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1800000014

第14章 “灵魂折磨”,步步收拾允禩

允禩是康熙帝的第八个儿子,向来都很有心机,精明干练,善于笼络人才、收买人心。因此允禩历来有礼贤下士的美名,受到朝野内外许多人的拥护。连雍正都不得不承认,八阿哥允禩和其他诸弟相比更加有远见卓识。因此在雍正眼里,允禩的能量最大。雍正在惩治允禩的过程中迈出的第一步,是出人意料地任允禩和他的追随者马齐。

在康熙帝死后的第二天,雍正任命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叫人为总理事务大臣。他对诸位大臣说他自己居丧期间,心绪不宁,因此臣下有什么事情启奏,除了十分紧急的事务之外,都交给这四个大臣,如果他有什么谕旨,也会通过这四个大臣传出,以便处理好各项事务。

允禩和马齐二人是死党,允禩又是以前夺储呼声最高、实力最雄厚的一个集团的首领。在这个时候,雍正面对自己的政敌,不仅委他以重任,还在同一天将他和与允祥一起封为亲王。雍正优待允禩,任用他的支持者,同时也优待允禩的亲属以及先前的部下。允禩的儿子弘旺被封为贝勒,在诸皇侄中地位和荣誉为最高。允禩的母舅噶达浑出身辛者库(奴隶),康熙时噶达浑并没有因为允禩和允禩母亲良妃的原因被放,雍正即位之后将他贱籍削去,放为一般旗民,还赏他世袭佐领的官衔。允禩的党羽贝于苏努,自从被康熙帝指斥勾结允禩以后,一直没有得到重用,雍正在封赐允禩的第二天,就将苏努晋爵为贝勒,不久又封他儿子勒什亨为署领侍卫内大臣。就连与允禩关系密切的闲散宗室佛格,也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允禩别的党羽贝勒满都护、佟吉图等人也依据他们本身的才能录用了。

雍正继位初期极力拉拢允禩,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这只是表面现象。雍正此时刚刚当上皇帝,虽然他早在做亲王时就已经开始参与国家的政事,对朝廷形势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治政思想也已臻于成熟.但他毕竟是一位新君,在还没有稳定人心的时候就贸然发动对兄弟的打击容易招来群臣的反对,从而断送了锦绣前程,雍正自然不肯如此冒险。再加上允禩的同党胤禵此时还握有重兵,更不能轻易打草惊蛇。

当然八阿哥允禩心里也明白,他目前虽然得到了雍正的重用,加官进爵,可事实上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晋封为王爵时,他的妻子心直口快,就忍不住说出了真相:“加官进爵又有什么可喜的,不知道哪一天就掉脑袋哩。”允禩也深有同感,曾经对亲近的人说:“皇上今天对我百般的恩宠,谁知道明天他不会杀我呢!”

允禩的追随者阿灵阿之子阿尔松阿也深知这其中的凶险,因而在接到雍正封他为刑部尚书的谕旨时,怀疑这是雍正借着这个职务来制造开罪他的理由,借机杀掉他,于是跪地叩首不敢接受者,吓的汗如雨下。

身为兄弟,允禩当然很了解雍正的政治主张和治政作风,明白自己迟早是要被整治的,不过允禩毕竟比别人大度一些,只抱定得一日的荣华,且受用一日的态度,今朝有酒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至于以后会怎么样,那就随他去吧。

这个时候雍正是怎么想的呢?以雍正的性格,他做这样的重要决策,自有深意。当然这之中不排除暗藏杀机,但是,也不是没有笼络允禩的诚意在内。雍正也想通过他来影响允禟、允禵等人。当日允禩和他妻子怨愤的话自然也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但他仍不动声色,仍然对允禩抱有为我所用的一线希望。所以,不但对允禩本人加官晋爵,除吸收为位尊权重的总理事务大臣外,还命令他掌管理藩院和上驷院以及工部的事务,摆出一副宁愿人负我,不肯我负人的姿态。这就是雍正的高明之处了。

雍正曾经说过:“以允禩之才,不可不用,但绝不能用其心。”他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允禩真心诚意地辅佐他,解散党羽。可是,允禩仍然我行我素,更不愿疏远允禟等人,同时他也猜透了雍正的心思,就是绝不敢动杀机,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雍正就不仅会孤立了自己,还会留下恶名。

允禩确实是个富有心机的人。有的时候,他对雍正交办的事,办得好,那功劳就归自己,干不好,就让雍正承担。他也因此博得了德才兼备的美名,故意让雍正承受苛刻的恶名。甚至有的时候,他故意把事办错,甚至写奏折时字迹潦草,以激怒雍正。

雍正实际上早就看透了他的意图。他想允禩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想触怒自己,自己发怒了势必会杀人,杀了人必然众叛亲离,这就正成全了他们的好事。因此雍正也故意不让他得逞。可以说,雍正对允禩是做到了先礼后兵的,他着实觉得这个人不好对付,笼络不见效,重惩又怕惹乱子,软硬都不行。有一次,他竟然斗气地对诸王和文武大臣们说:“你们中若有一人或明奏,或密奏,只要说允禩比我更贤能,能有益于社稷国家,我就毫不犹豫地把王位让给他!”

