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4900000038

第38章 说“洋泾浜” (1)

【小河的沧海桑田】

上海曾是一个浜河密布的水乡。除吴淞江(苏州河)、黄浦江外,另一条著名的河流当数洋泾浜了。在上海的海派文化中,“洋泾浜”是一个非常闻名的词,甚至海派文化都曾一度被称为是“洋泾浜文化”。

现实意义中的洋泾浜,是黄浦江水系的一条支流,河道以江为界分东、西两段,浦东段称为东洋泾浜,浦西段称为西洋泾浜,与上海县城墙平行而流,相距半华里。在很长一段时期,洋泾浜不仅能通船,而且在排涝、灌溉、挡潮等方面发挥过很大作用。清乾隆年后,浦东段因淤泥堵塞不再通水,1832年逐渐被湮没废弃。

从此,浦西段便不再冠以“西”字,直呼洋泾浜。而被湮没的浦东段河道日后被填埋筑路。一个半世纪后,1988年建成的黄浦江隧道基本上就是沿着旧洋泾浜河道进入黄浦江底的。实际上,上海还有第三条洋泾浜,那就是流经洋泾镇的北洋泾浜,俗称洋泾港。全长42公里的洋泾港,是浦东北部重要的河道之一,其中段贯穿洋泾镇,洋泾镇也因洋泾港而得名。

在吴语方言中,“泾”泛指沟渠,“浜”是小河的意思。1840年之前,洋泾浜一带荆棘丛生、沟渠纵横,田野旷地间有弯弯曲曲的泥泞小道,周围是上海老县城北郊的主要墓地。然而,这条曾籍籍无名的小河浜,却因为一帮洋人的到来而名声大噪,彻底改变了历史走向。

1845年11月,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连吓带骗地与上海道咸龄“商妥”《上海土地章程》,同意把洋泾浜北、李家场(今北京东路外滩)南一带作为英国人居留地。1849年4月,上海道台麟桂又屈服于法国驻沪领事敏体尼的淫威,同意将洋泾浜南、护城河(今人民路)北划为法租界。从此,其貌不扬的洋泾浜成了备受瞩目的租界界河,并迅速热闹起来。

英租界、法租界相继开辟后,洋泾浜两岸形成了两条路,英国人在北岸沿河修筑了“松江路”,法租界则在南岸修筑了“孔子路”。在南京路、福州路的商业街、文化街尚未形成之前,作为华洋分界的洋泾浜沿岸,妓院林立,茶楼酒肆鳞次栉比,成了上海最热闹的 “洋场”。

洋泾浜周围首先出现的是供来往客商住宿存货的栈房旅店,几乎同时出现的便是青楼瓦舍,上海第一家徽戏馆“满庭芳”,第一家京戏馆“丹桂茶园”,以及上海最早且规模最大的新式茶楼“丽水园”等皆出现于此。

1875年,在墨海书馆工作的王韬这样描述道:“洋泾者,上海县之北郊也。今为西人通商总集,其间巨桥峻关,华楼彩辂,天魔赌艳,海马扬尘,琪花弄妍,翠鸟啼暮……”这段文字或许令人读起来有点枯涩,但王韬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对洋泾浜的繁华感叹,多少能体味出一二的。

由于洋泾浜是县城到租界的必经之地,所以去“洋泾浜”一度被用作去租界的代称。另一方面,当时上海道与租界签订的有关协定多以“洋泾浜”为文本名称,称之为《洋泾浜××章程》。就这样,“洋泾浜”就从河流的地理名词,延伸到了“洋场”、“租界”的宽泛代词。

17世纪后,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不断向外扩张,掠夺世界市场。英国商人所到的港口、城市,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急于进行商业交流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以当地母语为主,同时夹杂着英文词汇的“商业英语”(Business English),西方人称之为“皮钦语”(Pidgin English)。也别以为“Pidgin”是原版英文,乃是由Business(生意、贸易)的中文译音而出,再复为英文词,成了意指“在贸易或交往中形成的不同语种的混杂语言”的专门词汇。

在上海开埠以前,清政府限定只有广州一个口岸对外开放,并实行国营的贸易垄断,特许“十三行”负责经营、管理进出口贸易。这里大概是中国最早的中央商务区(CBD)了,买办商人也由此地繁盛。为了商贸交易,“十三行”的商人模仿“澳门葡语”,发明了用粤语为英语注音的“皮钦语”,由于广东人习惯将洋人讲作“番鬼”,因此皮钦语也就被称为“番语”或“鬼话”。

