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8400000006

第6章 三魂香(2)

卢夫人依然裹了大氅,拜谢出门。

婉娘把玩了会儿玉如意,看到沫儿站在身后肿胀着脸儿,一脸鄙夷之色,嘻嘻一笑道:“正好,今晚沫儿的脸可以和卢护比一比啦。”

沫儿脸上的细缝里透出两点恶狠狠的亮光来。

这个果子不知道什么做的,沫儿口麻舌木,鼻脸肿胀,脑袋却清醒异常,直到三更时分才迷迷糊糊睡去,正做梦吃鸡腿呢,却被人从床上拎了起来。睁眼一看,婉娘嘻嘻笑着揪着自己的耳朵;耳朵竟然也是麻木的,并不感到很疼。

婉娘道:“等这颗果子的药性退了,文清还是再给沫儿吃一颗吧。你瞧,这样多乖!”

沫儿恼火地把她的手打开。

婉娘道:“走吧,我们今晚去看看卢护,瞧瞧他和沫儿谁的脸更象大饼。”

沫儿本想问,现在不正宵禁吗?无奈发不了声。朝文清挤了几次眼,奈何眼睛肿得像个桃子一样,挤眼也很难看清楚,文清又不会猜人心思,沫儿只得作罢。

出了大门,婉娘从怀里拿出一个极小的瓶子,往食指上倒了些什么,回身在文清和沫儿的眉心一点,一股辛辣的味道刺得沫儿的眼睛差一点流泪。辛辣过后,便感觉有一股清凉顺着眉间直达鼻端和后脑,异常舒服。

文清递给沫儿一件黑色披风。沫儿将披风裹了,一声不响地跟着。

此刻已将近子时,夜空静谧幽蓝,月淡星疏,身边洛水潺潺,蛙声阵阵,酒楼茶肆灯笼火烛逶迤闪烁,别有一番滋味。

即将走到新中桥,却听桥那边传来巡夜官兵整齐的步伐声,沫儿顿时紧张起来。婉娘和文清却如同没听见一样,只管照常走上桥,沫儿无法,只好跟着。

果然,一列官兵也正走向新中桥。婉娘摆手,示意文清和沫儿靠边,不要挡道了官兵的去路。沫儿大气也不敢出,眼看官兵一个个从自己面前走过,却如同没看见自己一样。

沫儿料想,婉娘点在自己眉心的香粉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就像那天就王掌柜用的腐云香一样。哼,等自己好了,一定要问出个子卯寅丑来。

过了新中桥,就是铜驼坊了。婉娘低声道:“快到啦。”

沫儿仍在想如何知道腐云香怎样救人,此时正好经过不知谁家的府邸,门前一行儿排开点着十个大红灯笼,整条街道照得如同白昼。沫儿唯恐被门房看到,低头疾跑,却见大红灯笼映照下,地面上竟然连个影子也没有。再看看婉娘和文清也不见影子,心中大奇。

走进铜驼坊,来到一处围墙外,婉娘道:“拉着我的手,闭眼!”

沫儿依言闭眼,似乎“呼”地一下,睁开眼睛,却见三个人站了一个花园内。

沫儿惊讶地望着婉娘,婉娘毫不掩饰得意之色,一副“服不服”的神态。

顺着花园的回廊,绕过中间的花丛,前面一所庭院灯火通明,隐隐有说笑声传出。

这自然就是卢大人的书房了。婉娘附耳道:“沫儿,你去瞧一瞧,这卢护可有什么古怪?我和文清去这边查看。”

沫儿瞪她一眼,却仍乖乖走上前去。一个老仆正端了一壶酒准备送进去,沫儿心想,刚才站在巡夜官兵身边都没被发现,灯光下又没有影子,这老仆也一定看他不到,就悄悄跟在老仆身后。

老仆放下酒壶,自行退出,沫儿则溜到一个窗前偷窥。隔着窗儿,果然见卢大人和卢护二人正在对饮,高谈阔论,侃侃而谈,态度极为亲密,并没有什么红衣女子。

但是确实有一股什么味道。沫儿仔细分辨了一下,感觉十分象雨后池塘的微微腥味。再认真看看卢护,周身似乎有些红色的气体萦绕不断。

正待继续看下去,有人在后面拉他的衣袖,回头一看原来是文清。婉娘笑盈盈地站在远处,摆手让他们过去。

沫儿心道,还什么也没看出来呢,怎么就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沫儿醒了,第一件事便是找了铜镜来照,却发现并不比昨天好多少,心里甚是绝望。