这当然是雍正的气话,但是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雍正深深感到允禩对他王位的威胁,深感自己权威不振,甚至还不如允禩在朝野有地位!

要知道,雍正为人,抱定了“忠我则臣,背我则敌”的原则。他对不肯臣服于自己的人,向来视为寇仇,反击起来从不手软!对于他最大的政敌允禩一伙,雍正最初使用的是各个击破的分化策略,迅速解散了他的党羽,这就避免了一场箭在弦上的皇族内乱。到了雍正三年来四年初,雍正见自己根基已经稳固,才变换了策略,由守势转为攻势,寻找借口,试图将允禩集团一网打尽。

对于允禩,雍正用了一种奇特的办法整治他。雍正元年初,年已九十岁的蒙古高僧哲布尊丹巴来京拜谒康熙灵堂,不久就圆寂了。雍正便命允禩带着允祉的儿子弘晟送他的龛座回蒙古。允禩觉察出了雍正想要对他有所行动的意图,最初以无力准备马匹行囊为借口,拒不从命。但雍正深知他家资富有,所以,迅速识破了他的谎言。无奈,允禩悻悻地上路,但刚到了至张家口外,便逗留不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允禩是个十足的贵族子弟,根本受不得寒风烈日,又明白雍正是在借这次外出为由惩治自己,必置之死地而后快,所以,就不愿再向荒漠行进。

实际上,雍正遣允禩到漠北蒙古,确实有明里让他出使暗地里惩罚他的成份在里面,但还不至于就此置他于死地,其中也有考验他是否服软的意图,如果此行他不辱使命,就有可能重用他。然而,允禩一错再错,抗拒君命在前,中途擅自逗留在后,继而又做佛事祷文,声称“雍正新君”是在对他明使暗罚,想置他于死地,使他主仆百余家小及夫妻父子两相悬望,见不了面,祈求诸菩萨大发慈悲。

但是不幸的是,允禩的祈祷文书不知如何就落到了雍正手上,这“雍正新君”如何如何的话已构成了对君王的大不敬之罪。这期间,雍正一直在等允禩臣服请罪,可对方却渺无音讯,不理不睬。结果,雍正下令将允禩调回京师,革去爵位,永远禁锢,同时,抄没他所有的家产。从上面的一系列事件我们看出,允禩落得这般下场很大程度上是他咎由自取,若是他能将眼光放长远些,不倨高自傲,或许还能凭着他的才智做出一番事业。

在对付允禩时,雍正采取了“灵魂折磨”战术,这种方式说起来比拿刀杀人更加可怕。一方面,他总在朝臣面前数落允禩不忠不孝的往事,以便使他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另一方面,使允禩处在动辄得咎的境地,总允许宗人府参劾允禩,二三年下来,劾疏竟有上百件,但每次又坚决表示,对允禩不罚俸,不革爵,不杀戮。他的用意无非是令允禩总在心惊胆战中度日,一步步搞臭他,使他在朝中毫无立足之地。同时,又对允禩一再恫吓,对拥护允禩的人或者大打出手,或革掉官职和爵位或流放或软禁或杀头,造成一种谁亲近允禩,谁就遭殃的气氛,从而大大地孤立了允禩。

可足即使在这样的状况之下,被降罪的之后的允禩仍不老实。他仍旧与远在西北的允禟书信不断,允禟有封信竟然写有“机会已失,悔之无及”的字样,后来被查抄,成为为他们俩定罪的重要证据。本来,他俩事先有约,书信看后烧毁。为此,允禟对允禩很是不满。因为雍正对他所作的这种种事情,允禩从怨恨雍正发展成为仇视雍正。雍正五年(1727)春,允禩甚至在禁所做镇厌之术,诅咒雍正快快死去,这一举动被随从太监孔进等人检举。雍正起初气得火冒三丈,声言允禩如果不将实情供出,即使有一句话掩饰捏造,就马上正法。允禩受到恐吓后,不但将诅咒皇帝事即行供出还把以前与允禟等人合谋做的不法之事合盘托出。了解了这些,雍正以为允禩的伎俩也不过如此,实在是个庸碌不堪的人,不能构成国家的祸害,于是就一笑而置之,仍旧将他免死拘禁。

综观雍正对允禩的态度,前后截然相反,确实是笑里藏刀,杀人于无形。允禩一开始便已料到了这种结局,他虽然竭力奔走,可是无奈到头来还是狼狈收场,仅仅因为他是皇上的兄弟,雍正顾及颜面难以下手,这才免得一死。

同类推荐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打了胜仗,而且是大胜仗,理应举杯庆贺,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 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 三分归晋

