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0600000001

第1章 军人使命(1)

1

硝烟在傍晚的阵地上缭绕,战士们在坑坑洼洼的焦黑的土地上收集着战利品,空气中夹杂着浓烈的血腥味儿……一场解放蓝河的激烈战斗刚刚结束。

1949年8月中旬,我西北野战军准备以三个主力兵团攻打蓝河城。战役开始前,彭德怀司令员将两支劲旅布置在了宁夏和西宁一线,它们的任务是在主力兵团攻打蓝河时,阻止国民党宁夏马鸿逵部和青海马步芳部增援蓝河,同时寻找战机歼灭敌人。在攻打蓝河的主力兵团里,西北野战军“英雄第一师”首当其冲地成了先锋队。20多年前,“英雄第一师”诞生于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严格意义上讲,“英雄第一师”的前身就是1927年底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20多年来,这支英雄的部队南征北战,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过无数次赫赫战功。考虑到蓝河是一个特殊的城市,不但一条黄河穿城而过,而且还夹在两座山的中间。国民党马家军利用蓝河独特的地理位置,把蓝河打造成了易守难攻的“铜墙铁壁”。所以,解放蓝河的先锋队也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英雄第一师”的头上。

经过一次次激烈的战斗,“英雄第一师”终于彻底打败了马继援的守城部队。蓝河解放了,这一天是 1949年8月26日。

此时此刻,插在阵地最高处的“英雄第一师”军旗,在霞光里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硝烟还未完全散尽,师长苏青林拿着望远镜走向了一辆苏式“嘎斯69”吉普车。他刚要上车时,一阵马蹄声传来,循声望去,一位年轻的战士快马加鞭朝他奔来。来人是司令员派来的,命令一师师长苏青林和政委马云天晚上十点赶到西北野战军司令部。

苏青林知道又有新任务了,很是高兴。他上车前,又望了一下士兵们正在打扫的战场,一股浓郁的火药味随风扑鼻而来,里面还夹杂着尸体的焦臭味。

近处的两个战士拣着地上的枪支弹药,无拘无束地说着想老婆想家的话题。苏青林焦裂的嘴唇上扯开了一丝笑意,不禁想起了陈雅玲,已经十多年未见她的面了,如今她在哪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一仗接着一仗地打,部队也一步步地向前推进,打完了蓝河,又该到什么地方去呢?他再次举起望远镜,又一次将傍晚的蓝河城拉近到了眼前……

此时此刻,苏青林似乎觉得到了天之尽头。

学生时“花褪残红青杏小”的稚嫩早已抹去,常是沉卧在“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艰苦险恶的战事里,清华园里至真至纯的诗意女子的容貌已然飘逝久远,如断线的风筝一般。眼下的一幕,带给他的不是胜利者的自豪,而是久违了的儿女情长……

吉普车碾过崎岖的战场,摇醒了苏青林匆匆的梦境,他不由得笑了,笑自己身在战场还如此多情,如果让政委猜出了他的心思,一定会难为情的。

师政委马云天还沉醉在这场战役的胜利之中,黝黑的脸庞上散发着黑亮的光彩,额头上的青筋因为刚刚经历过战事的艰险和胜利后的激动,还在微微跳动。

“司令员亲自召见我们,一定又有大仗打了。”苏青林兴奋地对马云天说。

马云天顿时摩拳擦掌,骄傲地回答:“咱们不但是西北野战军的王牌师,而且还是毛主席亲自创建的英雄部队嘛!”

苏青林望着沿途空荡荡的民房,不由黯然神伤:“可惜呀……”

马云天知道苏青林说的“可惜”是什么意思,也知道苏青林为什么这么伤感。是啊,如果陈俊雄师长还活着,此时他不定该有多高兴呢!

