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4500000006

第6章 人生的经济学均衡

什么是均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一种结果,这种结果意味着事物处于优化的稳定状态;二是指一种过程,意指事物向优化状态的过渡。

人生的经济学均衡,就是意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生的各种“投入”与“产出”的优化过程及优化结果。

人生的目标:一生总效用的最大化。这种追求总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是人类生存本能的一种自然和理性的恰当表现。

其中,一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来世者,其一生仅指现世,其追求的人生目标是现世效用的最大化;一种是有来世者,其一生不仅指现世,而且也包括来世,其追求的人生目标是来世和现世效用之和的最大化。

假定: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效用偏好结构。这里包含两个设定:一是设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效用偏好结构,不同的人其效用偏好结构可能是不同的,这里也不排除有些人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效用偏好结构。二是设定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效用偏好结构是固定的。这一设定与前一设定相比,具有较大的不合理性,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一个人在一生中其效用偏好结构是时刻在变的,效用偏好结构本身就是一个时间等众多因素的一个多元函数,这里之所以假定每一个人其一生效用偏好结构是固定的,主要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同时,这一设定也并不对研究结论构成实质性影响。

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曾说过,生活就像奥林匹克赛会,聚到这里来的人们通常抱有三种目的:有些人摩拳擦掌以折桂,有些人做买卖以赢利,但还有一些人只是单纯做参观者,冷眼静观这一切。这里反映的情况就是效用偏好结构的不同。具有相同目的的人,其效用偏好结构可能大致相同,但也并不排除具有不同效用偏好结构的可能性;具有不同目的的人,其效用偏好结构肯定是不同的。

在假定每个人效用偏好结构固定的前提下,这时,每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就是:追求在特定效用偏好结构约束下一生效用的最大化。

可设每个人在t时的效用函数为:U=U(SI,MI,SP,MP)

其中U代表每个人在t时的效用水平,SI代表一个人在t时的精神收益,MI代表一个人在t时的物质收益,SP代表一个人在t时的精神支出,MP代表一个人在t时的物质支出。

精神收益表示一个人来自如安静、孤独、社会评价、社会荣誉、道德、社会成就感、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收益。这种精神收益构成一个人效用函数的重要变量。物质收益表示一个人来自物质产品方面的收益。诸如衣服、食物、住房、汽车、货币等方面的增加,都有助于增加一个人的物质收益。物质收益也是效用函数的一个重要变量。

一个人除了有物质和精神上的收益外,还实际存在着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出。物质上的支出与精神上的支出刚好表示与物质上的收益和精神上的收益相反的事实。这两种支出也是影响一个人效用函数的两个重要方面。

一个人会在时间内均衡配置精神和物质等各种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以期实现总效用的最大化。

这里一个人是否有来世的观念,对其现世的行为有重大影响。如果一个人认为有来世,他可能对现世的某些行为进行一些控制,以期求得来世的高额回报。这种控制行为对现世的其他人可能会产生一些好处,如有些人为什么节欲,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来世升入天堂,同时,节欲这种行为对社会又具有一定的良性作用。当然,有些控制行为并非对社会中的其他人有好处。如果一个人认为无来世,其行为将是赤裸裸地追求现世的效用最大化。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一个人会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谋取一切利益,同时,他也会尽可能地保护好自己在现世人群中的“面子”。因为“面子”是自己活在现世的一张“护身符”,是一张在人群中往来的“通行证”。所以,相信来世的人,可能更看重自己的行为与自我感受,而不会去更多理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我是为来世的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但相信无来世的人,虽然也是为自己而活,但他不可能不顾及“面子”,即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因为这个形象直接会影响到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行为,从而会直接影响他在现世的收益。所以,无来世者看重“面子”与“人情”也是一种理性选择,其目的仍是自我现世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在一个人效用偏好结构稳定的情况下,一般对于物质收益或精神收益而言,都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人穷志短”反映的就是人们在物质收益极度缺乏情况下的一种表现。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相对较高,而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相对较少。所以,就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就是在物质丰富的情况下,人们对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就变小,相比,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就变大。

当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都无限时,这时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多多益善”,不存在替代现象。现实存在的具体情况是: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既有限,又无限,是一个针对不同效用偏好结构的相对值,是一个与主体需求有关的量。所以,在现实中,二者既存在替代关系,又存在“多多益善”现象。

