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4200000021

第21章 宣德皇帝

洪熙皇帝死去,“好圣孙”朱瞻基提前登上历史舞台,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需要告诉读者的是,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最好的皇帝,宣德皇帝在任的十年是明王朝最好的时期。

宣德皇帝不似他的先祖们****、冷酷,也不似他的后世子孙们懦弱、消极,这是一个既对文官推崇又对文官压制的君主。仁德之君并不是好皇帝标准,因为我们的帝国是一个形势复杂的帝国,既要面对来自北方部落民族的攻击,又要面对水患、流民问题,一个既行王道又行霸道的君主无疑可以称为标准,在这方面宣德皇帝无疑是出色的。

我们可以发现宣德皇帝从小就身体健壮,他很少生病,他生的虎头虎脑颇有英气,他的性格沉稳、自信,他有自己的想法但从不轻易表露出来,朱棣很欣赏他,经常带他狩猎,北征蒙古也把他带在身边,并且选用帝国最优秀的文人来给他授课。

朱瞻基从小就在北方长大,相对于南方那个陌生城市,朱瞻基更喜欢北平的空旷,那种习武的战场,他善骑马,能拉开大码弓。有一张著名的图片就是描绘明宣宗骑射的,宣宗骑在马上自由洒脱、神韵异常。

朱瞻基无疑是崇尚武力的,在朱棣死后他仍然保持着经常狩猎的传统,他甚至带着几个侍卫深入北京附近的山中打猎,充分展示了狩猎这一项活动的私密性。他也曾经亲自率领三千精骑从喜峰口出关进攻兀良哈所部可怜的牧民。

除了对军事活动发生兴趣外,我们这位皇帝还工于绘画,跟历史上其他皇帝一样我们的这位皇帝也对动物画感兴趣,大凡帝王都似乎对山水画兴趣不大,他们更专注于精致、近视觉的静物描绘,宣德皇帝的画作明亮、生动,善于表现动物的情感。

我们的这位皇帝不仅工于绘画,而且还精于其他乐艺,他甚至喜爱蟋蟀,他是明代第一位开始享受宫廷生活的皇帝,的确,经过明初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此时的大明朝已经政通人和、民生宽松,我们的宣德皇帝已经有条件享受这种宫廷生活,而宫廷画家的笔触也向我们生动的展现了这一宫廷生活的情趣。宣德皇帝乐而不嬉、欲而不淫、威而不苛,从他的那种自信而自乐的气质来看,他更有魏晋名士风范。我们还要提到的是宣德朝的青花瓷也达到了顶峰。

宣宗对于宫廷生活的眷念并没有妨碍他关注民生。在出游途中他遇见耕地的农夫,宣宗拿过犁推了几下便已感到很吃力,宣宗问道:“你们平日有空闲时间吗?”

农夫答:“春天耕种,夏天除草培土,秋季收获。”

“那冬天呢?冬天有闲吗?”宣宗继续问道。

“冬天还要服力役。”农夫答道。

听了农夫的话宣宗感概万分,回去作了《耕夫记》,记载了这次谈话的内容。宣宗还作了反映农妇劳动的《织妇词》,无论是《耕夫记》还是《织妇词》都反映了宣宗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切。

宣德八年正月,皇帝下令全国延长假日,从初一放到正月二十五,皇帝命令将皇宫内的灯笼全都点着,他还下令百姓也可进宫观看灯展。消息传出,京城百姓扶老携幼,熙熙攘攘进入皇宫看灯展,百姓们看着一辈子也看不到的无与伦比的宫灯惊叹到了极点。

宣德皇帝力图塑造亲臣爱民贤君的形象终是招致汉王朱高煦的不满,他开始上书指责宣宗重用文臣,乱了祖宗章法。汉王的上书使的朱瞻基和文臣们不安起来,因为朱高煦的上书影响到了文臣的利益,群臣顿时蛊惑皇帝除掉这个不尊重他们的藩王。

