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500000001

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

一、人物概述

西北“五马”自清朝末年到全国解放前夕,是大西北叱咤风云的人物群。为使脉络清晰,先概略地介绍其主要人物。

他们都是甘肃河州人。河州,即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这块地方,秦汉时称枹罕,从南北朝的北魏时期直到民国初年称为河州。其地域,西以小积石山与青海交界。黄河自青海迤逦奔来,经积石关流经州内北部地区,南以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为邻,有老鸦关、土木关、槐树关相通,东隔洮河与临洮县相望。大夏河自南而北纵贯腹心,注入黄河,这就是郦道元《水经注》中所说的漓水。境内冈陵起伏,川塬交错,山河襟带,地形复杂,自古以来为各民族交汇和争夺之区。居住在这里的,有汉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多种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的半数,其中回族占有很大比重。回族和东乡、保安、撒拉等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早自唐宋时期即开始迁来,而元朝初年迁来的最多,至今已千年的历史,故而境内清真寺很多,且有著名的清真大寺。由于伊斯兰教派纷繁,历史上不断出现教派纠纷,而又往往易为反动统治者和野心家所利用。马家军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中起家,之后夤缘时会,屡变不衰。民国以来,逐渐称雄于西北。据不完全统计,民国以来,河州一地先后出现了省长7人,军长9人,师旅长38人,厅长、专员、县长数以百计。其中除少数汉族以外,绝大多数是回族,且都是马姓居于首领地位。其核心被人们称之为“西北五马”。但“五马”不过是个概括的称呼,其中有“老五马”、“小五马”之分。“老五马”指清末民初曾任甘肃诸镇守使的马安良(甘州提督)、马福祥(宁夏护军使)、马麒(西宁镇守使)、马廷勷(凉州镇守使)和马璘(字玉清)①。“小五马”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来至解放前夕割据一方或拥兵略地的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和马仲英。但如按其割据或活动的地域来分,则又分别称之为“宁马”和“青马”。“宁马”即曾统治宁夏的马福祥、马鸿宾、马鸿逵;“青马”即曾统治青海的马麒、马麟、马步芳。至于马仲英,实是“青马”系统。因此,所谓“五马”,不过是个概略的说法,并不是太确切的。要之,这是一个拥兵略地的人物群。各马有基本的共同之点,但相互间也有不少矛盾之处。他们都是河州人,除马璘(玉清)为河州东乡的东乡族人以外,其余都是河州西乡的回族人。他们所统军队和官职,多为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相互间又多姻娅相亲,“一荣俱荣,一枯俱枯”,有共同的利害和共同的敌友。所以他们往往在关键时刻相互支持,一致对外,维护其共同利益。但在权势、地盘和资财面前,他们之间又各不相让,即使是父子兄弟之间,也是钩心斗角,彼此防范。所以他们有时为亲为友,有时为敌为仇,关系相当复杂。但如追根溯源,按其发迹的家族世系来分,实是三大世系,即“三马”:一是马占鳌系,一是马千龄系,一是马海晏系。

先说马占鳌系。

马占鳌(1830—1886),字魁峰,一字鼎臣,回族,经名阿卜都里阿则兹,河州莫尼沟人。先世本陕西大荔县人,清初经商于河州,遂于此定居。马占鳌少时学伊斯兰经典,24岁在大河家(今积石山自治县属)开学当阿訇。清同治年间河州回民起义反清,马占鳌被众拥为领袖人物,率领回众纵横陇右。清朝钦差大臣左宗棠率清军前来镇压时,马占鳌以小胜为资本,率众降清,被改编为河州镇马队左、中、右三旗,马占鳌为三旗督带兼中旗旗官,受六品军功顶戴。河州回民此次起义即被扑灭,马占鳌从反清的领袖人物一变而成效力清廷的官员。官至补用总兵,督带镇南马步全军,常被派遣平定和处理甘、青一带蒙、藏部落起事和纠纷。他威武多智,当地人如此形容他:“河州马军门,威武若大神。当时闻其语,而今见其人。”光绪十二年(1886)二月二十一日因病去世。子三:长安良、次国良、三毓良。