文清出去买了油饼油角,还打回一锅洁白如脂的羊肉汤来。

婉娘道:“好香的汤!应该多放些芫荽才是。”遂叫黄三去薅了一把新鲜的芫荽,洗净了放进去,汤越发香气四溢。

沫儿从昨晚到现在没吃一点东西,闻到香味恨不得扑过去连锅一口吞了。可是从喉部到口舌,麻木异常,连说话都不能够。文清倒是好心,给沫儿盛了一碗汤,多多地放了熟羊肉片。但沫儿嘴巴张不开,只能倒些汤水进去,白白糟蹋了半碗鲜香的羊肉了。

吃过早饭,婉娘收拾妥当了,便叫文清套车,沫儿仍旧鼻青脸肿地坐在文清旁边。

刚驶出街口,见对面一人一马直冲过来,文清停了车避让。

那人却勒住了马,大声道:“是闻香榭的车吗?”竟是一名女子,面如满月,体态丰腴,身着黑色窄袖锦边胡服,腰系金花刺绣钿镂带, 足登锦制软底翘头小靴,头戴着玄色玉珠幞头,端的是英姿飒爽。

婉娘打起车帘,说道:“正是,请问……”

话还没说完,那人朗声笑道:“在下公孙玉容,曾和钱夫人一起去过闻香榭,现在正要去贵处买些胭脂水粉呢。你上次推荐给我的,比皇家进贡的都好用呢。”

婉娘笑道:“原来是公孙小姐。”

正说着,后面气喘吁吁跑来两个年轻女子,看样子是这公孙小姐的丫鬟,也同样做胡服打扮,叫道:“小姐,老爷说了,不让在街上骑马……”

公孙玉容看到了沫儿,问道:“这是闻香榭新找的小伙计?怎么不找个漂亮点的?这个也太丑了。”伸手在沫儿的脸上摸了一把。

沫儿努力把双眼睁得大一些,好叫里面愤怒的光芒多透出一些来。

公孙小姐见沫儿面无表情,奇道:“哟哟哟,还是个哑巴。”

婉娘笑道:“公孙小姐,真是对不住,我现在急赶着出门,而且家里的存货成色都不太好,等过几天有上乘的水粉我给您留着如何?”

公孙玉容朗声笑道:“不急不急,你忙你的吧,我过几天再去。”回马扬鞭绝尘而去,两个丫鬟在后面急追。

沫儿气得要吐血。婉娘却在后面哈哈大笑。

文清问道:“婉娘,你说今天给卢夫人回话,我们昨晚什么也没发现,如何回话?”

这正是沫儿想问的,遂支起耳朵听。

婉娘道:“谁说要去回话了?我只是去问卢夫人要些东西。”

文清待要再问,却不知从何问起,看了看沫儿,挠了挠头,就专心赶车了。

不时,到了卢府大门。文清下去送了名帖,说是给卢夫人送胭脂水粉的。婉娘让文清和沫儿在车上等着,她自去了。

过了一刻功夫,婉娘喜笑颜开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包裹,叮当作响,显然是珠宝首饰之类。

一回到闻香榭,婉娘立马忙碌起来。一边安排文清去打水,一边带着沫儿去了前日吃浆果到过的花丛。

原来小径右边的假山后面全是奇花异草,竟然没有一株沫儿认识的。先是一片大喇叭花,有红、白、紫、黑四种颜色,叶子边缘有些不规则的波状浅裂或疏齿,闻起来有幽香,婉娘称这是曼陀罗花,花叶和果子有剧毒;旁边那些害沫儿到现在还不能讲话的,叫做“蛇吻”,花树一人多高,灰绿色的枝干光秃秃的,结节盘曲,没有一片叶子,倒象是一条条蛇纠结在一起;枝头垂下伞状果蒂,各结出一个紫红色的浆果,仿佛蛇的毒液凝成的水滴儿。最里面搭着一个花架,上面开满了一串串红的白的花朵。花朵呈风铃状,却从顶端伸出一颗血红的珠子,故叫做“龙吐珠”。

沫儿一边看一边惊叹,却再也不敢用手触摸。旁边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花儿果儿,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形态各不相同,沫儿只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看天色不早,婉娘道:“以后再让文清带你仔细来看吧,今天还是正事要紧。”说着带上一双白丝手套,摘了十二颗蛇吻果,又割开一株黑色曼陀罗花的枝干,将流出的白色汁液收了几滴到一个小瓶子内,笑道:“好了,我们回去吧。”

回到蒸房,黄三和文清正满头大汗,在笼屉上蒸着什么。

婉娘问:“蒸了多久了?”