在用广东话注音的番语中,英文wha或wa的发音一般都注为“屈”,当下许多城市的“屈臣氏”连锁店,最早就是从用广东话注音的“番语”而来。

由于“番语”能够让洋人和华人之间实现简单的交流并进行商品交易,所以广州是西方人在中国“唯一有感觉的城市”。但这种一口通商的状态并没保持多久,英国人用鸦片和枪炮终结了“十三行”的贸易专营权,一口通商变成了五口通商。

根据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上海开埠,其对外贸易地位很快超过了广州。从此,原来设在香港、澳门、广州及南洋等地的洋行纷纷转迁上海,或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西方本土的公司也在上海设立子公司,大量原“十三行”及洋行里的广东买办也相继北漂,进入上海后集聚在洋泾浜,在华洋之间充当贸易中介人。

老上海把懂外语的人叫做“通事”,将游荡于街头的蹩脚翻译讥为“露天通事”。这些“露天通事”一般在洋行打过工,了解一些英文词汇,但语法不通、读音不准,洋人听了仅能勉强意会。当遇到外国水手或初到上海的洋商外出购物时,他们就自荐做向导,凭借半生不熟的英文单词,连带夸张的形体动作和脸部表情,在交易中 “捣糨糊”,倘若能翻译事成,也能从中赚些生活费。因为能赚钱,做露天通事的人越来越多,起先仅30 余名,最多时竟有200 多人。起初从事商贸翻译的还是从广州来的老手,后来随着宁波商人的大量涌现,露天通事逐渐开始本地化,形成了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皮钦语。

当时,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的商人在洋泾浜一带,都是用结巴不清的、混杂着中国话发音的英语,再加上各种手势的比划,与洋商讨价还价、接洽生意。久而久之,这种中西语言混杂的“夹生英语”也有了较为固定的表达方式,并超出商业贸易的使用范围,成为十里洋场中一种时尚交际语。因为这种似洋非洋的语言流行于洋泾浜,所以又被称为“洋泾浜英语(Yang King Pang English)”。

虽然洋泾浜英语被冠以“英语”之名,但它受汉语的影响较受英语的影响要深,宁可服从于汉语表达习惯和词序,而置英语的基本语法、时态等结构于不顾。按《上海闲话》的作者姚公鹤的说法,这是一种“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它是用汉语中的近音字为英语单词标音,使英语读音汉语化,其特点一是不讲语法;二是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

简单地举例说,英文中“我不能”是“I can not”,而洋泾浜英语却说“My no can”。这种“洋泾浜英语”,尽管词汇贫乏,发音混杂,但语言结构简单明晰,很有实用价值,尤其是对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人,十分容易掌握。因此,那些到上海做生意的其他籍商人,为了能够与外商直接打交道,也纷纷自学洋泾浜英语。

最先看到市场需求的是深具商业敏感性的宁波人,他们以上海买办第一人穆炳元的“洋泾浜”英语为基础,乘机赶印了一种以中文读音注音的英文速成手册,取名《洋泾浜英语手册》在市场销售。于是,“洋泾浜”三字又成了夹生语言的代名词。外国人讲的蹩脚中国话,外地人讲不标准的上海话,或者带着土音的普通话,都被称之为“洋泾浜”。

1860年由宁波人编的《英话注解》,

标志着“洋泾浜英语”的诞生。据资料调查显示,1860年冯泽夫等6位旅沪宁波人编写的《英话注解》,是上海出版的第一个“洋泾浜英语”读本。该注解录入的“洋泾浜英语”的单词,大约700个。共分银数、洋数、五金、出口、进口、天文、地理、时令等40个门类,每类选常用单词若干,以汉字注音。在某种意义上,《英话注解》的出版将日常口语用字规范化为雏形“字典”,预告了“洋泾浜英语”的诞生。

从“澳门葡语”到“广州番语”再到“洋泾浜英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路线图,触摸到二三百年的中外贸易史变迁。由于宁波和上海地理位置相近,方言相同,而宁波人在上海的人数众多,并且是上海商界的主流群体,因此《英话注解》被多次重印。就此而言,是宁波人创造了“洋泾浜英语”,而“洋泾浜”也成就了宁波帮,他们是洋泾浜英语的最大受益群体。

上海的洋泾浜畔,华洋之间往来亲密,商贸交易繁荣,但远在北京的执政者们,似乎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大转型茫然无知,不仅看不见西风劲吹的趋势,而且漠视西方所主导的近代世界的游戏规则。于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到20年,清朝再次顺理成章地陷入到了局部战争的泥潭。