马安良(1844—1918),原名七五,经名阿卜都里默直底。同治年间向清纳款投降时,左宗棠为之起名为安良、表字翰如。并被左认为义子。父殁继统其众,以补用游击督带镇南马队三旗。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随董福祥镇压河湟之变,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等逃至西安,马安良率部赴陕扈驾,日夜巡逻,殷勤备至,博得慈禧之欢愉。后历任总兵、甘肃提督。辛亥革命时顽固保清,衔清陕甘总督长庚之命,率部东向,与陕西义军激战。清帝逊位,甘肃宣布拥赞共和,马安良始率部回撤兰州,又摇身一变而成革命新贵,拥兵干预省政。胁迫甘肃省议长李镜清去职,旋又怂恿马麟(字勋臣,即马麒之弟)派人将李镜清刺杀。之后,因受甘肃督军张广建的排挤,率部回驻河州,民国7年(1918年)11月病故。有子5人:长廷佐、次廷佑、三子廷勷、四子廷贤、五子廷×。除廷勷、廷贤外,余无足述。

马廷勷(1889—1929),字少翰,清末贡生出身,举“孝廉方正”,人称“三少君”。先在其父军中为挂名管带,后任中军统领。民国以来,在北京为总统侍从武官,就读于燕京大学。父殁继统其众,任凉州镇守使。1928年马仲英河州起事。马廷勷亦起事于凉州,旋被西北国民军击溃。马廷勷只身投奔蒋介石,蒋为用以反对冯玉祥,任其为讨逆军第十五路总指挥,实为空衔,旋即调为上将参议。未几,被冯玉祥捕获,杀之于焦作。马廷勷在四堡子(今积石山自治县属)有宅,今其宅之围墙尚存。

马廷贤(1896—1959),字立汤。人称“四少君”。曾在其兄廷勷部任旅长,驻于河州。1928年与马仲英同时起事,自称总指挥,被西北国民军击败之后,率残部东据天水,称霸陇南。在天水屠城,杀害各族人民7000余人。1921年所部被川军、陕军击溃,马廷贤出走天津。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河州,住于刘集(今积石山自治县属)。解放后,因民愤极大被镇压。

马廷斌(1898—1981),字全钦,马占鳌之孙,马国良之子,曾任马廷勷部团长、马步芳部旅长。后还河州,居于四堡子,为富家翁,待人处世较宽,在四堡子兴办中学一所。1949年解放时,曾为解放青海、新疆出过力。历任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民委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81年3月病故于兰州。

马占奎(1858—1940),字星垣,马占鳌从弟。清武举人,庚子年随马安良勤王,官至总兵加提督衔。民国时为陆军中将。后在马仲英起事军任总指挥,子五:长朝选,在马麒部任统领、营长,为马步芳之岳父。次朝俊、三朝杰、四朝儒、五朝伟,朝伟即马丕烈,曾任青海省财政厅长。解放时,马丕烈受王震将军之命,为解放青海出力,后任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甘肃省农林厅副厅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

主任,民革甘肃省委主任。

再说马千龄系。

马千龄(1826—1910),字松坪,河州韩家集阳洼山人。祖、父累世务农。千龄始以贸易致富。清同治年间参加回民起义,为马占鳌的谋师之一。陕西回民义军“十八大营”败退至河州,驻扎于黄河南岸,欲攻掠对岸之官亭(今青海民和县属),马千龄为免兵戈涂炭乡里,前往劝阻,又嗾使马占鳌扬兵于野以迫之,“十八大营”不得不离境而走。以此为乡里所感。此后随马占鳌降清,被授予蓝领都司。宣统二年(1910)八月病殁,被清朝追封为建威将军。子四:福财、福禄、福寿、福祥。

马福财,清朝时任游击。子耀图为清朝参将,兆图为清游击,均于1900年在北京攻打使馆区时战殁。子雄图为民国陆军上校、骏图为民国陆军中校,孙敦礼为少将师参谋长。

马福禄(1854—1900),字寿三,体格魁梧,气力过人,12岁单骑逐狼,缚之而归。清武举人,武进士,点卫守备,以终养告归。光绪二十一年(1895)河湟之变,奉陕甘总督杨昌濬之命,募兵成立安宁营,任督带,以镇压起义回民。后隶于提督董福祥,并奉命办理河州善后事宜,累“功”为记名总兵。又随董福祥入京畿,任简练军统领。1900年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入侵,马福禄与姚旺、董陞官、马海晏等部,阻击侵略军于廊坊,短兵相接,双方各死伤数百人,侵略军不支而退,后马福禄随董福祥奉调进入北京城,防守正阳门,攻打东交民巷大使馆区,马福禄于阵前中弹捐躯,归葬于北京三里河,清廷追赠振武将军。从弟福贵、福全,侄耀图、兆图等亦同时捐躯,至为壮烈。子四:鸿宾、显图、负图、鸿仪。