皇帝对他的这位叔叔一直很警觉,在他还是太孙的时候,他就开始跟他的叔叔针锋相对。事实证明朱高煦也并不是一个多坏的人,朱瞻基登基后,他还经常向皇帝提一些治国的建议,这说明朱高煦虽然被封在山东安乐这个小地方,但是他的心中依然装着天下苍生。在朱瞻基入继大统后,汉王跟朱瞻基本人的联系也不断,汉王也经常派人进京联络,但这些都被文官们解释为打探消息。

文官们开始不断给皇帝灌输历史重演论、斩草除根论。大学士杨荣第一个蹦起来,他劝皇帝亲征以避免当年李景隆平叛不利的局面。皇帝终于带着大军向山东安乐进发,围城数日后朱高煦开城投降,朱高煦被带到北京囚禁起来,跟朱高煦有牵连的文臣武将共有600多人被处死,流放的达2000多人。事情并没有完结,数年后朱瞻基前往看望朱高煦,愤怒的朱高煦踢了朱瞻基一脚,朱瞻基让人找来一铜鼎将汉王罩在了里面,天生神力的朱高煦竟将铜鼎举了起来,大惊失色的朱瞻基赶忙让人将鼎重新压了下去,并在鼎四周架上柴将朱高煦炙死在里面,我们英俊神武的汉王殿下就这样殒命在这个世界上。这段戏剧性历史的真实性已经无从可知,但事后,汉王的子孙全部被斩杀。

史书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是轻描淡写,但其血腥程度不亚于朱棣的靖难之役。我们所要知道的是此次政治事件导致朱系一脉尽诛,这在建文、永乐朝也是没有的事情。以仁德著称的朱瞻基杀起人来也丝毫不手软,洪武皇帝的《皇明祖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在明初的这两场血腥同宗残杀中中国的文官两次扮演了不光彩角色。

宣德一朝各项事业都处于收缩阶段,后人称宣德皇帝为守成君主,但“守成”不应该作为一个贬义词而存在,因为我们这个帝国过于庞杂,关注于内部就够这个帝国疲于奔命,如果再关注于外部只会拖跨于这个帝国。

到了宣德年交趾问题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从永乐年间起明王朝在越南北部这个地方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物力,依然没有取得大的效果,所有的人早已疲倦,但却又无人敢提放弃,因为这是关乎一个帝国尊严的问题。

宣德皇帝似乎要从更高的角度来对待交趾问题。宣德元年(1426年)皇帝召见了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皇帝表达了想放弃交趾的意思,皇帝的想法得到了两杨的支持,这一摆不上台面的想法终于在小范围内公开起来。很快数日后,皇帝又在褰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面前重提此事,此事遭到了褰义和原吉的反对,毕竟一旦放弃交趾意味着二十年之功毁于一役,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不说,死在交趾十万以上的孤魂答应不答应还是一个问号。但我们的皇帝似乎对于此事已经下定决心,他说道:“交趾南蛮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力不足供给,得其民不足使令。”皇帝的意见已经提前令群臣知晓,当然也传到了镇守交趾的成山侯王通耳里。

此时皇帝对于撤军交趾还没有一个通盘考虑,大约他只是开始有了这个打算,但事情的发展明显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宣德二年,安远侯柳升在倒马坡中伏全军覆没,成山侯在没有通告皇帝的情况下带着他的军队撤出了安南。

15世纪中国人对安南的干涉主义终于以失败而告终,终其原因乃是此地汉化程度过低,控制的成本已经大于收益。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沉没成本,中国人对于安南的占领付出的就是沉没成本,成本已经付出了,如果继续占领付出的成本只会更大。15世纪的这场干涉主义无疑给安南人民带来不可泯灭的心理创伤,无疑令我们的大明王朝感到深深屈辱,但安南的这个弱小民族以它追求自由独立、坚忍不拔的精神给我们的天朝上了生动一课。

