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4200000018

第18章 解缙的悲剧人生

永乐一朝,皇帝任用的文官皆是前朝位卑没有得到重用的文官,这些文官大多没有什么个性化色彩,在强势的永乐皇帝面前,无论是立储还是北征这样的事件,这些官员大都是以极其式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洪武、永乐两朝大都具备相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两朝都是文官被压制的时代。既然永乐一朝的文官跟洪武一朝一样没有什么个性化特点,那么我们对于永乐文官的关注还是从立储问题切入。明王朝是中国的文官思想意识迸发的年代,但那只是明中期以后的事情,洪武、永乐两朝文官具备后期文官性格特点的唯解缙一人而已。解缙的行为放在永乐时代叫“拎不清”,如果放在明代日后的岁月,解缙的行为根本算不上什么。毕竟国初的政治环境大大炯异于明代后期。

解缙是江西吉水人,十九岁那年得中进士。洪武皇帝非常欣赏解缙的才华,想把他培养成帝国的典范,好让世人知道朱元璋手下也能出名士。朱元璋对解缙这样的青年才俊也尤其喜爱,他私下里对解缙说朕与你“恩犹父子”,解缙对这句话当了真,实际上也确实是真话。

解缙开始上书指责朱元璋刑法过重、变度太繁,令人无所适从,应该说解缙的上书清晰的指明了洪武皇帝身上存在的问题。解缙的上书在沉闷的洪武王朝响起了一记惊雷,人们纷纷等着看解缙的结局,朱元璋对解缙的话并没在意,因为洪武皇帝只是将此当作童言。事实表明解缙头脑极其机械,虽然这次朱元璋没有处罚他,但他随后又陷入跟地方官员扯皮中,他弹劾了一名官员,最后甚至发展到为李善长辩冤。朱元璋意识到如果任由解缙发展下去,解缙最终会跌入政治漩涡而毁了自己,出于保护解缙的考虑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四年让解缙的父亲来京将解缙领回了家,并说十年后再用。洪武皇帝本想让解缙历练十年,希望这十年的历练能够让解缙明白世事,事实证明十年后的解缙依然不明白世事。

时间进入到了建文朝,解缙虽然重返官场,但依然得不到重用,只是以一微末小吏的身份存在于建文朝廷。才子的光环早已淡去,没人会注意到他。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后他的机会来了,由于在建文朝廷没有得到重用,他无须为建文效忠,当朱棣进入南京城后,他很显然会为新朝效忠,朱棣对于解缙这个才子的投奔欢喜异常,毕竟曾经的光环还在。

解缙在永乐朝是作为修书而存在,无论是修《永乐大典》还是重修《太祖实录》,解缙都是最佳人选。但永乐一朝一直有一个阴影,一个悬在所有人头上的达摩斯之剑,虽然没有人提,但它时刻装在所有人心中。它就是立储问题。

洪武时代本来没有立储问题,立储问题只是在朱标死后才凸现出来,后来洪武皇帝为了杜绝其他皇子觊觎皇位,最后严格按照宗法制立了皇太孙为储君。而永乐朝刚一建朝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显露出来了。朱棣一共有四子,第四子夭折,前面三个都是徐皇后所生,分别为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棣最喜欢的并不是皇长子朱高炽,而是皇二子朱高煦,朱高煦身材高大、相貌英武,像极了朱棣本人,靖难之役的四年朱高煦一直陪伴在自己左右,甚至数次相救自己于危难之中。

客观的来讲朱高煦是比朱高炽更适合当皇帝的人选,他英姿勃勃,有战场上的实战经验,如果他能当选,大明王朝的政治轨道必然继续沿着洪武、永乐的模式继续运行下去,中国的文官集团全面掌握朝政必然又被推迟,而这一推迟从历史的运行结果来看无疑会延长明王朝的寿命,但这一假设在永乐时代就彻底结束了。无论如何,皇世的后世子孙不可能永远从战场中厮杀出来,中国的权力结构必然还是会交到文官手里。的确在这个奉行儒家体制的国度,皇位的平稳过渡才是第一要务,皇长子被闲置对于帝国来说的确是一件襂人的事情。虽然永乐皇帝取得皇位的方式违背了儒家原则,但当他坐在了这个位置他又不得不遵循这一原则,但他内心仍在犹豫,平心而论他的确是想把皇位传给朱高煦。面对这种局面,皇帝开始征询群臣的意见。