苏青林从上衣兜里掏出了一个被鲜血染红的小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边是一张照片,一个大约十岁的小男孩正冲着他甜甜的笑呢!照片下还有一张写着地址的纸条,他说:“政委,有件事情我想问问你,陈师长把儿子托付给我,他妻子哪里去了……”

看着照片上小男孩充满童真的笑容,马云天的眼睛湿润了:“陈师长的妻子早在三年前就、就牺牲了……”

苏青林轻轻抚去洒落在照片上的泪滴,慎重地把它重新包好,放入了上衣的口袋里。他擦了擦眼角迷蒙的泪水,吸了口气,接过马云天递来的点燃了的香烟,猛吸了两口,烟雾从嘴里飘出后转瞬消失在了车窗外头。

吉普车继续在蓝河的沙石路上行进着,周遭荒芜的风景顺着车窗徐徐而过,深深地吸引着他的眼球,远处光秃秃的山峦上几乎寸草不生,他莫名地对这山的荒芜产生了一种亲切感。这山下是不是藏匿着什么宝藏呢?唉,管这些干啥呢?现在首要的任务是打仗,解放全中国。等到全中国解放的那一天,他就要求脱下军装去搞地质,去完成他实业救国的梦想。如果有那么一天,他的目标不是在这里,一定是在蓝河以西。在清华上大学时,他就知道那里有个叫新川峡的地方,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下宝藏……

2

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办公室里,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正在给毛主席打电话,中共西部省委书记陈子云和省委秘书长钱一钟坐在办公桌的一边,兴奋地听着司令员在第一时间给党中央毛主席汇报胜利的喜讯。很快,话题就从战场转移到了战后的经济建设上。

毛泽东关心地询问道:“北平地下党推荐的那个苏青林怎么样?”

彭德怀回答:“是一员虎将啊!刚刚接替陈俊雄当了师长,我马上派他到新川峡去!”

毛泽东高兴地说:“你可要给我用好这个人,他可是科班出身的知识分子哟。清华大学地质系的高材生,让他在西北的有色金属工业建设中发挥作用吧。”

彭德怀点点头,对着话筒大声说:“主席,您放心吧。您早就讲过,解放全中国后,我们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生产,发展经济,让全国人民尽快地过上好日子!”

毛泽东风趣地说:“对!德怀啊,大西北穷啊!可大西北的地下资源很丰富。早一点把它开采出来,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也让地球那边的高鼻子先生们看一看,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土包子,不但会打仗,还会搞现代化工业建设嘛!”

彭德怀一边汇报一边望着身边的陈子云和钱一钟:“主席,关于新川峡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的建设工作,西北局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方案,我们打算让省委书记陈子云同志兼任新川峡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让苏青林同志任常务副总指挥,具体负责。详细的材料,我们马上上报中央!”

毛泽东爽朗地说:“好哇,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让他好好干!”

挂上电话后,彭德怀拿起红色铅笔走到了一幅巨大的西部地图前,他在新川峡的所在地重重地画了一个圈,俨然这是战场上一个必须夺取的高地。陈子云和钱一钟相视一笑,目光同时锁定在了这个红色的圆圈里。

彭德怀回过头严肃地说:“即将到来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你们任重道远啊!看看吧,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可以给新中国的建设带来曙光啊!因为,它的地下藏着可以照亮全世界的有色金属。”

陈子云自然熟悉这块生养过他的土地,回答道;“能够获此重任,是我们的荣幸。”

彭德怀点点头:“我希望西部省委全力以赴、排除艰难万险,配合苏青林同志完成这个建设项目,这可是国家交给你们的任务啊!”

陈子云感动地说:“是啊!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此刻,苏青林和马云天已经来到了西北局书记办公室门外,门口站岗的哨兵向他俩敬礼致意,苏青林和马云天还礼后,整整军装,大声喊道:“报告!”

彭德怀高兴地应道:“进来。”

苏青林和马云天精神抖擞地走进了办公室,礼毕:“报告司令员!一师师长苏青林、政委马云天奉命前来报到!”

彭德怀笑眯眯地还礼,望着两位爱将:“好家伙,你们来得好快哟!”又向陈子云、钱一钟介绍:“这两位就是我们‘英雄第一师’的师长苏青林同志和政委马云天同志。”

陈子云和钱一钟站起来与苏青林、马云天握手:“久仰大名。”

彭德怀又走上前来,向他们介绍:“青林同志、云天同志,这位是中共西部省委书记陈子云同志,这位是省委秘书长钱一钟同志。”

苏青林和马云天感到奇怪,心想,今天司令员介绍省委领导给他们认识,是什么用意呢?看这架势,一定有什么大的动作了。

彭德怀招呼大家落座,可是好半天了,苏青林和马云天仍然笔直地站着。彭德怀摆摆手:“站客难打发呀,坐吧。”

苏青林目不斜视地大声回答:“司令员,你还没有给我们下达战斗命令呢!”