马福寿,字静庵。民国初年曾任宁夏昭武军统领,后任宁夏省政府民政厅厅长、代理省政府主席等职。解放后返临夏家居,1956年病故,享年90余岁。子一:春元。

马福祥(1876—1932),字云亭,清武举人,随兄福禄从军,入京畿时为简练军帮统。福禄于庚子之役殉国,继统其众。后任靖远协副将、甘肃督标中协副将、西宁镇总兵兼马步第二标标统。民国初年任宁夏镇总兵、绥远都统。后归冯玉祥,为西北边防会办、航空署督办。又依附蒋介石,任国民政府委员、青岛市市长、安徽省政府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等职。病逝于自汉口赴北京途中。子二:鸿逵、鸿炳。

马鸿宾(1884—1960),字子寅。清时随叔父马福祥军中任职。民国以后,历任宁夏镇守使、师长、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甘肃省政府主席,后又任三十五师师长、八十一军军长、第八战区副长官、西北行营高参、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1949年9月,与其子马惇靖率八十一军起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历任宁夏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甘肃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1960年病逝于兰州。子七。次子敦信,字养吾,曾任师长、副军长,1949年起义后,任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二军副军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农业建设第一师师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等职。1969年病逝于兰州。三子惇靖,字立青,曾任八十一军军长,1949年起义后,任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二军军长、宁夏军区司令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74年病逝于兰州。

马鸿逵(1892—1970),字少云。早年随父从军,民国以来,在北京任总统及“洪宪皇帝”袁世凯的侍从武官。在宁夏、绥远任旅长、师长。后归冯玉祥任军长,倒冯投蒋后,任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宁夏省政府主席、第八战区副司令兼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甘肃省政府主席(未及到任)。1949年9月1日仓皇逃离宁夏,先住台湾,次年10月移住美国洛杉矶,1970年病死。子三:长子敦厚,曾任骑兵旅旅长。次子敦静,曾任师长、军长、宁夏兵团总指挥、代理宁夏省政府主席等职。二人均于全国解放前夕随其父外逃。三子敦仁早丧。

最后说马海晏系。

马海晏(1837—1900),字德庵。河州莫尼沟前川村人,同治初年迁居癿藏(今积石山自治县属)。其祖上务农为业,仅得温饱。海晏青年时期以“驮脚”为业,往来于兰州、河州之间;后又从事商业贸易,往来于陕、甘之间。由于当时路途常有匪徒出没,海晏遂习武自卫,常以“流星锤”制胜。后家道殷富,遂弃商攻《古兰经》。同治六年(1867)冬,与闵殿臣等起兵反清,共推马占鳌为统帅。海晏为先行官。同治十一年,马海晏率敢死队300余人,在太子寺(即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的新路坡击毙湘军总兵傅先宗。随马占鳌降清后,为中旗副旗官。后随董福祥驻防京畿时,为简练军旗官。参加抗御八国联军入侵及攻打大使馆区之战。慈禧太后西逃,奉命扈驾,在宣化追驾途中,因辛劳过度而逝世。子三:马麒、马麟、马凤。

马麒(1869—1931),小名尕七,字阁臣。17岁中武生,随父军中任哨官。在平定河湟事变中,获得六品军功牌。庚子年马海晏病殁,承袭父职,扈驾西行。慈禧由晋入陕,在风陵渡乘舟渡黄河时,风浪大作,马麒、马福祥等选习水士卒护卫掌舵,赖以安渡,后又护卫殷勤,得慈禧赏识。后回驻巴燕戎格(今青海化隆县)扎巴镇,隶属于马安良。后由马安良荐拔,为花翎副将衔循化营参将。辛亥革命中,随马安良入陕攻打义军;又与其弟马麟率部入宁夏,扑灭刘华堂、刘耀鲤、吴殿英等起义军,杀掠甚多,为舆论所谴责。后任西宁镇守使,建宁海军,独树一帜。1929年孙连仲为首任青海省政府主席时,马麒为省政府委员,仅得保存实力。次年孙连仲东调,马麒得以再起,任青海省政府主席。1931年8月病死于西宁。子三:步青、步芳、步瀛。