虽然宣德年间各项事业都处于收缩中,但有一件事情无疑唱了反调,那就是郑和的最后一次远洋航行。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的最后一次远航启动了,远航的光环早已淡去,这次远航多多少少有些勉强为之的色彩,它已经无法令人们再兴奋,年迈的郑和最后一次迈向了那茫茫大海。当他看着那起伏的波涛,闻着腥味的海风,过往的峥嵘岁月浮现在眼前。

这次远航照例沿着既定的路线走了一遍,并且抵达非洲东北海岸,这次航行并不是由郑和独自完成,在郑和返航后,宦官洪保前往了麦加。关于郑和的最终结局,一说死于返航途中,一说死于南京。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更像是应付一次毫无意义的差事,的确,它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我们在这里提到这件事情主要是要弄清楚宣德皇帝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对他施政方针根本不符的举措。

明朝人在安南栽了一个大跟头,宣宗皇帝试图通过郑和下西洋的方式来挽回帝国失去的尊严,所以无论文官对于这一举措反应如何激烈,宣宗皇帝都是不遗余力的贯彻执行。但这明显是乏力的、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宣德年间早已经不具备永乐时代那种扩张的土壤。

同类推荐
  • 抗日战神

    抗日战神

    一个求职四处碰壁,穷困潦倒的苦逼大学生,无意间闯入了一个时光点,继而穿越到了1937年的后抗战时期。一个隐世的绝顶高手,不甘接受活活被砸死的命运安排,化为游魂,苦觅数十年,希望找到有缘人,祝他逆天改命。一只沉睡了数千年的上古神兽,无意中被人惊醒,于是,神兽择主而生,与它的主人同甘苦,共患难。一人,一鬼,一神兽,在那烽火战乱的年代,又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 无双城主

    无双城主

    当此乱世,群雄逐鹿,无双城主带你笑傲天下!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奋斗在明朝

    奋斗在明朝

    征服铸就辉煌,功勋带来荣耀。人民需要奴隶,大楚需要殖民地,天子渴望威加四海,而你们,是否也渴望荣誉和权利?勇士们,大楚需要你们的勇猛,人民需要你们的善战,这个世界即将聆听征服者的声音。出征吧!用你们的勇猛,用鲜血和杀戮来告诉这个世界,大楚威武!在你们得胜归来的时刻,天子将不吝裂土封茅,你们将获得荣耀、土地和奴隶,还有权利,你们将成为贵族。天子剑出,四海臣服!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同时,这也是一个征服者的故事。西元17世纪中期,在东方,汉人最后的王朝正在异族的铁蹄下苦苦支撑;在西方,白种人刚刚告别愚昧的中世纪,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这个世界正在上演征服和被征服。面对这千年不遇的大好机遇,李世杰用它的声音来告诉这个世界:我来了,我看到,我征服。大楚无双!
  • 一轮明月

    一轮明月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残酷、充满血腥的杀戮,是极其惨烈的人类自相残杀的悲剧,是血与火、刀光与剑影的代名词。而女人是深受造物主厚爱的,是水做的骨肉,充满柔情,万千娇媚,是温婉柔媚的代名词。从人性的角度看,女人是需要被保护的,美丽的女人应该远离战争。但是从人类的战争史看,女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战争,战争也从来不能离开女人。美女与战争似乎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战争因为有了美女显得阴柔美丽而富有诗意,美女也因为战争而变得悲壮、阳刚,成为一道美丽的彩虹。
热门推荐
  • 以修之名

    以修之名

    散人胖子莫名其妙修仙实录
  • 神族系统

    神族系统

    薛晨是成神后的自己留下的人类躯壳,是人性弱点的结合体:贪婪、胆小、好色、懒惰和恶毒等等。迫于形势化身席家大少席梦司,看这样一个祸害遗千年的废柴存在,是怎么样利用《神族系统》在美女、世家和规则之间活得有滋有味!美女,要救!没机会制造机会再去救;世家,要忽悠!我们组团去忽悠;规则,要打破!只有强者才有资格!!作为一个强者:你跟我谈素质,我跟你讲道理;你跟我讲道理,我给你一拳头;你给我一拳头,我去找打手;你去找打手,我去叫警察;你去叫警察,我贿赂大领导!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本少爷就让你吃!
  • 圣裁记