彭德怀用手指点了点苏青林,笑着反问:“什么命令?”

苏青林顿了一下:“当然是作战命令了。”

彭德怀走到苏青林面前,双手拍了拍他的肩头:“亏你还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除了打仗,就没有别的事可干了?啊?来来来,先坐下!坐下再说。”

“是!”苏青林毕恭毕敬地坐了下来,马云天也随即坐下,却一脸的狐疑。

陈子云和钱一钟相互点点头,再看苏青林和马云天,两人身上的军人气质和风采使他们感到振奋。彭德怀踱着步,偶尔抬头看一眼地图上圈定的红色区域:“打了这么多年仗,新中国就要成立了,你们就没想想别的?”

马云天惊讶地张着嘴:“别的?”

彭德怀望着他们继续说:“我们共产党人夺取天下后,首先要搞工业建设、发展经济,让国家强大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苏青林似乎听出了一些端倪,脸上的表情一下子舒展开来,兴奋地问道:“司令员,是不是让我们进山?是把我们调到新川峡去吗?”

马云天一愣,不解地望望苏青林,又把目光转向了彭德怀:“进山?”

彭德怀冲苏青林笑笑,然后从桌上拿起一包香烟,递给了苏青林:“来,说说看,进山干什么?”

苏青林大方地抽出几支香烟递给了马云天等人。在烟雾缭绕中,苏青林饶有兴味地说:“新川峡的地下有的是宝,在西北搞工业建设,应该以开发地下矿藏为主。”

彭德怀听了眼睛一亮,笑容凝在眉梢:“好你个苏青林,怪不得北平地下党负责人点将点到了你的头上。你当兵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没忘了你学过的那些知识呀?”

苏青林将烟灰弹在了烟灰缸里,司令员的话,勾勒出了自己从大学到军队这十来年的历程,是战乱扼杀了他当初在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他心领神会地回答:“实业救国是我大学时的梦想,要不是为了打小日本,我早就是留洋的地质学博士了。”

彭德怀挥了挥手臂,面对两位爱将哈哈一笑:“好大的口气嘛!好!我现在就给你们下达作战命令!”

苏青林和马云天一听首长要下达“作战命令”,“刷”地站起来,两眼炯炯有神地望着彭德怀,立正待命,他俩的心绪立即进入到了临近作战的兴奋点。

彭德怀走到墙边,指着地图上圈定的红色区域:“你们的任务就是进军到新川峡地区,这里,就是你们一师未来的新战场!”

“是!”苏青林独自大声地回答。

“在这个新的战场上,要进行一场特殊的战斗!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你们在一师选调大部分干部战士,即可开赴新川峡地区,组建我国第一个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建设指挥部。”彭德怀表情严肃地放下了手中的红色铅笔,走到苏青林面前,喊道:“苏青林同志!”

“到!”苏青林望着彭德怀。

“由你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具体负责基地的建设工作!”彭德怀转身又对着其他人宣布,“总指挥由省委书记陈子云同志兼任!为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马云天同志为党委副书记,协助苏青林同志的工作!”

“司令员,那我们就没有仗打啦?”马云天满脸疑惑地把憋了好半天的话说了出来。

彭德怀笑着点点头走到了马云天面前,低声说:“马云天同志,西北解放后,打好有色金属工业第一仗,这么重大的战役,如果不是‘英雄第一师’,别人还轮不上呢!”

“那……”苏青林见马云天还要说什么,连忙用手肘暗地里捣了捣他,示意别打断司令员的话。

“你们回到师部以后,要做好‘英雄第一师’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在这之前,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彭德怀走到窗前,望着茫茫的夜色,寂静的星空下,战火的硝烟味已经淡化,部队的帐篷井然有序地排列在窗外的空地上,帐篷里的很多士兵将留下来,留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接着说:“‘英雄第一师’是毛主席最早创建的英雄部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我相信,你们会打好这一场特殊的战役!”

“是。”苏青林响亮地回答,“坚决服从司令员的命令。”

军令如山倒,马云天回答的声音却显得有气无力还带着勉强。这是怎么回事嘛?一支打仗打得好端端的队伍,一下子莫名其妙地到戈壁滩上去搞什么“工业建设”。这个苏青林也真是的,要是真正的作战命令你这么快接受也还罢了,可是这离开战场搞工业的命令,你应该和我商量一下再服从也不迟啊!当然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可你也不能这么痛快地离开战场呀!这军人离开了战场还是军人吗?

