,没有欢喜的美好愿望则容易变成冷淡和高傲。一个希望被人爱的人总是希望其含有两种成分,除非他处于极端弱者的情况下,如婴儿期和病重之时,在这种情况下,所希望的也许只是仁慈。反之,在极端强者的情况下,赞美比仁慈更加被人渴望:这是当权者和绝色美人的心态。我们渴望他人美好愿望的程度,是依我们感到自己需要帮助或面临他人伤害的程度而定的。这似乎称得上是一种生物逻辑,但对于人生则不尽然。我们渴望善心,目的在于脱离孤独感和“被理解”,这是同情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仁慈的问题:那些对我们有善心的人不仅应当希望我们好,而且必须知道我们幸福之所在。这属于美好人生的另一部分,即知识。

在理想的世界里,每一个有感觉的生物都会是爱的客体,这种爱是欢喜、仁慈和理解融为一体的混合物。这并不是说,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我们也应当对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有感觉的生物都怀有这样的情感。有许多生物是我们无法感到欢喜的,它们是令人厌恶的,如果我们扭曲天性,企图从它们身上看到美,只会削弱我们发现美的自然感受性。撇开人类不谈,还有跳蚤、臭虫和虱子。诚然,一些圣人曾将它们称之为“上帝的珍珠”,但这些人的欢喜只是表现他们自己圣洁的一次机会罢了。

仁慈之心容易扩大,但是仁慈也有它的限度。如果一个男人想娶一位女士,而且发现其他男人也想娶她,这是竞争的正当范围。他对他情敌的感情不能是仁慈的。在人世间各种美好的人生中,我们必须把动物的活力和动物的本能视为某种基础,否则,人生将是沉闷和无趣的。文明应当加入其中,而不应取代它;苦行的圣者和超俗的哲人在这方面未能成为完人。这类人少数或可点缀社会,但整个世界若都由这类人组成,那将乏味至极。

上述理由使我们将欢喜的成分作为最完美的爱的组成部分加以强调。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欢喜不免是选择性的,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人具有同样的情感。当欢喜与仁慈之间产生冲突时,通常应采用折中的办法解决,而不应完全放弃某一方。本能有它的权利,如果我们扭曲本能达到一定程度,它会采取巧妙的方式进行报复。因此,在争取美好的人生时,人类可能性的限度必须铭记在心。

知识是美好的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指道德的知识,而是指科学的知识和特定事实的知识。严格说来,我不认为有道德的知识。如果我们希望达到某一目的,知识可以给我们指出方法,这种知识或可无意地转化为道德的知识。但我们不能判定某种行为的正误,除非我们考察了可能的各种结果。一切道德准则都必须经受检验,看它们是否能实现我们欲求的目的,即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而不是我们应当希望达到的目的。我们“应当”希望的东西,不过是他人要求我们希望的东西。通常是权威人士——父母、教师、警察和法官。如果你对我说“应该做某某事”,你这句话的动力在于我对得到你的赞赏的欲望——伴随你的赞赏或不赞赏而来的,可能还有奖励或惩罚。既然一切行为都源于欲望,那么显而易见,道德的概念毫不重要,除非它能影响欲望。道德的概念完全取决于对赞赏的渴望和对不赞赏的恐惧。这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如果我们希望实现任何社会目的,自然要把这股力量尽力争取到我们这边来。我希望看到人们能赞赏那种很可能会实现我们所希望的社会目的的行为,而不去赞赏相反的行为。现在存在着某些传统准则,根据这些准则,赞赏和责备与结果毫不相干。

理论上的道德的多余,在简单的例子中可一目了然。假定你的孩子生了病,爱使你希望治好孩子的病,而科学则告诉你如何达到这目的。这里并不存在一个道德理论的中间阶段来论证。你的行为直接源于实现目的的希望和知识。这适用于一切行为,无论是好是坏,目的不尽相同,知识在一些场合较之另一些场合更为适用。但是,没有任何办法能使人们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除非通过一种奖罚制度来改变他们的欲望,比如社会的称赞和指责。因此,立法机关的道德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制定这套奖罚制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会说立法机关缺少良好的愿望,因为它的愿望与我所属于的某部分社会愿望相冲突。离开人类的欲望,便没有道德的标准。

因此,道德与科学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种类,而仅仅在于欲望。道德方面所需要的知识与其他方面所需要的知识完全一样;特殊的一点是,有某些目的被希望达到,而正当的行为是有助于这些目的的。当然,如果正当行为的定义要获得广泛的认可,其目的必须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如果我将正当行为定义为是增加我个人收入的行为,别人自然不会同意。任何道德论据的效力都在于其科学的部分,即能够证明此种行为而非彼种行为是实现大多数人所求目的的手段。道德论据与道德教育是有区别的,后者旨在加强某些欲望和减弱某些欲望,这是截然不同的过程。

现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解释美好人生之定义的意义了。当我说美好的人生是由受知识引导的爱所构成时,激励我的欲望是尽可能去过这种生活,并看到他人也过着这种生活。这句话的逻辑含义是,在一个这样的社会里,比在一个缺少爱或知识的社会里,能有更多的欲望得到满足。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 中华家训(第五卷)

