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000000041

第41章 需求热情(4)

关于诊断上的问题,我不再讲下去,因为这似乎并不能帮助我们对人作更深的了解。诊断学上的困难以后再谈。痼疾性的、不能补偿的厌倦,可能是沮丧与精神分裂两种因素的混合,而混合的成分比例,依人不同。以我们的目的来说,诊断学上的名称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这些人往往有极端的破坏性。平常他们看起来一点也不厌倦,一点也不沮丧。他们能够适应环境,往往过得很快乐;有些人适应得那么好,以致他们的父母、老师赞美他们是模范。另外一些则引起治安人员的注意,因为他们犯下种种罪行,因此,把他们认为是“反社会的”或“罪恶的”,可是并没有想到他们是厌倦的或沮丧的。通常他们都会抑制自己,不让自己察觉到自己的厌倦,他们最渴切的是要显得完全正常,和大家一样。当他们来找心理医生的时候,他们会说,他们的困难是不知道怎么样选职业,或怎么样念书,但他们通常总是想装得和别人一样正常。要在这平静的、元所谓的表情下发现隐藏的病况,需要观察者具有关切的心和纯熟的经验。

艾斯勒所做的正是这份工作。在少年教养院里,他发现许多年青男孩患着他所谓的“无意识的沮丧”。以下我将举几个例子,说明这种沮丧是破坏性的起源之一,而且,在许多情况中,惟一解除沮丧的办法便是破坏。

一个住在精神病院里的女孩子,割破手腕,她说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血。这个女孩子觉得自己不是人,她对任何人都没有反应;她不相信自己能够表达任何情感,也不相信自己能够感受任何情感。缺乏兴趣和没有反应能力,没有看到自己的血才能让她相信自己是活着的,是人。

少管所的一个男孩把石头一块块地丢到汽车房的房顶上,让它们滚下来,想用头一块块的去接这些石头。他说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他感觉到一点乐趣。他5次企图自杀。用刀割最会让自己痛苦的地方,而每次又都让狱卒知道,好让自己得救。他说,痛苦的感觉至少让他觉得点什么。

另一个年青人说他“袖子藏着刀上街,当行人走过的时候,我就戳他们。”他看到被害者脸上痛苦的表情,觉得快乐。他也把狗带到巷子里,用刀杀它们,“只是为了好玩”。有一次他强调说:“现在我想我用刀子戳到那些狗身上的时候,它们尝到了滋味。”这个男孩子说,有一次在树林里砍木头的时候,他的老师与老师的妻子也在,他看到老师的妻子独自站在那儿,他感到极想把斧头插在她的头上。很幸运的,她看到他表情异常,因此从他手中把斧头要了过去。这个男孩17岁,有一张娃娃脸。有一个假期到少管所来工作的人,第一次看到他时觉得他很可爱,奇怪为什么他会在教养院里。事实上,他的可爱是自己操纵出来的,非常表面的。

类似的事情在今日的西方世界层出不穷,报纸杂志有时也会报道。合众国际社和美联社1972年发自阿利桑那州毕斯比的一则专电,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16岁的男孩,高级中学的荣誉学生,合唱团团员,今天被监禁在少年监狱里,他告诉警方他已经枪杀了他的父母,因为他想尝尝杀人是什么滋味。

警方在感恩节这一天,靠近道格拉斯,死者的家中,找到两具尸体:约瑟夫·路斯,60岁,他的妻子曲露,57岁。警方说,两个人都是在星期三晚上被猎枪击中胸部一枪毙命。路斯是一位高级中学视听教育指导员,路斯太太是一位初级中学教员。

古契斯郡的律师理查·瑞勒说,这个男孩——波纳德路斯——是“你可能遇到的最好的男孩”星期四向警方自首,在被询问的时候,合作而有礼。

“‘这些人(他的父母)越来越老了,’”瑞勒引用男孩的话说,“我并没有对他们发疯。我对他们没有敌意。”

“这男孩说,他想杀他父母已经很久了,”瑞勒说。“他想知道杀人是什么滋味。”

这些杀人事件的动机似乎不是恨,而是不可忍受的厌倦感和无能感,有这种感觉的人需要证明到毕竟还有人会对他起反应,还有人可以因为他而出毛病,他需要做出一些事来,结束天天不变的单调生活。杀,是一个办法,可以让他觉得自己存在,让他觉得毕竟还可以在另一个人身上产生效果。