他首问的仍然是解缙的意见。对于这个问题群臣显而易见的是支持朱高炽,无论从伦理道德来讲,还是从文官的利益来讲都是如此,解缙自然也如此。但朱棣仍然在犹豫,解缙开始打朱瞻基的牌。

朱瞻基是朱高炽的长子,从小就相貌英武、体格健壮,长相颇似朱棣,能文能武,朱棣行军打仗都将他带在身边。父亲的羸弱使的朱瞻基很早就有一种危机感,他性格平稳、胸有城府,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他的目光坚定、勇敢,他的意志决绝,他无疑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很多时候不是父亲在保护他,而是他在保护父亲。

朱高炽身体肥胖,走路不稳,需要太监搀扶,有一次朱高煦在后取笑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朱高煦话刚说完,就听见一个声音说道:“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扭头一望,原来是朱瞻基。

永乐十一年的端午节,宫中射柳时,朱瞻基不仅屡射屡中,当朱棣吟出“万方玉帛风云会”诗句的时候,朱瞻基随即附和道:“一统山河日月明”。

对于这样一位人物,他无疑是这个帝国最出色的继承人,既优于前世君主,更胜于后世君主,不错,朱棣的心中也是这样想。但是对于朱棣来说,朱高煦似乎也是一个最佳人选。解缙不断在朱棣耳边高声叫道:“好圣孙!”这种叫喊似乎促进了朱棣下决断的决心,但现在来看,朱棣选择最终立长子的原因还是从政权过渡的合法性来考虑。立长不立幼的确能够使我们这个国家保持他的稳定性,既使是最伟大的君主也不敢挑衅这一原则,它或许已经成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存在的理由。

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天下人终于安心了,但有一人的心仍没安,他就是太宗文皇帝——朱棣。

朱棣觉得自己亏欠了朱高煦,他希望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随着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朱高煦也被封为汉王,就藩云南,但朱高煦不愿意去那个遥远的边疆,他宁愿呆在南京。对此朱棣没有说什么,他一直有愧于朱高煦,朱高煦的这个请求并不算什么。朱棣给予朱高煦比一般藩王更多的封赐,而且规格日益隆重,竟隐隐直逼太子。大学士们坐不住了,第一个跳出来的仍是解缙。

“皇上,你不能给予汉王更高的规格,这让太子情何以堪啊!”解缙对朱棣说道。

朱棣听了这话勃然大怒,立即将解缙贬去了交祉省。

解缙跟皇帝的关系似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在极短的时间内君臣关系为何产生如此大的巨变,按说不好理解,其实如果把朱棣的内心世界理顺了,那么就好理解了。

虽然皇帝立长子为太子,但对于皇帝的内心却很失落,他觉得有愧于第二个孩子,所以他千方百计通过其他方式弥补。虽然朱棣接受了解缙的主张立长子为太子,但毕竟解缙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推手,可以说从立上太子这个时刻起,解缙就已经不容于皇帝。

对此汪广洋有深刻的理解,他知道李善长是帝国的缔造者,即使朱元璋想处理他,但这也是他们俩人的事,即便汪广洋扳倒了李善长,最终也会不容于朱元璋,所以装疯卖傻成了汪广洋唯一的选项,但不幸的是他仍然没有逃脱朱元璋的处罚。

从立储那天起解缙就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只是他自己浑然不知而已,由此可以看出此人对于世事竟暗昧至此。如今他又说出这番话来,朱棣对于他的不满开始总爆发起来。

实际上朱棣对于解缙并没有个人意见,解缙所说所作只是尽了一个人臣的本分,并无过错,朱棣对于解缙的处罚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那惶恐的内心,他因为没有立二儿子为太子而感到愧疚不安,他把这种情绪发泄到解缙身上,以图通过对解缙的处罚来使自己惶恐的心获得安宁。

事情并没有结束。永乐八年解缙进京办事,恰巧朱棣北征不在京中,解缙跑到东宫跟太子进行了一番交谈,他们具体谈些什么历史已经无从知晓,但我们知道的是朱棣从塞外回来后勃然大怒,立即将解缙押回南京关在锦衣卫诏狱。

敏感的时局,敏感的两个人进行了一次敏感的谈话不由朱棣不猜想。实际上这个时候太子的日子也很难过,朱棣经常不在京中,一直是由太子监国,太子的行事风格跟朱棣大为不同,一直遭到朱棣的不满,朱棣最忌讳的事情就是太子私交大臣,尤其是像解缙这样处于风口浪尖的人。