    中华家训(第五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我热爱生活,但没有成为它的奴隶;我向往自由,但它并没有成为我的羁绊。”“相比起那些忙于奔走应付各种社交场合的人,我更喜欢独自一人对着皎洁的月光,默默的品味思想,让精神与心魄碰撞出一次次火花,迎接来自过去、现在和未来思想浪潮的冲刷。”……诸如此类精彩的话语,在亚瑟·本森的著述中俯拾皆是。立足精华读本,本书精选了亚瑟·本森优秀作品中的精彩著述编译成集,在书中,亚瑟·本森结合自身经历,以理性的思维和生花妙笔,对于人生各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看法。希望这些穿越古今的经典话语,能激励浮躁世界中的我们静心思考人生并反思内心。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马雷沙尔无神论著作选择》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对欧洲近代哲学和法国大革命史、法国大革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有一定文化程度,希望整束精神的读者。马雷沙尔,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投入巴贝夫阵营,也是雅各宾派党人,是《平等派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的著作以揭露专制主义,批判社会不公平现象为主,用唯物主义观点反驳上帝和教会。
热门推荐
  • 妩媚重生

    妩媚重生

    前世的她因为父母离异而性格自卑的就像一只丑小鸭,逆来顺受,从不敢开口要求什么。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和心爱的老公一起,幸福的生活下去,尽管所有的亲朋好友们都没有祝福过。命运也抛弃了她,让她在即将成为母亲的时候,夺走了她的生命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幸运却在此时降临在她身上!不仅让她回到了过去,还得到了超能力。这一世她会怎样弥补前世的遗憾?她又将怎么使用穿镜术,自然力等能力度过最终的考验?她又会在前世心爱的人和今生不断出现的帅哥美男中怎样选择?对简介这种麻烦又必须写的东西猪猪其实很头疼的,嗯,先写这么多。
  • 晨光搁浅流年

    晨光搁浅流年

    “最恣情的时光,皎洁的繁花”这是对青春最初的定义。“你在我半夏微凉的夜里”这是我对陪伴最好的诠释。十六七岁的年华里,还好遇到了“你”...从深秋初冬伴我到暖春酷夏的“你”
  • 别样四千金

    别样四千金

    她们有不同性格,不同兴趣和爱好,却不同程度受过伤,当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才发现原来彩虹还可以怎么美丽和灿烂。这部小说是我的处女作,希望给读者带去快乐和希望。
  • 纸刺刀

    纸刺刀

    日军印制数十亿别国货币的“贝壳计划”被国际间谍获得,共产国际中国情报组派遣富墨林到三江地区建立情报组,搜集该计划的情报。与此同时,日军情报军官铃木信到三江,以开印务所做掩护,成立情报站。两大情报阵营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白骨筑起山中造币工厂;老爷庙中潜伏的特务;钱币秘密运出……富墨林的未婚妻被日军大佐强暴,血腥年代的爱情夹杂着冰冷的雪花……
  • 绝色重生,总裁霸宠替身妻

    绝色重生,总裁霸宠替身妻

    上一世,父母惨死,自己灰飞烟灭。这一世,步步为营,活的小心翼翼。为求生路,只好傍上傅先生。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傅总,您会如何形容。”钱浅一想到某人昨夜禽兽的样子不禁咬牙切齿:“知人知面不知心。”话音刚落,傅先生挑了挑眉默默甩来一句:“你若想要,直言就好。”
  • 成功学80条定理

    成功学80条定理

    本书运用成功学定理,结合大量事例,有针对性地从80个方面给出了颇具建设意义的为人处事技巧,激励陷入迷茫和困境中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更好的融入社会,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 相思成灾:七宠

    相思成灾:七宠

    “我这一生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将你从我身边推走。”她,被他亲手推下万丈悬崖!再相见,是斩不断的三生情缘?还是擦肩而过的过客?爱情面前,她懵懂却不是无知,爱恨情仇,缘起缘灭,谁是她命中的劫?他,他,抑或是他?
  • 万象道

    万象道

    一次突然的意外,让他穿越到了一个崭新的大陆;一本古朴的心经,揭露了一场洪荒时期的惊天阴谋;一场瞒过万千神魔的大骗局,造就了一条可歌可泣的踏天之路。戟动穹窿,血海荡长歌,夺舍天地造化,诛神灭仙屠万魔。剑指天下,青丝舍凡尘,不负君卿韶华,青灯古佛了余生。
  • 星际无边

    星际无边

    我的大脑,记忆万千世界,计算无尽星空。我的双手,操纵世间机甲,指挥百亿兵盟。狭路相逢,扬刀立马!星际无边,挥斥方遒!男儿当出征!当一个小小的机甲狙击手踏上了一条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路。他是秉持心中本色,还是失去本性?试看张寒如何使这无边星际风起云涌,看一个小小的机甲兵,靠一副神秘的战甲,在这波澜壮阔的星际中,能走到多远多辽阔!
  • 穿越从聊斋开始

    穿越从聊斋开始

    现代学生周青,穿越到聊斋世界中成为了一个普通书生。在这个王朝末世、鬼狐横行的黑暗世界中,他读书、科举、修仙,一步步走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