关于沮丧性的厌倦,我们所讨论的只是心理学的层面。这并不是说神经生理学的异常因素不可以包括在里面,而是像布鲁勒所说的,神经生理上的因素是次要因素,而环境的影响才是决定性的条件。我相信,一个社会,如果整个的气氛是有希望的,而对生命的爱是人生态度的主流,则个别家庭中的情况即使不好,这种严重的沮丧性厌倦也不致于这么普遍,这么强烈。但最近几十年来,社会的气氛与态度正向相反的方向前进,因此变成了个人沮丧心理发展的沃土。

人有一种不同于其他动物的要求——发展他的性格结构;这种需要是来自人类特有的生存处境,就是人的本能配备越来越少。有效的行为本来必须当即去做,就是说,不因为过多的疑虑而拖延,而且在采取行动的时候,整个有机体的态度也需要相当合一。前面考特兰所说的黑猩猩,却处在犹豫不决的困境,由于他缺少决断性,行为便比较无效。

这样推想可能是有道理的:人比黑猩猩的本能决定性更小,因此,如果不能发展出一种东西来替代他所缺乏的本能,在生物学上就是一个败笔。这个替代物必须具有本能(复)的功能,让他能够像被本能所推动一样去行动。这个替代物就是性格。性格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人的力量都在这个结构里组织起来,以追求人的目标;它依人的主要目标为准,来推动人的行为:我们说,一个人依据他自己的性格“本能的”行动。用赫拉克里图的话说,性格是人的命运。守财奴不会考虑他是该节省还是花费;他被驱使去节省和囤积;剥削性——虐待性的性格,则骗使人去剥削;虐待症者被控制他人的激情所驱使;爱与创造性性格的人则不得不去为爱而努力,为共享而努力。这种受性格的驱使力与努力,就各个当事人来说是那么“自然”,以致他们很难相信别人会和他们十分不一样。当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时,会认为跟自己不一样的人是人性的畸形或出了常轨。凡是能够敏于判断他人的人(这当然比判断自己还难),总会觉察到某人的性格是虐待性的,或破坏性的,或是慈爱的。他会在外表的行为后面看到永久性的特征,因此,当一个破坏性性格的人行为上表现得像慈爱的人时,他会感觉到不真诚。

问题是,为什么人类会发展出性格,而黑猩猩不会?答案可能是某些生物学上的因素。

从最早的时候开始,人类各群体就生活在非常不同的环境中;地区不同,而每个地区之内,气候与植物的基本变化也不同。自从“真人”出现以来,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力,虽然也有一些来自遗传,但分量却相当少。人类越是发展,适应力就越少来自遗传,而从四万年以前到现在,遗传上的变化实际上等于零。然则环境的不同却使每个群体的人类必须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适应的办法一方面是学习,另一方面是发展“社会性格”。社会性格是这样产生的:每个形态的社会,都必须把它的人性能力以特有的方式来运用,以便那个社会能够有效的运作。一个社会如果要运作得好,它的分子必须愿意去做不得不去做的事。这种把普遍的心理能力变为特殊的“心理——社会”能力的过程,就是以社会性格为媒介。这就是说,社会性格的形成,主要是文明使然。由父母的传递,社会把它的价值观、规定、命令等等传给新生的一代。可是人猿类没有语言,他们不能象征符号、价值观与观念;换句话说,他们缺少形成性格的条件。概括地说,性格是一种人类现象;只有人类才能为自己失去的本能适应力创造出替代物。

在人类生存的历程中,性格的获得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必需的事情,但它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地方,甚至使人类处于危险的境地。性格是由传统所形成,它使人不必诉诸理性就去行动,结果,碰到新的环境便不能适应,甚至背道而驰。比如说,国家至上,这是老式的社会性格所造成的观念,到了原子时代,这个观念却给人类带来了全体毁灭性的危险。

要了解恶性侵犯,性格概念是一个重要的关键。一个人的破坏激情和虐待激情,通常是结构在他的性格体系之内的。比如说,一个虐待性的人,虐待驱使力是他性格结构中的优势部分,策动他以虐待的方式去行动,惟一限制他的,是他对自己生存的关怀。一个具有虐待性格的人,他的虐待冲动一直是活跃的,等待适当的机会和适当的借口发泄出来。这样的人几乎完全符合娄仑兹的流体模式,因为性格根源的虐待症,是自行流露的冲动,寻找时机以“嗜欲的行为”表达出来;如果没有现成的时机,就去制造时机。最重要的一点,虐待性的激情,根源是在人的性格,而不是在种族的进化所演化出来的神经组织;因此,它不是人人与共的;只有性格相同的人,才有相同的虐待激情。以后我们要举一些例子,说明虐待性的和破坏性的性格,以及它们所必需的条件。