文清道:“半个沙漏。”

婉娘道:“好了。”

遂取下蒸盖,将其中蒸着的两个竹屉子拿了出来,原来里面一个蒸的是木槿花瓣,一个是玫瑰花瓣。婉娘从怀着取出一束头发,用火烧了,留下灰烬备用。文清搬出一个碗口大的小石臼来,将婉娘摘的12颗蛇吻果捣碎了,与刚蒸过的木槿花、玫瑰花,及曼陀罗花的汁液拌匀了,重新放在蒸屉上。

又蒸了近半个时辰才停了火,黄三将蒸屉里的花瓣倒进一个大石臼里,和头发灰烬一起,细细地研磨。文清则端出一个蒙着细布的青玉碗来,将研磨好的糊状物倒在细布上。

沫儿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忙活,文清见他看的认真,便告诉他:“今天我们制作的是花露。首先要晒。我们这些花瓣是晒好的,所以今天就省了;其次要蒸,蒸呢,最主要是把握火候,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第三是淘。瞧,就是这个啦。”

研磨好的花糊里的汁液慢慢渗过细布,滴落在碗里,文清还时不时地拿一个铁木做的勺子在花糊中轻轻按压,如此过了良久,看到细布上的花糊已经干巴巴的,再也挤不出水分,才又从石臼里换了新的来。

一直到了傍晚,研磨的花糊才全部用完,玉碗里澄出大半碗红色的液体来,异香扑鼻。沫儿只道已经全部完工了,却见婉娘又取出一个小一点的青玉碗来,碗上面蒙着一层质地极细的白绢;文清将第一个碗里的液体慢慢倒入到小玉碗的绢上,过了一刻功夫,水分差不多都渗了下去,绢上留下一层细细的残渣。

原来这胭脂水粉,要想做好是极费功夫的。所谓的“淘”无非就是象榨油一样,把榨出的油里面的杂质滤干净。只淘一次,叫做“粗淘”;第二次叫做“细淘”;再“淘”下去,就叫“精淘”。

其间吃过了晚饭,文清和黄三便又回到淘房,沫儿仍然只能慢慢地吃些稀粥。婉娘拿出三个成套的玉碗来,递给沫儿。也不知这些碗是怎么雕的,光滑异常,差一点摔了。

婉娘笑道:“小心抱好了!要是摔坏一个,就要再签三十年的卖身契了!把它拿给黄三。”转身回房了。

这三个碗一个比一个小,最小的一个只有拳头大,上面都蒙了织物,沫儿更是认不得了,只觉得一件比一件的质地缜密。

沫儿小心翼翼地抱着三个玉碗来到淘房,黄三慌忙接住放在一边,然后取了最大的那个来。沫儿想,便跃跃欲试,想自己动手。黄三却摆摆手,指指旁边的石凳,让他坐着看;自己却将刚才第二个青玉碗里的液体倒在大白玉碗的织物上,等流完了,再倒入下一个……一直到最后那个小碗。

沫儿不能说话,又看的烦闷,正想找个事儿做,却见到文清红着脸,在蒸房的门后招手。

沫儿走过去,文清结结巴巴地说道:“都怪我不好,让你变成这样,还什么东西都吃不了。这个……”他指指旁边桌上。

桌上放着一个石臼,旁边丢着两颗桃核;石臼旁边的一个白瓷碗竟然盛着大半碗桃汁,里面插着一条麦秸杆儿。沫儿跳起来,嘴角抽动了几下表示笑意,一口气把桃汁吸了个干净。

文清在旁边喜滋滋地看着,道:“我中午去买菜的时候偷偷买的。”说罢,拉了沫儿,“走吧,花露快好啦。”

淘房里最后一个小碗里,盛着小半碗澄净透明的红色液体,比水略稠,比油略稀,香味清新淡雅,若有若无。黄三正在清洗那些个玉碗石臼,文清便和沫儿捧了小碗回到一楼中堂。

婉娘从楼上下来,耸起鼻子嗅了一嗅,皱眉道:“味道到底稀薄些。文清,带了无根之水去后园。”

文清抱着一个白色瓶子,沫儿打了个灯笼,一起往后园走去。池塘里蛙声一片,此起彼伏,清风拂过柳叶沙沙作响;间或有鱼儿跃出水面,将平静的水面荡出一圈圈的波纹。

同类推荐
  • 焦虑

    焦虑

    年轻的人口普查员马尔多,受命去一个名叫虚址村的地方调查。在寻访虚址村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重重谜团与接踵而至的焦虑,使他最终陷入一场令人窒息的噩梦中难以自拔……
  • 舍身崖

    舍身崖

    《舍身崖》是一部10部短篇小说的汇编集。小说题材广泛,既有作者对童年轶事的描写,也有对农村风土人情的介绍;既有借古人轶事来达到教育今人的良好愿望,也有对现实社会好人好事的歌颂,文字虽朴实却另有新意。
  • 星舞缤纷天下