    三分归晋

    中国历史真正迷人的地方在哪里,有人从不读史,但却读魏晋风流。有人说:让我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魏晋:魏晋风流是人格精神与现实方式的统一,是时尚生活的历史写照。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本书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了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向人们展示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为人类的思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热门推荐
  • 往生有无

    往生有无

    这或许是一个会很乱的故事但是它或许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有天才的故事,但是你却不认为这是他的故事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或许你要质疑我的道听途和但是这却不是一个天才的故事,因为你不懂天才或者是束缚自己的智慧我是一个酒馆的老板,一个听着别人的故事,也记下别人故事的人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 群尸的自由

    群尸的自由

    身陷丧尸群中的人,最终的结局必定是被撕成碎片?或者……成为它们中的一员?李睿两者都不选择!逃出去!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同伴!不仅仅是自己和同伴,还带领着一群丧尸!是的!你没看错,带着群尸,逃出尸群!一切的一切都因为李睿身上的那件东西,和隐藏在背后的天大秘密……
  • 虚数战场

    虚数战场

    虚数世界!虚数战场!你的英灵遵从召唤而来,无需多言,只要像个英雄一样去战斗!这是一个每个人只有一个英雄的LOL,这是个完全潜入的moba游戏。在里面,你可以看到神话、小说、动漫、历史里的人物,你可以看到无数少年少女为了胜利拼搏。这就是虚数战场!
  • 蚀骨危情:陆少,别来无恙

    蚀骨危情:陆少,别来无恙

    陆慕辰恨盛知夏,恨到她死后都要挫骨扬灰,不允许她在锦城留下任何一点痕迹。可惜陆慕辰不知道,盛知夏重生后,不仅人在锦城,甚至第一天就已经跟他在一起过!
  • 非常梦

    非常梦

    本书作者选取了中国历史上的22个奇梦进行了解读,展现那一段段纵横捭阖、风云激荡的历史。包括“梦寐以求:武丁大王梦傅说”、“飞熊入梦:周文王梦姜太公”等。
  • 一望破城

    一望破城

    她,17岁,即将迎来高考,青春宛若花朵般绽放。他,29岁,万众瞩目的新锐影帝,处在娱乐圈的风口浪尖。本是两条永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但史诗战争爱情巨片《破城》的拍摄,却让彼此在戏中相遇。戏内,一位国破家亡的落难公主,被困于最后的城。敌军重重逼近之中,最后的勇士守卫着公主,也守卫着一份无望之爱。而戏外,一场不可能的爱情,也悄然而生,仿若在轮回中注定,隔着几世苍凉。他们隔着生命的河流,对望,爱情炽热如烟花般绽放,如此美丽。但横亘在两人中间的世俗落差,却成为了无法逾越的藩篱。
  • 凤尊天下

    凤尊天下

    永元十五年,先帝喜获长公主,三日后,长公主病逝。坊间传言,长公主乃是先帝南巡时所遇的青楼女子所生,那青楼女子极受先帝宠爱。十五年后,女子何怀瑜入仕,官至摄政王。五皇子澈继位,年号昌平,同日,摄政王消失无踪。昌平五年,左相夫人萧淑毓来京探访左相,其容貌竟与何怀瑜完全相同!昌平七年,慕容澈迎娶何怀瑜为荣国夫人。————她怒:“我竟从未想过你是这样一个无耻小人!”他笑:“不管怎么样,最后还是我得到了你。”最后,慕都城池上他望着身着战甲傲然而立的她。“终究,这一切都是不归路。”明明猜到了她可能是他的皇妹,当初为何还要娶她?他永远忘不掉那年关雎宫,她一身红衣立于桃花树下回眸而笑。
  • 武途

    武途

    杀人非我愿,只是如今魔戮天下,我唯有是仗剑诛之,以安天下!杀人岂我愿?只是别人要杀我,我唯有是以杀止杀,以保自身!
  • 婚宠溺爱

    婚宠溺爱

    她是单纯、平凡却又善良的女子,却在初入职场时,遭遇潜规则,仓皇逃脱,义气沉默,却换来更多伤害。他是副市长之子,骄傲且疏离,不愿借助父辈力量,独自成长。偶然撞见她被潜规则,他出手援助。命运之门悄然启动,感情开始交割不清,当人心的复杂,人性的丑陋,人情的冷暖,一一暴露在她面前,她又该何去何从?他不顾一切的守护和倾心的呵护,又能否收获她单纯的美好?繁华散尽,尘埃落定,他们又能否走过彷徨,牵手明天?
  • 圣魔之影

    圣魔之影

    在【艾雷布】大陆上,一千年被封印的『魔』重新出现在大陆,封印『魔』的英雄已经逝世,但新的英雄将会出现,古代英雄们的所留下的武器,将为新的英雄打开封魔之路的大门。——改篇至〖火焰纹章〗系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