马麟(1873—1945),小名尕老,字勋臣。先在马麒军中任哨官,后营商牟利。辛亥革命之际,在马安良部任帮统,扑灭宁夏义军之后,被任为洪广营游击,但不肯就任,仍随兄到西宁,任宁海军参谋长兼右营统领。国民军刘郁芬主甘时,任河州宣抚副使。孙连仲主青时,任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后任甘肃骑兵第一师师长、甘肃剿匪总司令、甘肃省保安司令等职。马麒死,继任青海省政府主席。后被侄马步芳逼迫,交卸省政,以国民政府委员头衔归居河州癿藏,占据土地,称霸地方,营造园林,纵情享乐。子二:长步荣,字子波,曾有骑五军副军长头衔,居住于居集(今积石山自治县属);解放初,不为叛匪胁迫,踊跃输捐,为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协委员。次步援,字子仁,解放之际外逃。

马步青(1901-1977)字子云。早年在绥远都统马福祥部任职,后在国民军中任旅长、师长。1931年继马麟任骑五师师长,驻武威。1939年任骑五军军长兼甘新公路督办。后为青海柴达木屯垦督办,回驻青海。马步芳以其外甥马呈祥取代骑五军军长职,马步青蹭蹬失势,返回河州,广置田园,建东公馆、蝴蝶楼,作长久享乐计。解放之际仓皇携财外逃。后死于香港。

马步芳(1902—1975),字子香。幼随父从军。12岁即为甘边宁海镇守使署少校参谋,后历任营、团、旅、师、军长,集团军总司令,青海省政府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长官等职。1949年秋,妄图在兰州地区与人民解放军负隅顽抗,旋以兵溃势穷,逃往台湾,又移居埃及开罗。曾出任国民党政府驻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大使。1975年病死于沙特阿拉伯。子继援,字少香,因势得志,曾任八十二军军长、兵团司令。解放战争中,从陇东到兰州,与人民解放军对抗,终于在兰州战役中惨败,仓皇出逃。

马海渊,马海晏之弟,行七,人称“七太爷”,曾在青海马麒部任军职,抗战期间病逝。子马宝,又名九保,曾任宁海军骑兵第七营管带,又在绥远任营长,后回原籍,1928年被刘郁芬拘杀。子三:仲英、仲杰、仲福。

同类推荐
  • 光复之日

    光复之日

    这片战场,你就是战友的援兵。我也许看不见光复之日那望不到边的欢乐海洋,但我坚信,中华民族的光复之日终将到来!拼下去,直到把鬼子全部赶下大海。只要中华大地上还有一个武装的侵略者,我们这支队伍就不会停止对侵略者的杀伐!
  • 不朽兵魂

    不朽兵魂

    前世,林天歌亲眼目睹好友爱人的离世,直到那天他获得秘法重新回到21岁那年,那个战火四起,烽烟不断的战争年代,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
  • 夕阳下的步兵

    夕阳下的步兵

    为了躲避家庭变故带来的痛苦他毅然决然的报名入伍当了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一场战役给他心中落下难以磨灭的阴影。退伍后难以融入正常的生活,战争给他心里留下的创伤难以释怀。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伍步兵身边却发生着不普通的事。他该何去何从?并不是只有特种兵的生活才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中国步兵不比任何一个兵种差。本书将给您讲述一个90后参战步兵的退伍前后故事。
  • 偷天:乱世情仇

    偷天:乱世情仇

    这是一部家族史。在那个荒唐动荡的年代,祖辈的抗日之战、父辈的阶级之战、“我”辈的越战,那些湮没在历史的天空之中死难的人们所经历的龃龉纠葛、恩怨情仇......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元帅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元帅篇