一般有这样一种情况,人们为了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必然会尽可能多地消费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存在着不同的供给水平,这种不同的供给水平决定了人们对其消费的难易程度。

另外,一个人的精神收益又是其精神支出和物质支出的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SI=F(SP,MP)

同样有:MI=E(SP,MP),即一个人的物质收益也是其物质支出和精神支出的函数。

其中,F和E代表不同的函数形式。

问题是函数F和E的具体形式是由什么决定的?答案是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不同的游戏规则将导致不同的F和E的投入产出模式。人们常说:好的制度可以将鬼变为人,而不好的制度可以将人变成鬼。这里反映的就是制度对人自身投入产出行为的影响作用。人的本质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不同的社会制度将导致不同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模式。如果一个社会制度导致的结果是作恶成本小而收益大,行善成本大而收益小,则人们必然会趋向于作恶而不是行善。所以,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这里引申的又一个命题是:社会应不断地鼓励制度创新,任何对创新的压抑都是对人类文明的极大犯罪。所以,好的制度对人类的作用是双重的巨大:一是可以有助于生产更多的物质产品,增加人类的物质收益;二是有助于生产出更好的精神产品,以增加人类的精神收益。人类应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体系,以保证社会健康的运行和发展,借以推进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个人问题都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制度问题,只有社会制度实现了均衡,个人才能实现人生的均衡。每一个人的均衡,其实质体现的是社会制度的均衡。

社会制度如何均衡,笔者认为应满足如下条件:(1)制度体系核心应体现公正原则。应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应当让对社会最有贡献的人得到最好的回报,这样,社会的运转才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机制。(2)社会应当为每一个人提供最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这样,理性的人可通过更大范围“投入产出”的配置,以期提高实现人生均衡的可能性。(3)国家应重点扶助弱势群体。现实社会总是存在强势和弱势。这时,对弱势的保护就是一个突出问题,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对弱势的保护是其责无旁贷的义务。国家本身就具有强势地位,如果国家能真正起到保护和扶助弱势的作用,这时,就更有助于社会向均衡化方向发展。当然,现实的国家也是由大量的“经济人”实际操纵的,能否真正起到保护弱势的作用,尚须制度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前面我们的讨论都假定每个人一生的效用偏好结构是固定的。其实,每个人在一生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效用偏好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时间t的一个函数,即:U=U(t)

也就是U本身就是t的函数,u随时间而发生变化,这时,一个人的效用函数可重新写为:U=U(SI,MI,sP,MP,t)

问题是,u虽然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但t本身并不是U改变结构的实际决定因素。改变一个人效用偏好结构的因素主要有:(1)原有的效用偏好结构。(2)生理因素。(3)职业改变。(4)社会影响。(5)自然环境因素。

由于一个人一生中效用偏好结构是不断改变的,这时,一个人一生的奋斗目标应为:

一个人在实现其均衡目标时,其坚持的基本决策原则是:边际收益:边际支出。具体讲就是:边际物质收益+边际精神收益=边际物质支出+边际精神支出。

人生的均衡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从一生总效用的角度看,其均衡的目标是实现一生总效用的最大化(这里对相信来世者而言,其一生的概念包括来世),这一层次的均衡属于总体均衡的范畴;还有一个层次的均衡是指一个人在局部的时间区间内和局部的“投入产出”空间内所实现的均衡,这一层次的均衡属于局部均衡范畴。由于每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不可能对未来总有一个十分明确的预期,所以,现实中每一个理性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寻找局部最优,以期实现人生的总体最优。但局部最优之和并非等于总体最优,这就是人生的困惑,也体现了人生的辩证法。

人本身是具有发达理性的动物,如果信息是完全确定的,从总体和长期的角度看,人类自身可寻求到总体最优均衡。但问题是,人类虽然具有发达的理性,但人类并不具有完全确定的信息。一方面人类生活在确定性之中;另一方面,人类又生活在更多的不确定性之中。这种不确定性构成了人类理性的限制条件。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使一个人虽然有可能实现人生的局部均衡,但未必能实现人生的总体均衡。