陈子云热情地走上前去,握紧了苏青林的手,关切地说:“青林同志,那可是个很苦的地方,你要有思想准备。不过,那里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这一点,马政委最有发言权。”

“陈书记,你说的是新川峡的吕九庄么?”马云天问道。

“没错。归汤县管,解放省城前,你和陈俊雄师长多次去过那里。”陈子云点点头,说起陈俊雄的名字时不由有些伤感。

“政委,你说说,介绍一下这个吕九庄。”苏青林对马云天说。

马云天移动了一下壮实的身躯,说:“吕九庄的村长吕泰山是一位绅士,他是解放军的好朋友。为了解放汤县,他大义灭亲,使我们基本上和平解放了汤县。”

“有这样好的群众基础,再加上省委的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就好开展了。”陈子云强调道。

苏青林还想说什么,办公室门外传来了通讯员“报告”的声音。彭德怀转过身,应道:“进来!”

通讯员走到彭德怀面前,把一张纸条交到了他的手中。彭德怀看了一眼纸条,高兴地说:“请她先洗一洗一路的风尘,累了也别让她睡下。你再去通知食堂,准备几个菜,弄一瓶好酒。一刻钟后我有客人要招待!”

通讯员迟疑地问:“首长,这都几点了,您要注意休息啊。”

彭德怀从衣兜掏出怀表,瞟了一眼,含笑地点了点通讯员的鼻头:“凌晨三点。啥意思,小鬼!执行命令!”

通讯员马上一个立正,不情愿地说了声“是”,便退出了办公室。彭德怀笑着摇了摇头,对苏青林和马云天说:“你们这是先打前站,随后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就会云集新川峡。这不,刚才野战医院的外科主任已经到了,由她负责组建你们的职工医院。这叫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啊!”

苏青林的情绪早已被彭德怀的话调动了起来,他激动地说,“想当初读清华时空有一腔实业救国的热望,现在终于可以一展实业建国的雄心了。”

“说得好!来,我们先看看新川峡的地形。”彭德怀引领大家来到了地图前,仔细给他们讲解、分析起来。马云天心里仍然是别别扭扭的,这个苏青林也真是的,为什么对这个“开矿”、“搞工业”这么热心呢?

3

几经辗转,陈雅玲终于来到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接待处。

踏着皎洁的月色,迎着西北深夜的习习凉风,她步履轻快地随着接待员来到了客房。接待员放下行李,对她说:“就是这里,请首长好好休息。”

“谢谢。”陈雅玲环顾了一下客房的陈设。

同类推荐
  • 小米开花

    小米开花

    既为女孩,打落地,就有一颗种子被播进心田,默默地埋好了。直到有一天,小米睡不着了。同龄的“二霞”已经胸是胸,腰是腰,屁股是屁股了;“胖涛”的小雀子“可怜巴巴”,还是压着咚咚的心跳看清了;“建设舅”的草叶抽动的游戏让她怕了,恼了;“嫂子”硕大的乳房被孩子衔着也被人们馋馋地觑着让她羞了——终于它“来了”,小米却怅怅的了。寂寞的,小米开花了。在成长的每一步,小米们怯怯地大睁着双眼,惴惴地试探着双脚,小心翼翼地迈出每一步。对无知懵懂的孩子,每一步都险象横生,她们走得跌跌撞撞。
  • 枭魔(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

    枭魔(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

    空空给就大娘治脚上的疮,可是总是治不好,便来到就大娘家一探究竟,谁知就大娘居然住在猪圈边,里面又潮又湿。全家笼罩在凶悍的儿媳妇淫威下,不孝的儿子“就够够”也毫不怜惜母亲。原来一切均由就大娘被仇家追杀造成的误会引起的。空空最终帮助就大娘智退仇家,化解了误会。《枭魔》枭魔出没,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面对枭魔无法确定的身份,行踪诡异的棺材,空空等人也陷入了困境。为揭开谜团,空空设计抓住枭魔,经过剥丝抽茧,引出了一段爱恨交织的往事。
  • 白话夜雨秋灯录4

    白话夜雨秋灯录4

    本书是《夜雨秋灯录》与《夜雨秋灯续录》的合集本。本书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古代世界,充满了想象力。本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文笔丽而不绮。
  • 我的爱情在唐朝开花