    星舞缤纷天下

    天上的星星遗落在人间,也许最初会被尘土所掩盖,但污尘早晚会去,天星自会显露,那时,它夺目的光华必然照亮人间……
  • 宋瓷大碗

    宋瓷大碗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牡丹梦

    牡丹梦

    小说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有古有今、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哭有笑。《牡丹梦》的创作源泉,是兴洲那株鲜活的白牡丹,奇迹般地在塞外度过了三百二十八个春夏秋冬,引来无数的传说与梦幻。《牡丹梦》中有简有繁地写了满族历史和文化的孕育、兴起、强盛、衰落及传承中的一些人物与事件,参考和采集了一些史料,既有正史,也有野史,还有民间传说。这些人和事,都与兴州牡丹有着不解之缘。把他们写进《牡丹梦》,就当故事或是笑话看吧。
热门推荐
  • 金宫

    金宫

    她,本是官家小姐,一场变故家破人亡。年幼的她,身入罪籍,沦为掖庭宫的罪婢。她只想做蝼蚁,苟且偷生,老死宫中,奈何那一夜,他毁了她的清白之身,她醒后,冷冷的衾褥上,只有那干涸的落红。她恨他,恨命运,恨天下!她要报复!她极尽手段,毁了这天下!
  •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全书共分12卷128篇,全面概括了针灸史、脏腑经络、病因病理、俞穴、刺灸临床治疗各个方面,是一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宝贵临床经验的精华。
  • 剑情问天

    剑情问天

    这注定是要被历史铭记的大时代,绝世天才的强强碰撞,血染青天的旷世大战。沈傲不信天不信神,只信手中长剑。诸神如何?天道如何?誓要用手中剑令诸神拜服,让天道颤抖。规则?我就是规则!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 傲天星神

    傲天星神

    鉴于许多人的建议,与自己的体会,书需要修改一番,暑假过后再战,另外一篇玄幻,一定会更精彩!
  • 首席宠妻Nobody!

    首席宠妻Nobody!

    陆安染怎么也没想过,夜里无意挑逗的男人,竟然是前一天父亲带回家的那人。“安染,叫哥哥。”那一刻,她慌了神,在那人轻抿的薄唇之间,落荒而逃。以为能离开他的那一晚,成了她无法忘记的噩梦。她哭腔着求他,几乎绝望:“不要……不要毁了我。”可耳边传来的,却是他凉薄的笑意——“乖,听话。”他将她带入成年人的世界,让她在退缩中不得不接受。却在她真心爱上不顾一切时,弃她在无边的黑暗中——“陆安染,你很脏。”多年后他的婚礼,她盛装出席,笑靥如花:“哥,新婚快乐。”
  • 灵鉴异谈

    灵鉴异谈

    可以取日月,影万物,炤天下,冥感天地的昊月镜,伏寂千年再次现世;揭开遗落时空的神秘面纱;寻找寰宇九道的化外神游;跌宕的故事,玄奇的经历……
  • 人灾

    人灾

    致敬《三体》短篇小说《人灾》人类就像一种病毒一样,不停传播感染,唯有宇宙和人类的愚蠢是永恒的。--母皇曼恩
  • 契诃夫作品集:短篇小说·幽默小品

    契诃夫作品集:短篇小说·幽默小品

    本书是一本契诃夫早期短篇小说和幽默小品选集,译自1974-1983年莫斯科出版的《契诃夫作品和书信全集》第二卷《短篇小说幽默小品(1883-1884年)》。本书共有长短不一(从几十个字到上千字)的作品131篇。在契诃夫的早期创作中,幽默小品(包括诙谐、讽刺、嘲笑、批评揭露等“杂文”以及所谓“滑稽故事”等)占有很大的分量。不少作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随着作者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包括语言文字上)日趋成熟,作品的语言(特别是各色“杂文”的语言)有很大的进步:有的作品虽隐晦曲折,但言必有中;有的作品语言机智幽默,但直言不讳,以至酣畅淋漓。
  •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前常务部副部长高占祥先生寄语当代青年的重要著作。全书由121篇短文构成,以讲故事的形式,在修养、道德、性格等方面对当代青年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融古今中外学理人事于一炉,荟国学、西学、个人经验心得于一书。本书内容广博,堪称青年人生小百科全书,对当代青年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意思是道德修养堪称人生命的第二次成长,中国当代青年应该谨记心中。作者从一名印刷童工成长为共和国的部长、世界文化名人,本书堪称高占祥先生一生宝贵经验的总结和概述,值得每一位当代青年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