既然打不过人家,那就只能受辱了。然而,在订立《北京条约》时,清朝官员中竟连一个精通外文的人都找不到。其实两年前签订《天津条约》时,这个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了,时任翰林院编修的郭嵩焘写“内参”,奏请咸丰皇帝设立外国语学校,却没有引起重视。咸丰临死前终于认识到,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实乃“三千来未有之变局”,遂成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专门用来处理“洋务”的外交机构——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

此后,建立“垂帘听政”体制的慈禧也觉得,要维护统治必须要借助西方的火枪大炮,因而默许了洋务派的一些提议,于是一场影响近代中国命运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在这样的一个求变的氛围里,1862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正式创办了。这是在总理衙门之下设置的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外国语学堂,其目的就是为清廷训练外交翻译官,以便在今后和西方列强打交道时“不受人欺蒙”。

这简直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决策,因为不久之前,这个国家还在死守着“尊王攘夷”、“夷夏之防”的敏感底线,此次中央政府不但公开成立学堂学习外语,而且承诺成绩优异者可保举为六品官员。一个未出校门的学生,可以变成国家的官员,此举打破了中国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科举制度,这个变化无疑是巨大而突兀的。

1863年,倡导洋务的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也乘机向朝廷递送了《奏请设立上海学馆》的奏折,提出在上海开设外语学校的建议。或许是有了京师同文馆的先例,此奏折呈上去仅17天,朝廷就令准了。同年,李鸿章又上奏在广州设立继京师、上海同文馆后,中国第三所外国语学校——广州同文馆,也都获准了。

不久,上海的校舍动工。最初李鸿章拟名“上海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后正式定名为“上海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同文馆”,简称“上海同文馆”,是上海官方筹建的第一所以学习外语为主,兼习其他西学的新式学校。由于那时上海很多人都在寻求接受英文教育的机会,因此上海同文馆的招生,远比北京热闹。

上海同文馆这个名称用了四年,1867年因故改名“上海广方言馆”。所谓“广方言”,就是推广方言的意思。清政府把英语当做“方言”,不无“天朝老大”的傲慢味道。其实,其中倡办者也颇有难言之隐。在传统孔孟理学的熏陶下,绝大多数士大夫的观念仍然十分陈腐守旧,视入同文馆学习为歧途,声称“谁报考洋学堂就与谁绝交”,并以“孔门弟子,鬼谷先生”的话诋毁生事。

朝廷上下对同文馆的存废之争一直吵嚷了六年有余,而且这种局面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正是在这些标榜爱国的腐儒阻挠下,使一切有益于国家民族的先进新生事物,都得不到顺利的成长,以至丧失了一个又一个改革发展的良机。显然,李鸿章也深知传统的儒家社会变革之难,所以尽量三缄其口,并用“方言”代替“外语”,以示“天朝”之威,避免语汇上的口舌争议。

虽然李鸿章也是封建科举出身的进士,但他能看到自身的局限和不足,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所以,广方言馆名义上是仿照京师的同文馆,实际上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同文馆培养的对象主要是满族八旗子弟,广方言馆则向汉族士民阶层“开门”,广招周边地区14岁以下儿童入馆;同文馆仅仅是个外语学校,是为朝廷训练外交翻译官服务的,而广方言馆除了学外语还开设天文、算学馆,培养近代科学技术人才。这个学校,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语言和工程技术学校。

在近代硝烟的熏陶下,李鸿章这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砥柱官员,始终是近代学堂的积极创办者和支持者,大凡各类于自强运动有益的专业学校,如天津电报学堂、水师学堂、武备学堂,都是他亲上奏折并悉心给予维护。清末“北洋三杰”的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人,皆是从这些学校毕业出来的。

一些清军将领见识到了西洋炮火和新式军械的威力,李鸿章认为“炸弹真神技也”,曾国藩也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中国人必“学做炸炮,学造舟船”。他们的主张都得到了北京的支持。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奏请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堪称近代中国第一家新式工厂,是晚清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这里生产出了中国的第一种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艘铁甲军舰……成为中国机械制造产业的开端,有“机器母厂”之称。

同类推荐
  • 豪强

    豪强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汉末风云际会,群雄竞起,刘阿笟适逢其会,蝇营狗苟,钻营下了刘家江山。
  • 花间医商

    花间医商

    手握一卷医书一卷神针,转生五代十国初期为行商。能救民于饿海,令其不吃子。能医人于乱世,令我好行商。听商路铃声歌声琵琶声,收唐末阉人伶人官家人。贩茶换马开马场,购丝造船下南洋。看五代汹涌变化,握其一而不放,能始也能终。不做天下财权第一,只做天下第一闲翁。无我,则无宋!
  • 中华军魂