人类面对不确定性,如何解决,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增加知识,来提高认识世界的确定性;二是通过完善制度系统,来增加人类活动的确定性。“假定规则知识是全社会共享的,在这个意义上,这些规则是社会中的普遍知识,那么一些参与者相信他们能够合理准确地表述有关其他经济参与者将做什么的必要信仰。通过这种方式,制度和文化要素解决了源于策略行为的相互依赖的不确定性问题。因此,为了解释经济变化,我们需要关注这些规则的内容方面的变化。”(Knight and North,1997)“制度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反应,它们节省了稀缺的认知资源。”(Loasby,1999)“制度的存在构成了不确定世界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如海纳提出的,制度起因于个人在面临不确定性时所做的努力,通过限制人们的有效选择并因此使行为可预测,从而减少不确定性。没有制度就没有秩序、没有社会、没有经济、没有国家组织。”(Knight and North,1997)

同类推荐
  • 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小米的神话既看不懂,又跟不上,究其原因是不了解粉丝经济、品牌社群,更无从下手。而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突破口,正是粉丝经济。
  • 崛起之路:庆阳发展战略研究

    崛起之路:庆阳发展战略研究

    本书共分为八章,其中包括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经济发展现状评价、中长期经济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煤炭资源开采和发展战略、其他主要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以及优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条件等内容。
  •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本书重点评估了全国、不同区域及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小及增长情况,分析了影响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素的弹性和贡献率,设定了全国和粮食生产区实现2010年及2020年粮食安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测算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要素投入,剖析了粮食物流业的现状和问题,粗估了生产区和主销区政府储备粮的比例。
  •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民机行业的小兄弟一跃成为行业翘楚这一奇迹背后的故事,生动地描述了公司如何克服多国合作伙伴之间的体制矛盾和政府压力,展示了公司在世界民机市场上挑战强者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全书可以说是欧洲民用航空工业整合的发展简史,是欧洲航空工业与美国航空工业的竞争简史。
  • 国际市场营销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在选择同样性能和价格的商品的时候,“美国制造”这个标签往往是决定他们取舍的微妙因素,这就是本土品牌的价值。
热门推荐
  • 神纹至尊

    神纹至尊

    少年梁羽,一朝神纹觉醒,掌震四方乾坤,拳破八方天穹,更是走上惊天逆袭之路。既然修炼神纹天赋神通,我就应当就成神纹至尊。对待朋友,以酒肉相待,对待敌人,以刀剑相对。两把断刀斩,也未必能斩去心中的一丝忧愁。
  •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要太随意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要太随意

    别太任性,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生活就像踩高跷一样,当你站得越高,反而越是危险,而当你站得越低时,却能够更加稳定安心。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姿态,需要隐藏自己的锋芒,只有低调的人才能够更加安全地面对生活,才能够谋求更多的生活机会。只有低调的人才能够在无形中去创造最大的价值,才能在无为中有所得。
  •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曲素诀辞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阴六阳

    六阴六阳

    少年人一无所有,凭借着自己一个人在这乱世拼搏,最终得悟天道。
  • 鬼事灵探

    鬼事灵探

    大难不死,让我结识了一位活死人,从此踏上离奇的灵媒之路!捉参仙,拘婴灵,灭鱼怪,驭巨鸟,遣阴兵,品狐媚……与鬼斗,其乐无穷!
  • 第一甜心:总裁的上门娇妻

    第一甜心:总裁的上门娇妻

    和同学打赌,结果她被一个恶俗女人在酒店里狂追。失魂落魄下,她不知道冲进了哪个房间,撞见一场好戏。她躲在房间里不能出去,只能安静地站在那里当观众。可惜,她注定当不成观众,连道歉都被曲解成别有用心!观众成了主角,她成了餐后点心!
  • 一根香肠闯阴阳

    一根香肠闯阴阳

    我是一个化妆师,原本给活人化妆,在经历了那件事之后我开始给死人化妆,最后我却不得不给……别人化妆用笔,我化妆用香肠,抓鬼也用香肠,跟女票......也用香肠。
  • 仙影无踪

    仙影无踪

    一入仙途,深似海,在凡人与仙的交界线上,退一步,永世为凡,进一步,为仙,也可能是万劫不覆……
  • 忍者之道

    忍者之道

    一个迷失了自我的人,不断的追寻证实着自已的忍道新人新书,求指点
  • 大学斗争

    大学斗争

    你是否真正认识过大学?大学就是个小社会,斗争是唯一生存下去的路。错综复杂的关系背景,纷繁多样的手段话术,真假虚实的表演动作,究竟将上演怎样的戏码?张小玥是一名普通的大学女生,因为舍友的几句话,和不关心自己的男友分手。不想在竞选学生会主席团的时候竟然碰见了……慢热型小说,请耐心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