解缙在锦衣卫诏狱中大约受到了拷打,拷打的目的是让他交待同党,朱棣明显想扩大此案的波及面,给太子和群臣以警告。好在时任锦衣卫指挥使的纪纲是个文化人,他仰慕解缙的才华,才给予解缙特殊的照顾。纪纲经常向解缙请教一些文艺的问题,两人经常促细长谈,解缙在狱中作下一首诗:手扶日月归真主,泪洒乾坤望掖庭。身死愿为陵下草,春风常护万年青。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朱高炽的认同和那种融融君臣关系的向往。

所有的文臣包括纪纲在内都在寻找机会营救解缙,机会终于来了。永乐十三年解缙已经在狱中度过了四个春秋,这年的正月十五皇帝与群臣在午门观赏花灯时发生了火灾,禁军都督马旺被大火烧死,群臣立即上书建议大赦天下,以此冲销此无妄之灾,朱棣斜着眼睛看着这些官员,他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指挥使纪纲把解缙的名字藏在赦免人员名单中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他期望解缙的名字不会被朱棣所发现,但这显然是不成立的,朱棣看的就是解缙的名字。如果解缙的名字没有写上去,缙还犹可活,因为拖到朱棣死去,到了洪熙朝解缙会被释放出来,而且还会得到重用。可是这个名单一上去,解缙断无活的可能。人生的很多东西需要的就是等待。

“怎么解缙还在?”纪纲听见的是这么一句话。

纪纲的表情僵住了,他知道皇帝的话意味着什么,因为被解缙一案牵连进去的官员,已经有五位死去,皇帝对于这一案的主角解缙还活着感到不解。

纪纲默默的回去了,准备了一桌酒菜与解缙痛饮一番,然后他扛着烂醉如泥的解缙来到屋外,他望着漫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他将解缙放在雪地上,然后用雪将解缙活埋而死。大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的正月,我们的才子就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的季节凋零在南京的雪地里。

立储问题随着解缙的死暂时告一段落了,朱棣那因为立储而愧疚的心暂时得到了平静,他随后将朱高煦迁到山东就藩。

同类推荐
  • 宋朝张大炮

    宋朝张大炮

    一个顶级火炮技师穿越到了南宋时期,成了一个起义军小卒,他发现这个时代不安全。既有金国围剿,南宋暗中使绊子,更可怕都是成吉思汗即将带着蒙古铁骑横扫天下。作为一个火炮技师,他只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看家本事,开始放大炮了。“金国人来围剿?我炸得你人仰马翻!”“南宋拖后腿?我这暴脾气,你皇宫那火箭弹不是我发射过去的!”“高丽棒子和岛国鬼子,别以为我就治不了你了,我们的大炮足以把你们打回石器时代!”“成吉思汗,你有一万怯薛军,我有一万门火炮,谁怕谁?”“欧罗巴各国你们听着,告诉你们一句话,真理在我的大炮射程之内!”多年后,雄霸世界的张飞扬大声喊道:“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无数美女喊道:“张大炮又放大炮了!”
  • 三国之暴君华雄

    三国之暴君华雄

    苍天已死,华雄当立!现代小人物穿越成华雄,而且还是汜水关前面对关羽的单挑?难道刚刚活下来,就又要死了吗?天下是谁的天下!江山是谁的江山,仰天怒吼,卵蛋者滚开!穿上黄袍,手指苍天,华雄代天而立!这汉末江山将该家异族。黄沙百战,谁敢与他决战天下!三国之暴君华雄书友群:306476498(欢迎大家进入,非喜勿入)
  • 三国之仁义江山

    三国之仁义江山

    三国之仁义江山是一本在三国演义基础上写的小说,主要写的是三国演义没有写清楚或者写的不完整的部分,经过重新演义而成。不篡改,不穿越,没有情爱,没有宫廷,风格依旧义字当头。以为作者认为小说本身而言,经典的就是最好的。在这本书里将同样以黄巾起义开头,一直讲到三国归晋。作为补充肯定就不会与原著雷同,当然三大战役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些悬疑如:张角的天书,郭嘉之死,孙策之死,庞统之死,关羽,诸葛亮之死将是本书重点部分。第一次写手生,只是心中有一些好玩的想法,写出来给大家分享,还有小说就是小说,历史问题留给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去做就行了,如有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大全集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大全集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化的文明古国,然而,文明的背后,也发生了一些让人遗憾的事件,这些事件既有血淋淋的教训,也有活生生的经验。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应该从这面镜子中汲取教训,借鉴经验,不让自己做错事、走错路。
  • 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推背图》和《烧饼歌》,想要表达的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预测,但能否一语中的,决定权其实在解读者的手中。《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超值金版)》为你一一解释。
热门推荐
  • 梦之光阴逆流