    我的爱情在唐朝开花

    宋辽无兵燹,澶渊二十年。公主远嫁,和亲路上遭缉杀;逆子弑君,北国宫中奏胡笳。常驱厉鬼缠身,幸有神人破阵。金沙滩,打草谷,叛军施诡计;南山洞,牵白马,群雄行玄机。黑影幢幢,谁袭野庙冒绝险?乱箭纷纷,可脱死牢求新天!深夜来客,各怀鬼胎;虎穴挥刀,同仇敌忾。善竟成恶,足证国舅老谋;爱终化妒,不负圣上隆恩。呜呼,残剑独饮家国恨,红颜长哭雁门关。为苍生,洒热血;春已到,情未了。
  • 魂行道2:东湖往生

    魂行道2:东湖往生

    和《魂行道 1》一样,这个故事依然发生在东湖边的女生宿舍……在东湖之滨的某所大学校园,有间破旧潮湿的女生宿舍。我就是住在宿舍里的女生之一,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像一切这样的故事一样,当我开始住进去的时候;当午夜的宿舍门莫名其妙地锁死的时候;当锁死的门下面的缝隙,会准时地有影子晃动,却没有声音的时候;当镜子里会在午夜十二点准时地浮现出一个影子的时候;当所有人都搬离宿舍,只有我还坚守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
热门推荐
  • 仙魔猎

    仙魔猎

    这不是一个老套的故事,这不是一个老套的男人!白昊一直都清楚,当世界再次面临末日的来到时,他需要成为那个拯救世界的男人!
  • 东升之阳

    东升之阳

    东升之阳!新人新书请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的晨曦徐徐涣散着,那一抹东升之阳逐渐缓缓照耀在他的脸上......关注微信号:szwx917,即的最新内容消息。
  • 东塘日札

    东塘日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婚久情深

    婚久情深

    结婚三年纪念日,却发现老公和别的女人滚床单,还说自己丑……婆婆强势逼离婚,三年婚姻换来一张离婚协议书,扫地出门却碰上只手遮天的大boss,吃干抹净还步步强逼。
  • 穿越之大勺也疯狂

    穿越之大勺也疯狂

    聂寒看到那老头后大惊失色,心里大声喊到‘这什么情况,这是哪里,莫非我穿越了?穿越??特么的哥们穿越了?靠。'一向泰山崩而不改色的聂寒如今面如土色,一直喃喃的说穿越了穿越了。
  • 大同书

    大同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夺宠

    夺宠

    宋楚惜没想到,随便救个人都能把小命给弄没了。再睁开眼时,她重生成了不受宠宫嫔,而那堂上之君……竟是她曾救下的少年。
  • 邪魅首席:前妻,乖乖跟我回家

    邪魅首席:前妻,乖乖跟我回家

    亲眼目睹总裁丈夫与别的女人抵死缠绵,可他不仅不认错,还说这是逢场作戏!好!老娘我今晚也要作一回这样的戏!天一黑,立马开门迎客,一群男人排队涌上来。谁知第一个登门的竟是这邪恶总裁!她还没来得及赶人,便被他逼到墙角……老婆,要和后面的那些人作戏,还是先让我来教教你吧……
  • 逆天特工妃:废物五小姐

    逆天特工妃:废物五小姐

    (正文完)她是紫荆大陆出了名的废物,家族的耻辱,更因貌丑无能,被欺辱至死,再次睁开眼的,是21世纪顶级特工,天都四强之首——紫云傲!废物?笑话!你见过会驾驭空气的废物吗?那些泼过我冷水的人我会烧开了还给你们!天下皆知,紫氏五小姐,左脸血色胎记,丑倾四方,可又有谁知,守宫砂破,毒斑消失,颜倾天下,风起云涌!她赚进天下财富,手握神力,不曾报复,却让陷害过她的人闻风丧胆,当21世纪的顶级特工穿越到这片紫荆大陆,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倾尽天下!他,是紫荆大陆闻名遐迩的鬼王皇君奕,出生便毒死了自己的生母,日夜药不离身,更被断言活不过二十……废物与药罐珠联璧合,共谱一世一双人的传奇。
  • 斑色如陶(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斑色如陶(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斑色如陶》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朴实|智慧的语言,记述了往日的生活轨迹,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深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