同类推荐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辨

    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辨

    本书探讨了中国思想史或教育史上的人物,大体上可用“哲人”来概括他们,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也有相对没那么出名的陈白沙、容闳、徐复观等。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庄子思想新探

    庄子思想新探

    本书先编选庄子书中典型性文章加注加译,作为学习中的主要读书。其次在以此读本为依据的基础上,再加入我讲课中的分析介绍和一些更新资料,以写成讲义。在此次成书时,我对这些文章进一步加上注释和能人讲解,使中青年读者能了解其愿意和进一步探索出哲学思维规律上的经验教训以及文学上的写作技巧等。所以此书对于提高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研究,是有帮助的。
热门推荐
  • EXO之女王归来

    EXO之女王归来

    有些歌……听了前奏就喜欢上了有些人……看了一眼就爱上了那颗跳动的心终究属于谁?【此文与现实有不同处】
  • 草丛三基友之超神学院

    草丛三基友之超神学院

    如题:在那古老的符文之地,居住着一些格局特长的战士和一些普通的人民,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然而好景不长。天灾?不是黑暗军团!他们信仰死神将掌控宇宙!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做。他们的到来使得符文之地死伤殆尽。一位伟大的神不忍心符文之地就此灭绝,遍救下了那些还在顽强抵抗的战士们,把他们的灵魂送到了三亿年后的地球。并令流浪法师流老师在地球创建超神学院等待他们的归来。我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夺心攻略:金主追妻36计

    夺心攻略:金主追妻36计

    一个离婚女,一个钻石男。她眨巴着大眼睛:“你又想当金主,又不想救我爸,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他唇角勾笑:“除了救你爸,都可以答应你!”她气得炸毛:“滚!”这前脚才出狼窝,后脚又入虎口。他捧她上天:我要当你一辈子金主!她恨他入地:做梦!你才是害得我家破产的幕后黑手!前夫和金主,反复纠缠。亲情爱情,阴谋阳谋,真相揭开,令人诧异……她到底缺少了哪一部分的记忆?
  • 武林修仙传

    武林修仙传

    侠,何为侠?侠之小者,除恶扬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怪侠,何为怪侠?行为怪异不羁,纵横江湖,逍遥武林,唯我古逍遥!且看一代怪侠古逍遥如何纵横江湖,逍遥武林...
  • 盛世小民

    盛世小民

    他,林一凡,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年代;他,不愿做王侯将相,只想在家相妻教子;他,以文成名,以商养家,以工济世;
  • 天神动

    天神动

    白千羽一个平凡的赏金猎人,偶获秘宝,从此踏上一段轰杀各种绝色天才的逆天之路,打破桎梏,冲破天地限制,登临巅峰。一将功成万骨枯,武耀天下我为王!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是伟人,是政治家,也是读书人。作为伟人的毛泽东,他在书海中畅游,汲取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识见和思想,凸现出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他有繁忙的党务、政务,读书不可能没有选择,不可能没有倾向。作为读书人的毛泽东,他又确有读书人的本色和癖好,表现出与一般政治家的不同。
  • 青梦闻歌

    青梦闻歌

    我一直以为我走的路和你是一样的,一直傻傻的走着,到头来却发现我错了方向,那你可愿等我?
  • 颠覆经典:穿越之我是秋香

    颠覆经典:穿越之我是秋香

    什么,什么,我就是传说中的秋香?那么我的唐伯虎呢?那个长得和前世情人一模一样脸庞又多情的华安?那个神神秘秘,神出鬼没的华瑞?还是风度翩翩,气质儒雅的王爷?可是唐伯虎一定会点秋香吗?秋香一定中意唐伯虎吗?在封建的古代还能找我真正的爱情,还能坚持寻找真爱的勇气吗?(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尽头另一个我

    世界尽头另一个我

    沐淋菲的十七岁只有密友阡墨影,是她整个世界唯一的支柱。只要墨影需要,她必会义无反顾。可是,阡墨影的十七岁爱上了一个不可能的人,一个使得她张扬的青春划上惨烈的句号的人。他是杨辰漠,他是绝望的孤魂。他的插入,让沐淋菲小小的世界倒塌支零破碎。墨影此生最爱的少年杨辰漠对沐淋菲的执恋,沐淋菲一步一步的沦陷,永生友谊之路裂开缝隙,层层误会,圈圈疲惫。墨影冷然逼走沐淋菲,可是,她却目睹密友阡墨影躺在血泊中,再也没醒来了。带着绝望和痛苦,离开这座决裂的城,直到七年后,又回到这座见证她青春死亡的城。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至死密友,她值得你赴汤蹈火;亦,也会有一个执著无悔的少年,他只为你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