    梦之光阴逆流

    为何光阴滚滚向前无休止?为何岁月流逝匆匆永不休?光阴之谜!两空间重叠并存,一时间向前,一光阴逆流!主角陌西一梦,梦中人,人生梦!
  • 医品庶女:我的鬼帝夫君

    医品庶女:我的鬼帝夫君

    大祁王朝,巫术盛行。她被卜卦预言身染阴气,灾星转世,命绝十六,成为了沈府的禁忌。本该是地位尊贵的丞相之女,却被亲弟辱骂是灾星,被嫡姐暗恨是祸患。祖母去世,她被押去火烧当童女。亲弟入狱,她被嫡姐鞭笞又活埋。受尽万般屈辱,终不再隐忍,不再藏拙,改造渣弟,报复嫡姐,扭转命运。他是阴间鬼帝,手握生死簿,掌管轮回镜,今生本欲断情绝念,还她前世债,却未料到他们今生又是一段孽缘……
  • 至尊宠婚:恭少的黑萌妻

    至尊宠婚:恭少的黑萌妻

    宋林夕被继妹抢走了未婚夫,又被陷害落得一身骂名。一转身,遇到只手遮天的京都恭少,他手里竟然有能还她清白的证据。于是二人建立契约关系。“你要装扮成有八个月身孕的孕妇,跟我进出。”四个月后……“老板,我这都怀十二个月了,还不让我生?我怀的是哪吒吗?”“你怀的是葫芦娃。”“是要生七个出来?!”关灯…“孕妇你也碰,无耻!”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阴合阳

    阴合阳

    这个世界上,光怪陆离的事件总是存在着很多。见鬼、黑蛟、家神、神山、鬼洞..这些无法用科学来证实的事件无一不被人类统称为灵异事件。有人亲身遇见过,有人却只是道听途说。相信的,便意与为真,不相信的,便意与为假,说到底,这信与不信,皆是取决于自身罢了..
  • 丑颜魅倾城:丑女不愁嫁

    丑颜魅倾城:丑女不愁嫁

    本是现代大学生的她,被色狼经理的老婆算计。穿越成为刁蛮的相府丑女千金,遭遇退婚,她奚笑,要退就让他退,谁说丑女没市场,王爷、教主、神医、阁主,照样围得团团转,咱丑女不愁嫁!
  •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她出生8个月大时,因小儿麻痹导致残疾,恶劣的病情使她生活都无法自理,只有两个食指可以活动。一本古典词集让她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从此走上了诗词文学之路,并有所造诣,被誉为“词界升起的新星”。她勇敢地在网上征婚,寻找自己的爱情,并与一位内蒙小伙子相约,生死与共。为救治患癌症的父亲,她顶着巨大压力,卖词救父,筹集治疗费。她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孝老爱亲“中国好人”称号,其自强不息的经历被媒体赞誉为“安徽海迪”。本书讲述了这位重残女孩的心灵、勇气和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 个人理财规划

    个人理财规划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从街头巷尾,至新闻、报纸,从证券市场到银行柜台,到处呈现出一片的繁忙投资景象!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并能感觉到发展的速度。但是很多人在狂热投资股票和基金时,对家庭理财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了过度投资的行为。如今,“理财”这个字眼才开始逐渐的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意识到个人理财不仅仅是由金融类机构提供的一种综合性金融服务,更是关系到人们生存质量的一种生活素质及能力。
  • 始夏南园思旧里

    始夏南园思旧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勿忘我

    勿忘我

    这里的废墟如今依旧美丽,我手持着一束勿忘我,在这里痴痴守候你的归期,狂沙在天空飞舞,漆黑的风,赤红的星,褪色的花瓣洒满大地,灰烬在天空飞舞,枯萎的花瓣回归大地,雨滴是我的泪水,风儿是我的呼吸我的话语,枝叶是我的双手,因为我的身躯已扎根大地,每当冰雪消融的季节来临,我将醒来为你纵声歌唱,你曾送我的勿忘我——就在这里。记名的军官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挠了挠脑袋“我叫涯。”军官皱了皱眉头,对这个回答很是不满“姓什么?”“爹死的早,娘说有姓的娃儿不好养。所以……我叫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