    圣裁记

    十二岁,便开始执行任务,杀人如麻,横刀立马。对于教廷史上最年轻的审判官雷·维尔斯特来说,似乎没有完不成的任务,但他却不得不为眼下的新任务头疼,然而一切的一切便是由此开始,一段喜忧参半的旅程,一条漫漫长路。在这风起云涌的兰德大陆,雷将何去何从?他的传奇,在此倾情上演!
  • 法典与魔血

    法典与魔血

    因为意外被送到了异界,可是他随遇而安的性格却让他过得很好。他有这一本神秘的黑书,上面有着恶魔的刻印。他逐渐的了解黑书的秘密,知道了那本黑书叫做恶魔法典。而持有这本书的人拥有着恶魔王族的血统。只有他可以成为真正的王者。
  • 狱血阿拉德

    狱血阿拉德

    阿拉德大陆仿佛一直与平静无缘,血之诅咒、卡赞左手……经过一场场令人作呕的杀戮之后,阿拉德好似进入了久违的平静之中,但是就在人们以为与那不详与死亡的象征——鬼剑士已经渐渐消亡之时,一个年轻的鬼剑士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最后一个鬼剑士,无论如何总是不能平凡的吧……
  • 倾世繁花

    倾世繁花

    女主穿越到三国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身怀绝世秘密,众多密探前来试探,女主不愿屈服,不愿成为一个属于男权社会的附庸财产,她抛下天真,抛下善良,抛下那深爱着自己的爱人,选择了权利的顶端。功成名就,看一地繁花,竟是满目荆棘,陪在身边的却早已不是当初那人了。
  • 因為愛所以愛

    因為愛所以愛

    把青春當成戀愛的資本,校園是美好的,珍惜自己所有的吧,等你醒悟錯過了太多失去了太多的時候,他將不能時光倒流。。。。。。
  • 绯红色日记

    绯红色日记

    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有一天,一如往常的平静日子,被纱也加姐姐带回的重磅消息打破,咦?公主要来我们家寄宿,这不会是在做梦吧……
  • 《毁容痴傻小皇后,皇上敢不宠老娘试试》

    《毁容痴傻小皇后,皇上敢不宠老娘试试》

    场景一:“南宫溟夜,老子是男的,男的!”某女正女扮男装的被某妖孽抱着。“没事,你是男是女,朕都喜欢”某妖孽很无耻的说。“皇上,人言可畏啊,别人都会说你短袖的。”“那我们就造出一个孩子来,让他们知道朕是不是短袖呗”某女无奈。第一场某女完败。场景二:“皇上,我是去灭子阳皇帝,不是去游玩”某妖孽正做着那华丽的马车,享受着好茶“确实不是游玩,要去见过岳父,哥哥啊,那老头顺便灭了得了”某女又单纯的无语,皇上,你不是冰山么?为什么嘴那么毒。第二场某女又完败。场景三:“麻麻,人家才七岁”某个萌宝卖萌中。“没事,早点接管好”某妖孽很无耻的扔下七岁的双胞胎儿女与媳妇游玩去了“我们这样好吗?”某女很担心七岁儿女“那我们不去了,和天下美食说再见吧”“去,果断去”为了天下美食某女很没节操的抛下了儿女,第三场某女完败。(新人发文,多多评论,多多意见,菇凉我会改的)
  • 从亭长到皇帝:流氓的胜利

    从亭长到皇帝:流氓的胜利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烽烟四起。农民、贵族、官僚、强盗、文人、武士,纷纷粉墨登场。攻城略地,纵横捭阖,巧取豪夺,尔虞我诈,最终获得胜利的,却是来自沛县街头的流氓——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