    二战是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及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场从欧洲蔓延至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达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那么在这场战争中究竟谁是真正的主宰者?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谁是真正的幕后元凶?本书将以客观的笔触点评二战中元凶们所犯下的累累罪行,还原历史真相!
热门推荐
  • 殇式疑案

    殇式疑案

    人生总是这么无常,叫我反应不及,随后又痛彻了心扉……我十四岁那一年,家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妈因为难产,抢救无效死亡,孤单的我还在为即将有一个乖巧的女末女末而感到高兴,可迎来的却是如此大的噩耗与悲伤。
  • 北宋大文豪

    北宋大文豪

    高考落榜生王斌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间,从一个目不识丁傻不愣登的小傻蛋,摇身一变成了诗词歌赋无所不精通的大文豪。传统儒学与新兴理学思想的碰撞,骈文与古文两种不同文风的较量,保守派与改革派的争斗,北宋与西夏、契丹连年征战却败多胜少。北宋是一个文人治国的朝代,是文人最好的时代,也是文人最坏的时代。
  • 天之城

    天之城

    本作,是我构思了很久的成果,这里有穷屌丝,有高富帅,有白富美,还有高智商的的主角。异能丶魔兽丶无敌流等等,相信你们看了会羡慕嫉妒恨!写这篇小说连本作者也羡慕了!
  • 皇家童养媳

    皇家童养媳

    睿智高深的太后,才女出身的皇后,英明神武的皇帝,还有,一群美貌聪慧的后妃……嗯,原则上来说,这些其实都不关苏如绘的事,毕竟,她的目标不是嫁给皇帝。好吧,被选进宫名义上陪侍太后的苏四小姐,你的责任,是勾引到太子,成为未来的皇后或皇妃!
  • 桑榆情缘

    桑榆情缘

    县敬老院住着一对儿八十多岁的老男老女,据说恋爱了七十多年总是阴错阳差,没能结婚,最近在敬老院领导和好心人的撮合下,终于使二老圆了几十年的情缘,走进了婚姻殿堂。我虽然笔拙文陋,但二老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漫长的恋爱经历,使我为之动容与钦佩。促使我拿起笔把它写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二老苦苦追求人间真爱的悠悠情缘。为了更加详实的了解二老漫长的恋爱经历,我多次到二老的故乡---鹊山南麓的小山村采访,也许我的泪腺浅薄,每次采访都会使我泪洒前襟。当我挑灯伏案时,二老浪漫与心酸的情感经历,多次湿涩了我的双眼,使我无法写下去。限于写作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书中定有不足和谬误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本人不尽谢意。
  • 一路向阳

    一路向阳

    一个莫名的本子一场莫名的蜕变在那个小小的没有名字的小城里,那个小小人对这个世界有了别样的看法在这个大大的没有边际的世界中,这个大大的转变就这样悄悄的发生小小人不停留,不后退,不后悔,一路向阳。
  • 阔少请签字

    阔少请签字

    “哼!你个贱女人,当初千方百计地让我娶了你,现在居然敢给我出轨!我告诉你,你是我龙擎天的女人,就算我不要你,你也别想着勾搭别人!”龙擎天狠狠地捏着季馨儿的下巴,无情地说道。“龙擎天,既然你不爱我,为什么还要锁着我。”季馨儿双眼含泪,哽咽地说道。知道了自己的婚姻不过只是一场交易,季馨儿毅然决然地签署了离婚协议书:“龙擎天,你不就是想要我季家的财产么,我已经找律师把我手里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你了。现在,我手上有份离婚协议书,你签字吧。”
  • 西洋文明的本质

    西洋文明的本质

    本书收录了胡适先生的《西洋文明的本质》、《论中西文化》、《西洋哲学史大纲》、《人文运动》、《近代精神的先驱者——培根》等文章。
  • 修仙高手在校园

    修仙高手在校园

    胆小猥琐的蒋真,一次意外梦中得到了修真传承。逐渐摸索梦中修行之路。横行都市,驰骋花都。拳打各种装逼分子,脚踩各种牛逼二代。蒋真的座右铭。求不得便偷,偷不到便骗,骗不到便抢。
  • 风起尘归

    风起尘归

    这世间由来孤寂独往,但纵使百般伤痛,也仍为遇见幸福和欢喜而努力。你如风般温柔,也如风般强劲,与你纵横这世间江湖一场,也是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