    中华军魂

    谨以此书献给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烈们!现代特战队员穿越上世纪三十年代,思维意识与即将牺牲的红军高级将领寻淮洲军团长的记忆思维重叠,将会演绎怎样的热血故事?参加怎样的铁血抗战?建设怎样的强大中华?
  • 穿越之极品佳人

    穿越之极品佳人

    小说因为两年前家里出现一些变故,所以太监了,这里申请完本。
  • 王朝命运

    王朝命运

    现代军人曹越在边境执行任务时与武装走私集团交火,英勇壮烈牺牲,意外转世到陌生的王朝之中,见证古书中记载的王朝争霸传奇。传说中的武林,奇诡的道法,刀枪箭雨的战场,争权夺利的官场,且看曹越如何在王朝争霸中书写自己的传奇。希望看过此书的读者朋友,喜欢的话能够多加点击,收藏和推荐就不强求了。
热门推荐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如果你的孩子内向、胆小、敏感、害羞;如果你的孩子不敢尝试,不能融入新的环境;如果你不知怎么纠正孩子的性格弱点,完善孩子的性格;那么你需要阅读本书。
  • 宝藏古卷

    宝藏古卷

    相宝,也属于旧社会外八行。现代人极少听说过的一个行当。自凡是“宝”本身就会具备一定的精气,”宝“都是有价值的物品,但宝与宝之间也是分上等,中等,低等的。低等的宝如:金器,银器,玉器,瓷器等。以上几种宝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存世量众多,所以只能称为最低等与最常见的宝物。中等宝物如:牛肚里的”牛黄“,驴腹中的”驴宝”或狗腹中的“狗宝”等。虽奇特且罕见,但是只能称之为中等宝物。上等宝物如:狐狸嘴里的”赤色丹“据说吃后,百毒不侵,青春永驻。七彩蟾蜍体内的”浆彩石“。白蛇头上的”吸宝镜“等。此等”宝“都是有道行的动物,常年累月的修为,在体内所形成的特殊晶体,是可遇不可求的上等”宝物。
  • 她他与他

    她他与他

    她浑身是刺,全都要拜他所赐相逢于微时,然后共走一途再分道扬镳有生之年,林染汐遇到了一个自认为是天才的疯子于是各自画地为牢,无处可逃夏天一!我不管天崩地裂沧海桑田,只要你回答我:你敢,还是不敢?她的青春与他相爱开始,也在那一刻结束;后来的人纵然有千般好,终究不及他来得最早。
  • 于役志

    于役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棋局

    棋局

    世界便如一盘大棋局,而每个人又都处在一个小棋局当中.无形中有手操纵我们.我们在棋局中哭,在棋局中笑,在棋局中唱着自己的歌.这本小书,也只不过是一个棋局.一个小小的棋局.
  • 校花之全能高手

    校花之全能高手

    一个山村走出来的全能高手,一块砸人装逼的低调板砖!命里活不过十八岁的江流被老爷子派下山完成最后一个任务,却是进入校园奉旨泡妞。面对难伺候的大小姐,江流化身保镖,伴读,保姆,跟班,开启学霸模式,神医模式,箭牌模式,神偷模式……悄然之间开始了一段牛逼闪闪的全能人生。最关键的,在鞍前马后的伺候大小姐时,江流被桃花运砸中,找到了破解自己身上死亡诅咒的法门。咳,找全能哥什么事?妹子可以靠前站,说你呢,你是女鬼吧……得得得,先往后站,我是正经人……
  • 商家五女系列之追爱成双

    商家五女系列之追爱成双

    她,是商家的长女,身中合欢散,失身于一个陌生人。他,是隐国的翼王爷,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颗心只停留在她的身上,这个女人居然要选夫婿?我翼王的东西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要的吗?从此他踏上了漫漫的追爱路!
  • 我打球你在意吗

    我打球你在意吗

    挺起我沉重的胸膛选择这唯一的篇章人群聚散只有我一人还在高声喊泪水流干天空从此不在湛蓝跟我来让我的旗帜飞起来把天空遮盖眼泪再次流下来无数的灵魂在期待谁能再忍耐谁又可曾这样说过----我并不是孤独的长跑手强烈推荐一本超级好书,小月大作《重生女人国》书号:61660
  • 文殊指南图赞

    文殊指南图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爱让我们在一起

    TFBOYS爱让我们在一起

    剧情简介:曾经他和她有了约定。如今,她回来了,却忘记了他。他发誓一定会让她找回记忆。可是,一到快想起的时候,似乎有一股力量不允许她恢复记忆。他们,会在一起吗?还是从此就成了陌生人?到底那个“他”是谁?????